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小学教案 > 导航 > 《泊船瓜洲》教学案例及感悟

小学教学教案

发表时间:2020-10-29

《泊船瓜洲》教学案例及感悟。

为了使每堂课能够顺利的进展,老师需要做好课前准备,编写一份教案。才能有计划、有步骤、有质量的完成教学任务,你们知道那些比较有创意的教学方案吗?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泊船瓜洲》教学案例及感悟,仅供参考,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

教例:古诗《泊船瓜洲》(人教版第十一册)

师:请同学们用简笔画为这首诗配幅插图,并说说你为什么这样画。相信大家一定能行。

生:(板画)京口与瓜洲隔着一条长江水,

钟山与京口又隔着几座山。

师:请你说说为什么"京口"标在上面,"瓜洲"标在下面?

生:课本上注释有写"京口在长江南岸""瓜洲在长江北岸"。

师:噢,你是借助注释来弄懂诗意的,这办法不错,值得大家借鉴。

生:我觉得"京口"与"瓜洲"标的位置不对,应该互换。因为方向是"上北下南"。

生:还有那钟山也应该标在下边。

师:因为是(上北下南)好,我们把它们的位置调换。请大家对照自己的图画,你觉得这位同学的图还需要补充吗?

生:(板画)要补上月亮和诗人。因为"明月何时照我还"是说明亮的月光什么时候照诗人回家。

师:那"明月"画成小船样好呢?还是画圆月好?

生:随便怎么画都行,只要能照诗人回家就行。

生:画圆月好。因为"明月"是说明亮的月光。

生:我也觉得画圆月好。因为圆月有皎洁的月光,仰望星空,更能勾起诗人无限的思乡情怀。

生:八月十五,中秋月儿圆,是一家人团聚的日子,圆月更能看出作者想还乡。

生:(板画)除了画圆月,南岸要画些绿草。因为"春风又绿江南岸"是说春风又吹绿了江南岸。

师:那北岸画吗?

生:不用。诗中只说"春风又绿江南岸",没说长江两岸。

生:我觉得要画。长江两岸不就是隔着几十米,最宽上百米吗?春风会把两岸都吹绿了。

生:那"春风又绿江南岸"应该理解为春风又吹绿了长江两岸。

师:是啊,春风又吹绿了长江两岸,可诗人为什么只说"春风又绿南岸"呢?

生:因为诗人家乡在南岸,春风吹绿了南岸,强调诗人难忘家乡。

生:其实两岸都有绿意,诗人只是突出南岸,因为南岸有自己的家,他是多么想回家啊!

师:大家能结合生活体验,说得很有道理。据说,这"绿"字作者曾改过几次,最后选定它。你们猜猜作者原先可能用什么字?

生:吹,春风又吹江南岸。

生:来,春风又来江南岸。

生:

师:请同学们比较一下,看作者为什么最后选定"绿"字?

生:因为"绿"可以看出春天来了,到处充满绿色。

生:因为"绿"可以看出万物复苏,富有生命力。

生:这"绿"字看出景色美,体现作者热爱家乡。

师:同学们理解的很好,有从内容领会情感,又从情感这个高度加深对内容的理解,这又是一个学习的好方法(内容情感内容)。现在,我们对照课文插图,看看它与我们画的什么不同?

生:多了两只大雁。

师:为什么多画两只大雁?

生:画面更好看,有静态,又有动态。

生:说明长江两岸环境好,有"绿"才引来了大雁。

师:看来,春风吹绿长江两岸,还吹来了大雁,有静态美,还有动态美,课文插图的作者水平就是不一般。你们知道他是谁吗?

生:知道,课本封底有写着。

生:插图作者有四个人,我们不知道是哪一个?

生:他们可能是合作画的。

师:这有可能。我们不是也在提倡合作学习吗?

生:写封信给人民教育出版社问一问不就明白了吗?

师:对,凡事就要弄个明白。同学们写信问的时候,顺便帮老师问个问题:课文插图,为什么把诗人画在下边呢?你们知道吗?

生:(交流)

师:(提示)人在北岸,景在南岸,这样的图看起来给人感觉会怎样呢?

生:作者这样画,符合生活(视觉)实际。人看景物,画图总不能人在远处,景在近处。

师:作者画图,总是与生活实际相吻合的,这又是画技高超的一个体现。为便于理解,我们可以给书中插图加个方向标,怎么加呢?

生:画个箭头向下,写个"北"字。

师:现在给大家一个机会,把自己的简笔画补充修正,使它符合生活实际。

感悟:

一、探究学习。语文学习带有很大的主观性,形象性,学语文重在感受、体验。教师让学生诗意图示形象化,刺激学生兴奋神经,并且以此引导慢嚼、细品、深悟,极大程度的调动了师生情感的积极参与,在探究过程中,教师巧设问题,情中有理,理中有情,让理性的语言伴随感性的形象深深扎根到学生的精神世界之中。

二、资源整合。拓展语文空间,建构多种资源整合的立体的语文校本资源,是新课程所倡导的。教师整合了美术绘画、自然地理(方向、圆月)、环境保护等学科知识,让学生主动探索,树立大语文教育观。

三、回归生活。生活中蕴藏着巨大的甚至可以说是无穷无尽的教育资源。回归生活,体现生活性,是新课程教学的基本特征。教师努力增强语文学习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沟通生活库存与言语实践的联系,使儿童从生活源泉中不断发展思维和语言的养料,在"文字教材"和"生活教材"的结合中,开辟课程学习的广阔开地。

精选阅读

《泊船瓜洲》教学札记


五年级语文课上,讲到王安石《泊船瓜洲》中的名句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时,我饶有兴趣地讲起了诗人贾岛推敲炼字的故事,尔后,又给同学们讲了当年王安石是如何经过三番五次的修改才最终决定用绿字的,同学们听得如痴如醉。正当我暗自得意的时候,有个学生却突然站起来说:

老师,我想给王安石把绿字改一下!

老师,我也想改!

我也想改!

一石激起千层浪。我被同学们突如其来的要求给问懵了,怎么办呢?是直接告诉孩子们,这是大诗人的选择,是不能改的?还是种种做法在我的头脑中一一闪过。对了,新课程的理念不是要尊重学生的主观体验,让他们畅所欲言吗?于是,我选择了以下的做法。

好吧!我停下了准备往下讲的课,微笑着对大家说,我们一起来看看咱们班的大诗人是如何修改的。

我觉得应该用来!

用满比较好!

我认为用过最合适!

不!用到才好呢!

不一会儿,一个个鲜活的答案跃然黑板上:映、拂、到、过、吹、来、染、赶同学们还在为各自的答案而争论着。

哈哈,同学们的词汇可真丰富啊!但我想,既然王安石经过反复推敲才选用了绿字,肯定有他的独到之处吧,请大家读读诗句细细体会一下。我终于可以塞上一句话了。经我这么一说,喧闹的教室安静下来。一阵沉默过后,终于有人发言了。

对!老师,人家王安石想要表达的是春天到来,江南岸一片新绿的色彩,而映、拂等字只写出了春风的到来,没有写颜色,所以我觉得不太合适。大家都点头称是,我也比较赞同这个同学的说法,正准备鸣金收兵,不料又一个声音冒了出来:

老师,春天来了,万物复苏,不会只有绿色吧?我认为还应该有各种颜色的小花,我觉得用染才准确呢!它可以染出五颜六色来啊!

噫,这个同学的说法也很有道理啊!怎么往下进行呢?我心里琢磨着。对了,何不放手让同学们小组内交流一下,自己去探讨个究竟呢?到底是绿字准确,还是染字好呢?我想,每个同学都应该有自己的看法,接下来请大家小组内尽情发表自己的高见!

讨论过后,同学们的发言令我十分欣慰。

尽管春天是多姿多彩的,但我们组认为春天应该以绿色为主。再说,绿色是生命的象征。所以我们认为还是绿字好。

染虽然能表示出多种颜色,但染上的颜色往往只是附着在事物的表面,就像人们染头发,时间久了可能会褪色。而绿我们感觉是由内到外产生的,王安石当时那种思念家乡的情感当然是从内心发出来的,所以我们认为用绿字比较准确。

当然,王安石所用的绿字也不一定是最恰当的,我想,只要同学们善于思考,反复推敲,你一定会找到一个比它正准确的词语。最后,我充满期望地说。

课后,我默默思忖着。在寻找替换绿字的词语的过程中,同学们可能最终也找不到一个非常合适的词语来替换它,但他们在寻找、思考、讨论的过程中,所体会到的王安石的思乡的感情,所感悟到的对染绿等字的理解,不正是我们的课程目标所要求的吗?一提到新课程,往往老师们的思维总被自主、探究、以学生为主体等词语充盈着,但在具体的授课中却总感到迷惘,不知道该如何去实施。其实,在我们课堂教学中,有许多值得学生进行自主探究、研讨训练的机会,只要我们作为课堂引导者的教师善于发现,善于思索,相信学生的心灵一定会在你的指导下得到放飞。

《泊船瓜洲》相关知识


《泊船瓜洲》这首诗是宋代大诗人王安石的作品。这首诗写于熙宁八年(1075)春二月。当时王安石第二次拜相,在奉诏进京的途中舟至瓜洲,夜间停泊。此时,诗人虽身在瓜洲,但心仍然依恋着江宁故居,因此,诗人写下了这首著名的抒情小诗。

诗文中第三句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曾经过了多次修改。(南宋洪迈《客斋续笔》卷八对该诗草稿的修改过程有记载。)最初用到,后改作过。又改作入,再改作满,这样一改再改,最后才选定这个绿字。

八百年来,无数诗人、教师、评论家不断称誉这个绿字改得好。然而诗人何以要这样一改再改呢?

