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初中教案 > 导航 > 计划生育

小学语文微课教案

发表时间:2020-09-29

计划生育。

每个老师需要在上课前弄好自己的教案课件,大家在用心的考虑自己的教案课件。是时候对自己教案课件工作做个新的规划了,才能更好的在接下来的工作轻装上阵!适合教案课件的范文有多少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计划生育”,欢迎您阅读和收藏,并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课题:第三节计划生育课型:新授第1课时
学习目标:
1、概述我国人口的状况及实行计划生育的意义。
2、知道人口增长过快会对资源、环境和社会发展造成什么样的影响。
3、能计算、整理相关数据,探究计划生育这一基本国策的意义。
4、通过学习,加强自身对社会的责任感,理解国家“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并树立环保的意识。
学习重难点:概述我国人口的状况及实行计划生育的意义。
导读提纲:
探究一:人口与资源
1、课前搜集我国的资源人均占有量与世界人均值得比列情况资料和人口增长资料。课上学生分组对书本P68页中所提供的数据和搜集数据进行讨论、比较分析并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
(1)历史上,我国曾有三次人口明显增加(翻了一番)的经历,计算三次所用的时间及规律。

(2)第二、三次人口增长率明显加快,你推测这其中的原因是什么?(从历史、经济、医疗等方面进行推测)

(3)利用搜集的我国的资源人均占有量与世界人均值得比列所提供的数据来进一步分析,人口众多对我国的国民经济、环境、社会发展等造成的什么样的影响?jAb88.COm

议一议:通过对这组数据的分析,你得出了什么结论?

探究二:我国人口的控制:为了控制人口数量和提高人口的素质,我国将计划生育列为一项基本国策。我国计划生育的具体要求是:晚婚、晚育、少生、优生。
晚婚:提倡比法定结婚年龄晚2~3年结婚。晚育:提倡婚后推迟2~3年生育
少生:稳定低生育水平。优生:通过男女青年婚前体检、孕妇定期检查身体和科学分娩等措施,避免出生有遗传疾病的孩子。
献计献策:在你的周围有这样的家庭存在吗?如果你是计生办的工作人员,你应该怎样做?

(二)晚育的意义
背景:“反正只生一个孩子,晚生不如早生”问题:晚育与控制人口数量有关系吗?
议一议:
谈看法:有人认为“只要夫妻身体健康,结婚前和怀孕后不需要检查,也能生出一个健康的孩子来”,你同意这一说法吗?为什么?
三、知识归纳:
计划生育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要求是晚婚、晚育、少生、优生。坚持晚婚、晚育,对国家来说,有利于控制人口的过快增长;对个人来说,有利于青年的健康、工作和学习。少生是控制人口过快增长的关键,优生有利于我国人口素质的提高。
四、巩固练习:
1.关于计划生育的目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B.人口太多,国家负担太重
?C.晚婚、晚育、少生、优生D.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2.下列哪一条不是由于人口增长过快引起的?()。?
A.人均占有的水、能源等资源减少B.耕地面积迅速减少
C.地球表面的陆地面积减少D.森林和草原的面积减少
3.我国现在提倡晚婚的年龄是?()。?A.男24周岁,女22周岁B.男22周岁,女20周岁C.男25周岁,女23周岁D.男26周岁,女24周岁
4.有关我国计划生育的具体要求,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晚婚就是规定男女必然25岁以后才能结婚B.晚育就是提倡婚后推迟2—3年再生育
C.少生就是稳定一个低生育水平D.优生就是通过婚前检查等措施,避免生出有遗传疾病的孩子
5.控制人口增长的有效办法是?()。?A.晚婚B.晚育C.少生D.优生
6.(2006.湖南长沙)我国的人口政策是()A.晚婚晚育,少生优生B.早婚早育,多生优生C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D.只要控制人口数量
7.请你判断下列叙述的对错:
?(1)我国的人口数量巨大,老年人的绝对数量占世界第一位。?()?
?(2)俗话说“众人拾柴火焰高”,人多好干活,人多力量大,限制人口增长是错误的。()
?(3)少生是稳定低生育水平。()
?(4)少数民族不需要实行计划生育。()
?(5)少生是控制人口过快增长的关键。()
拓展延伸:假设有1亿个家庭采取了《超生游击队》里主人公的生育方式,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

