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福。
一位优秀的教师不打无准备之仗,会提前做好准备,高中教师要准备好教案,这是教师工作中的一部分。教案可以保证学生们在上课时能够更好的听课,有效的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优秀有创意的高中教案要怎样写呢?小编收集并整理了“祝福”,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wWW.JAb88.COm/p>祝福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1.分析祥林嫂所处的典型环境,剖析祥林嫂的悲剧根源及小说主题。
2.引导学生正确看待祥林嫂的反抗。
3.深层把握“祝福”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我们生活中的任何人,都是“在一定历史条件和关系中的个人,而不是思想家们所理解的‘纯粹’的个人”。文学反映人的生活整体,也只有通过“生活本身形式”(车尔尼雪夫斯基),才能得到完满的表现。因此,在艺术作品中对人物形象的分析的“关键在于个别的环境”(马克思)。那么,在《祝福》中,围绕和促成人物行动的环境究竟是怎样的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探讨这个问题。
二、研读小说的环境描写
1.提问:作者把祥林嫂的悲剧置于“鲁镇”这个“舞台”上来演绎,“鲁镇”是一个怎样的地方?在那里表现出怎样的世态风情?
(1)学生集体朗读小说的第1~2段。
(2)学生勾画关键句子进行体会,然后前后桌进行交流。
(3)学生自由发言后,明确:①鲁镇是一个封闭式的社会。许多传统习俗、封建观念、男尊女卑等封建等级关系在鲁镇的人与人之间被异常严格地遵守着。如,当“我”离开五年之后重回鲁镇时,最强烈的感觉是一切“都没有什么大改变”;准备“福礼”的是女人,而“拜的却只限于男人”。②鲁镇弥漫着浓厚的迷信气氛。“鲁镇年终的大典,致敬尽礼,迎接福神,拜求来年一年中的好运气”,人们的美好愿望寄托在对神的祈求上。
2.学生思考:鲁四老爷是一个怎样的人?
(1)学生默读课文,摘录有关语句。
(2)思考后明确:鲁四老爷是一个“讲理学的老监生”。他崇拜祖先,思想僵化,反对社会的一切变化。他向“我”大骂康有为,康有为主张变法,但是他因循守旧。他“案头”堆放的是“理学”著作,墙上挂的是朱子格言;孔孟之道流布于周身血脉,封建伦理浸透了通体细胞。孔孟理学、封建伦常正是他处世立身、待物行事的准则。可见,鲁四老爷是一个封建思想的坚决捍卫者。
3.学生思考:祥林嫂周围的其他人对其态度如何?
明确:祥林嫂周围的人对她表现出令人颤栗的凉薄与冷漠。如柳妈便是无聊冷漠人中的一员。她是“善女人”,“吃素,不杀生”,与人为善。但是她对待祥林嫂,却没有像对待其他生命那样有同情心。柳妈对祥林嫂的再嫁也不以为然,认为祥林嫂“索性撞一个死,就好了”。她又把祥林嫂的谈话传播出去,供他人谈笑。这种人情的冷漠也可在鲁镇女人们“鄙薄”“烦厌”的神情中、在四婶“祥林嫂,你放着罢!我来拿”慌忙的语调中、在短工“简捷”“淡然”的回答中看得分明。
4.教师小结:鲁镇是一个封建礼教罗网笼罩下封闭落后的社会,是旧中国整个黑暗社会的缩影。生活在这里的人们保守、自私,毫无温情可言。可见,祥林嫂生活在一个冰封无化的世界里。
(解说:人应是社会中的人,人的命运也应属于一定的社会环境。因此,对“鲁镇”环境的分析将有助于对主人公祥林嫂悲剧命运根源的探求)
三、引导学生探究性阅读
课题一:关于祥林嫂的死因
1.提问:原文中说:“怎么死的?——还不是穷死的?”你认为祥林嫂的死因是什么?
学生四人一组进行讨论,然后自由发言,可能有以下看法:
学生甲:死于贫穷,因最终沦为乞丐,迫于生计而死;
学生乙:死于悲伤,因她失去了可爱的儿子;
学生丙:死于恐惧,她害怕死后会被锯成两半;
学生丁:死于孤独,因她的周围没有同情,只有冷漠;
……
2.教师追问:许寿裳先生说:“人世的惨事,不惨在狼吃阿毛,而惨在礼教吃祥林嫂。”你同意他的观点吗?
(1)学生可先自由交流。
(2)引导学生再度审视鲁四老爷等活动于祥林嫂周围的人的行为。
明确:在小说中,鲁四老爷有三次“皱眉”。第一次是祥林嫂初到鲁镇时,他“讨厌她是一个寡妇”,所以皱了眉。鲁四老爷在猜测祥林嫂可能是“逃”出来的时候皱了第二次眉,他对一个在自己家无法生活不得不“逃”的妇女,非但没有同情,反而嫌厌,说明他恪守礼教之顽固。这位老爷第三次皱眉发生在祥林嫂二进鲁镇时,这次,他暗暗告诫四婶,不可让“败坏风俗”的祥林嫂参与祭祀,这又恰恰成为日后在精神上彻底击垮祥林嫂的直接原因。再如鲁镇的众人,竟一致把祥林嫂因抗拒被卖而撞伤的额头视为“耻辱的记号”,把她的悲哀“咀嚼赏鉴”成渣滓后,再行“唾弃”,他们所取的立场,仍是礼教的立场。
3.学生思考并讨论:谁应对祥林嫂的死负责?谁是最主要的“元凶”?
明确:祥林嫂是一个“勤快”“能做”而又善良的女人,她是在久已走投无路的绝境中苦苦地挣扎到最后一息的。她并非死于自杀,对自己的死不承担任何责任。再者,许多在祥林嫂死亡事件中犯有过失的人物:鲁四老爷、四婶、婆婆、柳妈等也没有一个可以承担祥林嫂死亡的“直接”原因,实际上他们也是封建思想的牺牲品。祥林嫂一生犯了个大错——寡妇改嫁。她触犯了“好女不更二夫”,从一而终的“灭人欲”的理学科律。最终被封建道德熏染的鲁镇人合谋杀害了。可见,封建礼教和迷信才是残杀祥林嫂的“元凶”。
课题二:如何看待祥林嫂的反抗
1.学生思考:面对不幸的命运,祥林嫂抗争过吗?
明确:反抗过。对于封建礼教横加给她的种种迫害和摧残,范伯群先生说:“大致是由逃、撞、捐、问这四个层次构成的。”祥林嫂从山里逃出来,到鲁镇做工,她是在上有严厉的婆婆,外有封建孝道和封建妇道的环境下逃出来的,她的行为无疑是一种维护人的尊严的抗争;改嫁时“出格”的吵闹——“一头撞在香案角上”“一路上只是嚎,骂”,是她对婆家为她安排的命运的反抗;她倾其所有到土地庙捐门槛,洗刷污秽,让自己享有人的权利;临死前对鬼神的怀疑,问“我”灵魂的有无,则更体现了她对天经地义的神权的一种叛逆。这一切都表明祥林嫂曾抗争过。
2.学生思考:祥林嫂的反抗与封建礼教吃人之间有着怎样的联系?
学生甲:祥林嫂的逃、撞、捐、问,反映了她命运发展的基本历程。这一切,都表明她有顽强的生命力,对封建礼教也曾进行过坚韧的反抗。这反抗闪烁着反封建礼教、反封建迷信的亮色。
学生乙:小说确实刻画了祥林嫂的反抗性格,但这种反抗并不是为了摆脱她灵魂上的迷信的枷锁,也不能说明闪着反封建的亮色,而是封建礼教“规范”下的产物。祥林嫂的出逃是为了躲避被卖的厄运,抗婚是不愿做“回头人”。其实质都表明她的行为在遵循旧礼教“从一而终”的道德规范。捐门槛是祥林嫂不甘心向命运低头的表现,但实质上不仅使她深陷封建礼教和迷信的泥潭,最终又成了灵魂再一次被愚弄摧残的证明。至于临死前祥林嫂在“照例相信鬼”的鲁镇,大胆地发出对灵魂有无的疑惑,我们同样不能认为这是她对封建迷信的彻底否定,而是她矛盾心理的反应。因此说,祥林嫂的抗争是自发的,还缺乏明确的认识,不是也不可能是自觉地针对封建社会制度及其意识形态。抗争的结果,也不是跳出了“苦海”进了“狼窝”,就是怀着恐怖走向更加痛苦的深渊。这种命运的结局正是那个社会给她安排的。
四、课堂小结
1.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概括小说的主题。
明确:《祝福》通过对祥林嫂悲惨人生的叙述以及造成祥林嫂悲剧一生的社会环境的勾勒,揭示了旧中国农民尤其是广大妇女悲苦生活的社会根源,从而更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礼教和封建迷信的吃人的本质。同时还有促人警醒,呼唤劳苦群众的自我意识之意。
2.提问:作者以“祝福”为题,有何深刻含义?
学生思考后明确:①体现了小说以事件命名的特点。②祥林嫂这个典型的农村劳动妇女的悲惨命运,是由“祝福”这个典型事件牵动出来的。只有将其不幸置于“祝福”的环境中,才能更清晰地揭示出旧中国社会,尤其是神权在其悲剧一生中的作用,更能深刻揭示出祥林嫂悲剧一生的社会根源,揭露封建制度和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③把祥林嫂的悲剧一生放在“祝福”的环境中,才能增强祥林嫂的命运的悲剧性,从而深化主题,把批判封建社会、封建礼教、封建迷信思想的主题进一步强化,即把“凶人的愚妄的欢呼”和“悲惨者的呼号”展示给读者。
五、布置作业
1.有人说祥林嫂“没有春天”,试以课文为依据简要说明之。
2.有的学生把生活中一位因车祸失去儿子的年轻妇女的遭遇等同于祥林嫂的命运,并称之为“新时代的祥林嫂”。这种看法是否合适?
3.放映电影《祝福》片断。学生课外思考:祥林嫂捐了门槛,仍然被禁止参与祭祀活动,于是拿起菜刀,跑到土地庙怒砍门槛这个情节增添得是否妥当?写一篇三五百字的短文,说说你的看法。
参考答案:
1.①她是“春天没了丈夫的”;②她是“新年才过”“此后大约十几天”“开春事务忙”的时候被婆婆家抢去被迫改嫁的;③她是在“不知道春天也会有狼”的情况下失去儿子阿毛的;④她是在春节将临,“显出将到新年的气象来”,家家户户准备祝福的时候死去的。
2.这位学生对旧中国劳动妇女悲惨命运的理解是肤浅的,他没有认识到这位年轻妇女悲剧的偶然性和祥林嫂悲剧的必然性。第三课时
[教学要点]
1.分析小说中“我”的形象及其把“我”作为叙述人的意义。
2.欣赏小说的对话描写及体味语句的深刻含意。
3.欣赏小说中的肖像描写。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同学们都熟知鲁迅的小说《一件小事》和《故乡》,都选择了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作品中的“我”不仅在观照他人,而且也在剖析自己的灵魂。其实,在鲁迅的《呐喊》《彷徨》集中采用这种叙述方式的作品还有许多,这个现象很值得我们探讨。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探讨《祝福》中“我”的形象及采用这种方式的意义。
二、分析“我”的形象及以“我”为叙述人的意义
1.引导学生分析小说中“我”的形象。
(1)提问:小说中的“我”是一种什么身份的人?
明确:“我”是一个远离闭塞、衰败和萧索鲁镇社会环境,基本上摆脱了传统社会精神和道德观念禁锢的知识分子。(这一点可从“你是识字的,又是出门人,见识得多”“谈话是总不投机”等句子中看出)
(2)播放音乐《二泉映月》,指定一男生有感情地朗读语段——从“况且,一想到昨天遇见祥林嫂的事”至“这样闷闷的吃完了一餐饭”。
(3)学生思考:①如何理解“我”对祥林嫂的回答“说不清”。②“我”是否同情祥林嫂的命运,又如何理解“然而我的惊惶却不过暂时的事,随着就觉得要来的事,已经过去,并不必仰仗我自己的‘说不清’和他之所谓‘穷死的’的宽慰,心地已经渐渐轻松;不过偶然之间,还似乎有些负疚”一句话。
明确:①对于祥林嫂灵魂有无的发问,“我”的回答有三句话:“也许有”,“也未必”,“说不清”。第一句在“我”是慰藉的话,在祥林嫂却是似疑实断的答案,这对祥林嫂“希望其有,又希望其无”是一个冲击。第二句在“我”已意识到给对方增添了苦恼,于是支吾其辞,而在“祥林嫂”由此获想到死后的痛苦,更加深了苦恼。第三句“我”的含混之辞,在祥林嫂心灵上掀起了更大的波澜,客观上加速了祥林嫂悲剧的到来。总之,“我”的动机是想帮助祥林嫂解除痛苦,然而,相反的结果却表现了“我”的软弱无力。②“我”预料中而又不愿发生的事终于还是发生了。从“我”与“短工”的对话中可看出“我”对祥林嫂是抱有极大同情心的。祥林嫂的惨死曾令“我”诧异和惊慌,但这种精神的危机,“只是暂时的事”,很快“心地已经渐渐轻松”,不过“偶然之间”有些负疚,并且为了卸去这偶尔的负疚感,“我”已决计离开鲁镇。这充分显示了一个知识分子在精神道德上的不足——潜意识里想逃避现实矛盾。
(4)学生动手概括“我”的形象。
明确:小说中的“我”是一个有新思想的知识分子,他同情弱者,但面对鲁镇社会的黑暗又深感自己无能为力,甚至潜意识里想逃避现实矛盾,在失望和痛苦之余希望卸去负疚感。因此说,“我”的灵魂还受着传统思想的深刻影响,精神道德上还有许多不足之处。
2.组织学生讨论:在《祝福》中,作者为什么选择“我”——一个远离故乡的知识分子作为叙述人,而不用其他人,如鲁四老爷、四婶、冲茶的短工或是柳妈呢?