春风又绿江南岸是全诗的主题,绿字用在这里可谓是点睛之笔,其色鲜明,由原来的形容词变为动词,唤起了江南一片春色,唤起了联想,引起了思归的念头,这与下文明月何时照我还密切照应。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写的《教学参考书》上这样说:一个绿字把春风给江南坡上了绿装这一变化,生动而又形象地写了出来。

《王安石改诗》这个故事给我们以极大的启迪:一首诗,一篇文章都需要作者倾注大量心血,需要对字、词、句进行精心地锤炼方可成就。

《泊船瓜洲》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

基于人文教学思想,本课设计坚持了以人的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追求古诗学习的人文性、个性化。打破传统的串讲古诗的教学模式,力避逐字逐词逐句讲析的呆板做法。给学生以自主学习的权利,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自读感悟。

设计特色:

激发主体情趣,自读感悟,入境悟情。

设计目标:

1、通过正确流利朗读诗文,了解诗歌大意,感受诗人思乡之情。

2、引导学生品词析句,通过想象进入诗歌描述的意境。

3、感情朗读背诵,体会诗歌表达的真挚情感。

设计流程及设计意图:

一、背诵比赛,激趣导入。

1、我们从课文中,从《诗文赏读》中已学会了很多古诗,现在我们每组推荐一名代表来次古诗背诵擂台赛。看谁一下子背得多,背得熟,他就是今天擂台赛冠军。

2、今天我们学习第15课《古诗两首》中的第一首《泊船瓜洲》,谁预习了,已知道了什么?

(设计意图:从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出发,调动学生积累,通过创设情境让平时喜爱诗文的同学有一个展示亮相的机会,唤起他们的成就感,激发他们乐于自觉背诵古诗文的兴趣。)

二、自由朗读,初解诗意。

1、揭题讨论:

⑴你知道泊船的意思吗?瓜洲在这里指什么?

⑵你了解这首诗的作者吗?谁来介绍一下。

⑶师相机介绍王安石。

2、正确、流利朗读诗歌。

自由读指名读范读齐读

3、结合插图、注释,自解诗意

看看插图,可以用简笔画表示诗意,也可根据注释说说诗意。同桌可相互交流。

(设计意图:自读诗句,观察画面,感悟诗意。既可以以画表示诗意,也可说说诗意,使古诗教学改变了传统的串讲教学模式,而为愉悦的自学自悟活动。以学生自己对诗歌内容的领悟代替教师讲解、分析,以学生自己的独立思考取代统一答案,以学生自己的感性体验取代整齐划一的理解指导。)

三、品词析句,体会感情。

1、你喜欢这首诗中的哪句话?为什么喜欢这句?

重点品析春风又绿江南岸引导学生理解这句诗歌讲了些什么?再引导学生描述春风又绿江南岸的情境。作者的故乡这么美,你从中体会到什么?

2、你觉得这句话中哪个词用得好?你认为还可以用哪些词表示?把这些词放入诗句读读、想想,想象一下画面体会哪个词用得更好?为什么?

(设计意图:品味词句,一改传统的古诗教学之法,体会作者用词之妙,揣摩作者渗透在字里行间的思乡之情。这一设计充分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四、想意悟境,入境悟情。

1、你在傍晚来到了异乡江边,望到了对岸,而你的家乡就在离对岸不远的地方,此时此刻,此情此境,你想到了什么?又会讲些什么呢?把你所想的,所要讲的说给同桌听。

(设计意图:这一设计想意悟境,引导学生进入诗歌描述的意境,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发散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加深对诗情画意的理解,入境悟情,体会诗人的真挚情感。)

五、感情朗读,背诵诗歌。

采用以下步骤:

1、读:读出语气、节奏、重音。

说:说说自己为什么这样读的理由。

议:评议读法,注意把握节奏、语速、重音。

背诵:将自己的感情表达出来。

(设计意图:指导学生感情朗读,通过读、说、议、背诵,感受诗人用词的精妙,感受诗人浓郁的思乡之情,在这里,朗读不再是机械录放,而是学生个人情感的渲泄。)

《泊船瓜洲》教学实录


教材说明

《泊船瓜洲》写的是诗人停船在瓜洲之后,望到仅仅一江之隔的京口,想到离京口并不很远的南京(家乡),不禁勾起了浓浓的思乡之情。

学情分析

学生对学习古诗有了初步的基础,他们在五年级时已掌握了学习古诗的基本功方法。这次主要是让学生在已掌握了学法的基础上学习这首诗。但由于学生的基础较差,学习兴趣还是比较浓的,教学此首古诗是采取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基本教学法。

【教学理念】

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原则,强调学生的学习兴趣,关注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摒弃以老师为中心的满堂灌教学法,让学生成为学习活动中的主人,让他们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提高基本技能,在掌握学习方法的过程中领悟诗人的表达方法,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会生字晖,理解间、数、绿、意恐、寸草等字词,理解诗的大意。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过程与方法

联系生活实际,体会诗的意境,领悟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学习并掌握读古诗的一般方法。品评诗中优美的词句,感受诗的节奏美。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诗人对家园、对家乡亲人的深切思念,培养学生热爱家乡、亲人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理解诗句的意思

【教学难点】

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学习并运用学习古诗的一般方法。

【课前准备】

学生预习:

1、读课文几遍,尝试借助注释了解诗句的意思。

2、回忆并背诵学过的描写春天的古诗。

3、查阅资料,了解诗人王安石。

教师准备:

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写有诗的小黑板,音乐《春江花月夜》。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师:今天我们要举行一次比赛,这个比赛是背诵关于春天的古诗或者思念家乡的古诗,看看谁最厉害。(意图:检查学生预习的情况,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生:以开火车形式背诵。

师:作适当的指导,若有学生背诵了《泊船瓜洲》,应该作及时的肯定与鼓励。(意图:让学生看到自己的成功点,增加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学习《泊船瓜洲》

1、知诗人,解诗题。

师:今天我们又要来学习一首写关于春天的以及表达诗人思乡的古诗《泊船瓜洲》,这首诗的作者是(引导学生对诗人、诗题作介绍。)

生:

生:

让学生之间作已知的介绍,补充。

师:总结性介绍诗人,解释题目:王安石是宋朝杰出的政治家,也是著名的散文家,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还是一位著名诗人。这首诗是他有一次坐着船,在沿着长江向西行驶的旅途中写的。我们可以从题目看出来,是他在旅途中的哪里写的呢?

生:瓜洲

师:瓜洲在江苏省,就在长江的北岸,离南京不远。

师:那么泊是什么意思,泊船瓜洲又是什么意思呢?

生:泊是把船停放在岸边的意思,而泊船瓜洲是船停靠在瓜洲。(意图: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学习知识,增强学生对学习诗的学法之一的记忆。)

2、抓字眼,明诗意。

师:诗人王安石泊船瓜洲时写下了一首怎样的诗呢?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读一遍。读的时候,注意读准字音,分好节奏。(小黑板出示古诗《泊船瓜洲》,配上轻音乐。)

生:自由读。(意图: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并带着任务读书,是为了让学生在不受约束的情况下自觉地读书,由被动变为主动地达到读书的目的。)

师:肯定同学们都读得很好了,我想分享一下你们读书的乐趣,请一个同学起来读,其他同学注意倾听,我们将对读得好的进行鼓励,有错误的要为他们纠正,达到共同进步。

生:个别读。

师:(如果学生读对了间jin和还hun就给予肯定,如果读错了就要趁机纠正)注意间的读音,在古诗中读jin。(指图)京口就在瓜洲的对面,(做标记写上京口),在江南,是现在的江苏省镇江市。京口和瓜洲分别在长江南、北岸,被一条长江隔开了,所以这儿应该读jin,就是间隔、隔开的意思。而还是回家的意思,所以应该读hun。

我们知道京口和瓜洲了,那钟山在哪儿呢?请一个同学根据诗的意思上黑板来指出来。(在学生无法指明时作适当的引导)

生:钟山就在京口的西边(画钟山),在南京,王安石的家当时就在钟山南面的半山园。(意图:师生共同完成此项任务,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避免教师包办代替的现象出现,增加学生学习知识的印象。)

师:请同学们默读全诗,借住注释或查字典理解诗意,把不懂的字词划出来。并与同桌交流自己所获得的知识,再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

生:自由完成老师交给的任务。

师:(课件显示:数重山、绿、还、何时)相机地在图上画出几重山。

生:在老师的提示下理解这些词语。

师;谁来说说这首诗的意思?