相关推荐

人口增长与计划生育


第24章:人与环境
第一节:人口增长与计划生育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查询有关资料,了解世界和我国人口增长状况,并学习查询资料的方法。
2.通过对具体实例和统计数字的分析与讨论,了解人口增长对环境、资源和生态平衡造成的影响,认识控制人口数量的重要意义。
3.在讨论控制人口数量和提高人口素质的相互关系以及人口数量与环境关系协调等问题的基础上,理解计划生育作为我国一项基本国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二、重点、难点分析
1.人口过度增长对环境、资源和生态平衡的影响是本小节学习的难点。学生理解了这个问题,有助于理解控制人口的重要性。教师在教学中可以从生态平衡的角度引入。生态系统中由于某种生物的数量增加或减少会引起生态系统的变化,这种变化达到一定限度,生态系统就失去了自动调整的能力而造成生态平衡被破坏。人类在生态系统中占有一定位置,是生态系统中最有智慧、最能影响生态系统稳定的成分。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特别是人类的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的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越来越大,人类在生活中需要的资源越来越多,人口数量的增长会对环境、资源以及生态平衡带来什么影响?将这一问题交给学生,请学生分析人类对环境的方方面面的影响,正确认识人类对环境的影响。此外,地球是它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各种生物在地球上都应该有生存的权利和可能性,人类应该很好地与各种生物共同生活,人类不能因为自身的发展而影响其它生物的生存。所以人类必须考虑自己的生活与生产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对生态平衡的影响。人口数量的不断增长必将影响环境、资源以及生态平衡。近年来,中外电影界拍摄了一些有关人类与环境关系的电影,如《侏罗纪公园》、《与狼共舞》、《横冲直撞》等等,这些电影告诉我们一些关于人类如何与其它生物共存,告诉我们人类在采取一些活动时必须考虑对环境、对生态平衡的影响。我们可以利用这些电影资料于教学过程中。
2.控制人口的意义是本小节的重点。通过多年广泛的宣传教育,学生已经知道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中国人口的增长的政策。但是,为什么要控制人口,控制人口的意义是什么,需要在本小节的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认识。认识控制人口的重要性,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生物学角度,人口数量对生态系统、对生态平衡的影响,这一方面在前面已经说明;另一方面从社会学角度分析。课前可以让学生做一些调查或者资料查询,了解人口数量与人口素质的相互关系,在国家目前的经济水平上,人口数量过度增长会对人口质量带来什么影响。通过以上学习,正确认识计划生育作为基本国策之一的必要性。
:这一节内容的教学最好通过学生讨论的方式进行。教师可以准备一些资料,包括有关的数字、挂图、录像等供学生讨论,教师也可以通过提出一些问题组织学生的讨论。
三、教学过程设计
1.课前准备:
有关中国和世界人口资料以及资源资料的查询。

