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小学教案 > 导航 > 三年级语文《李广射虎》课堂实录

小学语文三年级教案

发表时间:2020-10-22

三年级语文《李广射虎》课堂实录。

相信很多老师都希望自己的课堂上同学们能够积极的与自己互动。这时就需要自己去精心研究如何做一份学生爱听老师爱讲的教案。才能有计划、有步骤、有质量的完成教学任务,那么一份优秀的教案应该怎样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三年级语文《李广射虎》课堂实录”,仅供参考,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

三年级语文《李广射虎》课堂实录

《李广射虎》课堂实录

一、复习、导入。

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14课——(李广射虎)。上节课,我们初步读通了课文,学习了生字词。现在我们一起来复习几个。

生:(正确地读教师出示的词语)

师:唐代诗人卢纶曾经写过一首著名的诗——《塞下曲》,谁能正确、流利地读给大家听?(出示《塞下曲》)

生:(正确地读出了《塞下曲》)

师:你读的很正确,还有谁愿意读?

生:(也很正确地读出了《塞下曲》)

师:你读的也很流利。

师:这首著名的《塞下曲》写的是谁的事情?

生:(齐说:李广)

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李广是什么人吗?出示小黑板:李广是()。

生:李广是个神勇无比的将军。板书:神勇无比

生:李广是西汉时期一位神勇无比的将领。

生:李广是一位将军。

师:通过你们的介绍,老师知道了你们朗读课文是多么地仔细。那么,这首诗是什么意思呢?这节课让我们边读、边想、边议,一起来学习。

二、学习课文、理解内容。

师:现在,让我们一起回到西汉时期,跟随李广将军去夜巡吧!

教师配乐背述§3

师:李广将军为什么要射虎呢?让我们自由朗读§3,边读边想:你读懂了什么?

生:(分学习小组交流讨论)

师:(巡视指导)

师:谁先来和全班同学交流?

生:从第三自然段中,我知道了李广射虎的时间和地点。

师:你是从哪句话中知道的?

生:我是从第三自然段的第一句话中知道的。

师:请你读一读。

生:(读第一句)

师:你读得真仔细,一天夜晚,月色朦胧,这就是告诉我们李广射虎的——(时间、地点)

师:你还读懂了什么?

生:我知道了李广为什么要射虎。因为草丛中好像影影绰绰蹲着一只老虎,所以他拉起弓射虎。

师:你能从当时的环境想到李广将军以为草丛中有虎,真了不起!说明你在读书中真正做到了边读边想!

师:李广将军为什么会以为这是一只老虎?

生:因为树木野草发出“沙沙”的声音。

生:这一带常有猛虎出没。

师:李广将军以为前方有虎,他是怎么做的?

生:(读课文中的“猛然间,李广发现前方的草丛中,影影绰绰蹲着一只老虎,便连忙拈弓搭箭,运足气力,拉开硬弓。“嗖”的一声,一枝白羽箭射了出去。”)

(教师出示重点句子:猛然间,李广发现前方的草丛中,影影绰绰蹲着一只老虎,便连忙拈弓搭箭,运足气力,拉开硬弓。“嗖”的一声,一枝白羽箭射了出去。)

师:找一找,哪些词语写了李广将军射虎的动作?

生:“拈弓搭箭”,“运足气力”,“拉开硬弓”

(教师在“拈弓搭箭”,“运足气力”,“拉开硬弓”这几个词下面加点)

师:大家都知道,老虎是一种非常凶猛的动物,在如此凶猛的老虎面前,如果李广将军的动作慢了一些,会有什么后果呢?谁来想想当时的情景,读一读这句话?

生:(很平淡地读)

师:你的朗读还没有让大家感受当时紧张的气氛。还有谁能来试一试?

生:(读出了紧张的气氛。)

师:通过你的朗读让我们感受到李广将军在紧张的气氛下,射虎的动作连贯而又迅速。

师:“嗖”的一声,一枝白羽箭射了出去。“‘嗖’的一声”,说明了什么?(红笔标出“嗖”的一声)

生:说明李广的力气很大。

师:你说得真好,读书读得真仔细。

生:说明箭的速度很快。

师:你们看,李广将军是“拉开硬弓”,弓箭那么难拉,李广将军还能飞快地把白羽箭射出去,说明李广将军的力气——(很大)让我们想着当时的情景,想着李广将军的动作,再来读读这段话。

生:(齐读这段话)

师:李广将军夜间外出巡逻,树林深处风吹草动,发出了“沙沙”的声音,李广将军以为有虎,便“拈弓搭箭”“运足气力”“拉开硬弓”,射出了一枝白羽箭。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第三自然段,再次感受一下李广将军射虎时的情景。

男生:(读第三自然段)

师:读了第三自然段,你读懂了《塞下曲》这首诗哪两句话的意思?

生:齐说“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师:“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多么紧张的气氛,多么神勇的将军,谁来读一读一二两句诗,把古诗的意境读出来?

生:(有感情地读第一二句)

生:(举手的一起读)

师:李广将军夜引弓,射出一枝白羽箭(指图),可“平明寻白羽”,却“没在石棱中”(指着黑板上的诗句)。刚才同学们边读、边想、边议(出示:边读、边想、边议),学习了课文的第三自然段,我们也明白了《塞下曲》这首诗一二两句的意思,现在,我们用同样的方法读一读§4,相信你很快就能理解三四两句的意思了。

生:(自由读§4)

师:把三四两句诗再读一读,想一想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词不理解。

生:(再读再想)

师:你读懂了哪些词的意思?

生:我理解了“平明”的意思。

生:我理解了“石棱”的意思,“石棱”就是石头最坚硬的地方。

师:呀!白羽箭扎入了石头最坚硬的地方,周围的将士们都——(惊呆了)。你是从哪句话中知道的?你能读读这个句子吗?

生:读“呀!大家全都惊呆了,原来没在草丛中的不是老虎,而是一块巨石。那白羽箭深深地扎进了石头里,任将士们怎么拔也拔不出来。”

(出示:呀!大家全都惊呆了,原来没在草丛中的不是老虎,而是一块巨石。那白羽箭深深地扎进了石头里,任将士们怎么拔也拔不出来。)

师:你读得真好,真让我们感受到了那枝白羽箭扎得非常深(用红笔圈出“深深地”),难怪将士们怎么拔也拔不出来。

师:李广将军能把白羽箭深深地射入石头中,你佩服他吗?

生:佩服。

师:你能体会将士们的心情,读出将士们的惊讶和对李广将军的佩服吗?

生:(读出了惊讶和对李广将军的佩服)

师:请男同学读第三四两句诗,女同学读第四自然段,一边读一边想着诗的意思和当时的情景。

生:(配合读)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通过学习§3、4,明白了《塞下曲》这首诗的意思,还知道了李广不愧是一位神勇无比的将军。

师:你们佩服李广吗?让我们想着故事的经过读一读《塞下曲》,老师特地为你们添加了朗读符号,相信大家一定能读得更好!

生:(自由读)

师:谁来试一试?

生:(感情朗读,其他学生自发鼓掌)

师:你读得真棒!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师:你能再读一读课文的§3、4,体会诗的意境,读出李广的神勇无比、读出你对他的佩服吗?

生:(自由读)

生:(一二两大组读§3三四两大组读§4)

师:《塞下曲》这首诗,寥寥二十个字,就写出了李广将军的神勇无比,《李广射虎》这篇课文更是具体表现了李广将军的神勇无比、武艺高超,让我们在优美的古曲声中,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生:(感情朗读全文)

三、指导背诵《塞下曲》。

师:李广将军如此神勇,《塞下曲》如此著名,你有信心把这首诗记到自己的头脑中去吗?

生:(齐说“有!”)

师:自己先试试看!背给你四人小组的同学听一听,还可以大家一起背!

师:谁来背给大家听?

生:(流利地背出来了)

师:你背得真棒!还有谁愿意来试一试?

生:(也非常流利且有感情地背出来了)

师:你背得也很好!哪个小组愿意把你们小组的背诵情况展示给大家看一看。

生:(小组背诵)

师:让我们闭上眼睛想象当时的情景一起来背一背。

生:(配乐齐背)

四、作业。

师:打开语文指导用书,让我们在古曲声中把《塞下曲》这首诗默下来。

生:(在语文指导用书上完成作业。)

五、课后作业。

师:请同学们课后把《塞下曲》描写的《李广射虎》的故事讲给别人听,让更多的人了解李广这位射虎英雄。

师:此外,同学们还可以搜集李广将军的其他故事,语综课上,我们一起来讲一讲李广的故事。

扩展阅读

三年级下册《李广射虎》教案


三年级下册《李广射虎》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词,理解“影影绰绰”、“拈弓搭箭”、“神勇无比”等词语的含义。
2.理解文包诗的课型,能背诵诗歌,并说出诗歌大意。
3.能过朗读表达李广将军的力大无穷、神勇无比。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由题导入,引出课型
1.“叫醒耳朵”常规训练:“猛然间……拉开硬弓”;“那白羽箭……拔不出来”。
2.今天这节课,我们来学习《李广射虎》这篇文章。李广是怎么样的一个人呢?同学们来说说你们的了解。咱们打开书,快速读一读第二小节,搜寻一下有关李广的信息。
3.通过预习,同学们知道这是什么类型的课文吗?(文包诗)我们以前学过哪些?有了以前的这些积累,相信你们学起这篇文章来会更加得心应手!
4.来,先请合作小组互查一下你们的预习情况。给你们读一遍的时间,你们可以采取自己组里独创的方式,来读一读。
5.由一小组汇报预习——朗读课文一遍,学生评价。
二、由诗及文,理清脉络
既然是文包诗,那么文章与古诗是如何一一对应的呢?请同学们默读文章,并用心思考,然后我们来交流。
三小节——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四小节——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三、诗文对应,感悟神勇
1.让我们再走近些,来感受古诗的精妙与文章描述的精彩。刚才同学们提到,第一句古诗对应的是第三小节。现在我就请同学们拿起笔来划一划。哪几句是写“林暗草惊风”的?用横线表示。哪几句是写“将军夜引弓”的呢?用波浪线表示。(学生自学)
2.训练朗读第一行,读出当时夜黑风疾的情景来。
3.谁来读读对应第二行诗的句子?从这几句话里,你又进一步了解李广了吗?从哪些词语里了解的呢?
4.一代名将果然名不虚传。从他一气呵成的射虎动作,不难看出他的神勇。谁能用一个字来概括。训练朗读第二行,读出李广的机敏、神勇、果断来。
5.回归古诗。读得真好,回到古诗中,你还能读出这样的气势来吗?谁来试着读一读第一句。
四、诗文对应,感悟力大
1.用我们刚才的学习方法,请自学第四小节。先划一划,再读一读。
2.让老师来了解一下你们自学的成果。平明,是什么意思?是啊,一大早,李广的随从便出去寻找那支射出去的白羽,可是看到的是什么样的场景呢?
3.请大家注意标点,谈谈这两个感叹号给你带来的感受。你能读出来吗?
4.我们想象一下当时的情景,白羽箭还有多少露在外面?从字里行间找根据,或者你从古诗中找到相应的字,也可以说明。
5.练读最后一句,感受李广的力大无比。
6.此时此刻,如果让你用“好一个的李广”来称赞他,你准备怎样表达?
7.再次回到古诗,读出你心中的赞叹。
五、回味诗文,练习讲述
1.让我们用最快的速度背下古诗。
2.来,对照古诗学着做一个说书人,给我们说说李广的故事。
六、拓展古诗,提升阅读
1.李广如此神勇,难怪唐代另一边塞诗人王昌龄有诗这样赞道: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2.这首诗《塞下曲》的作者卢纶,有名的边塞诗人。他的《塞下曲》共有六首。老师在这儿给大家读一读另外一首。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像上学期我们进行的古诗研究一样,模仿着写一篇文包诗。老师相信,只要有心,一切皆有可能。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出诗文,质疑问难
1、“武松打虎”的故事同学们的印象非常深刻。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李广射虎(板书课题,并指导朗读好课题)
2、同学们,题目是一篇文章的眼睛,它会告诉我们文章的写作范围和内容。现在,你读了这个题目,你希望这篇课文能告诉你哪些内容?(引导学生围绕课题质疑)
(李广是谁?他是个怎样的人?他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射虎?为什么要射虎?最后射中了吗?结果怎样?……)
师评价:同学们,质疑问难是一种学习的好方法,围绕课题提出问题,可以使我们读书更有目的,读后的收获会更大。
二、理解课文
1、其实,李广射虎的故事是作者根据唐代诗人卢纶写的一首著名的古诗《塞下曲》的情节改编的。我们先来读读这首诗。
2、细读课文第2自然段
(1)指名读,诗中的那位“夜引弓”的“将军”是谁?
(2)他是怎样的将军?(神勇无比)
理解:神勇无比
(3)齐读第二节
3、学习3、4自然段
(1)过渡:请大家轻声读读课文3、4自然段,课文哪些句子写出了李广的神勇无比呢?用~~划出来
(2)交流
A出示:
(1)课文写将军听见风吹草动的声响,想到虎、搜寻虎、发现虎、射虎这一过程说明了李广怎样?(机警、敏捷、善射、勇敢沉着、胆大艺高)
(2)这一系列过程当中,你认为最精彩的部分是什么?(射虎)
(3)让我们大家齐读这一段精彩的部分
(4)同学们找找看,在这一部分当中作者用了哪些动词来描写李广射虎的?在文中用圆圈圈出来。
(5)交流(拈、搭、运、拉)
(6)说说这几个动词在文中的意思
(7)看多媒体:师生一起欣赏李广射虎的形象。
(8)说说李广射虎威武吗?大家想不想学一学李广?老师做了一张简易的弓和箭,谁来表演一下。
(9)点评:说说他表演得怎么样?
(10)说说你的体会。(射箭不容易,每个动作都要做到位。)
(11)指导朗读。
①第一句用叙事的语调,语气平缓;第二、三、四三句语调稍重,重读“疾风”“沙沙”、“想到”、“警惕“、|四处搜寻”,要注意用语调去渲染当时的那种恐惧而紧张的气氛;第5、6两句语速要稍快,要读出当时的那种紧张的气氛。
B、呀!大家全都惊呆了,原来李将军射中的不是老虎,而是一块巨石!
(1)随从们惊叹的是李广将军的箭射中了巨石吗?如果不是,那惊叹的是什么?(力大无穷)
(2)指导朗读:读出随从们的惊讶之情。
C、那白羽深深地扎进了石头里,任将士们怎么拔也拔不出来。
(1)“怎么拔也拔不出来”说明了什么?
(2)多媒体出示箭没石棱的图画,这时在场的将士们会说些什么?
(3)这似乎是一个笑话,但我们不会嘲笑李广的眼力,反而佩服他高超的武艺,因为在他之前和在他之后,没有一个将军能将箭深深的射进石头中,有这样高超武艺的将军镇守边关,足以让敌人胆寒。
(4)指导朗读:读出对李广高超武艺的惊讶、敬佩之情。
(5)齐读第四节
4、再来读读这首诗,理解这首诗的意思就非常简单了。哪一自然段写的是《塞下曲》前两句所讲的内容?那一自然段写的是《塞下曲》后两句所讲的内容。
三、拓展延伸
1、学生自由点击“李广其人”,根据刚才提出的问题自由阅读文本,读后四人小组围绕刚才提出的问题交流读后的收获,最后推派代表交流讨论结果。
2、学生鼠标点击“古诗《出塞》”,诗文结合,在读、看、想中感受人们对李广的敬佩与怀念。然后自由发言,也可背背《出塞》一诗。
板书:胆大艺高
力大无穷神勇无比