生:京口口和瓜洲只被一道江水隔开,钟山也只隔着几重山。春风又把长江南岸吹绿了,明月什么时候才照着我回家园啊?(意图:让学生自己理解诗意,增加他们对诗的理解、记忆。)

3、想意境,悟诗情。

师:学习古诗,要了解诗的大意,但更重要的还要能体会诗人的感情。刚才同学们读得很好,我也想把我的读书技巧展示一下,欢迎我的就为我鼓掌,如果读得好,再为我鼓掌,好吗?

(意图:表面上看是教师为了取得学生的同意,其实是调动学生听的积极性,从而让学生感受到师生平等交流的氛围。)

生:鼓掌。

师:(有感情地朗读。)你们从老师读的过程中听出了什么?体会到了什么?是怎样体会到的?这就是进入了诗人写诗的意境。

生:把自己体会到的说出来。

师:(只要学生说的稍有道理,都应及时肯定。)那么在这明月之夜,诗人站在船头眺望江南,都看到些什么,想到些什么呢?让我们来想想看。(轻声播放《春江花月夜》)随着音乐提示:在这明月之夜,晚风徐徐,诗人站在船头眺望京口,诗人想到了自己的家乡,现在又是春天了,自己家乡又是多么的美丽,有青山、绿水、田野、江岸看到了这一切,诗人又想到了什么呢?他会不由得说些什么呢?(请学生上台表演,教师相机鼓励、指导。)(意图: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因素,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

师:当我们根据诗句,想象诗人作诗的情景,好像自己也成了诗人,从而使我们全会到了诗人深切思念家乡的思想感情。

三、深入学习三、四句,体会诗人用词的精妙。

师:诗人用哪句诗来概括家乡的春天美景?

生: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师:你觉得这一句中哪个字用得特别好呢?(相机引导出绿字)据说,王安石用这绿字之前,曾换了许多字,想想诗人可能用过哪些字,为什么最后用绿字?

生:互相讨论,交流对绿字的看法。诗人可能用过的字有:到、过、入、满(意图: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及互相帮助的好习惯。)

师:(只要学生说得有道理,都可给予肯定。)最后总结:诗人用绿字不光写出了春天已到,而且写出春天来到心肝后景物的变化,写出了鲜明的色彩,写出了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尽情地表达了作者对江南家乡的热爱和对家乡美景的思念。

师:古人们写诗对于用词是多么讲究,我们应该学习他们的这种精神,写出来的诗才会有质量。

四、有感情地朗读、背诵。

师:这么好的诗应该背下来,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背背,注意读出诗中押韵的语气来。(意图:抓住诗的一大特点押韵进行教学。)

五、总结

师:今天我们主要懂得了学习古诗的三步曲:一、知诗人,解诗题;二、抓字眼,明诗意;三、抓字眼,明诗意。你还学到什么?

生:(自由表达,可讲理解了诗意,领悟了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也可讲其它的。)(意图:让学生明确学习后的收获。)

六、拓展练习。

请用上刚才学习古诗的方法学习〈〈游子吟〉〉,也可自己选择诗歌来学。让学生对知识学学以致用。)

【板书设计】

泊船瓜洲

【教学反思】:

这堂课主要以学生为中心,采取以读为本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熟读成诵的学习过程中理解诗意,掌握学习古诗的基本方法。

由于学生在前五年的学习中,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学能力。因此学习这首古诗时,我大胆地放手让学生自己学习,课上安排充分的时间,让学生看注释、借助工具书,初步理解诗的内容,同时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养成互相帮助的良好行为习惯,倡导学生学会询难问疑。其中想意境,悟诗情的这个环节是在让学生对诗的内容有了初步感知之后,进行多种形式的朗读,来体会诗歌的语言和意境,效果来得快些。

对于诗人用词的精妙之处,我认为专靠教师的说教,学生不会有很大的收获,所以只有让学生在充分的讨论、用心体会的过程中才能有所感悟。我用在这方面的时间比较充足,目的也是让学生深切地去体会,收效也比较满意。

小学教案 泊船瓜洲


《泊船瓜洲》是北宋诗人王安石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其中名句鈥湸悍缬致探习叮髟潞问闭瘴一光€澢О倌昀匆恢蔽怂獭J锈€溌题€澴纸扌蔚拇悍缁拭鞯男蜗螅浯瘛?/p>

从字面上看,该诗是流露着对故乡的怀念之情,大有急欲飞舟渡江回家和亲人团聚的愿望,其实在字里行间也寓着他重返政治舞台、推行新政的强烈欲望。

作品原文:

《泊船瓜洲》

【北宋】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注释译文:

字词注释

泊船:停船。泊,停泊。指停泊靠岸。

京口:古城名。故址在江苏镇江市。

瓜洲:镇名,在长江北岸,扬州南郊,即今扬州市南部长江边,京杭运河分支入江处。

一水:一条河。古人除将黄河特称为鈥満逾€潱そ爻莆€溄€澲猓蠖嗍榭鱿鲁坪恿魑€溗€潱缛晁⒑核⒄闼⑾嫠㈠⑺取U饫锏拟€溡凰€澲赋そR凰渲敢凰喔糁洹?/p>

间:根据平仄来认读ji脿n四声。

钟山:今南京市紫金山。

绿:吹绿,拂绿。

还:回。

白话译文

京口和瓜洲之间只隔着一条长江,我所居住的钟山隐没在几座山峦的后面。暖和的春风啊,吹绿了江南的田野,明月什么时候才能照着我回到钟山下的家里?[2-3]

创作背景:

宋景佑四年(1037年),王安石随父王益定居江宁(今江苏南京),王安石是在那里长大的,对钟山有着深厚 泊船瓜洲诗意图 的感情。[4] 神宗熙宁二年(1069),王安石被任命为参知政事(副宰相);次年被任命为同平章事(宰相),开始推行变法。由於反对势力的攻击,他几次被迫辞去宰相的职务。这首诗写於熙宁八年(1075)二月,正是王安石第二次拜相进京之时。[5] [6]

《泊船瓜洲》的写作时间长期以来也有争议,虽然都认为写于王安石晚期,但具体的说法主要有三种意见:①宋神宗熙宁元年(1068),王安石应召自江宁府赴京任翰林学士,途经瓜洲后所作;②神宗熙宁七年(1074),王安石第一次罢相自京还金陵;途经瓜洲时所作;③神宗熙宁八年(1075),王安石第二次拜相;自江宁赴京途经瓜洲时所作。[7-8]

赏析评价:

作品赏析

诗以鈥湶创现掴€澪猓忝魇说牧⒆愕恪?/p>

首句鈥溇┛诠现抟凰溻€澬戳送兄埃苏驹诠现薅煽冢叛勰贤吹搅四媳甙渡系拟€溇┛阝€澯脞€湽现掴€澱饷唇屑涓粢惶踅1] 鈥溡凰溻€澣郑稳葜坌醒讣玻昕叹偷健?/p>

次句鈥溨由街桓敉蛑厣解€潱砸懒档男那樾此灾由降幕赝醢彩诰坝铀哪辏?037年)随父王益定居江宁,从此江宁便成了他的息肩之地,第一次罢相后即寓居江宁钟山。鈥溨桓翕€澚阶旨灾由街阱氤?泊船瓜洲 。把鈥溚蛑厣降兜募涓羲档萌绱似匠#从沉耸攵杂谥由揭懒抵睿欢率瞪希由奖暇贡烩€溚蛑厣解€澋沧×耍虼耸说氖酉咦蛄私丁?/p>

