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小学教案 > 导航 >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认识图形(二)》第1课时教学设计

小学一年级数学的教案

发表时间:2020-01-25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认识图形(二)》第1课时教学设计。

在上课时老师为了能够精准的讲出一道题的解决步骤。要根据班级同学的具体情况编写教案。从而在之后的上课教学中井然有序的进行,那有什么样的教案适合新手教师吗?小编特地为您收集整理“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认识图形(二)》第1课时教学设计”,仅供参考,但愿对您的工作带来帮助。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活动,使学生能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圆等平面图形,能正确辨认和区分这些图形。

2.通过拼、摆、画、折、找等活动,使学生能直观地初步感知平面图形的特征和平面图形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3.在经历观察、比较,描画活动过程中,让学生感悟到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区别。丰富学生的直观体验,发展空间观念。

4.在亲身经历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体会到到生活中处处存在着数学,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从而激发学生积极参与探求新知的兴趣。

教学重点:能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圆等平面图形。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从立体图形中“拓”出面、借助“拓”出的面认识平面图形。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积木、立体图形物体和平面图形卡片、钉子板。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一)课件呈现主题图:小朋友,你们喜欢搭积木吗?

(二)哪位小朋友来说一说:你们都分别有哪些形状的积木呢?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从学生平时喜欢的积木入手,从而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探知的学习过程,进一步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动手操作,认识平面图形

(一)师生互动

1.你有什么方法能在纸上得到这些立体图形的“面”呢?

2.学生动手操作,利用不同形状的物体在本子上描、画、印、拓出各种平面图形,小组交流自己画图的过程与方法。

3.点明课题:认识平面图形

(二)认识长方形

1.课件呈现长方形:你是从哪一种形状的物体得到这种图形的?

2.让学生在长方体物体上找一找,摸一摸,说一说。

3.谁能帮这样的图形取个名呢?板书:长方形。

(三)认识正方形和圆

(1)教师指着贴在黑板上的正方形和圆问:这些图形又分别是用哪一种物体的面画出来的?在这些物体的面上,还能找到这样的图形吗?像这样的图形又分别叫什么呢?(在相应图形处板书:正方形、圆)

(2)在初步认识新知的基础上,说说自己生活中见过的正方形和圆。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画图等操作活动,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圆,感知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之间的区别;知道这些平面图形的名称,并能识别这些图形。】

(四)认识三角形

(1)你能把一张正方形或长方形的纸对折成同样的两部分吗?有几种折法?谁愿意介绍自己是怎么折的?利用展台展示学生的折法。

(2)你能沿着折痕剪一剪,分一分吗?学生分组动手操作、归类、观察,并在组内交流、反馈。然后运用多媒体展台选择性的展示学生分的结果。

(3)问:在上面两组图形中,你发现了新的图形吗?(板书:三角形)

(4)学生寻找并说说生活中见过的三角形形状的物体有哪些?

【设计意图:通过动手操作,用长方形或正方形纸折、剪、分,直观认识三角形的过程,亲身体验了知识的形成与发展,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与合作学习的意识。】

(五)认识平行四边形

1.用这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什么样的图形?可以拼出几种图形?

2.小组合作,动手操作,将拼成的新图形放在多媒体展台展示。

3.引导学生观察平行四边形,指着平行四边形问:这种图形叫什么?

4.小结:像这样的图形叫做平行四边形,板书:平行四边形

5.出示一个长方形的模型,演示变成平行四边形的过程

6.你在生活中见到过平行四边形吗?(课件演示篱笆、楼梯、伸缩门、可拉伸的衣架等)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拼一拼、说一说等学习活动直观认识平行四边形,再通过找一找使学生体验到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六)归类整理:

1.课件呈现多个图形,让学生分别说说每个各是什么图形?

2.说一说:你是怎么记住每种图形的样子的?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的分类整理和说一说,让学生进一步感知所学平面图形的特征。】

三、巩固应用

(一)P3“做一做”的第1题:

1.在图中找出平面图形

2.说一说,你身边哪些物体的面是你学过的图形?

3.课件出示:这些交通标志牌是什么形状?

(二)P3“做一做”的第2题:

1.图中的小朋友在做什么?

2.你能用今天所学的平面图形画一幅自己喜欢的画吗?

3.学生利用立体图形拓出自己喜欢的图形。

4.展览学生作品,师生评价。

(三)P5“练习一”的第1题:涂一涂

(四)P5“练习一”的第2题:把各种图形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五)P5“练习一”的第3题: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让学生在观察、操作、画图、分类、数图形等数学活动中,加深对各种图形的认识,发展空间观念,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创新意识。】

四、课堂小结

(一)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呢?

(二)你还有什么问题吗?

精选阅读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认识图形(二)》第3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在用七巧板拼三角形的过程中,进一步加深学生对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这些平面图形特征的认识;

2.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初步获得分析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

3.利用各种图形的拼组,体会图形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4.感受所拼图形的数学美,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进一步巩固所学平面图形的知识。

教学难点:拼组指定的图形,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学准备:教具:一套七巧板、课件;学具:一套七巧板。

教学过程:

一、看图激趣,认七巧板

(一)看图激趣

出示七巧板拼成的图案。

这些美丽的图案都是用七巧板拼成的。

(二)认识七巧板

1.七巧板,是由七块板组成的。中间这个巧字,是想告诉我们,心灵手巧的小朋友能用它拼出许多美丽的图形。

2.拿出自己的七巧板分一分,七巧板里面有几种不同的图形?

3.数一数,每种图形有几个。

4.比一比,哪些三角形一样大?(两个大三角形、一个中三角形、两个小三角形)

【设计意图:渗透数学文化,给学生提供认识平面图形的丰富素材,关注学生是否能按要求做,是否能清楚地辨认出各种图形并能正确地找出来。使学生进一步感知平面图形的特征,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二、动手操作,积累经验

谈话:刚才我们看到了许多用七巧板拼成的美丽图案,我们也来试试,好吗?

(一)用两个图形拼三角形。

1.提出要求:用两个图形拼一个三角形。先想一想,怎样拼?再动手。

2.学生操作。

3.学生展示,并说说是用哪两个图形拼的。

4.评价:这位小朋友完全按老师的要求,用两个图形拼成一个三角形,真棒!

(二)用三个拼。

1.请听清楚要求:用七巧板中的三个图形拼一个三角形。先想一想,用哪三个图形,这三个图形能拼成一个三角形吗?想好了再拼。

2.学生拼图。

3.学生展示,并说说用哪三个图形拼的。

4.评价学生拼组的图形。

(三)用四、五、六个拼

1.谈话:刚才我们拼三角形的时候,先用几个图形拼的?后来用几个图形拼的?接下来拼三角形,你想用几个图形拼?(4、5、6)

2.要求:(1)小组合作拼三角形(2)分别用4、5、6、7个图形拼(3)先想想用哪几个图形能拼成三角形。

3.小组代表汇报用哪些图形拼的。

【设计意图:有目的地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分别用七巧板中的2个、3个图形拼组三角形,渗透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从用2个图形开始拼,再到用3个图形拼。】

三、发挥想象,自主创新

谈话:七巧板不仅能拼三角形,还能拼成我们生活中看到的各种有趣的图形呢!