三年级语文下册《李广射虎》教案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19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同学们,读过《水浒传》吗?里面有个“小李广”花荣,今天我们要认识另一个李广,人称“飞将军”。板书课题,简介“飞将军”的由来。

二、初读课文

1.自学课文。

要求:(1)读准生字字音,画出不认识、不理解的字词,标出自然段序号,读通每句话

(2)查字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石棱、神勇无比、边境、朦胧、巡逻、疾风、警惕、搜寻、影影绰绰、猎物、惊呆

2.教学效果。

(1)指读课文,卡片正音,强调“塞、搜”都是平舌音,“境、硬、蒙”都是后鼻音,指明“扎”是多音字,并引导比较“扎”的其他读音和意义

飞将(jiang)军将(jiang)领平明(ming)绰(chuo)出没(mo)草丛(cong)

(2)了解词语的掌握情况,重点领会下列词语意思。

石棱、朦胧、疾风、巡逻、警惕、影影绰绰

3.指导书写生字。

1)齐读田字格里的生字。

3)学生练字,教师巡视指导。

4.范读课文。

5.分自然段指名朗读(教师相机指点)

6.各自轻声读课文,思考讨论。

(1)文章的题目是李广射虎,“射虎”的含义是什么?

(2)根据课文的故事内容,说说塞下曲每句诗的意思。

先小组讨论,再全班讨论,对诗意只要初步弄清即可。

(3)范读塞下曲。

(4)指名读、齐读塞下曲。

三、作业

1.练读课文。

2.抄写生字词。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塞下曲》。

2、学习按事情发展顺序写一件事的写作方法。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塞下曲》这首古诗是赞美“飞将军”李广的高超武艺。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从一年级起,我们就学过许许多多的古诗,你们知道哪些边塞诗?

指名背——和小伙伴背——小组背——集体背

2、唐代有一位大诗人卢纶就写了一首《塞下曲》,

出示古诗:塞下曲

诗中的主人公是谁?他就是我国古代的一位名将李广,这首诗,就描写了关于李广的一个故事——(李广射虎)

我们继续学习第八课,齐读课题——李广射虎

(一堂新授课,导语的设计至关重要。所谓“万事开头难”也就是这个道理。富有情趣的导语,就像师生之间架起一座沟通心距的桥梁。通过桥梁,师生的心拉近了,正如俗话所说的“良好的开头,等于成功的一半。”《李广射虎》一课的导入,也可用回忆旧知法导入,即让学生用多种形式比赛背诵边塞诗。情绪一下于被调动起来了。形成了“未成曲调先有情”的良好的课堂基调。)

二、把诗读正确、读流利,初步了解人物

1、“这首《塞下曲》小朋友会读了吗?我们比一比谁读得最准确最流利”

请三个学生读(指名读,相机正音)——齐读

2、教师评价:看来同学们都会读这首诗了。李广是什么样的人呢?请同学们打开书,读读课文的第二节,看你能用一句话把李广介绍好吗?

学生可能说“李广是西汉时期一位神勇无比的将领”师:“还有人补充吗?”

把他的美称也要说进去——“李广是西汉时期一位神勇无比的‘飞将军’”。

他当时的责任是?“镇守北方边境”

再连起来说完整

“李广是西汉时期一位神勇无比的‘飞将军’”。

他曾经镇守过北方边境。”

教师评价:真聪明,能把第二自然段的意思概括起来介绍!

3、我们连起来把第三段读读

(1)有一个词语读得非常好,出示:“神勇无比”我们再来读一读。

(2)理解词语“神勇无比”

(初读诗歌,除了扫清文字障碍,还要对课文内容建立“框架结构”的认识,训练学生的整体思维能力。从全局出发了解全貌,把握文章的脉络,体现“挚领一顿,百毛皆顺”的教学思想。)

1.自读古诗,教师检查,

2、用一句话来介绍李广?(概括第二自然段的内容)

(留下整体的感知,为今后浏览式阅读的习惯和学会概括的能力的养成打基础。)

三、读懂诗句

1、师:唐代诗人卢纶写的这首《塞下曲》就写到李广神勇无比的一件事,请同学们再来读读,看你都能读懂吗?

(学生读诗)

2、师生交流能不能读懂。

师:二十字的一首小诗确实没有什么难懂的。不过,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意思是说:学习贵在有疑问,有小的疑问就会取得小的进步,有大的疑问就会有大的进步。我想只要大家潜下心去读这首小诗,不见得就都能读懂,有疑问在学习可是非常宝贵的呀!

有没有什么不懂的词和句?

(学生再次读诗)

3、质疑

(教师相机打上问号)

学生可能会问的“林暗”说的是什么意思,我不太明白。

“夜引弓”的“引”是什么意思?

“石棱”的“棱”指的是哪儿?

“平明”“白羽”

李广射虎(下)

学生交流,解决部分问题

(当前课堂教学的最显著的特征之一,便是信息量的传输吞吐非常活跃。如果说“讲述”是信息的单向传递,那么“谈话”也不过是信息的双向传输,而“讨论”却是信息多向、立体的传输。教师在确定教学方法后,组织讨论的艺术,起着十分重要的主导作用。因为通过讨论,可让学生在自主的情况下交流诗句哪些词语你不明白,哪些词语懂了。)

(三)讨论、读懂诗句

a)师:你听到了什么声音?

师:什么样的风叫“疾风”?当你听到这样的风,心里有什么样的感觉?

3、学生交流。

如果学生回答不出来,师点拨:那是一个月光朦胧的夜晚,就刮着这样的风,如果是你在外面,心里会怎样?你能把那种感觉读出来?

生读。读好评价,如果学生读得不好

师:有点感觉了。别忘了,那还不像我们这儿,到处都有村庄和人家,而是在——

生:北方边境。

师:是啊,那里只有草木丛生的高山和夜晚的凄清,再听到这吓人的“疾风”,心里会怎样?谁再来读读看?

生再次读。

(利用多媒体创设情景,把学生带入一个疾风劲吹的月夜,让学生体会静谧的黑夜氛围)

师再次评价:感觉更好了。听说李广带兵巡逻的地方还常有猛虎出没!谁还敢读?

生读。

(三)讨论、读懂诗句

师:你看,读得有几个同学都要藏到桌子底下去了。真的害怕了。李广怕不怕?

生(齐):不怕。

师:他是怎么做的呢?接着读下去,看你能不能找到原因。

4、师:李广在射虎的时候有一系列动作,你们能把这些动作找出来吗?

“拈弓搭箭”,“运足气力”,“拉开硬弓”(教师在“拈弓搭箭”,“运足气力”,“拉开硬弓”变红,相机解释这几个动词的意思)

5、作者在描写李广射虎的时候,用了一系列的动作,生动准确,大家看,李广射虎时他的形象是多么威武啊!出示李广射虎图

请大家读好李广射虎的动作

指名读(边做动作边读)

教师评价:

学生评价(运足气,弓要拉得满、眼睛要平视……..)

齐读(喜欢做动作的小朋友可以配上动作)

(扮演角色,加深印象。结合我班学生模仿能力强,表演欲望高的特点,紧扣关键字眼,深入发掘,学生表演的形式,化抽象为具体,帮助学生理解诗中的艺术形象。)

这就是诗句“将军夜引弓“的意思——齐读“将军夜引弓”

五、学习第四自然段

引读:“…………………呀大家全都惊呆了”

课件:将士们看到李广的白羽箭深深地扎进了石头里,说

学生交流

小卡片出示:可见李广真是一个神勇无比、力大无穷的将领

(图文结合,促进理解。《李广射虎》一文,直观形象的插图助于学生对课文中古诗的理解。感知课文的内容。在教学李广射虎的动作时候,让学生看李广射虎图,让他们体会李广将军的神勇,在这个基础上读好李广射虎的动作。还欣赏了众将士寻箭图,让学生能更好地体会众人的惊讶和李广将军的箭术高超)

课件出示,你能用诗句的话能第四小节的内容吗?

三、指导背诵《塞下曲》。

师:李广将军如此神勇,《塞下曲》如此著名,你有信心把这首诗记到自己的头脑中去吗?

生:(齐说“有!”)

师:自己先试试看!背给你四人小组的同学听一听,还可以大家一起背!

师:谁来背给大家听?

生:(流利地背出来了)

师:你背得真棒!还有谁愿意来试一试?