第三句鈥湸悍缬致探习垛€潱杌媪私睹览龅拇荷耐辛耸撕频吹那樗肌F渲锈€溌题€澴质蔷纳秆〉模涓挥诒硐至ΑU馐且蛭阂弧⑶八淖侄贾淮臃绫旧淼牧鞫畔耄称ご牵源嗣栊纯床患拇悍纾廊幌缘贸橄螅踩狈Ω鲂裕烩€溌题€澴衷蚩匾徊悖哟悍绱倒院蟛钠婷畹男Ч畔耄佣芽床患拇悍缱怀上拭鞯氖泳跣蜗筲€斺€敶悍绶黛悖俨菔忌Ю锝叮黄侣獭U饩托闯隽舜悍绲木瘢家采畛恋枚嗔恕6⒈揪涿杌娴纳蝗坏木吧胧朔钫倩鼐┑南苍眯那橄嘈澈希€湸悍玮€澮淮剩仁切词担钟姓卧⒁狻b€湸悍玮€澥抵富识鳌K紊褡谙纶指赐醢彩南辔唬砻魉鲂囊研路ㄍ菩邢氯ァ6源耍烁械叫老病KM窘枵夤晌屡拇悍缜⒄紊系暮鳎幢浞ǖ男戮置妗U庵中那椋?鈥溌题€澴直泶铮钗⒚睿詈睢H⑩€溌题€澴只雇嘎读耸四谛牡拿埽庹潜臼闹髦肌<诘谝淮伟障嗲跋Τ⑸险味氛募馊窀丛樱杂谡獯沃匦氯胂啵荒懿徊乩锏墓寺恰1浞ㄍ记浚谙5云跏撬恼卫硐耄煌司恿窒拢饔角樾裕撬纳罾硐搿S捎诒浞ㄓ龅角看笞枇Γ救艘彩艿椒炊耘傻拿土夜セ鳎憷龅闹由健⑻窬驳纳搅郑运撕艽蟮奈Α!冻?font face="宋体">路招隐士》:鈥溚跛镉钨獠还椋翰萆廨螺隆b€澩跷端捅稹罚衡€湸翰菽昴曷蹋跛锕椴还椋库€潱际前巡萋逃胨脊榱翟谝黄鸬摹1揪浒蛋等谌肓饲叭说氖猓泶锪俗髡呦M缛沾枪俟榧业男脑浮U庵中脑福两峋涫济靼捉页觥?/p>

毋庸讳言,用绿字描写春风,唐人不乏其例。李白《侍从宜春苑奉诏赋龙池柳色初晴听新莺百啭歌》:鈥湸悍缫崖体薏荩隙魏炻ゾ醮汉谩b€澢鹞短馀└嘎帷罚衡€湸悍绾问敝粒恳崖毯仙健b€澪峦ン蕖毒创鹄钕壬罚衡€溌袒枨缙悍绨叮煅崧忠八焘€潱=ǖ摹断姓杂晷幸┲辽焦苌源魏ァ罚衡€溨魅松矫怕蹋∫谢ㄢ€潯5龋嘉醢彩峁┝私杓颖硐炙枷敫星榈纳疃壤此担鲜鍪€溕矫赔€濃€溕解€濃€湶葩€澖钥陕蹋习兜穆倘词瞧挠卸校喑鲇诶抖び诶丁?/p>

结句鈥溍髟潞问闭瘴一光€潱邮奔渖纤担咽且雇怼J嘶赝染茫痪鹾烊瘴鞒粒┰鲁跎稀8舭兜木拔锼淙幌г陔实脑律校灾由降囊懒等从婕由睢K嘈抛约和独仙搅郑战腥眨式嵛惨陨栉示涫奖泶锪苏庖幌敕ā5]

作品评价

鈥溛淖制蹈模し蜃猿觥b€潱ā锻墒怠罚┍臼竦免€湷宦趼祝茏分鹄疃盘招烩€潱ā堆逯苁啊罚┑脑抻U庹氢€溒蹈拟€澦隆5馐资募汛Γ⒉幌抻谝蛔种ぃ蓖嫔推淙木袼冢侥艿闷涮逡5]

斟酌轶事:

喜爱改诗是王安石的一大特点。他为同时的人改诗,也为古人改诗,《彦周诗话》评论他改谢贞的《春日闲居诗》,将鈥湻缍ɑㄓ涛桠€澲械拟€溛桠€澴指淖麾€溌溻€澴郑衡€溒溆锒俟も€潯V领蹲约旱氖蔷透玫免€湼纱赴倭垛€澦母鲎至恕U馐住恫创现蕖肪褪且桓隼ぁ>莺槁酢度萜胝省肪戆思窃兀何庵惺咳瞬赜姓馐资脑澹跣词笔氢€溣值浇习垛€潱约喝θモ€湹解€澴郑⒃烩€湶缓免€潱患潭奈€湽€潱秩θィ辉俑奈€溔脞€潯⑩€溌€濃€︹€φ庋还哺牧耸父鲎郑詈蟛哦ㄎ€溌题€澴帧9-10]

作者简介: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人称半山居士。谥号鈥溛拟€潱莱仆跷墓?王安石画像 自号临川先生。封舒国公,后又改封荆国公,宋徽宗时追封为舒王。故世人又称王荆公、舒王。北宋临川县城盐埠岭(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改革家。

其诗鈥溠Ф诺闷涫萦测€潱贸び谒道碛胄薮牵朴谟玫涔剩绺皴倬⒂辛Γ倬灿星樵仙钔竦淖髌贰?著有《临川先生文集》,现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著名散文《游褒禅山记》。今传《临川先生文集》、《王文公文集》。

《泊船瓜洲》片断赏析


《语文新课标》提到:语文课程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这不由得使我想起了世界著名的作曲家柴柯夫斯基说过的一句话:对于我,作曲是一种灵魂的表白。音乐是一门心灵的艺术,语文教学是一门塑造心灵的学科,它们共同打动人心灵的东西便是情字。情是每个人渴望的最诱人的精神食粮,情感折射出来的魅力是无穷的。因此我们每位语文老师都应该是性情中人,应是多愁善感的人。语文老师对每一篇课文都应该是情深似海,对新课文应是一见钟情,对旧课文应是旧情复燃,用语文独有的人性美和人情美去丰华和磁化语文教学过程。当我们在课堂用心灵去拨动孩子的心灵时,我们的课堂中就会流淌出音乐般美妙的旋律。语文教学的美和美的语文教学在这里共同融会交织成一首美的交响曲。何愁人文素养不能提高?何俱健全的人格不能养成?

《泊船瓜洲》是一首著名的抒情小诗,抒发了诗人眺望江南、思念家园的深切感情。诗以泊船瓜洲为题,点明诗人的立足点。首句京口瓜洲一水间写了望中之景,诗人站在瓜洲渡口,放眼南望,看到了南边岸上的京口与瓜洲这么近,中间隔一条江水。由此诗人联想到家园所在的钟山也只隔几层山了,也不远了。次句钟山只隔数层山暗示诗人归心似箭的心情。第三句又写景,点出了时令已经春天,描绘了长江南岸的景色。结句明月何时照我还,诗人眺望已久,不觉皓月初上,诗人用疑问的句式,想象出一幅明月照我还的画面,进一步表现诗人思念家园的心情。本诗从字面上看,是流露着对故乡的怀念之情,大有急欲飞舟渡江回家和亲人团聚的愿望。其实,在字里行间也寓着他重返政治舞台、推行新政的强烈欲望。在教学过程中,我想方设法引导学生体情悟情,去接受诗句中蕴含的情感信息,去贴近诗人的情感,努力找到情感的出发点、契合点,使教师、诗人、学生的情感一起在同一水平线上共振。我牢牢把握住情这个字,分三步设计教学环节:

一、悟情

《课标》里对于四年级的目标是: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领悟内容。诗句是最凝练的语言,我们教学时通常的做法是先理解诗意,再体会感情。而我在这首诗的教学处理上摒弃了这一做法,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因为这首诗作者所要表达的感情显而易见的,在学生一遍一遍的初读后,我让学生直接感悟出作者所要表达的感情,我是这样进行教学的:

师:同学们,古人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虽然我们还没有深入地学习这首古诗,但是我们能否从这一遍一遍的读中初步体会到作者想要表达的感情呢?再读一读这首诗,看看哪句话最能表达出作者的这种感情?把它画下来,再读一读。

生:我从明月何时照我还。这句看出来的。特别是还字看出来的,因为还就是回的意思,说明作者想回家了。

生:我还从这句话中的何时看出来的,因为这体现出当时作者想念家乡的情感,他想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到家乡。

师:你们都说得很好,这首诗表达着作者的这种思乡之情。(板书:思乡之情)谁能读出来?

生:读此句时重音放在还字上。

生:读此句时重音放在何时上。

(体现了个性化朗读的教学。)

齐读

二、品情

如果说悟情是整体感知诗意的基础,那么品情就是对诗意的深入理解,对诗情的深入体会。语文课研究的是语言艺术,语言是根、是本,是一切的凭借与基础,它能启发感觉、激活思维,燃烧情感。在课堂上,教师要用优美的、充满激情的语言,去营造出一个诗意的语言环境,使学生浸润其中,深入品味诗句中的情感。我是这样引导学生品情的:

师:所以他就这么站在江边远远眺望着对岸,想念着家乡,你知道他还看到了什么吗?谁来读读这一句。指名多人读第三句。

同学们,你们知道吗?这句诗成为后人传诵的千古名句,诗人在写这句诗时有个小故事,谁知道能给我们讲一讲吗?