(一)分小组拼自己喜欢的图形。

(二)根据小组内的拼图,讲小故事。

【设计意图:通过图形的拼组,体会图形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全课总结,拓展延伸

(一)这节课你喜欢吗?说说喜欢什么?

(二)游戏:

1.请你把“七巧板”复原拼成一个正方形。

2.挪动正方形其中的两块,把它变成一个三角形。(第一个成功的孩子用实物投影仪演示给大家看,大家跟他一起做。)

3.再挪动三角形其中的一块,把它变成长方形。(学生投影仪演示,大家跟他一起做。)

4.再挪动长方形其中的一块,把它变成平行四边形。(投影仪演示,同学们一起做。)

(三)介绍七巧板的来由,欣赏古今中外的七巧板拼图。

“七巧板”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拼板玩具,后来流传到国外,欧洲人称之为“唐图”。唐朝是中国十分昌盛的时期,外国人常用“唐”来代表中国。因此,七巧板就成了“中国的图”。

【设计意图:使学生了解祖国的数学文化,体会数学美,孩子们在动手和动脑的过程中感受七巧板的神奇魅力。】

一年级数学下册《认识图形(二)》教学设计


一年级数学下册《认识图形(二)》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本节课教学内容是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2页例1相关内容。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内容是在学生能够辨认立体图形并且初步感知了立体图形的特征基础上进行的。例1中的学生充分利用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关系,借助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三棱柱等立体图形,用描、画、印、拓等方式画出长方形、正方形、圆、三角形等,从而引入平面图形的认识,既渗透了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的关系,体会到了面在体上,又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利用旧知去探索新知。例题接下来让学生把不同的平面图形归类,并抽象出一般图形,介绍其名称。在正方形、圆的表格中,所画的图形大小不同、形状相同;在长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的表格中,所画的图形大小不同、形状也不同,但都是同一类图形,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表象支撑。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使学生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圆;教学难点是从立体图形的表面抽象出平面图形,体验面和体的不同。
二、学情分析:
由于生活中的图形以立体的形态存在,学生难以在现实生活中找到与平面图形相似的物体的某一部分,因而学生学习平面图形要比学习立体图形困难。本节课的教学,精心设计了各种操作活动,给学生提供充分的动手操作的机会,让学生在活动中掌握知识,同时积累关于图形认识的基本活动经验。
三、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等学习活动,使学生能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圆等平面图形,能正确辨认和区分这些图形,体会面在体上。
2、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形成空间观念和创新意识。
3、通过图形在生活中的广泛运用,感受到数学知识与生活息息相关,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四、教学过程:
(一)歌曲引入新课
师:小朋友们学过一篇课文《雪地里的小画家》,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这首歌曲,一起来听一听、看一看吧!
播放视频《雪地里的小画家》
师:小动物们踩出的脚印特别漂亮!立体图形们也想留下它们的脚印,小朋友们来帮帮它们好吗?
(二)操作体验,探索新知
1、操作
课件出示工具筐:老师带来了这样一些立体图形,还有剪刀、印泥、水彩笔、橡皮泥等工具,如果要帮一个你喜欢的立体图形留下属于它的脚印,你有什么好办法呢?先想一想,再动手试一试吧!
学生分组操作。
请学生上台展示是怎样得到这个脚印的?
学生汇报、演示:
(1)把立体图形的一个面放在印泥上压一压,然后在白纸上印出它的脚印。
(2)把立体图形的这个平平的面压在白纸上,然后用彩笔围着它描一圈,就画出了它的脚印。
(3)把橡皮泥压成薄薄的一片,再把立体图形的这个面压在上面,把边缘多余的部分撕掉,就做出了这个立体图形的脚印。
板书:立体图形。像刚才留下来的这些脚印,都是立体图形上的平平的面,它们都叫做平面图形。
2、分类
老师出示收集的一些平面图形请学生按形状给它们分分类。
学生操作、分组交流。
请学生上台将图形分类。
师:他们把平面图形分成了这样的五类,我们让形状相同的平面图形住在同一间房子里。
(用集合圈将同类的图形圈起来)
3、认识图形
游戏:心有灵犀。请一个小朋友上来指一指自己最喜欢的一类图形,其他小朋友说说这类图形都长什么样子,让老师来猜,看谁和老师心有灵犀。
指名学生指图形,其他学生描述,教师猜图形。
①这个图形长长方方的、有四个角、有四条边、有两条边长长的,有两条边短短的。
板书:长方形
②这个图形一个角都没有、它长得圆溜溜的、它没有直直的边。
板书:圆
③这个图形长得四四方方的、它有四条边、它有四个角。
板书:正方形
④这个图形有三个角、还有三条边。
板书:三角形
⑤这个图形也有四个角、四条边。它跟长方形有点相似,两条边长长的,两条边短短的。它有两条边斜斜的。
板书:平行四边形
揭题,板书课题:认识图形(二)。生打开书,阅读例题1。
(三)实际应用,拓展延伸
1、说一说,身边哪些物体的面是今天学过的平面图形。
学生汇报,分别说一说生活中见过的平面图形。
欣赏课件。
2、数一数。
这幅图里的平面图形分别有几个呢?请你拿出自己的作业纸数一数。
生数图形,汇报。
3、用哪个物体可以画出下面的图形?
4、游戏:猜一猜。
①猜正方形
老师从袋子里面抽出平面图形的一角,让学生猜是什么图形。老师抽出平面图形的一半,让学生继续猜。
②猜平行四边形
老师从袋子里面抽出平面图形的一角,让学生猜是什么图形。
老师抽出平面图形的三个角,让学生猜。
(四)归纳总结
今天认识了这么多平面图形,有长长方方的长方形,有四四方方的正方形,有长得圆溜溜的圆,有三个角、三条边的三角形,还有两条边斜斜的平行四边形,小朋友们一定要记得它们,和它们成为好朋友哦!
五、案例研讨:
《认识图形(二)》是在一年级上册认识了立体图形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目的是让学生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圆等平面图形,会辨认和区分这些图形,并体会面在体上。
本节课通过歌曲《雪地里的小画家》引入新课,学生学过这篇课文,对于小动物在雪地里留下的脚印理解比较深刻。这里又将这篇课文以歌曲配上动画的形式播放出来,学生既有得听,又有得看,直观又有趣,让接下来的给立体图形留脚印的操作活动也显得童趣十足。带着这一份兴趣与热情,孩子们在操作时积极开动脑筋,想出了多种给立体图形留脚印的方法。随着他们的操作和阐述,很自然地就体验并体会到了面在体上。
心有灵犀和猜一猜这两个游戏,让学生在玩中学,人人参与其中,乐此不疲,同时,学生的观察、表达、思维等各方面的能力也得到了锻炼。
整节课以学生为本,注重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注重联系生活实际,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在活动和游戏中掌握了知识。