(1)到有关单位,如国家、市、区计生委了解情况。
(2)查找有关书刊、报纸、环境公报、人口公报。
(3)计算机检索,输入关键词,可获得相应的资料。

(1)中国人口数量的有关资料以及世界人口状况。
(2)中国土地、水、森林等资源状况以及世界土地、水、森林等资源状况。
(3)人口对资源的影响。
(4)人口数量与住房、交通、升学、就业等社会问题的关系。
2.复习上一节课,引入新课:
利用池塘生态系统教学挂图提问:在这个池塘中,若饲养的鱼过多,池塘会发生什么变化?这种变化的实质是什么?
一个生态系统,生物生存的空间是有一定限度的。若鱼类过多,鱼呼吸消耗水中的氧气会造成水中氧气不足,最终危及鱼类自身的生存。所以,鱼类密度过大,会影响到生态系统的平衡状态。生物的生存和发展受到环境的制约,同时也会对环境产生影响。维持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相对平衡状态,对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是非常重要的。
与其他生物相同,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同样受到环境的制约,同样也会对环境产生影响。本小节讨论的主题就是人口与环境的关系。
3.关于“世界和我国人口的增长”的教学: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中国的人口众多是怎样形成的?
根据教材(我国人口增长示意图)讨论以下几个问题:
(1)从这个示意图,我们可以看到什么?
(2)这个示意图只记录到1989年,10年过去了,目前中国人口数量是多少?
(3)结合教材(我国人口增长示意图),看这张表,说明中国人口增长的特点。为什么近年来增长速度比较稳定?
1760年-1995年中国人口每增加2亿各需要的时间
时间人口人口增加2亿需要的时间
1760-19002亿-4亿1400年
1900-19544亿-6亿54年
1954-19696亿-8亿15年
1969-19828亿-10亿13年
1982-199510亿-12亿13年
(4)在查询资料中,世界人口增长的特点如何?
世界人口每增加十亿所需要的时间
年人口(亿)增加数(亿)时间数(年)
183010
19302010约100
1962301032
1975401013
1985501010
199960(估计)1014
:1928~1949年的21年间,我国人口增加了0.7亿,1982~1989年期间,我国人口也增加了0.7亿,但同样的增长却只用了5年时间。这说明我国人口增长的速度加快。近年来,人口增长的速度比较稳定是由于国家采取了一定的政策,使增长的速度得到了一定的控制。但是,我们必须看到,由于中国人口基数大,虽然国家采取了一定的控制措施,但每年净增长量仍然很高,每年增长人口在千万以上。
4.关于“人口增长与资源危机”:
:人口增长必须增加对各种资源的需求。人口增长带来的资源危机有哪些方面?(学生在课前进行了相关问题的调查和资料查询,可以结合学生的调查,并提供有关录像资料组织学生的讨论。)
讨论可以分为几个问题:
(1)人口增长与粮食问题。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基地。人口增加使人均占有耕地面积减少,由此引起粮食问题。
(2)人口增长与水资源。水是人类生存不可缺少的物质。地球上淡水资源有限。人口增必然会造成水资源的短缺。历史上曾因水的问题而引起的战争正说明水资源的重要性。
(3)人口增长与能源。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人类对能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因此需要消耗越来越多的能源物质,需要提供更多的石油、煤、天然气等能源物质。但是,这些物质都是不能再生的物质。人口数量的增长也将引发能源的危机。
:我国的土地资源、水资源以及能源都是有限的。如果不能控制住人口的数量,最终会由于资源的缺少影响我们的生存。
:人口增长会不会影响生态系统,影响生态平衡?
5.关于“人口增长与生态平衡”:
人类是生态系统的重要成员。人类的生存依赖着生态系统,同时也对生态系统产生了影响。在人类的发展过程中,人类基本上能够处理好与生态系统的关系。但是,随着人口增长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类对环境的冲击和压力越来越大,人类与生态系统的关系越来越紧张。人类为了解决自身的需要,维持自身的生存,在生产活动中改变了生态系统的结构。这些改变,不仅破坏了生态系统原有的平衡状态,同时也触发了一些自然灾害的发生。
有关这个问题,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介绍自己所听到、看到的一些情况,认识人口增长与生态平衡的关系。
6.人口增长与人口素质的关系:
:(1)人口数量与城市住房、城市交通、升学、就业等关系。
 (2)人口数量与人口素质是否有关?说明理由。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调查结果发表自己的观点,教师应注意引导让学生认识到人口数量的无限制的增加会造成众多的社会问题,而解决这些问题只能通过控制人口的数量。
 7.计划生育与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1)怎样解决人口增长带来一系列的问题?
 (2)我国政府采取了什么政策控制人口数量?
 (3)控制人口增长的具体要求有哪些?
 (4)控制人口增长的意义是什么?
 (5)我们可以做些什么?
:当今有四大环境问题,人口、粮食、资源和环境。这些问题中,核心问题是人口问题。不控制人口数量的增长,就无法解决其他三个方面的问题。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中国人口的增长对世界影响很大,所以中国应该、同时也能做到控制中国的人口增长。只有这样,才有利于这个自身的发展和世界的发展。

1.历史世界环境日主题
1974年只有一个地球
1975年人类居住
1976年水:生命的重要源泉
1977年关注臭氧层被破坏、水土流失、土壤退化和滥伐森林
1978年没有破坏的发展
1979年为了儿童和未来——没有破坏的发展
1980年新的十年,新的挑战——没有破坏的发展
1981年保护地下水和人类食物链;防止有毒化学品污染
1982年纪念斯德哥尔摩人类环境会议10周年——提高环境意识
1983年管理和处置有害废弃物;防止酸雨破坏和提高能源利用率
1984年沙漠化
1985年青年、人口、环境
1986年环境和和平
1987年环境与居住
1988年保护环境、持续发展、公众参与
1989年警惕全球变暖
1990年儿童与环境
1991年气候变化——需要全球合作
1992年只有一个地球———齐关心,共同分享
1993年贫穷与环境——摆脱恶性循环
1994年一个地球,一个家庭
1995年各国人民联合起来,创造更加美好的世界
1996年我们的地球,居住地、家园
1997年为了地球上的生命
2.世界一些国家和中国耕地面积:
地区耕地面积(公顷)人均耕地面积(公顷)
世界13.46亿0.24
澳大利亚5078万2.88
加拿大4542万1.57
美国1.875亿0.72
印度1.661亿0.19
中国9540万0.08
3.中国的水资源危机:
我国水资源总量居世界第六位,而人均水量却居世界第172位,只相当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美国的1/5,前苏联的1/7,加拿大的1/48。
我国的城市供水不足问题日益严重,缺水城市近300座,城市地下水超采严重。
每年全国废水排放总量约356亿吨,并逐年增加,江、河、湖污染严重并呈加重的趋势。50%的地下水被污染;40%的水源已经不能饮用。

