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高中教案 > 导航 > 函数方程

高中函数与方程教案

发表时间:2020-10-13

函数方程。

作为杰出的教学工作者,能够保证教课的顺利开展,教师在教学前就要准备好教案,做好充分的准备。教案可以让学生更好的吸收课堂上所讲的知识点,帮助教师能够井然有序的进行教学。教案的内容要写些什么更好呢?小编经过搜集和处理,为您提供函数方程,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竞赛讲座15
-函数方程
一、相关知识
函数方程的解是

函数方程的解是

二、函数方程的题型
许多函数方程的解决仅以初等数学为工具,解法富于技巧,对人类的智慧具有明显的挑战
意味,因此,函数方程是数学竞赛中一种常见的题型。
1、确定函数的形式
尚无一般解法,需因题而异,其解是多样的:有无限多解的,有有限个解的,有可能无解(如:方程无解)。
2、确定函数的性质
3、确定函数值
三、求函数的解析式
1、换元法
例题1、设函数满足条件,求。

例题2、设函数定义于实数集,且满足条件,求。

:函数在处没有定义,但对所有非零实数有:,求。
答案:
:求满足条件的。

2、赋值法
例题1、设函数定义于实数集上,且,若对于任意实数、,都有:
,求。

例题2、设函数定义于自然数集上,且,若对于任意自然数、,都有:,求。

四、究函数的性质
例题、设函数定义于上,且函数不恒为零,,若对于任意实数、,恒有:。
①求证:
②求证:
③求证:

:若对常数和任意,等式都成立,求证:函数是周期函数。
:设函数定义于实数集上,函数不恒为零,且对于任意实数、,都有:,求证:。

精选阅读

3.4.1 函数与方程(2)


3.4.1函数与方程(2)
教学目标:
1.通过具体实例理解二分法的概念及其适用条件,并能够根据这样的过程进行实际求解.了解二分法是求方程近似解的常用方法,从中体会函数与方程之间的联系及其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让学生体会到在现实世界中,等是相对的,而不等是绝对的,这样可以加深对数学的理解.

教学重点:
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
教学难点:
二分法原理的理解.

教学方法:
讲授法与合作交流相结合.

教学过程:
一、问题情境
1.情境:(1)复习函数零点的定义以及函数零点存在的条件;
(2)给出函数f(x)=lgx+x-3存在零点的区间;
2.问题:如何求方程lgx=3-x的近似解?
二、学生活动
用二分法探求一元二次方程x2-2x-1=0区间(2,3)上的根的近似值.
三、建构数学
1.对于区间[a,b]上连续不断,且f(a)f(b)<0的函数y=f(x),通过不断地
把函数f(x)的零点所在区间一分为二,使区间的两个端点逐步逼近零点,进而得到零点近似值的方法叫做二分法.
2.给定精确度,用二分法求函数f(x)零点近似值的步骤:
(1)确定f(a)f(b)<0,从而确定零点存在的区间(a,b);
(2)求区间(a,b)的中点x1,并计算f(x1);
(3)判断零点范围:若f(x1)=0,则x1就是函数f(x)的零点;若f(a)f(x1)<0,则零点x1(a,x1),令b=x1,否则令a=x1;
(4)判断精确度:若区间两个端点的近似值相同(符合精确度要求),这个近似值即为所求,否则重复(2)~(4).
四、数学运用
例1求方程x2-2x-1=0在区间(-1,0)上的近似解(精确到0.1).
例2借助计算器用二分法求方程lgx=3-x的近似解(精确到0.1)
变式训练:利用计算器求方程2x+x=4的近似解(精确到0.1).
练习
1.确定下列函数f(x)的零点与方程的根存在的区间(k,k+1)(kZ):
(1)函数f(x)=x3-3x-3有零点的区间是.
(2)方程5x2-7x-1=0正根所在的区间是.
(3)方程5x2-7x-1=0负根所在的区间是.
(4)函数f(x)=lgx+x-3有零点的区间是.
2.用二分法求方程x3-2x-5=0在区间[2,3]内的实根,取区间中点x0=2.5,那么下一个有根区间是.
3.已知方程x3-3x-3=0在实数范围内有且只有一个根,用二分法求根的近似解(精确到0.1).
五、要点归纳与方法小结
1.二分法的概念及其适用条件,并能够根据这样的过程进行实际求解.
2.了解二分法是求方程近似解的常用方法.
六、作业
P96练习第1,2,3题.