生:(也非常流利且有感情地背出来了)

师:你背得也很好!哪个小组愿意把你们小组的背诵情况展示给大家看一看。

生:(小组背诵)

师:让我们闭上眼睛想象当时的情景一起来背一背。

生:(配乐齐背)

(利用多种形式背诵,很好地巩固了学生对这篇课文和古诗的认识。)

四、课后作业。

师:请同学们课后把《塞下曲》描写的《李广射虎》的故事讲给别人听,让更多的人了解李广这位射虎英雄。

师:此外,同学们还可以搜集李广将军的其他故事,课后,我们一起来讲一讲李广的故事。

三年级下册《李广射虎》学案分析


三年级下册《李广射虎》学案分析

一、教材分析
《李广射虎》就是这样一篇“以文包诗”的课文。它采用“文包诗”的形式介绍了唐代诗人卢纶所写的著名诗篇《塞下曲》。课文生动地叙述了李广将军一次夜巡,在朦胧的月光下,树林深处风吹草动,误以为虎,箭射入石的传奇故事,表现了了李广将军力大无穷和神勇无比。
二、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塞下曲。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学习按故事发展顺序写一件事的写作方法。
(4)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塞下曲》这首古诗是赞美“飞将军”的武艺高超。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同学们,今天我们要认识李广,人称“飞将军”。板书课题,简介“飞将军”的由来。板书课题,。现在,你读了这个题目,你希望这篇课文能告诉你哪些内容?(引导学生围绕课题质疑)
(李广是谁?他是个怎样的人?他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射虎?为什么要射虎?最后射中了吗?结果怎样?……)
二、认读生字
唐代边境惊呆运足气力
出没巡逻猎物神勇无边
三、理解课文
1、课文哪两小节给我们讲述了李广射虎的精彩故事?
2、学生读文后,设疑“李广身为著名的将军,怎么会错把石头当作老虎的呢?”,引导学生体会当时的意境:月色朦胧,疾风劲草,猛虎出没,影影绰绰,然后让学生用词语概括当时的李广面临处境的危险。
3、李广在此情此景之下,采取了那些动行动?
(学生找出“拈弓搭箭,运足气力,拉开硬弓”,体会李广在危急情况下,连忙而不慌忙,让学生用“临危不惧,沉着镇静,处变不惊”等词概括。)
4、指导朗读课文。
5、“李广真射了一只虎吗?”引入第四节的学习,让学生练读,着重读出“不是...而是...”“任怎么...也...”,接着问:“从这里你体会到李广是一个怎样的将军?”,学生脱口而出“神勇无比”,然后让学生想象随从们看到真相后的议论。
6、最后小节中还有哪一处的描写也写出了李广的神勇无比呢?
呀!大家全都惊呆了,原来李将军射中的不是老虎,而是一块巨石!
(这里用了两个感叹号,又用“惊呆了”来形容大家惊讶的程度。这一方面表示大家对原先是老虎的估计落了空,更重要的是为下文作铺垫,因为要射中一块石头并不难,而要把箭“深深地扎进石头里”,却难之又难。)
7、李广射虎的故事是作者根据唐代诗人卢纶写的一首著名的古诗《塞下曲》的情节改编的,我们来读读这首诗。
(1)多媒体出示古诗
(2)自由读读这首诗、指名读、齐读。
(3)在文中找出每句诗的意思,用横线画出。
四、拓展延伸
课件出示“古诗《出塞》”,诗文结合,在读、看、想中感受人们对李广的敬佩与怀念。然后自由发言,也可背背《出塞》一诗。
五、作业
1、背诵古诗,联系课文内容说说古诗的意思。
2、抄写字词。
板书设计:
8、李广射虎
李广:西汉时期一位神勇无比的将军
夜晚—以为是虎—射出箭
清晨—寻找猎物—箭入巨石-拔不出
(力大无穷,神勇无比)

三年级下册《李广射虎》教学设计汇总


老师要承担起对每一位同学的教学责任,在开展教学工作之前。有的老师会在很久之前就精心制作一份教学计划。这样我们可以在上课时根据不同的情况做出一定的调整,那么一份优秀的教案应该怎样写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三年级下册《李广射虎》教学设计汇总》,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李广射虎》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

课文采用以文包诗的形式,介绍唐代诗人卢纶所写的著名诗篇《塞下曲》,大意是:将军夜晚外出巡逻,见树林深处风吹草动,以为是虎,便弯弓猛射,天亮一看,箭竟然射进一块石头中去了,表现了李广将军的力大无穷和武艺高超。

学情分析:

学生第一次接触文包诗,教学时打算通过让他们读好故事,把握好诗的意境,读出诗的感情。相信通过感情朗读,能在学生心中树立李广神勇无比的高大形象,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怀着对李广的敬爱之情朗读《塞下曲》。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塞下曲》。

2、学会19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学习按事情发展顺序写一件事的写作方法。

4、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塞下曲》这首古诗是赞美飞将军李广的高超武艺。

教学重难点:

学习理解古诗《塞下曲》,丰富学生积累。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生字新词。

3、抓住重点词句体会课文意思。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同学们,读过《水浒传》吗?里面有个小李广花荣,今天我们要认识另一个李广,人称飞将军。板书课题,简介飞将军的由来。

二、自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1、学生自己读一遍课文,认识生字词,读通课文。

2、了解情况,指名读课文,随时正音。

飞将(jiang)军将(jiang)领平明(ming)绰(chuo)出没(mo)草丛(cong)

三、再读课文,在正确基础上读流利

四、再检查读书

五、写字指导

六、布置作业

1、抄写词语。

2、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学会质疑,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2、诗文对照结合,理解诗意。

教学过程:

一、背诵古诗

二、指读课文,思考读懂了什么,不懂什么

1、指名说。古诗与课文联系,第三和第四自然段分别讲哪句诗的含义,引导读书。

2、读懂他神勇无比的句子。

3、肯定有价值的提问,展开讨论。

从拉开硬弓、深深地、巨石、任、嗖这些词中看出了什么?鼓励学生说出感受。

射得准。夜晚,射中目标。

他为什么会射石头?他为什么要射虎呢?

引导再读书。夜晚,巡逻,常有猛虎出现。

4、质疑。

三、将古诗含义与课文联系起来

1、暗、惊、没。

2、读、背。

3、理解含义。

四、齐读课文

五、布置作业

1、背诵第四自然段。

2、摘抄有关战争的古诗文。

《李广射虎》教学设计【二】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塞下曲。

2.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前面的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学习按故事发展顺序写一件事的写作方法。

4.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塞下曲这首古诗是赞美飞将军李广武艺高超的。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准备:

教学挂图、小黑板、录音机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二、初读课文

1.自学课文。

要求:(1)读准生字字音,画出不认识、不理解的字词,标出自然段序号,读通每句话。

(2)查字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石棱、神勇无比、边境、朦胧、巡逻、疾风、警惕、搜寻、影影绰绰、猎物、惊呆

2.教学效果。

(1)指读课文,卡片正音,强调塞、搜都是平舌音,境、硬、蒙都是后鼻音,指明扎是多音字,并引导比较扎的其他读音和意义。

(2)了解词语的掌握情况,重点领会下列词语意思。

石棱、朦胧、疾风、巡逻、警惕、影影绰绰

3.指导书写生字。

(1)齐读田字格里的生字。

(2)指导书写。

(3)学生练字,教师巡视指导。

4.范读课文。

5.分自然段指名朗读(教师相机指点)

6.各自轻声读课文,思考讨论。

(1)文章的题目是李广射虎,射虎的含义是什么?

(2)根据课文的故事内容,说说塞下曲每句诗的意思。

先小组讨论,再全班讨论,对诗意只要初步弄清即可。

(3)范读塞下曲。

(4)指名读、齐读塞下曲。

三、作业

1.练读课文。

2.抄写生字词。

第二课时

一、听写生字词

二、细读课文

1.细读第1自然段

(1)指名读。

(2)读后讨论:这一段主要交代了什么?

(3)介绍卢纶和他的塞下曲。

(4)指名读塞下曲。

(5)齐读塞下曲。

2.细读课文第2自然段。

读读议议。

(1)诗中的那位夜引弓的将军是谁?

(2)他是怎样的将军?

(3)齐读第2自然段。

3.细读课文第3自然段。

(1)默读课文,思考讨论

这一自然段写了一件什么事?(讨论,相机板书:夜晚风吹草动以为有虎拉弓猛射)

这一自然段是按什么顺序写的?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

(2)练习朗读,对照挂图,说说李广射虎的经过。

(3)继续讨论。

课文写将军听见风吹草动的声响,想到虎,搜寻虎、发现虎、射虎这一过程说明了李广怎样?(机警、敏捷、善射、勇敢沉着)

(4)指导朗读。

(5)诗文对照解释塞下曲的前两句。

4.细读课文第4自然段。

(1)轻读课文。

(2)讨论。

蒙蒙亮指什么时候?

李广的随从去射虎的现场寻找猎物,为什么全都惊呆了?(相机板书:清晨寻找猎物扎进石头)

深深地扎进、怎么也拔不出来说明什么?(武艺高超,力大无穷)

(3)指读课文。

(4)诗文对照解释塞下曲的后两句。

(5)将全诗的诗意连起来说一说。

三、总结全文

1.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2.教师小结:本文采用以文包诗的形式,叙述了李广将军一次夜巡,路过一片松林,光线暗淡,风吹草动,误以为虎,射箭入石的故事,表现了李将军的机警勇敢,武艺高超,力大无比。

四、课堂练习

背诵塞下曲。

三年级下册《李广射虎》精品教学设计


老师讲课学生爱听,还愿意自学的情况下,往往少不了一份教案。老师需要做好课前准备,编写一份教案。对教学过程进行预测和推演,从而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那么老师怎样写才会喜欢听课呢?为了让您在使用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三年级下册《李广射虎》精品教学设计”,仅供参考,但愿对您的工作带来帮助。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塞下曲》。

2、学会19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学习按事情发展顺序写一件事的写作方法。

4、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塞下曲》这首古诗是赞美飞将军李广的高超武艺。

教学重难点:

学习理解古诗《塞下曲》,丰富学生积累。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塞下曲》。

2、学会本课的生字,并能自主识记。

3、能结合文中与诗句对应的句子,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塞下曲》这首诗的意思。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出示一张李广射虎的简笔画图。

2、引导学生看图,图上画了什么?

3、质疑。看了这幅图,你有什么想知道的吗?

4、看来同学们对这幅图充满了好奇,老师这里还有一个有关这幅图的精彩的故事呢,你们想读吗?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吧!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按要求自读课文。

(1)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

(2)对照生字表,读准生字。

(3)遇到长句或含有生字的句子多读几遍。

2、学生自读课文,教师巡视,指导纠正读书姿势。

3、检查自读情况。

(1)出示生字词,指名领读,其他同学跟读,发现问题集体正音。

(2)同桌互读生字词,比一比谁读的准确,流利。

(3)指同桌读,评价。

(4)小组开火车读课文。

4、识记生字。

(1)老师觉得这一课的生字挺难记的,很容易和其他的字混淆,你们有什么好办法清楚的记住它们呢?

(2)四人小组讨论识字方法。(选择一到两个生字)

(3)集体交流,评价。

(4)师范写扎,学生练写。

三、熟读古诗。

1、快速浏览课文,思考:这篇课文和以往学得课文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2、出示古诗(不含题目)。

(1)指名读。借机指出多音字没的读音,在这里读m。

(2)学生自读,再指名读。

(3)教师范读,学生找读诗的方法,仿读。

3、这首诗和我们平常学习的古诗相比少了些什么?自己去文中找找,把古诗补充完整。再读一读。

四、再读课文,学习古诗。

1、这首诗中提到了一位将军,你知道是谁吗?他和这首诗又有什么关系呢?读读课文,给大家介绍介绍。

2、刚才有细心的同学发现了这篇课文与其他课文不一样的地方,现在我们再回忆一下,以前学过的哪篇课文与这一课相似?(《每逢佳节倍思亲》)还记得古诗与课文之间有什么联系吗?

3、默读课文,在文中找出与诗句对应的句子,用画下来。思考:你是怎么判断的?

(1)学生默读课文,自主学习古诗。

(2)教师巡视,相机指导默读方法,纠正读书姿势。

(3)集体交流。

重点理解:平明是早晨,天刚蒙蒙亮的时候、白羽是白羽箭、引弓就是拉开硬弓的意思。

4、理解古诗的大意后,再读古诗。

5、结合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说说《塞下曲》的意思。先在随堂本上写一写。

五、背诵古诗。

1、同学们说得都很好,现在你能依靠你对古诗的理解来背诵它吗?

2、自由练背,同桌互背。

3、师生共背,指名背诵,集体背诵。

六、拓展另一首《塞下曲》。

七、总结。

今天我们一同学习了《塞下曲》这首古诗,同时也认识了西汉时期人称飞将军的李广,课文中说李广是一位神勇无比的将领,究竟他如何神勇呢?下节课我们接着学习。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有感情地背诵《塞下曲》。

2、通过学习课文内容,体会飞将军李广的高超武艺。

3、学习按事情发展顺序写一件事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难点:

通过具体的语言文字体会飞将军李广的高超武艺。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指名背诵《塞下曲》

2、这首诗主要写了什么呢?指名回答。

3、评价。

二、精读课文:

1、这首诗主要写了飞将军李广射虎的故事,李广是一个怎样的将军呢?快速浏览课文,用一个词概括。(出示:李广是一个的将军。)

2、从课文中,你能看出他是一个神勇无比的人吗?