经教师点拨后,学生明确:原因有二:第一,因为故事中除“我”以外的其他人物没有一个真正关心祥林嫂的不幸。这些冷酷、麻木、愚钝的灵魂,感受不到人情的冷漠、世态的炎凉和社会的黑暗,也把握不了自己的命运,因此他们注定当不起故事叙述人的角色。只有远离了鲁镇传统社会,具有新思想的知识分子“我”才能站在更高的视点上,以“智识者”的理性精神来认识和思索祥林嫂悲剧的实质及其社会意义,来暴露鲁镇人们人性的残忍。第二,小说通过对“我”——祥林嫂不幸的目击者对现实的冷漠和无动于衷的态度的刻画,更能突现出祥林嫂的不幸和社会的无情(试想,一个有新思想的知识分子态度尚且如此,那普通民众的态度又能会怎样呢?),同时也体现了一个有良知的知识分子勇敢的自我解剖的精神。
三、探讨小说的艺术特色
1.分析祥林嫂的外貌描写
(1)出示多媒体投影:
头上扎着白头绳,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年纪大约二十六七,脸色青黄,但两颊却还是红的。……手脚都壮大,又只是顺着眼……
她仍然头上扎着白头绳,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脸色青黄,只是两颊上已经消失了血色,顺着眼,眼角上带些泪痕,眼光也没有先前那样精神了。
五年前的花白头发,即今已经全白,全不像四十上下的人;脸上瘦削不堪,黄中带黑,而且消尽了先前悲哀的神色,仿佛是木刻似的;只是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她一手提着竹篮,内中一个破碗,空的;一手拄着一支比她更长的竹竿,下端开了裂:她分明已经纯乎是一个乞丐了。
(2)提问:投影中的三个语段分别描写了祥林嫂哪个时期的外貌?她的外貌有哪些变化?为什么有这样的变化?
明确:分别描写了祥林嫂初到鲁镇,再到鲁镇,临死之前三个时期的外貌。初到鲁镇是“顺着眼”“脸色青黄”“两颊还是红的”。除表现她的忠厚老实之外,还说明她备受婆婆虐待,但毕竟年轻。再到鲁镇,仍“顺着眼”,但血色已消,眼角还带些泪痕,眼光也没有先前精神。这是她被卖改嫁,丧夫失子,精神备受刺激,内心极度悲伤而诉说不出的表现。最后,“我”在河边遇到她时,她脸上瘦削不堪,黄中带黑,而且消尽了悲哀的神气仿佛木刻似的;眼珠间或一轮,还表示她是一个活物。从脸色的变化到眼珠的呆滞无光,是岁月沧桑在她身上烙下的深刻的苦难的印记,说明祥林嫂已经走到了人生的尽头,成了垂死的人。小说的外貌描写不仅表现了人物性格,更重要的在于表现了人物命运的变化。
(3)提问:鲁迅先生曾经说过:“要极俭省地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是画他的眼睛。”请同学们速读课文,找一找文中有几次写到祥林嫂的眼睛,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明确:小说中曾经九次写到祥林嫂的眼睛。如初来时顺着的眼;到再来时没有原来精神,且带些泪痕;捐门槛后“分外有神”;四婶一声吆喝,第二天“眼睛窈陷下去”;乞讨时“间或一轮”;问“我”时“瞪着眼”等。眼睛是心灵的窗口,眼睛最能传神,通过眼睛可以窥视心灵的秘密。大师通过对祥林嫂几次眼神的描写,十分传神地展示了人物的内心世界。揭示了主人公祥林嫂的悲剧命运。
2.欣赏传神含蓄、隽永洗练的语言描写。
(1)品味“灰白色的沉重的晚云中间时时发出闪光,接着一声钝响,是送灶的爆竹;近处燃放的可就更强烈了,震耳的大音还没有息,空气里已经散满了幽微的火药香”一段话的妙处。
明确:这段话寥寥数语,就已勾勒出年底压抑沉闷的气氛,为故事的发生,人物的命运都蒙上了一层灰暗的色彩。乐景不乐,叫人只觉得沉郁。此处“灰白色的沉重的晚云”,爆竹的“钝响”全无美感,同时,我们从如此暗淡的色彩和悲哀的情调中可以体会到作者的情感倾向。
(2)阅读:四叔且走且高声的说:“不早不迟,偏偏要在这个时候,——这就可见是一个谬种!”
提问:四叔为什么骂祥林嫂是“谬种”?
学生思考后明确:鲁四老爷是封建思想的坚决捍卫者,他反对社会的一切变革和破坏他所信奉的统治秩序的行为。女人再嫁,这在封建理学的伦理观念上,是女人最大的罪恶,鲁四老爷是不能容忍的。更何况她死在“祝福”的时候,所以鲁四老爷骂她是“谬种”。
(3)“这百无聊赖的祥林嫂,被人们弃在尘芥堆中的,看得厌倦了的陈旧的玩物”,一句中“百无聊赖”和“尘芥堆”的含义是什么?
明确:“百无聊赖”指祥林嫂无论是生活上还是感情上都没有寄托依靠;尘芥堆即垃圾堆。形象说明了祥林嫂之类的没有任何依靠的穷苦人就像垃圾一样被鲁四老爷之类的人遗弃。
(4)“有些老女人没有在街头听到她的话,便特意寻来,要听她这一段悲惨的故事。直到她说到呜咽,她们也就一齐流下那停在眼角上的眼泪,叹息一番,满足的去了,一面还纷纷的评论着。”本段中“特意”“满足”表现了这些老女人怎样的心理?
学生思考后明确:中国两千年的封建统治,使国民在精神上受到极大的压抑和毒害,造成民众的愚昧、冷漠。这些老女人“特意”寻来,听祥林嫂悲惨的故事,并不是真心地同情她,而是作为无聊生活的一种调剂。“一齐流下那停在眼角上的眼泪,叹息一番”,猎奇之后得到一种“满足”,以他人的痛苦,填补了自己空虚的生活。
(5)学生思考:小说以“天地圣众歆享了牲醴和香烟,都醉醺醺的在空中蹒跚,预备给鲁镇的人们以无限的幸福”收束全文的美学价值何在?
明确:这样写,将鲁镇的祝福景象与祥林嫂在祝福中死去的惨象形成鲜明对照,并揭示了祥林嫂悲剧的社会根源,深化了对旧社会杀人本质的控诉的主题。
四、课堂练习
阅读语段“我万料不到她却说出这样的话来”至“其实,究竟有没有魂灵,我也说不清”,回答下列问题:
1.语段中关于“我”的细节描写,折射出“我”____________(限2字)的性格特征,这从三个角度可以看出来,即: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超过16字)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超过16字)
③____________。(不超过12字)
2.“我”的答话,反馈到祥林嫂身上,对于她的悲剧命运产生了催化剂作用,这是因为(从两方面回答):
①这些答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超过16字)
②这些答话,____________。(不超过18字)
参考答案:
1.软弱①对于封建迷信未公开否定②无力助祥林嫂挣脱封建迷信的桎梏③简直未正视祥林嫂所提问题
2.①在祥林嫂死寂的心灵上掀起了波澜②促使祥林嫂带着对死后的恐怖离开了人间
五、课文总结
爱迪生说“虚伪和欺诈产生罪恶”,虚伪的封建伦理道德扼杀了祥林嫂一个普通的下层劳动妇女的幸福。最后,在富人的声声“祝福”声中绝望地离开了人世。鲁迅以其对历史和人生深邃、独特的思考揭穿了封建礼教“伪善的”面纱,给后人更多的警示和希望。在今天仍有现实意义,因为同愚昧和邪恶的思想作斗争是所有追求“科学”与“文明”的时代人的共同心愿及义务。
六、布置作业
想象作文:
小说中说“然而她是从四叔家出去就成了乞丐的呢,还是先到卫老婆子家然后再成乞丐的呢?那我可不知道”。试根据推测想象写一篇500字左右的短文,谈谈祥林嫂是何时变为乞丐的,变成乞丐后的物质和精神生活如何。请注意,想象要符合情理。
●板书设计
●延伸阅读
阅读现在小说,完成文后各题。
锁
谁都有不小心的时候,老张出门倒水,随手一带,门“砰”的一下锁住了。
他拎着脸盆,站在门边发愣。热心的邻居拥来,想尽了办法,结果还是——“没门儿”。
我家大姑站在人群里眨眼,忽然她笑起来,挤到老张跟前向他神秘地说着什么,眼神一个劲地往南院飞。老张愁眉渐渐舒展,却又显得很为难。大姑摆摆手,叫上几个小伙子连请带拽地拉来了南院的李小川。
小川前几年因偷盗,在劳教所呆了一年多。现在他成天不言不语,闷着头在厂里干活,谁也没再听说过他干那号事。平时人们很难想起他来,似乎院里根本就没这个人。
他茫然不知所措地被人们推到门前。大姑脸上浮着尴尬的笑容,拉着他连说带比画;老张笨拙地拿着根烟一个劲儿地往他嘴里塞。他们极力怂恿小川打开这把锁。
小川脸有些发红,鼻头上沁出细密的汗珠。他低着头,手抄在口袋里,紧抿着嘴唇,一只脚在地上来回蹭着。邻居们期待的、好奇的目光落在他身上,一下子周围变得异常安静。
他终于像是下了决心,慢慢抬起头,脸上皱起一种古怪的表情来,似乎想笑一笑,却又笑不出来。他用手背拭了一下鼻子上的汗水,向邻居要了一根旧锯条。
他缓缓举起手,仿佛提着根千斤重的东西。人们注意地望着他的一举一动,后面的人起劲地往里挤,往上踮脚……他忽然闭上眼睛,锯条顺着门缝往里插,手猛地一抖。谁都还没弄清是怎么回事,老张的门被打开了。
一片说不清是什么意思的“啧啧”声从人们口里发出来。小川拨开人群低着头往南院走去。我看见大姑又开始眨眼,目光富有深意地向人们扫了一圈,随后她急步跟上小川,满面堆笑然而又似乎漫不经心她问小川会不会开双保险锁。
小川站住了。一双眼突然变得冰冷冰冷的,那寒彻人心的目光迟钝地盯住了大姑僵住了的笑脸,又缓缓扫过人群,嘴角痛苦地抽搐着发出一声低沉的冷笑。
“当”的一声,钢锯条在他指间折成两截。他用尽全力把它扔到远远的阴沟边,像是扔出了一件沉重且又污秽不堪的东西。这一瞬间,我发现他的手指闪着一星红色的光点。
我的心骤然紧缩了。我几乎是跑着回到了家里。我似乎觉得,我的心也在滴血。
第二天,大姑家和老张家都换上了双保险锁。
1.有人这样评价微型小说:从一个螺壳,可以听到海上风浪的呼啸。
(1)《锁》中,“一个螺壳”是指
A.一阵凄梦辛酸的感觉。B.一个有讽刺意味的场面。
C.一颗被戳伤而滴血的心。D.一副副冰冷冰泠的面孔。
(2)《锁》中,“海上风浪的呼啸”是指
A.请给改邪归正的失足青年起码的信任!
B.不要希求人们会真正相信失过足的青年!
C.请理解改邪归正的失足青年的上进愿望!
D.不要苛求失过足的青年言行会完美无缺!
2.小说中两次描写大姑“眨眼”,在正确分析后的括号内打“√”。
A.从结构上看,两次“眨眼”推动了情节的展开和向高潮发展。()
B.从表达作用看,完成对大姑性格塑造的是第二次“眨眼”。()
C.从内容上看,两次“眨眼”的含义并不完全相同。()
D.从表现方法看,第一次“眨眼”是正面描写,第二次是侧面描写。()
3.“小川脸有些发红,鼻头上沁出细密的汗珠。他低着头,手抄在口袋里,紧抿着嘴唇,一只脚在地上来回蹭着。”这是对小川的一段描写,它包括_____________描写和_____________描写,旨在表现小川___________心情。
4.小说中写道“他忽然闭上眼睛,锯条顺着门缝往里插,手猛地一抖”,这里的描写,旨在表现小川什么心理?
5.锁撬开后,“一片说不清是什么意思的‘啧啧’声从人们口里发出来”。在正确分析了“说不清”的原因项后的括号内打“√”。
A.人们对小川此举褒贬不一。()
B.人们一时难以评价小川此举的含义。()
C.人们由小川此举引发的联想多种多样。()
D.人们对小川有了新的认识。()
E.人们对小川的“绝技”发出惊叹。()
参考答案:
1.(1)C(2)A
2.AC
3.神态动作为难的
4.无限痛楚的心理。
5.AC
相关推荐
《祝福》学案
老师工作中的一部分是写教案课件,大家应该要写教案课件了。只有制定教案课件工作计划,可以更好完成工作任务!你们到底知道多少优秀的教案课件呢?小编特地为您收集整理“《祝福》学案”,欢迎阅读,希望您能够喜欢并分享!
