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高中教案 > 导航 > 高二化学醛教案

高中语文必修二教案

发表时间:2020-10-27

高二化学醛教案。

一名优秀的教师在教学时都会提前最好准备,作为教师就要在上课前做好适合自己的教案。教案可以让学生更好的消化课堂内容,帮助教师掌握上课时的教学节奏。那么,你知道教案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二化学醛教案”,欢迎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助益!

教案

课题:第三章第二节醛

授课班级

课时

知识

技能

1、掌握乙醛的结构及乙醛的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2、了解醛类和甲醛的性质和用途。3、了银氨溶液的配制方法。

过程

方法

通过实验来学习乙醛的结构与性质的关系

情感

态度

价值观

培养实验能力,树立环保意识

重点

醛的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

难点

醛的氧化反应

第二节醛(aldehyde)

一、乙醛(ethanal)

1.乙醛的结构

分子式:C2H4O结构简式:CH3CHO官能团:—CHO或(醛基)

2.乙醛的物理性质:

乙醛是无色、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密度比水小,沸点20.8℃,易挥发,易燃烧,能和水、乙醇、乙醚、氯仿等互溶。3.乙醛的化学性质

(1)加成反应(碳氧双键上的加成)

(2)氧化反应

乙醛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催化氧化:2CH3CHO+3O22CH3COOH

①银镜反应(silvermirrorreaction)

AgNO3+NH3·H2O=AgOH↓+NH4NO3

AgOH+2NH3·H2O=Ag(NH3)2OH+2H2O(银氨溶液的配制)

CH3CHO+2Ag(NH3)2OH→CH3COONH4+2Ag↓+3NH3+H2O

实验现象:反应生成的银附着在试管壁上形成光亮的银镜。

②乙醛被另一弱氧化剂——新制的Cu(OH)2氧化

CH3CHO+2Cu(OH)2→CH3COOH+Cu2O↓+2H2O

实验现象:溶液由蓝色逐渐变成棕黄色,最后变成红色沉淀。

4、乙醛的实验室制法二、醛类

1.概念及结构特点:分子里由烃基和醛基相连而构成的化合物。

①醛类的结构式通式为:或简写为RCHO。

②分子式通式可表示为CnH2nO

2.醛的分类

3.醛的命名

4、醛类的主要性质:

(1)醛被还原成醇通式:R-CHO+H2R-CH2OH

(2)醛的氧化反应:

①催化氧化2R-CHO+O22R-COOH

②被银氨溶液氧化R-CHO+Ag(NH3)2OH→R-COONH4+2Ag↓+3NH3+H2O

③被新制氢氧化铜氧化R-CHO+2Cu(OH)2→R-COOH+Cu2O↓+2H2O

5.醛的主要用途

6、醛的重要代表---甲醛(formaldehyde)

(1)甲醛的结构

分子式:CH2O结构简式:HCHO

(2)物理性质:甲醛又称蚁醛,是一种无色具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易溶于水。35%~40%的甲醛水溶液称为福尔马林。(3)化学性质

①能与H2发生加成反应:HCHO+H2CH3OH

②具有还原性。

HCHO+4Ag(NH3)2OH→(NH4)2CO3+4Ag↓+6NH3+2H2O

HCHO+2Cu(OH)2→CO2+2Cu2O↓+5H2O

(4)用途

三、丙酮

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内容

教学方法、手段、师生活动

[引入]前面学习了乙醇的知识,乙醇在加热和Cu做催化剂的条件下,氧化成什么物质呢?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学生活动]回忆,思考,回答并写出有关化学方程式:

[讲]醛是重要的一类化合物,引发室内污染的罪魁祸首—甲醛及乙醛都是重要的醛,今天我们将学习醛的结构与性质。

[板书]第二节醛(aldehyde)

[问]乙醛是怎样的一种物质呢?下面我们具体地来认识一下。

[板书]一、乙醛(ethanal)

[投影]乙醛分子的结构模型

[讲]乙醛分子结构中含有两类不同位置的氢原子,因此在核磁共振氢谱中有两组峰,峰的面积与氢原子数成正比。因此峰面积较大或峰高较高的是甲基氢原子,反之,是醛基上的氢原子。

[讲]分析—CHO的结构。由于氧原子吸引电子的能力大于碳原子,使得C=O双键的电子云向氧原子偏移,C—H键电子云向碳原子偏移,C=O双键是不饱和的极性键,C—H键是极性键。因此,在化学反应中,C=O双键和C—H键都可能断键。乙醛分子中的醛基对乙醛的主要化学性质起决定作用。

[板书]1.乙醛的结构

分子式:C2H4O结构式:结构简式:CH3CHO


官能团:—CHO或(醛基)

[设问]乙醛的结构简式为什么不能写成CH3COH?

[投影]

[讲]因为在乙醛的分子结构中,不含有羟基。

[板书]2.乙醛的物理性质

[展示]一瓶纯净的乙醛溶液,打开瓶盖,观察乙醛溶液的色、态及嗅一下气味。)

[学生活动]观察、闻气味,说出一些物理性质。如无色、有刺激性气味。

[指导阅读]乙醛的物理性质,引导学生将分子量、沸点、溶解性与丙烷和乙醇进行比较。

[板书]乙醛是无色、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密度比水小,沸点20.8℃,易挥发,易燃烧,能和水、乙醇、乙醚、氯仿等互溶。

[过渡]从结构上分析可知,乙醛分子中含有官能团—CHO,它对乙醛的化学性质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试推测乙醛应有哪些化学性质?

