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高中教案 > 导航 > 第8课第二次工业革命【“三合一”特色教案】

一元二次方程高中教案

发表时间:2020-10-23

第8课第二次工业革命【“三合一”特色教案】。

一名优秀的教师就要对每一课堂负责,高中教师要准备好教案为之后的教学做准备。教案可以让学生们充分体会到学习的快乐,使高中教师有一个简单易懂的教学思路。关于好的高中教案要怎么样去写呢?为此,小编从网络上为大家精心整理了《第8课第二次工业革命【“三合一”特色教案】》,欢迎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助益!

第8课第二次工业革命
导入:看表

第二次工业革命从电的发明和使用开始
1、第二次产生的原因和条件:
(1)政治前提:_资产阶级统治巩固_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_;(2)科学技术:_自然科学发展__;(3)资本条件:_工业革命积累大量资金__;(4)市场条件:世界市场形成扩大__;
2、工业革命发生的条件有资金、技术、市场、劳动力等,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资金、劳动力、技术、市场条件等与第一次工业革命有什么不同?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资金来源于资本的原始积累,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资金来源于资本集中(垄断的出现);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技术是工场手工业时代积累成的,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技术由当时科学技术的发展转化而来;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劳动力要求有自由的身份,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劳动者还要具有一定的科学知识和劳动技能;第一次工业革命时,英国有广大的海外市场,第二次工业革命时,世界资本主义市场已经基本形成。第一次工业革命时人们的理念还是争取自由,第二次工业革命时竞争的意识已经成为时尚。

一、人类迈入“电气时代”
在蒸汽机的轰鸣声中,欧美各国的科学家孜不倦地进行新的科学探索,取得了丰硕成果。19世纪中后期,很多科学研究成果都应用于生产,各种新发明、新技术层出不穷,带来了社会生产力的巨大飞跃,人们把这一历史进程称为第二次工业革命。在这次工业革命中,德国和美国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

电的广泛使用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一个显著成就。1866年,德国人西门子研制发电机成功。19世纪70年代,实际可用的发电机问世。与此同时,电动机也制造出来。不久,出现了集中供电的发电厂,输变电技术也日益完善,电可以输送到很远的地方,供给人们使用。电灯、电车、电话、电影放映机等电器产品纷纷涌现,改变了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人类由此进入“电气时代”。
内燃机的创制和使用,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另一项具有深远影响的成就。19世纪七八十年代,以煤气和汽油为燃料的内燃机相继问世。不久,以柴油为燃料的内燃机也研制成功。内燃机的工作效率远远高于蒸汽机,大大提高了工业部门的生产力,特别是迅速推动了交通运输领域的革新。人们在用内燃机驱动火车和轮船的同时,还以内燃机为动力,研制成功了新的交通工具汽车和飞机。
化学工业的发展也令人瞩目。科学家们从煤和石油等原材料中,提炼出多种化学物质,并以此为工业原料,制成染料、塑料、药品、炸药和人造纤维等多种化学合成材料,大大丰富了人类的生活。
科学技术也推动了钢铁工业等传统工业的进步。由于炼钢技术的改进,钢产量大幅度提高,在制造业和建筑业中,人们越来越多地使用钢材取代原来的木材和铁。


jAB88.CoM

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即电力的广泛应用、内燃机和新交通工具的创制、新通讯手段的发明和化学工业的建立。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
同第一次工业革命一样,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但第二次工业革命同第一次工业革命相比,又具有一些新的特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第一,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许多技术发明都来源于工匠的实践经验,这些工匠并不具备科学理论知识,因此,这一时期的科学和技术尚未真正结合。比如,珍妮纺纱机的发明者哈格里夫斯是个织工,水力纺纱机的发明者阿克莱特是个钟表匠。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由于自然科学的新发展,并开始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起来,使科学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科学和技术的结合,使第二次工业革命取得了巨大的成果。第二,第一次工业革命揭开了资本主义工业化的序幕,第二次工业革命则将工业化推进到一个新阶段。第一次工业革命中,工业化的重点是发展轻工业,主要任务是在以纺织工业为代表的轻工业部门中,用机器代替手工生产,实现了手工工场制度向工厂制的过渡。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工业化已经发展到以重工业为重点的新阶段,其主要任务是改造、扩大和创新重工业的各个部门。第三,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重要的新机器和新生产方法主要是在英国发明的。在英国的带动下,其他国家也开始了工业革命,但发展进程相对缓慢。第二次工业革命则几乎发生在几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这一时期,英国虽然仍有一些重要发明,但是,新的技术和发明已超出一国的范围,其中有不少出现于德国、美国,其规模更加广泛,发展也比较迅速。
二、影响