第四节 计划生育教学设计


一般给学生们上课之前,老师就早早地准备好了教案课件,大家静下心来写教案课件了。必须要写好了教案课件计划,未来的工作就会做得更好!你们会写一段优秀的教案课件吗?考虑到您的需要,小编特地编辑了“第四节 计划生育教学设计”,相信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四节 计划生育教学设计
一、教学设计思路
教材分析
计划生育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在城市家庭中的独生子女已接近100%,对于国家实行这一政策,学生也能说出其中的原因和道理,因此,本节课中应当让学生通过对与计划生育相关的数据及内容进行统计、分析,并进行相关的探究性活动,更进一步了解实行计划生育的重要性与必要性,知道人口增长过快会对资源、环境和社会发展造成什么样的影响。
课时及内容安排
本节内容计划两课时完成。
教师以课前准备的“各国人均收入情况”导入本节知识的,将学生引入到“计划生育”这一主题中来。
根据本章节的教学内容,共设计了三个不同形式的探究性活动内容:
1.以小品“超生游击队”情节为探究线索的──“超生的后果”。
2.以创设数字化的问题情境,采用数学推算方法来进行的探究──“晚育的意义”。
3.以分析学生搜集资料进行探究──“优生给我们带来的好处”。
通过上述三个不同形式的探究活动,从不同方面加强了学生对计划生育这一基本国策的理解,让学生在探究活动中逐步形成对计划生育这一国策的认同和理解,同时加强对学生的各项技能的训练。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我国实行计划生育国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2.知道人口增长过快会对资源、环境和社会发展造成什么样的影响。
技能目标
1.锻炼收集材料的能力。
2.计算、整理相关数据,探究计划生育这一基本国策的意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初步形成主动参与社会决策的意识
2.通过学习,加强自身对社会的责任感,理解国家“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
教学方法
以各种形式的探究活动为本章节内容的主要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进行模拟探究设计、数据分析及组织学生进行课前材料搜集、课堂讨论归纳,组织学生观看小品,教师自制教学课件,运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等多种教学手段。
材料用具
《超生游击队》小品的碟片。
进行探究活动的用具:乒乓球或卡片等。
教师自制的多媒体教学课件。
学生课前搜集的有关材料。
参考资料
“各国的国民收入比较”资料。
优生优育的方法。
计划生育(选自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学七年级下册第一章第四节)
二、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引言:
现在全世界的人口已经超过了60亿,中国的人口占世界人口的1/5以上。虽说一个个新生儿的落地,给无数的家庭带来了无限的欢乐,但是,人口的急剧膨胀却给生物圈造成沉重的压力,也制约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怎么样才能减少这种情况的发生呢?1、课前搜集各国的国民收入情况资料。
2、课上进行比较、讨论、分析,发现并提出问题。从资料的分析,理解人口过多是造成我国人均收入偏低的主要原因,从而引出计划生育的重要性。
一、我国人口的增长趋势:
1.历史上,我国曾有三次人口明显增加(翻了一番)的经历,计算三次所用的时间及规律。
2.第二、三次人口增长率明显加快,你推测这其中的原因是什么?
(从历史、经济、医疗等方面进行推测)
3.通过对这组数据的分析,你得出了什么结论?
小结:人口的急剧增长会对资源、环境和社会发展产生巨大的负面影晌、为了保护生物圈,为了人类世世代代能有美好生活居住环境,我们必须控制人口的增长。学生分组对书本P18页中所提供的数据进行分析,讨论并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
利用搜集的“各国的人均收入情况”所提供的数据来进一步分析,人口众多对我国的国民经济、环境、社会发展等造成的什么样的影响?
1.了解我国实行计划生育国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2.知道人口增长过快会对资源、环境和社会发展造成什么样的影响。
3.锻炼分析研究材料的能力。

附:各国的人均收入情况

世界银行公布的一项最新年度世界各国人均收入调查报告结果显示,瑞士以人均年收入38,350美元蝉联世界最富有的国家。第二名是挪威,32,880美元;排名第三的是日本,32,230美元;丹麦以32,030美元名列第四;美国居第五,国民平均年收入为30,600美元。列六到十名的国家分别是:新加坡、奥地利、德国、瑞典、比利时。
中国的国民生产总值排在世界第六位,但中国人均GDP排在世界第140位,人均800-900美元,是世界中等收入水平的40%,只占世界平均水平的16%,这个水平之低代表着中国的发展程度还远远不够,但从中国的发展趋势来看,中国是非常有希望的:
年份增长速度人均收入(人民币〉
1980193946O
199026411634
200036.227078(约848美元)

