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初中教案 > 导航 > 人体的器官移植

小学健康的教案

发表时间:2020-10-15

人体的器官移植。

每个老师上课需要准备的东西是教案课件,到写教案课件的时候了。需要我们认真规划教案课件工作计划,可以更好完成工作任务!你们知道多少范文适合教案课件?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人体的器官移植”,仅供您在工作和学习中参考。

第3节人体的器官移植

知识能力目标:
1.概述器官移植的科学研究和临床实践的历史。
2.评述器官移植在一些重大疾病救治中的突出贡献。
3.关注供体器官短缺问题,认同解决这个问题的个人社会责任,以及制订相关法律规范的必要性。
4.描述组织工程技术在解决供体器官短缺问题方面的前景。
情感目标:
在求知中知道免疫排斥为人体器官移植的最大障碍,增强与激发爱心是解决供体器官来源的重要措施,体验科学家的优秀素质。

根据肾移植的实例,对器官移植的必要性以及移植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加以说明。
对目前供体器官短缺问题的讨论与思考。

器官移植中免疫排斥问题。
组织工程技术实施的基本原理。

讲授法和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相结合

1课时。

(情景导入)教师:教师用课件展示资料介绍“从社会中来”2000年,在我国的“863高科技项目”展览中,一背上长着“人耳”的裸鼠与众人见面,它背上的“人耳”以一种高分子化学材料聚羟基乙酸作为模型支架,让牛的软骨细胞在这个支架上生长和增殖。然后再接上表皮细胞。
jaB88.cOm

(一)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分组讨论,
问题1.为什么“人耳鼠”这么引人关注?
学生回答:它为人体器官移植中从新的途径获得供体器官带来了新的希望。
问题2.请叙述器官移植的历史?
学生回答:1、幻想阶段:相传公元200年左右,名医扁鹊曾给两个病人进行心脏移植,并取得好的效果。
2、实验研究阶段:
19世纪有人开始了器官移植的动物试验,但是移植时并不吻合血管。
1902年有人开创性的应用血管缝合法进行了心、脾、肾等动物移植试验;
1936年俄国一位科学家首次进行了尿毒症患者肾移植,患者死于术后48小时。此后十年还有医生进行过类似的肾移植,但病人很难长时间存活,主要原因是人们对人体免疫排斥反应缺乏了解。
3、临床早期阶段:
1954年默里实施同卵双生姐妹间肾移植成功-医学史上首次长期有功能存活的移植器官;
现代器官移植经历了3个重要的突破才建立起来:1、血管吻合技术的发展;2、供器官低温保存的成功;3、免疫抑制剂的使用
4、临床发展阶段:
20世纪60-70年代,器官移植手术还存在很大障碍,主要缺乏免疫抑制剂。直到1978年新一代强有力的免疫抑制剂环孢素A问世。
器官移植的实例------肾移植
肾移植是把一个健康的肾脏植入病人右下腹的髂窝内。因为右侧髂窝的血管较浅,手术时容易与新肾脏血管接驳。一般多选择髂内动脉进行吻合,如果右髂内动脉管腔内出现动脉硬化、管腔狭小,术后恐血流量不足,亦可以与病人髂外动脉作吻合,血管吻合后,放开全部阻断血管的血管钳,待新的肾脏供血良好,便逐层缝合腹壁,完成手术。肾移植并非新肾与旧肾的交换。
(二)器官移植的现状
至今人体几乎全部的器官、细胞和组织均能移植,移植已成为现代医学中极为重要的常规治疗方法。肾、肝、心、肺、骨髓等器官移植已成为公认的有效治疗手段,近十年来多器官联合移植也进入临床,取得较好的疗效。我国自1962年吴阶平教授开展首例临床肾移植以来,器官移植已有了长足的进步。
介绍我国器官移植的现状,我国供体器官严重短缺的现实问题,提出问题,
问题一:如何解决器官移植过程中出现免疫排斥反应?
MHC产物在人类称为人类白细胞抗原-HLA,自1956年由Snell首先提出MHC概念,1958年Dausset发现第一个HLA,至今已发现了几千个不同的HLA抗原。人类供、受者之间HLA的配合程度直接影响器官移植的成活率。
免疫抑制剂的问世解决了这一问题,
环孢素A。
免疫抑制剂作用机理。
问题二:怎么样解决供体器官不足的问题?
学生查找资料讨论总结回答:组织工程技术的应用,制造相应的替代器官。如组织工程鼻软骨
组织工程技术是将细胞三维支架和细胞因子应用于外科组织的再生或体内的组织构建。