垄断组织的出现
1、背景:第二次工业革命中,随着新发明和新技术的广泛应用,诞生了电力工业、石油工业和汽车工业等一系列新兴工业,也推动了纺织、钢铁及造船等传统工业部门的巨大进步。
第二次工业革命促成了工业生产结构的巨大变化,重化工业取代轻纺工业,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成分。第一次工业革命时,工厂的规模都比较小,大多数只有十几个人,有几百名工人的工厂就算是大工厂,而且每个工厂的运作都相对独立。第二次工业革命时,重化工业生产规模都很大,很多工厂有成千上万的工人,资本需求日益庞大,生产的社会化趋势日趋加强。
③为了适应资本主义大生产的要求,提高劳动生产率,追求更多的利润,资产阶级着手提高经营管理水平,调整生产组织形式。
2、出现:首先在新兴工业和钢铁工业,一些大企业一定程度上放弃了资产阶级一贯倡导的自由竞争原则,采取各种方式,控制产品生产、价格和市场,形成了垄断组织。垄断很快渗入资本主义社会的许多方面,成为这一时期资本主义的一个重要特征。

3、实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4、主要形式:卡特尔、辛迪加、托拉斯、康采恩是垄断组织的四种主要形式。
5、垄断的目的、结果:直接目的在于保持企业生存发展,根本目的还在于保持和实现高额利润,控制市场。结果有利于生产力的提高,有利于企业经营管理,有利于科学技术的结合和发展。但资本高度集中在少数垄断资本阶级手中,他们利用经济手段干预国家政治,从而加强了国际竞争,导致战争危险。
世界市场的发展
1、第二次工业革命比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展更为迅猛,也更为广泛。它在多个国家和几乎所有的工业领域同时展开,促进了生产力的巨大增长,世界各地经济联系更加密切。
2、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出现的许多新型交通工具和通讯手段,大大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汽车越来越多,火车和轮船越来越先进,交通运输日益便利;电报、电话的出现进一步加强了世界各地之间商业信息的交流与传播。
19世纪三四十年代,出现了有线电报。19世纪中后期,电报和电话把世界各地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1869年,从英国伦敦到印度城市卡里卡特的电缆铺设完成,图为印度工人在铺设电缆。
3、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世界市场进一步发展。1870年以后的三十多年间,世界贸易额增长了三倍左右。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等地区的非工业国家生产的粮食和原料源源不断地运往工业化国家,工业化国家生产的工业晶则销往全世界,国际分工日益明显。
4、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资本主义列强在全世界划分殖民地和势力范围,掀起了瓜分世界的狂潮。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基本被资本主义列强瓜分完毕,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等广大地区基本上都沦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资本主义国家在输出商品、掠夺原材料的同时,直接向殖民地或半殖民地输出资本;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的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开始了艰难的发展历程,以欧美资本主义列强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建立起来。

探究学习总结
一、第二次工业革命和第一次工业革命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
两次工业革命比较:
①相同点: 
a.它们都是生产力发展的产物,又都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
b.它们都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变化。第一次工业革命导致了工业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两大阶级的出现,第二次工业革命促使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
c.它们都促使资本主义国家对外侵略扩张。第一次工业革命使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广大亚非拉地区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第二次工业革命使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世界被瓜分完毕,世界殖地体系最终形成。
②不同点:
a.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许多发明来源于工匠的实践经济,科学与技术尚未真正的结合;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自然科学的新发展,开始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科学与技术结合取得了巨大成果。
b.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发生于英国,其他国家工业革命的发展进程相对缓慢;第二次工业革命几乎同时发生在几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规模更加广泛,发展比较迅速。
c.对尚未完成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国家来说,两次工业革命是交叉进行的,既可吸收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技术成果,又可直接利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新技术,其经济发展速度比较快。

世界市场形成的四个步骤:
新航路开辟---雏形出现;15-18世纪早期殖民扩展-----世界市场范围扩大;
第一次工业革命19世纪中后期---基本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19世纪末20世纪初----最终形成。

相关阅读

必修2第8课《第二次工业革命》学案


必修2第8课《第二次工业革命》学案

1.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基本史实。

2.探讨第二次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

1.条件
(1)欧美各国科学家孜孜不倦的科学探索。

(2)19世纪中后期,科学家把科学________应用于________。

2.成就及表现

成就

表现

的广泛使用

发电机、电动机、发电厂、以及电灯、电话等

的创制使用

内燃机问世;汽车和飞机研制成功

的发展

从煤和石油中提炼出,制成多种化学合成材料

的进步

在制造业和建筑业中,人们使用取代原来的木材和铁

3.影响

(1)工业部门:诞生了电力工业________和汽车工业等一系列新兴工业。

(2)生产结构:促成了________结构的巨大变化,________取代轻纺工业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成分。