诊断性评价:
要想立即抓住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场白一定要能吸引他们,“各国的人均收入情况”与同学们有着密切的联系,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的差异,能激发他们的思考,这种方式的导入,在实践中很成功。
但同学们在分析造成人口增长过快的原因时,由于历史知识有限,对书中所提供的材料数据分析不到位,并且消耗了较长的教学时间。
二、计划生育:
为了控制人口数量和提高人口的素质,我国将计划生育列为一项基本国策。
晚婚:提倡比法定结婚年龄晚2~3年结婚。
晚育:提倡婚后推迟2~3年生育
少生:稳定低生育水平
优生:通过男女青年婚前体检、孕妇定期检查身体和科学分娩等措施,避免出生有遗传疾病的孩子。
组织学生观看小品《超生游击队》,并对其中的内容进行讨论,并进行相关的模拟探究活动:
1.小品中的人物在哪些方面违背了计划生育这一基本国策?
2.这些人不能自觉地遵守“计划生育”的政策,有“重男轻女”的封建思想,他们这样做,会对社会造成什么样的影响?1.学习有关计划生育的具体内容和要求。

2.观看小品
3.对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讨论和分析

4.进行模拟性的探究活动。

1.初步理解计划生育这一基本国策。

2.用模拟探究的方法来分析问题,以及对相关数据的计算、归纳,加深对计划生育这一基本国策的理解。

3.通过模拟性探究活动,使学生自主建构概念,认同“计划生育”国策中少生这一重要内容。

[探究活动一]“超生游击队”带来的后果

上面的问题2可以以数学统计的方法来进行探究,利用“探究生男生女的奥秘”的简单的游戏活动:即在20张卡片中随机抽取出X或Y的卡片或黄、白乒乓球,每一次以生男孩为终点,然后来统计出所需要的数据。注意:在规定的时间内,所抽取的家庭数目越多越精确,每个小组中可由不同同学来分别进行统计,然后进行汇总计算。(结果填下表)

12345678910总数
男孩是第几胎
数目男



男、女数目比例:
每个家庭平均生几胎:

问题与假设:
1.假设有1亿个家庭采取了《超生游击队》里主人公的生育方式,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
2.这样的生殖方式不符合“计划生育”国策中的哪几条?
3.在你的周围有这样的家庭存在吗?请在课后进行调查统计。

诊断性评价:
教师以小品中的情节设计了相关的探究性学习活动,并让学生们进行讨论。这样的设计比以教师单纯性地讲解,效果要好得多,并在实际操作中,可行性很强。
小结:
从[探究活动一]中,同学们得到了什么结论?
提出新问题:
有人认为“反正只生一个孩子,晚生不如早生”,你同意这一说法吗?为什么?1.不能为生男孩而违反计划生育这一国策。
2.少生孩子可以稳定低的生育水平。
进行下一轮的探究、分析活动。通过学生的模拟探究活动,使学生总结出是什么原因导致人口的过多,而从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探究活动二]晚育的意义
背景:“反正只生一个孩子,晚生不如早生”
问题:晚育与控制人口数量有关系吗?
探究思路:采用数学推算的方法进行探究,可选择以下两个问题情境进行探究:
1.假设A、B两对夫妇,A以及他们的子孙都是20岁生孩子;B及他们的子孙都是25岁生孩子。100年以后,A和B的后代各有几代?假设A和B各有1亿对夫妇,100年后B比A要少生多少人?是什么原因产生了这种现象?
2.假设我国现在16岁、17岁、18岁、19岁、20岁的女性各有1千万人。在下列两种情况下,5年后因她们的生育而增加的人口分别是多少?
第一种情况是没有晚育要求,这些妇女每人生了一个孩子;
第二种情况是有晚育要求,她们要到25岁时才能生一个孩子;需要多少年才能达到第一种情况的生育水平?
教师安排学生分小组进行数字化情境探究,调动学生的探究激情,并组织学生对以下问题进行讨论:
1.晚育与少生之间有什么关系?
2.怎样才能为晚育提供一定的保证?
3.晚育会对人们生活、身体造成不良影响吗?试举例。制订并实施探究方案
学生分小组按照数字化情境进行推算。
得出结论
学生分析本组的计算结果,得出结论:
1.1亿人;B夫妇实施了晚育。
2.第一种情况:5千万人;
第二种情况:1千万人;5年。
表达交流
在小组内互相交流各自拟定的问题情境以及得出的结论,选派代表上台发表本组的结论及观点。让学生的用数字化情境探究活动来代替教师的单纯性讲解,更易建构知识。
诊断性评价:
这个探究活动是按照教材中所提供的方式方法进行的,目的明确,操作简单,让学生尝试着用纯数学的方法来进行生物学探究,不仅能加强学生对知识目标的掌握,也对学生的技能进行了训练。
由于学生的数学水平参差不齐,计算速度教师不易掌握,在实际操作中易造成时间不够而使教学任务不能按计划完成。
小结
从[探究活动二]中,同学们得到了什么体会?(以上内容为第一课时)
提出新问题
有人认为“只要夫妻身体健康,结婚前和怀孕后不需要检查,也能生出一个健康的孩子来”,你同意这一说法吗?为什么?