1、2000年,在我国的“863高科技项目”展览中,一背上长着“人耳“的裸鼠与众人见面,它背上的“人耳”以一种高分子化学材料聚羟基乙酸作为模型支架,培植“人耳鼠”的生物工程技术是()
A.细胞和组织培养
B.细胞融合
C.动物胚胎移植
D.细胞核移植
答案:A
2、肾移植手术是否能成功,其影响因素中最关键的是()
A.手术技巧
B.供体器官质量
C.使用免疫抑制药物
D.供体与受体器官的组织相容性
答案:D
3、某种哺乳动物的心脏形状、大小很像人的心脏,有可能成为人体器官移植的重要来源,但人体会强烈排斥,这主要是因为该动物有一对纯合的基因(AA)能表达GT酶,从而使细胞表面具有一种多糖类物质。人体能够识别该多糖类物质,从而确定该心脏是外来的异种器官。经过科学家多年努力,目前得到了编码GT酶的一对基因中有一个丧失表达功能的一些新型个体(Aa)。
请回答:
(1)人体对该动物心脏的排斥,是人类系统作用的结果,其本质是人体的与该动物的相互作用。
(2)上述新型个体能否作为人体器官移植的来源?为什么?
(3)今后用常规的杂交方法能否获得GT酶一对基因都丧失表达功能的个体?说明理由。
答案:(1)免疫抗体抗原
(2)不能。因为该新型个体控制GT酶的一对基因中仍有一个具有表达功能。
(3)能。因为现有新型个体的一对GT酶基因中,有一个丧失表达功能,所以杂交的后代会出现一对GT酶基因都丧失表达功能的个体

做思考与探究

人体的器官移植这一节内容是比较前沿的知识,许多知识都是闻所未闻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比较感兴趣,再加上本节课知识和生活实际联系比较密切,学生学习起来相对比较容易也很有兴趣。所以,在授课过程中,学生参与的比较高,加上采取了合作教学,学生讨论的很热烈。本节课可以让学生自主学习之后,讨论,派代表回答问题,具体步骤和前沿知识,可以让学生提前上网查找。但由于本节课介绍的一些基础原理和方法,还需要教师帮助学生进行分析点评,其中关键是知识比如细胞免疫、免疫排斥、组织工程技术等知识还需要老师的点拨。

精选阅读

生物体的器官


一般给学生们上课之前,老师就早早地准备好了教案课件,大家在用心的考虑自己的教案课件。只有写好教案课件计划,才能促进我们的工作进一步发展!你们会写教案课件的范文吗?急您所急,小编为朋友们了收集和编辑了“生物体的器官”,但愿对您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第2节生物体的器官、系统
教学目标
1、根据实验指导,解剖识别鸡翅中的主要组织,认识组织如何构成器官;
2、能以人或高等植物为例,分析说明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3、能用自己的语言解释细胞是怎样组成多细胞生物体的。
教学重点
1、通过解剖观察鸡翅,分析得出不同的组织是如何构成器官的;
2、能以人或高等植物为例,分析说明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教学难点
组织学生进行解剖观察实验。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方法
多媒体教学、观察、讨论、思考
板书设计
第2节生物体的器官、系统
一、不同组织构成器官——活动“解剖观察鸡翅”
二、器官构成人和动物体的系统
三、器官构成完整的植物体
学生学校情况
学生来自农村,家禽家畜没少见,因此让学生在家做解剖观察鸡翅的实验,完全是可行的。
教学过程
预习并动手做解剖观察鸡翅的实验,填写下表;
标题解剖观察鸡翅62
目的要求
材料器具
方法步骤
讨论1、构成鸡翅的组织主要有哪几种?
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
2、不同的组织在鸡翅上排列的顺序有什么特点?
上皮组织和结缔组织构成的皮肤在鸡翅的最外面;结缔组织组成的骨位于鸡翅的中央;肌肉组织组成的肌肉附着在骨骼上;肌腱、韧带等结缔组织将肌肉和骨骼连接在一起;皮肤、骨骼、肌肉等结构之间充填的都是结缔组织。
3、鸡翅的主要功能是什么?
振翅运动,主要靠肌肉的收缩,牵引骨骼运动。家鸡由于适应家居环境,不善于飞行,鸡翅的飞行能力退化。
归纳总结器官的概念。我们知道翅膀是鸟类飞翔的重要器官,那官到底是指什么呢?接下来请同学们根据观察到的鸡翅的结构组成以及我们所讨论的来给器官下一个定义。(回答:略。)
那么胃是不是一个器官?(屏幕上显示胃的示意图)为什么说胃是器官呢?
讲述:胃能蠕动说明胃壁内有肌肉组织;胃里面是一个空腔,胃内表面是上皮组织。我们常说肚子饿了,肚子饿了是指胃排空了,没有食物。那我们怎么知道胃已经排空了?我们又看不到。这是因为胃壁上有神经组织,这些神经组织将胃排空的信息传给大脑,我们就知道肚子饿了,该吃东西了。除了这三种组织外,胃壁中还有血液等结缔组织。这些组织按一定的顺序结合起来,执行暂时贮存食物和初步消化食物的功能,所以胃属于消化器官。那人体消化食物,吸收营养单靠胃这个器官就可以了吗?那还需要哪些器官的参与?
牙、舌、食道、胃、肠、肝、胰等都属于器官,它们的结构不完全相同,但它们在人体内以一定的顺序组合在一起,在人体中共同承担消化食物与吸收营养的重要功能。像这样,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在一起构成的结构就是系统。
人体内是不是只有这几种器官?高等动物和人体都是由多种不同的系统构成的。除了要吃东西吸收营养外,还要进行呼吸、运动等等一系列生命活动。除了消化系统外,还有哪些相应的系统呢?(呼吸系统、泌尿系统、循环系统、运动系统、神经系统、生殖系统、内分泌系统。这八大系统协调配合,使人或动物体完成各种复杂的生命活动。)
屏幕显示人体消化系统的结构层次示意图
现在,动物体和人体的结构层次我们已经很清楚了。那么植物体是不是也由器官构成系统,由系统再构成植物体呢?我们继续学习植物体的结构组成。自学P64,器官构成完整的植物体。
课堂作业(讲评)P65思考与练习1、2、3题(略)
布置作业《伴你学生物》
预习作业
教学反思
通过解剖观察鸡翅,分析得出不同的组织如何构成器官的,并由此得出器官的概念。学生有了实践为基础,容易理解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生殖器官的生长