(1)默读课文,找出能表现李广神勇无比的语句。用~~~~~画出来。

(2)四人小组交流所画内容,互相说说是怎么理解的。

(3)集体交流:

A.便用警惕的目光四处搜寻着(对比句子:便用目光看着)

B.连忙拈弓搭箭,运足气力,拉开硬弓。

C.呀!大家全都惊呆了,

D.那白羽箭深深地扎进了石头里,任将士们怎么拔也拔不出来。

(4)结合理解,读出李广的神勇无比。

3、当将士们看见白羽箭被深深扎在石头里,都十分惊讶,他们会说些什么呢?李广将军又会怎么回答呢?写在随堂本上。

4、集体交流,评价。

5、看来李广将军不仅神勇,而且还十分的谦虚呀。在了解了李广将军这个人之后,我们再来背一背《塞下曲》,会不会更增添了几分敬佩呢!(自由练背,指名背。)

三、写法拓展:

1、在我们的课文里,有一对标点符号特别的活跃,你们知道谁什么吗?

(1)找出文中使用双引号的地方,思考用法。

(2)指名回答,教师相机补充。

(3)小结:双引号在文中的三种特殊用法。A、引用古诗里的句子或词语。B、特别称谓。C、使用象声词。

2、《李广射虎》是一个故事,那么故事该按照什么样的顺序写呢?(事情发展的顺序)

四、迁移补充:

李广在历史上是个非常有名的任务,因为他文韬武略,样样精通,大诗人卢纶写了一组,共六首古诗来记录李广的戎马一生。希望大家课后找来读一读。

作业设计:

第一课时:

一、背诵《塞下曲》。

二、好朋友之间互相说说《塞下曲》这首诗的意思。

三、读一读另一首《塞下曲》。

第二课时:

一、把李广射虎的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听,让他们给你打分。

二、片段练习。

当将士们看见白羽箭被深深扎在石头里,都十分惊讶,他们会说些什么呢?李广将军又会怎么回答呢?发挥想象,写段对话。

板书设计:

8、李广射虎

《塞下曲》卢纶

千古流传

神勇无比李广

三年级下册《李广射虎》教案设计


在上课时老师为了能够精准的讲出一道题的解决步骤。就必须编写一份较为完整的教案,这样有利于我们准确的把握教材中的重难点。从而在课堂上与学生更好的交流,你知道有哪些教案是比较简单易懂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三年级下册《李广射虎》教案设计”,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李广射虎》教案设计之一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古诗《塞下曲》。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绿线内的7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李广将军的力大无比,射箭本领之高强。

4.理解古诗《塞下曲》,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古诗的意思。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并能诗文结合理解诗意。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出示古诗,指名读。理解诗意吗?

2、其实呀,课文中已经告诉我们了。《李广射虎》是一种特殊的题材,就做文包诗。(板书)什么叫文包诗呢?你们看看这三个字,也许能猜出来。

3、其实,所有的文包诗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诗的意思蕴涵在文章里面。你们能找找这首诗的意思在文章的哪里吗?

二、初读课文

1.自学课文。要求:

(1)读准生字字音,画出不认识、不理解的字词,标出自然段序号,读通每句话。

(2)查字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石棱、神勇无比、边境、朦胧、巡逻、疾风、警惕、搜寻、影影绰绰、猎物、惊呆

2.教学效果。

(1)指读课文,卡片正音,强调塞、搜都是平舌音,境、硬、蒙都是后鼻音,指明扎是多音字,并引导比较扎的其他读音和意义。

(2)了解词语的掌握情况,重点领会下列词语意思。

石棱、朦胧、疾风、巡逻、警惕、影影绰绰

3.指导书写生字。

4.范读课文。

5.分自然段指名朗读(教师相机指点)

6.各自轻声读课文,思考讨论。

(1)文章的题目是李广射虎,射虎的含义是什么?

(2)根据课文的故事内容,说说塞下曲每句诗的意思。

(3)范读塞下曲。

(4)指名读、齐读塞下曲。

第二课时

一、听写生字词

二、细读课文

1.细读第1自然段

(1)指名读。

(2)读后讨论:这一段主要交代了什么?

(3)介绍卢纶和他的塞下曲。

(4)读古诗。指名读、齐读

2.细读课文第2自然段。

(1)诗中的那位夜引弓的将军是谁?

(2)他是怎样的将军?

(3)齐读第2自然段。

3.细读课文第3自然段。

(1)默读课文,思考讨论

这一自然段写了一件什么事?(讨论,相机板书:夜晚风吹草动以为有虎拉弓猛射)

这一自然段是按什么顺序写的?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

(2)练习朗读,对照挂图,说说李广射虎的经过。

(3)讨论:课文写将军听见风吹草动的声响,想到虎,搜寻虎、发现虎、射虎这一过程说明了李广怎样?(机警、敏捷、善射、勇敢沉着)

(4)指导朗读。

(5)诗文对照解释塞下曲的前两句。

4.细读课文第4自然段。

(1)轻读课文。

(2)讨论。

蒙蒙亮指什么时候?

李广的随从去射虎的现场寻找猎物,为什么全都惊呆了?(相机板书:清晨寻找猎物扎进石头)

深深地扎进、怎么也拔不出来说明什么?(武艺高超,力大无穷)

(3)指读课文。

(4)诗文对照解释塞下曲的后两句。

(5)将全诗的诗意连起来说一说。

三、总结全文

1.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2.教师小结:本文采用以文包诗的形式,叙述了李广将军一次夜巡,路过一片松林,光线暗淡,风吹草动,误以为虎,射箭入石的故事,表现了李将军的机警勇敢,武艺高超,力大无比。

3、李广的随从看到深深扎进石棱的白羽箭,会说些什么呢?请同学们围绕这个话题展开想象,写一段对话。

四、搜集卢纶的其他诗作读读背背

板书:

8李广射虎

力大无穷神勇无比

《李广射虎》教案设计之二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塞下曲》。

2、学会9/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7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

3、知道《塞下曲》是赞美西汉飞将军李广神勇无比的,激发学生对民族英雄的敬爱之情。

教学重点、难点:

充分利用故事,理解诗意,了解诗的意境。

教具准备:

投影片、字词卡片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扣题导入,激发读书兴趣

1、板书课题,生读题。

2、有谁了解李广的故事,在哪儿见过的?

学生介绍,教师补充。

3、读了课题,你想知道哪些问题?

(李广是个怎样的人?他是怎样射虎的?)

二、初学指导

1、自学课文

要求:

(1)读准生字的读音,画出不认识、不理解的字词,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2)读正确,读通顺每句话,并画出不懂的地方。

2、检查自学效果

(1)指读课文,纠正读音。

(2)卡片出示,读准生字的音。

(3)重点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警惕:对可能发生的危险情况保持敏锐的反应。

巡逻:巡查警戒。影影绰绰:模模糊糊,不真切。

3、指导书写生字。

4、范读课文。

5、学生轻声读课文,思考《塞下曲》的含义。

小组讨论,再指名说说诗的意思。

指名读《塞下曲》,再齐读。

三、作业

1、练读课文。

2、抄写生字词。

第二课时

一、听写生字词

二、精读课文

1、第1自然段

(1)指名读。

(2)介绍卢纶和他的《塞下曲》。

(3)指导朗读。

(4)齐读《塞下曲》。

2、第2自然段

(1)默读课文,思考:诗中的那位夜引弓的将军是谁?他是怎样的将军?

(2)指名说,齐读第2段。

过渡:(3)轻声读,思考:哪一自然段写的是《塞下曲》前两句所讲的内容?哪一自然段写的是《塞下曲》后两句所讲的内容?

(4)交流讨论。

3、第3自然段

(1)指名读课文,想:这一段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此时此景,将军为什么以为这儿有虎呢?

(2)指名回答。从这儿可以看出李广将军有什么特点?

(3)李广将军还有什么特点?从哪儿看出来?

(4)指导朗读。

(5)解释:暗、草、惊、风。并说说前两句的意思。

4、第4自然段

(1)轻声读课文,解释:平明、寻、没,并说说后两句的意思。

(2)指名回答。

(3)从课文中的哪句话可以看出将军的什么特点?

出示:那白羽箭深深地扎进了石头里,任将士们怎么拔也拔不出来。

指导回答。

三、总结课文

1、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2、教师小结,你从这课中明白了什么?

四、作业

背诵《塞下曲》,并连起来说说这首诗的意思。

三年级上册《石头书》课堂实录


相信很多老师都希望自己的课堂上同学们能够积极的与自己互动。老师需要做好课前准备,编写一份教案。上课自己轻松的同时,学生也更好的消化课堂内容。那么老师怎样写才会喜欢听课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三年级上册《石头书》课堂实录”,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开始:让学生领读唐诗

S:之前,听说老师用别的班级上课,好象心里有想法,今天终于如愿以尝,是什么心情?(略)你打算怎么表现?同学们有点紧张了。紧张吗?

刚才背诵了很多古诗,我知道你们课外书读了不少?都读过哪些书呢?

生:十万个为什么,大林和小林,红楼梦

T:1、你还读过红楼梦,知道里面的人物么?说一个人名字来听听。

2、知道我们今天要读什么书吗?板书:石头书

3、读,你第一次读这个题目的时候有什么疑问

S:石头书是书吗?石头书是什么样的呢?。。。。。。

T:同学们对事物带着很浓厚的兴趣,这就叫好奇,板书:好奇

让我们带着好奇的心情,再去读一读这本奇特的书。

S:打开书,自由读课文。

T:CAI:一册

读,CAI:图片,看,石头一层一层的像不像一册厚厚的书啊?

CAI出示:地壳矿物煤炭勘探

指名读,讲解意思

地壳的壳,有两种读音,还有种读音是KE,你能用它再组词吗?

地壳什么意思?

S:有时候会往上升起,还会往下降落,

T:它就是地球坚硬的壳,

你知道有哪些矿物?

T:地壳中有很多矿物,把地壳中的矿物找出来,就叫勘探,

CAI:刨根问底

读,什么意思?生:问个究竟

CAI:出示六个问题。

现在你知道什么叫刨根问底了吗?生略

T:对一个事情很好奇,问了很多问题,并且非要问清楚,这就叫刨根问底,师连线,因为好奇,所以一定要把事情弄清楚。

师写:刨根问底。看老师写:古体字。讲解意思。包裹着宝贝,右边是锋利的刀,用刀把宝贝挖掘出来。有哪些宝贝呢?

CAI:图,你们知道谁是川川,谁是磊磊吗?

生:男孩子刚强一些,叫磊磊,女孩子温柔,柔情似水。叫川川

旁边这位面带笑容,相貌英俊的是谁呢?

他们正在说什么呢?

默读课文,想:川川和磊磊从叔叔那里刨到了哪些学问?

生:他们知道了。。。。

T:石头书上真的有字吗?CAI:文字

叔叔的话,告诉我们,石头书上的字就是什么?

想象:雨痕像什么?小坑,

波痕像什么?蛇,波浪线。

我们见过这样的字,指板书,见过这样的书吗?CAI出示图

你说这样的字是谁写的。大自然

大自然不仅会写字,还会写诗呢:雨点沙滩点点坑,

学生作诗:浪扑沙滩道道纹。

还有很多矿物呢!CAI:你看看,用一个词来说说

S:献宝,课后读读成语故事《完璧归赵》

你喜欢石头书上的字了吗?叔叔喜欢吗?

CAI:出示文字有啊,你们来看,,,,,在当中看出,叔叔喜欢吗?

S:有哇。。。。。。他说了很多种,说明他喜欢。

S:小不点说明很喜欢。

生试读,体会喜欢。

T:读懂了石头书,有什么用处呢?

S:用处可大了,这书会告诉我们,,,,,,生读课文中段落

CAI:这是树叶,这是贝壳,,,,,读

CAI:图片,树叶,贝壳,小鱼化石

你还知道哪些化石?

这么多的化石留下来,供我们研究了。这些化石告诉我们什么呢?

故事:《琥珀》化石故事,苍蝇和蜘蛛一万年前,,,

叔叔说的化石告诉我们什么?

很久很久是多久?数不清,老师告诉你,几百万年,甚至几亿年。

体会读:很久很久。指名读。

密林是从什么化石看出来的?

变成大海,要多长时间?那你读出来很多很多年,大海是从什么化石看出来的?

T:石头中有字,有画,有故事,还有很多神奇变化。

CAI:珠木浪玛峰,知道它吗?

科学家在上面发现了很多的化石,海螺,和矿物。

你知道在亿万年前,这座山会是什么样子呢?