1.晚育也可以减少人口的增长。
2.提倡比法定结婚年龄晚2~3年结婚,并在婚后推迟2~3年生育。
进行下一轮的探究、分析活动。

利用模拟探究活动,加深同学们对计划生育这一基本国策中的晚婚、晚育这一点的理解。
探究活动三优生给我们带来的好处
同学们,你们可能看见过一些患先天痴呆、白化病或者侏儒症的孩子,但他们的父母,却都是正常人,这些父母双方怎么会生下这些具有先天性遗传疾病的孩子的呢?
请同学们展示自己搜集到的相关资料,来向大家说明“优生给我们带来的好处”?
1.出生一个具有先天遗传疾病的人,会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怎样的危害?
2.怎样才能避免具有先天遗传疾病的人出生?
3.回家询问下你的父母,尤其是你的母亲在生你之前和怀孕期间,都进行了哪些相关检查?这些检查带来了什么好处?
教师在课前要筛选学生查询的资料,课堂内将学生进行分组,并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安排学生进行交流,解答学生在讨论中可能产生的问题,保证全体学生都要参与到活动中来。1.学生课前搜集资料;
2.学生课上分组交流各自搜集的资料;
3.组内讨论教师提出的问题;
4.学生上台交流各组结论;
5.全班学生达成共识:优生能给家庭和社会带来益处,并能举例说明。
通过此次探究性活动,可使学生对计划生育中“优生”这一知识点内容有更好的理解,并锻炼学生查找资料、交流表达、分工合作的能力。
诊断性评价:
本次探究活动需要学生课前进行充分的准备,教师明确分工,调动学生的探究热情,课堂内有效组织,通过交流、分析学生搜集到的相关资料,逐步引导学生探究计划生育中的“优生”这一政策的内容,从而加深了学生对这一知识点的理解。
但有些同学查找的资料与本次教学关联不大。如遗传病的危害等,因此教师在课前最好将学生搜集到的资料进行筛选,选择好相关的资料内容,请占有不同资料的学生上台交流,让大多数学生都能参与到探究中来,不要造成整个教学“走题”和“拖堂”的现象。
小结
1.从探究活动三中,同学们知道了什么?
2.有哪些方法可保证“优生”?
1.优生可提高全民族人口的基本素质,减少由于遗传性疾病人的出生给社会、家庭造成的危害。
2.通过男女青年婚前体检、孕妇定期检查身体和科学分娩等措施。
三、总结
坚持晚婚、晚育,对国家来说,有利于控制人口的过快增长;对个人来说,有利于青年的健康、工作和学习。少生是控制人口过快增长的关键,优生有利于我国人口素质的提高。
四、教学反思
本节内容的教学,有以下几个方面是取得成功的关键所在:
首先用“各国人均收入情况”资料来导入新课,是本节课能上成功的关键之一。它为本节课教学的情境创设起到了重要作用,如此导入激发了学生学习本节内容的兴趣,为下面的探究活动的进行起到了良好的开端作用。
其次,在本章节的教学设计上主要突出了“探究性活动”为学生的知识目标的达成而服务的宗旨,“探究性活动”分别采用了模拟情境探究、数学推算方法探究、资料分析方法探究这三种不同的探究方式,以促进学生对计划生育中“晚婚、晚育、少生、优生”这四个知识点的理解。三种不同的探究方式为教学带来了不同的益处。
1.学生根据小品剧情所进行的自主探究活动,由于有了电视小品的观看和学生模拟情境探究活动,学生的兴趣很大,所建构的概念比起教师反复讲解、反复强调所建构的概念要牢固,学生也更乐意接受、更乐意去探究学习,活动效果非常好。
2.学生通过模拟数字情境的探究活动,给了学生以真实的感受,比起单纯说教所得的效果要好得多,学生也在自身的参与中获得了知识,掌握了概念。
3.学生通过查找相关资料,体会到了主动学习的快乐;学生在小组的讨论中,体会到了共同学习的快乐;学生在全班的交流学习中,体会到了分享学习的快乐。学生从中得到自我提高。
值得注意的是,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数字化情境探究活动,是为了帮助学生建构知识概念,教师不要过于注重学生的计算能力和学生的计算结果,不要在计算上消耗过多的时间而耽搁教学任务的进行。以学生小组为主的查找资料的探究活动,由于学生在水平上存在着差异,学生所查找的材料不能完全符合教师所提出的要求,因此教师要为学生寻找材料提供相关的网站、图书、杂志等内容,不必占用学生过多的精力和时间,避免学生学习的盲目性。同时,为确保所有学生都能参与探究活动,教师要精选问题,着眼点要小,涉及面要宽,让所有学生通过本章节内容的学习,都能有所提高。

