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高中教案 > 导航 > 高一历史《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知识点总结

高中必修一历史教案

发表时间:2020-02-04

高一历史《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知识点总结。

一名优秀的教师就要对每一课堂负责,作为教师就要好好准备好一份教案课件。教案可以让学生更好的消化课堂内容,帮助教师有计划有步骤有质量的完成教学任务。你知道怎么写具体的教案内容吗?为了让您在使用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高一历史《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知识点总结”,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高一历史《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知识点总结

八、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考点45《共产党宣言》和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①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发表,揭示了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同样是不可避免的客观规律,阐明了无产阶级伟大的历史使命、无产阶级专政的基本思想。《共产党宣言》最后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②《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考点46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条件和重大意义
(1)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
①经济条件:工业革命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同时也暴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②阶级条件:欧洲三大工人运动的兴起即法国里昂工人起义、英国宪章运动、德意志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标志欧洲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③理论条件:19世纪三大优秀理论成果--英法空想社会主义、德意志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④实践条件:马克思、恩格斯的努力
(2)意义: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使工人运动有了科学理论指导,从此国际工人运动蓬勃开展起来,开创了无产阶级革命的新时代,形成了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
★考点47巴黎公社运动
(1)巴黎公社的成立
3月18日革命成功,3月28日,在市政厅广场举行巴黎公社成立大会。
(2)革命措施:公社废除了资产阶级反动军队,代之以国民自卫军。公社委员会是经普选产生的国家最高权力机关,下设执行、军事、公安、司法、财政、教育等十个委员会,行使政府所属各部门的权力。公社委员和工作人员都由选举产生。
(3)巴黎公社的经验教训
巴黎公社缺乏统一的革命政党的领导,没有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更没有前人可供借鉴的经验。
(1)俄国十月革命
二月革命1917年3月8日(俄历2月23日)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专制政体,性质上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范畴。二月革命胜利后,形成了两个政权并存的特殊局面。
②《四月提纲》列宁认为,当前形势的特点和无产阶级革命的任务是:从革命的第一阶段过渡到革命的第二阶段。
③彼得格勒武装起义
④十月革命胜利的意义。
国内意义: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为把俄国改造成为社会主义强国和实现国家现代化创造了重要前提。国际意义:十月革命的胜利冲破了世界帝国主义阵线,在一个大国推翻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为国际无产阶级树立了斗争的榜样,开辟了无产阶级革命的新时代。它同时也为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民族解放运动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和实践指导力量。

精选阅读

高一历史必修一《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知识点归纳


一名优秀的教师在教学方面无论做什么事都有计划和准备,作为高中教师就要好好准备好一份教案课件。教案可以让学生更容易听懂所讲的内容,帮助高中教师能够井然有序的进行教学。那么,你知道高中教案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精心为您整理的“高一历史必修一《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知识点归纳”,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高一历史必修一《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知识点归纳

第8单元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82-91页)
1、《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85页)(A)(1).资本主义必将被共产主义取代
(2).肯定了阶级斗争的重要作用(3).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政权。
2、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意义:(85页)(B)
(1)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诞生。
(2)无产阶级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社会主义运动更加蓬勃发展起来。
3、巴黎公社的主要史实及其经验教训及意义:(86页)(A)
(1)史实:1871年3月,巴黎公社成立。
(2)教训:①主观原因:没有接管法兰西银行,也没有同外省取得联系,缺乏工农联盟,没有争取到广大农民的支持。②客观原因:巴黎公社寡不敌众
③根本原因:政治、经济发展还不足以废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3意义: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为国际社会主义运动提供了经验和教训。
4、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史实(88-90页)(A)新课标第一网
(1)二月革命——两个政权并存局面出现
①爆发:1917年3月,二月革命爆发,推翻罗曼诺夫王朝。这次革命爆发在俄历二月,被称为“二月革命”。②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③结果:俄国出现了苏维埃和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2)《四月提纲》发表:1917年4月
列宁提出将俄国革命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
(3)七月流血事件: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结束
(4)十月革命:①起义爆发:1917年11月7日(俄历10月),在布尔什维克领导下,彼得格勒的武装工人、士兵发动起义,推翻了临时政府,取得了起义的胜利。
②建立政权:工兵苏维埃代表大会召开。选举产生工兵苏维埃政府,即人民委员会,列宁当选为人民委员会主席。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诞生。
5、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建立的历史意义(91页)(A)
(1)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2)打击了帝国主义,鼓舞了国际民族解放斗争。(3)将社会主义理论变为现实,开创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新局面
(4)为俄国的社会发展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