《祝福》学案
教学目标:
1.准确把握祥林嫂的形象特征,理解造成人物悲剧的社会根源,从而认识旧社会封建礼教的罪恶本质。
2.学习本文综合运用肖像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等塑造人物的方法。
3.训练学生概括小说情节的能力。
4.体会并理解本文环境描写的作用。
重、难点:
着重认识环境与人物命运的必然联系
一、导入
在《狂人日记》中他说:“中国的历史满本都写着两个字‘吃人’”。
在《灯下漫笔》中将中国封建社会概括为两个时代:“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和“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
在浸透了封建文化的环境当中生活着的中国百姓,不敢对生活有什么奢求,他们只求生能存命,死后安魂。可就是如此可怜的要求,也被社会冷漠的拒绝。这即所谓先生所说“想做奴隶而不得”。在天地圣众歆享牲醴的爆竹声中,一个“想做奴隶而不得”的可怜女人,躺在了写着“吃人“二字的历史上!今天,我们一起来看鲁迅先生的《祝福》。
二、关于鲁迅:
鲁迅,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
1898年离开故乡考进南京江南水师学堂;后又转入矿路学堂。1902年初毕业后被选派赴日留学,先是学医,后为改变国民精神,弃医从文。1909年8月回国。
1918年5月在《新青年》首次用“鲁迅”的笔名,发表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小说集《呐喊》和《彷徨》。1936年10月19日病逝于上海。
三、时间背景:
《祝福》写于1924.2.7.,是鲁迅短篇小说集《彷徨》的第一篇。
关于“祝福”“祝福”是旧时浙江绍兴一带曾经流行过的一种迷信习俗。每当旧历年底,地主和有钱人家举行年终大典,杀鸡、宰鹅、买猪肉,并将三牲煮熟作为“福礼”,恭请天神和祖宗享用,感谢他们保佑当年“平安”,并祈求来年“幸福”。
故事叙述的是辛亥革命后中国农村的黑暗现实。农民问题是鲁迅这一时期以极大的热情欢呼辛亥革命的爆发,可是不久就失望了。他看到辛亥革命以后,帝制政权虽被推翻,但代之而起的却是地主阶级的军阀官僚的统治,封建社会的基础并没有彻底摧毁,中国的广大人民,尤其是农民,日益贫困化,他们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宗法观念、封建礼教仍然是压在人民头上的精神枷锁。鲁迅在《祝福》里,深刻地展示了这一时期中国农村的真实面貌。这一时期的鲁迅基本上还是一个革命民主主义者,还不可能用马克思主义来分析观察,有时就不免发生怀疑,感到失望。他把这一时期的小说集叫做《彷徨》,显然反映了其时自己忧愤的心情。
四、回顾小说的三要素:
明确:情节、人物、环境(社会环境、自然环境)
五、情节:
1.小说采用什么记叙顺序?本文在结构上采取这种手法有什么作用?
明确:倒叙
作用
(1)小说将祥林嫂的悲惨结局在开始就呈现在读者面前,为读者设置了一系列悬念:祥林嫂过去是什么人?为什么会落到这个地步?为什么又会在死前提出那样奇怪的问题,使读者急于追根溯源探求原委。
(2)写祥林嫂在富人们一片祝福声中寂然死去,造成了浓厚的悲剧气氛。
(3)而且死后引起鲁四老爷的震怒,被骂为“谬种”,这就揭示了祥林嫂与鲁四老爷之间尖锐的矛盾,突出了小说反封建的主题。
2.以什么为线索
明确:我的见闻。
3.列出情节提纲
一般情节的结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有的还有序幕、尾声。
明确:
序幕祝福景象与鲁四老爷
结局祥林嫂突然死去
开端初到鲁镇
发展被卖改嫁
高潮再到鲁镇
尾声祝福景象和我的感受
六、人物:
1.这篇小说所写的人物有几个,请大致给他们分类
明确:祥林嫂、鲁四老爷.四婶.祥林嫂的婆婆.柳妈、
我
2.主人公是谁?
3.作者是如何刻画祥林嫂这个人物的?
我们知道刻画人物的主要方法有:肖像描写(外貌)、语言描写、行动描写、心理描写等,另外还有细节描写。从描写的角度分,有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从描写的详略分,有白描和细描。白描:文学表现手法之一。主要用朴素简炼的文字描摹形象,不重词藻修饰与渲染烘托,而用传神之笔加以点化,有如芙蓉出水,朴实自然。
第一处:初到鲁镇。
4.思考:祥林嫂第一次到鲁镇是怎样的状态?后来又有什么变化?
(1)第一次肖像:
头上扎着白头绳,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年纪大约二十六七,脸色青黄,但两颊还是红的。模样还周正,手脚都壮大。又只是顺着眼。
(年轻,勤劳,朴实,新寡,生活艰辛、善良、安分.温顺,祥林嫂一定在婆家生活境遇不佳,但我们仍可看到在她身上还有着青春的活力。
(2)、表现:整天地做,似乎闲着就无聊,又有力,简直抵得过一个男子。做工不懈,食物不论,力气不惜。(勤快耐劳)
(3)、变化:她反满足,口角边渐渐的有了笑影,脸上也白胖了。(要求极低,反衬出在婆婆家的遭遇)(择其要点板书)
第二处:再到鲁镇。
5.提问:祥林嫂第二次到鲁镇时肖像有哪些变化?从中反映出什么?
(1)第二次肖像:
头上扎着白头绳,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脸色青黄,只是两颊上已经消失了血色。顺着眼,眼角上带些泪痕,眼光也没有先前那样精神了。
与前面第一次来时比较,两颊和眼睛发生了变化,青春活力已经不复存在。说明她被卖改嫁,丧夫失子,精神倍受刺激,内心极度悲伤,作者正是用白描手法,在对比中显示人物内心的痛苦和悲哀。——人生遭受惨重打击,内心痛苦而又难以表达。
第三处:死前与作者相遇。
6.思考:祥林嫂临死前的肖像描写及其作用。
明确:五年前的花白头发,即今已经全白,全不像四十上下的人;脸上瘦削不堪,黄中带黑,而且消尽了先前悲哀的神色,仿佛是木刻似的;只是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还是一个活物。她一手提着竹篮,内中一个破碗,空的;一手拄着一支比她更长的竹竿,下端开了裂:她分明已经纯乎是一个乞丐了。
从这一次的肖像描写中可以看出,祥林嫂遭遇悲惨,乞讨无路,陷于绝境,精神麻木,已是濒于死亡。
总结:肖像描写是本文刻画人物的一个特点。本文围绕人物的遭遇,三次刻画了祥林嫂的肖像。三次肖像描写,相互对照,诉说了祥悲惨的一生。作者正是通过这样的肖像描写,塑造了一个被封建礼教束缚、被践踏、被遗弃的旧中国的劳动妇女的典型形象,有力地鞭挞了封建制度和封建礼教。长期的严重的打击与折磨,陷入极度悲哀,内心痛苦无法表露,精神完全麻木。
比较三次肖像描写中作者刻画人物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画眼睛。
初到鲁镇:顺着眼——安分耐劳
再到鲁镇:顺着眼,眼角上带些泪痕,眼光也没有先前那样精神了——人生路上遭受惨重打击,内心痛苦而又难以表达的外在表现。
临死之前:只是那眼珠间或一轮——在长期严重的打击与折磨下,已陷入极度悲哀,内心的痛苦已无法表露,精神已经完全麻木了。
肖像描写是本文刻画人物的一个特点。鲁迅先生说过:“要极俭省地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是画他的眼睛。”
文中还有哪些地方写到祥林嫂的眼睛。
明确:捐了门槛以后“眼光分外有神”,可四婶一声喝,第二天“眼睛窈陷下去”,到临死前的“瞪”着眼,“眼珠间或一轮”,都有丰富的内涵。眼睛与其他肖像描写相配合,鲜明表现了人物的遭遇和内心世界的变化。(展示了人物的内心世界,反映了祥林嫂悲剧的几个过程(悲剧命运),形象地反映了祥林嫂是怎样一步步被封建礼教和封建思想逼到绝境的,也是对罪恶的封建社会无声的控诉。)
第三次:
教师总结:
死于贫穷,祥林嫂是个乞丐;死于悲伤,祥林嫂失去了爱子;死于恐惧,她惮于死后的酷刑;死于绝望,她认识到虽然捐过门槛也无法赎回生前罪孽;死于孤独,她的周围没有同情,只有冷漠;……那么,这些责任是不是应由祥林嫂来承担呢?是封建礼教和吃人的宗法制度害死了祥林嫂,具体说来,是政权、族权、夫权、神权害死了祥林嫂。她被迫改嫁是族权的唆使;她的再嫁被认为“败坏风俗”,是夫权的影响;而她这“耻辱”到“阴司”还洗不掉,是神权的控制;鲁四老爷对她的迫害和侮辱,依靠的又是封建政权。
有人说祥林嫂自始至终都没有反抗过,你认为呢?
明确:“反抗”主要表现在:面对婆婆的逼嫁,祥林嫂以死抗争;面对加诸身上的罪名,努力清洗;对死后魂灵的有无的怀疑则说明了她最后对整个传统的封建观念发生了怀疑(祥林嫂的三个问题有一个核心,死掉的一家在地狱能否见面。她希望其有,这样就可以和阿毛及贺老六见面,又希望其无,因为害怕被锯成两半。这是长期困扰她的内心深处的矛盾和痛苦。祥林嫂提出这个问题,是在遭受一连串的摧残和折磨后对封建传统观念的怀疑。祥林嫂对生活本无多少希求,只想用自己辛勤的劳动换得起码的生存条件,可是尽管她不断努力地追求,拼命地抗争,却得不到这起码的满足,反而成了有罪的人。所以,她对整个传统的封建观念发生了怀疑。)
“没有反抗”主要表现在:面对婆婆的逼嫁,祥林嫂以死抗争,只是为了所谓的贞节;面对加诸身上的罪名,努力清洗,却把全部的希望寄托在捐门槛上。
由此可见,祥林嫂本人也是个受封建礼教思想毒害很深的人,她把封建礼教思想和迷信思想当作救命稻草,结果反而使自己陷入更恐怖的深渊。因此,我们可以说,祥林嫂也是杀害自己的凶手之一,她的死,既是他杀,也是自杀。但不管是他杀还是自杀,归根到底,是封建礼教将可怜的祥林嫂逼上了绝路。小说反封建的深刻主题,也就不难理解了。正如鲁迅先生的挚友许寿裳先生有关《祝福》的一段精辟的论断所说:“(《祝福》)描写一个旧社会中的女牺牲者,极其深刻,使知人世惨事,不惨在狼吃阿毛,而惨在礼教吃祥林嫂。”
第二课时:
1.读准下面加点字的读音
正(zhêng)寒暄(xuān)监(jiàn)生朱拓(tà)编篡(zuǎn)少不更(gēng)事谬(miù)种俨(yǎn)然负疚(jiǘ)形骸(hài)怔怔(zhèng)炮烙(1uò)咀(jǔ)嚼搭讪(shàn)
2.作者是用什么手法来刻画鲁四老爷的?鲁四老爷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①间接描写:鲁四老爷的书房陈设的描写。
书房里挂陈抟的“寿”字,说明鲁四老爷希望长命百岁。一副对联,是宋代理学家所宣扬的自我修养的标准与方法,“事理通达心气和平”是下联(上联应为“品节祥明德性坚定”),意思是:通晓一切事物的道理,就能心气和平。对联说明:崇信理学,是封建卫道的化身;几部书:是个讲理学的老监生。这段环境描写的作用是:点明了鲁四老爷的政治身分和思想基础,揭示了祥林嫂悲剧的社会环境。(地主阶级、封建理学的卫道士,揭露了他的丑恶本质,从而揭示出他成为杀害祥林嫂的刽子手的深刻的阶级根源和思想根源。)
《祝福》中“但我知道,这并非借题在骂我:因为他所骂的还是康有为。但是,谈话是总不投机的了,于是不多久,我便一个人剩在书房里。”如果把“剩”换成“呆”、“坐”行不行?这里的“剩”字不可简而化之,要“咬”,要“品”。如果不“咬”,仅凭老师介绍鲁四老爷是一个什么人,那样的讲授无疑是苍白无力的,更不利于学生谴词造句能力的培养。试想,当时已经是共和时代了,鲁四老爷还在骂着康有为,而康有为是主张变法的,可见鲁四老爷就是维护帝制的了,是封建思想的坚决捍卫者,他和“我”——一个受新思想影响的具有进步思想的人自然就“总不投机”,当然也就不屑共处了。从“剩”字可以看出鲁四老爷当时是愤然离去的。不仅如此,“剩”应该还含有“多余”的意思,在鲁四老爷眼中,“我”无疑是一个多余的人;在中国封建专制统治的缩影地“鲁镇”,不仅“我”是多余的,“剩”字也预示着祥林嫂在“鲁镇”必然的悲剧命运。
②直接描写:重点分析人物的语言。
在祥林嫂的问题上,鲁四老爷一共开过六次口,说了百十来个字,却就把他反动顽固、虚伪自私、阴险狠毒的性格特征,把他杀害祥林嫂的罪行,揭露得淋漓尽致。
一处是:祥林嫂被抢走时,鲁四老爷反应如何?两次“可恶”,“然而”是什么含义?
讨论归纳:鲁四老爷估计祥林嫂是逃出来的,“皱一皱眉”表示反感,却没有丝毫同情心。寻人时,也仍然是“踱”。发现祥林嫂被抢走,鲁四老爷说了两次“可恶”,“然而”。我们细细分析一下就可以发现,里面没有丝毫是对祥林嫂的同情。第一次“可恶”的是婆婆“抢”的举动,给自己带来了麻烦。“然而”是书面语重转连词,后面隐含的意思是:祥林嫂私自逃出,礼教不容;婆婆作主,理所当然,而且表示了鲁四老爷的假斯文。第二次说可恶是针对卫老婆子的,对卫老婆子先荐祥林嫂然后又合伙劫她,闹得沸反盈天,有损鲁家的体面。“然而”找到像祥林嫂这样比男人还勤快的劳动力是不容易的。
一处是:骂祥林嫂是“谬种”,为什么?
讨论归纳:鲁四老爷是封建思想的坚决捍卫者,他反对社会的一切变革和破坏他所信奉的统治秩序的行为。女人再嫁,在封建理学的伦理观念上,是女人最大的罪恶,鲁四老爷是不能容忍的。这样“罪恶深重”的女人“不早不迟,偏偏要在这时候”死去,不是更显得与这个社会作对吗?所以骂她是“谬种”。(补充“贞节”,理学的口号是“存天理,灭人欲”,夫权自然是“天理”,寡妇再嫁,就是以正常的“人欲”破坏了这个“天理”。理学提倡妇女守节,“饿死事小,失节事大”,寡妇再嫁当然不可以,就连未婚夫死了,也要为他守一辈子,甚至提出自杀殉死,并为这样的妇女立牌坊。封建思想灭绝人性。)
鲁四老爷是一个封建思想的坚决捍卫者,他崇拜祖先,思想僵化,反对社会的一切变化。(当时农村中地主阶级的代表人物,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时期地主阶级知识分子的典型形象。他政治上迂腐、保守,顽固地维护旧有的封建制度,反对一切改革与革命。他思想上反动,尊崇理学和孔孟之道,自觉维护封建制度和封建礼教。为人自私伪善,冷酷无情,轻视、厌恶、打击祥林嫂,他是造成祥林嫂悲剧的一个重要人物。)
柳妈是一个怎样的人?祥林嫂为什么要化那么大的代价去捐门槛?捐门槛后祥林嫂有哪些变化?