一年级数学下册认识图形(二)教案


一、认识图形(二)

单元学情分析

这部分内容是在上学期“认识物体和图形”的基础上教学的,通过上学期的学习学生已经能够辩论和区分所学的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了,这里主要是通过一些操作活动,让学生初步体会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的一些特征,并感知平面图形间的立体图形间以及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间的一些关系。本单元教学的关键是把握好教学要求,既不能在上学期的基础上简单重复,又要能拔高教学要求,上学期在认识物体和图形时,也有拼摆,但那时只是用所学的形状拼搭一引起有趣的图案和事物,使学生加深对所学图形的认识,从中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同时体会图形的显著特征。而本单元“图形的拼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摆、拼、剪等活动体会平面图形的一些特征,并感知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间和立体图形间以及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间的关系。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以及正方体的形状,通过折一折、摆一摆、剪一剪、拼一拼,辨别和区分这些图形。

2、培养学生初步发展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

3、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初步感知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

单元重点: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

单元难点:初步感知图形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单元课时安排:约3课时

第一课时:认识图形(1)

教学内容:认识图形(1)

教学目标:

1、通过直观使学生知道长方形、正方形的形状和边的特点。

2、通过折一折、摆一摆、剪一剪、拼一拼,加深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能辨别、区分这两种图形。

教学重点:通过操作让学生明白长方形和正方形各自的特点。

教学难点:能够根据各自的特点进行简单区分与判断。

教学方法:观察法、操作法

教学准备:长方形、正方形纸片、剪刀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出示长方形,请学生说一说长方形的边有什么特点。(两条长边相等,两条短边相等)

再出示正方形,也请学生说一说正方形的边有什么特点。(四条边长度都相等)

二、新课。

1、拿出每人事先准备好的长方形、正方纸,师生共同操作。

(1)引导学生先看正方形,先上下对折,边要对齐,看上下两部分是不是完全合在一起,上下两条边是不是完全合在一起;再左右对折,方法同上。然后把正方形纸的两个斜对着的角对齐,折后观察折痕两旁的部分是不是完全合在一起;再继续对折一次,观察折出的几部分是不是完全合在一起,四条边是不是完全合在一起。(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得出结论)

(2)用长方形纸折一折,看一看长方形的边长怎么样。

要求学生先思考:怎样折长方形的纸,就能使分成的两部分完全合在一起?然后,自己动手折一折,以四人一小组进行讨论,再翻开课本进行核对。

(3)区分长方形和正方形。

拿出事先准备好的长方形和正方形(长方形的一边与正方形边长相等)先将两个图形重叠在一起,让学生观察:两个图形的边有什么关系?如图:

2、小结:今天我们学了什么?大家有什么收获?3、学做风车。

(1)先出示一个风车,将风车展开,让学生观察风车是由什么图形剪拼成的。

(2)拿出准备的长方形纸,同桌互相商量,想一想要折一个风车该怎么做。

学生动手操作。(先将长方形纸剪成一个正方形,再动手做成一个风车)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认识图形(2)

教学内容:

认识图形(2)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剪一剪、拼一拼、摆一摆等方法,加深对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和圆的感性认识。

2、初步认识这些图形之间的关系,同时通过对图形的分解与组合,初步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学重点:

通过各种方法弄清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和圆的特征,并能进行判断

教学难点:

图形的分解与组合

教学方法:引导探究法

教学准备:长方形、正方形纸片、小棒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把下列图形的题号填入相应的括号内。练习一(2)

长方形()正方形()

三角形()圆()

2、用小棒分别摆出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各一个。

二、新授。

1、取出事先准备好的两张长方形纸,如让学生思考,两个这样的长方形可以拼成什么样的图形呢?

学生动手操作发现两个这样的长方形可拼成一个正方形,也可拼成一个长方形。

2、出事先准备好的四个小正方形,让学生想一想有几种摆法。

3、取出12根小棒,想一想,你能摆出几种图形。学生以四人为一小组进行讨论。(手画)

4、完成教科书P4、4。

5、请学生拿出若干个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分组合作,自由拼摆图形,充分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性。

三、巩固练习。

教学反思:

第三课时:认识图形(3)

教学内容:认识图形(3)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直观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形状以及特征。

2、通过学生动手拼一拼、摆一摆,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能辨认和区别这两种图形。

教学重点: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形状以及特征

教学难点:能辨认和区别

教学方法:引导探究法

教学准备:长方形、正方形纸片、小棒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出示一些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实物。

让学生指出哪些是长方体,哪些是正方体。

2、在长方体下面的括号里面画“”,正方体的下面括号里面“√”。

3、口答。

长方体有几个面?正方体有几个面?

二、新授。

1、取出两个正方体,可以拼成什么图形?

2、取出三个正方体,可以拼成什么图形?

3、取出八个正方体,可以拼成什么图形?

教师:通过学生自由拼摆,让学生发现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区别以及之间的关系。

4、取出四个长方体,如:可以拼成什么图形?(一种拼成长方体,一种拼成正方体)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科书P5、1。

2、完成教科书P5第5题。

学生独立完成,全班讲评。

3、完成教科书P7第7题。

先让学生观察长方体的上面、前面和右面,并懂得上下、前后以及左右之间的关系,然后进行正确的划线连接。

4、完成教科书P6第五题。

观察:(1)第一行和第三行有什么关系?

(2)第一行和哪几行有关系?

(3)第二行和哪几行有关系?

(4)你发现了什么?

(5)图中缺了几块?你是怎样得出来的?

5、完成教科书P7第六题。

6、完成教科书P7第8题

根据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让学生想象正方体的六个面上分别标的是哪些数字,教师出示实物演示。

教学反思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认识图形(二) 第一课时 认识平面图形》数学教案


每一位任课老师,为了能够给学生给一个最简单易懂的教学思路。所以大多数老师都会选择制定一份教学计划。让同学听的快乐,老师自己也讲的轻松。那怎样写才能有一份高质量教案呢?请您阅读小编辑为您编辑整理的《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认识图形(二) 第一课时 认识平面图形》数学教案》,供您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认识图形(二) 第一课时 认识平面图形》数学教案

第一课时 认识平面图形

●明确学习内容

认识图形 例1

●厘清学习目标

1.通过描、认、议各种图形,使学生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圆等平面图形,能够辨认和区分这些图形。

2.感受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的关系“面在体上”。

3.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用数学交流的能力。

●清晰重点难点

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圆形和三角形图形。体会“面在体上”感受平面图形和简单的立体图形之间的关系。

●教具准备

图形卡纸、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直三棱柱、白纸等。

●情境启发 明确目标点

师:同学们,我们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图形,还记得这些立体图形朋友吗?请同学大声说出它们的名字,请它们一一闪亮登场。出示长方体、 正方体、 直三棱柱、 圆柱等。

师:这些立体图形上都有平平的面,我们选择一个立体图形,摸一摸,感受感受一个个平平的面。

师:这些立体图形上平平的面,都叫什么名字?都有什么特点?这节课我们一起研究研究。《板书课题:认识平面图形》

●合作探究 达成目标

1.认一认:这些平平的面,你们知道它们的名称吗?让学生初步感知这些面(图形)的特点。

2.想一想:要想从这些立体图形上得到其中的一个面(图形),怎么办?先独立思考,再同桌合作。

3.描一描:你能把这些图形平平的面画下来吗?学生在纸上画一画。引导学生把几何体上的面拓在纸上。

4.说一说:你是怎样得到想要的面(图形)的?所得到的面(图形)分别是从哪些物体上的面得到的?