(指名讲故事,如果学生不知道就老师讲)

生:有这样一个故事。作者在写春风又绿江南岸时,曾用到又满到入吹过等十几个字,但他都不满意,最后才选中绿字。现在。人们把诗句中的这个重点字称为诗眼。

师:说得好,那你们觉得是到,过,入,满好还是绿好?为什么?我们把它们带进去读一读吧。(相机出示这几个字)

生:我觉得这个绿字好。因为春天到了,万物苏醒,草都绿了,花也开了,这写出了江南那里充满生机。

生:我也觉得用绿字好。因为这个字不仅体现了江南春天的景象,也能体现出作者思乡之情。春天来了,作者的家乡这么美,但他却不能回去欣赏,所以他就更加想念家乡,想念亲人。

师:是啊,他站在船头,放眼望去,此时的江南在春风的抚摸下,已经是青草摇曳,麦浪起伏,满目新绿,一派生机盎然的美丽春景,这映入他眼里的绿他不正是他要字吗?(相机换成一个活字------醒目的大绿字)这绿写出了一种动态的美,把全诗写活了。也体现出诗人对语言的锤炼。谁能读出江南的绿?

生纷纷声情并茂的朗读此句

师点评:绿了绿了更绿了齐读。

师:看到家乡已是美丽的春景,他就这么一直遥望着对岸,陶醉其中而久久不愿离去,不知不觉已皓月当空,(随手画个月亮)此时此刻,他又在想些什么呢?

生:作者在想什么时候月亮才能照亮我回家的路啊,让我快快回到家乡与亲人在一起啊!

生:他在想自己的家人现在正在做些什么呢?我不在家的日子她们过得还好吗?

师:是啊,他在想我家乡的父老乡亲们你们还好吗?春天来了,家乡都绿了,你们有去踏青吗?我的妻儿啊,你们有去乘着东风放纸鸢吗?家就在对岸不远的地方,但他却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想着不能回去,这怎能不让他更加思念家乡,思念亲人呢?所以看着这皎洁的月亮,他更加抑制不住内心的情感,情不自禁地感叹到

指名多人读明月何时照我还。

师:他在问苍天,他在问月亮,他在问自己。(相机打上?)

同学们,从一水间的京口和瓜洲,从只隔数重山的钟山,从这又绿了的江南岸,从这弯弯的月亮,这整首诗的字里行间无不流露着作者那浓浓的思乡之情。师配乐声情并茂地朗读全诗。

三、入情

在古诗教学中,让学生在美妙的音乐声中想象,配乐朗读形象、生动。有助于激发学生情感,唤起学生对诗歌所描绘的自然美、意境美、语言美的追求。通过音乐的渲染,更容易把学生带到特定的情景之中,极易激起儿童情感上的共鸣,把音乐与课本两者结合起来,作用于儿童的视觉和听觉,会起到相互渗透、相互补充、相互强化的作用。在音乐与诗文的熏陶下,学生语言被催生,情感被催化,诗人、师生情感在情意融融的场景中激荡、共生,共同生成一个充满磁性与感动的情场。我是这样带着学生入情的:

师:同学们,你们都是了不起的小诗人。在封建社会里,为了生计,为了前途,为了理想,为了抱负,人们不得不离开家乡,转徙各地。这一去,山长水阔,不知何时才能相见。敏感的诗人身在他乡,无处不起思乡之情。

其实不仅王安石写过思乡的诗,还有不少诗人也用诗句表达他们的思乡之情。你能背诵一首吗?

生:背诵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生:背诵李白《静夜诗》。

生:背诵苏轼《水调歌头》。

师:同学们都背得很好,但老师知道,其实你们也会有这样思乡的时候,是吗?能跟大家说说吗?

生:我也有想家的时候。有一次暑假,爸爸的朋友带着我一起去庐山旅游,爸爸妈妈都不在我身边,我和很不习惯,特别是晚上睡觉的时候,在家里他们都会在睡觉之前亲一下我的脸,现在也没人亲我了,我好想念在家的生活。

生:一次,我去厦门参加舞蹈大赛的时候,因为我不是跟爸妈一起去的,晚上睡觉的时候,总是想快点回家和家人在一起,后来我比赛结束我们得了金奖,我拿着奖杯回到家里和爸爸妈妈紧紧拥抱在一起。

生:我是一个从外地转到武汉来上学的同学,因为原来在家里什么事都是妈妈爸爸帮我做,而且我和家乡学校的老师和同学产生了深厚的感情,刚来武汉时,我很不习惯,时时刻刻都在想念他们,特别是每逢佳节和伤心的时候,更加想家。但是现在我已经把武汉当作我的第二故乡了。

师:是的,家是心灵的港湾,是个温暖的地方,它总是让人魂牵梦绕。听着同学们的心声,我不由得想起了一首脍炙人口的诗,诗的作者是台湾著名作家余光中先生,诗的名字叫《乡愁》。我想把它送给大家。师配乐范读(声情并茂)

(我自己、学生、听课的老师的眼眶都湿润了,都感动得哭了。)

结束语:同学们,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乡,故乡是生我养我的地方,也许将来有一天你会远离故土,但老师衷心希望你们今后无论走到哪里,都不要忘记你的故乡,不要忘记故乡的亲人。

语文课堂应是诗意的课堂,审美的课堂。诗意,使课堂飘洒美丽的音符;审美,使课堂流淌着浓浓的诗意。语文课,让师生一起栖居在美丽的、诗意的课堂上,应是我们每个语文教师的教学理想。课堂,因诗意而美丽,也因美丽而充满诗意!

附学生作业:

根据春风又绿江南岸展开想象,写出江南的春景。

江南春色

万雪倩

春风拂过,眺望江南岸,那儿早已是一片绿色,树木又长高了一节,柳树抽出新芽儿,在风中摇摆,梧桐树的叶子也伸出了手掌来,朝着风姑娘招手,杏花红了一树,在那儿争奇斗艳;桃花也不甘示弱,换上了艳丽的衣服,与杏花比美。滔滔江水也变得更绿了,向大海奔流而去。

江南月夜

何忠芮

夜,已经很深了,皎洁的月光洒下江面,犹如成千上万颗星星一闪一闪。春风轻拂着江南岸,在江里玩耍的小鱼停止了嬉戏;在岸边开放的花朵闭上了眼睛,在天空中飞行的天鹅也停下来休息;在江边的巍峨的大山,也穿上了绿睡袍。回首只隔几重青山的钟山,更勾起了作者的思乡之情,他想:我一定要早日辞官回家,好与家人再团聚。

《泊船瓜洲》教案之二


教学目标:

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诗歌大意、感受诗人思念的确思想感情。

3、背诵并默写课文。

教学重点:

能用自已的话说诗意,感受诗歌表达的真挚感情。

教学难点:

体会诗的意境

课前准备:

幻灯机、幻灯片、小黑板、挂图、录音机、伴奏

教学过程

一、定向示标

1、出示挂图:看到这幅画后,你相说些什?((1)看到一个人,好像是位诗人;(2)整个画面很低(3)对岸是几山,而诗人脚下是港口~)

2、这幅画描述的是王安石的《泊船瓜洲》。课前,教师留给大家了预习作了解作者作品背景。下面谁来和大家共享这收获的喜悦?

3、这节课有哪些学习任务?来看学习目标(出示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了解诗歌大意,感受诗人思念家乡的思想感情。

(3)背诵并默写课文。

大家迅速看一下,谁愿意读一下?大家齐读,强记忆好吗?

二、探究新知

1、首先我们来看自学提示(幻灯出示)

自学提示:(1)诗人在岸看到什么景?他又想到了什么?

(2)用画出不理解的诗句,用画出寓意深情的词语

(3)找出自已喜欢的诗句,谈谈理由。

(4)用自已的话说说诗意。

(5)时间是8分钟。

我们以开火车的形式读完一下自学提示

2、大家用自已喜欢的方法来自学本诗《泊船瓜洲》,学生自学,师巡视辅导

3、交流汇报,导学释疑

(1)景物有人、船、江水、重山、白鹭。此时诗人可能想到对岸的家乡,家乡里的亲戚好友,国家的兴旺~

(2)关于喜欢的诗句,说说自已理由即可,不统一。

(3)诗意:京口和瓜洲只有一江水隔,钟山也只隔座山。春风又绿长江南岸,明月什么时候才能照我回到家乡。

(4)有疑问及时提出及时解决

a

间字有两个字音:jian

jian

在本诗中是jian

,表示间隔。

B

家乡与诗人所在港口只有几座山和一江水相隔,却不能回家看看,种感觉~~

C

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又字体现了作者多年末回家,但望明月照辉下的家乡、独自伤悲。

D

明月是不能陪同侍人回乡的,这是寄托情感,借明月表达。

4、据说王安石对绿字之前,曾用过珙他字,大家讨论一下他可能用过哪些官字?(到,过,至,红,来,唤,染,回,返,吹,落,伴。谅叫想,思,赶,夸,话,喜,聚,遍,迎~`)可是作者为什么单单选择了绿字?再次讨论。(突出诗人在用词方面的用心)

5、有感情朗诵全文熟能成诵。

6、当堂测评:背诵与默写

三、互测自结

1、测试:

王安石,(

)代人,曾推行(

),功绩不裴。其诗多以(

)、(

)竹为主,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泊船瓜洲》表达了真挚的(

)之情。

2、解释诗句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绿:____________

还:_______________

全句诗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自测互测

4、总结收获

四、作业

1、自行设计板书整理到财富本上。

2、搜集有关《游于吟》的背景材。自留适量作业。

五、板书

泊船瓜洲

挂图

京口瓜洲一水间,

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

《泊船瓜洲》课堂教学实录之二


学习目标:

1.自选方法学习古诗,读读、背背、议议、画画、写写。

2.运用查阅资料的方法自学,培养运用资料解决问题、处理信息的能力。

3.了解丰富多彩的祖国文化,培养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

【评:依据新课程标准,突出语文实践活动,制定切实可行的教育目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准备上课。回忆已学的与月相关的古诗,《古朗月行》、《静夜思》、《枫桥夜泊》

2.认识课题。

师:王安石的《泊船瓜洲》也是一首与月有关的诗,大家首先一起来研究一下泊字。

(教师板书课题。出示字典中泊字的两个音节(b

p)及其不同的意义,选择正确的读音。齐读课题。)

师:谁能根据课前的资料搜集说说瓜洲在什么地方?