整合函数与方程教案


第三章单元小结(一)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整合函数与方程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进一步提升函数与方程思想.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生自我回顾、反思、整理、归纳所学知识,从而构建本节的知识体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学习过程中,学会整合知识,提升自我学习的品质,养成合作、交流、创新的良好学习品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整合单元知识;难点:提升综合运用单元知识的能力.
(三)教学方法
动手练习与合作交流相结合,在整合知识中构建单元知识体系,在综合练习中提升综合运用单元知识的能力.
(四)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学内容师生互动设计意图
回顾反思构建体系1.函数与方程单元知识网络
2.知识梳理
①二次函数的零点与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关系
对于二次函数f(x)=ax2+bx+c(a≠0),当f(x)=0时,就是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因此,二次函数f(x)=ax2+bx+c(a≠0)的零点就是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的根;也即二次函数f(x)=ax2+bx+c的图象——抛物线与x轴相交时,交点的横坐标就是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的根.
②函数的零点的理解
(1)函数的零点是一个实数,当自变量取该值时,其函数值等于零.
(2)根据函数零点定义可知,函数f(x)的零点就是f(x)=0的根,因此判断一个函数是否有零点,有几个零点,就是判断方程f(x)=0是否有实根,有几个实根.
③函数零点的判定
判断一个函数是否有零点,首先看函数f(x)在区间[a,b]上的图象是否连续,并且是否存在f(a)f(b)<0,若满足,那么函数y=f(x)在区间(a,b)内必有零点.
④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要注意以下问题:
(1)要看清题目要求的精确度,它决定着二分法步骤的结束.
(2)初始区间的选定一般在两个整数间,不同的初始区间结果是相同的,但二分的次数却相差较大.
(3)在二分法的第四步,由|a–b|<,便可判断零点近似值为a或b.
⑤用二分法求曲线的近似交点应注意以下几点:
(1)曲线的交点坐标是方程组的解,最终转化为求方程的根;
(2)求曲线y=f(x)和y=g(x)的交点的横坐标,实际上就是求函数y=f(x)–g(x)的零点,即求方程f(x)–g(x)=0的实数解.1.师生合作,绘制单元知识网络图
2.学生回顾口述知识要点,老师总结、归纳,师生共同进行知识疏理.整理知识,培养归纳能力;师生共同回顾、再现知识与方法.
经典例题剖析

例1利用计算器,求方程2x+2x–5=0的近似解.(精确到0.1)

例2确定函数f(x)=+x–4的零点个数.例3(1)试说明方程2x3–6x2+3=0有3个实数解,并求出全部解的和(精确到0.01)
(2)探究方程2x3–6x2+5=0,方程2x3–6x2+8=0全部解的和,你由此可以得到什么结论?