[板书]3.乙醛的化学性质

[讲]烯烃和醛都有不饱和双键,能发生加成反应,这是两者的共性。但是,C=O双键和C=C双键结构不同,产生的加成反应也不一样。因此,能跟烯烃起加成反应的试剂(如溴),一般不跟醛发生加成反应。

[板书](1)加成反应(碳氧双键上的加成)

[问]哪位同学能说出乙烯和H2的加成反应是怎样发生的?

[学生活动]思考,描述乙烯和氢气加成时,是乙烯结构双键中的一个键断裂,加上两个氢原子。

[问]当乙醛和氢气发生加成反应时应如何进行呢?请一位同学到黑板上写出化学方程式,引导学生总结出加成反应的规律:C=O中的双键中的一个键打开。

[投影]

[板书]

[讲]我们知道,氧化还原反应是从得氧(即氧化)、失氧(即还原)开始认识的。在有机化学反应中,通常还可以从加氢或去氢来分析,即去氢就是氧化反应,加氢就是还原反应。所以,乙醛跟氢气的反应也是氧化还原反应,乙醛加氢发生还原反应,乙醛有氧化性。分析碳基对醛基上氢原子的影响,推测乙醛可能被氧化,乙醛又有还原性。根据前面所学的有机物的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的特点可知,乙醛的催化加氢也是它的还原反应。

[板书](2)氧化反应

[讲]乙醛易被氧化,如在一定温度和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乙醛能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成乙酸,工业上就是利用这个反应制取乙酸。在点燃的条件下,乙醛能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

[板书]乙醛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催化氧化:2CH3CHO+3O22CH3COOH

[讲]乙醛不仅能被氧气氧化,还能被弱氧化剂氧化。

[板书]①银镜反应(silvermirrorreaction)

[投影]演示实验3-5:在洁净的试管里加入1mL2%的AgNO3溶液,然后一边摇动试管,一边逐滴滴入2%的稀氨水,至最初产生的沉淀恰好溶解为止(此时得到的溶液叫做银氨溶液)。再滴入3滴乙醛,振荡后把试管放在热水中温热。

[投影]

[讲]由于生成的银附着在试管壁上,形成银镜,所以这个反应又叫做银镜反应。反应最终生成物可巧记为:乙醛和银氨,生成某酸铵,还有水、银、氨,系数一、二、三。

[讲]银镜反应常用来检验醛基的存在,工业上可利用这一反应原理,把银均匀地镀在玻璃上制镜或保温瓶胆。配制银氨溶液是向AgNO3稀深液中逐滴加入稀氨水,直到最初生成沉演恰好溶解为止。滴加溶液的顺序不能颠倒,否则最后得到的溶液不是银氨溶液。银镜反应的实验条件是水浴加热,不能直接加热煮沸。制备银镜时,玻璃要光滑洁净。玻璃的洗涤一般要先用热的NaOH溶液洗,再用水洗净。

[投影]实验注意事项:1.试管内壁应洁净。

2.必须用水浴加热,不能用酒精灯直接加热。

3.加热时不能振荡试管和摇动试管。

4.配制银氨溶液时,氨水不能过量(防止生成易爆物质)。

[指导学生]根据实验步骤写出化学方程式。

[板书]AgNO3+NH3·H2O=AgOH↓+NH4NO3

AgOH+2NH3·H2O=Ag(NH3)2OH+2H2O(银氨溶液的配制)

CH3CHO+2Ag(NH3)2OH→CH3COONH4+2Ag↓+3NH3+H2O

实验现象:反应生成的银附着在试管壁上形成光亮的银镜。

[讲]做本实验要注意:配制银氨溶液时,应防止加入过量的氨水,而且随配随用,不可久置。此外,另一种弱氧化剂即新制的Cu(OH)2也能使乙醛氧化。

[板书]②乙醛被另一弱氧化剂——新制的Cu(OH)2氧化

[投影]演示实验3-6:在试管里加入10%的NaOH的溶液2mL,滴入2%的溶液4~6滴,振荡后加入乙醛溶液0.5mL加热到沸腾,观察现象。

[投影]

[板书]CH3CHO+2Cu(OH)2→CH3COOH+Cu2O↓+2H2O

实验现象:溶液由蓝色逐渐变成棕黄色,最后变成红色沉淀。

[讲]乙醛与新制氢氧化铜的反应实验中,涉及的主要化学反就是

[投影]

[讲]实验中看到的沉淀是氧化亚铜,由乙醛与氢氧化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知,乙醛被氢氧化铜氧化。实验中的Cu(OH)2必须是新制的,制取氢氧化铜,是在NaOH的溶液中滴入少量CuSO4溶液,NaOH是明显过量的。乙醛与新制氢氧化铜的反应,可用于在实验里的检验醛基的存在,在医疗上检测尿糖。

[问]分析上述两个实验的共同点是什么?说明乙醛有什么性质?如何检验醛基?