生:瓜洲现在扬州的一小镇,位于长江北岸。

师:泊船瓜洲的意思是说把船停靠在瓜洲岸边。课前你们搜集了哪些关于这首诗的背景资料,我们来共同交流一下。

生:王安石,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诗人。

生:

3.商定学习步骤和方法。

师:我们已经学过好多古诗了,你打算怎样学习这首诗呢?

生:学古诗要先背诵。

师:先要??

生:读熟,还要懂得意思。

生:还要求默写。

(教师归纳学生的发言,板书读、议、背、写)

师:我们就按这顺序和方法学习。

【评: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主体地位怎样才能得到落实?教师有意识地将学生推进学习的实践活动中。背诵古诗,唤起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创造平等的交流机会。让学生制定学习程序与方法,使而后的学习变成学生自己的事。】?

二、读诗

1.试读。

师:按同学们讨论的方法步骤,先读诗。请自由轻声读诗,注意读准字音。

(学生自由试读)

2.正音。讨论并读准以下字。

京口瓜洲一水间(jiānjin),钟山只隔数(shshǔ)重(zhngchng)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hihun)

3.自由读古诗,或同桌互读。

【评:没有理解字词句,就让学生读行吗?行!因为古诗虽然比现代文难理解,但由于篇幅短,又琅琅上口。因此可以先让学生读准、读通。正音是关键。余下的在读中自悟,稍作点拨,理解内容就容易多了】

4.师生共同读。学生可以自由地站起来读给别人听,然后师范读。

师:同学们读得这么尽兴,老师也想读,行吗?

生:(齐声)好!

师:(配音范读)老师读得好吗?

生:好!

师:谢谢同学们的鼓励,老师再读一遍!(再读,学生有激情地高声朗读)

【评:平等地对待学生,真诚地征求意见,注重了对学生的鼓励,课堂充满了亲和力】

三、背诵

1.试背。

师:都会背读了,现在你们想干什么?

生:(大部分)背书!

师:背书就背书。自己试试怎样背得快。

(学生纷纷高声背诵,课堂书声朗朗)

【评:教师根据课堂进度,顺应学生心理,灵活地变动顺序,让学生马上背诵。弹性的教学使学生主体性得到落实】

2.汇报背诵结果。

师:谁愿意背诵?

(三位同学同时站起来背诵)

师:还有谁要背?(全班大部分同学站起来集体背诵)

师:(看到还有几位同学没背)现在给你们一个机会,大胆地站起来,老师和你们一起背。

(余下的几位同学与老师一道背诵:《泊船瓜洲》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评:班级学生人数多,课堂个体背诵涉及面又小,面向全体不好操作。以上这个片断值得借鉴】

四、议议

1.交流收获,粗通诗意。

师:通过诵读,你一定读懂了不少的内容。四人一组交流,再结合你手边的资料讨论讨论,看看你们弄懂了哪些字、词、句的意思呢?还有哪些词句读不懂吗?在学习片上写下你的收获和疑惑。时间10分钟。

(10分钟后全班交流学习收获)

师:汇报一下你的读书收获,好吗?

生:老师,我知道了间,在这里读作jin

,是间隔的意思。

生:老师,我通过查阅资料知道,京口在长江南岸,现在的江苏省镇江市。

钟山:现在南京市的紫金山。

师:谁能将诗中瓜洲、京口、钟山的按方位画一个简图?

(学生上黑板试画图)

◎钟山

△△△△

◎京口

~~~~~~~~~~~~~~~~

~~~~~~~~~~~~~~~~

◎瓜洲

师:诗以泊船瓜洲为题,点明诗人的立足点。首句京口瓜洲一水间写了望中之景,诗人站在瓜洲渡口,放眼南望,看到了南边岸上的京口与瓜洲这么近,中间隔一条江水。由此诗人联想到家园所在的钟山也只隔几层山了,也不远了。

生:请问老师,还是什么意思?

师:老师提供资料让你们自己选择判断。

(师根据学生提问点击课件,屏幕展示以下内容。

〈1〉数重:几层。

〈2〉绿:吹绿了。

〈3〉还:①指归还。②指的是返回。

(学生对照诗句讨论后选择了第二种解释)

师:还有什么弄不懂的字词吗?谁能按书上注释加上自己的理解来说说诗的大意呢?

(说说全诗大意。先同桌互说,再汇报说。)

2、体会诗的情感,简笔勾画。

师:读到这儿,你知道诗人的写作目的了吗?

生:这是一首写景抒情小诗,抒发了诗人眺望江南、思念家园的深切感情。

师:诗中哪些词、句可以感受到诗人这种思乡的情绪呢?

生:钟山只隔数重山中的只隔,暗示诗人归心似箭的心情。

生:明月何时照我还。

生: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又绿可以看出诗人的思乡之情。?

师:据说,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诗人在作诗过程中曾九过多次,最后定稿时才用了绿字。试想象,作者可能用过哪些字呢?

生:可以用到字,吟作春风又到江南岸。

生:可以用过字。

生:还可以用来。

师:诗的第三句继续写景,点出了时令已经春天,描绘了长江南岸的景色。诗人为什么选作绿字呢?

生:绿字写出了江南岸的一片绿色,写出了颜色的美,表达诗人对家乡的热爱,衬托出诗人思念家乡的感情。

师:绿是吹绿的意思,是使动用法,用得绝妙。传说王安石为用好这个字改动了十多次,从到过入满等十多个动词中最后选定了绿字。因为其他文字只表达春风的到来,却没表现春天到来后千里江岸一片新绿的景物变化。结句明月何时照我还,诗人眺望已久,不觉皓月初上,诗人用疑问的句式,想象出一幅明月照我还的画面,进一步表现诗人思念家园的心情。

【评:给予充分的时间,放手让学生小组合作,自学讨论,对这首古诗无疑是一种好办法。】

五、画画

1、启发。

师:这首诗是一首写景抒情诗。我们再体会一下,诗人写出了一江之隔的几个地点,还展示了春的新绿,月的皎洁。色泽鲜明,多么美丽啊!在你们头脑里,一定能画出了一幅绚丽的图画。现在,你想做些什么?

生:我想用彩笔来画画看。

生:我想写一写,把这首诗默写出来。

师:好的,请选择你喜爱的方式表达对这首诗的喜爱。写字时,书写要工整。画画时注意自己笔下的景物特点,加点彩色最好。待会将你的作品展示给大家看。好吗?

生:好。

2.全班同学安静地写画。

3.反馈。

师:写完的同学上来将作品投影放大给大家欣赏,最好做些介绍。

生:(操作展示仪放大作业)我画的是一轮明月,一道江水,一片新绿,几重高山。诗人站在瓜洲岸边,仰望明月。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生:(同上)我竖着写诗,大人写诗都是这样写的,大家觉得好不好?

(全班鼓掌。又有几位同学展示自己的作品。)

【评:课堂要充分满足学生的需求,充分展现儿童的天性。让成功的体验内化为继续学习与发展的动力】

六、延伸

1.补充写王安石的诗供学生选择自读。

师:同学们学得很好。《泊船瓜洲》是小学阶段学习的唯一一首王安石写的诗。王安石是我国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许多作品脍炙人口。老师从其他地方选新编了几首印发给你们,可以自由选读。

(全班同学或自读、或同桌读、或几个人讨论)

2.自由点击课件资料深入学习。

师:老师的课件内有这几首诗的详细资料,有兴趣的同学可以上台自己点击。

(几位同学主动上台点击课件相关内容,浏览讨论)

【评:逐步引导学生学习利用阅览室、图书馆、网络等查阅资料,培养初步的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是一个有益的尝试】

3.下课了,老师将一张软盘寄放在班长处,让家有电脑又有兴趣的同学借回家自学。

《泊船瓜洲》教案之一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2.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

3.运用所学的方法感受补充作品的情感。

教学重点:

理解诗意,感悟诗情。

教学难点:

运用所学的方法体会《乡愁》的情感。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

学生:王安石简介;南京春景的文章片段

教学过程:

一知诗人,解诗题

导入:在中国璀璨的历史长河中,杰出的诗人多如繁星,不胜枚举。而北宋的王安石就是其中耀眼的一颗。谁来介绍一下王安石?