(3)生产组织形式:在________和钢铁工业形成了________。

(4)世界体系:推动以欧美资本主义列强为主导的________体系最终建立起来。

①原因:________促进了生产力的巨大增长,世界各地经济联系更加密切;新型交通工具和________加强了世界各地之间商业信息的交流与传播。

②表现:世界________增长了三倍左右;亚非拉________生产的粮食和原料运往工业化国家,工业化国家的产品销往全世界,________日益明显。

③影响:列强掀起了________的狂潮;以欧美资本主义列强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建立起来。

1.1815年的伦敦博览会是英国展出最新工业成果的盛会。陈列的展品中包括()

A.铁路设备、柴油内燃机B.电灯泡、蒸汽织布机

C.蒸汽锤、铁路设备D.电话机、水利纺纱机

2.1889年,第四届世界博览会在法国首都巴黎举行。为迎接这次经济盛会,巴黎修建了300米高的埃菲尔铁塔作为新的标志性建筑。下列关于这次盛会与埃菲尔铁塔的表述,正确的有()

①铁塔上可能采用电灯照明技术②展品中有以柴油为燃料的内燃机③看到巴黎上空有飞机在飞行④采用电话进行联系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

3.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了新兴产业的兴起,其中包括()

①汽车工业②钢铁工业③纺织工业④石油化工业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4.下列表述与第二次工业革命史实不符的是()

A.汽船的发明改变了水上运输的状况B.发电机的问世使电力成为一种新能源

C.无线电报的出现增强了各国的联系D.内燃机的创制推动了石化工业的发展

5.某报纸曾刊登了这样一则消息:“那时,六大公司统治着德国化学工业市场,它们组成两大集团……此后不久,它又吞并了两大独立的公司。”从生产关系的角度来看,这则消息所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化学工业发展迅速B.工业生产竞争日趋激烈

C.垄断组织不断扩大并占主导地位D.工厂的规模不断扩大

1.第二次工业革命产生了哪些影响?

2.第二次工业革命是怎样促进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进一步发展的?市场的确立表现在哪里?

3.讨论:两次工业革命比较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时间

标志

主要特点

生产力

动力

能源

新兴工业部门

经济结构

交通工具

生产组织形式

主要经济侵略方式

世界市场

发明者

成果

开展的国家

产业部门

影响

总结

4.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

过程

原因

主导国家

1

2

3

4

1.以下有关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分析说明,正确的是()

①科研成果运用于生产,带来社会生产力的巨大飞跃是其重要条件②电的广泛使用是其显著成就③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生产和资本的高度集中,形成垄断组织④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出现的许多新型交通工具和通讯手段,大大加强世界各地的联系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2.威尔金斯于1840年成为曼彻斯特一家纺织工厂的工厂主。下列叙述中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A.他的工厂事业以蒸汽为动力的纺纱机

B.他能够坐火车上下班

C.他的车间里使用电灯照明

D.有时他到伦敦乘汽船在泰晤士河观光游览

3.科技史专家丹皮尔认为,以前的发明主要是“实际生活的需要推动技术家取得进一步的成就”,后来“为了追求纯粹的知识”而进行研究,“开始走到实际的应用与发明的前面,并且启发了实际的应用和发明”。下列发明中,属于后者的是()

①蒸汽机②汽车③骡机④电灯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4.表一:美国钢铁业统计表

年份

1870

1900

企业总数(个)

808

669

工人总数(个)

78000

272000

产量(吨)

3200000

29500000

投资额(美元)

121000000

590000000

表一所反映的19世纪后期美国钢铁业发展变化的主要特征是()

A.行业竞争激烈B.生产和资本走向集中

C.企业规模保持稳定D.劳动生产率快速提高

5.某论文把巴拿马运河开通、印度向英国出口棉花、华工赴美参与修建铁路、法国向俄国输出资本等作为重要证据。该论文的主题最可能是()

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B.美国经济的崛起

C.英国“世界工厂”地位的确立D.工业革命在欧洲扩散

6.历史学家罗荣渠指出:“英国发展的领先地位是17、18两个世纪中逐步形成的。”促成英国这一“领先地位”的因素不包括()

A.海外市场的形成B.垄断组织的出现

C.圈地运动的推进D.民主制度的确立

1.对比中西方近代历史,我们的头脑中不由地浮现出这样的画面:

画面一:当雍正皇帝颁布“抑商手谕”,乾隆天子津津乐道于自己的“十全大武功”时,英国的查理一世和法国的路易十六正躺在断头台上,以十倍的绝望与百倍的仇恨诅咒着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

画面二:当黄河岸边柳荫树下,犁间耕作的喘息与手摇纺车吱呀呻吟合奏着悠闲的田园慢板时,英格兰西北部兰开夏郡的蒸汽锅炉吼叫出震耳欲聋的工业交响曲。

画面三:当两鬓飞雪的范进士子因中举登科而神经错乱时,牛顿正在通过自制的反射望远镜,关注着宇宙间的行星运动规律。

2.近代前夜的危机──明清之际的中国在哪些方面已经显露出危机?