教案课件是每个老师工作中上课需要准备的东西,大家在细心筹备教案课件中。必须要写好了教案课件计划,新的工作才会如鱼得水!你们知道多少范文适合教案课件?为了让您在使用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生殖器官的生长”,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请收藏。

课题第六章第一节生殖器官的生长(二)课型新授课序号45
教育

教学

目的知识方面1、说出植物的生殖器官包括哪些?
2、描述花的基本结构和各部分的功能,并说明花的主要结构是花蕊的理由,
3、解释两性花、单性花、无性花
能力方面培养观察能力
思想教育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重点了解花的基本结构,特别是子房的结构。
难点理解传粉、受粉、受精作用与随后子房和胚珠相应结构的变化。
关键受精后花的各部分结构的变化。
教法探究讨论、谈话法。教具 挂 图
教学过程师生
互动教材分析与学法说明

组织教学

课前综艺:复习花的各结构?
导入新课:
第三节生殖器官的生长
花的结构:
 雌蕊 
花 蕊
花 冠 雄蕊
花 萼
花 托
花 柄

两性花
单性花
无性花

展示挂图:花的各部分结构,学生
借助挂图结合实验所观察的内容进 一步掌握花的结构。 

因活动课时对花的各部分结构已有所了解,因此这部分知识以学生自学为主,教师适当 
提问,启发学生思考 

教学过程师生互动教材分析与学法说明

传粉受精:

传粉:花药里散出的花粉以一定方式传递到雌蕊的柱头上。

受精:胚珠的卵与一个精子结合,形成受精卵。

果实和种子的形成:
花冠,雄蕊调谢
子房→果实
子房壁→果皮
胚珠→种子
受精卵→胚
珠被→种皮。
小结:

结合以前所学及学生所知,以自学小组讨论的形式学习

教师与学生共同 探究,观察

这部分内容学生们借助 
于媒体,资料大多已有所闻,所自学可得。

这部分知识虽是动态,但也可通过师生共同探究得出。
提 高 与 发 展教 学 反 思

营养器官的生长


教案课件是老师需要精心准备的,到写教案课件的时候了。在写好了教案课件计划后,才能够使以后的工作更有目标性!有没有好的范文是适合教案课件?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营养器官的生长”,希望能为您提供更多的参考。

课题

第六章第一节营养器官的生长(三)

课型

新授课

序号

43

教育

教学

目的

知识方面

1、解释植物体营养器官的概念,并说明根、茎、叶的一般功能;

2、描述直根系与须根系的形态特征,

3、解释环境中水、肥等因素影响根系分布的规律。

能力方面

培养和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思想教育

树立学以致用的观念。

重点

根、茎、叶的结构与功能

难点

理解根尖和芽的变化动态

关键

培养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念。

教法

讨论法。

教具

教学过程

师生

互动

教材分析与学法说明

组织教学

课前综艺:种子内的营养成分

种子萌发的外部条件

导入新课

第二节营养器官的生长

根的发生和生长:

直根系

胚根向地下根系

生长须根系根系的分布还受到环境中水、肥等因素的影响

观察根尖的结构:由顶端向上依次为:

佷根冠、分生区、伸长区、成熟区

展示挂图

区别比较

学生自学

展示挂图

结合实验活动学习

这部分内容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往往都见过,

所以以学生自学为主,教师适当指导即可。

教学过程

师生互动

教材分析与学法说明

根尖各部分结构的特点和功能

叶和茎的发生和生长:

胚芽发育而成

叶芽的结构

芽轴、生长点、叶原基、芽原基

茎的生长、长长、长粗

叶的生长:一般有限,有的较长。

小结:

展示挂图

联系生活实际学习与根对比学习

可适当拓展些有关知识。

提 高 与 发 展

教 学 反 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