1.指名介绍。

教师适当补充,强调王安石与南京的关系。(幻灯片2)

2.导入课题

今天我们就来欣赏王安石脍炙人口、耳熟能详的一首诗《泊船瓜洲》

(出示幻灯片3)

3.剖题

(1)这首诗是作者从江西出发,乘船经长江前往京城为官,途经?(瓜洲)

简介瓜洲:瓜洲,在长江的北岸,离南京不远。(标注)

(2)诗题中的泊我们在哪首诗中见过?在本诗题中何意?

(3)理解题目的意思。

二抓字眼,明诗意,悟诗情

过渡:此时诗人就在自己故乡不远的瓜洲,他写下这首诗,想说什么呢?我们一起来学这首诗。(幻灯4)

1.初读诗歌,感知内容

a.

大家轻声地读一读诗,读准字音,并想想这首诗的意思。

b.

指名读,正音:间、重、还

c.

说说诗歌大致的意思。

2.指导阅读抓字眼,明诗意,读中感悟

a.

间什么意思?表示隔开的意思还可以组什么词?

隔开了什么?看图。(点击,链接幻灯5)

瓜洲在长江的北岸,京口在哪儿呢?两地相距远吗?何以见得?(一水)

读一读,读出距离短。

b.

瓜洲、京口隔江相望,而钟山又在哪里呢?

数重山表示山多还是少?(数人、数日何意?数何意?)还从哪里知道山很少?(抠住只。补充介绍,点击京口。)

读一读,读出路程近。

c.

齐读前两句,指名说诗意。

过渡:瓜洲和京口只隔着一条长江,离诗人的家乡钟山也不过隔着几座山而已,可以说,诗人身在瓜洲,已设计好回家的路线。可诗人虽然离家乡这样的近,他是否准备回到家乡呢?从哪里知道?(明月何时照我还)

d.

还什么意思?说说这一句的意思。

诗人在什么时候想到回家?(春风又绿江南岸)

读读看,读出诗人心中此时什么感受?(思家不能回的无奈)

再读。

e.

谁能把这首诗完整的意思说一说?

f.

谁能把整个作品读一读?

g.

读完以后,你们知道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情感?

三指导欣赏入诗境,悟诗情

过渡:究竟是什么触发了作者思念家乡的情感呢?让我们走入诗人的环境,见诗人之所见,听诗人之所听,想诗人之所想,看看能不能与诗人产生共鸣。

1.引入情境,引导学生想象:

诗人此时可能站在哪里?他看到了哪些景物?耳边会听到哪些声音?心中会想些什么?

2.体会用字的精妙,深入感悟诗情:

(1)而此时正是什么季节?诗人怎么说的?(春风又绿江南岸)

(2)春风又绿江南岸,江南是什么样的呢?我们就住在钟山附近,又正值春天,把我们所见到的春景告诉想家的诗人吧!

谁还能送首诗给诗人?

(3)春风又绿江南岸,江南多美呀!花红柳绿,莺歌燕舞,一派生机勃勃、春意盎然的景象,而诗人只用了一个字就表现出来了,那就是绿,可见诗人用字之精妙。其实,诗人曾用过满到过十几个字,经过反复推敲,最终定为绿。诗人为何独独钟情于一个绿字呢?

指名谈看法,读出相应的感受。

教师交流自己的感受:(链接江南春图片)是啊!一个绿字不仅使我看到了满眼的绿色,成行的碧树,荡漾的春水,还让我看到了烂漫的桃花,各色的野花,江南的小桥流水人家。

让我们一起读读这千古名句,读。

(5)春天来了,春风仅仅吹绿了江南岸?作者为什么这样说呢?

(从地理位置而言,江南春天固然早于江北,但也不可能一江分成两世界;因为诗人平生际遇、此时境况,使得诗人所思尽在江南,故心中只有江南春也。)

3.指导品读

(1)你们现在悟出了诗人的情感了吗?谁来读一读?

(2)要想读好诗,我们还要注意节奏,还要读出关键字。再读。

4.小结:

作者在此地瓜洲;此时明月;此景春;自然想到了还;抒发了作者思念家乡的情感。(光标引领说)

5.齐读

四归纳学法,拓展学习

1.总结全诗,归纳学法

我们了解了诗人王安石与南京的关系,理解了诗题的意思;

板书:知诗人,解诗题

通过抓住关键的字,理解了诗歌的内容;

板书:抓字眼,明诗意

最后通过体会作者的情境,领悟了诗人的感情;

板书:入诗境,悟诗情

这就是欣赏诗歌的方法。

板书:欣赏诗歌

2.拓展阅读余光中《乡愁》

过渡:王安石与我们南京有着密切的关系,今天老师还要介绍一位漂泊海外南京关系密切的现代诗人余光中。

(1)教师简介余光中:

台湾著名诗人、散文家、文学评论家余光中,1928年生于南京。就读于南京五中,高中毕业后选择了金陵大学。他的很多优秀作品表现出浓浓的思乡之情,就是因为《乡愁》一诗引起轰动,又被称之为乡愁诗人。

今天老师就给大家带来了这篇作品

(2)教师范读,帮助学生领悟

听老师读一读,看看自己有没有体会。

(3)学生自读

通过自己读,听老师读,有什么感悟?

五作业

给下列诗句选择合适的字,并说说理由

1.满过绿入到

春风又()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2.动拂翻皱起

风乍起,吹()一池春水。

板书设计:

欣赏诗歌

知诗人,解诗题

抓字眼,明诗意

入诗境,悟诗情

幻灯1:泊船瓜洲课件

幻灯2:江南春

1.图片欣赏

江南春景图6幅

2.王安石简介

3.诗题

4.诗歌

5.瓜洲、京口、钟山位置示意图

6.《乡愁》诗

《泊船瓜洲》作者简介


老师讲课学生爱听,还愿意自学的情况下,往往少不了一份教案。因此,老师会想尽一切方法编写一份学生易接受的教案。上课自己轻松的同时,学生也更好的消化课堂内容。你们有没有写过一份完整的教学计划?小编收集整理了一些“《泊船瓜洲》作者简介”,仅供参考,欢迎大家来阅读。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北宋临川县城盐埠岭(今临川区邓家巷)人。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

王安石出生于仕宦家庭,自幼勤奋好学,博览群书,曾随文宦游南北各地,接触到一些社会现实。对农民的痛苦生活有所了解。因此,年轻时便立下了矫世变俗之志,他于二十二岁中进士后,历任淮南推官、鄞县知县、舒州通判、常州知府、江东刑狱提典等职,均能体恤民情,为地方除弊兴利。北宋嘉佑三年(1058)任支度判官时,向宋仁宗上万言书,对官制、科举以及奢靡无节的颓败风气作了深刻的揭露,请求改革政治,加强边防,提出了收天下之财以供天下之费的理财原则,但并未引起朝廷的重视。

1067年神宗即位,王安石出任江宁(今南京)知府,旋被诏为翰林学士兼侍讲。熙宁二年(1069)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即开始实施变法,所行新法在财政方面有均输法、青苗法、市场法、免役法、方田均税法农田水利法;在军事方面有置将法、保甲法、保马法等。同时,改革科举制度,为推行新法培育人才,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大地主和豪商对农民的剥削,促进了农田水利事业的发展。国家财政状况有所改善,军事力量也得到加强。但由于司马光等保守势力的激烈反对,新法在推行中屡遭阻碍,宋神宗也时有动摇。熙宁七年,王安石被迫辞相,再任江宁知府,次年二月复任宰相,不久又因维护新法得罪了神宗而再次罢相,退居江宁半山园,被朝廷封为荆国公。后人称其王荆公。

革命导师列宁曾称王安石为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王安石执政之所以能敢作敢为,矢志改革,是受自己进步的哲学思想支配,他认为世界万物是由金木水火土五种元素组成,还把新故相除看做是自然界发展变化的规律,从而树立了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大无畏精神。这些进步思想在他的文学作品中也闪烁着夺目的光彩。他的散文以雄健刚劲著称,使他成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词则遒劲清新,豪气纵横。可惜的是他的著作大部分都已佚失,今存的只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三经新义》残卷及《老子注》若干篇(条)

为纪念这位古代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人民政府在临川区修建了王安石纪念馆,该馆于1986年冬建成之后,前往参观、游览的中、外人士络绎不绝。

《泊船瓜洲》教案之五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使学生了解诗歌的大意,感受诗人思念家乡的真挚感情。

3、使学生能品味诗歌语言文字的精妙。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古诗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同学们在以前的学习中积累了不少。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新的古诗《泊船瓜洲》。

二、初步参与

1、同学们课外已经做了预习,你对作者了解了多少?