填空:它告诉我们,在________,这里曾经是______,有_____,有_______,后来_____________,这里就变成了_________,就是我们刚才看到的那座山。

大自然就是一本神气的书,只要你怀着好奇的心,去刨根问底,就会发现,引读CAI:石头是一本书,花儿是一本书,树木也四一本书,云朵是一本书,太阳是一本书,星星也是一本书。。。。。。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李广射虎》复习资料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李广射虎》复习资料

8、李广射虎

一、听写词语并改错:

唐代卢纶组织时期巡逻警惕搭建猎物惊呆扎根边境镇定运足气力出没神勇无比

二、多音字:

扎没塞任将

三、近义词:

神勇——勇敢镇守——驻守边境——边界

巡逻——巡查警惕——警觉猛然——突然

四、反义词:

影影绰绰——清清楚楚

五、背诵默写《塞下曲》以及作者朝代和课文三四自然段(是诗文的意思)。

六、知识要点:

1、《塞下曲》是唐代诗人卢纶写的一首诗。诗中那位“夜引弓”的将军是指西汉时期将领李广,他又被称为“飞将军”,他是一位神勇无比、力大无穷的将领。

2、本文是文包诗的形式。

3、本文的的表示声音的词语有“沙沙”、“嗖”,这样的词语我还知道水“滴答”、铃声“丁零零”、小狗“汪汪”叫、小猫“喵喵”叫、流水“哗哗”响、风“呼呼”刮、……

4、带“神”字的成语:神采奕奕、神不守舍、神机妙算、神出鬼没、神通广大、神清气爽……

三年级语文下册《李广射虎》教案2课时


作为一小学位老师,我们要让同学们听得懂我们所讲的内容。所以大多数老师都会选择制定一份教学计划。这样可以让同学们很容易的听懂所讲的内容,你知道有哪些教案是比较简单易懂的呢?为了让您在使用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三年级语文下册《李广射虎》教案2课时”,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三年级语文下册《李广射虎》教案2课时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塞下曲。
2.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前面的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学习按故事发展顺序写一件事的写作方法。
4.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塞下曲这首古诗是赞美“飞将军”李广武艺高超的。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挂图、小黑板、录音机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二、初读课文
1.自学课文。
要求:(1)读准生字字音,画出不认识、不理解的字词,标出自然段序号,读通每句话。
(2)查字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石棱、神勇无比、边境、朦胧、巡逻、疾风、警惕、搜寻、影影绰绰、猎物、惊呆
2教学效果。
(1)指读课文,卡片正音,强调“塞、搜”都是平舌音,“境、硬、蒙”都是后鼻音,指明“扎”是多音字,并引导比较“扎”的其他读音和意义。
(2)了解词语的掌握情况,重点领会下列词语意思。
石棱、朦胧、疾风、巡逻、警惕、影影绰绰
3.指导书写生字。
(1)齐读田字格里的生字。
(2)指导书写。
(3)学生练字,教师巡视指导。
4.范读课文。
5.分自然段指名朗读(教师相机指点)
6.各自轻声读课文,思考讨论。
(1)文章的题目是李广射虎,“射虎”的含义是什么?
(2)根据课文的故事内容,说说塞下曲每句诗的意思。
先小组讨论,再全班讨论,对诗意只要初步弄清即可。
(3)范读塞下曲。
(4)指名读、齐读塞下曲。
三、作业
1.练读课文。
2.抄写生字词。
第二课时
一、听写生字词
二、细读课文
1.细读第1自然段
(1)指名读。
(2)读后讨论:这一段主要交代了什么?
(3)介绍卢纶和他的塞下曲。
(4)指名读塞下曲。
(5)齐读塞下曲。
2.细读课文第2自然段。
读读议议。
(1)诗中的那位“夜引弓”的将军是谁?
(2)他是怎样的将军?
(3)齐读第2自然段。
3.细读课文第3自然段。
(1)默读课文,思考讨论
这一自然段写了一件什么事?(讨论,相机板书:夜晚风吹草动以为有虎拉弓猛射)
这一自然段是按什么顺序写的?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
(2)练习朗读,对照挂图,说说李广射虎的经过。
(3)继续讨论。
课文写将军听见风吹草动的声响,想到虎,搜寻虎、发现虎、射虎这一过程说明了李广怎样?(机警、敏捷、善射、勇敢沉着)
(4)指导朗读。
(5)诗文对照解释塞下曲的前两句。
4.细读课文第4自然段。
(1)轻读课文。
(2)讨论。
“蒙蒙亮”指什么时候?
李广的随从去射虎的现场寻找猎物,为什么全都惊呆了?(相机板书:清晨寻找猎物扎进石头)
“深深地扎进”、“怎么也拔不出来”说明什么?(武艺高超,力大无穷)
(3)指读课文。
(4)诗文对照解释塞下曲的后两句。
(5)将全诗的诗意连起来说一说。
三、总结全文
1.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2.教师小结:本文采用“以文包诗”的形式,叙述了李广将军一次夜巡,路过一片松林,光线暗淡,风吹草动,误以为虎,射箭入石的故事,表现了李将军的机警勇敢,武艺高超,力大无比。
四、课堂练习
背诵塞下曲。
附板书:
8.李广射虎
夜晚风吹草动以为有虎




清晨寻找猎物扎进石头

三年级下册语文《惊弓之鸟》课堂实录


《惊弓之鸟》课堂实录师:今天,我们来学一篇课文,是一个成语故事,叫──(生读题)《惊弓之鸟》

这“惊”──(生接)是害怕。对!这“弓”(生自由答)是弓箭、弓弦的意思。这“之”在这里是“的”的意思。

师:那么:“惊弓之鸟”的意思是──

生:害怕弓弦声的鸟。

生:被弓弦声吁怕了的鸟。

(在审题的过程中,要让学生自己体会字词的含义,理解课题的意思)

师:同学已预习课文的生字,读读──(卡片认渎)

悲惨cǎn愈合yù什么意思?(生答:伤好了!)

魏国嘣bēng,注意后鼻音

孤单失群,失,什么意思?

生:离开,孤零零的,离开了大家。

师:示“更赢”。

生:我记住”赢”是“亡、口、月、羊、凡”组成。

师:挺好。我们接着自己学。听清要求──

生:一边读,一边标上自然段的序号,在重要的值得研究的词句下做上“~~~~”在不理解的有疑问的词句下做上“──?”(板书,1、2、──?)

这些都叫“读书记号”,其实,不少同学平时也已经在用了,是吗?好,我们开始自学。

生:(自学,做读书记号)

师:(巡查,边查边交流)几个自然段?

生:八个!

师:我看到不少“~~~~”,很少看到“──”?没有疑问!

生:我有疑问的!(指书)我觉得这样写不妥当!

生:我也有疑问的……

师:不错,能发现疑问的孩子就在钻研课文了2现在,我们就以第一句为例,谈谈你研究了哪个词?

生:我在“射箭能手”下面打上“~~~~~”。

生:(自由接话)我也是的,我也是的!

师:那么,有没有不理解的词,打上“?”的

生:(静场)

师:建议你们再仔细读读,看看有不明白的词语吗?

生:(再接,仍表示没有疑问)

师:那么,老师请教大家古时候的魏国是现在的什么地方吗?

生:(摇头)不知道。

师:有知道吗?(众都说不知道)那么,怎么不打上“?”呢?(生笑,并问,什么地方?)

师:古时候的魏国是现在山西一带。以后,可要认真读呀!好,我们接着往下研究”

(以一个学生可能疏忽的词作例子,不仅让学生学会用读书记号,而且促进形成认真钻研课文的习惯)

师:刚才你们打“~~~”的是哪个词?(生齐答,射箭能手)

师:第一自然段中,哪一句话说明更赢是个“射箭能手”?读一读,用~~~表示。

生:(读,并做“~~~”记号)

师:请读:

生:“大王,我不用箭,只要拉一下弓,就能把这只大雁射下来。”

生:(举手说)某某把“更赢指着大雁对魏王说。”也打上~~~,我认为没有必要吧?

师:你们认为呢?

生:(自由答)不该划!应准确!

师:对,我同意。应准确。谁来读读这句话,我想该读出更赢的气魄是吗?

生:我来试试:“大王!……”

师:怎么样?

生:还可以,但不是更赢,还是他自己!

师:我来试试?(范读)

生:(评价)很不错!

师:谢谢。你们再试试。(生练)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始终要以平等的身份与孩子一起学习、交流,抓时契机进行引导,促进孩子提高。)

师:你们发现了没有?刚才我们读的哪句话中,有一个词是用错的!

生:(纷纷接上说)对啊,是“射!”

师:是啊!不用箭,怎么可以说是“射”?我们给他改!

生:(众)改成“惊”改成“吓”。

师:那么拿起笔──(生纷纷拿笔欲改)

师:真改?是课文的错误?(一生悟,大读“没错!是故意这样写的!”──不少人响应!)

师:好,我们别争,以理服人,改,要有理由,不改,也要有理由,请先讨论讨论。(生立即进入自由议论、热烈)

生1:不改!作者用“射”,自有他的道理,读下去自然会明白。

生2:不用改!这不是错误,而是有意这样安排的。

生3:不改!这是让我们带着问题读,越读,越有味道。

师:大家说得有道理,作者这么写,激起我们读者的兴趣,吸引我们往下学!

继续学!请找一找,课文中哪一个字置大雁于死地?

注意!把让大雁送命的字圈出来!

(设置一个“研究点”贴近学生最近发展的研究点,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始终让全体参与、全体投入。)

生:(纷纷将团好的课本递给老师看。)对吗?是吗?

师:(巡视,批改,给学生以肯定与否定的表示,对团错的学生示意再想想。……)

师:一齐说,哪个字:

生:“嘣”!

师:为什么“嘣”置大雁于死地!

生:(齐说,七嘴八舌地)“嘣一声响后,那只大雁忙往上飞,拍了两下翅膀,从半空中掉下来。”

师:这是课文的第几自然段?

生:第四自然段?

师:对,我们好好地读一遍,行吗?

生:(较整齐地朗读了第四自然段)

师:不错!(打开投影)请大家仔细看。这幅图画的是课文第四段中哪一句话?

生:(立即看书,并主动动笔)

师:哪句话?

生:大雁忙往上飞……从半空中直掉下来。

师:“大雁忙往上飞”是什么原因?“直掉下来”又是什么原因?(生纷纷举手,但不是绝大多数)

师:不着急,还是请你从课文中划出来。(生又投入课文中)

生:“忙往上飞”是因为它心里害怕。

生:“直掉下来”是它一使劲,伤口又裂开了,掉下来了!

师:刚才同学们划的词句都在……

生:第八自然段。

生:第八自然段的最后两句。

师:对,请大家再读读这两句话。

生:“它一听到弦响,JLl里很害怕,就拼命往高处飞。它一使劲,伤口又裂开了,就掉了下来。”

师:读得好!请大家看黑板,我们看看谁说得清楚……

我说第一句:因为这只惊弓之鸟听到“嘣”的一声,所以……

(生接上:心里害怕)

(板书嘣害怕)

生:因为它心里害怕,所以拼命往上飞。(板书往上飞)

生:因为拼命往上飞,所以伤口又裂开了。(板书裂开)

生:因为伤口裂开了,所以就直掉下来。(板书直掉下来)

师:能用“因果句”分析这只惊弓之鸟吗?大家自己试着说说。

生:(经过准备后,一组同学一个接一个练习说话)

师:能变一种形式说吗?先说结果,再说原因──比如:大雁直掉下来,是因为伤口又裂开了……

生:能:能:(很自觉地投入先果后因的句式练习)

师:你们的思路很清楚!(打开投影,试动了一下)是活动的,谁能把它受惊后的活动演示一下?

生:(纷纷举手)我来!我来!

师:(某某,来演示,大家仔细看!我们说“嘣”后你就表演,明白吗?)

生:(齐)嘣──演示的同学让“惊弓之鸟”忙往上飞,然后又让它“直掉下来”!

师:对不对?是这样吗?

生:(齐)对!

师:这个“忙”和“直”演示得特别好,是吗?

生:(笑)

(无论是句式的练习,还是词义的演释,尽量都让孩子们在欢愉的气氛中进行,让孩子们通过自己的实践,在同伴的评价中掌握知识,获得能力。)

师:好了,大家都明白了,谁置大雁于死地?

生:“嘣”!

师:(指名)小A,如果,你跟魏王去打猎,如果,你也拉得动这张弓,也会“嘣”的一响,这只大雁会不会掉下来?

生:小A(楞了一下,摇摇头)不会。

师:那么,这只惊弓之鸟怕的是更赢的“嘣”,而不是小A的“嘣”?(众楞了,又顿悟!)

生:(齐)不是!不是!它怕的就是“嘣”!

师:你们是说,不管淮拉弓,只要有“嘣”的声响,它就会怕:对吗?小A拉出“嘣”,他也会掉,是吗?

生:(响亮地)是!

师:(故作不解)那更赢有什么了不起,把大雁吓下来的本

事,谁都有,小A也有,更赢算得上射箭能手吗?

生:(纷纷发言:更赢有本事的,有本事的。)

师:更赢的本事是什么?你能用这个句式写话吗?