中国

西方

政治

封建制度顶峰

开始资产阶级革命

经济

农耕经济繁荣

完成近代工业国转变

对外关系

闭关锁国

越洋抢滩,海外殖民

思想文化

鄙薄科技,文化专制

重视科技,思想解放

参考答案:

1.C2.B3.D4.A5.C

1.D2.C3.C4.B5.A6.B

第1课第二次工业革命


第1课第二次工业革命

一、第二次工业革命

1、历时时间:19世纪70年代至20世纪初;

2、历史条件

(1)政治方面: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的确立,提供了政治前提;

※问题设计:

①问: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其前提基础是什么?

答:资产阶级统治在英国的确立;

②问:工场手工业时期有哪些国家通过什么方式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答:英、美、法;通过资产阶级革命方式;

③问:19世纪六七年代有哪些国家通过何种方式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答:俄国、日本通过改革;德意志、意大利通过统一战争;

④问:欧美各国先后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重要影响是什么?

答:使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为第二次工业革命提供了政治保障;

(2)经济方面: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进一步扫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为第二次工业革命提供了物质基础;

(3)科技方面:自然科学取得了突破性的发展,为技术革新准备了条件;

(4)市场方面:国内外市场的拓展,进一步扩大了对商品的需求;

①美国、德意志、意大利、日本、俄国通过革命或改革,开辟了统一的国内市场;

②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和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初步形成,拓展了国际市场;

(5)资金方面:大机器生产以及对殖民地的商品输出和原料掠夺积累了丰足的资本;

3、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就

(1)电力的广泛应用;

项目

基本概况

主要发明

①1866年,德国人西门子制成发电机;

②19世纪70年代,实际可用的发电机问世;

③电灯、电车、电影放映机相继发明;

基本认识

①电力开始用于带动机器,成为补充和取代蒸汽动力的新能源;

②19世纪六七十年代出现的一系列电气发明把人类社会带入电气时代;

③电力的广泛应用成为第二次革命的首要标志和最显著特点;

(2)内燃机的创制和使用;

重要发明创制

简评

内燃机的发明

①19世纪七八十年代,出现以煤气和汽油为燃料的内燃机;

①内燃机的发明解决了交通运输工具的发动机总是;②内燃机的发明推动了石油开采业的发展和石油化工业的产生,使石油日益成为重要的新能源;

②19世纪90年代,柴油机创制成功;

交通工具的新革命

③19世纪80年代,德国人卡尔本茨发明由内燃机驱动的汽车;

④内燃机车、远洋轮船、飞机相继问世;

(3)电讯事业的发展;

☆电讯事业的重要发明:

①19世纪70年代,美国人贝尔发明电话;

②19世纪90年代,意大利人马可尼试验无线电报成功;

☆电讯发明的历史作用

①为迅速传递信息提供了方便;

②使世界各地的经济、政治和文化联系进一步加强,“使世界变得更小了”;

(4)化学工业的建立;

重要成就

简评

①19世纪80年代,开始从煤炭中提取氨、苯、染料等化学产品;②化学家诺贝尔

1867年,发明炸药;

大大促进了军事工业的发展;

19世纪80年代改良制造无烟火药技术;

③19世纪80年代,塑料、人造纤维开始投入生产和实际使用;(5)推动了老工业部门的技术革新和发展(钢铁工业最为突出);

※点拨提示:

①科学对生产的发展能起到直接的推动作用,并且走在生产前面,起了指导作用;

②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③第二次工业革命科技含量较高;

4、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

主要特点

两次对比

①具有坚实的科学基础(科技含量较高);

第1次

技术发明都来源于工匠的实践经验,科学和技术未真正结合;

第2次

科学技术开始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促进生产发展;

②几个先进的大国同步进行,相互促进;

第1次

重要的新机器和新生产方法主要由英国发明,英国可谓“一枝独秀”;

第2次

新技术和发明超出一国范围,百花齐放;(势必引起国际关系的新调整)

