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初中教案 > 导航 > 七年级生物下册《食物的消化与吸收》教学设计

小学五年级品德与社会的教案

发表时间:2020-10-28

七年级生物下册《食物的消化与吸收》教学设计。

每个老师需要在上课前弄好自己的教案课件,到写教案课件的时候了。教案课件工作计划写好了之后,才能使接下来的工作更加有序!你们到底知道多少优秀的教案课件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编辑的《七年级生物下册《食物的消化与吸收》教学设计》,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请收藏。

jaB88.CoM年级生物下册《食物的消化与吸收》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能说出什么是消化和吸收,会区分物理消化和化学消化。
(2)尝试解读并建立营养物质在消化道内被消化和吸收的图解,概述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
(3)观察小肠的结构图片,能说出小肠的结构特点,并确认其功能。
2.过程与方法:
(1)学会初步根据结构判断其功能,或根据其功能预测其器官的结构。
(2)以图例分析和自主活动,建立相应概念,提高归纳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
3.情感与态度:
(1)培养学生热爱科学、敢于实践的精神,养成严谨的实验素养及乐于合作的态度。
(2)介绍结构决定功能的思想,增强学生科学探究意识和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
能概述食物的消化过程;分析小肠的结构和功能的关系。
2.难点:
尝试解读并建立营养物质在消化道内被消化和吸收的图解。
三、课前准备
七种颜色不同规格(直径1cm,2cm,3cm)的磁钉、两个口的矿泉水瓶、米饭、教学课件。
四、教学流程
本节课,我将分成四个阶段开展教学:
(一)触景生疑
情景:男子被摩托车车把顶伤胰腺五脏六腑险被当食物消化
2015年4月26日,吴先生骑摩托车回家过桥拐弯时,腹部撞到了自己的车把头,感觉肚子又胀又痛,送医院检查。医生发现,吴先生除了胰腺损伤外还合并十二指肠破裂。损伤位置是胃液、胆汁、肠液、胰液的汇合处,这些消化液具有很强的消化、腐蚀作用,如果不及时手术,就会进一步进入腹腔,腐蚀自身组织,许多重要脏器可能会逐步烂掉。
提问1:同学们,关于食物的消化,你想了解哪一些呢?
学生可能会问:什么是消化?是不是所有的营养物质都需要消化?
消化后的物质是什么?它们到哪里去了?
消化有哪些类型?
这些消化液能够消化什么?消化的主要场所在哪里?
如果消化系统破坏了,会怎么样呢?

[设计意图:根据生活中的情景,让学生提出问题,调动起学生的参与情绪,为后面的探究作准备]
提问2:同学们每天摄入的营养物质,它们都需要经过消化,才能被吸收利用吗?请做出一个大胆的猜想。

①器材:两个口的矿泉水瓶,3个直径3cm不同颜色(黄、红、蓝)的磁钉,3个直径1cm不同颜色(紫、粉、绿)的磁钉。
②演示过程
1)出示矿泉水瓶,将小口朝下,介绍消化系统。
2)右手拿起6个磁钉,从大口放入。
3)教师提问:为什么淀粉,蛋白质,脂肪无法进入到血液中?
引导学生观察现象
淀粉,蛋白质,脂肪比水,无机盐,维生素大得多。
因势利导米饭(淀粉)慢慢咀嚼时,发生了什么变化可以使它进入到血液中?
板书:消化的概念及类型。
[设计意图:学生从好奇于三类营养物质为什么不能进入血液到自己咀嚼米饭时的领悟,理解消化对于人体的意义。]
(二)寻根探源
问:是不是还有同学不肯相信这个事实?那么请同学们自己来验证。
建立消化和吸收图解。
食物的消化与吸收教案
解读图414,在任务单中用大小不一的磁钉建立淀粉,蛋白质,脂肪的消化和吸收图解,并指认三类物质最初消化的场所,有几种消化液在作用,消化的最终产物是什么。
(教师巡视,与学生一起建立图解的过程,并对过程进行适当的指导。)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分工合作,在实践中探索、在探索中发现、在发现中习得,开放式的探究型课堂,使学生的科学品质得到了提高。]
磁钉演示。
学生展示(多媒体辅助)活动过程。
我是淀粉
我在( )里开始被消化,因为这里有我喜欢的( ),然后我就变得有点甜;当我来到胃里,我又被折腾了一番,最后在( )里我彻底被消化成(),最终被( )吸收了。
我是蛋白质
我被牙齿舌头翻来俯去一番,我依然是我,但当我来到()里却遇到了酸酸的(),它把我进行了初步消化,我以为没事了,可是当我来到()时,又被折腾了半天,我最终变成了(),然后被()吸收了。
我是脂肪
我很油腻,所以我在口腔、胃里都完好无损,但是当我来到( )就吃了大大的苦头,有些苦涩的()和大量消化液使我变成了()和( ),直接由( )吸收了
:如果用横坐标表示消化道,纵坐标表示淀粉、蛋白质、脂肪的含量,你能用线段画一画它们的消化过程吗?

