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高中教案 > 导航 > 第4课《农耕时代的手工业》教案

小学手工课教案

发表时间:2020-10-03

第4课《农耕时代的手工业》教案。

俗话说,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作为高中教师准备好教案是必不可少的一步。教案可以让学生能够听懂教师所讲的内容,帮助高中教师能够井然有序的进行教学。那么一篇好的高中教案要怎么才能写好呢?急您所急,小编为朋友们了收集和编辑了“第4课《农耕时代的手工业》教案”,希望能为您提供更多的参考。

课题:第4课《农耕时代的手工业》

列举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基本史实,认识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征。

一、主要部门和发展概况

(一)金属冶炼术的进步

1.青铜冶炼术:

①青铜时代:

②商周青铜器的特点:

2.钢铁冶炼术:

(1)主要成就:

(2)钢铁使用对中国古代社会经济的影响:

(3)冶铁燃料:

①汉代:

②北宋:

③南宋末年:

④明朝:(二)纺织业

1.丝织业:

(1)地位:

(2)发展历程:

①上古:

②西周以后:

③汉代:

④唐代:

2.棉纺织业:

①宋末元初以来:

②元代:

③明代后期:(三)陶瓷业

1.陶器:①时期:

②种类:

2.瓷器:①东汉晚期:

②南北朝:

③隋唐时期:

④宋代:

⑤元代:

⑥明清时期:二.经营方式的变化

中国古代手工业有三种经营形态:家庭手工业,官营手工业和专业的私营的手工业。代表中国古代手工业水平的是和生产。

1.家庭手工业

(1)特点:

①农业与相结合。

(2)评价:

①积极性:

②局限性:

(3)经营方式:个体农户的副业活动

(4)发展情况:一直存在于社会经济生活中

2.官营的手工业

(1)产生时间:

(2)特点:

(3)评价:

①进步性:

②局限性:

(4)发展情况:直到为止,官营手工业代表着当时生产技艺的水平。

(5)内部生产关系的调整(经营方式变化):

①调整原因:由于和的发展。

②调整:唐宋时期出现了工匠。从到,是上的一大进步。

3.专业的私营手工业

(1)产生原因:

(2)发展情况:春秋战国时期兴起。此后,私营手工业成为手工业生产中的部分。以后更在制瓷、矿冶、纺织等诸多行业中,超

,占据了。

(3)经营方式变化:

①唐代以前:

②唐宋以来:

③到明中后期:

1.结合教材思考,手工业的进步和农业生产发展之间有何内在联系?2.结合教材想一想,丝绸为什么能成为中国的象征?3.棉花和棉布后来居上、盛行一时,你能说一说其中的原因吗?4.家庭手工业,官营手工业和专业的私营的手工业三者有什么异同?

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的特征:

(1)起源较早,历史悠久。

(2)手工业生产部门不断增加,劳动分工越来越细。

(3)技术水平不断进步,长期领先世界。

(4)生产规模逐渐扩大,明清时期工场手工业出现,产生资本主义萌芽。

(5)官营手工业、私营手工业、家庭手工业三种经营形态并存。

(6)古代手工业产品不仅供国内消费,而且还远销亚、非、欧许多国家,广受欢迎和赞誉。

(7)手工业生产布局随经济重心南移相应变化。

一.选择题

1.中国历史上的青铜时代指的是

A.夏朝到春秋时期B.从春秋到战国时期

C.从原始社会到战国D.从商朝到春秋末期

2.汉乐府《孔雀东南飞》中焦仲卿妻:“十三能织素,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她身上打扮是“妾有绣腰糯,威(wen)夔(rui)自身光。”她床上装饰是“红罗夏斗帐,四角垂香囊。香帘六七寸,碧绿青丝绳。”这些描述主要反映了

A.中国古代男尊女卑思想严重,女子倍受压迫,日夜劳作

B.汉代吏治腐败,焦仲卿为普通少吏,家里竟可以布置得如此富丽堂皇

C.汉代丝织业生产的普及和发达程度

D.汉代家庭手工业在手下业生产中占据主导地位

3.“布衣”是中国古代知识分子对劳动人民的称呼,诸葛亮在《出师表》中也曾以“布衣”自称。在诸葛亮生活的时代里,“布”的主要材料是

A.丝B.毛C.棉D.麻

4.我国制瓷技术发展的先后顺序是①白瓷②青瓷③粉彩④青花A.①②③④ B.②①④③

C.②③①④D.②③④①

5.中国古代官营手工业代表生产技艺的最高水平的主要原因是

A.统治者的重视B.工匠积极性高

C.中央集权的作用D.市场需求

6.官营手工业在劳动力的使用上经历了从征役制到雇佣制的变化,其主要原因是

A.私营手工业的发展B.商品经济的发展

C.工匠们的反抗D.官营手工业日益失去主导地位

7.“今棉之为用,可以御寒,可以生暖,盖老少贵贱无不赖之。其衣被天下后世,为功殆过于蚕桑也”这句话反映的现象是
A.棉布保暖性好,可以御寒B.棉布因其实用性广为流行
C.棉布完全取代了丝织品的地位D.棉布功劳大于丝织品