[讲]乙醛能被弱氧化剂氧化,有还原性,是还原剂。可用银氨溶液或新制的氢氧化铜检验醛基的存在。此两个反应需要在碱性条件下进行。

[板书]

[讲]乙醛能被银氨溶液、新制氢氧化铜这样的弱氧化剂氧化,由此可知乙醛的还原性是很强的,易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溴水等氧化剂氧化,高锰酸钾、溴水因被还原而使溶液褪色。

[板书]4、乙醛的实验室制法

[投影]知识拓展

[问]如果结构简式为CH3CH2CHO,CH3CH2CH2CHO应叫什么名称?你能否概括出什么是醛?

(学生思考回答:丙醛、丁醛。并让学生讨论、总结出醛的概念)

[板书]二、醛类

1.概念及结构特点:分子里由烃基和醛基相连而构成的化合物。

[设问]①饱和一元脂肪醛的结构式的通式应如何表示?②醛类的分子式通式应如何表示?

[板书]①醛类的结构式通式为:或简写为RCHO。

②分子式通式可表示为CnH2nO

2.醛的分类

[投影]

[板书]3.醛的命名

[讲]选主链时要选含有醛基的最长碳链;编号时要从醛基上的碳原子开始;名称中不必对醛基定位,因醛基必然在其主链的边端。醛类的同分异构,包括碳链异构,醛基的位置异构,以及官能团异构(醛与碳的酮、烯醇为同分异构)。

[投影](甲醛,又叫蚁醛),(乙醛),

(丙醛)(苯甲醛),(乙二醛)

[问]醛类分子中都含有什么官能团?它对醛类的化学性质起什么作用?醛类物质应有哪些化学性质?

[提示]结合乙醛的分子结构及性质分析。

[板书]4、醛类的主要性质:

[讲]醛类分子中都含有醛基官能团,它对醛类物质的主要化学性质起决定作用。推测出醛类物质可能能和H2发生加成反应,与银氨溶液及新制的Cu(OH)2反应。

[联想启发]如果醛类物质有这些化学性质,则体现了醛基有什么性质?

[板书](1)醛被还原成醇

通式:R-CHO+H2R-CH2OH

[投影]

[讲]醛基上的C=O键在一定条件下可与H2、HX、HCN、NH3、氨的衍生物、醇等发生加成反应,但不与溴加成,这一占与C=C双键的加成不同。但我们要格外注意的是,加成物中带正电的基团与氧相连,而带负电的基团与和氧相连的碳相连。醇的催化加氢反应也是它的还原反应。在有机合成中可以利用醛基与HCN的加成来实现碳链的增长。

[投影]

CH3-CHO+HCN

[板书](2)醛的氧化反应

①催化氧化

通式:2R-CHO+O22R-COOH

[投影]

[板书]②被银氨溶液氧化

通式:R-CHO+Ag(NH3)2OH→R-COONH4+2Ag↓+3NH3+H2O

[投影]

[板书]③被新制氢氧化铜氧化

通式:R-CHO+2Cu(OH)2→R-COOH+Cu2O↓+2H2O

[投影]

[板书]5.醛的主要用途

[讲]由于醛基很活泼,可以发生很多反应,因此醛在有机合成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工农业生产上和实验室中,醛被广泛用作原料和试剂;而有些醛本身就可作药物和香料。

[讲]在醛类物质中还有另一种比较重要的醛即甲醛,今天我们来学习甲醛的结构及性质。

[板书]6、醛的重要代表---甲醛(formaldehyde)

[讲]甲醛,又叫蚁醛,是一种无色具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易溶于水,质量分数在35%~40%的甲醛水溶液叫做福尔马林,具有杀菌和防腐能力,是一种良好的杀菌剂。在农业上常用质量分数为0.1%~0.5%的甲醛溶液来浸种,给种子消毒。福尔马林(formalin)还用来浸制生物标本。此外,甲醛还是用于制氯霉素、香料、染料的原料。

[板书](1)甲醛的结构

分子式:CH2O结构简式:HCHO结构式:

[讲]结构特点为羰基两侧是对称的氢原子,与其它醛类物质不同,甲醛分子中相当是含有两个醛基。

[板书](2)物理性质:甲醛又称蚁醛,是一种无色具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易溶于水。35%~40%的甲醛水溶液称为福尔马林。

[讲]根据乙醛的化学性质思考甲醛应有哪些化学性质。值得注意的是,在氧化反应时要注意甲醛中有两个活泼氢可被氧化,相当于两个醛基。

[问]谁能用化学方程式来表示?

[板书](3)化学性质

①能与H2发生加成反应:HCHO+H2CH3OH

②具有还原性。

HCHO+4Ag(NH3)2OH→(NH4)2CO3+4Ag↓+6NH3+2H2O

HCHO+2Cu(OH)2→CO2+2Cu2O↓+5H2O

[板书](4)用途

[讲]甲醛在工业上,可制备酚醛树脂,合成纤维、生产维尼纶等,也用于制福尔马林。以上学习的是醛类的概念及甲醛的性质和用途。

[讲]除甲醛外,我们常见的醛还有苯甲醛。是有苦杏仁气味的液体,沸点是178℃,工业上称其为苦杏仁油,它与糖结合存在于杏仁、桃仁等果实的种子中,苯甲醛是制造染料、香料的重要中间体。