第四节计划生育


教案课件是老师不可缺少的课件,大家应该要写教案课件了。在写好了教案课件计划后,这样接下来工作才会更上一层楼!你们到底知道多少优秀的教案课件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第四节计划生育”希望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1、--概述:

1、1设计思路概述:

计划生育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在城市家庭中的独生子女已接近100%,对于国家实行这一政策,学生也能说出其中的原因和道理,因此,本节课中应当让学生通过对与计划生育相关的数据及内容进行统计、分析,并进行相关的探究性活动,更进一步了解实行计划生育的重要性与必要性,知道人口增长过快会对资源、环境和社会发展造成什么样的影响。教师以课前准备的“各国人均收入情况”导入本节知识的,将学生引入到“计划生育”这一主题中来。根据本章节的教学内容,共设计了三个不同形式的探究性活动内容:以小品“超生游击队”情节为探究线索的──“超生的后果”。以创设数字化的问题情境,采用数学推算方法来进行的探究──“晚育的意义”。以分析学生搜集资料进行探究──“优生给我们带来的好处”。通过上述三个不同形式的探究活动,从不同方面加强了学生对计划生育这一基本国策的理解,让学生在探究活动中逐步形成对计划生育这一国策的认同和理解,同时加强对学生的各项技能的训练。

1、2教学目标:

知识和技能目标:了解我国实行计划生育国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知道人口增长过快会对资源、环境和社会发展造成什么样的影响

过程和方法目标:锻炼收集材料的能力,计算、整理相关数据,探究计划生育这一基本国策的意义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初步形成主动参与社会决策的意识,通过学习,加强自身对社会的责任感,理解国家“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

1、3教学重、难点:初步学会运用数学分析和推算的科学探究方法,认同我国实行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

1、4教学框架:

1、5教学准备及教学环境:

《超生游击队》小品的碟片;教师自制的多媒体教学课件;学生课前搜集的有关材料;调查自己家族几十年来人口增长的情况并详细记录,“各国的国民收入比较”资料。

2、教学过程:

引入:现在全世界的人口已经超过了60亿,中国的人口占世界人口的1/5以上。虽说一个个新生儿的落地,给无数的家庭带来了无限的欢乐,但是,人口的急剧膨胀却给生物圈造成沉重的压力,也制约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怎么样才能减少这种情况的发生呢?

明确本节课学习的主题:计划生育

问题:我国人口的增长趋势

学习活动:资料分析

学生阅读课本P18页中所提供的数据:讨论:历史上,我国曾有三次人口明显增加(翻了一番)的经历,计算三次所用的时间及规律。第二、三次人口增长率明显加快,你推测这其中的原因是什么?通过对这组数据的分析,你得出了什么结论?

出示各国人均国民收入情况表:分析:人口众多对我国的国民经济、环境、社会发展等造成的什么样的影响?

小结:人口的急剧增长会对资源、环境和社会发展产生巨大的负面影晌、为了保护生物圈,为了人类世世代代能有美好生活居住环境,我们必须控制人口的增长。

设计意图:要想立即抓住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场白一定要能吸引他们,“各国的人均收入情况”与同学们有着密切的联系,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的差异,能激发他们的思考,这种方式的导入,在实践中很成功。

问题:计划生育

学习活动:

学习有关计划生育的具体内容和要求:为了控制人口数量和提高人口的素质,我国将计划生育列为一项基本国策。计划生育的具体要求是:晚婚、晚育、少生、优生。

观看小品《超生游击队》,并对其中的内容进行讨论:小品中的人物在哪些方面违背了计划生育这一基本国策?这些人不能自觉地遵守“计划生育”的政策,有“重男轻女”的封建思想,他们这样做,会对社会造成什么样的影响?

“超生游击队”带来的后果:讨论:假设有1亿个家庭采取了《超生游击队》里主人公的生育方式,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这样的生殖方式不符合“计划生育”国策中的哪几条?