5.分一分:给你描下来的这些图形分一分。

6.认一认: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圆形。

7.议一议:三角形有什么特点?这些图形大小不同、形状不同,怎么都是三角形(平形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

●变式练习 检测目标

1.说一说,你身边哪些物体的面是你学过的图形? (做一做1)让学生说清楚、说明白,防止学生指导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混淆。

2.用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画一画自己喜欢的图形?( 做一做2)先想清楚要用佬样的平面图形画出自己喜欢的图形,再利用立体图形拓出自己喜欢的图形,小组内评一评,各小组交流展示作品。

3.练习一第1题

4.练习一第2题

5.练习一第3题:数一数有几个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

6.练习一第6题

●评讲总结 升华目标

师:今天你们学到了什么?

我们今天动手从立体图形上描来的有哪些图形?

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平行四边形,这些平面图形都有什么特点?

●课后作业测评

●教学反思

一年级数学下册《认识图形》教案设计


众所周知,一位优秀的老师离不开一份优质的教案。就必须编写一份较为完整的教案,这样有利于我们准确的把握教材中的重难点。对教学过程进行预测和推演,从而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你知道怎样才制作一份学生爱听的教案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年级数学下册《认识图形》教案设计”,供您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年级数学下册《认识图形》教案设计

1、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体会所学平面图形的特征,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的边的特征。

2、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初步感知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

3、通过学生大量拼摆图形,发现图形可由简单到复杂的变化及联系,感受图形美。

4、通过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用数学进行交流、合作探究和创新的意识。

使学生体会所学平面图形的特征。

学习

起点

预测

认识并会区分几种平面图形

学习

困难

预测

对图形特征总结描述不到位

小风车、图形卡片。

对上课发言积极,思维活跃的学生及时的给予评价和鼓励,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

认识图形

长方形:有4条边,对边相等。

正方形:有4条边,4条边都相等。

平行四边形:有4条边,对边平行。

三角形:有3条边,3个角。

圆:

教学流程

1、观察风车,它用到了哪些图形?

2、动手试一试,用这些图形你还能拼出什么?

3、我的发现:

4、我的提醒:

教师出示一个风车,引入:同学们看,这是什么?

师:你们喜欢风车吗?谁动手做过这样的风车?给大家介绍一下做这样的风车要用哪些东西?

(揭示课题)

学习目标:

1、体会所学平面图形的特征,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边的特征。

2、初步感知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

一、组内交流,对学群学

组长负责,先同桌互助、交流自主学习,对学不能解决的问题,组内群学。组长安排好汇报、展示的内容及详细分工。

二、展示汇报,引领点拨

教师根据学生的展示情况及时补充、指导和强调,其余学生要认真倾听,及时评价、质疑、补充、纠正。

1、观察风车,它用到了哪些图形?

你们说得很对,做风车的风叶要用一张正方形的纸,正方形上个学期跟我们见过面了,是个老朋友了,回忆一下,上个学期除了正方形你还认识哪些图形?

师:在这些图形中,哪些图形和正方形最相似?为什么?

它们都有四个角,四条边,先来看长方形,它的四条边有什么特点?

师示:上面的边对着下面的边,这样相对的边我们把它叫做对边。

2.引导学生继续观察长方形的边。

学生说不准确,教师给予指导。

师:你能想办法证明长方形对边相等吗?(教师板书:对边相等。)

3.引导学生观察正方形的边,有什么发现?

师:你能想办法来证明正方形的四条边能相等吗?

4.同学们真了不起,通过你的观察、动手验证了两种图形边的特点,那你能不能利用手中老师发给你的长方形的纸做一个风车呢?

说一说你在做风车的过程中发现了哪些图形?

5.一个简简单单的风车,就让我们发现了这么多的图形,你能试着用这些图形来拼更多的图形吗?大家来试试!

a.拿出2个大小一样的长方形拼在一起(鼓励学生有不同的拼法)。

b.拿出四个大小一样的正方形拼在一起。

c.选一些形状一样的图形卡片拼一拼,看能拼出哪些图形?

d.换成小棒拼拼看。

动手实践1.学生独立完成第3页的“做一做”。2.第4页的“做一做”。

这节课我们进行了图形的拼摆,同学们学得很投入,课下请大家留心观察生活中有哪些基本图形拼成的图案,说不定会有更多更好的发现。

课后作业:选做:用平面图形拼出你喜欢的图案。

基础题

学生独立完成第3页的“做一做”。

中档题

第4页的“做一做”。

拓展题

四人小组使用,用红、绿两种颜色的三角形卡片,试一试能拼成什么样的图案呢?

一年级数学下册认识图形练习课导学案


一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

教材章节:第一单元序号:3学校:

年级:一年级班级:一年级姓名:

组内评价:教师评价:

学习内容《认识图形》练习课

学习目标1、通过练习,进一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圆形的形状以及特征。

2、通过动手拼一拼、摆一摆七巧板,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能辨认和区别这两种物体。

重点难点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形状以及特征。

知识链接在前两节课的基础上进一步巩固、深化所学的知识。

学法指导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程一、情境引入,回顾再现

1、长方形的特点。

出示一个长方形,说说长方形的特点。

结论:

2、正方形的特点。

出示一个正方形,说说正方形的特点。

结论:

二、分层练习,强化提高

1、第7页练习一第6题。

仔细观察,用哪个物体能画出左边的图形?圈一圈。

2、第7页练习一第7题。

出示长方体,谁来说一说:长方体有几个面?

各个面分别是什么图形?

是不是长方体的每个面大小、长短都一样呢?

3、第6页练习一第4题。

昨天我们用相同或者不同的图形,拼出了自己喜欢的图案,今天我们继续来玩拼一拼的游戏。

动手,汇报。

学习反思1、本节课我学会了什么?

2、还有哪些不懂的地方?

3、评选出本节课中小组成员表现最突出的“学习之星”。

课堂检测1、独立完成练习一的第1、2、3、5、8题。

2、把一张长方形纸剪成大小相等的两块,你能想出几种剪法?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认识图形(二)》教案(二)


作为一位刚入职不久的新任教师,在授课上的经验比较少。通常大家都会准备一份教案来辅助教学。让同学听的快乐,老师自己也讲的轻松。如何才能编写一份比较全面的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认识图形(二)》教案(二)”,欢迎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收藏。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认识图形(二)》教案(二)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 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和了解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形四边形和圆。

2、在观察和操作活动中,能主动与同伴进行交流,发展学生合作意识。

3、在拼一拼、摸一摸、找一找等活动中培养初步的观察能力、比较能力及抽象思维能力,增强空间观念。

4、通过几何图形的学习,体会数学美。

教学重难点:通过观察和操作活动,初步认识和了解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形四边形和圆。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彩色卡纸,圆柱、正方体、长方体等立体图形,剪刀等。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学具袋、展板、圆柱、正方体、长方体等立体图形。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幅美丽的图画,请看大屏幕。(课件依次出现大树、太阳、小草、小鸟、牧童骑牛图。)

师:你从这幅图中看到了什么?