8.《国语晋语》中说:“公食贡,大夫食邑,士食田,庶人食力,工商食官。”该材料说明

A.商周时期手工业被官府垄断B.民营手工业得到迅速发展

C.家庭手工业是主要经营形态D.手工业开始成为独立生产部门

9.官营手工业在古代手工业生产中占有优势,它的主要特点是

①由政府直接经营,进行集中的大作坊的生产

②主要生产武器和供官府、贵族消费的生活用品

③占据技术人才和原料优势,生产不计成本

④主要是为市场生产精美商品和为对外贸易提供精品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④

10.商代的青铜制造业发达,以下不符合当时历史状况的是

A.青铜器的制造业是手工业的主要部门

B.青铜业生产具有较高技术水平

C.青铜器具有较高艺术价值

D.青铜器已广泛用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

二.非选择题

1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唐三彩是一种底温铅釉陶器,这种陶器的釉彩有黄、浅绿、深绿、蓝、黑白等各种颜色,偶而也有茄紫色。由于该陶瓷的主要色调为黄、绿、白三种颜色,所以人们习惯地称这种陶瓷为三彩。唐三彩是用白色黏土作陶胎,用含铜铁锰等元素的矿物作釉料,并在釉料中加入适量的铅烧制而成的。烧制唐三彩一般要采用二次烧制法。第一次是烧胎,烧制的温度约在1000度左右。然后是上釉,给素胎涮涂均匀且有一定的厚度釉料,再进行高温釉烧。在氧化焰气氛中,釉里的金属被充分氧化,便呈现出金属氧化物,其中氧化铜呈绿色,氧化铁呈黄色,氧化钴呈蓝色,氧化锰呈紫色等,此外,釉料在受热融化过程中还会向四处扩散,形成流动的波,以至各种颜色互相浸润交融,使得烧成的釉彩更为斑斓绚丽,鲜丽夺目。此外,由于铅的作用,釉面更加光亮,色彩美丽无比。

——《唐代工商业》

请回答:

(1)根据材料概述唐三彩制作工艺的特点。(2)丝绸、瓷器、茶叶被誉为中国古代对外贸易三大拳头产品,给国家带来了大量外汇,今天瓷器成为收藏的热门。联系所学知识回答唐代陶瓷不断创新的原因是什么?陶瓷在唐朝及后世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地位如何?

第4课农耕时代的手工业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C

D

B

C

B

B

A

B

D

11.

(1)特点:①主要色调为黄、绿、白三种颜色。

②二次烧制法。

③烧制的温度约在1000度左右,高温釉烧。

④釉彩斑斓绚丽,鲜丽夺目,釉面更加光亮,色彩美丽无比。

(2)原因:①前代基础上继续发展。

②唐朝社会经济繁荣,王公贵族奢侈生活的推动。

③商品经济发达,对外交流的扩大

④人去世后,是重要的随葬器物,极大丰富了唐朝陶瓷的质量和数量。

地位:唐朝陶瓷不仅在艺术上成就很高,至今仍是饮誉中外的独特风格的工艺品,对后世作出重大贡献。为后来宋元瓷器的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

相关知识

第4课《农耕时代的手工业》学案


一名爱岗敬业的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理解性,教师在教学前就要准备好教案,做好充分的准备。教案可以让学生更好的消化课堂内容,帮助教师提前熟悉所教学的内容。关于好的教案要怎么样去写呢?为此,小编从网络上为大家精心整理了《第4课《农耕时代的手工业》学案》,欢迎阅读,希望您能够喜欢并分享!

第4课《农耕时代的手工业》

列举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基本史实,认识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征。

一、主要部门和发展概况

(一)金属冶炼术的进步

1.青铜冶炼术:

①青铜时代:

②商周青铜器的特点:

2.钢铁冶炼术:

(1)主要成就:

(2)钢铁使用对中国古代社会经济的影响:

(3)冶铁燃料:

①汉代:

②北宋:

③南宋末年:

④明朝:

(二)纺织业

1.丝织业:

(1)地位:

(2)发展历程:

①上古:

②西周以后:

③汉代:

④唐代:

2.棉纺织业:

①宋末元初以来:

②元代:

③明代后期:

(三)陶瓷业

1.陶器:①时期:

②种类:

2.瓷器:①东汉晚期:

②南北朝:

③隋唐时期:

④宋代:

⑤元代:

⑥明清时期:

二.经营方式的变化

中国古代手工业有三种经营形态:家庭手工业,官营手工业和专业的私营的手工业。代表中国古代手工业水平的是和生产。

1.家庭手工业

(1)特点:

①农业与相结合。

(2)评价:

①积极性:

②局限性:

(3)经营方式:个体农户的副业活动

(4)发展情况:一直存在于社会经济生活中

2.官营的手工业

(1)产生时间:

(2)特点:

(3)评价:

①进步性:

②局限性:

(4)发展情况:直到为止,官营手工业代表着当时生产技艺的水平。

(5)内部生产关系的调整(经营方式变化):

①调整原因:由于和的发展。

②调整:唐宋时期出现了工匠。从到,是上的一大进步。

3.专业的私营手工业

(1)产生原因:

(2)发展情况:春秋战国时期兴起。此后,私营手工业成为手工业生产中的部分。以后更在制瓷、矿冶、纺织等诸多行业中,超

,占据了。

(3)经营方式变化:

①唐代以前:

②唐宋以来:

③到明中后期:

1.结合教材思考,手工业的进步和农业生产发展之间有何内在联系?

2.结合教材想一想,丝绸为什么能成为中国的象征?

3.棉花和棉布后来居上、盛行一时,你能说一说其中的原因吗?

4.家庭手工业,官营手工业和专业的私营的手工业三者有什么异同?

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的特征:

(1)起源较早,历史悠久。

(2)手工业生产部门不断增加,劳动分工越来越细。

(3)技术水平不断进步,长期领先世界。

(4)生产规模逐渐扩大,明清时期工场手工业出现,产生资本主义萌芽。

(5)官营手工业、私营手工业、家庭手工业三种经营形态并存。

(6)古代手工业产品不仅供国内消费,而且还远销亚、非、欧许多国家,广受欢迎和赞誉。

(7)手工业生产布局随经济重心南移相应变化。

一.选择题

1.中国历史上的青铜时代指的是

A.夏朝到春秋时期B.从春秋到战国时期

C.从原始社会到战国D.从商朝到春秋末期

2.汉乐府《孔雀东南飞》中焦仲卿妻:“十三能织素,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她身上打扮是“妾有绣腰糯,威(wen)夔(rui)自身光。”她床上装饰是“红罗夏斗帐,四角垂香囊。香帘六七寸,碧绿青丝绳。”这些描述主要反映了

A.中国古代男尊女卑思想严重,女子倍受压迫,日夜劳作

B.汉代吏治腐败,焦仲卿为普通少吏,家里竟可以布置得如此富丽堂皇

C.汉代丝织业生产的普及和发达程度

D.汉代家庭手工业在手下业生产中占据主导地位

3.“布衣”是中国古代知识分子对劳动人民的称呼,诸葛亮在《出师表》中也曾以“布衣”自称。在诸葛亮生活的时代里,“布”的主要材料是

A.丝B.毛C.棉D.麻

4.我国制瓷技术发展的先后顺序是①白瓷②青瓷③粉彩④青花A.①②③④ B.②①④③

C.②③①④D.②③④①

5.中国古代官营手工业代表生产技艺的最高水平的主要原因是

A.统治者的重视B.工匠积极性高

C.中央集权的作用D.市场需求

6.官营手工业在劳动力的使用上经历了从征役制到雇佣制的变化,其主要原因是

A.私营手工业的发展B.商品经济的发展

C.工匠们的反抗D.官营手工业日益失去主导地位

7.“今棉之为用,可以御寒,可以生暖,盖老少贵贱无不赖之。其衣被天下后世,为功殆过于蚕桑也”这句话反映的现象是
A.棉布保暖性好,可以御寒B.棉布因其实用性广为流行
C.棉布完全取代了丝织品的地位D.棉布功劳大于丝织品