第18课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教案


一名合格的教师要充分考虑学习的趣味性,教师要准备好教案,这是每个教师都不可缺少的。教案可以让学生们充分体会到学习的快乐,帮助教师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那么怎么才能写出优秀的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第18课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教案”希望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第18课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教案

[提问]:“从新中国成立到1952年,党和政府主要领导中国人民完成了哪些任务?”

一、过渡时期总路线和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制度的制定

教师运用指导法使学生明确以下几个问题:

1、过渡时期的实质及提出总路线的目的就是为了解放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问题。

2、过渡时期的时间,从我国的实践情况看,大致用了7年。其中1949-1952年,为国民经济恢复时期;1953-1956年为完成社会主义改造时期。

3、总路线规定的任务是“一化三改”。“一化”与“三改”之间是互相联系、互相促进的,体现了发展生产力与变革生产关系的有机的统一,说明了这是一条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的总路线。

4、利用教材上楷体字段及图表中提供的数字资料,使学生认识到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必要性。

5、联系建国以后土改的有关内容,使学生明确土改后分散的小农经济不能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个体手工业的状况同个体农民基本一样,为满足工业化建设的需要,必须在一五计划中对农业、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6、联系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调整的内容,使学生敏却随着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必须把资本主义工商业纳入各种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轨道,建立对私营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基础。

7、根据过渡时期总路线和一五计划的要求,全国人民积极参加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社会主语工业化开始起步。

二、三大改造的完成

采用阅读法、讨论法和谈话法,建议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并观看反映这一历史时代的影响资料,通过回答、讨论等方式,弄清有关三大改造的一些问题。

----学生活动1

[教师总结]:

1、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方针、原则、道路和方法。

2、对资本主义工商改造的形式。

3、赎买政策

4、结合教材第105页图表,说明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确立。

5、三大改造中存在的问题:农业生产管理过于单一,分配上有平均主义;对一些不属于资本主义企业的个体经济进行了公私合营,对一些工商业者的使用和处理不够恰当,这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生产的发展。对一些商业网点撤并过多,给人民生活带来不便。今天的改革开放在一定程度上就是纠正当年的这些错误,说明生产关系一定要与生产力发展相适应,滞后和超越都会影响生产力发展。

三、经济建设计划的超额完成

结合多媒体软件,由学生自己阅读、归纳一五计划的主要成就。

 ----学生活动1

四、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的诞生

[教师总结]:这部宪法最基本的特点是:一是坚持人民民主专制;二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三是坚持个民族一律平等的原则,它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具有及广泛的群众基础,得到举国一值得欢迎和拥护。

从新中国建立到1956年是中国有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到1952年,经历三大运动和三年恢复是新生的人民政权得到巩固。从1953年开始进行的“一化三改”是我国基本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并奠定了国家工业化的基础。在这一过程中,体现了党领导的正确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从此,中国进入全国建设社会主义的新时期。

1、通过教师提问,学生讨论回答,使其掌握以下问题:

 过渡时期总路线的目的是什么?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三大改造的实质是什么?

 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为什么要走合作化道路?

 社会主义的三大改造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一五计划在国民经济比列上存在什么问题?