明确:文中第88段写到了一个叫“柳妈”的“善女人”,“吃素,不杀生”,与人为善。虽然她脸上已经“打皱”,眼睛已经“干枯”,可是在年节时还要给地主去帮工,可见,她也是一个受压迫的劳动妇女。但是,由于她受封建迷信思想和封建礼教的毒害很深,相信天堂、地狱之类邪说和“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的理学信条,所以她对祥林嫂改嫁时头上留下的伤疤,采取奚落的态度。她对待祥林嫂,没有同情心。柳妈对祥林嫂的再嫁非常反对,认为祥林嫂“索性撞一个死,就好了”(柳妈对动物“不杀生”,却主张祥林嫂“撞死”,这是自相矛盾的。她把和祥林嫂的谈话传播出去,供大家谈笑。应该算是无聊冷漠的人中的一员)。在第99段柳妈还一脸“诡秘”讲阴司故事给祥林嫂听,也许完全出于善意,并告诉她应当去土地庙捐一条门槛。这个主观愿望可以说还是想为祥林嫂寻求“赎罪”的办法,救她跳出苦海,并非要置祥林嫂于死地,只是结果适得其反。她的话,使祥林嫂思想上更加痛苦。为了争得这做人的权利,为了求得这一线生存的希望,她竭尽全力。她背着沉重的精神包袱,整日劳碌着,以便积够十二元鹰洋,用“捐门槛”的方法去摆脱人们在阳世、阴世间给她设下的“罪名”,她忍受着咬啮人心的嘲笑和侮辱,在无边的寂寞和悲哀中,默默干了一年。祥林嫂花了12元鹰洋去捐门槛,是她的又一次反抗和挣扎,她要顽强地活下去,争取恢复一个普通女佣的地位。所以捐了门槛以后“神气很舒畅,眼光也分外有神”,祥林嫂以为从此可以摆脱厄运了。
有人认为柳妈是帮助鲁四老爷杀害祥林嫂的凶手。你是怎样来看待这一问题呢?
柳妈的主观愿望和客观效果的矛盾说明柳妈是以剥削阶级统治人民的思想──封建礼教和封建迷信思想为指导,来寻求解救祥林嫂的“药方”的,这不但不会产生“疗效”的效果,反而给自己的姐妹造成了难以支持的精神重压,把祥林嫂推向更恐怖的深渊之中。
同情他的人,也把他推向深渊,这更显示出悲剧的可悲。柳妈正是这样一个同情祥林嫂而又给她痛苦的人。与柳妈的对话——精神重压,陷入恐惧。
分析“我”这一形象:
“我”自诩是“新党”,鲁四老爷骂“新党”时很不自在。但是这样的“新党”被成为乞丐的祥林嫂拦住时,首先想拿几个铜板来打发她。当祥林嫂向她问三个问题时,他支支吾吾,不敢负责任。只是在祥林嫂死后心里觉得“不安”,还显出和鲁四老爷那样的“旧党”不同吧。不过这样的内疚也是暂时的。(小说中的“我”是一个具有进步思想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形象。“我”有反封建的思想倾向,憎恶鲁四老爷,同情祥林嫂。)
在小说的结构上,“我”又起着线索的作用。祥林嫂一生的悲惨遭遇都是通过“我”的所见所闻来展现的。“我”是事件的见证人。
第三课时:
〖教学要点〗1、理解小说的环境描写;2.分析小说的主题
〖教学过程〗
环境
1.环境描写的分类: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2.环境描写的作用:
①提供人物生活的场所。
②反映时代特征、社会特征。
③渲染气氛,衬托人物心情。
④侧面反映人物的性格,烘托人物形象。
⑤暗示、推动情节的发展。
小说刻画了一个怎样的环境,作者是如何描绘的
作者巧妙地把祥林嫂悲剧性格上的几次重大变化,都集中在鲁镇“祝福”的特定的环境里,三次有关“祝福”的描写,不但表现了祥林嫂悲剧的典型环境,而且也印下祥林嫂悲惨一生的足迹。
3.文中几处写祝福景象,三处祝福景象的描绘目的何在?
①第一次是描写镇上各家准备“祝福”的情景。
小说在开头就渲染了鲁镇年终祝福的热闹忙碌的气氛:晚云的闪光、爆竹的钝响、幽微的火红药味和人们忙碌的景象。调动了读者的视觉、听觉和嗅觉,写得层次分明,具体形象,使人如见其景,如闻其声。
“年年如此,家家如此——只要买得起福礼和爆竹之类的,——今年自然也如此”值得注意。这句话点出了辛亥革命以后农村风俗习惯依旧,封建思想依旧。而破折号插入的部分又反映出,在这贫富悬殊的社会里,穷人无福可祝。
祝福是“鲁镇年终的大典”,富人们要在这一天“迎接福神,拜求来年一年的好运气”,以便继续他们贪得无厌的“幸福生活”,而制作“福礼”却要像祥林嫂一样的女人“臂膊在水里浸得通红”,没日没夜地付出自己的艰辛,可见富人们所祈求的幸福,是建立在榨取这些廉价奴隶的血汗之上的。这样通过环境描写就揭露了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冲突,预示了祥林嫂悲剧的社会性。同时,通过“年年如此……今年自然也如此”的描写,也点出了辛亥革命后农村的状况:阶级关系依旧,风俗习惯依旧,封建思想依旧,而破折号后插入的部分又反映出,在贫富悬殊的社会里,穷人无福可言。这些语句,点明了鲁四老爷的政治身分和思想基础,勾勒了当时的社会环境,揭示了祥悲剧的社会基础,预示了祥林嫂悲剧的必然性。
小说的开头写道:“旧历的年底毕竟最像年底……”,这一句作何理解?
旧历的年底是我国传统大节——春节。习惯上,春节并非单指夏历元旦这一天,而是从腊月初八就开始,一直延续到新正元宵节为止,其间包括腊八、祭灶、除夕过年等。此过程中诸多祭神祀祖的礼仪活动庄严而隆重,与之伴随的各种习俗充满喜庆而又热闹。祥林嫂便死在祭灶的夜晚,死在喜庆的爆竹声中。
“旧历的年底”,不是辛亥革命后确定使用的公历的年底,从语义表层看,“旧历”的指称语义是“传统的”、“历史的”;“毕竟最像”,作为逻辑联系语,在这里具有强调的意味,联系作品内部和外部语境理解,它强调年终大典深深地浸淫着、厚厚地积淀着中国古老文化的传统和习俗,指向中国深遽复杂的历史背景。因背景深厚,更加顽固,因其久远,牢如坚冰。鲁迅的这句话以违反规则的形式流露出沉重的忧思,给全部喜庆气象的经验世界蒙上了一层冷峭深沉的灰色,故事语境情感的基调也因之悄然确定下来。
从表面看,这话似有语病──同义重复;其实,它是有深刻的意义的。联系上面关于鲁镇年关祝福习俗的生动、逼真的描写,便可以体会到,这句话的潜台词就是:封建统治下的中国城乡每一块土地,都是鬼神观念牢牢统治着的地方。而这一点,往往是在旧历的年底显示得最充分,最集中。
②第二次是对祥林嫂死后鲁镇旧历的年底雪天的描写。
第二处(第32段):鲁镇旧历的年底雪天渲染了悲凉沉寂的气氛,烘托祥林嫂死后的凄凉和我的“沉痛”心情。中间的议论是反语(参见课文下的注释),表现了我对这个黑暗社会的憎恨,最后一句的“舒畅”是愤激和沉痛之语。特定的环境描写,推动了情节的发展,同时也增加了人物形象的真实感与感染力。
③第三次是结尾通过“我”的感受对祝福景象的描写。
第三处(最后一段):这段景物描写是由回忆到现实。第一句是过渡,与前面转入回忆的句子相照应,渲染了热闹气氛,同时反衬出祥林嫂惨死的悲凉。最后一句故意虚写,那些“醉醺醺”蹒跚着的“天地圣众”哪里会赐福给穷人呢?买不起爆竹的穷人们,得到的只是无穷的痛苦和悲哀。祥林嫂死的惨象和天地圣众“预备给鲁镇的人们以无限的幸福”的气氛,形成鲜明的对照,深化了对旧社会杀人本质的揭露,同时在布局上也起到了首尾呼应,使小说结构更臻完善的作用。
关于鲁镇:
鲁镇,旧中国村镇的缩影。这里世态冷酷,封建势力猖獗,封建迷信等旧俗盛行。鲁镇住满了吃人的,自己被吃又转过来吃人的人,他们组成一个浩浩荡荡的队伍,有的笑吟吟,有的流着泪,有的皱着眉,但全都闪着白历历的牙齿,对着牺牲者——祥林嫂,明中暗中咬她一口!祥林嫂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竭力逃避着被吃的命运,虽然她进行了一次次的抗争,但她的抗争是不可能胜利的。祥林嫂悲剧的根源是封建制度、封建思想、封建礼教,祥林嫂的悲剧是社会悲剧。
祥林嫂悲剧的社会原因。谁杀害了祥林嫂?
明确:大家都不是凶手,有都是凶手。迫害祥林嫂的人们,他们的行为都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受封建思想的驱使。祥林嫂是封建思想的牺牲品,鲁镇上的人包括鲁四老爷也都是封建思想的牺牲品。
丁铃说:“祥林嫂是非死不行的,同情她的人和冷酷的人,自私的人,是一样把她往死里赶,是一样使她精神上增加痛苦。”
祥林嫂的悲剧形象地揭示了封建礼教、封建思想对劳动妇女的迫害和摧残。作品中,封建礼教(鲁四老爷为代表)、家庭(婆婆、大伯)、社会(鲁镇的人们),无不一步步把祥林嫂推向绝境。社会迫使她不能守节,又不能不守节,“要做奴隶而不得”,正是封建礼教和封建思想造成了祥林嫂的悲剧。
四大绳索:族权,神权,夫权,政权。
1.族权给了祥林嫂婆婆卖她的权力。按照封建宗法观念,妇女“出嫁从夫,夫死从子”,一旦丧夫失子,在家庭中生存的权利被剥夺。族权给了大伯收屋的权力。
2.夫权给了鲁镇人叫她祥林嫂的权力。即便她的丈夫祥林死了,人们仍然叫她祥林嫂。夫权视再嫁是“败坏风俗”,是奇耻大辱。因而即便她的第二个丈夫明明叫贺老六,但人们还是叫她祥林嫂。
3.鲁四老爷对祥林嫂的侮辱和迫害,靠的又是封建政权。
4.祥林嫂倾其所有到土地庙捐门槛,是因为她深受封建礼教和迷信毒害,认为这将使她争得做人的权利。为了求得这一线的希望,她竭尽全力。但不管祥林嫂怎么做,在那个封建礼教封建思想占统治地位的社会,她都享受不到一个普通人的权利。
从一而终:民间说的“好马不配二鞍,好女不事二夫”。《周易恒》:“曰妇人贞洁,从一而终也。”旧三从四德:《仪礼丧服子夏传》:“妇人有三从之义,无专用之道。故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周礼天官》:“九嫔掌妇学之法,以九教御:妇德、妇言、妇容、妇功。”(妇女的品德、辞令、仪态、女工[gōng即“女红”、“女功”。指通常由妇女所作的纺织、刺绣、缝纫等事])。三纲五常:封建礼教所提倡的人与人之间的道德标准。三纲指父为子纲,君为臣纲,夫为妻纲。五常传说不一,通常指仁、义、礼、智、信。五伦:旧指君臣、父子、兄弟、夫妻、朋友五种伦理关系。(君臣有义、父子有亲、兄弟有序、夫妻有别、朋友有信)
祥林嫂本人也是个受封建礼教思想毒害很深的人,她把封建礼教思想和迷信思想当作救命稻草,结果反而使自己陷入更恐怖的深渊。因此,我们可以说,祥林嫂也是杀害自己的凶手之一,她的死,既是他杀,也是自杀。但不管是他杀还是自杀,归根到底,是封建礼教将可怜的祥林嫂逼上了绝路。小说反封建的深刻主题,也就不难理解了。正如鲁迅先生的挚友许寿裳先生有关《祝福》的一段精辟的论断所说:“(《祝福》)描写一个旧社会中的女牺牲者,极其深刻,使知人世惨事,不惨在狼吃阿毛,而惨在礼教吃祥林嫂。”
五、讨论:小说起名《祝福》而不是祥林嫂的含义?