[讲]丙酮的官能团是羰基,主要化学性质:可催化加氢生成醇,但不能被银氨溶液、新制的Cu(OH)2等弱氧化剂氧化。

[板书]三、丙酮

[讲]丙酮的分子式C3H6O,结构简式CH3COCH3。酮的通式R1COR2。酮是羰基直接与两个烃基相连,没有与羰基直接相连的氢原子,所以不能发生氧化反应。丙酮易挥发、易燃烧,可跟水、乙酸及乙醚等以任意比互溶,能溶解多种有机物,是一种重要的有机溶剂。

[投影]丙酮的化学性质:CH3COCH3+H2→CH3CHCH3

[讲]酮能与H2、HCN、HX、NH3、醇等发生加成反应,酮不能发生银镜反应,也不能被新制的Cu(OH)2氧化,因此,可用银氨溶液或新制的Cu(OH)2来区分醛和酮。

[讲]饱和一元醛的通式:CnH2n+1CHO或CnH2nO,由于醛类物质都含有醛基,它们的性质很相似。如,它们都能被还原成醇,被氧化成羧酸,都能发生银镜反应等。饱和一元醛、酮互为同分异构体,它们具有相同的通式CnH2nO,从分子组成上看比乙烯多一个氧原子,其通式也可以看做CnH2n-2·H2O,它们燃烧时耗氧量与同碳原子的炔烃相同,生成的水与同碳原子数的烯烃相同。

[总结]指导学生对这节的知识进行总结,归纳。如:醇、醛、酸之间的转化关系如何?

[投影]引导学生分析比较:此过程中要引导学生认真观察,了解银氨溶液的配制,银镜反应的条件和现象。此过程中要引导学生认真观察,了解乙醛发生此反应的条件和现象。学生讨论,分析,推测(学生热烈讨论后回答,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给予评价并板书)(学生积极思考,猜测应该是氧化性和还原性。)教学回顾:教与学有机结合而对立统一。良好的教学设想,必须通过教学实践来体现,教师必须善于驾驭教法,指导学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以达成教学目标,从而使学生愉快地、顺利地、认真地、科学地接受知识。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可以培养学生学会以下几点:

1、研究物质的基本方法:“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

2、解决问题的基本途径:提出问题---设计方案---实验探究---归纳总结

3、形成善于思考、善于观察、善于动手、善于记忆的学习习惯

相关阅读

高二下学期化学《醛》集体备课教案


高二下学期化学《醛》集体备课教案

1、确定本周课程教学内容
内容和进度:第二节醛、酮及习题讲评
第一课时:(1)以乙醛为例学习醛基的化学性质;甲醛的反应及相关计算。
第二课时:学生分组实验:乙醛的银镜反应、乙醛与新制氢氧化铜反应;简单介绍酮的性质。
第三课时:《步步高》醛的练习讲评。
第四课时:《步步高》酮的练习讲评
2、教学目标:
认识醛类的结构特点和性质主要通过醛类的典型代表物──乙醛,介绍了乙醛的氧化反应和加成反应,主要通过实验来归纳乙醛的性质;结合乙醛的结构特点,复习和应用核磁共振氢谱图;结合乙醛的加成反应,进一步认识有机化学中的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
教学重点:乙醛的结构特点和主要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乙醛与银氨溶液、新制Cu(OH)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的正确书写。
3、资料准备:
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教材、《步步高》、实验药品、仪器、视频
4、新课授课方式(含疑难点的突破):
第一课时醛
学生已经掌握了乙醇的结构和性质,掌握了羟基官能团的结构特点及其在化学反应中可能的变化,因此教学的重点是帮助学生在对比羟基和醛基官能团结构的基础上,运用“结构决定性质”的观点,推测乙醛可能的化学性质;再通过实验,探究乙醛的化学性质,落实“性质反映结构”的观点;最后通过小结醛基的结构和性质,帮助学生迁移到醛类化合物,并掌握醛基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规律。
根据“结构决定性质”的观点,首先提示讨论乙醛的结构特点,推测乙醛可能的化学性质,
然后开展实验探究,探究乙醛的还原性。探究乙醛与高锰酸钾酸性溶液、与银氨溶液、与Cu(OH)2反应的实验现象和反应规律。讨论小结实验现象,书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讨论学习:边讲、边讨论乙醛与银氨溶液、新制Cu(OH)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讨论反应规律,1mol醛基(—CHO)可还原2molAg+或2molCu(OH)2,醛基(—CHO)转化为羧基(—COOH)。
迁移提高:根据乙醛与银氨溶液、新制Cu(OH)2反应的规律,写出甲醛、丙醛与银氨溶液、新制Cu(OH)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讨论题:下列有机物中,不能发生银镜反应的是()。
A.HCHOB.CH3CH2CHOC.HOCH2CH2OHD.CH3COOH
答案:C、D
小结:乙醛的反应中“官能团转化”的基本规律:
第二课时学生分组实验
【实验3-5】乙醛的银镜反应
实验关键:为使生成的银能很好地附着在试管壁上,可先在试管中加入NaOH溶液,加热煮沸1min,以除去试管壁上的油污;硝酸银溶液要新配制的,若放置太久或酸性太强实验效果都不佳;氨水要稍过量一点,保证反应在弱碱性条件下进行。配制银氨溶液时,向硝酸银溶液中滴加氨水的过程中,应先产生白色略带棕色的沉淀,然后再继续滴加氨水使沉淀溶解;若溶液始终澄清,则说明药品的浓度、用量有问题,或试剂放置太久不宜再用。
【实验3-6】乙醛与新制氢氧化铜反应
实验关键:乙醛与新制Cu(OH)2的反应,需要在较强的碱性条件下进行。因此,NaOH要大大过量于CuSO4。试剂要用新制的Cu(OH)2,否则Cu(OH)2悬浊液会吸收空气中的CO2转化为碱式碳酸铜而影响实验效果。