1、本节内容难点较多,如为何要进行三大改造,采取何种措施,结果如何,这一类问题教师可组织学生讨论。队难点问题,教师分析讲解,能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2、应到学生通过阅读课本材料,分析理解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1、20世纪50年代,我国发生的下列事件中,为改变生产资料私有制的是()

 A农业合作化运动 B没收官僚资本企业

 C土地改革运动D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

2、1953年实行的三大改造,其实质是()

 A引导农民走社会主义道路 B个体手工业者互助合作

 C对民族资产阶级的剥削加以限制D变革生产关系的社会主义革命

第18课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一、过渡时期总路线和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制度

1、党的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2、一五计划的基本方针、任务

二、三大改造的完成

1、国家对农业、手工业的改造

2、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

3、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1956年)

四、经济建设计划的超额完成(1953-1957年)

五、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的诞生

1、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

2、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1954年)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一名爱岗敬业的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理解性,教师要准备好教案为之后的教学做准备。教案可以让学生们能够在上课时充分理解所教内容,减轻教师们在教学时的教学压力。优秀有创意的教案要怎样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但愿对您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2011高考历史必修1学案导航: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1.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与巴黎公社革命之间的关系
(1)1870年,法国为争夺欧洲霸权发动了普法战争,结果法军惨败。第二帝国垮台,第三共和国宣告成立,建立了资产阶级国防政府。但是新政府继续执行出卖民族利益和反对无产阶级的政策。同德国草签了割地赔款的条约,并于1871年3月18日凌晨,梯也尔政府派兵偷袭蒙马特尔高地的停炮场,企图解除工人武装。巴黎工人在国民自卫军中央委员会领导下击溃了政府军,举行武装起义,占领了巴黎市政府。梯也尔政府逃往凡尔赛。巴黎公社革命取得了胜利。
(2)巴黎公社革命是一个划时代的革命,是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巴黎公社是法国无产阶级1871年建立的工人革命政府,也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巴黎公社的经验和教训则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为后来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提供了极其宝贵的历史经验。但是,巴黎公社是民族矛盾与阶级矛盾交织的产物,是在普法战争法国战败,临时政府坚持投降政策的特殊情况下的偶发事件,不具有必然性。因而马克思主义当时并没有成为巴黎公社革命的指导思想。
2.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特点及胜利的原因
(1)特点:①它打破了马克思主义的传统观念,冲破了帝国主义的包围,在经济相对落后的资本主义国家单独取得了胜利,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②十月革命走的是一条城市带动乡村的革命道路。这是与俄国的国情相适应的。因为俄国是一个落后的帝国主义国家,无产阶级集中程度高,而且主要集中在大城市,所以在大城市中无产阶级组织性、纪律性强,力量相对强大,这就为革命的胜利创造了条件。③俄国革命中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的转变非常迅速,这也是由俄国特殊国情决定的。俄国资产阶级力量弱小,不能把握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成果,无产阶级相对强大,无产阶级领导革命继续前进,进入到社会主义革命阶段。④它经历了由设想和平夺权到运用暴力革命形式夺取政权。
(2)胜利原因:
客观原因:①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俄国成为帝国主义各种矛盾表现最集中、最尖锐的国家。②一战一方面激化了社会矛盾,加速了俄国革命形势的发展;另一方面各帝国主义国家大多卷入了战争,也为俄国革命创造了有利的国际环境。③俄国二月革命推翻沙皇专制制度后,俄国反动军队集中于前线,后方力量薄弱。
主观原因:①革命得到人民的支持;②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的正确领导;③及时通过政治、经济、外交措施来巩固政权;④各国无产阶级的支援;⑤革命军队的英勇作战。