③有些国家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

如日本、德国,既可吸收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技术成果,又可直接利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新技术,从而使经济发展速度较快;

④最显著特点:电力的广泛应用,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5、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1)促进了生产力的第二次飞跃发展,使资本主义经济走向成熟,促进了垄断和垄断组织的产生;

(2)使资产阶级力量空前强大,资本主义制度更加稳固,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最主要);

(3)促使各国加紧侵略扩张的步伐,从而进入瓜分世界,资本输出的新时期;

(4)致使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更加不平衡,加剧了主要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

(5)促进了生工业部门的大发展,开始占据主导地位;※归纳总结:两次工业革命的共同点;

(1)都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产物;

(2)都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3)都推动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深刻变化:

①第一次:促进了自由资本主义的兴起发展,导致社会阶级结构的巨变;

②第二次:使资本主义过渡到垄断资本主义阶段,使垄断组织形成;二、垄断组织的形成

1、垄断和垄断组织

(1)垄断:即独占,是生产和资本集中到一定程度的结果;

(2)垄断组织:在竞争中壮大起来的企业之间,就产量、产品价格和市场范围达成协议,形成垄断组织;

2、垄断组织的形成

(1)形成时间:19世纪晚期;

(2)形成原因:

①根本原因: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了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

②外部因素:自由竞争加速了大生产吞并小生产的过程;

③直接原因:生产和资本的集中;

(3)形成途径:生产的集中和资本的集中;

(4)形成方式:企业间的兼并或联合、购买;

(5)主要形式

领域

形式

盛行国家

备注

流通

领域

初级:卡特尔

德国流行;

①垄断组织最初产生在流通领域,后深入到生产领域;

②美国、德国的垄断程度最高;

③垄断不仅不能消除竞争,反而使竞争更残酷;

中级:辛迪加

法国流行;

生产

领域

高级:托拉斯

美国盛行;

复杂:康采恩

3、垄断组织的影响

项目

基本概况

备注

经济方面

①垄断组织的出现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生产的发展;

垄断组织出现在新兴工业部门:电力、化学、石油、汽车;

②垄断组织的出现,使企业规模进一步扩大,进一步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高级垄断组织有利于改善企业经营管理、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③垄断组织的出现,实质上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政治方面

资本主义国家逐渐成为垄断组织利益的代表者;

大垄断资本家为获取更多的利润,更多地干预国家的经济、政治生活;

对外

关系

垄断组织跨越国界,形成国际垄断集团,要求从经济上瓜分世界,促使资本主义国家加紧对外侵略扩张的步伐;

资本主义发展进程

19世纪末20世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美、德、英、法、日、俄)相继进入帝国主义阶段;

国际

格局

加剧了资本主义发展平衡,使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矛盾尖锐,最终酿成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二次工业革命》学案


一名合格的教师要充分考虑学习的趣味性,教师要准备好教案,这是每个教师都不可缺少的。教案可以让学生们充分体会到学习的快乐,帮助教师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那么怎么才能写出优秀的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学案”希望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第二次工业革命》学案

第二次工业革命

教学目标

1.知识要求:了解或掌握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垄断组织的形成原因、主要形式、作用。
2.能力要求:

(1)分析和比较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

(2)通过对垄断组织的形成的教学,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历史现象和历史事物的能力。
3.情感目标:使学生认识到,随着生产的发展,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生产力的进步越来越依赖于科学技术的新发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工业生产的发展,导致生产和资本的高度集中,产生了垄断。
课时安排1课时
重点、难点分析
1.重点分析:本节重点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垄断组织的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是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深层次分析,它反映了历史事件的内在联系,即历史发展的规律性,这是对学生进行能力培养的重要方面。垄断组织的形成,就其内容来说,它是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非常重要的转折时期,它使现代意义的资本主义经济模式基本定型,它对以后资本主义的发展乃至世界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就其能力要求来说,它需要引导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进行分析,才能对这一时期的历史现象形成正确的认识。
2.难点分析:本节难点是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的分析,学生往往只停留在教材的字面分析,难于深入理解其深层含义。
课堂教学设计
师:19世纪中后期,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极大地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在此基础上第二次工业革命兴起。
一、第二次工业革命
1.背景和条件
师:工业革命的进行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请同学们结合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条件,从社会政治前提、市场的需要、技术的准备等方面思考。
生:(思考、回答)
师:(归纳)19世纪中期,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后,资本主义在世界范围内确立,为第二次工业革命提供了必要的社会政治前提条件;第一次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尤其是更为广大的世界市场呼唤第二次工业革命来临;第二次工业革命是在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基础上进行的,第一次工业革命为第二次工业革命作了物质的技术的准备。
2.主要成就
师:1870年前后,第二次工业革命蓬勃兴起。科学技术对工业生产的巨大推动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即电力的广泛应用、内燃机和新交通工具的创制、新通讯手段的发明和化学工业的建立。四个方面的具体成果请同学们看表。(放投影片)
第二次工业革命主要成果表
类别年代内容国别
电力1866西门子制成发电机德国
70年代电力成为新能源
八九十年代电灯、电车、放映机相继问世
内燃机
交通工具七八十年代汽油内燃机德国
80年代本茨制成汽车德国
90年代狄塞尔制成柴油机德国
1903年飞机试飞成功美国
通讯
手段40年代有线电报开发成功美国
70年代贝尔发明有线电话美国
90年代马可尼发明无线电报意大利
化学
工业石油化工工业产生
1867年诺贝尔发明炸药瑞典
80年代从煤炭中提取卤、苯、人造染料
塑料、人造纤维开始生产
(教师概述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就,并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上有关插图)
3.特点
师:请同学们对比两次工业革命的成果,思考一下,就两次工业革命发明的进程看,它们有什么不同?
(投影: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的一些主要发明)
年代内容国别发明人
1765珍妮纺纱机英国哈格里夫斯
1779骡机英国克隆普顿
1785水力织布机英国卡特莱特
1785改良蒸汽机英国瓦特
1807轮船美国富尔顿
1814蒸汽机车英国史蒂芬孙
生:(议论并回答)
师:(小结)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是从纺织部门的纺纱环节开始,然后推动其它环节、其它部门,层层展开,不断深入。从其各项发明的时间也可以看出,从1765年到1814年,各项发明呈逐步递进的关系。而第二次工业革命是在工业生产的各个领域——电力、内燃机和交通工具、通讯、化工工业——几乎同时展开的。为什么会有这种不同呢?
生:(回答并相互补充)
师:(小结)是因为两次工业革命产生的原因不同,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的主要发明,都是为满足当时的社会需要而产生的,如:英国出现“纱荒”,促成珍妮纺纱机的诞生;纺织部门使用机器后,对动力提出了新的要求,继而有蒸汽机的问世。正像恩格斯所说,社会需求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进步。而第二次工业革命是以科学研究的新发现为先导的,19世纪科学研究在各方面都取得了新的进展,它的新发现在生产领域的广泛应用,出现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浪潮,因而,第二次工业革命表现为在工业生产的各个领域几乎同时进行。
我们教材还从第二次工业革命各项发明的产生、发生的地域范围及其对各国的不同影响等三个方面总结了它的特点。下面我们就逐项进行分析。请一个同学读教材总结的第一个特点。
生:(读书)
师:就两次工业革命中的各项发明产生的特点,教材总结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主要发明是工匠在总结自己实践经验基础上的发明,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明是在科学研究新发现基础上的应用。请同学们进一步思考,为什么会有这种不同呢?
生:(回答,并互相纠正或补充)