8.《国语晋语》中说:“公食贡,大夫食邑,士食田,庶人食力,工商食官。”该材料说明

A.商周时期手工业被官府垄断B.民营手工业得到迅速发展

C.家庭手工业是主要经营形态D.手工业开始成为独立生产部门

9.官营手工业在古代手工业生产中占有优势,它的主要特点是

①由政府直接经营,进行集中的大作坊的生产

②主要生产武器和供官府、贵族消费的生活用品

③占据技术人才和原料优势,生产不计成本

④主要是为市场生产精美商品和为对外贸易提供精品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④

10.商代的青铜制造业发达,以下不符合当时历史状况的是

A.青铜器的制造业是手工业的主要部门

B.青铜业生产具有较高技术水平

C.青铜器具有较高艺术价值

D.青铜器已广泛用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

二.非选择题

1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唐三彩是一种底温铅釉陶器,这种陶器的釉彩有黄、浅绿、深绿、蓝、黑白等各种颜色,偶而也有茄紫色。由于该陶瓷的主要色调为黄、绿、白三种颜色,所以人们习惯地称这种陶瓷为三彩。唐三彩是用白色黏土作陶胎,用含铜铁锰等元素的矿物作釉料,并在釉料中加入适量的铅烧制而成的。烧制唐三彩一般要采用二次烧制法。第一次是烧胎,烧制的温度约在1000度左右。然后是上釉,给素胎涮涂均匀且有一定的厚度釉料,再进行高温釉烧。在氧化焰气氛中,釉里的金属被充分氧化,便呈现出金属氧化物,其中氧化铜呈绿色,氧化铁呈黄色,氧化钴呈蓝色,氧化锰呈紫色等,此外,釉料在受热融化过程中还会向四处扩散,形成流动的波,以至各种颜色互相浸润交融,使得烧成的釉彩更为斑斓绚丽,鲜丽夺目。此外,由于铅的作用,釉面更加光亮,色彩美丽无比。

——《唐代工商业》

请回答:

(1)根据材料概述唐三彩制作工艺的特点。(2)丝绸、瓷器、茶叶被誉为中国古代对外贸易三大拳头产品,给国家带来了大量外汇,今天瓷器成为收藏的热门。联系所学知识回答唐代陶瓷不断创新的原因是什么?陶瓷在唐朝及后世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地位如何?

第4课农耕时代的手工业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C

D

B

C

B

B

A

B

D

11.

(1)特点:①主要色调为黄、绿、白三种颜色。

②二次烧制法。

③烧制的温度约在1000度左右,高温釉烧。

④釉彩斑斓绚丽,鲜丽夺目,釉面更加光亮,色彩美丽无比。

(2)原因:①前代基础上继续发展。

②唐朝社会经济繁荣,王公贵族奢侈生活的推动。

③商品经济发达,对外交流的扩大

④人去世后,是重要的随葬器物,极大丰富了唐朝陶瓷的质量和数量。

地位:唐朝陶瓷不仅在艺术上成就很高,至今仍是饮誉中外的独特风格的工艺品,对后世作出重大贡献。为后来宋元瓷器的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

必修二第4课农耕时代的手工业


一位优秀的教师不打无准备之仗,会提前做好准备,高中教师要准备好教案,这是教师工作中的一部分。教案可以让学生更好的消化课堂内容,帮助授课经验少的高中教师教学。您知道高中教案应该要怎么下笔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编辑的《必修二第4课农耕时代的手工业》,欢迎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收藏。

必修二第4课农耕时代的手工业
课标要求:列举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基本史实,认识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征。
知识整合
一、古代手工业的发展概况
(一)冶金业
问题1、我国的青铜时代包括哪几个历史时期?其中鼎盛时期是什么时期?

问题2、春秋时期我国在冶金技术方面有哪些突破?有什么意义?

问题3、南北朝有什么突破?在冶金过程中,燃料上有什么发展?

巩固练习
1、无论学习还是研究历史,都离不开材料的搜集和甄别。以下能证明铁较易冶炼的是
A.地壳中最丰富的元素是氧,但就整个地球而论铁是最多的元素
B.普通工匠在手力鼓风机的小型泥炉内经低温还原法就能制成铁
C.古代较好的钢有中国的镔铁、制作大马士革纹刀的印度钢
D.最初所用的铁是陨星里的自然铁,要经过加热和锤击处理,但这东西太稀罕了
2、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的青铜器风格虽迥异于中原,但其工艺可媲美中原青铜器最鼎盛的:
A.夏商时期B.商周时期C.周秦时期D.秦汉时期
3、右图所示之剑出土于甘肃灵台,剑柄用青铜铸成,剑身铁质,是我国现今出土
最早的人工冶铁制品之一。该剑最早可能铸造于A.夏朝B.商朝C.春秋D.战国
(二)纺织业
1、丝织业的发展

2、棉纺织业
问题4:分析江苏的松江为什么在元明时期成为全国棉纺织业中心?

巩固练习
1、"今棉之为用,可以御寒,盖老少贵贱无不赖之,其衣被天下后世,为功殆过于蚕桑也",这种现象最早出现在
A、隋唐B、宋代C、明末D、清代
2、1973年,在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遗址中发现了一件缂丝腰带,是中国目前发现的最早的一件缂丝实物。请判断这件缂丝腰带出现的最早朝代
A.春秋时期B.西汉C.唐朝D.明朝
(三)制瓷业
A、列举制瓷技术的发展概况
1、东汉:5、元代:
2、南北朝:6、明代:
3、隋唐:7、清代:
4、宋代:
B、陶瓷的出口情况
从起,瓷器开始大量出口。明清时期通过海上丝绸之路,大量销往亚非欧各国。
巩固练习
1、中国古代的陶瓷制作技术不断进步,以下我国瓷器品种出现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①珐琅彩②五彩瓷③青花瓷④白瓷⑤青瓷
A.①②③④⑤ B.⑤④③②① C.⑤③④①②D.⑤②③④①
2、某瓷器收藏家的藏品有秘色长颈细口瓷瓶、五彩镂空云凤纹品、青花花卉纹执壶。该收藏家的生活时代不早于
A.魏晋时期B.隋唐时期C.宋元时期D.明清时期
3、下列是古代某收藏家的三幅典型藏品,