生1:有红红的太阳、小鸟。

师:还看到什么?

生1:小树、草。

生2:小孩骑着黄牛。

生3:这幅图里有好多图形。

师:你真了不起,发现了这幅图中有好多图形。

师: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给学生思考的时间)

生1:牧童骑牛图是由哪些图形拼成的?

师:这是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奖励给你一个五角星。漂亮吧?老师这里还有许多呢,我把它奖励给那些动脑思考、积极回答问题的孩子。

师:你们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生1:太阳是由哪些图形拼成的?树是由哪些图形拼成的?

生2:这幅画是由哪些图形拼成的?

师:看到同学们提出了这么多问题,我觉得你们都是一些爱动脑筋的孩子。

二、操作交流,探究新知

师课件出示长方形、正方形、圆形、三角形、平形四边形图形,问生你认识它们吗?上来指一指,说一说(部分同学都能说出这些图形)

师:课下我让同学们带的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的物体,你们带来了吗?(生:带来了)

师:拿出你带来的物体,你能从他们的身上找到上面的图形吗?(小组交流一下,互相说一说你找到了哪些图形)

生1:我从长方体上找到了长方形。

生2:我从正方体上找到了正方形。

生3:我从圆柱体上找到了圆形。

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在课件上演示立体图形上的平面图形

师:请同学们拿出学具袋,里面有老师给你们准备的各种形状的图片,你们能把这些图片分分类吗?(学生分组活动,教师巡视)。

师:哪个小组上来展示一下,你们小组织分了几类?为什么这样分?

小组1:我们组分了5类,长方形分了一类,正方形分了一类,圆形分了一类,平形四边形分了一类,三角形分了一类。

小组2:我们是按颜色分的

师:你们的这种分法很有道理。

师:这节课我们来学习按形状分类后的图形。

师指着小组1分出的大大小小的长方形问,你们怎么知道这些都是长方形?

生1:长长的,直直的。

生2:有4个角。

师:其他同学也这样认为吗?

师:真是善于观察的孩子,那正方形是什么样子的?

生1:四四方方的。

生2:方方正正的。

生3:有4个角

师:噢,那平形四边形呢?

生1:也有4个角,

师:谁来说三角形的样子?

生1:3条边,3个角。

师:圆呢?

生:圆圆的,弯弯的。

师:圆的边是弯曲的,其他图形的边是直直的。

师:通过观察,我们知道了这些平面图形的样子了,现在我要考考大家了,可要注意看。

师:看它是什么形状的?(横举长方形。)

生:长方形。

师:这样放呢?(斜举长方形)

生:长方形。

师:这样还是长方形啊?

生:是。

师:再看,(横着举平形四边形)它是什么形状的?这样呢?(斜着举平形四边形。)

生:平形四边形。

师:大家个个都有火眼金睛,太棒了!

师:看,小牧童也来向大家祝贺了(出示情境图中的“牧童骑牛”图)

师: 一上课时有的同学提出,牧童骑牛图是由什么图形拼成的?现在谁来说一说?

生:牧童骑牛图是由长方形、三角形、圆、平形四边形拼成的。

师:这是同学们自已提出的问题,会用今天学到的知识解决了,老师真为你们感到自豪。

活动四:联系生活,深入感知。

师: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都有我们今天所学的图形,谁来说一说你的发现。

生1:课桌的面是长方形的。

生2:地板砖的面是正方形的。

生3:我们带的红领巾的形状是三角形的。

生4:我们星期一升国旗时,国旗的形状的长方形的。

生5:我们图书角的图书版子的形状是平形四边形的。

生6:我们的画画笔盒子的底面是圆形的。

师:看到同学们即善于观察又善于思考,老师真为你们高兴。原来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现在老师再带大家到生活中去走走,看看!(课件展示生活中的图形)

师:数学就在我们身边,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生1:这节课我们学习 了长方形、正方形、圆形、三角形、平形四边形。

生2:我知道了每种图形的样子。

师:大家的收获可真不少,老师真为你们高兴,图形中还有很多的奥秘等待着我们去发现,以后我们继续学习。

点击查看更多: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

提醒:

说课稿教案、小初高资料、最新资讯

尽在“教师窗”微信公众号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认识图形(二)》教案(一)


老师要承担起对每一位同学的教学责任,在开展教学工作之前。每位老师都会提前准备一份教案,以便于提高讲课效率。上课才能够为同学讲更多的,更全面的知识。那么一份优秀的教案应该怎样写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认识图形(二)》教案(一)》,仅供参考,欢迎大家来阅读。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认识图形(二)》教案(一)

【教学目标】

1.在操作活动中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体会“面在体上”。

2.体会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在生活中的普遍存在。

3.培养空间观念和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

在操作活动中认识图形,体会“面在体上”。

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创新意识。

【教学难点】

认识图形,体会“面在体上”。

【教学准备】

课件、小圆印章,三棱柱、圆柱、正方体、长方体模型

【教学过程】

一、联系实践、复习引入。

1.同学们,我们已经学过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谁能在我们教室里找出什么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

2.从桌面上拿出自己喜欢的物体,并说说它们的形状。

3.摸一摸手中的物体,有什么感受?与同学交流想法。

4.引导学生说出有些物体的一面或几面是平平的,揭示课题。

二、动手操作,认识图形。

1.认识长方形。

A:让学生动手找出长方形的面(生可以用摸、描、印),认识长方形并出示图形。(电脑出示:从长方体中取下长方形。)

B:其余学生也找找手中物体中的长方形的面,看一看,摸一摸。

2.能不能从其他物体上找到其他的图形呢?(学生独立找、小组内找、与教师一起找)。

3.汇报交流,认识正方形、三角形、圆。(电脑演示)

4.请小朋友仔细观察,今天我们认识的图形和过去认识的物体有什么不同?

5.用自己的办法把图形从物体中“印”下来。

三、联系实际、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1.出示教材中的交通标志图让学生辨认,渗透交通安全教育。

2.在生活中,你在哪儿见过这些平面图形呢?请同组的同学相互说说。

四、探索与实践。

1.淘气和同学们一样也认识了这些图形,这是淘气利用今天认识的图形拼成了一幅美丽的图画。(电脑演示)你们能从这幅美丽的图画中找出今天学的这些图形吗?

2.下面请同学们小组互相合作,利用老师给你们的图形拼出自己喜欢的漂亮的图画,要尽量和淘气的不一样。

五、课内小结与课后延伸。

1.下面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在脑子里想想今天认识的图形。

2.在生活中我们到处都可以见到这些图形,同学们回到家后仔细观察家里的物体,看看能在哪些物体上找到这些图形,把你的发现告诉你的爸爸、妈妈,好吗?