师:(小结)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科学和技术尚未真正结合,当时社会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生产过程中的科技含量较少,因此,生产过程中革命性的创造,利用实践经验就可完成。而随着生产的发展,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生产过程中的科技含量越来越高,再仅仅依靠实践经验的积累和总结来实现生产过程的革命性发明创造就不够了,就必需以科学研究的成果作为基础。英国人W·丹皮尔在《科学史及其与哲学和宗教的关系》一书中对这一特点进行了总结。请同学们读一读。(放投影)
在以前时代的大发明中,我们看见实际生活的需要推动技术家取得进一步的成就,那就是说除了偶然发现所带来的发明之外,需要常在发明之先。但在19世纪,我们就看见为了追求纯粹的知识而进行的科学研究,开始走到实际的应用与发明的前面,并且启发了实际的应用和发明……
科学过去是躲在经验技术的隐蔽角落辛勤工作,当它走到前面传递而且高举火炬的时候,科学时代就可以说已经开始了。
——摘自[英]W·丹皮尔在《科学史及其与哲学和宗教的关系》
生:(读材料)
师:他所说“科学时代”的含义是什么?这一观点对不对?
生:(议论并回答)
师:(小结)科学时代就是指科学研究“开始走到实际的应用与发明的前面,并且启发了实际的应用和发明”。这一观点是正确的。历史的发展证明了这一点。此后社会生产的每一次飞跃式的进步,都是依赖于科学研究的新发现。所以我们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下面我们看教材总结的第二个特点。
生:(读书)
师:这一点教材说得已经很清楚了,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而且主要成果也都发明在英国;而第二次工业革命几乎同时发生在几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原因何在?
生:(回答并互相补充或纠正)
师:(小结)在第一次工业革命发生时,只有英国具备了工业革命的基础,即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当时,世界上只有英国完成了资产阶级革命,而其他国家都还处于资本主义前的社会状态。而第二次工业革命兴起时,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资本主义制度已经确立,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已初步形成,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前景。所以第二次工业革命几乎同时发生在几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请学生读教材,总结特点之三)
师: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的国家除日本外,还有德国、俄国、美国的西南部地区等。由于这些国家进入资本主义社会较晚,所以,这些国家第一次工业革命尚未完成,就迎来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高潮。这样,对这些国家来讲,它们既可以吸收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又可以利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最新技术,从而使这些国家的经济发展速度也比较快,这又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
生:(回答)
师:(小结)说明了后来者居上的道理。因为后来者可以借鉴先行者的经验,避免或少走弯路,这样,他们就可以很快赶上或超过领先者。但要注意,这需要主观、客观条件都具备,条件具备了后来者才可以居上。
二、垄断组织的形成
1.产生
师:第二次工业革命不仅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且也推动了社会关系的变革,这就是垄断组织的产生。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看垄断组织是怎样产生的?
生:(阅读教材,回答问题)
师:(小结)主要是两个途径,一是先进的企业挤垮、兼并落后的企业,使生产和资本不断集中,产生了垄断组织;二是新兴的工业部门需要实行大规模的集中生产,使垄断组织应运而生。
2.主要形式
师:垄断组织是为了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而形成的,因此,因为所在国家经济发展状况的不同、企业部门的不同以及环境等的不同,垄断组织形式也就随之多样化,主要有哪些呢?
生:(找出几种不同的垄断组织)
师:(归纳、简化)
流通领域:卡特尔——分割市场(初级)
辛迪加——设总办事处协调(中级)
生产领域:托拉斯——合股经营(高级)
3.影响
师:从垄断组织产生的途径,同学们可以分析垄断组织的作用和影响。
生:(回答,并相互补充)
师:(总结)首先,垄断是在竞争中形成的。在竞争中获胜的必然是设备先进、经营管理完善的企业,而遭淘汰的必然是设备陈旧、经营管理不善的企业。设备先进、经营管理完善的企业发展成为垄断组织,显然有利于生产效率的提高,有利于社会的进步。其次,垄断是新兴工业部门生产的需要。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出现的新兴工业,如电力工业、化工工业、石油工业和汽车工业等部门,都需要巨额投资,进行大规模生产,垄断组织在这些部门发展的程度较高。这些资金雄厚的垄断组织能为科学研究提供更加有利的条件,从而使其能更快取得新的成果,并加快新成果应用于生产过程中的步伐。总之,垄断组织的产生为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19世纪晚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都出现了垄断组织,在这些垄断组织内企业经营管理得到改善,产品成本大幅度降低,劳动生产率极大提高。我们可以看到,垄断组织的出现,实际上是在生产力发展的推动之下,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调整适应了发展起来的生产力,反过来又进一步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因此,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经济处于高速发展时期。
我们同时还应该看到,资本家生产的目的就是为了追求利润,控制垄断组织的大资本家为了攫取更多的利润,越来越多地干预国家的经济、政治生活,资本主义国家逐渐成为垄断组织利益的代表者。
第三,资本家建立垄断组织的目的就是为了独占生产和市场,国内市场显然远远不能满足需要,因此垄断组织还跨出国界,形成国际垄断集团,要求从经济上瓜分世界,这促使各资本主义国家加紧了对外侵略扩张的步伐,给亚非拉人民带来巨大的灾难,同时也造成了世界的紧张局势。
第四,列宁说:垄断是帝国主义的主要特征,19世纪末20世纪初,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如美、德、英、法、日、俄等相继进入帝国主义阶段。