1.《共产党宣言》被称为能够解决世界麻烦的重要武器,主要依据是它
A.提出了解决资本主义危机的方法B.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C.开创了社会主义发展的新模式D.指导了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的建立
:B《共产党宣言》之所以能解决世界性难题,主要在于其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人类只有遵循社会发展规律才能得到顺利发展。
2.马克思主义的产生,与下列哪些国家和地区的历史经验有密切关系
A美英法B英法俄C美法德D英法德
:D德英法国的古典主义哲学,古典经济学,空想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
3.《共产党宣言》是近年来美国教育部公布的“美国中学生必读书目”之一,通过阅读《共产党宣言》,
美国中学生可以了解
①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②无产阶级革命首先在一个落后国家取得胜利的原因
③巴黎公社的经验教训④世界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
A.①③B.②③C.②④D.①④
:D《共产党宣言》发表于1848年,巴黎公社1871年建立的,无产阶级革命首先在一个落后国家取得胜利是指1917年俄国的十月革命,故排除②③。
4.马克思在1871年4月17日致顾格曼的信内曾说过:“工人阶级反对资产阶级及其国家的斗争,因巴
黎的斗争而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不管其直接的结果如何,一个有世界历史重要性的新出发点是已经取得了。”这里的“新的阶段”是指
A.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阶段B.无产阶级合法斗争阶段
C.无产阶级暴力斗争阶段D.无产阶级夺取并建立政权阶段
:D。A项是无产阶级尚未进步到的阶段,以俄国十月革命为标志。B项主要发生在19世纪末期。C项最早开始于工业革命当中。由于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尝试,故D项的表述是正确的。
5.图4是一枚为纪念俄国十月革命45周年而发行的邮票《攻打冬宫》。我们纪念十月革命的理由有:
①它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②它开辟了无产阶级革命的新时代
③它是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④它鼓舞和推动了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B③错误,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转正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6.马克思把1870年9月起义称为是愚蠢的举动,但1871年4月又说:
“我英勇的巴黎工人,具有何等的灵活性,何等的自我牺牲精神。”马克思的这两段评价:
A.互相矛盾B.自我否定、自我修正
C.看问题的角度和方法一样D.看问题的角度和方法不一样
D马克思不赞成1870年9月起义,但对这次斗争中工人阶级的优秀表现给与充分肯定,这是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作出的结论。
7.恩格斯曾经说:马克思主义“和任何新的学说一样,它必须首先从已有的思想材料出发,虽然它的根
源深藏在物质的经济的事实中。”恩格斯的这段话指出的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条件有
①“已有的思想材料”指马克思主义来源于德国的古典哲学、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的空想社会主义
②欧洲独立工人运动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阶级基础
③“物质的经济的事实”指的是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④马恩的努力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主观条件
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③
8.马克思在巴黎公社建立的当时就指出:“公社的原则是永存的,是捎灭不了的;在工人阶级得到解放
以前,这些原则将一再表现出来。”巴黎公社的原则包括
①实行无产阶级的民主
②实行无产阶级的专政
③打碎旧的国家机器,建立新的国家机器
④实现共产主义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A
9.(2010安徽师大附中高三模拟)在解释巴黎公社失败的原因时,列宁这样说道,“胜利的社会革命至少
要有两个条件:生产力高度发展和无产阶级准备成熟。但是在1871年这两个条件都不具备。”列宁的这段话可理解为
A.生产力的发展必然导致革命
B.在无产阶级准备成熟以前不能进行革命斗争
C.革命的成功需要成熟的主客观条件作保证
D.1871年是革命条件成熟与否的分水岭
:C
10.1889年7月14日,国际社会主义都代表大会在巴黎召开,会场悬挂着马克思的画像,巨幅标语上写
着“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在政治上与经济上剥夺资产阶级,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化”。对此理解最为准确的是
A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B标志着第一个无产阶级国际组织的建立
C马克思在政治、思想上发挥了领导作用D体现出马克思以及科学社会主义的影响
:D
11.当时,巴黎公社委员佛兰克尔说:“3月18日的革命完全是由无产阶级完成的,如果我们丝毫不为这
个阶级谋福利,那我认为公社本身的存在就毫无意义。”为了为无产阶级谋福利,巴黎公社采取的具体措施有
①打碎旧的国家机器,建立无产阶级自己的政权
②公社公职人员由人民选举产生,受人民监督
③规定了公职人员的工资不得超过一个熟练工人的工资
④为后来的无产阶级革命和政权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教训。
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④
:C 选项④为巴黎公社的意义而非具体措施,故要排除。因此答案选C。
12.“无产阶级将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一步步地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
家即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里,并且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共产党宣言》中这段话的核心思想应是
A.夺取国家政权B.夺取生产资料C.无产阶级掌权D.发展社会生产力
:D
13.与下列歌词反映的历史信息是
14.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起来,全世界受苦的人!/满腔的热血已经沸腾/要为真理而斗争!/……/
团结起来,到明天/英特那雄纳尔就一定要实现
A、《共产党宣言》发表B、19世纪六七十年代国际工人运动的开展
C、俄国十月革命D、二战后期被压迫民族的独立运动
:B
15.“欧洲无产阶级的科学是由两位学者和战士创造的,他们的关系超过了古人关于人类友谊的一切最
动人的传说”这里的“科学”的是:
A.空想社会主义学说B.启蒙思想C.科学社会主义D.经典力学体系和进化论
:C
16.下列事件与右图人物无直接联系的是
A.领导武装起义并取得了十月革命的胜利
B.发表《四月提纲》,提出从资产阶级革命
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任务
C.领导二月革命推翻罗曼诺夫王朝
D.起草《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
:C右图所示的是列宁。1917年3月15日,沙皇尼古拉二世签署了退位诏书,罗曼诺夫王朝被推翻,二月革命取得了胜利。在起义过程中成立了新的革命政权——彼得格勒工兵代表苏维埃。但资产阶级窃取了革命的胜利果实,成立了临时政府,形成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17.列宁指出,俄国革命的国际环境、军事形势、无产阶级政党在苏维埃中获得多数。再加上农民起义和
人民转而信任布尔什维克党,这一切把武装起义提到日程上来了。“把武装起义提到日程上来了”的“国际环境”:
A.俄国军队前线出击失败B.国际工人运动风起云涌
C.资本主义国家爆发经济危机D.帝国主义国家忙于“一战”
:D
18.右图是1953年2月14日我国发行的一套标题为《伟大的苏联十月革命35周年纪念》邮票,但很快就收回,你认为主要原因可能是
A.受到苏联政府的强烈抗议B.斯大林去世,中苏关系破裂
C.印刷质量太差D.十月革命时不能称苏联
:D因为苏联是1922年底才成立的,1917年十月革命时还没有成立苏联,因此在发现历史常识错误后被收回。故选D项。
十月革命后,列宁说:“我们有权自豪,而且我们确实很自豪,因为我们有幸能够开始建设苏维埃国
家,从而开创全世界历史的新时代,由一个新阶级实行统治的时代”。材料中的“新时代”是指
A.无产阶级革命运动B.在俄国开辟出实现现代化的道路
C.人类社会开始进入社会主义D.不再参加帝国主义战争
:C 要想很好理解“新时代”,必须弄清楚十月革命前后世界历史的变化。革命前,是资本主义统治世界。革命后,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开始进入社会主义时代。故答案选C。
19.(2010山东省临沂市高三模拟)“因此中央委员会认为,武装起义是不可避免的,并且业已成熟。中央
委员会建议各级党组织以此为指针,并从这一观点出发讨论和解决一切实际问题。”[《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布)中央委员会关于武装起义》(1917年10月23日)]材料中“武装起义是不可避免的”结论得出的主要依据是
A.临时政府继续参加一战B.临时政府制造了“七月事件”
C.列宁发表《四月提纲》D.武装起义方针的制定
:B。首先从时间上分析,是在十月革命前夕。二月革命后出现了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以资产阶级为首的临时政府镇压了彼得格勒工人和士兵的游行活动,在这种形势下布尔什维克党决定发动武装起义。
20.在一场革命胜利后召开的大会上,代表们为纪念为自由而牺牲的人们,高唱《葬礼进行曲》。歌词节
选如下:你们默默无言的带上了镣铐,因为你们不能无视处在水深火热中的同胞,因为你们相信正义的力量永远胜过枪刀……那个时代就要到来,你们所献出的生命将取得光荣的代价。那个时代已经临近,专制制度将要崩溃,人民就要奋起,伟大而自由。这场革命是
A.法国巴黎公社革命B.俄国十月革命胜利C.俄国二月革命D.中国辛亥革命
:B