相关阅读

七年级生物下册《食物的消化》教案


七年级生物下册《食物的消化》教案
一、
本节课主要介绍了消化的概念、消化系统的组成、消化的两种方式(一、物理消化;二、化学消化。)以及口腔中的一些重要的消化器官。在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北方最普通的食品馒头或南方最普通的食品米饭在口腔中经过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与唾液的混合而逐渐变甜导入课题,通过探究淀粉在口腔中的变化,得出消化的概念,进而介绍消化系统的组成,通过探究牙齿、舌、唾液在口腔消化中的作用,师生共同总结出消化的两种方式以及口腔中的各种消化器官在消化中的作用。
二、
(一)知识目标
1.说出消化的概念。
2.消化系统的组成。
3.消化的方式。
4.口腔中的消化器官及其作用。
(二)能力目标
尝试唾液淀粉酶消化淀粉的实验。
(三)情感目标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注意口腔卫生。
三、
消化的两种方式:物理消化和化学消化。
四、
教学录像、小烧杯、试管、稀碘酒、滴管、含淀粉物质(如淀粉、馒头等)、温度计、酒精灯、馒头块等。
五、
1课时
六、
导入:馒头(米饭)是北方(南方)最普通的食品。将馒头(米饭)放在口中,经过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与唾液的混合,你细细品尝,会发现馒头越嚼越甜。这是为什么呢?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同来学习:一、食物在口腔中的消化。
新课教学
消化和消化系统的组成
教师活动:食物在消化道里被分解的过程,叫做消化。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
探究
问题:唾液在馒头消化过程中起什么作用?
提出假设:根据生活常识,针对问题提出假设。
设计实验:利用身边的实验材料,参照小辞典和技能卡,每小组自行设计实验。设计时,要注意设置对照,安排对比实验。
完成实验:根据本组设计的实验,选取相应的实验材料,完成实验。要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及时做记录。
得出结论:小组成员一起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如果结论与假设不相符,要仔细分析,找出原因,必要时可修改实验方案,重新进行实验。
演示实验:
取两只干净试管,依次按下列步骤做实验,认真观察实验现象。想一想,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对食物消化起什么作用?
1.唾液2mL+馒头块37℃水浴10min冷却滴加碘液搅碎
2.唾液2mL+馒头渣37℃水浴10min冷却滴加碘液
提问:在馒头的消化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是什么因素?
提问:用其他实验材料取代馒头做这个实验行不行?
参考答案:
1.在馒头的消化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唾液的消化作用。
2.用面条、米饭做这个实验也行。
教师活动:消化有两种方式:一种是通过消化道的机械作用,把食物由大块变成小块,与消化液混合,并不断地把食物向消化道的下端推送,这种消化方式叫做物理消化。另一种是由消化腺分泌消化液,通过消化液中的各种消化酶,分别将蛋白质、脂肪和淀粉等结构复杂的有机物加以分解,使之变成结构简单能够被吸收的营养物质,这种消化方式叫做化学消化。关于化学消化我们可以看一看课本上13页的化学消化示意图。
教师活动:在消化过程中,这两种方式的消化互相配合,同时进行。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式物理消化过程;口腔内有三对大唾液腺,能分泌唾液,唾液中含有唾液淀粉酶,能分解食物中的少量淀粉为麦芽糖,所以馒头会越嚼越甜。这个变化过程是化学消化。口腔中的消化是消化食物的开始,可以初步消化少量淀粉。
教师活动: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牙齿的咀嚼属于物理消化。那么牙齿对食物的消化有什么重要作用呢?
牙齿的结构
牙齿包括牙冠、牙颈、牙根三部分。
牙齿的作用
教师活动:牙齿是口腔内的重要器官,它对食物的消化有重要作用。食物被嚼碎,易与消化液接触,被消化酶分解。如果囫囵吞枣,食而不化,食物咀嚼不充分,就会直接影响消化的进行。所以,吃东西要养成细嚼慢咽的习惯;青少年容易患龋齿,牙齿有病会影响咀嚼,加重胃肠负担,引起消化不良。有人常用牙齿咬过硬的东西,把牙齿当成钳子和起子使用,这样容易损坏牙釉质,而牙釉质损伤后不能再生,所以要注意保护牙齿。
如何预防龋齿?
1.龋齿的形成
如果口腔不洁,食物碎屑在细菌的作用下发酵,产生的酸性物质就会破坏牙釉质,导致龋齿。龋齿俗称虫牙、蛀牙。
龋齿的形成过程:
⑴龋齿部位先变成暗灰白色,再逐渐变成黄褐色和棕褐色。
⑵牙釉质缺损,形成小龋洞,并逐渐向深处扩展。
⑶龋洞达牙本质浅层时,对冷热酸甜的刺激产生酸痛的感觉。
⑷牙冠残缺,对食物刺激感到剧烈疼痛。
龋齿的预防
预防龋齿,要避免口中长时间含食糖块,要少吃粘牙的甜食,适量补氟,养成每天早晚认真刷牙的习惯。
小结: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消化的概念、消化系统的组成、消化的两种方式(物理消化和化学消化)以及牙齿在口腔消化中的作用和龋齿的形成和预防等内容。本节课的重点是消化的方式。
课堂练习
1.淀粉开始被消化的部位是()
A.口腔
B.胃
C.小肠
D.大肠
2.人体唾液中含有的消化酶是()
A.麦芽糖酶
B.淀粉酶
C.蛋白酶
D.脂肪酶
3.下列属于化学性消化的是()
A.牙齿咀嚼磨碎食物
B.舌搅拌食物混合唾液
C.唾液使淀粉分解成麦芽糖
D.胃、肠蠕动混合消化液
4.唾液消化淀粉的最适温度是()
A.30℃
B.37℃
C.42℃
D.温度越高越好
5.吃饭要细嚼慢咽的主要愿因是()
A.可品味食物
B.可将淀粉彻底分解
C.防止食物误入气管
D.减轻胃肠负担
七、
第二节一食物在口腔中的消化
一、消化的概念
二、消化系统的组成
三、消化的方式
1.物理消化
2.化学消化
三、牙齿的结构和作用
四、龋齿
1.龋齿的形成
2.龋齿的预防