更赢的本事不是()而是()。

有困难的同学可以参考书上的第六段,完成练习六的第二题。其他同学按自己的想法写。

(将作业设计成梯度形式,让各类学生在自己的中国上练习)

生:(作业)

师:(巡视,进行个别辅导)

师:完成的,可以先读给大家听。

生:更赢的本事不是会拉弓,而是看出这是只嫁弓之鸟。

生:更赢的本事不是只会拉弓吓大雁,而是他能从雁鸣声中知道这是一只惊弓之鸟。

师:不错,谁再说说。

(继续巡视,继续讲评)

这“一眼识破”用得好,你读一下:

生:更赢的本事不是只会拉弓吓大雁,而是他能一眼识破这是一只惊弓之乌。

师:好吗:(众:好!)“这是一只”改成“那是一只”更妥,是吗?

生:对,因为大雁远在天上。

师:好,做完的同学自由交流,我们第一节课学到这里。

下课!

第二课时

师:我们继续学习──

(生接):惊弓之乌。

请大家考虑一下,更赢是根据什么一眼识破那是一只惊弓之鸟?

生:(纷纷举手)

师:不忙回答,请大家翻开书,请在第一段,准确地划出答案。

生:(认真地划句)

师:答案是──请一生读:“一只大雁从远处慢慢地飞来,边飞边鸣。”

师:对吗(生:对2)一齐读──

师:慢慢地飞是因为边飞边鸣是因为──原因在课文(生抢接──第八段)

师:(笑。对抢者说)以后请别抢着答,让大伙儿也想一想。

好。现在,在第八段划答案,并完成《作业本》上的练习。

师:某某请把答案写在黑板上。(生写:受过箭伤、孤单失群)

师:(评价)因为它受过箭伤,所以它飞得慢(板书:飞慢)

生:(补充)我认为“孤单失群”也是飞得慢的原因。因为它没有领头雁的带领。

师:你理解得很深。课文中说它──叫得惨,是因为它离开同伴,得不到帮助。

同学们看,最后一段话,第一句话是写什么?

(指名):飞得慢是更赢看出来的,叫得惨是他听出来的。

师:说明他看得仔细,听得很认真。大雁飞得慢你看不看得出来。

生:看得出来。

师:这不稀奇。叫得惨你听不听得出来。

生:听不出来。

师:请念第二句话。(生念)(众笑!)它叫得那么惨,你们念得那么愉快?再念一遍。

生:(齐读)

师:我们看得出吗?听得出吗?有这样的本事吗?

生:没有!常人是没有这种本领的!

师:更赢有这种本事。更赢不但()而且()(示黑板)谁能按这个要求说话。请准备一下,写在课文旁边。

生:(思考、书写、举手)

生1:更赢不但能一眼识破那是一只惊弓之鸟,而且马上作出用弦声吓它的决定。

生2:更赢不但知道它是惊弓之鸟,而且马上想出吓它的办法。

生3:更赢不但善于分析,而且能果断作出决定。

师:说得好!我们来看:这“飞……,叫……”是更赢观察出来的。

飞得慢受过箭伤

叫得惨孤单失群

观察分析判断

师:准备一下,再来一次。

生:(再读,再评)

师:这次大家满意了吧!同学们注意了没有,这篇课文是先讲结果,再讲原因的。能用“||”符号将课文分成两大段吗?

生:(立即投入分段练习)

师:(“巡视”分段情况)说说第一段()节──()节。第二段()节──()节。分对的请举手。(生举手)好,都正确!

师:现在,我们来练习“对话”了。你们喜欢演更赢,还是喜欢演魏王?

生:更赢!魏王!(意见不一)

师:要不,我先演更赢,我们不读提示语,就开始“对话”了:“大王,我不用箭,只要拉一下弓,就能把这只大雁射下来。”

生1:“是吗?你有这样的本事?”(生绘声绘色地表演,众鼓掌)

生2:“是吗?你有这样的本事?”(更生动,众鼓掌)

师:我往下演了,你们一齐问。

生:“是吗?你有这样的本事?”

师:(傲慢地)当然!

生:(众一楞,随即叫起来。)老师,你台词错了。和书上不一样!

师:(不服地)更赢是否肯定能把那只惊弓之鸟吓下来?

生:是的。

师:那我为什么不可以把更赢的话改成“当然!”我实事求是吗!

生:你太不合情理了!

生:怎么不合情理?

生:你面对的是大王,能这样放肆?

生:再说,究竟能不能射下来,还没有把握呢?

生:更赢是个很谦恭,很尊重事实的人,不会说“当然“。

师:说得对极了!在大王面前,更赢说话很注意自己的身份,谦虚、有礼。再说,当时大雁还没掉下来呢!

师:我再来念:“我可以试一下。”这次对了吗?

生:对了!

师:(读“拍两下翅膀忽然从半空中直掉下来。”过渡)

生:“啊!”“真有这样的本事?”

师:你这“啊!”读得捧极了!读出了魏王的惊讶,非常到位,再来一次!

生:(大受鼓励,又来了一次。)

师:我们读完了,老师还有一个问题想和大家讨论讨论──

生:(顿时来劲)什么问题?什么问题?

师:究竟是谁害死了这只惊弓之鸟?讨论一下。

生:(热烈议论)

生1:我说!是更赢害它,是更赢的“嘣”!

生2:我不同意。更赢根本没碰到它,是先前那个猎人,大雁的伤是以前受的。

生3:以前那个猎人又没射死它,它不是活得好好地,在飞吗?

生4:是那群大雁,干嘛不回来找找它?要不,它也不会这么孤单失群了!

生5:我认为关键是它自己!它要是心理素质好,不吓自己,更赢的弓弦再是“嘣!嘣!嘣!”也不碍事!(众大笑!)

师:你说得真好:我觉得这只大雁在于自己吓自己。因为它第一次受到了箭的伤害,第二次碰到类似的情况就惊了,其实它只要不惊,不往上飞,伤口也就不会裂开,也不会直掉下来了……

那么,我们学这个成语故事有什么意义?

生:(立即接)不要当惊弓之鸟!(众笑,你是鸟吗?)

生:心理素质要好。不要自己吓自己。

生:不要太心虚了,否则会自投罗网。

师:“自投罗网”?(学生笑,插话,你是坏人啊:)

生:我想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别犯“惊弓之鸟”的错误,遇到紧急的情况要冷静,别自己吓自己,要想出自己救自己的办法。

师:不错,我想他说的就是这个故事的积极意义了吧!

这个作业,不知你们能做吗?请写写看。

这只受箭伤的大雁,只要(),就()。

生:写作业。(提醒写字姿势)

(恰当穿插进行书面练习,既巩固所学的知识,又调节课堂教学节奏,动静搭配,说、写结合)

师:(巡视,给予个别指导)。做完了?我们交流一下。

生1:这只受过箭伤的大雁,只要心理素质好,就不会丧命。

生2:这只受过箭伤的大雁,只要不自己吓自己,就不会命归黄泉。

生3:这只受过箭伤的大雁,只要冷静、沉着,就平安无事。

师:好!这个“只要……就”,立即就检验出大家的学习水平。这每句句子都正确,哪一句比较优秀?

生:第三句!用词简炼,意思明确!

师:我同意。

课文已经学完了。能总结一下,我们学会了什么?

生:(立即举手)……

师:建议大家先想想,理一理,做个准备,然后再有条理地说。

(x教师适时作引导,教会学生有条理的按要求发言。)

师:准备好了?好,请发言。

生:我懂得了“不动笔墨,不读书”学会了读书时做读书记号。

师:很好!学会做读书记号,(指黑板)这是本单元的训练目标。希望大家常用。

生:学会了本课的字词,特别记住了这个“赢”怎么写。

师:真的,能默给大家看吗?

(生上讲台,在黑板上默写“赢”)

生:我学会了“惊弓之鸟”这个成语的含义。

师:应该说“我懂得了……”或“我明白了……”是吗?

生:我能把大家说的作个总结:

1、学会了读书要作读书记号。

2、学会本课的字词,像孤单失群、悲惨、愈合等……

3、明白了“惊弓之鸟”这个成语的含义。

生:我补充,学会了用“只要……就”等关联词造句。知道这篇课文按“结果、原因”分段。

师:你们总结得非常全面,把老师想说的都说了,现在──

下课!(众笑)

〖板书〗

飞得慢──受过箭伤──裂开

叫得惨──孤单失群──往下飞

害怕

更赢──射箭能手

害怕──直掉下来

嘣惊弓之鸟

三年级下册优质课《李广射虎》教学设计


在每学期开学之前,老师们都要为自己之后的教学做准备。所以大多数老师都会选择制定一份教学计划。从而在之后的上课教学中井然有序的进行,那么优秀的教案是怎么样的呢?小编收集整理了一些三年级下册优质课《李广射虎》教学设计,仅供您在工作和学习中参考。

【教学目标】

1.掌握本课生字、词语;

2.背诵《塞下曲》,并通过对课文的学习理解其意思;

3.了解李广,体会其神勇无比。

【教学重难点】

通过语言文字的理解感受到李广的神勇,并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课前准备】

李广的资料,《塞下曲》一组诗,相关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检查预习:展示性认读和朗读。

1.认读生字词。

2.课文的朗读。

二、背景资料:学生相互交流自己搜集的资料,教师补充、完善。

1.李广其人。

2.西汉时期。

三、自读课文,画出不理解的地方。

四、同桌交流,解决初步的疑问:小组合作或集体交流。

五、再读课文,自我体会李广的神勇无比。

六、写字教学,完成课后生字的书写:观察字形特点,教师提示并范写。

【设计意图】三年级要初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本课时教师通过检查,一方面可以了解学生自学的效果,另一方面也是对学生开展自我学习的促进。学生的自读课文产生的疑问和一些简单的问题,则交给学习小组来解决,这也是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和自我解决问题能力的一种方式。第一课时的目的是为第二课打好铺垫,但同时也更多地培养学生的自学自悟的能力,包括课文朗读、资料搜集、解决问题和观察字形,都充分地体现了这一目的。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生字词。

镇守边境巡逻朦胧出没警惕拈弓搭箭石棱

2.分段朗读课文。

3.通过昨天的学习,李广给你留下什么样的印象?

【设计意图】熟悉生字词是读通课文的前提,故先安排了词语的复习。在简单朗读课文的基础上,迅速地切入本课的主要任务:感受李广将军的神勇无比。这只是初步的印象,缺少具体的材料支撑,于是自然而然地进入下一步的让学生通过自读,寻找这种认识的依据,促使学生去学习语言文字。

二、默读课文,找出体现李广神勇无比的语句。

【设计意图】真正实效的课堂需要学生有这样一段时间安静地自学。

三、集体交流。

(一)夜巡:胆识过人

一天夜晚,月色朦胧,李广带兵外出巡逻,路过一片松林。一阵疾风吹来,树木野草发出沙沙的声音。

1.读一读,体会一下,给你什么样的感觉?

2.如果你在场,你会有什么表现?会想到什么?

3.这样的夜晚,李将军出来巡逻,说明什么?

大将军自己带兵出来巡逻,不是贪生怕死的首领;夜巡,说明胆量过人;还说明他很负责任。

(有这样的大将军,边境何愁不安全?)

4.读出当时的险境,就能体现出李将军的勇敢。谁来?

(这里又没有老虎,更没有敌兵,你怕什么?)

5.理解:朦胧疾风

【设计意图】主要是营造一种情境,让学生体会在这样的环境中巡逻是什么感觉。其实学生在生活也有害怕的体验,但这样的环境更为凶险,学生会结合自己的体验与阅读经历想像出在这样的环境中的感受与李广的胆量。由于有了充分的情感支撑,朗读表达出这种感受自然就会水到渠成。而朦胧和疾风则是为了古诗首句林暗草惊风的教学需要而设。

(二)射虎:临危不乱

导语而此时的李将军会是什么表现呢?

李广连忙拈弓搭箭,一支白羽箭嗖地一声射了出去。

1.李将军怎么会想到有猛虎?

说明他经常巡逻,熟悉情况,十分警惕。

2.连忙说明什么?反应很迅速

如果换成慌忙会怎么样?箭会射不准;没有力量

比较两句话:

(1)李广连忙拈弓搭箭,一支白羽箭嗖地一声射了出去。

(2)李广慌忙拈弓搭箭,一支白羽箭嗖地一声射了出去。

读一读,体会李广将军此时的表现动作连续;沉着。

3.拈是什么意思?谁来示范一下?用两三个手指拿

硬弓是什么意思?一般人用两三个手指能拉得开吗?