明确:小说起于祝福,结于祝福,情节的发展与祝福有密切联系。鲁四老爷正是通过祝福把祥林嫂逼上绝路的。同时,祥林嫂是在祝福中死去,题为“祝福”就用祝福的热闹繁忙来反衬祥林嫂的悲剧命运。另外,祝福是一种封建习俗。在旧社会,劳动人民无福可祝,无福可言,而祥林嫂正是因为这祝福而逼上绝境的。可见,小说取名为《祝福》具有深刻含义。
附:鲁迅谈《祝福》
“喜剧”、“悲剧”、“惨剧”这种名称,也可以用到有些小说上来:比如《祝福》。祥林嫂到后来,弄得活既不成,死也死不得。如果有鬼,她将被锯开身子来;如果无鬼,将永远见不到惟一亲爱的阿毛了,悲惨到了极点。但这种痛苦,并不是她自己找寻出来的。祥林嫂并非被害死,再嫁本非她所愿,阿毛是狼拖去的,都出于无可奈何,所以是惨剧。
祝福教案
一位优秀的教师不打无准备之仗,会提前做好准备,准备好一份优秀的教案往往是必不可少的。教案可以让学生更好地进入课堂环境中来,帮助高中教师能够更轻松的上课教学。你知道如何去写好一份优秀的高中教案呢?为满足您的需求,小编特地编辑了“祝福教案”,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请收藏。
祝福教案
教学目标:
一、准确把握祥林嫂的形象特征,理解造成人物悲剧的社会根源,从而认识旧社会封建礼教的罪恶本质。
二、学习本文综合运用肖像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等塑造人物的方法。
三、体会并理解本文环境描写的作用,理解本文倒叙手法的作用。
教学时数三课时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我们在初中曾经学过鲁迅的小说《故乡》、《孔乙己》,其中由活泼可爱而变成麻木愚昧的闰土,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孔乙己,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今天,我们学习的是鲁迅先生又一篇著名的小说——《祝福》(板书)
介绍背景
《祝福》是鲁迅的小说代表作之一,鲁迅小说集《彷徨》的第一篇。小说反映了辛亥革命以后旧中国黑暗的社会现实,通过祥林嫂的艺术形象深刻地反映了旧社会在封建思想和封建礼教摧残下劳动妇女的悲惨命运,揭露了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小说被改编成电影及多种戏剧。
检查预习
1.解释词语。
寒暄尘芥堆淡然俨然咀嚼赏鉴沸反盈天不更事《四书》(见教材注释)
2.刻画人物的主要方法有哪些?
明确:语言描写、动作描写、肖像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和侧面描写。
研习新课
1.学生自读预习提示,了解小说的教学重点,教师点拨,明确教学目标。
2.理清情节,了解倒叙的作用。
学生讨论,教师点拨,统一意见,形成下面的表格:
提问:这篇小说是按时间顺序叙述呢,还是另有自己的特点?
明确:本文在序幕以后就写出了故事的结局,这是采取了倒叙手法。
提问:在结构上采取倒叙手法有什么作用?
讨论归纳:
小说将祥林嫂的悲惨结局在开始就呈现在读者面前,为读者设置了一系列悬念:祥林嫂过去是什么人?为什么会落到这个地步?为什么又会在死前提出那样奇怪的问题使读者急于追根溯源探求原委呢?
写祥林嫂在富人们一片祝福声中寂然死去,造成了浓厚的悲剧气氛,而且死后引起鲁四老爷的震怒,被骂为“谬种”,这就揭示了祥林嫂与鲁四老爷之间尖锐的矛盾,突出了小说反封建的主题。
提问:哪一句是在结构上承上启下,显示由倒叙转为顺序的?
明确:“然而先前所见所闻她的半生事迹的断片,至此也联成一片了。”
3.指导学生研读序幕部分有关环境描写。
学生自读课文第1—2段,思考:课文是怎样描写鲁镇祝福景象的?哪些语句带有作者的感情或有特定的思想内容?
讨论归纳:小说在开头就渲染了鲁镇年终祝福的热闹忙碌的气氛:晚云的闪光、爆竹的钝响、幽微的火药和人们忙碌的景象。调动了读者的视觉、听觉和嗅觉,写得层次分明,具体形象,使人如见其景,如闻其声。课文中用“沉重”的晚云,“阴暗”的天色,“将鲁镇乱成一团糟”等语句透露出作者对这种气氛的反感和贬抑。其中有一句话“年年如此,家家如此——只要买得起福礼和爆竹之类的,——今年自然也如此”值得注意。这句话点出了辛亥革命以后农村风俗习惯依旧,封建思想依旧。而破折号插入的部分又反映出,在这贫富悬殊的社会里,穷人无福可祝,无福可言。这些语句,勾勒了当时的社会环境,揭示了祥林嫂悲剧的社会基础。
4.初析鲁四老爷形象
5、小结:鲁四老爷是一个迂腐保守、虚伪落后的地主阶级知识分子
第二课时
交流作业,由两位同学读《祥林嫂的故事》,在学生互议的基础上,教师简要评议。
研习新课
1.学习阅读祥林嫂第一次到鲁镇来的部分。思考:祥林嫂第一次到鲁镇是怎样的状态?后来又有什么变化?
讨论归纳:
肖像:头上扎着白头绳,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脸色青黄,但两颊还是红的。模样还周正,手脚都壮大。(年轻,勤劳,朴实,新寡)
眼睛:顺着眼。(善良温顺)
表现:整天地做,似乎闲着就无聊,又有力,简直抵得过一个男子。做工不懈,食物不论,力气不惜。(勤快耐劳)
变化:她反满足,口角边渐渐的有了笑影,脸上也白胖了。(要求极低,反衬出在婆婆家的遭遇)(择其要点板书)
提问:鲁四老爷对雇用祥林嫂最初是什么态度?
明确:皱眉,讨厌她是寡妇。
提问:祥林嫂被抢走时,鲁四老爷反应如何?两次“可恶”,“然而”是什么含义?
讨论归纳:
鲁四老爷估计祥林嫂是逃出来的,“皱一皱眉”表示反感,却没有丝毫同情心。寻人时,也仍然是“踱”。发现祥林嫂被抢走,鲁四老爷说了两次“可恶”,“然而”。我们细细分析一下就可以发现,里面没有丝毫是对祥林嫂的同情。第一次“可恶”的是婆婆“抢”的举动,给自己带来了麻烦。“然而”是书面语重转连词,后面隐含的意思是:祥林嫂私自逃出,礼教不容;婆婆作主,理所当然,而且表示了鲁四老爷的假斯文。第二次说可恶是针对卫老婆子的,对卫老婆子先荐祥林嫂然后又合伙劫她,闹得沸反盈天,有损鲁家的体面。“然而”找到像祥林嫂这样比男人还勤快的劳动力是不容易的。
2.讲析祥林嫂被迫改嫁一部分。
学生默读,思考:为什么只有四婶还提起祥林嫂?
明确:祥林嫂似乎从人们记忆中消失了,四婶还问起她,也仅仅因为后来再也雇不到像她那样不懒不馋、勤快能干的佣人。为后文收留祥林嫂打伏笔。
提问:强迫祥林嫂改嫁说明什么?祥林嫂“闹”得出格又反映什么?这部分的结果怎样?
教师讲解:婆婆强迫祥林嫂改嫁说明旧社会劳动妇女没有地位,死了丈夫还得受制于婆婆。绳子一捆,塞在花轿里,以八十千的价格“卖”掉了。祥林嫂的反抗,并不是因为在读书人家里做过事,而是她的自发反抗,她要摆脱这任人宰割的命运。在当时的社会,她的反抗不可能有结果。这部分最后交代了祥林嫂嫁了勤劳朴实的贺老六,并有了一个儿子。读者读到这里,往往会稍松一口气。但祥林嫂的命运究竟如何呢?我们继续研读。
3.讲析祥林嫂第二次到鲁镇这一部分。
学生速读这一部分内容,概括主要情节。
明确:①祥林嫂再次到鲁镇做女佣。②祥林嫂的痛苦悲伤成了人们咀嚼品味和取笑的材料。③柳妈的恐吓和祥林嫂捐门槛。④祥林嫂捐门槛后仍得不到解脱,最后被赶走沦为乞丐。
提问:祥林嫂第二次到鲁镇时肖像有哪些变化?从中反映出什么?
明确:
肖像:头上扎着白头绳,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脸色青黄,只是两颊上已经消失了血色。
眼睛:顺着眼,眼角上带些泪痕,眼光也没有先前那样精神了。(择其要板书)
与前面第一次来时比较,两颊和眼睛发生了变化,说明精神上受到刺激,极度悲伤。作者正是用白描手法,在对比中显示人物内心的痛苦和悲哀。
提问:原来不爱说话的祥林嫂为什么反复讲阿毛的故事?人们的反应怎样?
讨论归纳:
是因为她心中非常悲伤,想通过倾诉来发泄心中的痛苦,希望得到人们的安慰和同情。但人们却很少同情和怜悯,在鲁四老爷家不让她干祭祀的活,镇上的人们很快就厌倦了她的故事,并把她作为取笑的对象。这些,说明在那个封建礼教封建思想占统治地位的社会,祥林嫂享受不到一个普通人的权利,要忍受巨大的精神压力。(在讨论中注意理解有关句子的含义,并分析“思考和练习”六的三个句子)
提问:柳妈是一个怎样的人?祥林嫂为什么要化那么大的代价去捐门槛?捐门槛后祥林嫂有哪些变化?
讨论归纳:柳妈是个深受封建礼教和迷信毒害的小市民。她的话,本身没有什么恶意,但却使祥林嫂思想上更加痛苦。祥林嫂花了12元鹰洋去捐门槛,是她的又一次反抗和挣扎,她要顽强地活下去,争取恢复一个普通女佣的地位。所以捐了门槛以后“神气很舒畅,眼光也分外有神”,祥林嫂以为从此可以摆脱厄运了。
请一学生朗读“冬至的祭祖时节……那我可不知道”。思考:使祥林嫂受到致命的打击是什么?接着祥林嫂发生了什么变化?
讨论归纳:
四婶在祭祀时的一句话使祥林嫂陷于绝境。祥林嫂捐门槛后本已告诉四婶,可四婶仍不让她沾手。其实,四婶的背后是鲁四老爷的话:“伤风败俗”,“祭祀的时候可用不着她帮手。”正是鲁四老爷所代表的封建礼教封建思想,阻断了祥林嫂的生路,把她逼向死地。祥林嫂受到打击后“眼睛窈陷下去,连精神也不济”,胆怯,惴惴,是一个木偶人(阅读时注意这一段的重点词和关联词语),作者写出了祥林嫂精神上的巨大变化,显示了心灵上的巨大创伤。最后,祥林嫂竟被鲁四老爷一脚踢开。
思考:祥林嫂悲剧的社会原因。
明确:祥林嫂的悲剧形象地揭示了封建礼教、封建思想对劳动妇女的迫害和摧残。作品中,封建礼教(鲁四老爷为代表)、家庭(婆婆、大伯)、社会(鲁镇的人们),无不一步步把祥林嫂推向绝境。社会迫使她不能守节,又不能不守节,“要做奴隶而不得”,正是封建礼教和封建思想造成了祥林嫂的悲剧。
布置作业
1.将祥林嫂临终前的肖像描写与前两次比较,体会其对刻画人物和表现主题的作用。
2.思考小说取名《祝福》的深刻含义。
3.完成“思考和练习”五。
第三课时
复习旧知识
由同学回忆祥林嫂两次到鲁镇时的肖像描写,特别是眼睛的变化,填入小黑板上的表格。
研习新课
1.阅读前面第3段开始的内容,思考:祥林嫂临死前的肖像描写及其作用。
明确:(填入小黑板中的表格)
(前两次的内容从略,也可以用幻灯投影。)
从这一次的肖像描写中可以看出,祥林嫂遭遇悲惨,乞讨无路,陷于绝境,内心深处受到摧残,精神麻木,已是濒于死亡。
2.比较几次肖像描写,讲析作者刻画人物的特色。
肖像描写是本文刻画人物的一个特点。鲁迅先生说过:“要极节省地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是画他的眼睛。”本文围绕人物的遭遇,三次刻画了祥林嫂的肖像,尤其是她的眼睛。从开始时的“顺着眼”,到第二次来鲁镇时的“眼角带着泪痕”,“没有先前那样精神”,捐了门槛以后“眼光分外有神”,可四婶一声喝,第二天“眼睛窈陷下去”,到临死前的“瞪”着眼,“眼珠间或一轮”,都有丰富的内涵。眼睛与其他肖像描写相配合,展示了人物的内心世界,反映了祥林嫂悲剧的几个过程,形象地反映了祥林嫂是怎样一步步被封建礼教和封建思想逼到绝境的,也是对罪恶的封建社会无声的控诉。
3.思考:祥林嫂的疑问反映了什么?应该怎样认识?
讨论归纳:
祥林嫂的三个问题有一个核心,死掉的一家在地狱能否见面。她希望其有,这样就可以和阿毛及贺老六见面,又希望其无,因为害怕被锯成两半。这是长期困扰她的内心深处的矛盾和痛苦。祥林嫂提出这个问题,是在遭受一连串的摧残和折磨后对封建传统观念的怀疑。祥林嫂对生活本无多少希求,只想用自己辛勤的劳动换得起码的生存条件,可是尽管她不断努力地追求,拼命地抗争,却得不到这起码的满足,反而成了有罪的人。所以,她对整个传统的封建观念发生了怀疑。
提问:对祥林嫂的发问,“我”的态度怎样呢?
明确:“我”是意外、踌躇、吃惊,回答是吞吞吐吐、支支吾吾。实际上,正是“我”同情祥林嫂,才更觉得难以回答,只得含糊其辞,不作正面回答。
后面几段,是:“我”的自我剖析,反映“我”既同情祥林嫂,又不敢正视现实。有些议论,实际上是一种“自我”的否定与批判,阅读时仔细体会。
提问:祥林嫂的死,引起什么反应?
明确:没有人关心,长工是漠不关心的,唯有鲁四老爷还要大骂“谬种”。这个封建礼教的代表人物是如此冷酷无情,他把祥林嫂逼至绝境,到死后还是如此残忍无情。
4.学生个别朗读“冬日雪短……反而渐渐地舒畅起来”一节,思考:景物描写的作用是什么?怎样理解其中的一些语句?
明确:这段景物描写的作用是渲染悲凉沉寂的气氛,烘托“我”的心情,从“寂静”、“沉寂”等词中可以看出。中间的议论是反语,表现了“我”对这个黑暗社会的憎恨。最后一句的“轻松”实际上可理解为愤激和沉痛。
这一段景物描写与最后结尾的景物描写在时间上衔接,那么最后一段景物描写又有什么作用呢?