高二化学《醛》第一课时学案


一位优秀的教师不打无准备之仗,会提前做好准备,作为高中教师就要精心准备好合适的教案。教案可以让学生更好的消化课堂内容,帮助高中教师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那么,你知道高中教案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二化学《醛》第一课时学案”,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请收藏。

高二化学《醛》第一课时学案

第二节醛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掌握乙醛的结构及乙醛的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
2、了解醛类和甲醛的性质和用途。
3、了银氨溶液的配制方法。
【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验来学习乙醛的结构与性质的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实验能力,树立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
醛的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
教学难点
醛的氧化反应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引入】师:前面学习了乙醇的知识,乙醇在加热和Cu做催化剂的条件下,氧化成什么物质呢?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学生活动】回忆,思考,回答并写出有关化学方程式:
师:今天我们将学习乙醛的结构与性质。
【板书】第二节醛
一、乙醛
1.乙醛的结构
分子式:C2H4O结构式:结构简式:CH3CHO

官能团:—CHO或(醛基)
(展示乙醛的分子比例模型)
【设问】乙醛的结构简式为什么不能写成CH3COH?
引导学生分析比较:
【回答】因为在乙醛的分子结构中,不含有羟基。
【板书】2.乙醛的物理性质
(展示一瓶纯净的乙醛溶液,打开瓶盖,观察乙醛溶液的色、态及嗅一下气味。)
【学生活动】观察、闻气味,说出一些物理性质。如无色、有刺激性气味。
【指导阅读】乙醛的物理性质,引导学生将分子量、沸点、溶解性与丙烷和乙醇进行比较。
密度比水小,沸点20.8℃,易挥发,易燃烧,能和水、乙醇、乙醚、氯仿等互溶。
【过渡】师:从结构上分析可知,乙醛分子中含有官能团—CHO,它对乙醛的化学性质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试推测乙醛应有哪些化学性质?
【板书】3.乙醛的化学性质
(1)加成反应(碳氧双键上的加成)
【设问】哪位同学能说出乙烯和H2的加成反应是怎样发生的?
【学生活动】思考,描述乙烯和氢气加成时,是乙烯结构双键中的一个键断裂,加上两个氢原子。
【追问】当乙醛和氢气发生加成反应时应如何进行呢?请一位同学到黑板上写出化学方程式,引导学生总结出加成反应的规律:C=O中的双键中的一个键打开。
催化剂
【板书】CH3CHO+H2→CH3CH2OH
师:根据前面所学的有机物的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的特点可知,乙醛的催化加氢也是它的还原反应。
【板书】(2)氧化反应
①银镜反应
【演示实验3-5】(此过程中要引导学生认真观察,了解银氨溶液的配制,银镜反应的条件和现象。)
实验注意事项:
1.试管内壁应洁净。
2.必须用水浴加热,不能用酒精灯直接加热。
3.加热时不能振荡试管和摇动试管。
4.配制银氨溶液时,氨水不能过量(防止生成易爆物质)。
【指导学生】根据实验步骤写出化学方程式。
【板书】
AgNO3+NH3H2O=AgOH↓+NH4NO3
AgOH+2NH3H2O=Ag(NH3)2OH+2H2O(银氨溶液的配制)
CH3CHO+2Ag(NH3)2OH→CH3COONH4+2Ag↓+3NH3+H2O
实验现象:反应生成的银附着在试管壁上形成光亮的银镜。
【板书】
②乙醛被另一弱氧化剂——新制的Cu(OH)2氧化
【演示实验3-6】(此过程中要引导学生认真观察,了解乙醛发生此反应的条件和现象。)
CH3CHO+2Cu(OH)2→CH3COOH+Cu2O↓+2H2O
实验现象:溶液由蓝色逐渐变成棕黄色,最后变成红色沉淀。
【设问】分析上述两个实验的共同点是什么?
说明乙醛有什么性质?如何检验醛基?
师:乙醛能被弱氧化剂氧化,有还原性,是还原剂。可用银氨溶液或新制的氢氧化铜检验醛基的存在。此两个反应需要在碱性条件下进行。
【小结】乙醛的主要化学性质:
①乙醛能和氢气发生加成反应。
②乙醛能被弱氧化剂氧化,更能被强氧化剂氧化。