请判断这位收藏家可能生活的时代A.唐朝B.元朝C.明朝D.清朝
二、手工业经营模式的演变
国漫长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时代,家庭手工业具有相当的比重。
(一)家庭手工业
问题5、家庭手工业有什么特点?如何评价?

(二)官营手工业
问题6、官营手工业有哪些特征?地位如何?如何认识评价?

(三)私营手工业
1、兴起:
2、占据主导地位:
3、经营方式的变化:

三、分析古代手工业发展的特征?

巩固练习
1、“边城暮雨雁低飞,芦笙初生渐欲齐。无数铃声遥过碛,应驮白练到安西。”唐朝时张籍的这首诗反映的社会现象是
A、张骞出使西域时的西行骆驼队
B、丝绸之路开通后,丝和丝织品大量西运
C、长安城各地商人来来往往,商业繁荣
D、安史之乱后,丝绸之路因战乱频繁仍时断时续
2.官营手工业、民营手工业和家庭手工业是古代中国手工业的三种主要经营形态。三者并存局面最早出现于
A.夏商周时期B.春秋战国时期C.秦汉时期D.隋唐时期
3、请欣赏下列手工精品图片,从中找出最能代表我国古代手工业生产水平长期领先于世界的一组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
4、某现代文物收藏家收集到下列文物,其中可能是赝品的是
①商周时期的青铜鼎一尊②宋代缂丝图一幅③唐代彩色瓷器一件④明代珐琅彩瓷器一件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

5、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我国是最早发明植桑养蚕织丝绸的国家。秦汉时代,黄河中下游地区农村,户户房前屋后种了桑麻,有的富户拥有上千亩的桑麻。那时候,桑麻种植开始向南发展到湖北、湖南和四川,向北发展到今天的内蒙古地区。汉朝的纺织品,以临淄和襄邑(今河南)所产最为有名。那里的纺织品,种类多,产量大,有名贵的锦、绢、纱等。……丝织业经过唐末五代及北宋一个长时期的发展,大大改变了唐中叶以前的面貌。北宋时,丝织业的产地逐渐形成两浙和四川两个中心,……整个沿海地带都比较发达。
----摘自《简明宋史》
材料二:中国古代人中地理分布的变化(人口密度:人/平方公里)
西汉(公元2年)唐朝(752年)南宋(1210年)
黄河中下游地区42.832.353.2
江淮地区15.223.445.6
西南地区3.97.19.2
---摘自《简明宋史》
材料三:渭水上游的陇山山脉,秦汉时期一片葱茏。秦岭及其北麓在汉代被称为“陆海”。然而,关中作为许多时代帝王的京畿重地,建筑宫室,营建坟墓,所耗树木无法计算,其中主要是就近砍伐。唐代以后,渭水的流量已经明显减少,航运也就不见记载。秦岭北麓的森林至今早就无影无踪了。 
--摘自《沧海神州中国历史地理谈丛》
⑴根据材料一,概括说明我国古代丝绸生产格局的变化。
⑵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我国古代丝绸生产格局变化的原因。

必修2第2课《古代手工业的进步》教案


一名爱岗敬业的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理解性,作为高中教师准备好教案是必不可少的一步。教案可以让学生更好的吸收课堂上所讲的知识点,帮助高中教师缓解教学的压力,提高教学质量。关于好的高中教案要怎么样去写呢?为满足您的需求,小编特地编辑了“必修2第2课《古代手工业的进步》教案”,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必修2第2课《古代手工业的进步》教案