5.学生阅读最后一段,思考其作用和特色。
教师讲析:这一段景物描写是由回想到现实,第一句是过渡,与前面转入回忆的句子照应,这一段描写与开头的景物描写前后呼应,渲染了热烈气氛,同时反衬出祥林嫂惨死的悲凉。最后一句故意虚写,那些“醉醺醺”蹒跚的“天地圣众”,哪里会赐福给穷人呢?买不起爆竹的穷人们,得到的只是无限的痛苦和悲哀。这个结尾,以“我”的感受来写景,深化了旧社会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使结构更加严谨完善。
6.讨论小说起名《祝福》的含义。
明确:小说起于祝福,结于祝福,情节的发展与祝福有密切联系。同时,祥林嫂是在祝福中死去,题为“祝福”就用祝福的热闹繁忙来反衬祥林嫂的悲剧命运。另外,祝福是一种封建习俗。在旧社会,劳动人民无福可祝,无福可言,而祥林嫂正是因为这祝福而逼上绝境的。可见,小说取名为《祝福》具有深刻含义。
7.讨论、归纳人物形象。
祥林嫂是旧中国劳动妇女的典型,她勤劳善良,朴实顽强,但在封建礼教和封建思想占统治地位的旧社会,她被践踏、被迫害、被摧残,以至被旧社会所吞噬。封建礼教对她的种种迫害,她曾不断地挣扎与反抗,最后还是被社会压垮了。祥林嫂的悲剧深刻揭示了旧社会封建礼教对劳动妇女的摧残和迫害,控诉了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
鲁四老爷是地主阶级知识分子的典型。他迂腐、保守、顽固,反对一切改革和革命,尊崇理学和孔孟之道,自觉维护封建制度和封建礼教。他自私伪善,冷酷无情,对祥林嫂的迫害大都是他授意或得到他默许的,是导致祥林嫂惨死的人物。
作品中的“我“是一个具有正义感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形象。“我”反感鲁四老爷,厌恶封建礼俗,同情祥林嫂,但另一方面又是软弱无能,无力给祥林嫂以帮助。在小说结构上,“我”又起着线索作用,祥林嫂一生的悲惨遭遇都是通过“我”的所见所闻来反映,“我”是事件的见证人。
布置作业
写一段300字左右的短文,反映过年时热烈欢乐的气氛。
《祝福》教案
《祝福》教案
教学目的:
1.学习运用叙事学的基本概念分析小说叙事艺术的方法。
2.全面了解祥林嫂的悲剧成因。
3.了解鲁迅小说人物形象的两大基本类型(农民、知识分子)的特色和意义。
教学重点:
1、教会学生分析小说结构和叙述视角转换。
2、教会学生全面探究祥林嫂的悲剧成因,并在此基础上探索小说的主题意义。
教学设想:
第一课时通读全文,理清文章的情节结构;第二课时引入叙述者的概念,并重点研究该小说中叙述者身份的意义。第三课时引入视角的概念,研究小说中的叙述视角的转变,及其蕴含的意义。第四课时全面探究祥林嫂的悲剧意义:1、有没有悲剧意义;2、悲剧意义是什么。第五课时概括小说中次要的人物形象,分析标题的含义。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通读全文,从整体上把握小说的情节结构,并重点探究“路遇祥林嫂”这一情节的意义。
教学过程
同学们在寒假期间,按照老师的要求,阅读了老师开列的四本名著之中的两本(注四本书是《边城》《围城》《鲁迅小说集》《契诃夫小说集》),并且认真的撰写了读书笔记,老师对你们的表现十分满意。我还注意到这样一个现象,阅读鲁迅小说集的占全班同学的七成,在读书笔记中,很多同学都说,自己深切的体会到了鲁迅为了拯救国民灵魂而不息呐喊,勇往直前的奋斗精神,以及他胸中深广的忧愤,和“我以我血荐轩辕”的无悔的热爱。今天我们将随着鲁迅的文字,回到20世纪初阴冷灰暗的鲁镇,去关注一个平常的农家女子祥林嫂的悲惨命运。
板书课题。
教师朗读课文,请同学们认真听,弄清字词读音,感知整体情节,明确小说结构。
朗读完毕。
提问:这篇小说写了什么事?
回答:写了“我”回到鲁镇路遇沦为乞丐的祥林嫂,紧接着得悉她的死讯,回忆她的生平。
提问:小说写了“我”回鲁镇一共几天的事?
回答:三天。文中有明确交待:“我是正在这一夜回到我的故乡鲁镇的”“第二天我起得很迟”“第三天也照样”。
提问:这三天的事都按照顺序来写的吗?作者的心情是怎么变化的?
回答:不是,运用了倒叙的方式。
如图:
时间:第一天第二天
事件:回鲁镇,与四叔话不投机拜亲访友,单调乏味
第三天回忆昨天遇见祥林嫂的事,忐忑不安;(傍晚)惊闻噩耗,负疚;(入夜)渐渐舒畅,回忆生平、(夜阑)被爆竹惊醒,懒散舒适。
提问:为什么要把第二天遇见祥林嫂并且与之对话的事放在第三天来写?为什么作者要安排“我”与祥林嫂见上最后一面?见不见面都不会影响祥林嫂的命运发展,因为祥林嫂精神不正常,而且没有职业,以乞讨为生,她的结局只能是死。冻、饿、病随时可能结束她的生命。为什么“我”要和祥林嫂见上最后一面?请同学们讨论交流。
回答:1、放在第三天来写,就与得悉祥林嫂的死讯这件事连得比较近,可以突出作者的心绪不宁。对祥林嫂发问的预感不祥,对自己所作回答的忐忑不安,和祥林嫂的噩耗相照应,同时又表现了“我”的惊慌失措。
2、这次对话,安排在祥林嫂临终之前,深入地剖析了走向绝路的祥林嫂内心的痛苦与矛盾,因此对祥林嫂的性格刻画就不再是浮于表面,而是具有了心理分析的深度。另外,这次对话,也表现出一个知识分子的性格特点。
提问:这种类似的对话在同学们学过的鲁迅作品中有没有?请同学们思考之后,下一节课回答。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引入叙述者的概念,并重点研究该小说中叙述者身份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上一节课我留下了一个问题,这种知识分子和农民的对话在同学们学过的鲁迅作品中有没有?
回答:有,在《故乡》当中,鲁迅和昔日玩伴闰土的对话。只不过这种对话没有办法进行下去,因为闰土喊“我”老爷,让“我”感到两个人之间存在的厚障壁。但是当闰土把香炉运回家时,“我”最后的评论是“闰土的希望切近,我的希望茫远罢了”,表示了对闰土的同情和理解。《故乡》中的这个知识分子形象是迷惘又坚决的,是谦虚又自省的,决不是自以为是,自高自大的。《祝福》中的“我”显得更加软弱、动摇。
提问:在《祝福》《故乡》,都出现了一个重要人物:我。“我”是不是鲁迅先生本人呢?
回答:不是。
明确:“我”是叙述者,“鲁迅”是作者,两个概念必须区分清楚。叙述者是在小说中叙述故事的人。小说常用的叙述角度是第一人称、第三人称,极少数情况下出现了第二人称。在第一人称的叙述作品中,叙述者和作者的区别往往比较明显。
提问:能不能举出其他的例子呢?
回答:在《孔乙己》中,“我”是咸亨酒店的一个小酒保,而不是鲁迅先生本人。
在《最后一课》中,“我”是小弗朗士,而不是作者都德。
在《我的叔叔于勒》中,我——约瑟甫·达勿朗诗是一个家庭并不富裕,但有着丰富的同情心的青年。
明确:这篇文章的“我”也是一个知识分子,不是鲁迅本人。我们学习一篇小说不仅仅要明确作者安排了哪一个叙述者去到前台讲故事,更重要的是要搞清楚,作者为什么安排这个角色去叙述,这样做有什么重要作用,只有这样,以后在欣赏和创作叙事作品时,自觉地运用这种思维,从而取得良好的效果。
提问:这个知识分子具有哪些特点呢?为什么让“我”来叙述一个故事,而不是直接用第三人称方式叙述呢?
回答:“我”的特点:1、思想进步,表现在与鲁四老爷的话不投机,憎恶鲁四老爷。
2、有同情心,表现在担心祥林嫂有什么不好的事,得悉死讯时的惊慌。3、软弱,退缩,圆滑世故。在“我”回答时的惶惑不安、摇摆不定之中,我们能看出一个知识分子的软弱和退缩。小说结尾,“我”在祝福的气氛中变得“懒散而且舒适”,显示出了“我”对社会的丑恶无可奈何,听之任之的颓唐态度。知识分子不再是启蒙运动中的“导师”和“舵手”,而是被摆到了被审视和被批判的地位上,这样使作品就具有了一种格外深刻的意义——知识分子不能自暴自弃,要振作起来,又一分热,发一分光。寄托了鲁迅先生对知识分子的批评和劝谕。
让“我”(第一人称)的方式来讲述这个故事,无疑增添了这个故事的真实性。同时,只有良心未完全泯灭的“我”才能够回忆和讲述祥林嫂的生平,与之相比的是小说中的其他人都对祥林嫂抱着漠然麻木的态度。然而,连小说中最具有同情心的人最后也变得麻木,衬托出了祥林嫂死的悲剧性。
提问:刚才大家举出的几篇小说中当中,“我”具有不同的身份性格,同学们能不能分析一下他们的好处在哪里?(一个能力迁移训练)
回答:《孔乙己》中,“我”是一个嘲笑孔乙己的小酒保,因为是他讲述,所以小说的场景是咸亨酒店,情节是孔乙己几次来饮酒。而每一次的不同,写出了孔乙己的每况愈下,沦落。真实,生动。
《最后一课》的小弗朗士,是一个调皮逃学,害怕老师责罚的学生,通过他的所见所闻,和心理情感的变化,最能表现出韩麦尔先生和小镇居民的爱国主义情操。
《我的叔叔于勒》,“我”能够了解父母的全部心思,同时又同情自己潦倒的叔叔。他也最能看清楚父母的势利。
注:讨论之前,可以先唤起同学们的回忆。
第三课时
教学要点:
引入视角的概念,研究小说中的叙述视角的转变,及其蕴含的意义
教学过程:
什么叫做视角?就是作品中对故事内容进行观察和讲述的角度。
先看一首诗:
终南山
王维
太乙近天都,连山接海隅。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
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解释文字之后,请问同学们,这首诗有没有视角的变化?
回答:视角一联一变,写景具有跳跃性,“以不全求全”。
提问:怎么变化的?
回答:第一联是远景,第二联是近景。第三联是中峰俯瞰,第四联不是写景,隔水问樵,已经是迷不知西东。视角的变化,正是这首诗歌艺术魅力的一个重要表现。
不仅仅在诗歌中有这样的视角变化,在小说中,由于艺术表达的需要,经常在叙述或描写中改变角度。
提问:这篇小说有没有这样的变化啊?
回答:有改变。在回忆祥林嫂的生平之前之后,运用的是第一人称的限制性视角叙述,在回忆祥林嫂的生平时,运用的仍然是限制性视角,是从“鲁镇人”视角出发,祥林嫂在鲁镇的活动可以直接叙述,但是祥林嫂离开鲁镇的活动就必须由卫婆子来转述,因此,这段转述,就变成了卫婆子的叙述视角。
提问:在《孔乙己》中有没有叙述视角的变化?
回答:没有变化,视角始终是一个小酒保。因为故事比较短,情节相对简单。
提问:为什么在回忆中不能采用全知视角,偏偏让卫婆子来转述其中的一段呢?
回答:这样做兼顾叙事的完整性和生动性。卫婆子的转述充分表她现完全功利主义的是非标准。她佩服祥林嫂的婆婆精明强干,称赞祥林嫂交了好运,对祥林嫂被野蛮地捆绑出卖却无一句贬词,表现民间道德的沦落。同时,祥林嫂的这一次强迫改嫁,造成了实际上有两种结果:一是生活上的改善,二是在占社会主流的礼教意识中,她失去了贞节,成了不干不净的女人,是一种潜在的恶化。因为这种礼教的压力还必须通过祥林嫂自觉认同之后,才能起到折磨其精神的作用。所以说这是一种潜在的恶化。
可以引导学生和《装在套子里的人》比较,此文在写到别里科夫到科瓦连科家里去之后,就采用了全知视角,一直到别里科夫回家卧病,又转回限制视角。
这种观察和讲述视角的变化,在其他小说中也常有表现。教师可以举例补充,《红楼梦》中,林黛玉进贾府,刘姥姥一进贾府,两个人的观察视角大不一样,举两小段为例:
(1)、红楼梦第三回,林黛玉进贾府
黛玉方进入房时,只见两个人搀着一位鬓发如银的老母迎上来,黛玉便知是他外祖母方欲拜见时,早被他外祖母一把搂入怀中,心肝儿肉叫着大哭起来。当下地下侍立之人,无不掩面涕泣,黛玉也哭个不住。……
黛玉一见,便吃一大惊,心下想道:“好生奇怪,倒象在那里见过一般,何等眼熟到如此!”越显得面如敷粉,唇若施脂,转盼多情,语言常笑。天然一段风骚,全在眉梢,平生万种情思,悉堆眼角。
宝玉早已看见多了一个姊妹,便料定是林姑妈之女,忙来作揖。厮见毕归坐。细看形容,与众各别:两弯似蹙非蹙卷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宝玉看罢,因笑道:“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
(2)、第六回,刘姥姥进大观园
刘姥姥见平儿遍身绫罗,插金带银,花容玉貌的,便当是凤姐儿了。才要称姑奶奶,忽见周瑞家的称他是平姑娘,又见平儿赶着周瑞家的称周大娘,方知不过是个有些体面的丫头了。于是让刘姥姥和板儿上了炕,平儿和周瑞家的对面坐在炕沿上,小丫头子斟了茶来吃茶。
刘姥姥只听见咯当咯当的响声,大有似乎打箩柜筛面的一般,不免东瞧西望的,忽见堂屋中柱子上挂着一个匣子,底下又坠着一个秤砣般一物,却不住的乱幌,刘姥姥心中想着:“这是什么爱物儿?有甚用呢?”正呆时,只听得当的一声,又若金钟铜磬一般,不防倒唬的一展眼。
在文章中,有没有描写时也运用了视角变化?