有人认为“反正只生一个孩子,晚生不如早生”,你同意这一说法吗?为什么?

探究晚育的意义:采用数学推算的方法进行探究,可选择以下两个问题情境进行探究:

1、假设A、B两对夫妇,A以及他们的子孙都是20岁生孩子;B及他们的子孙都是25岁生孩子。100年以后,A和B的后代各有几代?假设A和B各有1亿对夫妇,100年后B比A要少生多少人?是什么原因产生了这种现象?

2、假设我国现在16岁、17岁、18岁、19岁、20岁的女性各有1千万人。在下列两种情况下,5年后因她们的生育而增加的人口分别是多少?第1种情况是没有晚育要求,这些妇女每人生了一个孩子;第2种情况是有晚育要求,她们要到25岁时才能生一个孩子;需要多少年才能达到第一种情况的生育水平?

讨论:晚育与少生之间有没有关系?怎样才能为晚育提供一定的保证?晚育会对人们生活、身体造成不良影响吗?学生分析本组的计算结果。

得出结论:晚育可以减少人口的增长。提倡比法定结婚年龄晚2~3年结婚,并在婚后推迟2~3年生育。

有人认为“只要夫妻身体健康,结婚前和怀孕后不需要检查,也能生出一个健康的孩子来”,你同意这一说法吗?为什么。

探究优生给我们带来的好处:出示先天痴呆、白化病或者侏儒症的孩子,但他们的父母,却都是正常人:讨论:这些父母双方怎么会生下这些具有先天性遗传疾病的孩子的呢?出生一个具有先天遗传疾病的人,会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怎样的危害?怎样才能避免具有先天遗传疾病的人出生?

回家询问父母,在生你之前和怀孕期间,都进行了哪些相关检查?这些检查带来了什么好处?全班学生达成共识:优生能给家庭和社会带来益处。

设计意图:用模拟探究的方法来分析问题,以及对相关数据的计算、归纳,加深对计划生育这一基本国策的理解。通过模拟性探究活动,使学生自主建构概念,认同“计划生育”国策中少生这一重要内容,教师以小品中的情节设计了相关的探究性学习活动,并让学生们进行讨论。这样的设计比以教师单纯性地讲解,效果要好得多,并在实际操作中,可行性很强,让学生的用数字化情境探究活动来代替教师的单纯性讲解,更易建构知识,这个探究活动是按照教材中所提供的方式方法进行的,目的明确,操作简单,让学生尝试着用纯数学的方法来进行生物学探究,不仅能加强学生对知识目标的掌握,也对学生的技能进行了训练。

3、教学反思:

本节内容的教学,有以下几个方面是取得成功的关键所在:首先用“各国人均收入情况”资料来导入新课,是本节课能上成功的关键之一。它为本节课教学的情境创设起到了重要作用,如此导入激发了学生学习本节内容的兴趣,为下面的探究活动的进行起到了良好的开端作用。其次,在本章节的--上主要突出了“探究性活动”为学生的知识目标的达成而服务的宗旨,“探究性活动”分别采用了模拟情境探究、数学推算方法探究、资料分析方法探究这三种不同的探究方式,以促进学生对计划生育中“晚婚、晚育、少生、优生”这四个知识点的理解。三种不同的探究方式为教学带来了不同的益处。

1.学生根据小品剧情所进行的自主探究活动,由于有了电视小品的观看和学生模拟情境探究活动,学生的兴趣很大,所建构的概念比起教师反复讲解、反复强调所建构的概念要牢固,学生也更乐意接受、更乐意去探究学习,活动效果非常好。

2.学生通过模拟数字情境的探究活动,给了学生以真实的感受,比起单纯说教所得的效果要好得多,学生也在自身的参与中获得了知识,掌握了概念。

3.学生通过查找相关资料,体会到了主动学习的快乐;学生在小组的讨论中,体会到了共同学习的快乐;学生在全班的交流学习中,体会到了分享学习的快乐。学生从中得到自我提高。

值得注意的是,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数字化情境探究活动,是为了帮助学生建构知识概念,教师不要过于注重学生的计算能力和学生的计算结果,不要在计算上消耗过多的时间而耽搁教学任务的进行。以学生小组为主的查找资料的探究活动,由于学生在水平上存在着差异,学生所查找的材料不能完全符合教师所提出的要求,因此教师要为学生寻找材料提供相关的网站、图书、杂志等内容,不必占用学生过多的精力和时间,避免学生学习的盲目性。同时,为确保所有学生都能参与探究活动,教师要精选问题,着眼点要小,涉及面要宽,让所有学生通过本章节内容的学习,都能有所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