王安石,字介甫,晚年号半山,北宋临川人。他视南京为自己的第二故乡。他年轻时,中进士。写这首诗时,正是宋神宗第二次让他任宰相,推行新法。所以他前往上任。他的诗善于将自己的感情融入诗句,情真意切。

2、介绍地真具体。老师相信大家一定把这首诗读得正确、流利了。给你们准备一下,马上请几位同学来读一读。

3、指名读,教师充分肯定。并激励其他同学大胆展示自己。

4、古诗琅琅上口,不少同学预习这首诗时就会背诵了。这样,再给你们准备一下,看谁能背诵,比谁背得熟练。

5、指名数名学生背诵。教师夸奖:你们走在了学习的前面,真了不起。

三、充分参与

书读得很准确。不过,如果要带上感情,还须理解诗。今天,

同学们打算以什么方法来理解这古诗呢?

(学生有的说结合注释与插图,有的说用字典,有的说抓住重点词理解,把句子补充完整。教师及时肯定,理解古诗在理解重点词的基础上融会贯通。)

下面请同学们按照自己的方法,试理解诗句的大概意思。

全班交流。指名说,其他人补充。

四、深入推敲

1、下面,老师要请同学们再读这首诗,结合插图,看看是否可以读出问题来。如果可以,那你们就更善于读书了。

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绿的用法。明月何时照我还中的明月图上没有。

2、教师赞扬学生的质疑精神,并引入对绿的推敲。

细细地品读这句话,你能从这个绿字中感受到什么?个人思考。

3、小组简单交流。

绿更能展现春风吹过,江南一下子变绿的神奇景象。或者是绿更能表现春风的来无影,去无踪。或者绿能让我感到春天的勃勃生机。或者说绿还能看出作者心里充满希望,对前途充满信心。

4、他的问题老师也相信你们有独特的见解。学生简单交流后,全班发言。(略)

5、学生朗读,说说自己侧重表现的感情:有的侧重表现其思乡,有的侧重表达其对前途的信心。有的侧重表达他对江南美景的爱恋。教师要充分鼓励学生个性化的朗读。

6、那我们课外又了解哪些表现思乡之情的古诗词呢?

五、知识拓展延伸。

这节课,同学们积极主动地感悟真情、推敲诗句,学得生动精彩,给老师留下了极好的印象。下面我布置一下课堂作业。

选做题1:根据《泊船瓜洲》,重新为课文配一幅插图。

选做题2:以春风又绿江南岸为题,按一定顺序具体介绍春天来临江南的景色。

选做题3:著名诗人贾岛写《题李凝幽居》时,为一个字犯了愁,你能帮帮他吗?鸟宿池边树,僧(推、敲)月下门。你觉得哪个字更能表现月夜的寂静,为什么?

《泊船瓜洲》说课设计


这首诗通过描写诗人泊船于瓜洲之上,眺望江南时的所见、所思、所感,表达了作者思乡、爱乡和急于返乡镇的心境。

诗句语言凝炼,意境优美,同时反映了作者对家乡的深切怀念和热爱。由此可见,本文是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审美教育和德育教育的良好教材。

鉴于以上的认识,根据教材要求,针对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心理特点,结合古诗教学的一般规律,我确定教学目标如下:

1、启发想象,领会意境,进行热爱家乡教育。

2、动用学习古诗的方法,充分理解诗意,并在此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全诗。

诗歌只有入境,才能悟神因此,我把想象意境,领会诗情,确定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而指导学生学习古诗,再现诗歌描绘的情境是教学的关键。

根据以上几点,在教学作如下尝试:

首先让学生回顾描写春天的诗句。这样,复习了旧知,加强了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同时通过有感情的背诵把学生引入到了学诗的情境当中去,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然后,引导学生理解诗意,对于高年级学生来说,不是第一次学古诗。因此,学习课文的开始,我就让学生回顾学古诗的方法。然后,进行归纳,给出方法。这样设计实际是给出了学生的学路。同时,也渗透了教者的教路,使教和学统一起来。通过学法的运用,促进小学生知识的迁移和能力的培养。

在理解诗意中,我采取了先扶---后放的办法。先扶学前两句,读诗句----解字词-----串讲诗意----体会两句话的作用。为配合诗意的理解。教师板书,目的是在学法上教学生,使其掌握方法为其智力经验的形成奠定基础。让学生自学三、四句,并以汇报形式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板书)

通过对学习方法的运用促进了学生知识的迁移和能力的培养。最后,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出全诗大意,为进一步体会诗的意境奠定基础。

整个教学的中心环节,我放在引导学生领会诗的意境上。

这一过程,我主要采用两种方法来进行。

第一种方法:设境想象法

运用画面再现情境,音乐渲染情境,语言描述情境。为学生营造了一个良好的氛围。美的配乐,美的解说,美的画面,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多种感官进行体验,学生在心境愉悦的环境中学习,受到了美的熏陶。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都得到了发展,让学生谈自己的感受,从而深刻体会到了诗人所表达了情感。

第二种方法:重点字词剖析法

这样设计,意在突出语文学科的特点,进行扎扎实实的语言文字训练,让学生在诗中体会到祖国语言文字的美。同进,抓住重点词句进行挖掘,避免传统教学中存在的无重点,无深度,无层次的串讲串问,加大了学诗的密度,使学生真正学有所获,学有所得。

教学的第三个步骤是: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全诗。丰富学生的词汇,培养学生的语感,激发学生对祖国语言的热爱。

最后,让学生动笔,完成以下的巩固练习。避免在古诗教学中,只动口不动手的现象,通过练习检查了学生的学习情况,接收信息反馈。

总体上讲,这节课的教学,主要在以下三方面做了一定的努力:

1、挖掘诗句的内涵,不失时机地进行思想教育。

2、积极创设情境,进行学法指导。

3、抓住重点剖析,进行扎实的训练。

《泊船瓜洲》教案之四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泊船、数重、游子、寸草心、三春晖。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并默写课文。

3.理解诗句的意思,初步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理解诗句意思,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1.挂图、投影片或自制的多媒体课件。

2.朗读课文的录音磁带。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板书课题;学前谈话

1、板书课题:泊船瓜洲

王安石

同学们,一提起家乡,我们都会感到特别亲切,诗人王安石也是如此,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王安石的《泊船瓜洲》,齐读课题。

2、哪个同学愿意起来介绍一下王安石。

3、你背过哪些王安石写的诗,并说说你的体会。

4、下面我们来看这首《泊船瓜洲》。

二、理解题目。(出示全诗)

(1)泊船是什么意思?(停船靠岸。)瓜洲是在什么地方,(出示挂图,指名找出瓜洲所在地。)

(2)泊船瓜洲这个题目是什么意思?

三、检查预习。

1、指名朗读。(可多请几位学生个别读。要求读准每个字的字音。)

注意以下多音字的读音:

数重:读chng,不读zhng(重量)。

还:读hun,不读hi(还好)。

四、理解诗句意思。

1、小组合作学习

(1)先自己对照注释默读,思考,再小组互相说说每句诗的意思。

(2)小组合作画一幅简图,图上要标有京口、瓜洲、钟山。

2、讨论、交流。

小组选派代表上台,出示标有京口、瓜洲、钟山地名的简图,并说全诗意思。京口瓜洲一水间,两岸只隔数重山的意思。

3、评议

你觉得哪一小组完成的质量最高。

4、教师演示

同学们,我在备课的时候也在电脑里画了一幅简图,我给大家展示一下。

五、体会古诗思想感情

(出示挂图)

在一个春暖花开的日子里,诗人驾船来到了江边,望着对岸,想到了家乡就在离对岸不远的地方,现在你就是画中哪位诗人,此时此景,你在想些什么呢?

六、指导朗读。

(1)、同学们说得多好啊,就让我们带着感情来读好它读之前先欣赏两遍配乐朗诵。第一遍,要求大家注意听;第二遍,我们边听边跟着录音轻声朗读。)

(2)学生自由朗读。

(3)下面我请几个同学起来朗读,我为你加上音乐(多请几个人读,注意读出诗的节奏。读出感情,读后评价。)

(4)试着背诵《泊船瓜洲》。

七、启发学生推敲词句。

据说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作者在作诗过程中曾修改过多次,最后定稿时才用了绿字。我们一起来想一下,作者可能用过什么字?为什么最后用绿字?

八、拓展练习。

课前我曾布置我们同学搜集些表达思乡之情的诗句,谁愿意起来背给大家听的。

九、布置作业

1.背诵《泊船瓜洲》,再看看诗中的每个字怎么写,准备默写这首诗。

2.预习《游子吟》。

《《泊船瓜洲》教学案例及感悟》一文就此结束,希望能帮助您在小学教学中起到作用,如还需更多,请关注我们的“小学教学教案”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