回答:有的。祥林嫂第一次进鲁宅时,有对她的肖像描写,首先是第三人称视角观察:头上扎着白头绳,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年纪大约二十六七,脸色青黄,但两颊却还是红的。其次是从四婶的角度进行观察:但看她模样还周正,手脚都壮大,又只是顺着眼,不开一句口,很像一个安分耐劳的人。
提问:为什么要写出四婶的观察呢?
回答:四婶的观察是从一个雇主的角度来观察的,说明祥林嫂很符合女佣的标准,这是祥林嫂进鲁宅的条件,同时也揭示了祥林嫂的个性特征。与前面的第三人称观察相照应。
剩余时间,引导学生解决课后第二题第二小题。对同一个人物不同时间或不同境遇下的外貌描写,前后形成鲜明对比,这在鲁迅作品中是经常使用的方法。
通过比读这几段文字,找出字面表达的同异,剖析深层含义。祥林嫂临终前的肖像描写一段,还要突出其中的句式特点。(提问和答案略。)
第四课时
教学要点:
全面探究祥林嫂的悲剧意义:1、有没有悲剧意义;2、悲剧的成因和意义是什么
教学过程:
提问:请问同学们,你在第一遍读完这篇小说之后,祥林嫂的死给了你什么感受?
回答:难过,悲伤,凄惨等等。
提问:我们常说的悲剧定义是:把美撕毁了给人看。而祥林嫂,作者似乎并没有赋予她种种美德,(比如其他作品,《窦娥冤》中的窦娥,作者不仅写了她的身世悲苦,还突出了她对婆婆的无微不至的孝,和身上的反抗精神,但是这样一个女子结果是含冤赴死。在这种极大的反差中让读者的心灵受到震撼。这就是悲剧效果。《孔雀东南飞》中的刘兰芝,作者极力表现她的美丽和才艺、勤劳,以及她和焦仲卿的深情笃爱,但是这样一位媳妇却被婆婆驱赶出门,最后沉水自杀,读者阅读之后很难过,很有悲剧效果),而祥林嫂只是一个平常的农家妇女,并不出众,为什么她的死会让你觉得可怜呢?
回答:1、祥林嫂,本分、勤劳、善良,看不出她本身有过错,但是,最终早早的凄惨的离世了。2、祥林嫂生前受人奚落,死后愈加凄凉,短工的冷漠,四叔的诋骂,没有一点对生命的悲悯。(窦娥和刘兰芝,身上都有着一种强烈的反抗精神,她们的死都有着一种壮烈色彩,这一点祥林嫂的死是没有的)
明确:这正是祥林嫂的死成为一个悲剧的原因。
提问:祥林嫂一步一步沦落致死的原因有哪些?我们可以划出祥林嫂一生几次重大变化,看看这些变化的原因有哪些,以此来确定小说的主题意义。
明确:
事件性质原因分析
逃出来进鲁宅改善反抗精神,追求幸福
婆婆抓她回去,卖到山里生活改善与潜在的伦理恶化族权压制,道德沦落
丈夫死于伤寒恶化闭塞,贫困,医疗落后
孩子被狼衔走恶化自然因素多一些
大伯收屋,赶她走恶化强行掠夺,没有财产权保障
二进鲁宅改善四婶的同情,先前的良好表现
祭祀第一次遭拒潜在恶化祥林嫂不清楚内里含义
阿毛的惨剧被嘲笑恶化祥林嫂的不厌其烦,鲁镇人的麻木
柳妈嘲笑伤疤,输灌迷信,教捐门槛恶化祥林嫂自觉认同了礼教和迷信思想,苦闷
祥林嫂捐门槛潜在改善自以为赎了一世的罪名
祭祀第二次遭拒恶化祥林嫂感受到四婶的歧视依旧,精神崩溃
被辞退恶化不能伶俐起来,雇主不满,也缺乏同情心
提问:请同学们分析一下,导致祥林嫂一步一步沦落致死的原因比较多,你认为重要的原因是哪些呢?
回答:1、封建礼教以及相关的封建迷信思想。四叔、四婶、柳妈是典型代表。他们嘲笑和歧视再嫁的祥林嫂,给祥林嫂造成了巨大的精神压力,并最终导致精神崩溃。
2、导致祥林嫂成为封建礼教的迫害对象的事件之一是被迫改嫁,这件事中,祥林嫂没有任何个人选择自由,尽最大努力的反抗也没有效果。这件事的主谋是祥林嫂的婆婆,婆婆这种做法,不是在维护封建礼教,如果是维护封建礼教——一女不事二夫,她就应该让祥林嫂守节,她可以把祥林嫂抓回去,但不能强行出卖。因此,婆婆是一个封建礼教的破坏者,她使用了十分野蛮的手段来达到自家的功利目的,这反映的是她恃强凌弱,唯利是图,道德沦落。婆婆代表了族权,但是封建礼教并不允许家长都会做出这样卑劣的事,这种行径应当受到当时社会舆论的谴责,但是却没有受到,这反映了社会道德的沦落。
3、导致祥林嫂成为封建礼教的迫害对象的事件之二是祥林嫂回到鲁镇,原因是祥林嫂被大伯赶了出来,无路可走,生计无着。房子是祥林嫂和第二人丈夫的共有财产,丈夫死后,祥林嫂本来应有居住权,但是却被大伯给赶了出来。这里面没有道德可言,只有封建家族的恃强凌弱,唯利是图,道德沦落,只是赤裸裸的掠夺。
4、导致祥林嫂成为封建礼教的迫害对象的事件之三是祥林嫂对封建礼教和迷信思想的接受认同。这个问题可以一分为二的看待,一方面是祥林嫂的愚昧,另一方面当时的环境缺少让祥林嫂可以对抗封建礼教和迷信思想的精神资源,这种精神资源可能是一种比较先进的思想意识,也可能是更加友善的人际关怀和精神安慰,可以减轻祥林嫂的不安的程度,而这两种精神资源祥林嫂都没有得到,所以在听信了柳妈的灌输之后,精神惶恐不安,苦闷异常。最后在捐门槛无效之后,精神不能自持,彻底崩溃。
5、有一些自然的因素,但是绝对是次要的。
综合以上分析,一步步把祥林嫂推向绝路的是这个黑暗的社会环境,吃人的封建礼教和迷信思想,和毫无道德可言的封建家族内的恃强凌弱,以及周围人的淡漠麻木,加上祥林嫂自身的愚昧,最终葬送了祥林嫂。鲁迅表现祥林嫂的悲惨命运的用意,就是批判当时社会的腐朽与黑暗,也揭示了(包括祥林嫂在内)广大民众的病态灵魂。
注:这种分析的特点是实事求是,不是从教条出发,把所有的义愤都对准封建礼教,我们通过分析可以看出来,祥林嫂人生悲剧的原因除了封建礼教之外,还有比封建礼教更加野蛮的绑卖和掠夺,封建礼教作为旧道德固然可怕,但是还有更可怕的无道德,两者的相互结合,也许这才是旧中国乡村社会的真正图景。
第五课时
教学要点:
概括小说中的四叔的形象,分析标题的含义,完成课后第三题的语言品析
教学过程:
上一节课,我们已经谈到了鲁镇这个环境的特点:人际关系的冷漠,没有一丝温情。鲁迅笔下的社会环境,大部分是以鲁镇、S城为中心,基本上都具有这样一个特点。今天我们的第一个任务是概括四叔的人物形象,其次是分析一下小说的标题祝福有何种含义,然后完成课后的第三道题。
请同学们浏览小说,找出关于四叔的记叙和描写,分析一下四叔的形象。
回答:道貌岸然,是封建礼教和迷信思想的卫道士。
提问:为什么要描写四叔的书房?
回答:书房可以看出四叔的思想旨趣的保守陈旧落伍,同时书房又有些破败,比如对联一半脱落,《康熙字典》未必完全,显示出四叔并非一个治学严谨的道学家。“事理通达心气和平”的对联与他骂祥林嫂是谬种形成鲜明对比,具备讽刺意味,写出了四叔的虚伪。
提问:四叔爱讲半截句,是为什么?(“可恶!然而……”“然而……”)
回答:语言简短显得四叔的威严持重,也留给空间让读者去揣摩体会。这些话充分体现了四叔的思想既封建保守,又贪图实惠。
明确,通过分析四叔的形象逐渐变得丰满,这是一个反面角色,既道貌岸然,又贪图实利,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祥林嫂的命运发展。过几天,我们学习《装在套子里的人》,可以把鲁四老爷和别里科夫做一个比较,这两个人在现实生活中都有负面的影响,但是他们的区别是什么呢?(注:留下了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和悬念)
提问:小说的标题为祝福,其中有什么样的深刻含义呢?
提示:小说写了几次祝福?一共四次。一进鲁宅的祝福。二进鲁宅,两次祝福。生命结束在祝福前夕。祝福是什么?是一种备祭礼、拜神,放鞭炮,以祈求好运的民俗。
回答:1、年底的祝福是一个时间标志,把祥林嫂的人生悲剧串联起来,形成清晰的发展脉络。2、作者用祝福为题,包含了反讽意味,在鲁镇家家祝福的背景下,被众人歧视的祥林嫂却在这一刻死去,增添了作品的悲剧氛围。3、祝福与祥林嫂的命运发展关系密切,进鲁宅的三次祝福,第一次祝福,体现了祥林嫂的勤劳,后两次祝福时遭拒,使祥林嫂精神崩溃。
完成课后第三题的语言品析。
布置作业。
2 祝福
2 祝福
名师导航
内容感知
《祝福》是鲁迅小说集《彷徨》中的第一篇。“祝福”是小说的背景,也是小说的情节线索。祥林嫂的悲剧始终是在鲁镇“祝福”的喧闹的爆竹声中展示出来的。
祥林嫂是一位被禁锢重重、腐朽愚妄的封建思想逼迫致死的劳动妇女。封建制度和封建礼教不仅吞噬了她的肉体,也啃啮着她的灵魂。她肉体被迫害、遭摧残的每一步都伴随着灵魂的痛苦。她是一个不甘忍受压迫的女人,曾经逃脱、抗婚,想用自己的劳动谋生并换取独立的人格,然而这一切挣扎终归无用,她还是被吞噬了,肉体和精神都被吞噬了。一个活的、能感知、有血肉的朴实、勤劳、善良、无罪的灵魂的毁灭,显示了一种具有深刻社会意义的悲剧人生,撼人心灵。
句段剖析
一、疑难妙句
1.他是我的本家,比我长一辈,应该称之曰“四叔”,是一个讲理学的老监生。他比先前并没有什么大改变,单是老了些,但也还未留胡子,一见面是寒暄,寒暄之后说我“胖了”,说我“胖了”之后即大骂其新党。但我知道,这并非借题在骂我:因为他所骂的还是康有为。
剖析:这几句话揭示了鲁四的身份:“监生”在清朝是凭借祖先“功业”或捐钱取得的,可见鲁四并非货真价实的“科班”出身;“讲理学”暗示了人物维护封建道统,注重封建礼教的道德观念;“……因为他所骂的还是康有为”,时值辛亥革命,鲁四所骂的乃是康有为,其不谙世事变迁和社会进步的落后腐朽性便昭然若揭。这段平实的叙述和简洁的评论入木三分地刻画出鲁四的形象特征,对其进行了辛辣地嘲讽和鞭挞。
2.我回到四叔的书房里时,瓦楞上已经雪白,房里也映得较光明,极分明的显出壁上挂着的朱拓的大“寿”字,陈抟老祖写的;一边的对联已经脱落,松松的卷了放在长桌上,一边的还在,道是“事理通达心气和平”。我又无聊赖的到窗下的案头去一翻,只见一堆似乎未必完全的《康熙字典》,一部《近思录集注》和一部《四书衬》。
剖析:这是对鲁四书房的描写,那“脱落”的对联、“未必完全”的《康熙字典》、摆在案头的《近思录集注》和《四书衬》,一个被封建理学浸透的、没落腐朽的乡绅形象便鲜明地呈现出来了。
3.但是,谈话是总不投机的了……
……无论如何,我明天决计要走了。
……我明天决计要走了。
剖析:第一句表明“我”与鲁四老爷立场的对立,清楚地体现了“我”的民主进步的思想倾向。第二句是“我”看了鲁四老爷书房后的心态,加之前文“总不投机”的谈话,使“我”对“四叔”产生了强烈的憎恶和反感,所以决计要走。第三句是“我”面对祥林嫂灵魂的最后求助而无能为力时的内心独白,虽是同情却只能逃避,这表现“我”面对禁锢重重、腐朽愚妄的封建礼教时软弱和颓废的心态。
4.“地狱?——论理,就该也有。——然而也未必……”“……其实,究竟有没有魂灵,我也说不清。”
剖析:这是“我”回答祥林嫂关于“魂灵”和“地狱”问题的话。第一句先肯定,后否定,第二句用“说不清”来搪塞。“我”是一个进步的知识分子,对此类问题本可以作出肯定的回答。那为什么不明确回答呢?细读课文,妙处不难发现,这些模糊语言的运用,恰到好处地表明了“我”的软弱和无奈。“我”是小说中唯一一个同情祥林嫂的人,想给她以安慰,解除她一些痛苦。“为她起见”,不知是答“有”好,还是答“没有”好,就只能含糊其辞。同时,我们从中还可以见到“我”的无能为力,不但不能解除祥林嫂的苦难,连她临死前的一个起码的要求都不能满足。祥林嫂就这样,带着巨大的精神创伤和满腹的疑惑,离开了人间。
5.我因为常见些但愿不如所料、以为未必竟如所料的事,却每每恰如所料的起来,所以很恐怕这事也一律。
剖析:这是一个多重复句。要扣住“因为”“所以”“但”“却”等词语来分析句间的层次关系,进而理解句子的意思,把握隐含在字里行间的作者复杂的感情。这句话的意思是:我常常见到这样一些事,本来不希望它像自己所料想的那样发生,也以为未必真会发生,所以我一再担心的祥林嫂会死的事,恐怕也要发生。
6.不早不迟,偏偏要在这时候,——这就可见是一个谬种!