简要分析古代中国重要的手工业部门及其重大成果
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是社会发展的终极动力,古代手工业是原始社会晚期,随着第二次社会大分工脱离农业,形成的独立生产部门。农业、手工业生产是文明发展的基础,中华文明在农业生产上长期居于世界领先地位。和原始农业一样,我国的原始手工业生产也是历史悠久,素称发达的。我国古代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为社会提供了发展的物质条件,在很大程度上成为社会结构变化的根本原因。中国古代以冶金技术、制瓷业和丝织业为代表的手工业生产历史悠久、技术高超、工艺精湛、质量优良,长期居于世界前列。
一、技术高超的冶金业
1.冶铜技术:我国的青铜铸造主要是从新石器时代晚期至秦汉时期,其中以商周器物最为精美。
2.冶铁与炼铁的技术
整体情况:中国使用铁器是从春秋时期开始的。战国时期农具逐步推广,到汉代已取代木、石和青铜农具,有力地推动了社会生产的发展。
冶铁与炼铁技术发展的主要史实:战国后期,中国已能制造钢剑,当时人们发明的铸铁柔化处理技术比欧洲早两千年以上;西汉时期开始使用煤作为冶铁原料,发明并推广了淬火技术和低温炼钢技术;东汉时期,杜诗发明水排,用水力鼓风冶铁,使我国的冶铁水平长期领先于世界;魏晋南北朝发明了灌钢法,使钢的产量和质量大大提高;16世纪以前,中国的炼钢技术一直保持世界领先地位。
二、享誉世界的制瓷业
1.瓷器的发明和制瓷业的发展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瓷器的国家。早在新石器时代,我们的祖先就开始烧制陶器,这是制瓷业的起源。商代工匠们在烧制陶器的实践中,不断改进原料的选择和处理,提高烧成的温度和施釉技术,烧制出了原始的瓷器。
东汉时期,瓷器的生产技术达到成熟阶段。早期生产出的是青瓷,后来又生产出了白瓷;唐朝时期,出现了南青北白两大系统,邢州的白瓷、越州的青瓷非常著名,还出现了闻名于世界的唐三彩;两宋时期,我国的制瓷技术大放异彩,瓷窑遍布全国各地,涌现出了一批名窑,著名的江西景德镇瓷窑,到元朝发展成为全国的制瓷中心。
2.明清时期景德镇的制瓷业和制瓷技艺
明清时期,著名的瓷器产地很多,其中景德镇是我国著名的“瓷都”。“至精精美的瓷器,莫不长于景德镇”。景德镇成为全国“瓷都”的表现有:镇上有许多专为皇室贵族烧制瓷器的官窑,还有大量为满足百姓需要而生产的民窑;官窑烧制的瓷器质量最好,尤以宣德年间的青花瓷最佳,“开一代未有之奇”;明朝中后期,又在青花瓷的基础上,烧制出多种彩瓷,其中的五彩瓷,色彩绚丽,图案装饰内容丰富,寓意吉祥的占多数,“画必有意,意必吉祥”;清朝时期,发明了珐琅彩,色彩鲜艳,效果如同油画。
三、异彩纷呈的丝织业
1.古老的“丝绸之国”: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养蚕织绸的国家。约在四五千年以前,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都已出现了丝绸的生产;秦汉以后我国蚕业丝织进入兴旺时期,丝绸之路开通后,丝绸外销的数量大增,促进了丝织业的迅速发展;隋唐时期,我国的丝织业水平更高,丝织品种类更多,对外销售也更广。在丝绸之路沿线,有许多汉唐丝织品出土。中国的丝织品,深受亚、非、欧各国人民的喜爱。古代西方一直称中国为“塞里斯”,就是“丝国”的意思。
2.明清时期丝织业的鼎盛:明清时期,丝织业的发展进入鼎盛时期。这一时期丝织业的鼎盛主要表现在如下两个方面:
第一,形成了著名的丝织业中心:明清时期,苏州、杭州是最著名的丝织业中心。明清两代在那里都设有官局,专门生产供宫廷消费的丝织品;明朝中期以后,为市场生产的民营丝织业日益兴盛;苏州的民营丝织业集中在城东,“比屋皆工织作”,杭州的民营丝织业聚集在城东北,“机纾之声,比户相闻”;明代中后期,苏州、杭州的丝织业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这一萌芽在清朝前期还有一定的发展。
第二,丝织技术的高超:明清时期使用的花楼机,结构复杂而精密,至少需要两三个人操作,能够织出画师设计的各种花纹,专门织造精美的丝织品;丝织品种类繁多,“五色炫耀”,“皆极精巧”。