《第二次工业革命》教学设计


俗话说,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准备好一份优秀的教案往往是必不可少的。教案可以让学生更好的吸收课堂上所讲的知识点,帮助教师更好的完成实现教学目标。你知道如何去写好一份优秀的教案呢?经过搜索和整理,小编为大家呈现“《第二次工业革命》教学设计”,但愿对您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第二次工业革命》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一、人类迈入电气时代:
1、关于第二次工业革命:
1870年以后,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科学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各种新发明、新技术层出不穷,并被迅速应用于工业生产,带来了社会生产力的巨大飞跃,使工业革命发展到一个新阶段,这就是第二次工业革命。
2、时间:19世纪中后期
3、背景:
①前提---政权保障: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最终确立
②市场:工业革命促进了殖民扩张,积累了资金。
③技术:19世纪自然科学的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科学与技术结合程度大大提高。
④劳动力: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削弱了人身依附关系。
⑤资本:资本的积累和对殖民地的长期掠夺
4、成就:
四个方面
国家及人物
主要成就
①电力的广泛应用
德国人西门子
发电机
②内燃机和交通工具的创制
德国人
卡尔本茨
内燃机、柴油机汽车
内燃机车、远洋轮船、飞机
化学工业的建立
瑞典人
诺贝尔
炸药(甘油火药)
塑料、纤维
石油化工的产生
④科学技术也推动钢铁工业等传统工业的进步
二、垄断组织的出现
1、时间:第二次工业革命中。
2、原因:(1)直接原因:生产和资本的高度集中
(2)根本原因:生产力的发展
3、目的:追求更多的利润
4、实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5、形成:新兴工业和钢铁工业
6、典型代表:美孚石油公司
7.垄断的表现:控制某一种或几种产品的产量、价格和市场
8、影响:
①一定程度上适应了生产力发展,促进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②垄断资本家控制国家的经济、政治生活,资本主义国家成为垄断组织的利益代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进入帝国主义阶段
③促进资本主义国家加紧对外侵略扩张和瓜分世界,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
④由于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使世界政治格局发生巨大变化,英法尤其是英国的核心地位开始动摇,美德日益崛起,重新瓜分世界的矛盾加剧
资本主义的发展:自由资本主义阶段-------垄断资本主义阶段
三、世界市场的进一步发展
(1)原因:①根本原因:两次工业革命的推动。
②第二次工业革命发生在多个国家的几乎所有工业领域;
③新型交通工具、通讯手段的使用,世界各地经济的联系大大加强。
④垄断组织成为新的生产组织形式;
⑤列强通过划分殖民地和势力范围来瓜分世界;
⑥国际分工的日益明显。
(2)表现:
①世界贸易额增长了三倍多②国际分工明显:粮食和原料生产集中于亚非拉;工业生产集中于欧美国家和日本等工业化国家③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开始艰难发展④列强对亚非拉以商品输出为辅,资本输出为主。
(3)影响:。
①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②垄断资产阶级控制国家经济命脉和国家政治生活(垄断资本主义阶段)
③推动殖民扩张,掀起了瓜分世界的狂潮
④以欧美资本主义列强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建立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包括:
①资本主义世界政治体系
②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
③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体系
四、比较两次工业革命的不同点
项目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时间
18C60S-19C中期
19C中后期-20C初
显著标志
蒸汽机的使用
电力的广泛应用
发明者
技师和工人
科学家、工程师
起始部门
棉纺织业(轻工业)
重工业
科技含量
科学未与技术真正结合
科学指导与生产紧密结合
起源国家
英国
几个发达资本主义国家
生产组织
工厂取代工场
垄断组织产生
相同之处:
1、都促进了生产力的迅速发展
2、都带来了了生产关系的深刻变化
3、都对人们的生产方式、生存状态、经济结构的改变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工业革命是如何推动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的?
1、条件:
(1)市场的需求
(2)原料的需求
(3)交通运输的条件
(4)经济和军事条件
2、过程:
①16至18世纪中期,在新航路开辟的影响下,世界市场雏形开始出现。
②17-18世纪,殖民扩张使世界市场进一步得到拓展。
③18世纪中期至19世纪七十年代,在工业革命的推动下,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④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世界市场进一步发展。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是什么,包含哪些内容?它的发展历程又是怎样的?原因是什么呢?
1、内容: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是指在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和资本主义统治基础的巩固的条件下形成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世界殖民体系、市场体系。
2、发展历程:
(1)17、18世纪,通过早期资产阶级革命,英、法、美相继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它们的大肆侵略和掠夺,形成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雏形。
(2)19世纪六七十年代,在工业革命的推动下,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起来,资本主义各国对全世界展开扩张和争夺,使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
(3)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下,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过渡,帝国主义各国终于将世界瓜分完毕,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这标志着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最终确立。
(4)二战后,各殖民地国家纷纷走上独立自主的道路20世纪九十年代非洲最后一块殖民地解放标志着殖民体系彻底崩溃。
3、原因
①资本主义制度比封建制度更能容纳生产力的发展,具有不可比拟的先进性;
②资本主义经济是最高阶段的商品经济,与生俱来的开放性必然带来对外的不断扩张;
③资本主义统治的确立及工业革命的进行,使资本主义国家实力空前增强;
④亚非拉国家、地区的相对落后。
通过对两次工业革命的学习你能得出什么启示呢?
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2.经济的发展需要和平稳定的社会环境。
3.政治对经济具有反作用。
4.经济的发展需要雄厚的资金。
5.在经济发展的同时要注意保护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