点击查看更多: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认识图形(二)》教案(十九)


作为一小学位老师,我们要让同学们听得懂我们所讲的内容。这时就需要自己去精心研究如何做一份学生爱听老师爱讲的教案。这样可以让同学们很容易的听懂所讲的内容,那吗编写一份教案应该注意那些问题呢?小编收集整理了一些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认识图形(二)》教案(十九),欢迎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助益。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认识图形(二)》教案(十九)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直观地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圆,能辨别和区分这些图形。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和实际操作、使学生初步感知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初步的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在学习活动中积累对数学的兴趣,增强与他人交往、合作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圆,辨别和区分这些图形。

难点:建立平面图形的观念。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各种长方体、正当体、圆柱体三棱体等立体图像,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圆等平面图形。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通过课件出示立体图形。

1.说说它们的名称。

2.让学生先观察,再说说立体图形各个面的特征。

二、动手操作,认识平面图形。

(一)学生动手,拓出平面图形

问题:1. 小组讨论:有什么方法可以在纸上得到立体图形的“面”。

2.小组分别展示。

(二)给平面图形分类,辨认和区分。

1.介绍:你们拓出的这些都是平面图形。

问题:你认识它们吗?你知道它们的名字吗?

2.出示不同的平面图形,小组讨论:观察平面图形,给它们分一分。小组分别展示分类情况。

3.观察,体会平面图形特征。

长方形的特征:有四条边,四个角,长长方方的。

正方形的特征:有四条一样长的边,四个角,方方正正的。

三角形的特征:有三条边,三个角,边是直直的。

圆的特征:没有尖尖的角,都是圆圆的。

平行四边形的特征:有四条边,对边平行同样长。

4.揭示课题。

5.根据图形说出平面图形的名称。

(三)联系生活实际,课件呈现生活中的平面图形。

三、巩固应用。

(一)找一找,说一说。

完成第3页做一做第一题。说一说,你身边哪些物体的面是你学过的图形?

(二)游戏:画出自己喜欢的图形。

你能用学过的平面图形画一幅自己喜欢的画吗?

(三)小试牛刀

课件呈现连一连、选一选、数一数活动。

四、课堂总结

谈谈你的收获。教师总结。

五、作业布置

教材第5页练习一的第1题~第3题 , 第7页练习一,第6题和第7题。

点击查看更多: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

提醒:

说课稿教案、小初高资料、最新资讯

尽在“教师窗”微信公众号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认识图形(二)》教案(六)


作为杰出的教学工作者,为了教学顺利的展开。所以大多数老师都会选择制定一份教学计划。上课自己轻松的同时,学生也更好的消化课堂内容。那你有没有为了一个问题而去做过一份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认识图形(二)》教案(六)”,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认识图形(二)》教案(六)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通过了解七巧板的构成及拼摆七巧板,进一步巩固对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的认识。

2、 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造能力,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能力。

过程与方法:

1、 通过拼七巧板是学生进一步巩固已经认识的平面图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

2、 通过摆给出的图案和自由摆图案等活动发函学生的空间观念,让学生认识图形之间的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合作意识。

重点:是学生进一步了解平面图形的特征。

难点:培养学生的观察力、空间想象力、创新意识和创造性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教法:实验研究法

学法:动手操作法

教学准备:

学生:七巧板。

教师:教学用七巧板、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激趣引入。

师:同学们看看,谁来看我们了?(孙悟空)

(多媒体出示组图)孙悟空啊,在当齐天大圣的时候和二郎神打了一架,打着、打着孙悟空烦了,不想打了,所以啊,就跑到树上,变成了一只鸟。结果被二郎神发现了,他又来到了水里,变成了一条小鱼。还是被二郎神发现了,又来到的草地上,变成了一条小蛇。还是被二郎神发现了,要抓他。他又来到了草地上变成一座房子。结果还是没逃过二郎神的第三只眼睛。

同学们,孙悟空会这么多的变化厉害吗?

生:厉害

师:可是,有一个小家伙比他还要厉害哦,孙悟空会变的它都会变呢!

它就是--七巧板!

今天同学们和老师一起来摆一摆有趣的七巧板好不好?

(板书:七巧板)

二:探索新课。

师:刚才孙悟空变的这些啊,我们的七巧板也都能拼哦,同学们手中也有七巧板,你想拼吗?

那我们一起来拼一拼、摆一摆吧!

1、 多媒体出示孙悟空和鸟、鱼、蛇、房子的图片。

师:同学们想先拼那个呢?(根据学生所说,出示七巧板拼组出的图形)

逐一拼组过程中,抓紧时机询问学生:

(1)、小鱼的头是用什么图形拼出来的?拼成了一个什么形状变成了小鱼的头呢?身子呢?

引导学生说出:两个小三角形拼成了一个大三角形变成了小鱼的头。两个大三角形拼成了一个大正方形变成了小鱼的身子。

(2)、小鸟的头是用什么图形拼出来的?拼成了一个什么形状变成了小鸟的头呢?身子呢?

引导学生说出: 一个三角形、一个正方形拼出了一个梯形变成了小鸟的头。两个大三角形变成了一个大正方形变成了小鸟的身子。

(3)、房子的屋顶使用什么形状拼的?房子的身体(墙)呢?拼成了什么形状?

引导学生说出:房子的屋顶使用大三角形拼出来的,房子的身体(墙)是用四个三角形拼成了一个长方形的。

(4)、拼组的时候你发现了什么?这些小动物、小房子都是用哪些图形拼组出来的?

引导学生说出: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

(5)、拼小蛇最难,注意三角形的摆放哦,那么你发现了三角形都一样吗?有几个?分几种?

引导学生说出:有五个三角形,大小都不一样,有两个大三角形、两个小三角形、一个不大不小的三角形。

2、 拼摆练习

课件出示小游戏“数字拼拼乐”

师:七巧板不仅可以拼小动物、房子它还可以拼咱们数学课的小精灵--数字呢!你们想拼吗?