简要分析古代中国手工业的三种经营状态、地位及其突出特点
中国古代的手工业具有悠久的历史,早在原始社会晚期即已从农业中分离出来,形成独立的生产部门。中国古代手工业“历史悠久,素称发达”,这是古代中国手工业的一个重要特征。
在商周时期,手工业由官府所垄断,形成官营手工业一统天下的局面。到了春秋战国,官营手工业的垄断局面被打破,除了官营手工业继续发展,民营手工业和家庭手工业开始出现。民营手工业中,既有众多个体经营的小手工业,也有可与官营手工业相匹敌的大手工业,主要集中在与国计民生关系密切的煮盐、矿冶等部门。家庭手工业则是随着小农经济的形成而出现的,它与农耕相结合,以纺织业为主。此后,官营手工业、民营手工业和家庭手工业,就成为中国封建社会手工业生产的三种经营形态。官营手工业由政府直接经营,它利用国家权力征调最优秀的工匠,控制最好的原料,生产不计成本,产品大多非常精美,但这些产品主要供官府、贵族消费,不是商品。其突出特点:特殊行业的垄断性;服务对象的特殊性;产品的不计成本和奢侈性;制作工艺的高超性;行业之间的封闭性;劳动者的缺少积极性。民营手工业由民间私人经营,产品是作为商品拿到市场上出售。家庭手工业是农户的一种副业,产品主要供自己消费和交纳赋税,剩余部分才拿到市场上出售。
浅析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特征及其影响
资本主义萌芽即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初级形态。这种生产关系,在明中后期出现了。其基础是:社会经济发展,商品经济繁荣,手工业技术进步。主要行业;先是棉纺织业,后扩展到冶铁业、采矿业、煮盐业、采煤业等手工业领域。先是江南一带,后扩展至全国。
特征:“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手工工场。“机户”即是早期的资本家,“机工”即雇佣工人,机房即手工工场。地位:水平低,发展缓慢,整个明中期至鸦片战争前,一直处于萌芽状态。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一直居主导地位。
影响:资本主义萌芽是封建制度渐趋衰落在经济上的体现。为市民文学的产生和早期民主启蒙思想的产生奠定了基础。封建制度的阻碍和传统重农抑商政策的实行是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资本主义萌芽是封建统治的对立物,封建统治阶级利用其威势,千方百计的摧残它。封建剥削的残酷性,大批小生产者破产,不可能提供资本主义发展的市场和资金。科举制的实行和严酷的封建统治,不利于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在重农抑商政策下,明清统治者实行海禁政策,严禁人民进行海外贸易。明统治者还派出矿监、税使、处处进行掠夺、勒索。清政府则在全国各城镇和交通要道、设卡征税。明政府还实行岁办和采办制度来盘剥商人。在此情况下,从事工商业要承担风险和忍受大的盘剥。工商业者虽富有,但没有政治地位。因此,不少工商业者在致富后,不是将钱财用于扩大投资,而是置办田地,开办当铺。这样就阻碍了社会财富向资本的转化,影响限制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和发展。

一、陶器与瓷器的区别
陶器的发明并不是某一个国家或某一地区的先民的专门发明,它为人类所共有。只要具备了足够的条件,任何一个农业部落、人群都有可能制作出陶器。而瓷器则不同,它是我国独特的创造发明。一般认为,瓷器至少应具备三个条件:瓷器只能用瓷土即高岭土作胎;胎的表面必须施用玻璃质釉;瓷器烧成温度至少要在摄氏1200度左右。烧成的器皿质地坚硬,敲击能发出金石声。我国古代制瓷业源于新石器时代出现的陶器。尔后通过海路和陆路大量输出到海外,才使制瓷技术在世界范围得到遍及。因此,瓷器是我国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之一。
陶器和瓷器的主要区别表现在:第一、陶器的胎料是普通的粘土,瓷器的胎料则是瓷土,即高岭土(因最早发现于江西景德镇东乡高岭村而行名)。第二、陶胎含铁量一般在3%以上,瓷胎含铁量一般在3%以下。第三、陶器的烧成温度一般在900℃左右,瓷器则需要1300℃的高温才能烧成。第四、陶器多不施釉或施低温釉,瓷器则多施釉。第五、陶器胎质粗疏,断面吸水率高,敲击时声音低闷。瓷器经过高温焙烧,胎质坚固致密,断面基本不吸水,敲击时会发出铿锵的金属声响。
二、青瓷与白瓷的区别
成熟的青瓷,早在东汉时期就已出现,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更为青瓷独盛之时。至隋、唐、五代时期,越窑青瓷在全国范围内形成独立系统。而白瓷的成熟大约晚青瓷400年,它历经隋、唐、五代,方形成自身的体系。特别是当邢窑白瓷以其“类银类雪”的釉色扬名天下后,才最终打破青瓷一统天下的局面,形成所谓“南青北白”的格局。
青瓷与白瓷两者之间的特征区别,表现为前者胎色较重,釉呈青色碧绿无瑕;后者胎色较淡,釉色洁白匀净。然而为什么中国瓷器最早出现的是青瓷而不是白瓷呢?这主要是古代制瓷原料及工艺所决定。无论是古代还是现在,要烧出纯然一色的白瓷,就必须掌握一定的除铁技术(上等白瓷的胎和釉中的含铁量必须控制在1%以下),而在古代烧造瓷器因条件所限,只能就地取材,利用当地含铁量在1至3%左右的瓷土,就首先烧成了美丽的青色或青绿色的青瓷。青瓷早于白瓷出现,也与历史变迁、社会习俗的潜移默化密切关联。例如江南地区山青水秀的自然景色,形成人们尚青的审美情趣。而长期生活在白雪皑皑的自然环境下,北方各族人民多追求一种以白色为美的旨趣。这也许是为什么中国早期白瓷出现在北方,而不是出现在窑业历史悠久、制瓷业颇为发达的南方的原因之一。
三、列表区分三种主要手工业经营形态的不同点
经营形态经营方式生产目的性质和特点
官营手工业政府直接经营、集中、大作坊生产供军队和官府贵族生活使用,不在市场流通国家垄断性质;它凭借国家权力,征调优秀工匠,控制最好的原料,生产不计成本,产品精美,取得诸多成就,世界领先,享誉全球
民营手工业民间私人经营供民间消费,作为商品在市场流通商品生产性质;在重本抑末的社会环境下发展艰难,但后来居上
家庭手工业农户个体生产,作为副业供家庭消费和交纳赋税,剩余部分出卖属于自然经济组成部分;受小农经济的束缚发展艰难,在自然经济时代,占有相当的比重。是中国古代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

