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初中教案 > 导航 > 九年级物理下册《电功率》学案1分析苏教版

高中物理功率教案

发表时间:2020-10-09

九年级物理下册《电功率》学案1分析苏教版。

为了促进学生掌握上课知识点,老师需要提前准备教案,大家在仔细规划教案课件。将教案课件的工作计划制定好,未来工作才会更有干劲!你们会写一段优秀的教案课件吗?急您所急,小编为朋友们了收集和编辑了“九年级物理下册《电功率》学案1分析苏教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九年级物理下册《电功率》学案1分析苏教版

课时1
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
知道电功率表示消耗电能快慢,知道电功率的单位是瓦。
会用功率的计算公式P=W/t进行简单的计算。
会用功率的计算公式P=UI进行简单的计算。
2、过程和方法
观察体验电能表盘转动快慢跟用电器功率的关系。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重、难点:
理解电功率的含义。
会用公式P=W/tP=UI进行简单的计算。
教学器材:
电脑平台、电能表
教学课时:3时(1电功率,2电功率的计算,3电功率的测量)
教学过程:
一、前提测评:
电能……
电能表……
电功……
二、导学达标:
引入课题:电能表有时转的快?有时转的慢?为什么?各电器的“W”是什么意思?
进行新课:
1、电功率:表示电流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学生讨论:如何表示?)
教师:规定一时间,看谁做的功多!!!
(1)定义:用电器电功率的大小等于它在1s内所消
耗的电能。
即电功率=功/时间
P=W/t或W=Pt
(2)单位:W――电流做的功――焦耳(J)
t――时间――秒(s)
P――功率――瓦特(W)
1W=1J/s1kW=1000W
(3)功率的应用、常见电器的功率
例:电视机的功率P=200W=Kw
例:我们说洗衣机的功率是500W,其含义是
例:课本7页例题
练习:课本1页练习。
2、“千瓦时”的来历
因为W=Pt
所以若P――千瓦、t――小位
则W――千瓦时
3、怎样测量功率
学生讨论:功率表示做功快慢,电功率的大小与电流、电压大小有没有关系?
试验表明:P=IU
单位:I――安(A)U――伏特(V)P――瓦(W)
练习:1、一只标有“220V40W”的灯泡接在电路中,若电路的电压为200V,求灯泡的实际功率?利用本题解释额定――实际)
2、某电能表标有“220V3A”字样,这表最多可以在220V电压下给多少只60W的灯泡供电?(利用本题解释功率可以相加)
3、达标练习:完成物理套餐中的本节内容。
小结:根据板书,总结本节内容,明确重、难点。
课后活动:
完成物理套餐中课堂未完成的内容。
课本后练习。
教学后记:1、重点是电功率的含义,特别要注意单位,避免学生混淆。
2、对于公式的应用,应通过一定的练习量进行培养。

精选阅读

九年级物理下册《物体的质量》学案1分析苏教版


教案课件是老师工作中的一部分,大家在着手准备教案课件了。将教案课件的工作计划制定好,这样我们接下来的工作才会更加好!你们知道适合教案课件的范文有哪些呢?下面的内容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九年级物理下册《物体的质量》学案1分析苏教版,欢迎阅读,希望您能够喜欢并分享!

九年级物理下册《物体的质量》学案1分析苏教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知道质量是物体自身的属性,知识质量的单位有哪些,它们之间怎样换算。2)了解托盘天平的结构、使用方法及使用注意点。
3)会调节托盘天平的平衡,会对天平测量结果准确读数。
4)初步感受物体质量单位的大小,培养估测能力;会估测日常生活中常见物体的质量。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探究活动,了解物体质量大小与物体的形状、物质的状态无关。
2)通过比较物体质量的大小,让学生学会比较的思维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让学生积极参与观察、实验等科学实践。
2)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与他人协作精神。
二、设计思路:
本节教学内容为三个知识点和一个活动。三个知识点是:质量的概念、质量的单位以及质量的测量工具。一个活动是探究物体的形状、物质的状态以及地理位置的变化对质量大小的影响。在三个知识点中,质量的概念是定性的,要求较低,重点在质量的单位和质量的测量工具。实验室里质量的测量工具是天平,教材要求学生自己阅读托盘天平的说明书,寻找天平使用中的常见错误,通过师生的交流协作,掌握天平的使用方法,这与传统教法有明显区别。本节的探究活动,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实践,自己去体会同一物体的形状、物质的状态以及外界环境变化时,该物体质量不变,不同物体的质量一般不相同,因此,质量是物体自身的属性,它只反映物体包含物质的多少。
三、教学资源
本节课的教学资源,主要为校内资源,即学校物理实验室中的托盘天平、物理天平和生活中的案秤、台秤、杆秤等。
四、教学活动: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点评导课:
提出问题让学生讨论:
我们周围的所有物体,它们有什么相同之处?还有什么不同之处?
(本节导图)