4.嗖字能看出什么?速度很快,说明李广的力气大。

比较两句话:

(1)李广连忙拈弓搭箭,一支白羽箭嗖地一声射了出去。

(2)李广连忙拈弓搭箭,一支白羽箭射了出去。

5.这一切都说明什么?李广将军警惕、沉着、反应迅速、力气大。

6.读出李将军的这种大将风度!谁来?

(1)指名读,并进行指导。

(2)齐读,感受李广的英勇表现。

【设计意图】通过关键词句的比较,体会如何运用语言文字的描写表现人物的品质。通过比较,感受到用字造句的准确性;通过比较,让朗读教学不再生硬;通过比较,感受到李广的临危不乱。这一切都在教?的主导下,由学生自已感受而得到,充分体现和尊重学生的自我学习。

(三)寻箭:神勇无比

导语这一箭下去会是什么结果呢?

1.教师范读第4自然段,并说出自己的感受出人意料。同学们,你们有什么感觉?说说看。

2.呀字到底包含着哪些惊讶?

昨天夜晚那不是老虎呀,箭竟然射入了石头呀,竟然扎得那么深呀

谁来读一读这个呀?

怎么样就叫做惊呆了?谁来示范下惊呆的表情?

3.任将士们怎么拔也拔不出来,那将士们会怎么拔呢?

想一想,如果把深深去掉行吗?

比较朗读:

(1)那白羽箭深深地扎入了石头中。

(2)那白羽箭扎入了石头中。

4.石棱是什么地方?查字典,出示棱的义项,给学生选择。并用方体粉笔盒示范出棱的位置。箭射到这个位置一般会出现什么情况?

所以这是最出人意料的,如果你在场会说什么?

生:李广将军的力气真大呀!

生:如果真有老虎在这儿,肯定被射穿了。

生:跟着李将军打仗,肯定会打胜仗。

生:李将军箭术这么好,一定让敌人闻风丧胆。

生:李将军真是神勇无比呀。

5.那就把你们的这种惊讶与敬佩之情读出来吧。

6.现在,你们知道西汉的皇帝为什么派李广镇守北方边境了吧?

【设计意图】教师的范读,体现师生共同的学习过程和感觉,因为课堂是学生的,也是教师的,教师当然也要表达自己的感受;学生呀的示范,则是对文章理解的一种外在表现形式:朗读和形体语言;棱位置的示范,准确而形象地解决这个词的理解。这一环节,充分体现了课堂是师生互动的课堂,是活动的课堂!深深和棱为古诗最后一句没入石棱中的教学需要而设。

(四)诵诗:李广扬名

唐代大才子卢纶为此还给李将军写了一首诗《塞下曲》。

1.出示诗句,齐读。

2.此诗是为赞扬李广将军的神勇无比的,你得读出刚才在文中的感受。

3.联系课文,自己理解诗句的意思。

4.质疑。

5.拓展:赞扬李广神勇的诗还有

《出塞》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设计意图】有了对课文内容的充分理解和人物品质的充分感受,以及关键词语的教学和理解,古诗的教学已经不再是问题,所以,应该完全由学生自己去理解。古诗的拓展则是对深化人物形象的有效补充。

四、自主作业。

1.其实有关李广的故事和诗还有很多,你们想知道些什么吗?

2.学习了本文后你想为自己设计什么作业?

生:默写《塞下曲》这首诗。

生:把李广射虎的故事讲给家长听。

生:收集李广将军英勇善战的故事。

生:找卢纶的其他诗读一读。

生:了解西汉时期的历史。

3.同学们真会学习,你们设计的作业都很有价值。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做一做,相信同学们都能做得很好!下节课我们将展示大家的作业!

【设计意图】作业的产生来于学生,再由学生自主选择作业完成,并将展示学生的作业,充分地尊重了学生学习的愿望,很好地激发了学生主动完成作业,做好作业的积极性。这也是学生主体性的一种体现。

三年级下册《李广射虎》优质课教学设计


作为杰出的教学工作者,为了教学顺利的展开。即使每天晚上一两点都要坚持制定出一份最详细的教学计划。上课自己轻松的同时,学生也更好的消化课堂内容。那你们知道有哪些优秀的小学教案吗?请您阅读小编辑为您编辑整理的《三年级下册《李广射虎》优质课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一、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塞下曲》。

2、学会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7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

3、指导边读边想边体会,培养语感和问题意识。

4、知道《塞下曲》描写的是西汉飞将军李广,从故事中感受他的神勇无比,激发学生对民族英雄的敬爱之情。

二、教学重难点

1、朗读指导,要读出语调和感情,培养语感。

2、培养学生边读边思边体会的习惯,学会质疑问难。

三、教学时间

2课时

四、教学准备

1、预习

(1)朗读课文数遍,要求读得正确,通顺。

(2)在课文中划出生字新词,标上拼音,朗读数遍。

(3)养成边读边想的习惯,有疑问的地方做上记好。

(4)试着查寻李广这个人物的生平资料。

2、制作本课的基本网页,第二课时尝试着在网络环境下进行教学。

3、词句卡片:塞塞下曲惊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拈弓搭箭

影影绰绰

4、黑板旁画好两个田字格。

5、准备好弓箭:铅丝作弓,教鞭作箭。

第一课时

一、引出诗文,质疑问难

1、从武松打虎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引出:今天王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学习一篇新的课文,题目是:李广射虎(板书课题,并指导朗读好课题)

2、同学们,题目是一篇文章的眼睛,它会告诉我们文章的写作范围和内容。现在,你读了这个题目,你希望这篇课文能告诉你哪些内容?(引导学生围绕课题质疑)

(学生可能会提出如下问题:李广是谁?他是个怎样的人?他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射虎?为什么要射虎?最后射中了吗?结果怎样?)

师评价:同学们,质疑问难是一种学习的好方法,围绕课题提出问题,可以使我们读书更有目的,读后的收获会更大。

3、其实,李广射虎的故事是作者根据唐代诗人卢纶写的一首著名的古诗《塞下曲》的情节改编的。我们先来读读这首诗。

(1)多媒体出示古诗:

塞下曲

【唐】卢纶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2)自由读读这首诗[注意多音字没(mo)],哪些词句不理解或者感到难懂,请提问,教师随机做上标记。

(学生难懂的词句:塞下曲、草惊风、引、平明、没、石棱)

师评价:同学们,会学习的同学不仅要善于提问,而且还要善于去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最终能够自己解决问题。你们行吗?谁来说说你想用什么办法来解决这么多的问题?(读书、思考、讨论、利用工具、咨询等)

二、初读课文,学习词语

1、自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通顺,难读的地方要停下来多读几遍。

2、媒体出示词语:(第一次出示有拼音,第二次去掉拼音)

lulunlengluochuoniansouzha

卢纶棱逻绰拈嗖扎

tangsaijingjutisoudayingliedai

唐塞惊据惕搜搭硬猎呆

(1)自读指名读――领读

(2)去掉拼音自读――指名读――集体读

3、指名朗读课文,用开火车的办法每人读一句,以顾及面上的情况。

4、再读读课文,不仅要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而且要边读边思,看看刚才提出的那么多问题,哪些可以通过自己读书思考后解决的。读完后展开讨论。(鼓励刚才提问的同学回答自己提出的问题。)

(教师点拨:塞:边界上的险要地方。塞下曲:指古代一种以描写边防战士为主的诗歌。)

三、精读课文,探究感悟

1、读解第一句诗。

(1)出示:林暗草惊风一句,指名读好这句诗。

(2)要求学生从课文中找出相关句子读一读。再指名朗读,师生评价。(可反复几次,重点要把诗句中的暗和惊的意思读出来,林是暗的,风惊动了草,即要读出令人恐惧的感觉。)

(3)集体朗读,渲染气氛。

2、读解第二句诗。

(1)出示:将军夜引弓一句,指名读好这句诗。

(2)要求学生从课文中找出相关句子读一读,看怎样读才能把句子读好。然后指名朗读。

(3)教师将第三句改成李广想到这一带常有猛虎出没,遍四处搜寻着。让学生找出差异之处,并体会句子意思的不同。教师出示警惕一词,让学生体会原句中李广在搜寻猛虎时的小心谨慎的样子,然后教师再指导把这句话读好。

(4)多媒体出示:猛然间,李广发现一支白羽箭射了出去。第二天(旁边附上相应的图片)(影影绰绰和拈弓搭箭设计为点击时出现红色下划线,并在它的右上角出现?)

①指名朗读,引导质疑:这两句话中有没有什么地方比较难懂?(教师引导学生通过看图和做动作理解拈弓搭箭的意思:左手握着弓,右手把箭架在弓上。影影绰绰:指模模糊糊看不清楚。)

②指名朗读,师生评价,再读,反复多次。(要读得紧凑些,紧张些,体会李广的胆大和射箭技术高明)

③师:李广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板书:胆大艺高)

④继续引导质疑:同学们,在这两个自然段之间,你是否发现了什么问题?

提问:李广射出了箭,为什么不马上派人去寻找猎物?(引导学生联系上文说出自己的理解,感受李广的多谋沉稳)

3、指导读好第一二句诗,最后完整的朗读古诗。

四、写字指导

1、再一次出示生字,读一读,说一说哪些生字在书写时要引起注意的。

2指导写字:搜塞

(1)多媒体演示搜的笔顺,教师在田字格中板书指导,并与叟嗖馊比较。

(2)多媒体演示塞的笔划,教师在田字格中板书指导。

3、学生描红

五、课外作业

1、抄写词语

2、朗读课文,背诵古诗

3、从网上查找李广的生平事迹和相关故事,下一节课上交流。

第二课时(在网络环境下上课)

一、复习导入

1、课前板书:李广射虎胆大艺高

2、自主站出当众背诵古诗,要背出题目、作者、朝代和诗句。

3、出示古诗,集体朗读。

二、学习清晨寻箭一部分

1、师引: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前两句诗的内容,那么,后两句诗又讲了什么事情呢?请同学们自由读读最后一段,然后同桌试着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2、指名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第二天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师生评价,然后再指名说。

3、师:刚才大家把第二天发生的事说清楚了,现在谁能把这段话读好,读出感情来?

朗读――评价――朗读

4、媒体出示箭没石棱的图画,问:假如你就是其中的一位将士,你会说什么?

(板书:力大无穷)

5、指导感情朗读后两句诗。(要读出惊讶、钦佩的语气)

6、引导学生归纳李广的性格:同学们,通过李广射虎这个古诗,我们知道李广是一个胆大艺高、力大无穷的将领,课文中是用哪一个词语来形容他的?

(板书:神勇无比)指名读好这个词集体读好这个词

7、指导深入朗读古诗,进一步体会李广这种神勇无比的英雄气概。

三、在网络环境下拓展延伸

1、学生鼠标点击诗配动画按钮,看动画读诗,并与课文内容相对照,要能够发现动画与课文内容的矛盾之处。

引导质疑:课文中写李广的随从去寻箭,而动画中却写李广亲自去寻箭,这不是矛盾了吗?

师引:到底是第二天李广去寻箭还是他的随从去寻箭,古诗中也没有写清楚,所以这两种说法都可以。课后请你思考,你赞成哪一种说法,并说明理由。这就作为一个课后作业。

2、自由读读第二自然段,看看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另外,你对李广这个人,还想了解些什么?

引导质疑:人们为什么称李广为飞将军?还有哪些故事写李广的神勇无比?

3、学生鼠标点击李广小传,根据刚才提出的问题自由阅读文本,读后四人小组围绕刚才提出的问题交流读后的收获,最后推派代表交流讨论结果。

4、学生鼠标点击古诗《出塞》,诗文结合,在读、看、想中感受人们对李广的敬佩与怀念。然后自由发言,也可背背《出塞》一诗。

四、小节

通过这两节课的学习,我国西汉时期的这位民族将领李广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哪?请用一两句话表达出来,写在计算机的留言板上。

五、课后作业

1、抄写古诗

2、讨论课上留下的问题:第二天寻箭是李广亲自去好还是让随从去好,还是一同去好,并说说理由。(在语文综合活动中将组织一次辩论会)

小学教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李广射虎》教案(3篇)


老师在上课时经常会遇到难解决的问题而耗费半节课的时间吧,老师需要提前做好准备,让学生能够快速的明白这个知识点。从而在之后的上课教学中井然有序的进行,那你有没有为了一个问题而去做过一份教案呢?小编收集整理了一些“小学教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李广射虎》教案(3篇)”,仅供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导语】本文采用“以文包诗”的形式,介绍唐代诗人卢纶所写的诗篇《塞下曲》,大意是:将军夜晚外出巡逻,见树林深处风吹草动,以为是虎,便弯弓猛射,天亮一看,箭竟然射进一块石头中去了,表现了李广将军的力大无穷和武艺高超。教案网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大家参考!