整体把握我国古代手工业技术的发展历程和世界地位
我国古代手工业的各个行业或部门都有其自身发展历程和发展规律,在学习时要注意进行整体把握。
第一、借助身边的工具书查阅下列概念:官营手工业、家庭手工业、民营手工业、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资本主义萌芽等。
第二、可以通过列表的方式将青铜冶铸、冶铁炼钢、瓷器制作、丝织技术的发展情况,按照不同时期分别展现出来,还可以将课本没有具体介绍的造纸业、漆器制造业、棉纺织业等行业也融入其中。并在此基础上认识中国古代手工业的特点。
第三、我国古代手工业在世界上长期居领先地位,素称发达,具有非常突出的地位,在学习时要充分认识其特殊地位。
第四、可以收集“南海一号”、“南越王墓”、海上丝绸之路等有关资源,领略古代手工业的魅力和影响力。
第五、要注意学会认识、鉴赏文物和树立保护文物的意识。反映古代中国手工业高超成就的文物很多,包括金属制品、瓷器和纺织品等各个方面,如司母戊大方鼎、唐朝的“唐三彩”、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素纱禅衣等,这些都是古代中国手工业发达的典型代表,也是古代中国人创造高度发达文明的典型例证;文物是不可再生、不可代替的物品,所以每一件文物都是国家的瑰宝,我们要特别注意保护,与盗窃、倒卖文物的行为作坚决的斗争。

马王堆出土的素纱单衣
1972年3月至7月,我国考古工作者对湖南省长沙市东郊马王堆一号汉墓进行了科学发掘,出土了基本完整的丝织物和服饰达一百余件。在这批丝织物中,最抢眼的是“素纱襌衣”。
马王堆一号汉墓的墓主是第一代軑侯利苍的妻子。她葬于汉文帝十二年(公元前168年)以后几年。作为第一代軑侯妻子随葬品的“素纱襌衣”是两千一百多年前的丝织精品。它反映了西汉初期我国养蚕、缫丝、织造的高超水平。素纱襌衣,身长128厘米,通袖长190厘米,重量仅49克。领口和袖口有较厚重的绛色缘边。如果除去缘边,重量仅为半两多点。根据计算,这种衣料每平方米仅重12至13克,真是薄如蝉翼,轻若烟雾。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了两件素纱襌衣。
高级的纱料,并不以纺织的空隙多为好,而主要是以蚕丝纤度匀细见长。在纺织学上,衡量纤度有专用的计量单位,每9千米长的纤维,重量为1克,其纤度称“一旦”。旦数越小,纤维越细、越好。现在生产高级丝织物乔其绢,其纤度为14旦,而素纱襌衣纤度竟然只有10.5至11.3旦。
对此,有人质疑:人类发明衣裳,原本是为保暖遮羞,素纱襌衣既不能保暖,又不能遮羞,到底是干什么用的,它怎么穿呢?
素纱襌衣的命名是从材料品类和形制特点两个方面着眼的,“素纱”,是说制作衣裳的材料用的是没有染色的白纱;“襌衣”,是说衣裳的形制是没有衬里的。《礼记玉藻》:“襌为絅”。郑注:“絅,有衣裳而无里。”由此可见,襌衣就是单衣。
如果从功用方面命名,素纱襌衣也可以称为“景衣”、“絅衣”、“褧衣”。东汉经学大师郑玄注释《仪礼士昏礼》时说:“景与絅、褧,音相近,义正同。”从功用方面上看,马王堆汉墓出土的素纱襌衣是合乎景衣或褧衣要求的。素纱襌衣是古代女子出嫁时套在婚礼服外面的罩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