21.(2010济宁模拟)(19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英国的史学大师艾瑞克霍布斯邦说:“无论什么时候,不管是在什么地方,只要有麻烦,就有《共产党宣言》。……今天的世界依然是麻烦不断的世界,因此,世人仍然需要《共产党宣言》”。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在商业危机期间,总是不仅有很大一部分制成的产品被毁灭掉,而且有很大一部分已经造成的生产力被毁灭掉。在危机期间,发生一种在过去一切时代看来都好像是荒唐现象的社会瘟疫,即生产过剩的瘟疫”。
材料二:《永远的马克思》(2008年10月28日《人民日报》):“随着华尔街金融危机的蔓延,自由资本主义受到广泛的社会质疑。在德国,马克思的《资本论》成为今年圣诞节的最佳礼品,销量比2005年增加两倍。据说,德国现任财长施泰因布吕克现在正在阅读《资本论》,这位在金融危机中焦头烂额、寝食不安的财长,现在成了马克思的‘粉丝’”。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只要提高工人工资,就提高了社会购买力,就可以消除经济危机的危险。这是完全不正确的:因为危机是资本运动不可避免的结果”。“某种社会理性对于整个的计划的作用是不存在的”。
材料三:次级信贷危机也称次级债危机,是指银行针对信用记录较差的客户发放的房贷而引起的危机。正常情况下,这样的客户很难从银行贷款。前几年,美国楼市火热的时候,很多按揭公司或银行为扩张业务,介入次级房贷业务。一般发放次级房贷,银行能收取更高的利率。最近,由于美国楼市往下走、利率不断升高,次级房贷借款人不能按时还款,次级房贷大比例的转化为坏帐,就形成了美国次级房贷危机。……从而引发金融危机……最后导致了资本主义历史上最为严重的经济危机。
──《百度知道商业理财》