1.学生自主完成例1、例2、例3,求解学生代表板书解答过程,老师点评,总结.
例1【解析】设f(x)=2x+2x–5,由于函数在R上是增函数,所以函数f(x)在R上至多一个零点.
∵f(1)=–1<0,f(2)=3>0,
∴f(1)f(2)<0,
∴函数f(x)=2x+2x–5在(1,2)内有一个零点,则二分法逐次计算,列表如下:
取区间中点值中点函数值
(1,2)1.50.83(正数)
(1,1,5)1.25–0.12(负数)
(1.25,1.5)1.3750.34(正数)
(1.25,1.375)1.31250.11(正数)
(1.25,1.3125)
∵|1.3125–1.25|=0.0625<0.1,
∴函数f(x)的零点近似值为1.3125.
∴方程2x+2x–5=0的近似解是1.3125.
例2【解析】设,则f(x)的零点个数即y1与y2的交点个数,作出两函数图象如图.
由图知,y1与y2在区间(0,1)内有一个交点,
当x=4时,y1=–2,y2=0,
当x=8时,y1=–3,y2=–4,
∴在(4,8)内两曲线又有一个交点,又和y2=x–4均为单调函数.
∴两曲线只有两个交点,
即函数有两个零点.
例3【解析】(1)设函数f(x)=2x3–6x2+3,
∵f(–1)=–5<0,f(0)=3>0,f(1)=–1<0,
f(2)=–5<0,f(3)=3>0,函数y=f(x)的图象是连续的曲线,∴方程2x3–6x2+3=0有3个实数解.
首先以区间[–1,0]为计算的初始区间,用二分法逐步计算,列表如下:
端点或中点的横坐标
a0=–1,b0=0
x0=(–1+0)/2=–0.5
x1=(–1–0.5)/2=–0.75
x2=(–0.75–0.5)/2=–0.625
x3=(–0.75–0.625)/2=–0.6875
x4=(–0.6875–0.625)/2=–0.65625
x5=(–0.65625–0.625)/2=–0.640625
x6=(–0.65625–0.640625)/2
=–0.6484375
x7=–0.64453125

计算端点或中点的函数值定区间
f(–1)=–5,f(0)=3[–1,0]
f(x0)=f(–0.5)=1.25>0[–1,–0.5]
f(x1)=f(–0.75)<0[–0.75,–0.5]
f(x2)=f(–0.625)>0[–0.75,–0.625]
f(x3)=f(–0.6875)<0[–0.6875,–0.625]
f(x4)=f(–0.65625)<0[–0.65625,–0.625]
f(x5)=f(–0.640625)>0[–0.65625,–0.640625]
f(x6)=f(–0.64843725)<0[–0.6484375,–0.640625]
f(x7)<0[–0.64453125,–0.640625]
由上表计算可知,区间[–0.64453125,–0.640625]的左、右两端点精确到0.01所取的近似值都是–0.64,所以–0.64可以作为方程2x3–6x2+3=0在区间[–1,0]上的一个近似解.
同理可求得方程2x3–6x2+3=0在区间[0,1]和[2,3]内且精确到0.01的近似解分别为0.83,2.81.所以方程2x3–6x2+3=0全部解的和为–0.64+0.83+2.81=3.
(2)利用同样方法可求得方程2x3–6x2+5=0和方程2x3–6x2+8=0全部解的和也为3.
由于3只与未知数的系数比相等,即–(–6÷2)=3,所以猜想:
一般地,对于一元三次方程ax3+bx3+cx+d=0有三个根xl,x2,x3,则和为x1+x2+x3=.动手尝试练习提升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
备选例题
例1求函数y=x3–2x2–x+2的零点,并画出它的图象.
【解析】因为x3–2x–x+2=x2(x–2)–(x–2)=(x–2)(x2–1)=(x–2)(x–1)(x+1),
所以已知函数的零点为–1,1,2.
3个零点把x轴分成4个区间:
,[–1,1],[1,2],.
在这4个区间内,取x的一些值(包括零点),列出这个函数的对应值表:
x…–1.5–1–0.500.511.522.5…
y…–4.3801.8821.130–0.6302.63…
在直角坐标系内描点连线,这个函数的图象如图所示.
例2求函数f(x)=x3+x2–2x–2的一个为正实数的零点(误差不超过0.1).
【解析】由于f(1)=–2<0,f(2)=6>0,可以取区间[1,2]作为计算的初始区间.
用二分法逐次计算,列表如下:
端点(中点)坐标计算中点的函数值取区间|an–bn|
[1,2]1
x0=(1+2)/2=1.5f(x0)=0.625>0[1,1.5]0.5
x1=(1+1.5)/2=1.25f(x1)=–0.984<0[1.25,1.5]0.25
x2=(1.25+1.5)/2=1.375f(x2)=–0.260<0[1.375,1.5]0.125
x3=(1.375+1.5)/2=1.438
由上表的计算可知,区间[1.375,1.5]的长度小于0.2,所以这个区间的中点x3=1.438可作为所求函数误差不超过0.1的一个正实数零点的近似值.
函数f(x)=x3+x2–2x–2的图象如图所示.
实际上还可用二分法继续算下去,进而得到这个零点精确度更高的近似值.