围绕质量的概念,让学生多举几个这样的例子

归纳出质量的概念

质量的单位、符号教师作介绍

质量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是怎样的?(先讲授,后练习)

建立质量单位的大小的具体体验,一只苹果质量约0.15kg,一只大公鸡质量约2.5--3kg

质量的测量工具(重点介绍托盘天平)

结合实物讲授天平的结构、使用方法、使用注意点

介绍日常生活中质量的其它测量工具(可利用实物或实物投影仪)
指导学生进行探究活动6.1

归纳分析探究结果

小结
布置作业

学生分组讨论

学生联系生产生活实际举例
让学生根据已学过的知识作回忆,接触过的有哪些?

学生板演

学生当堂练习

让学生在实验室面对天平学习

练习天平的调节方法、游码的读数方法

分组讨论图6-2的问题利用托盘平天进行探究物体的形状、物质的状态及地理位置的变化与物体质量大小的关系

完成课本P4的填空部分学生学会了“比较”的思维方式,同时采用了讨论、交流合作的学习方式,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角

课堂气氛活跃,学生思维放开了

巩固已学过的单位换算

帮助学生建立质量单位大小的具体体验

更直观明了
学生动手实验探究,既能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又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九年级物理下册《电功率》学案1苏科版


每个老师为了上好课需要写教案课件,大家应该开始写教案课件了。教案课件工作计划写好了之后,才能够使以后的工作更有目标性!有没有好的范文是适合教案课件?小编特地为大家精心收集和整理了“九年级物理下册《电功率》学案1苏科版”,大家不妨来参考。希望您能喜欢!

九年级物理下册《电功率》学案1苏科版

电功率(1)
【教学时间】【教者】
【教学目标】
1.知道电功率的物理意义,计算公式及单位,学会运用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2.知道用电器的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
【重点、难点】
【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学:
二、目标定学:

三、预习探学:
1.电功率是描述的物理量。
2.电功率的计算公式为P=,可以将其变形为U=,I=;若将
欧姆定律公式代入到电功率的计算公式中,你还可以得到P=,P=。
3.电功率的单位为,简称,符号为。它的单位还有、
,换算关系为。
4.用电器在下工作时的功率叫作额定功率;用电器时
的功率叫作实际功率。
四、合作互学和交流助学
(一)电功率
1.预习探学:交流“预习探学”中第1、2、3题。
2.典型例题:
例1小明家有一个旧式电熨斗,将其接入220V的电路中时,通过的电流为4.5A,这个电熨斗的电功率是多大?若熨烫一件衣服电熨斗需连续工作10min,则这段时间内,电流做了多少功?合多少千瓦时?
例2两个电阻R1R2,分别用P1和P2表示它们的电功率,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当电阻丝R1和R2串联接入电路中时,电功率P1P2
B.当电阻丝R1和R2并联接入电路中时,电功率P1P2
C.电功率P1一定大于P2
D.电功率P1可能小于P2也可能大于P2