⑴《共产党宣言》为什么能成为解决世界麻烦的重要武器?(4分)从材料一看,艾瑞克霍布斯邦对《共产党宣言》所下判断的依据是什么?(2分)
⑵从材料三中找出当前经济危机的原因,(4分)20世纪“三十年代大危机”发生的原因与之相比有那些相似之处?(6分)
⑶施泰因布吕克能从《资本论》中找到解决当前经济危机的办法吗?请简要说明理由。

本题第⑴问的第一小问,命题者有意把要求放得比较低,只要学生记住或理解了教材上的相关知识,由此进行概括之后就能够作答。第⑵问的第一小问,要求学生能够读懂材料,只要能读懂材料,就能够作答;第二小问只要把本材料读懂了,再能够比较细致地读懂教材上的相关内容,就能够作答。此题主要考查学生的比较能力和说明能力。经济危机在马克思的时代,主要表现为产品过剩危机,自“30年代大危机”开始,主要表现的则是金融信贷危机,或者说“超前消费”危机。从经济危机史的角度,这是应该引起我们注意的。第⑶问虽然是一个主观色彩较浓的设问,但并不是一个开放式的设问,关键在于“也许”二字,实际上是一种有倾向的不确定性。此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说明能力和评价能力。解答这一问要注意客观地分析、评价某些特定的事件或现象,而不能带着某些既定的条条框框去生搬硬套)。本问答案有可能呈现两个“极端”:一个是施泰因布吕克不能从《资本论》中得到启示,因为施是“资产阶级”的财长,不可能从反资产阶级的《资本论》中得到启发;一个是施泰因布吕克能从《资本论》中得到启示,因为《资本论》是揭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真理”。