醛教案


第二节醛
【内容与解析】
内容:醛的结构特点和主要化学性质
解析:本节课要学的内容是醛,指的是乙醛的结构特点和主要化学性质,其核心是乙醛的主要化学性质,理解它关键就是要研究醛基官能团的结构特点,根据醛基和羟基的结构特点的不同来学习乙醛的化学性质,从乙醛的结构和性质迁移到醛类化合物。学生已经学过乙醇的结构和性质,知道乙醇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乙醛,本节课的内容醛就是在此基础上的发展。由于醛类物质在化工生产和生活中有着重要的物质,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合成材料,所以在本学科有重要的地位,是本学科的核心内容。教学的重点是乙醛的结构特点和主要化学性质,解决重点的关键是要分析醛基的结构特点,根据结构的特点来认识醛类物质所具有的化学性质。
【教学目标与解析】
1.教学目标
(1)掌握醛基官能团的结构特点及其化学性质;
(2)掌握乙醛的结构特点和主要化学性质;
(3)会正确书写乙醛与银氨溶液、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目标解析
(1)掌握醛基官能团的结构特点及其化学性质;就是指
(2)掌握乙醛的结构特点和主要化学性质;
(4)会正确书写乙醛与银氨溶液、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问题诊断分析】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学生可能遇到的问题是学生对乙醛与银氨溶液、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不能正确的书写,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是一方程式本身就比较复杂,书写起来确实有一定难度,二是学生没有掌握醛基与生成物之间的反应关系。所以,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上课时让学生理解这两个反应的反应原理,理解醛基的个数和生成的单质银、氧化亚铜之间的关系,平时也应该让学生多动手写写,从而达到难点的突破。
【教学支持条件分析】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准备使用多媒体。因为多媒体具有图、文、声并茂甚至有活动影象这样的特点,具有许多对于教育、教学过程来说是特别宝贵的特性与功能,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对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具有重要作用。
【教学过程】
问题一:前面学习了乙醇的知识,乙醇在加热和Cu做催化剂的条件下,氧化成什么物质呢?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设计意图:结合乙醇的性质,引出乙醛,并让学生了解乙醇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乙醛
师生活动:

问题二:乙醛的结构和性质
设计意图:认识乙醛的结构,从其结构初步认识乙醛的性质作准备。
师生活动:

乙醛分子结构中含有两类不同位置的氢原子,因此在核磁共振氢谱中有两组峰,峰的面积与氢原子数成正比。因此峰面积较大或峰高较高的是甲基氢原子,反之,是醛基上的氢原子。
分析—CHO的结构。由于氧原子吸引电子的能力大于碳原子,使得C=O双键的电子云向氧原子偏移,C—H键电子云向碳原子偏移,C=O双键是不饱和的极性键,C—H键是极性键。因此,在化学反应中,C=O双键和C—H键都可能断键。乙醛分子中的醛基对乙醛的主要化学性质起决定作用。
乙醛的结构:
分子式:C2H4O结构式:结构简式:CH3CHO官能团:—CHO或(醛基)
注:乙醛的结构简式不能写成CH3COH
问题三:乙醛的物理性质
设计意图:了解乙醛的物理性质
师生活动:乙醛是无色、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密度比水小,沸点20.8℃,易挥发,易燃烧,能和水、乙醇、乙醚、氯仿等互溶。
问题四:乙醛的化学性质
设计意图:从乙醛的结构理解乙醛的化学性质
师生活动:烯烃和醛都有不饱和双键,能发生加成反应,这是两者的共性。但是,C=O双键和C=C双键结构不同,产生的加成反应也不一样。因此,能跟烯烃起加成反应的试剂(如溴),一般不跟醛发生加成反应。
(1)加成反应(碳氧双键上的加成)
思考,描述乙烯和氢气加成时,是乙烯结构双键中的一个键断裂,加上两个氢原子。当乙醛发生加成反应时,C=O中的双键中的一个键打开。

我们知道,氧化还原反应是从得氧(即氧化)、失氧(即还原)开始认识的。在有机化学反应中,通常还可以从加氢或去氢来分析,即去氢就是氧化反应,加氢就是还原反应。所以,乙醛跟氢气的反应也是氧化还原反应,乙醛加氢发生还原反应,乙醛有氧化性。分析碳基对醛基上氢原子的影响,推测乙醛可能被氧化,乙醛又有还原性。根据前面所学的有机物的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的特点可知,乙醛的催化加氢也是它的还原反应。
(2)氧化反应
乙醛易被氧化,如在一定温度和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乙醛能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成乙酸,工业上就是利用这个反应制取乙酸。在点燃的条件下,乙醛能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
催化氧化:2CH3CHO+3O22CH3COOH
①银镜反应
银镜反应常用来检验醛基的存在,工业上可利用这一反应原理,把银均匀地镀在玻璃上制镜或保温瓶胆。配制银氨溶液是向AgNO3稀深液中逐滴加入稀氨水,直到最初生成沉演恰好溶解为止。滴加溶液的顺序不能颠倒,否则最后得到的溶液不是银氨溶液。银镜反应的实验条件是水浴加热,不能直接加热煮沸。制备银镜时,玻璃要光滑洁净。玻璃的洗涤一般要先用热的NaOH溶液洗,再用水洗净。
实验注意事项:1.试管内壁应洁净。
2.必须用水浴加热,不能用酒精灯直接加热。
3.加热时不能振荡试管和摇动试管。
4.配制银氨溶液时,氨水不能过量(防止生成易爆物质)。
AgNO3+NH3H2O=AgOH↓+NH4NO3
AgOH+2NH3H2O=Ag(NH3)2OH+2H2O(银氨溶液的配制)
CH3CHO+2Ag(NH3)2OH→CH3COONH4+2Ag↓+3NH3+H2O
实验现象:反应生成的银附着在试管壁上形成光亮的银镜。
②乙醛被另一弱氧化剂——新制的Cu(OH)2氧化
实验中看到的沉淀是氧化亚铜,由乙醛与氢氧化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知,乙醛被氢氧化铜氧化。实验中的Cu(OH)2必须是新制的,制取氢氧化铜,是在NaOH的溶液中滴入少量CuSO4溶液,NaOH是明显过量的。乙醛与新制氢氧化铜的反应,可用于在实验里的检验醛基的存在,在医疗上检测尿糖。
[思考]分析上述两个实验的共同点是什么?说明乙醛有什么性质?如何检验醛基?
乙醛能被弱氧化剂氧化,有还原性,是还原剂。可用银氨溶液或新制的氢氧化铜检验醛基的存在。此两个反应需要在碱性条件下进行。
问题五:醛类
设计意图:从乙醛的结构和性质迁移到醛类化合物,培养学生的能力。
师生活动:1.概念及结构特点:分子里由烃基和醛基相连而构成的化合物。
①醛类的结构式通式为:或简写为RCHO。
②分子式通式可表示为CnH2nO
2、醛的分类
3、醛的主要用途
4、醛的代表物—甲醛:甲醛,又叫蚁醛,是一种无色具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易溶于水,质量分数在35%~40%的甲醛水溶液叫做福尔马林,具有杀菌和防腐能力,是一种良好的杀菌剂。在农业上常用质量分数为0.1%~0.5%的甲醛溶液来浸种,给种子消毒。福尔马林(formalin)还用来浸制生物标本。此外,甲醛还是用于制氯霉素、香料、染料的原料。
【课堂小结】
一、乙醛(ethanal)
1.乙醛的结构:分子式:C2H4O结构简式:CH3CHO官能团:—CHO或(醛基)
2.乙醛的物理性质:乙醛是无色、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密度比水小,沸点20.8℃,易挥发,易燃烧,能和水、乙醇、乙醚、氯仿等互溶。
3.乙醛的化学性质
1)加成反应(碳氧双键上的加成)