例3把10Ω和20Ω的两个电阻串联接在12V的电源上,它们消耗的电功率之比为()
A.1:2B.2:1C.1:1D.1:4
(二)用电器的额定功率
1.预习探学:交流“预习探学”中第4题。
2.观察课本P9“图15-5一些家用电器的额定功率值”,了解一些常见家用电器的额定功率值,知道其物理意义。
3.典型例题:
例4一只标有“PZ220—100”字样的灯泡,该灯泡正常发光时,则:
(1)通过灯丝的电流是多大?(2)灯丝的电阻是多少?
(3)工作10min,灯泡消耗多少电能?
(4)1kw·h的电能可供该灯泡正常发光多少小时?
例5小华发现家里电能表的示数在40min内变化了1.2kw·h,则他家用电器的实际功率是多大?如果电能表能正常工作的最大电流为10A,那么电路中还能不能再接入一个额定功率为800W的电饭锅?
例6LED灯具有节能、环保等特点。如图是额定电压为220V、额定功率为8.5W的LED灯泡。该灯泡的额定电流是多大?与普通灯泡相比,在达到相同亮度的条件下,假设LED灯可以节约85.5%的电能,那么,这个LED灯与多大功率的白炽灯亮度相当?
资源库

五、总结提学:

六、达标检学:
【板书设计】
【教后反思】

九年级物理下册《电热器__电流的热效应》学案1分析苏教版


老师会对课本中的主要教学内容整理到教案课件中,大家在认真写教案课件了。只有制定教案课件工作计划,可以更好完成工作任务!你们了解多少教案课件范文呢?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九年级物理下册《电热器__电流的热效应》学案1分析苏教版”,供您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九年级物理下册《电热器__电流的热效应》学案1分析苏教版

三、电热器电流的热效应
.教案背景:
苏科版《电热器电流的热效应》是在对电功理解的基础上展开的。生活中电流通过用电器做功消耗电能,但不同的用电器能量转化的方向不同。在应用公式时,选取出现限制,而学生还不能理解其背后的缘由。在此基础上,进行电热的教学是非常必要的。
二.教学课题:电热器电流的热效应
三.教材分析:
《电热》从生活中常见的电热器入手,让学生形成一种认识,电流在通过用电器做功时一定会放出热量。进一步,从生活经验出发,引导学生猜测电热的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从而迅速地切入正题——用实验的方法研究电热与电流、电阻和时间的关系。这样做的好处是体现了物理知识“从生活中来”的指导思想,也体现了物理研究问题的方法。在教学中如何巧妙地启发学生的思维,点燃他们的方案设计的热情,这中间要靠教师善于发现学生思维上的盲点和闪光点,逐步引领学生完善实验的设计。我认为如何在教师引领下完成实验探究的整体设计是本节课的关键。
1.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知道电流的热效应,电热与哪些因素有关;
理解焦耳定律的内容、公式、单位及其应用。
(2)过程与方法
探究电热影响因素,体会等效替代法和控制变量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介绍焦耳对电热探索的过程,引发学生勇攀科学高峰的热情。
2.重点难点:
难点:电热影响因素的实验设计;对焦耳电律的理解。
重点:认识电流热效应;探究电热影响因素;理解及应用焦耳定律。
3.教学流程图:

四.教学方法:
引入环节要通过亲身体验让学生认识到电流通过导体会产生热量,完成对电热的感性认识。然后引发讨论,电热的多少会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
在完成实验设计后,动员学生参与操作,因为在实验过程中会产生很多细节问题,包括现象的观察和操作流程的解释。在定性地总结出电热对哪些因素有关以后,要强调焦耳是经过了大量的实验,收集了大量数据以后才确定了电热与电流、电阻和时间的定量关系,总结出焦耳定律。一项科学研究或发现对于研究者来讲,其实是要历经很多艰辛才能完成的,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给予认知过程以应有的敬畏,增加对焦耳等科学巨匠的认同感。
对焦耳定律内容的教学应注意Q=I2Rt是实验结论,是电热定义式,而非推导公式,要避免与电功的公式混为一谈。在得出推导公式前要注意条件的交代,但不必进行阐述,要给下一课时的学习埋下伏笔。
公式应用以简单的计算和解释生活中的电学现象为主。
五.教学过程:
教学流程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引入:
实验激趣:
发光一段时间后的灯泡,用手触摸灯泡;使用一段时间后的电风扇,摸触电动机部分,都有什么感觉?
提出问题:为什么?
学生回答:电流通过用电器时会出现热效应。
新课教学:
(一)电热器
师生交流:
1.家里还有哪些用电器通电后会发热?
2.课本P1页图15-中的家用电器有何共同点?我们使用这些电器是为了得到哪一种能量?
学生归纳:
教师总结:
1.电流热效应是每一种用电器使用时都会出现的;
2.电热器就是主要利用电流热效应工作的装置。
(二)活动:电热的因素
1.由生活现象引发思考:电热多少与什么有关?
2.大胆猜测:
3.设计实验:
(1)器材装备:
师生讨论:
你想用什么样的用电器来产生电热?
准备用什么器材比较出电热的不同?
(2)方法确定:控制变量法转换法
(3)电路连接:
师生讨论:
根据实验的要求,要控制变量,这两根电热丝应该怎样连接?
如何改变电流的大小?
(4)实验步骤:
4.进行实验:
(1)介绍如图实验装置,在两个相同的烧瓶中装满煤油,瓶中各装一根电阻丝,A瓶中电阻丝的电阻比B瓶中的小,串联起来,通电后电流通过电阻丝产生的热量使煤油的温度升高,通过观察温度计示数的变化,就可以比较电流产生的热量的多少。
(2)分步实验:
A.两个电阻串联,加热的时间相同,A瓶相对B瓶中的电阻较小,B瓶中的温度计示数变化的多。表明:同等条件下,电阻越大,电流产生的热量越多。
B.在两瓶煤油温度下降到室温后,加大电流,重做实验,让通电的时间与前次相同,两次实验比较A瓶前后两次煤油上升的温度,第二次温度上升的高。表明:同等条件下,电流越大,电流产生的热量越多。
C.如果加长通电的时间,瓶中煤油上升越高,表明:同等条件下,通电时间越长,电流产生的热量越多。
5.得到结论:
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电热与导体中的电流大小导体电阻和通电时间有关。相同条件下,电流越大,电阻越大,通电时间越长,电热越多。
(三)焦耳定律
师:英国物理学家焦耳做了大量的实验于1840年最先精确地确定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电流的二次方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正比,跟通电时间成正比。这个规律叫做焦耳定律。
师生交流:
1.焦耳定律的公式:Q=I2Rt
2.单位:I——A,R——Ω,t——s。则Q——J
例题:一只白炽灯,灯丝正常发光时电阻为44Ω,现将其接在家庭电路中,工作10min,求灯丝所放出的热量为多少?
方法一:
解:由I=U/R=220V/44Ω=5A
由Q=I2Rt=(5A)2×44Ω×600s=6.6×105J
方法二:
点评:
结合I=U/R,焦耳定律可以推导出两个公式:Q=U2t/R和Q=UIt。有时,这两个推导公式应用更灵活。
练习巩固:
1.下列各用电器均标有“220V60W”字样,它们正常工作相同的时间,发热最多的用电器是()
A.电视机
B.电风扇
C.电热毯
D.电灯
2.在探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镍铬合金丝和铜丝按如图所示的方式连接在电路中,镍铬合金丝的电阻比铜丝的大,甲、乙烧瓶中盛有等量的煤油,通电一段时间后()甲乙
A.甲瓶中温度计的示数变化较大
B.乙瓶中温度计的示数变化较大
C.两瓶中温度计的示数变化一样大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3.小明在商场看到外形和容量完全相同,但额定功率分别是800W和1200W两种规格的不锈钢电热水壶。他认为800W的电热水壶功率小,比较省电。如果从节能的角度考虑,你认为他的想法合理吗?请说明理由。
课堂小结:
本节课了解了电热是每一种用电器都会出现的现象。紧扣电热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设计实验,得到结论——焦耳定律。同时还得到了电热的推导公式。
布置作业:
写出简单的“电热影响因素”的探究报告(包括探究的问题、探究的过程和探究的结论)
板书:
电热器电流的热效应
一、电热器
二、电热的影响因素
三、焦耳定律:
1.公式:Q=I2Rt
2.单位:J
3.推导公式:
例题:学生参与体验

参与的学生回答问题

学生举例
归纳总结

学生思考猜测

根据生活实践和对问题的理解,讨论解决的办法

进一步完善实验过程

参与计时和归纳总结

学生注意观察和记录

学生归纳总结

简单计算

学生练习
产生感性认识

在实验中能仔细观察认真思考。

将事物进行合理分类,是知识的应用过程。

发散性思维,是一种知识总结和提取的过程。

通过学生自己讨论,思维得以激发,完善解决问题的方法。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我评价的能力。

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

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应用公式进行计算

当堂训练,巩固所学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