教师多媒体出示小游戏,让学生选择想拼那个数字。

找一名学生板演,其余学生用七巧板在座位上拼摆,同桌不会的可以相互教。

在拼组过程中,教师要不断的巡视、指导,并不是的提问,怎么摆的?(不要求学生站起来回答,这样可以给胆子小的孩子一个机会)

三、巩固练习

欣赏一些较难的七巧板图形拼组。

让学生自己动手摆一摆,摆出你喜欢的图形。

谁先摆出来上黑板把自己拼摆的图形用教用七巧板拼摆给大家看。

四、知识链接

介绍七巧板的起源于简单发展。

五、简单小结

这节课同学们都摆出了自己喜欢的图形,你们玩够了吗?当然还有很多很多图形我们在课堂上来不及拼组,那么同学们可以回家后继续和父母一起拼摆。

点击查看更多: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认识图形(二)》教案(十五)


相信很多老师都希望自己的课堂上同学们能够积极的与自己互动。老师需要做好课前准备,编写一份教案。上课自己轻松的同时,学生也更好的消化课堂内容。那么老师怎样写才会喜欢听课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认识图形(二)》教案(十五)”,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认识图形(二)》教案(十五)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在观察积木的某一个面和用这些积木的面画图形等活动中,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圆。

2. 让学生在观察、操作、画图等数学活动中发展空间观念,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积累对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圆和三角形的实物与图形。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从立体图形中分离出面,再从面抽象出平面图形。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问题:小朋友们,我们在上学期已经认识了哪几种立体图形,你们还记得吗?老师现在出示几个物体考考你们,看哪些聪明的小朋友能认出来。接着展示情景视频引出新课:

设计意图:通过之前学习过的知识,激发学生兴趣,复习旧知识,加深他们对常见立体实物的认识,引入新课。

二、探究新知

1. 描一描,画一画。

小朋友们真聪明,举出了日常生活中这么多立体物体,老师今天带来了好多立体物体,你们能把他们描画出来吗?

师生活动:教师将之前准备好的立体实物分发给各小组的同学,然后指导学生在白纸上用铅笔描、画物体的一个面。并涂上学生自己喜欢的颜色,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对立体物体一个面的描画,来认识平面图形。

问题1:大家都按老师的要求将立体物体的一个面画下来了,并且还涂画上了自己喜欢的颜色。现在你们能说出它们各是什么图形吗?它们和实物的哪个面一样呢?摸一摸指给同学们看一下。

师生活动:学生分小组讨论,然后选代表举手发言,教师给予鼓励,说不全的其他同学补充,学生感觉难度大时教师给予引导。通过让学生亲身描画图形,增加学生对平面图形的认识;同时,让学生指出所画的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的哪个面一样,让学生感受平面图形和简单的立体图形之间的关系。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触摸立体图形实物的面感知平面图形,同时通过学生指出所画的平面图形和立体物体的哪个面一样,让学生感受平面图形和简单的立体图形之间的关系。

2. 分一分。

问题1:小朋友们,生活中我们经常见的路标都有那些形状的呢,你们能从中看出都是由哪些基本图形构成的吗?(课件展示动画。)

课件播放动画:

师生活动:学生分小组讨论,然后选代表举手发言,教师给予鼓励,说不全的请其他同学补充,通过熟悉的情景加深对平面图形的认识。

设计意图:让学生欣赏路标动画,通过熟悉的情景加深对平面图形的认识,同时激发学生的兴趣。

问题2:教师用课件展示各种常见的路标图片,小朋友们,你们知道怎么分类吗?

师生活动:各小组学生自由讨论,然后各组派代表上台展示。各小组分类方法可能不一样,有按颜色分,有按大小分,有按形状分,教师都应给予肯定和鼓励,然后重点讲解按形状分类的方式。

设计意图:学生根据已有的经验对图形进行分类,学生根据教师的要求对它们进行辨析。在分类的基础上,渗透对这几种图形特征的认识和分类的数学思想。

问题3:出示例1情境图,让学生观察:除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还有没有其他形状?(同桌讨论交流,得出结果:还有平行四边形)

教师把平行四边形贴在黑板上。

3. 总结。

问题:刚才小朋友们很快就把这些图形进行了分类,你们真聪明。仔细观察,你们能说出每一类类的图形都有哪些特征吗?

师生活动:教师把分类的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圆五种几何图形,以小组的形式让每一小组说出一种图形的特征。

学生小组讨论并且派代表全班交流。

长方形:相对的两条边相等,4个角都是直直的。

正方形:4边相等,4个角都是直直的。

圆:没有角(即封闭的),不断开的,能滚动。

三角形:有3条边,3个角。

平行四边形:四条边 四个角 对边同样长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分组讨论和教师引导补充的方式,归纳总结出不同平面图形的特征,将学生对平面图形由感性认知上升到理性认知,形成平面图形的观念。

三、巩固练习

1. 说一说,你身边哪些物体的面是你学过的图形?

师生活动:学生自由举手发言,说出生活中常见的平面图形,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答案:略。

设计意图:本题巩固平面图形的特征。

2. 画出自己喜欢的图形。

答案:略。

设计意图:通过实际操作,使学生掌握图形的特征知识点。

3. 数一数,填一填。

圆形有( )个,正方形有( )个,长方形有( )个,

三角形有( )个,平行四边形有( )个。

答案:4,6,4,3,2。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的形式,强化学生对平面图形的分类和认识,同时训练学生的数数能力。

4. 选用下面的立体图形画出相应的平面图形。

(1)画一个□要用几号图形?

(2)画一个○要用几号图形?

(3)画一个 要用几号图形?

(4)画一个△要用几号图形?

答案.(1)②号(2)③号、④号(3)①号、③号(4)⑤号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巩固学生对平面图形的认识。

四、课堂小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圆、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了解了不同的平面图形都有各自的特点,相信同学们都有很大的收货。

设计意图:通过小结,帮助学生理清整节课所学知识,形成一个整体的知识结构,逐步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思维能力。

点击查看更多: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

提醒:

说课稿教案、小初高资料、最新资讯

尽在“教师窗”微信公众号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认识图形(二)》教案(十四)


老师要承担起对每一位同学的教学责任,在开展教学工作之前。即使每天晚上一两点都要坚持制定出一份最详细的教学计划。让同学们很好的吸收课堂上所讲的知识点,你知道怎样才制作一份学生爱听的教案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认识图形(二)》教案(十四)”,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认识图形(二)》教案(十四)

教学目标:

1. 通过用七巧板拼图的活动,进一步熟悉学过的平面图形。

2. 通过拼摆图形,体会图形的变换,发展空间观念。

3. 在学习活动中积累对数学的兴趣,在动手动脑的过程中发展想象力,培养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运用七巧板拼出不同形状的图案。

教学难点:

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培养学生与同学交往、合作的意识与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课件依次展示由七巧板拼出的图案:

课件出示图片:

1. 师:猜一猜这节课谁将和我们共同学习,它们是谁呢?

学生自由回答。

2. 师:这些图案是由什么拼成的呢?

生:七巧板。

设计意图:用提问引导的方式激发学生想亲自动手拼摆有趣图形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为下面学生自主拼图做好铺垫。

二、探究新知

1. 认识七巧板。

课件出示七巧板,让学生认真观察:七巧板是由哪些图形组成的?各有多少块?(同桌互相说一说,再指名回答。)

一套七巧板一共有七块图形组成,有1个正方形、1个平行四边形、和5个三角形组成。

介绍七巧板的来历:七巧板师由我们祖先创造的,后来传到了西方,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兴趣,被称为“东方魔板”。

介绍七巧板的演变过程:

课件出示图片:

设计意图:通过介绍七巧板扩大学生的知识面,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为下面学生自主拼图做好铺垫。

2. 用七巧板拼图。

师:比一比谁的手儿最灵巧,请同学们利用手中的七巧板学具拼出三角形,你想用几块就用几块。拼完以后,小组交流,你用了七巧板中哪几种图形?