函数与方程(1)教案苏教版必修1


3.4.1函数与方程(1)
教学目标:
1.理解函数的零点的概念,了解函数的零点与方程根的联系.
2.理解“在函数的零点两侧函数值乘积小于0”这一结论的实质,并运用其解决有关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分布问题.
3.通过函数零点内容的学习,分析解决对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分布的有关问题,转变学生对数学学习的态度,加强学生对数形结合、分类讨论等数学思想的进一步认识.

教学重点:
函数零点存在性的判断.
教学难点:
数形结合思想,转化化归思想的培养与应用.

教学方法:
在相对熟悉的问题情境中,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在合作交流中完成学习任务.尝试指导与自主学习相结合.

教学过程:
一、问题情境
1.情境:在第3.2.1节中,我们利用对数求出了方程0.84x=0.5的近似解;
2.问题:利用函数的图象能求出方程0.84x=0.5的近似解吗?
二、学生活动
1.如图1,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与x轴交于点(-2,0),试根据图象填空:
(1)k0,b0;
(2)方程kx+b=0的解是;
(3)不等式kx+b<0的解集;
2.如果二次函数y=ax2+bx+c的图象与x轴交于点(-3,0)和(1,0),且开口方向向下,试画出图象,并根据图象填空:
(1)方程ax2+bx+c=0的解是;
(2)不等式ax2+bx+c>0的解集为;
ax2+bx+c<0的解集为.
三、建构数学
1.函数y=f(x)零点的定义;
2.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与二次函数y=ax2+bx+c的图象之间关系:
△=b2-4ac△>0△=0△<0
ax2+bx+c=0的根
y=ax2+bx+c的图象
y=ax2+bx+c的零点
3.函数零点存在的条件:函数y=f(x)在区间[a,b]上不间断,且f(a)f(b)<0,则函数y=f(x)在区间(a,b)上有零点.
四、数学运用
例1函数y=f(x)(x[-5,3])的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图象,写出函数f(x)的零点及不等式f(x)>0与f(x)<0的解集.

例2求证:二次函数y=2x2+3x-7有两个不同的零点.
例3判断函数f(x)=x2-2x-1在区间(2,3)上是否存在零点?
例4求证:函数f(x)=x3+x2+1在区间(-2,-1)上存在零点.
练习:(1)函数f(x)=2x2-5x+2的零点是_______.
(2)若函数f(x)=x2-2ax+a没有零点,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
(3)二次函数y=2x2+px+15的一个零点是-3,则另一个零点是;
(4)已知函数f(x)=x3-3x+3在R上有且只有一个零点,且该零点在区间[t,t+1]上,则实数t=_____.
五、要点归纳与方法小结
1.函数零点的概念、求法.
2.函数与方程的相互转化,即转化思想;以及数形结合思想.
六、作业
课本P97-习题2,5.

方程的根与函数的零点


作为杰出的教学工作者,能够保证教课的顺利开展,作为高中教师就要在上课前做好适合自己的教案。教案可以保证学生们在上课时能够更好的听课,帮助高中教师掌握上课时的教学节奏。那么,你知道高中教案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编辑的《方程的根与函数的零点》,大家不妨来参考。希望您能喜欢!