七年级生物下册《人体的消化与吸收》备课教案


七年级生物下册《人体的消化与吸收》备课教案
第二节人体的消化与吸收
一、消化系统的组成
消化道: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
消化腺:唾液腺、肝、肠腺、胃腺、胰腺
⑴消化道
口腔→牙齿是人体最坚硬的器官(牙冠、牙颈、牙龈)
龋齿的原因(吃甜食,不注意口腔卫生)
咽→消化和呼吸的共同通道,食道
胃→暂时贮存食物,初步消化蛋白质
小肠→消化、吸收的主要场所
大肠→形成粪便
肛门→排出粪便
⑵消化腺
唾液腺→唾液(唾液淀粉酶)
胃腺→胃液(胃蛋白酶)
肠腺→肠液液(含多种消化酶)
胰腺→胰液(含多种消化酶)
肝(最大)→胆汁(不含消化酶),将脂肪乳化为脂肪微粒
①细细咀嚼馒头有甜味,因为唾液淀粉酶能促进淀粉分解为麦芽糖。
②肝炎病人怕吃油腻食物,是因为胆汁分泌过少,影响脂肪的消化。
二、食物的消化
⑴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能力的一种有机物,也称为生物催化剂,需要适宜的温度和pH。
⑵食物消化的种类
物理性消化——咀嚼和搅拌化学性消化——在消化液作用下进行的
⑶蛋白质、淀粉、脂肪的消化过程及场所
唾液淀粉酶麦芽糖酶
淀粉麦芽糖葡萄糖
口腔小肠
胃蛋白酶
蛋白质多肽氨基酸
胃小肠
胆汁脂肪酶
脂肪脂肪颗粒甘油、脂肪酸
小肠小肠
⑷不能被人体直接吸收的物质——蛋白质、淀粉、脂肪
能被人体直接吸收的物质——-水、无机盐、维生素
葡萄糖、氨基酸、甘油和脂肪酸
3、营养物质的吸收
⑴吸收部位
食道——基本没有吸收功能
胃——吸收部分水、无机盐和酒精
小肠——吸收的主要器官(小肠内的皱襞和绒毛,增大了吸收面积)
大肠——吸收少量水、无机盐和部分维生素
⑵小肠是吸收的主要器官(特点)
①小肠内表面具有皱襞和绒毛,增大了吸收面积
②小肠绒毛内有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小肠绒毛壁、毛细血管壁和毛细淋巴管壁都很薄。
⑶大部分的甘油、脂肪酸毛细淋巴管;其余营养物质毛细血管

七年级生物下册《消化和吸收》教案


为了促进学生掌握上课知识点,老师需要提前准备教案,大家应该在准备教案课件了。用心制定好教案课件的工作计划,这对我们接下来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有没有出色的范文是关于教案课件的?为满足您的需求,小编特地编辑了“七年级生物下册《消化和吸收》教案”,供大家借鉴和使用,希望大家分享!

七年级生物下册《消化和吸收》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了解消化系统的组成,理解消化酶在食物消化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2.能力:通过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进一步培养学生设计实验、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养成教育: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淀粉的化学性消化过程以及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
难点:淀粉的化学性消化过程以及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酶的作用
课前准备:
制作多媒体课件;准备有关实验。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设计学习内容学生活动教师活动引言:当我们慢慢地嚼馒头时,常常感到稍有些甜味儿,这是什麽原因呢?是不是馒头里含有那种甜甜的糖?观看、思考演示实验:将馒头泡在水中,
检测馒头水中是否含有麦芽糖。
1、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分组实验
同组学生既相互分工又相互协作,对照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归纳实验结论,提出并强调消化酶的作用。2、淀粉的消化观看动画课件,理解淀粉的整个消化过程。通过演示动画课件,帮助学生理解淀粉的整个消化过程。3、消化的概念通过淀粉的消化过程,让学生自己归纳出消化的概念。启发、诱导4、简介消化道和消化腺读消化系统的组成图。引导学生讲解消化系统的组成。5、蛋白质、脂肪的消化读图,找出蛋白质、脂肪的消化部位。用课件简单讲述蛋白质、脂肪的消化过程。6、总结食物中六大类营养物质的消化过程。倾听讲授课后反思:
本节课的背景资料
1.检测淀粉的存在:可使用碘液淀粉遇碘变蓝。
2.检测麦芽糖的存在和含量的多少:可使用尿糖试纸。麦芽糖可使尿糖试纸变色,且麦芽糖的浓度不同,试纸改变的颜色也不同。
尿糖试纸使用方法
(1)将试纸浸入液体中,湿透约1秒钟后取出。
(2)在30至60秒后观察试纸颜色并与标准色板对照,测得结果。详见下表说明:尿糖试纸颜色液体中麦芽糖含量
(mg/dl)符号(-表示阴性;
+表示阳性)蓝色无或微量-绿色100浅黄绿250+深黄绿500++浅棕色1000+++深棕色2000++++
热门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