(2)氧化反应
乙醛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催化氧化:2CH3CHO+3O22CH3COOH
①银镜反应(silvermirrorreaction)
AgNO3+NH3H2O=AgOH↓+NH4NO3
AgOH+2NH3H2O=Ag(NH3)2OH+2H2O(银氨溶液的配制)
CH3CHO+2Ag(NH3)2OH→CH3COONH4+2Ag↓+3NH3+H2O
实验现象:反应生成的银附着在试管壁上形成光亮的银镜。
②乙醛被另一弱氧化剂——新制的Cu(OH)2氧化
CH3CHO+2Cu(OH)2→CH3COOH+Cu2O↓+2H2O
实验现象:溶液由蓝色逐渐变成棕黄色,最后变成红色沉淀。
4、乙醛的实验室制法
二、醛类
1.概念及结构特点:分子里由烃基和醛基相连而构成的化合物。
①醛类的结构式通式为:或简写为RCHO。
②分子式通式可表示为CnH2nO
2.醛的分类
3.醛的命名
4、醛类的主要性质:
(1)醛被还原成醇通式:R-CHO+H2R-CH2OH
(2)醛的氧化反应:
①催化氧化2R-CHO+O22R-COOH
②被银氨溶液氧化R-CHO+Ag(NH3)2OH→R-COONH4+2Ag↓+3NH3+H2O
③被新制氢氧化铜氧化R-CHO+2Cu(OH)2→R-COOH+Cu2O↓+2H2O
5.醛的主要用途
6、醛的重要代表---甲醛(formaldehyde)
(1)甲醛的结构
分子式:CH2O结构简式:HCHO
(2)物理性质:甲醛又称蚁醛,是一种无色具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易溶于水。35%~40%的甲醛水溶液称为福尔马林。
(3)化学性质
①能与H2发生加成反应:HCHO+H2CH3OH
②具有还原性。
HCHO+4Ag(NH3)2OH→(NH4)2CO3+4Ag↓+6NH3+2H2O
HCHO+2Cu(OH)2→CO2+2Cu2O↓+5H2O
(4)用途
【课后反思】
教与学有机结合而对立统一。良好的教学设想,必须通过教学实践来体现,教师必须善于驾驭教法,指导学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以达成教学目标,从而使学生愉快地、顺利地、认真地、科学地接受知识。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可以培养学生学会以下几点:
1、研究物质的基本方法:“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
2、解决问题的基本途径:提出问题---设计方案---实验探究---归纳总结
3、形成善于思考、善于观察、善于动手、善于记忆的学习习惯

高二化学《化学电源》教案


一名爱岗敬业的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理解性,作为教师准备好教案是必不可少的一步。教案可以让学生更好的吸收课堂上所讲的知识点,帮助教师能够更轻松的上课教学。那么如何写好我们的教案呢?小编收集并整理了“高二化学《化学电源》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

高二化学《化学电源》教案

一.教材分析及教学策略

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说:“假如让我把全部教育心理学仅归纳为一条原理的话,那么我将一言以蔽之曰:影响学习的唯一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学习者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探明这一点,并应据此进行教学。”

教材的第一章着重研究了化学能与热能的关系,本章则着重研究化学能与电能的关系,均属于热力学研究的范畴。通过以前章节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能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的限度、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和化学反应的自发性、以及原电池的原理等理论知识,为本节的学习做好了充分的理论知识准备。化学电池是依据原电池原理开发的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广阔的应用范围的技术产品。本节的教学是理论知识在实践中的延伸和拓展,将抽象的理论和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累的感性体验联系起来,帮助学生进一步的深入认识化学电池。