学生动手拼三角形,交流各自的拼法。

师:各组再把你们拼好图形固定在卡纸上,比一比哪个小组拼的多。

学生选出拼比结果。

师小结:(展示时让学生根据不同的拼法示范讲解,鼓励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这些三角形的多种拼法中,我们发现了用两个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大三角形;用一个正方形和两个小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新的三角形;用两个小三角形和一个中三角形也可以拼成一个新的三角形……拼法不止一种。

设计意图:将学生的各种拼法展示出来,有利于学生观察、比较,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同时又能通过小组与小组的竞争,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拓展创新。

师:七巧板中的图形还可以拼成什么呢?动手试一试吧。

学生动脑动手拼图,然后交流每个人拼出的图形。

作品展示。

设计意图:学生已经认识了平面图形,“动手拼”是学生们喜爱的活动,因而他们会对本课十分感兴趣。在拼摆过程中,发挥想象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应用意识。

4. 微课讲解,对本节课所学知识整体分析和梳理。

三、巩固练习

1. 用一套七巧板拼出你喜欢的图形。

答案:略。

设计意图:通过动手操作,发挥想象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应用意识。

2. 下图是用七巧板拼成的图形,请把相应的图形连起来。

答案: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进一步熟悉学过的平面图形。

3. 七巧板中的三角形大小相等吗?大小之间有什么秘密?

答案:2个大三角形,2个小三角形,1个中等的,2个大三角形一样大,2个小三角形一样大。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巩固加深对七巧板知识的理解。

4. 填一填。

七巧板是由( )种图形组成,其中有( )个,有( )个,有( )个。( )号图形和( )号图形比较大,( )号图形和( )号图形一样大,( )号图形和( )号图形一样大。

答案:3,1,5,1,1,2,1,2,4,6。

设计意图:本题巩固对七巧板特征的认识,加强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用七巧板拼出了很多漂亮的图形,我们还知道了一套七巧板有七个图形组成,1个正方形、1个平行四边形、5个三角形。

设计意图:通过小结,帮助学生理清整节课所学知识,形成一个整体的知识结构,逐步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思维能力。

点击查看更多: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

提醒:

说课稿教案、小初高资料、最新资讯

尽在“教师窗”微信公众号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认识图形(二)》教案(十三)


相信很多老师都希望自己的课堂上同学们能够积极的与自己互动。有的老师会在很久之前就精心制作一份教学计划。从而在之后的上课教学中井然有序的进行,那么一份优秀的教案应该怎样写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认识图形(二)》教案(十三)”,欢迎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收藏。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认识图形(二)》教案(十三)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进一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圆、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

2. 通过拼一拼、摆一摆,使学生初步感知所学平面图形之间的关系。

3. 通过数学活动,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

能正确进行搭、拼。

教学难点:

感知平面图形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五个平面图形好朋友,你们能说一说它们的名称吗?

生:长方形、三角形、圆……

师:现在我们看看下面这幅图藏着哪些平面图形?

学生集体回答。

师:小朋友们观察得真仔细,全答对了,这节课让我们快来试试用这些图形来拼一拼更多的图形!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从平面图形组成的图画中找出基本的平面图形,不仅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复习了学过的平面图形,同时也发展学生的想象力。

二、探究新知

1. 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边的特征。

首先,我们来看看长方形和正方形各有哪些特征。同学们按照要求把你手中的长方形折一折,折完后,你发现长方形的对边怎么样?(对边相等),那么,邻边是否也相等呢?(对角折一折,试一下)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再来看看正方形的边怎么样呢大家把正方形沿着虚线向对角折,再对边折,你们发现正方形的四条边怎么样?(都相等)。

归纳:同学们有的用观察法、有的用比较的方法,得到长方形对边相等,正方形对边相等;长方形邻边不相等,正方形邻边相等;正方形四条边相等。

问:你能把长方形的纸变成正方形的纸吗?这样折一折、剪一刀就变成正方形了,能说明理由吗?

设计意图:学生在动手实践中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边的特征,同学之间相互交流、学习,给了学生充分思考及表现自我的空间。

2. 拼一拼。

课件出示动画:

用5个基本图形拼一拼,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每种平面图形的的特征。

要求同学拼一拼。

(1)先拿出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你能拼出什么图形?

学生动手操作,拼一拼,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

生1:我拼出一个平行四边形。

生2:我拼出一个三角形。

……

(2)再拿出两个完全一样的长方形,你能拼出什么图形?

请同学们拿出两个完全相同的长方形,自己动手拼一拼,看看能拼成怎样的图形?(学生独立拼组,同桌互相交流)

把同学们拼好的图形展示给大家看一看。(能拼成一个长方形,也可以拼成一个正方形)

(3)是不是所有的两个完全相同的长方形都能拼成正方形呢?

学生展开讨论,集体交流,用另外两个完全相同的长方形拼一拼,看一看,得出结论:并不是所有的完全相同的两个长方形都能拼成正方形。

(4)拿出事先准备的4个同样的正方形拼一拼,看能拼成什么图形。

选取两幅作品贴在黑板上,观察、思考,得出结论:用4个同样的正方形,可以拼成一个大正方形,也可以拼成一个长方形。

分别拿出2个、3个同样的正方形再拼一拼,使学生明白:不是任意个数的同样的正方形都能拼成大正方形。

设计意图:利用图形卡片的拼组,体会图形间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对于学生的不同拼法,教师应给以鼓励,尊重学生的选择。

(5)微课讲解,对本节课所学知识整体分析和梳理。

三、巩固练习

1. 用4个和4个拼一拼。

同桌合作,用不同颜色的三角形卡片,试一试能拼成什么样的图案呢?比一比谁拼出的图案最漂亮!

答案:略。

设计意图:通过实际操作,进一步体会平面图形的特征。

2. 练习题。

缺了( )块。

答案:8。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 将下面的图形剪一次分成2块,然后拼成长方形。

例:

答案:

设计意图:设计富有童趣又有挑战性的数学实践活动,让他们在有趣的活动中去探索,去体验,去创造,使学生进一步体会了平面图形的特征。

4. 用10根小棒可以搭一座小房子,前面是朝左侧的。你能只移动2根小棒,使它的前面向右侧吗?试一试,把你搭成的图形画下来。

答案:

设计意图:通过动手操作,感知平面图形之间的关系,能正确进行搭、拼。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平面图形的拼组,用我们认识的平面图形可以拼成其他的平面图形,我们一起来总结下吧。

1. 用两个同样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一个更大的三角形。

2. 用两个同样的长方形可以拼成一个长方形或正方形。

3. 长方形对边相等,正方形四条边相等。

设计意图:通过小结,帮助学生理清整节课所学知识,形成一个整体的知识结构,逐步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思维能力。

点击查看更多: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

提醒:

说课稿教案、小初高资料、最新资讯

尽在“教师窗”微信公众号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认识图形(二)》第1课时教学设计》一文就此结束,希望能帮助您在小学教学中起到作用,如还需更多,请关注我们的“小学一年级数学的教案”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