⑴《共产党宣言》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成为解决人类共同问题的基本理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直到今天仍然一再发生,证明了《共产党宣言》的正确性。
⑵由次贷危机(超前消费)引发金融危机,最后导致严重的经济危机。
二者相似之处:信贷刺激加剧、生产盲目扩大、股市或楼市疯狂投机。
⑶施泰因布吕克也许能从《资本论》中得到启示,但不可能找到解决经济危机的根本办法,因为他不可能从根本上改变资本主义制度。

22.(2010福州模拟)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4月16日,列宁及几位助手乘坐在密闭的车厢里,穿过德国,回到了彼得格勒……列宁即刻发表了他那著名的《四月提纲》,提出了立即实现和平、将土地分给农民和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要求……这在当时似乎十分荒谬和不负责任的。
──《全球通史》
材料二 列宁几乎是孤身一人号召立刻进行第二次革命。然而,时间证明他是正确的,因为战争继续得越久,公众的不满情绪就越大,他的要求也就越得人心。那些在4月份似乎是希奇古怪的口号,半年之后听起来就完全合理了。
──《全球通史》
请回答:
(1)依据材料,概括指出列宁在《四月提纲》中提出了那些主张?(2分)
(2)依据材料一,结合历史背景,说明列宁的主张为什么在当时被认为“似乎是十分荒谬的”(4分)
(3)依据材料二,说明列宁的主张为什么“半年之后听起来就完全合理的”(2分)

答案:
(1)实现和平,将土地分给农民和全部政权归苏维埃
(2)因为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专制制度,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刚刚完成。革命后形成了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新政权面临着一战中战场上的严峻形势。在这种内政不统一、外部战争在继续的形势下,列宁的主张看起来是荒谬的
(3)半年的时间证明了临时政府不能解决人民渴望的“和平、土地和面包”问题,只有“全部政权归苏维埃”,才能解决。

五、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五、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课程标准]

1、简述《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认识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重大意义。

2、了解巴黎公社革命的主要史实,认识其在建立无产阶级政权上的经验教训。

3、概述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史实,认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建立的历史意义。

4、概述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建立的史实,认识其历史意义。

[单元综述]

1、突出五个重点: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条件、标志、基本原理及意义;巴黎公社采取的革命措施及意义;十月革命发生的历史条件和意义;新中国为过渡到社会主义而进行的奠基举措;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实现及其意义。

2、形成三个认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各国具体革命实践相结合,是无产阶级取得革命胜利的根本保证;从俄国到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创立,表明资本主义可以被社会主义所取代;三大改造实现了生产资料从私有制到公有制的过渡,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重要创举。

(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1、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A、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社会经济前提: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迅速发展,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日益暴露,出现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1825年,世界第一次经济危机首先在英国)

阶级基础:工人阶级作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政治舞台。

(法国里昂工人起义、英国宪章运动和德意志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

三大思想来源:德国的古典哲学、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的空想社会主义;

主观条件: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实践和理论研究

B、诞生的标志: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①第一次较为完整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指出阶级斗争推动历史的发展;

②阐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肯定共产主义最终将取代资本主义;

③揭示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政权,建设共产主义。

C、影响:无产阶级进行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社会主义运动更加蓬勃地发展起来。

2、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巴黎公社

1)、背景

普法战争法国失败,第三共和国的成立,临时政府对外投降、对内镇压的反动政策。

1871年,3月28日,巴黎公社正式宣告成立。

2)、革命措施

在政权建设方面:废除资产阶级国家机器,代之以工人阶级的国家机器。

民选供职人员,人民有权监督和罢免。

在经济建设方面:没收逃亡资本家的工厂,交给工人合作社管理。

维护工人权利,实行八小时工作制

3)、失败

主观原因:没有接管法兰西银行,也没有同外省取得联系,更没能发动广大农民;