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也带动了电池工业的进步,各种新型的电池层出不穷。教材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三大类电池,如生活中最常用的一次电池(碱性锌锰电池)、二次电池(铅蓄电池)、和在未来有着美好应用前景燃料电池。简介了电池的基本构造,工作原理,性能和适用范围,引出了“活性物质”,比能量,比功率自放电率,记忆效应,等概念。同时向学生渗透绿色环保的意识。

学生在日常的生活中经常接触到各种电池,对他们的性能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并且具备了一定的理论知识。本节课的教学计划采取由学生分组进行课前准备,各组同学通过查阅资料,搜集信息就某一类电池的结构,性能,反应原理,应用范围,优缺点进行分析归纳,并指派一位同学进行发言,其他同学对其发言进行评价。期望通过这种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信息搜集处理能力及团队合作精神。教师做好引导,协调,充分调动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兴趣鼓励他们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真正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和主体。

教学重点:一次电池,二次电池,燃料电池的反应原理,性能及其应用

教学难点:化学电池的反应原理

二.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

学生预习本节教材内容,并组成学习小组分别搜集有关一次电池、二次电池、燃料电池的材料。将各类电池的结构特点、反应原理、性能、以及适用范围进行归纳总结。以此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信息收集处理能力和合作精神。

【导入新课】

在前面的课程中,我们已经学习过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的知识。我们知道化学能可以直接的转化为热能、电能等其他的能量形式,在上一节课中我们学习的“原电池”就是将化学物质的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装置,下面我们一起回顾有关原电池的知识。

【复习回顾】

1.构成原电池的条件

构成前提:有一个能够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

构成条件:有两个活性不同的电极

有电解质溶液

构成了闭合回路

2.原电池的原理(以Cu-Zn原电池为例)

负极:Zn–2e-=Zn2+发生氧化反应

正极:2H++2e-=H2发生还原反应

【过渡】

原电池装置尽管能够将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但是能量转化效率太低,而且缺乏实用性。我们现在使用的各种化学电池都是科技人员在原电池这一理论模型的基础之上,在不断的实践中应用各种不同的材料和技术设计出的具有更高的能量转化效率、供能稳定可靠、电容量大、工作寿命长、使用维护方便的各种实用电池。各种化学电池的性能也不尽相同,如何判断一种电池性能是否优劣下面我们请各组发言同学上台为大家介绍常见的各类电池。同学们注意对比不同电池的结构、性能、反应原理、和使用范围。

【学生活动】

1学生代表上台介绍一种一次电池(碱性锌锰电池)的基本构造、反应原理、以及主要的性能、使用范围,应用前景等方面的知识。

2其他同学就其发言进行评价、交流、提出问题,发言同学及其合作小组成员负责解答。教师进行引导

【教师小结】教师就一次电池(碱性锌锰电池)进行小结

碱性锌锰电池比酸性碱性锌锰电池存放时间较长,电压稳定。

电极反应:

负极:Zn(s)+2OH-(aq)-2e-=Zn(OH)2(S)

正极:2MnO2(s)+2H2O(l)+2e-=2MnOOH(s)+2OH-(aq)

总反应:Zn(s)+2MnO2(s)+2H2O(l)=2MnOOH(s)+Zn(OH)2(S)

【学生活动】

1学生代表上台介绍一到两种二次电池(铅蓄电池,锂离子电池)的基本构造、反应原理、以及主要的性能、使用范围,应用前景等方面的知识。

2其他同学就其发言进行评价、交流、提出问题,发言同学及其合作小组成员负责解答。教师进行引导

【教师小结】教师就二次电池(铅蓄电池)进行小结

铅蓄电池在所有二次电池中可充电次数最多,电压稳定,使用方便,安全可靠,价格低廉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铅蓄电池的主要缺点是“比能量”低,笨重,废弃后会污染环境。

电极反应:(放电时)可以自发进行

负极:Pb(s)+SO42-(aq)-2e-=PbSO4(s)

正极:PbO2(s)+4H+(aq)+SO42-(aq)+2e-=PbSO4(s)+2H2O(l)

总反应:Pb(s)+PbO2(s)+2H2SO4(aq)=2PbSO4(s)+2H2O(l)

电极反应:(充电时)不能自发进行

阴极:PbSO4(s)+2e-=Pb(s)+SO42-(aq)

阳极:PbSO4(s)+2H2O(l)-2e-=PbO2(s)+4H+(aq)+SO42-(aq)

总反应:2PbSO4(s)+2H2O(l)=Pb(s)+PbO2(s)+2H2SO4(aq)

【学生活动】

1学生代表上台介绍一到两种燃料电池(氢氧燃料电池,甲醇燃料电池)的基本构造、反应原理、以及主要的性能、使用范围,应用前景等方面的知识。

2其他同学就其发言进行评价、交流、提出问题,发言同学及其合作小组成员负责解答。教师进行引导

【教师小结】教师就燃料电池(氢氧燃料电池)进行小结

燃料电池的能量转换效率超过80%,远高于普通的燃烧反应,而且排放的废弃物也很少,有利于节能减排。燃料电池在未来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电极反应:

负极:2H2-4e-=4H+

正极:O2+4H++4e-=2H2O

总反应:2H2+O2=2H2O

【学生讨论】

我们应该如何正确的使用电池?

你设想未来的电池应该具有那些特点?

【教师总结】

【布置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