篇一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词,理解“影影绰绰”、“拈弓搭箭”、“神勇无比”等词语的含义。

2.理解文包诗的课型,能背诵诗歌,并说出诗歌大意。

3.能过朗读表达李广将军的力大无穷、神勇无比。

教学重、难点:

学习理解古诗《塞下曲》,丰富学生积累。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由题导入,引出课型

1.“叫醒耳朵”常规训练:“猛然间……拉开硬弓”;“那白羽箭……拔不出来”。

2.今天这节课,我们来学习《李广射虎》这篇文章。李广是怎么样的一个人呢?同学们来说说你们的了解。咱们打开书,快速读一读第二小节,搜寻一下有关李广的信息。

3.通过预习,同学们知道这是什么类型的课文吗?(文包诗)我们以前学过哪些?有了以前的这些积累,相信你们学起这篇文章来会更加得心应手!

4.来,先请合作小组互查一下你们的预习情况。给你们读一遍的时间,你们可以采取自己组里独创的方式,来读一读。

5.由一小组汇报预习——朗读课文一遍,学生评价。

二、由诗及文,理清脉络

既然是文包诗,那么文章与古诗是如何一一对应的呢?请同学们默读文章,并用心思考,然后我们来交流。

三小节——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四小节——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三、诗文对应,感悟神勇

1.让我们再走近些,来感受古诗的精妙与文章描述的精彩。刚才同学们提到,第一句古诗对应的是第三小节。现在我就请同学们拿起笔来划一划。哪几句是写“林暗草惊风”的?用横线表示。哪几句是写“将军夜引弓”的呢?用波浪线表示。(学生自学)

2.训练朗读第一行,读出当时夜黑风疾的情景来。

3.谁来读读对应第二行诗的句子?从这几句话里,你又进一步了解李广了吗?从哪些词语里了解的呢?

4.一代名将果然名不虚传。从他一气呵成的射虎动作,不难看出他的神勇。谁能用一个字来概括。训练朗读第二行,读出李广的机敏、神勇、果断来。

5.回归古诗。读得真好,回到古诗中,你还能读出这样的气势来吗?谁来试着读一读第一句。

四、诗文对应,感悟力大

1.用我们刚才的学习方法,请自学第四小节。先划一划,再读一读。

2.让老师来了解一下你们自学的成果。平明,是什么意思?是啊,一大早,李广的随从便出去寻找那支射出去的白羽,可是看到的是什么样的场景呢?

3.请大家注意标点,谈谈这两个感叹号给你带来的感受。你能读出来吗?

4.我们想象一下当时的情景,白羽箭还有多少露在外面?从字里行间找根据,或者你从古诗中找到相应的字,也可以说明。

5.练读最后一句,感受李广的力大无比。

6.此时此刻,如果让你用“好一个 的李广”来称赞他,你准备怎样表达?

7.再次回到古诗,读出你心中的赞叹。

五、回味诗文,练习讲述

1.让我们用最快的速度背下古诗。

2.来,对照古诗学着做一个说书人,给我们说说李广的故事。

六、拓展古诗,提升阅读

1.李广如此神勇,难怪唐代另一边塞诗人王昌龄有诗这样赞道: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2.这首诗《塞下曲》的作者卢纶,有名的边塞诗人。他的《塞下曲》共有六首。老师在这儿给大家读一读另外一首。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像上学期我们进行的古诗研究一样,模仿着写一篇文包诗。老师相信,只要有心,一切皆有可能。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出诗文,质疑问难

1.“武松打虎”的故事同学们的印象非常深刻。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李广射虎(板书课题,并指导朗读好课题)

2.同学们,题目是一篇文章的眼睛,它会告诉我们文章的写作范围和内容。现在,你读了这个题目,你希望这篇课文能告诉你哪些内容?(引导学生围绕课题质疑)

(李广是谁?他是个怎样的人?他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射虎?为什么要射虎?最后射中了吗?结果怎样?……)

师评价:同学们,质疑问难是一种学习的好方法,围绕课题提出问题,可以使我们读书更有目的,读后的收获会更大。

二、理解课文

1.其实,李广射虎的故事是作者根据唐代诗人卢纶写的一首的古诗《塞下曲》的情节改编的。我们先来读读这首诗。

2.细读课文第2自然段

(1)指名读,诗中的那位“夜引弓”的“将军”是谁?

(2)他是怎样的将军?(神勇无比)

理解:神勇无比

(3)齐读第二节

3.学习3、4自然段

(1)过渡:请大家轻声读读课文3、4自然段,课文哪些句子写出了李广的神勇无比呢?用~~划出来

(2)交流

A出示

(1)课文写将军听见风吹草动的声响,想到虎、搜寻虎、发现虎、射虎这一过程说明了李广怎样?(机警、敏捷、善射、勇敢沉着、胆大艺高)

(2)这一系列过程当中,你认为最精彩的部分是什么?(射虎)

(3)让我们大家齐读这一段精彩的部分

(4)同学们找找看,在这一部分当中作者用了哪些动词来描写李广射虎的?在文中用圆圈圈出来。

(5)交流(拈、搭、运、拉)

(6)说说这几个动词在文中的意思

(7)看多媒体:师生一起欣赏李广射虎的形象。

(8)说说李广射虎威武吗?大家想不想学一学李广?老师做了一张简易的弓和箭,谁来表演一下。

(9)点评:说说他表演得怎么样?

(10)说说你的体会。(射箭不容易,每个动作都要做到位。)

(11)指导朗读。

①第一句用叙事的语调,语气平缓;第二、三、四三句语调稍重,重读“疾风”“沙沙”、“想到”、“警惕“、|四处搜寻”,要注意用语调去渲染当时的那种恐惧而紧张的气氛;第5、6两句语速要稍快,要读出当时的那种紧张的气氛。

B、呀!大家全都惊呆了,原来李将军射中的不是老虎,而是一块巨石!

(1)随从们惊叹的是李广将军的箭射中了巨石吗?如果不是,那惊叹的是什么?(力大无穷)

(2)指导朗读:读出随从们的惊讶之情。

C、那白羽深深地扎进了石头里,任将士们怎么拔也拔不出来。

(1)“怎么拔也拔不出来”说明了什么?

(2)多媒体出示箭没石棱的图画,这时在场的将士们会说些什么?

(3)这似乎是一个笑话,但我们不会嘲笑李广的眼力,反而佩服他高超的武艺,因为在他之前和在他之后,没有一个将军能将箭深深的射进石头中,有这样高超武艺的将军镇守边关,足以让敌人胆寒。

(4)指导朗读:读出对李广高超武艺的惊讶、敬佩之情。

(5)齐读第四节

4.再来读读这首诗,理解这首诗的意思就非常简单了。哪一自然段写的是《塞下曲》前两句所讲的内容?那一自然段写的是《塞下曲》后两句所讲的内容。

三、拓展延伸

1.学生自由点击“李广其人”,根据刚才提出的问题自由阅读文本,读后四人小组围绕刚才提出的问题交流读后的收获,最后推派代表交流讨论结果。

2.学生鼠标点击“古诗《出塞》”,诗文结合,在读、看、想中感受人们对李广的敬佩与怀念。然后自由发言,也可背背《出塞》一诗。

板书设计:

胆大艺高

力大无穷神勇无比

文章来源

篇二

教学内容:

学习按故事发展顺序写一件事的写作方法。

学生学习过程:

一、听写生字词

二、细读课文

1、细读第1自然段

(1)指名读。

(2)读后讨论:这一段主要交代了什么?

(3)介绍卢纶和他的塞下曲。

(4)指名读塞下曲。齐读塞下曲。

2、细读课文第2自然段。

读读议议。

(1)诗中的那位“夜引弓”的将军是谁?

(2)他是怎样的将军?

(3)齐读第2自然段。

3、细读课文第3自然段。

(1)默读课文,思考讨论:这一自然段写了一件什么事?(讨论,相机板书:夜晚 风吹草动 以为有虎 拉弓猛射)

这一自然段是按什么顺序写的?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

(2)练习朗读,对照挂图,说说李广射虎的经过。

(3)继续讨论。课文写将军听见风吹草动的声响,想到虎,搜寻虎、发现虎、射虎这一过程说明了李广怎样?(机警、敏捷、善射、勇敢沉着)

(4)指导朗读。

(5)诗文对照解释塞下曲的前两句。

4、细读课文第4自然段。

(1)轻读课文。

(2)讨论。

“蒙蒙亮”指什么时候?

李广的随从去射虎的现场寻找猎物,为什么全都惊呆了?(相机板书:清晨 寻找猎物 扎进石头)

“深深地扎进”、“怎么也拔不出来”说明什么?(武艺高超,力大无穷)

(3)指读课文。

(4)诗文对照解释塞下曲的后两句。

(5)将全诗的诗意连起来说一说。

三、动画设境,感情朗读

1、过渡:刚才我们跟随课文朗读古诗,品味故事,深深地感受到了李广的神勇无比。是的,李广将军真是神勇无比!有这样“神勇无比”的将军驻守边关多好啊!学习了课文后,你再读《塞下曲》这首诗,感觉一定更深刻了。(屏幕显示诗句:指名读)

2、看得出来,同学们被这个扣人心弦的故事迷住了,相信你也一定更喜欢这首诗了吧,一起再来读读。(练习背诵古诗。)

3、想欣赏一下李将军射虎的神勇气概吗?(欣赏动画)

4、让我们一起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拓展延伸,课外作业

李广是我国历的一员名将,赞颂他的可不只是卢纶一人,唐代的大诗人王昌龄、高适等都写诗赞颂过他。我们一起来看看王昌龄的《出塞》。(课件出示)跟老师读。

作业设计:

1、把《李广射虎》的故事讲给别人听,让更多的人了解李广这位射虎英雄。

2、课外阅读《李广射虎》小说。再一次感受人们对李广的敬佩与怀念。

3、练习写话:

板书设计:

李广射虎

胆大艺高 神勇无比 力大无穷

篇三

学习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塞下曲》。

2、理解古诗《塞下曲》,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古诗的意思。

3、体会李广将军的力大无比,射箭本领高强。

学习过程:

一、课前组内帮对检查

学案5、6、7题完成情况。

二、课内检查预习

1、小组交流:同学们课前都预习了课文,生词会读了吗?下面小组内互相检查:学案2(1、6号;2、5号;3、4号),随即纠正,错的改正过来,一会找同学读一读。看哪个组读得最快、最正确。找一两个组的6号读,其余同学、老师相机纠正指导。集体读。

2、小组交流:同学们能把课文读正确、流利吗?下面小组内分工读(组长分工),读错的及时纠正,再读一读,读对为止。

集体交流:找一个组同学读课文,师生相机纠正指导。齐读课文。

3、质疑、解疑:

(1)小组内交流对词语的理解。

(2)通过预习,同学们可能还有不明白的地方,下面小组内交流一下,解决不了的小组长进行汇总,一会儿提出来。

(3)小组长汇报(写在各自的黑板板块上)。

(4)小组间解疑。解决不了的,老师引导读书,思考、解疑,或者精读时解决。

4、精读理解,感情朗读:

(1)齐读1、2自然段,说说“神勇无比”的意思。当时发生了怎样的一件事呢?

(2)下边请同学们仔细读一读第3自然段,边读边想象当时的情景,你觉着李广将军怎么样?从哪里看出,标画出有关语句。交流:李广将军怎么样?(力大无比)读读有关语句。教师相机指导,读出李广将军的力大无比——大家练习感情朗读。

(3)下边请同学们仔细读一读第4自然段,边读边想象当时的情景,你觉着李广将军怎么样?从哪里看出,标画出有关语句。交流:李广将军怎么样?(射箭本领高强)读读有关语句。教师相机指导,读出李广将军的射箭本领高强——大家练习感情朗读。

(4)结合3、4自然段,说说《塞下曲》这首诗的意思:自己说——帮对说——集体交流,教师指导。

(5)背诵并默写《塞下曲》:自己背——帮对检查——集体检查——自己默写——改错3遍。

5、李广的随从看到深深扎进石棱的白羽箭,会说些什么呢?请同学们围绕这个话题展开想象写一段对话。

说一说——自己写——小组交流修改。

6、找出课文中带引号的句子,探究一下这里的引号在用法上有何相同与不同。

这位“夜引弓”的“将军”(引用古诗中出现的词)

便是被人们称为“飞将军”的李广(引用人们对李广特别的称呼)

树木野草发出“沙沙” 的声音。“嗖”的一声。(模拟事物发出的声音或象声词)

7、搜集卢纶的其他诗作,读读背背。

《三年级语文《李广射虎》课堂实录》一文就此结束,希望能帮助您在小学教学中起到作用,如还需更多,请关注我们的“小学语文三年级教案”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