根本原因:法国资本主义还处在向上发展时期,还不具备推翻资本主义制度的条件。

4)、意义

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学说。

它的经验教训是国家社会主义运动的宝贵财富。

(二)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1、十月革命的历史条件

(1)客观条件

经济:俄国资本主义有一定的发展,但仍然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

政治①腐朽的沙皇制度占统治地位,是军事封建性的帝国主义。

②俄国各种矛盾错综复杂,国内矛盾尖锐。

③一战激化了各种社会矛盾。俄国成为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环节。

(2)主观条件

俄国无产阶级革命性较强;布尔什维克党的正确领导;广大农民成为革命同盟军

2、十月革命的过程

1)、二月革命(1917年3月)性质:资产阶级性质的革命

结果:推翻了罗曼诺夫王朝,出现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工兵代表苏维埃、临时政府(掌握实权)

2)、《四月提纲》的发表(列宁)

内容: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化;提出“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口号;争取以和平的方式取得政权。

3)、七月事件结果:标志着两个政权并存局面的结束。和平夺取政权已经不可能。

4)、十月决议内容:举行武装起义,提出“全部政权归苏维埃”。

5)十一月起义

攻打东宫

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的召开(具体内容P128)

内容:《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

《和平法令》

《土地法令》

选举产生了第一也工兵苏维埃政府——人民委员会,列宁当选为人民委员会主席。

意义:苏维埃政权在俄国的建立,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国家的诞生。

3、意义

性质: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

俄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劳动人民开始实现“当家作主”的美好愿望;它成功地将社会主义理论变为实践,开创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新局面。

世界: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鼓舞了国际无产阶级和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革命斗争,推动了中国等亚洲国家的民族独立运动。

(三)、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建立

1、奠定基础(1949——1952)

(1)政治:继续完成民主革命任务,巩固人民政权

a、解放全国领土1951年和平解放西藏

b、进行土地改革到1952年底,全国基本上完成了土地革命,废除封建土地制度。

(原因: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严重阻碍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

c、抗美援朝1950——1953年

(2)经济:恢复发展国民经济,到1952年国家财政经济取得了根本好转。

a、没收官僚资本,建立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使国家掌握了国家的经济命脉。

既具有民主革命性质,又具有社会主义革命性质。

b、合理调整资本主义工商业:

c、大力恢复发展生产——加强对农业和工矿企业的领导,调动其积极性。

2、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1953——1956)

(1)经济基础

a、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的提出

内容(任务):1953年提出,规定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简言之“一化三改造”。

b、“一五计划”的基本任务(1953—1957年)

①内容:集中主要力量优先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的初步基础;有步骤地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②特点: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同时并举(改造生产关系与提高生产力同时并举)

(2)法律保证1954年“一届人大”

a、内容:制订《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规定了国家性质为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规定了根本政治制度为人民代表大会制;

规定了人民的权利及义务。

b、特点: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

c、意义:

①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我国的根本**。

②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代表人民的意志;

③为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和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奠定了基础,也为我国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提供了法律保证。

3、三大改造

1)、农业

方针:积极发展、稳步前进原则:自愿互利

形式:由农业互助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到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2)、手工业形式:合作化

3)、工商业

方针:国家资本主义

形式:从低级国家资本主义到高级国家资本主义,最后实行全行业公私合营。

4)、结果及意义

到1956年三大改造基本完成。在生产资料的所有制上,基本上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在劳动分配上实现按劳分配的原则。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建立起来,从而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条件

马克思主义标志《共产党宣言》

的诞生意义

知识网络结构

理论产生

革命实践

制度确立

历史条件

俄国十月革命过程

影响

社会主义制度奠定基础

在中国的建立路线方针知道,法律保证

建立标志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革命措施

巴黎公社

伟大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