§3.1.1方程的根与函数的零点
学习目标
1.结合二次函数的图象,判断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存在性及根的个数,从而了解函数的零点与方程根的联系;
2.掌握零点存在的判定定理.
旧知提示(预习教材P86~P88,找出疑惑之处)
复习1:一元二次方程+bx+c=0(a0)的解法.
判别式=.
当0,方程有两根,为;当0,方程有一根,为;当0,方程无实根.
复习2:方程+bx+c=0(a0)的根与二次函数y=ax+bx+c(a0)的图象之间有什么关系?
判别式一元二次方程二次函数图象
合作探究
探究1:①方程的解为,函数的图象与x轴有个交点,坐标为.
②方程的解为,函数的图象与x轴有个交点,坐标为.
③方程的解为,函数的图象与x轴有个交点,坐标为.
根据以上结论,可以得到:
一元二次方程的根就是相应二次函数的图象与x轴交点的.你能将结论进一步推广到吗?
新知:函数零点与方程的根的关系

反思:函数的零点、方程的实数根、函数的图象与x轴交点的横坐标,三者有什么关系?

试试:(1)函数的零点为;(2)函数的零点为.
小结:方程有实数根函数的图象与x轴有交点函数有零点.
探究2:①作出的图象,求的值,观察和的符号
②观察下面函数的图象,
在区间上零点;0;
在区间上零点;0;
在区间上零点;0.
新知:零点存在性定理

讨论:零点个数一定是一个吗?逆定理成立吗?试结合图形来分析.

典型例题
例1求函数的零点的个数.

小结:函数零点的求法.
①代数法:求方程的实数根;
②几何法:对于不能用求根公式的方程,可以将它与函数的图象联系起来,并利用函数的性质找出零点.
课堂小结
①零点概念;②零点、与x轴交点、方程的根的关系;③零点存在性定理
知识拓展
图象连续的函数的零点的性质:
(1)函数的图象是连续的,当它通过零点时(非偶次零点),函数值变号.
推论:函数在区间上的图象是连续的,且,那么函数在区间上至少有一个零点.
(2)相邻两个零点之间的函数值保持同号.
学习评价
1.函数的零点个数为().
A.1B.2C.3D.4
2.若函数在上连续,且有.则函数在上().
A.一定没有零点B.至少有一个零点
C.只有一个零点D.零点情况不确定
3.函数的零点所在区间为().
A.B.C.D.
4.函数的零点为,的零点为,的零点为.
5.若函数为定义域是R的奇函数,且在上有一个零点.则的零点个数为.
6.已知二次方程的两个根分别属于(-1,0)和(0,2),求的取值范围.

课外作业
1.下列函数中在区间[1,2]上有零点的是()
A.f(x)=3x2-4x+5B.f(x)=x3-5x-5
C.f(x)=lnx-3x+6D.f(x)=ex+3x-6
2.函数f(x)=lgx-9x的零点所在的大致区间是()
A.(6,7)B.(7,8)C.(8,9)D.(9,10)
3.若函数f(x)=ax+b的零点是2,则函数g(x)=bx2-ax的零点是()
A.0,2B.0,12C.0,-12D.2,-12
4.函数f(x)=x2+2x-3,x≤0,-2+lnx,x0的零点个数为()
A.0B.1C.2D.3
5.二次函数中,,则函数的零点个数是()
A.0B.1C.2D.无法确定
6.有下列四个结论:
①函数f(x)=lg(x+1)+lg(x-1)的定义域是(1,+∞)
②若幂函数y=f(x)的图象经过点(2,4),则该函数为偶函数
③函数y=5|x|的值域是(0,+∞)
④函数f(x)=x+2x在(-1,0)有且只有一个零点.
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为()
A.1B.2C.3D.4
7.已知关于x的不等式ax-1x+10的解集是(-∞,-1)∪-12,+∞.则a=________.
8.二次函数有一个零点大于1,一个零点小于1,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9.已知函数.
(1)为何值时,函数的图象与轴有两个零点;
(2)若函数至少有一个零点在原点右侧,求值.

10.二次函数f(x)=ax2+bx+c的零点是-2和3,当x∈(-2,3)时,f(x)0,且f(-6)=36,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