剖析:女人再嫁是封建伦理不能容忍的,这也是封建伦理坚决捍卫者的鲁四所不能容忍的。祥林嫂这样一个不洁不净的女人竟然在祭祀祖先的祝福时死去,不仅不吉利,而且还玷污了祖先。一句“谬种”正是“鲁四们”对祥林嫂的盖棺论定。
7.魂灵的有无,我不知道;然而在现世,则无聊生者不生,即使厌见者不见,为人为己,也还都不错。
剖析:“无聊生者”是指无依无靠而活着的人。而整句话的意思是:然而在现在这样的人世间,无所依靠而活不下去的人,不如干脆死去,使讨厌见他的人不再见到他,这对别人或对他自己,也还都不错。这是“我”的激愤而沉痛的反语。
8.“可恶!然而……”
“可恶!”
“然而……”
剖析:这是祥林嫂被婆家捆回去后,鲁四老爷说的三句话,第一句合说,第二、三句分说,表现了鲁四老爷思想的急剧变化。
第一句作者仅用四个字,就十分准确地刻画出鲁四老爷理学先生的面孔、自私的个性特征。佣人被绑架,他不免感到有损自己的尊严和役使的利益,但一想到祥林嫂的婆家有权处置守寡的媳妇,他也就不好再说什么了。他的一言一行,完全是从维护封建礼教出发的。后来,当卫老婆子先荐后劫祥林嫂,闹得沸反盈天,有损鲁家体面时,鲁四老爷表示了强烈的不满。而当卫老婆子信誓旦旦表示“一定荐一个好的来折罪”时,四叔只说了句“然而……”这是说重荐像祥林嫂这样的比男人还要勤快的劳动力,是不容易的,揭示了他自私的本性。文章的主题、人物的个性特征就在这巧分巧合的语言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9.我真傻,真的。
剖析:作品中反复出现这句话,一方面是为了表明儿子被狼吃掉对祥林嫂是致命的一击,造成她精神上的严重创伤;另一方面也表明,人们在反复咀嚼了她的悲哀之后,却报以厌恶和唾弃,反映当时人们的思想麻木和人际关系的冷漠,被吃者也在无意中吃人。同时,我们还能从这些语言中想到,同一语言不分时间、场所地反复出现,犹如精神病人的话语,祥林嫂的精神似乎开始失常了。简短句子的重复,蕴涵了多么丰富的内容!读着这样的句子,犹如哀乐悲鸣,不绝于耳,拨人心弦,催人泪下。
10.有些老女人没有在街头听到她的话,便特意寻来,要听她这一段悲惨的故事。直到她说到呜咽,她们也就一齐流下那停在眼角上的眼泪,叹息一番,满足的去了,一面还纷纷的评论着。
剖析: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统治,使国民在精神上受到压抑、摧残和毒害,造成民众的愚昧、自私和冷漠。这些老女人“特意”寻来,听祥林嫂悲惨的故事,并不是真心同情她,而是作为无聊生活的一种调剂,“一齐流下那停在眼角上的眼泪,叹息一番”,猎奇之后得到一种“满足”,通过鉴赏他人的痛苦来填补自己精神的空虚。“特意”“满足”渗透着作者对麻木愚昧灵魂的批判和讽刺。
11.她未必知道她的悲哀经大家咀嚼赏鉴了许多天,早已成为渣滓,只值得烦厌和唾弃……
剖析:“咀嚼”比喻对事物的反复体会,“鉴赏”一般是指对艺术品、文物等进行鉴定和欣赏。而句中却说“大家咀嚼赏鉴”祥林嫂的悲哀,一方面更能突出祥林嫂的不幸并未得到周围人的怜悯和同情,相反仅是人们枯燥生活的调味品,仅是人们茶前饭后的谈资而已;另一方面也表现了作者对民众冷漠麻木的批判和激愤。
二、重点语段
1.“第二天我起得很迟”至“——今年自然也如此”。
剖析:鲁镇的“祝福景象”是作者为突出祥林嫂的悲剧命运而精心安排的典型环境。作者巧妙地把祥林嫂的悲剧命运的重大转折,都集中在鲁镇“祝福”的特定环境中。
这是文中第一次描写“祝福”,是描写鲁镇的人们准备“祝福”大典的景象。这些描述显示了辛亥革命后中国农村的社会状况:封建秩序依旧,风俗习惯依旧,人们的思想意识依旧,一句话,封建思想、封建礼教在中国社会的统治依然根深蒂固。这样的环境描写,揭示了祥林嫂悲剧的社会根源,为祥林嫂在鲁镇人的祝福声中死去的情节作了映衬和铺垫。
此外,文中还有两次写到“祝福”。一次是鲁四老爷家的“祝福”描写。祥林嫂因再嫁而失去了“祝福”的权利,但为了这一权利,她不惜用积存的工钱去捐赎罪的门槛,得到的仍是一声断喝——“你放着吧,祥林嫂”。她那求生的挣扎、人格尊严的追求、一切美好的愿望,都在这一声断喝中破灭了。还有一次是结尾处“祝福”的描写。祥林嫂在鲁镇人的“祝福”的爆竹声中寂然死去,这鲜明的对比,深化了作品的主题。
2.那是下午,我到镇的东头访过一个朋友,走出来,就在河边遇见她;而且见她瞪着的眼睛的视线,就知道明明是向我走来的。我这回在鲁镇所见的人们中,改变之大,可以说无过于她的了:五年前的花白的头发,即今已经全白,全不像四十上下的人;脸上瘦削不堪,黄中带黑,而且消尽了先前悲哀的神色,仿佛是木刻似的;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
剖析:这是三次写祥林嫂外貌的最后一次,“我”在河边遇见祥林嫂,她外貌与年龄的极大反差,可以想见她是怎样在苦难的深渊中煎熬;生活极度贫穷,精神极度麻木,麻木到不知道什么是悲伤痛苦了;气息奄奄,苟延残喘,已经没有了生命的活力。下文当她向“我”询问时,“那没有精采的眼睛忽然发光了”。这“发光”全然不是对生的期盼,而是渴望死后灵魂能免除痛苦的最后一丝希望,但这个社会却把祥林嫂的最后一丝希望也抹杀了,她只能在绝望和恐惧中死去。
此外,前两次肖像描写也传神地写了她的“眼睛”。初到鲁镇做工,她“只是顺着眼”,这表明她是一个安分耐劳的人。第二次丧夫,又没了阿毛,她不得不再次到鲁镇帮工。这次虽然仍是“顺着眼”,但“眼角上带些泪痕,眼光也没有先前那样精神了”,这正是她在人生路上遭受惨重打击,内心痛苦又难以表达的外在表现。三次描写祥林嫂的眼睛,鲜明地表现了她内心世界的深刻变化。
3.“我很悚然”至“其实,究竟有没有魂灵,我也说不清”。
剖析:“我”对祥林嫂所提出的灵魂有无问题的回答,概括起来就是三句话:“也许有”,“也未必”,“说不清”。第一句回答,在“我”看来是慰藉的话,在祥林嫂看来却是一句似疑实有的回答,这无疑加重了她对死亡的恐惧。第二句回答,在“我”看来是意识到前面的回答已给对方增添了苦恼,只好含糊其辞,而祥林嫂却惊魂未定,由地狱想到了死后的痛苦,恐惧更添一层。第三句回答,则是“我”怕负责任的推脱之辞,然而“我”的这些答话却在祥林嫂死寂的心灵上掀起了不平静的波澜,多少也加速了祥林嫂悲剧结局的到来。
其实,我完全知道所谓“魂灵”“地狱”之类纯属封建迷信的谎言,但在祥林嫂面前,“我”却始终没有否定,表现了“我”对帮助祥林嫂摆脱封建桎梏毫无力量,甚至没有勇气正视祥林嫂所提出的问题,这正是“我”的软弱性。
审美鉴赏
精巧结构显主旨
——关于《祝福》的情节结构
《祝福》的结构是围绕祥林嫂的悲惨遭遇安排的。开头写祥林嫂生活的社会环境:旧历年底的阴沉、昏暗;各家各户都在准备祝福的盛况;虚伪、自私、顽固、保守的鲁四老爷的书房,都是为祥林嫂的悲剧故事的展开而安排的,同时也暗示了主人公的悲剧命运,这是情节发展的序幕。
接着作者运用倒叙的手法,先交代祥林嫂的悲剧结局;这沦为乞丐的祥林嫂,在一片祝福声中寂然死去了。鲁四老爷对祥林嫂之死的冷酷,社会上对祥林嫂悲剧的冷漠,引起了“我”对祥林嫂的关怀与对当时社会的激愤,也从而引起了“我”对祥林嫂“半生事迹的断片”的追忆。这样,便又引出了对祥林嫂悲剧的主体情节的叙述。
祥林嫂初到鲁镇,首先与鲁四老爷发生了矛盾冲突,这是情节的开端;被抢卖到深山,被迫再嫁,丧夫亡子,这是情节的发展;再到鲁镇帮工,终于被鲁四老爷赶出家门,这是情节发展的高潮;它与小说的开头和结局“联成一片”,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祥林嫂的悲剧故事。小说结尾处再次描写祝福的景象和“我”的感受,从整个情节来讲,此属尾声部分。
本篇小说,倒叙结构的安排是别具匠心的。从情节发展看,作者把祥林嫂的悲剧结局放在前面叙写,设置悬念,让读者急于追根溯源,探求事情原委,从而产生引人入胜的效果。从小说的矛盾关系来看,开头写祥林嫂在鲁镇人们的祝福声中寂然死去,下层人对此竟是非常的冷漠,当“我”问及此事,只是轻描淡写地说:“老了。”“我”再追问,便不耐烦了——“还不是穷死的”。而鲁四老爷对于祥林嫂的死却是无比震怒的——“不早不迟,偏偏要在这时候,——这就可见是一个谬种!”小说一开篇就突出了主题:表现国民的麻木,暗示封建礼教的腐朽。
中间部分按时间先后叙述了祥林嫂初到鲁镇、被抢再嫁、再到鲁镇、离开鲁镇的顺序,记述了祥林嫂半生的种种不幸遭遇。小说结尾再写祝福景象,照应开头,起到了进一步深化小说主题的作用。
日积月累
一、学海拾贝
环境描写
环境描写主要包括自然环境描写、社会环境描写和场面描写。
自然环境描写是指对日月星辰、花草树木等自然景物的描写。它要求准确写出景物的鲜明特色,同时要求写出作者对自然的深刻感受和独特体会,引导读者去领略这种境界。小说中的自然环境描写起着暗示背景、渲染气氛、衬托人物心理的作用。
社会环境描写是指对人物活动的特定的时代背景和生活环境的描写。一般来说,社会环境的描写应该是环境描写的重点。它不仅能起到交代背景、渲染气氛、提供人物活动的典型环境等作用,还可以表现人物性格、烘托文章的主题。
场面描写是描写一个特定时间与地点内各类人物活动的总面貌,如劳动场面、庆祝活动场面等。场面描写要介入中心事件,写人物在环境中的活动,是一种由“人”“事”“境”构成并以“人”的活动为中心的动态的描写。场面描写对于展开情节、刻画人物、表现主题都有积极的作用。
环境描写的作用在《祝福》中得到了最充分的体现。
二、典题精讲
鲁四老爷书房里那副对联只有一联“事理通达心气和平”,而另一联脱落了。脱落了的那一联该是什么内容呢?这里有四种说法,请大家分析比较一下,看看哪一种说法最妥当。
A.德性坚定品节详明B.注重修养务求高洁
C.处事不惊临危弗乱D.品节详明德性坚定
指点迷津:如何分析判别呢?这便需要运用有关对联的知识了。
首先,对联要求上下联的字数相等。我们看到,以上四项都是符合对联的这一基本原则的。
其次,对联要求上下联的结构保持一致。从“还在”的那一联“事理通达心气和平”来看,“事理通达”和“心气和平”都属主谓式结构,上联即成了“主谓”与“主谓”的并列。依此看来,只有其中的A项和D项是合乎要求的。因为,B项中的“注重修养”和“务求高洁”虽然也构成了并列式的关系,但从“注重修养”和“务求高洁”本身来看,二者则同属动宾式的结构,因而这一说法不合要求。再看C项,从整体来说,“处事不惊”和“临危弗乱”之间也是属于并列式结构,但从“处事不惊”和“临危弗乱”本身来看,则又都属于偏正结构,因而,C项也是不合要求的。
再次,对联要求上下联相同部位的词性相同。从眼前的那一联“事理通达心气和平”来看,是由“名词+形容词+名词+形容词”构成的,而考察一下A项和D项,应该说,相同部位的词性是完全相同的。因而,据此,还不能判断出答案。
最后,对联要求符合有关平仄的规则(古汉语有四声,即平上去入,上去入三声均为仄声,现代汉语中平分阴阳,入派三声,形成今天四声,即阴平、阳平、上声、去声。从平仄来看,阴平、阳平即一、二声,均读平声,上声、去声即三、四声,大体相当于仄声)。古人写对联对平仄的要求甚严,简单说来就是在一联之内要做到平仄相间(一般是指一个节奏与下一个节奏的平仄相间),而两联之间平仄必须要做到相对;而且,一般是上联的末字为仄声(仄起),下联的末字为平声(平收)。据此,我们大体可以判定,仍挂在壁上的那一联“事理通达心气和平”当为下联,那么,其上联就应该是“品节详明德性坚定”了。
答案: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