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小学教案 > 导航 > 关于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画家乡》教学反思

小学语文一年级教案

发表时间:2020-09-28

关于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画家乡》教学反思。

身为一位人名教师,我们要给学生一个优质的课堂。通常大家都会准备一份教案来辅助教学。才能有计划、有步骤、有质量的完成教学任务,你们见过哪些优秀教师的小学教案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画家乡》教学反思”,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画家乡》一文是人教版第二册第六单元的一篇文章,这篇课文写的是孩子们用彩笔画家乡的事。通过五个孩子不同的画,展现出他们各自家乡的美丽,表达了孩子们爱家乡的情感。

课文第2—6自然段具体描述了涛涛、山山、平平、青青、京京5个孩子所画的家乡。涛涛的家乡在海边,那浩瀚的大海,掀起万顷波涛,海底蕴藏着丰富的宝藏。山山的家乡在山里,那里山峰高,水清,屋前屋后都是高大的树。平平的家乡在平原,辽阔的平原,像无边无际的绿色海洋。青青的家乡是一望无际的大草原,那里草绿,牛羊多。京京的家乡在城市,一座座现代化城市,高楼大厦耸入云霄。他们的画画出了各自家乡的特点,充分反映了他们对家乡的真挚热爱,进而反衬出祖国各地欣欣向荣的发展。课文图文并茂,情景交融,可以说是一篇极具人文色彩,适合欣赏、领悟的通俗诗和风景画。画面的图景和描写的语句,很容易与学生的生活和认知达成契合,引起共鸣。因此教学中,我引导学生读文感悟,并激发学生发挥想象,画出自己的家乡,让爱家乡、赞家乡的情感在课堂中回荡。在教学这篇课文时,我让学生读课文,学生在愉快的读书活动中走进了文本,感知了课文内容。这样既符合儿童的心理特点,又激发了学生对学习课文的兴趣。根据课文段落的特点,我选择精读第二段,让学生明白学习方法后,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创设情境引导学生通过找找、读读等多种方式,并用生动、有趣的语言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通过自由读、比赛读、齐读等多种朗读形式,使课文的意境和语言都走进了学生的心里。

在教学中还存在不少问题。在观察大海时,引导学生通过读“……那么……那么……”,体会出海更蓝,更宽。接下来,让学生学着“那么……那么……”的句式说话,学生们说的不够理想,我觉得可能对一年级的孩子来说还是有点难度的,还有在指导学生朗读方面,觉得没指导到位。

编辑推荐

一年级语文《画家乡》教案


身为一位人名教师,我们要给学生一个优质的课堂。有的老师会在很久之前就精心制作一份教学计划。这样可以让同学们很容易的听懂所讲的内容,那么教案怎样写才好呢?小编收集整理了一些一年级语文《画家乡》教案,仅供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新课程改革从教师的角度来说,教师的角色要转位,教师的观念要转变。教师应重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的感受和体验,做学生的学习伙伴,在教学中与学生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从学生的角度来说,要体现学习方式的转变,要把接受学习变为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教学目标】

1、认识“宽、虾”等12个生字,会写“贝、原”等6个字。

2、朗读全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在老师的指导下,描画自己的家乡。尽可能多的引导学生参与语文实践活动。

【教学重点难点】

说明:

教学重点、难点的确定要根据自己班学生的实际和家乡的具体情况。

1、教学重点:

课文第2、3、4、5自然段,了解画的内容,体会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2、教学难点(依据第一、二册教材实际和学生的基础确定难点):

感知课文描写家乡景色的美丽;说自己家乡的样子;(确定这个难点主要是想学生年龄小不会留心家乡什么样,或根本不清楚家乡在哪。所以家乡一词要从广义理解:生活的所在地、故乡老家等。但不要出现说自己家所在的楼。)

【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法合作学习法重点突破法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准备】

1、通过观察、访问或与家长聊天,了解自己家乡在哪里和它的样子。

2、用小彩笔画自己的家乡或想象中的家乡的图片。

3、课文中图的课件或投影片。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请学生说说自己的家在哪里?

你想把自己美丽的家乡画下来吗?我们先学一学课文中的小朋友是怎样用画笔,向我们介绍家乡的?(由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拉近生活与学习的距离,体现学为所用,即学习有明确的目的。)

二、初读课文,读通课文:

1、自读课文,要求:

借助音节读准字音。

自主习得能力培养之一:巩固拼音的拼读技能;加强已识字的运用;学习认读新字。

2、同桌或小组内互相读课文(合作学习体现之一),要求:

⑴互读互助:

读要努力读正确,听要认真,发现错误帮他改正。

⑵读后标出自然段。

思路:这一过程除训练学生把课文读正确外,还培养学生的合作、互助意识--学生借助他人的帮助,在合作中形成能力。建构主义学习论认为:知识不是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生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下(一定的情境),借助他人(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教材、资料、媒体、实物等)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

3、检查反馈学生初读课文后的识字情况:

⑴内容:

读带有生字的词语或短句,强化识字

宽虾脚捡贝壳原奔密匹市楼

⑵形式:

可指名读、可开火车读

导语:

过渡到细读课文,了解内容。

三、细读课文,了解内容,感悟语言,体会情感:

第一板块:

1、再读课文,整体感知(把感知发现的自主学习权力留给学生,从而实现第一个从整体上了解课文内容。)

一年级《画家乡》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本课描写了浩瀚的大海,掀起万顷波涛。辽阔的草原,像无边无际的绿色海洋。连绵群山,威武雄壮;一座座现代化城市,高楼大厦耸入云霄。孩子们通过欣赏,能够从小热爱我们的祖国从小热爱自己的家乡,用他们五彩的画笔,绚丽的色彩,画祖国,画家乡。

【教学课时】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宽、虾”等十二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内容,激发学生热爱自己家乡的情感。

〖教学重点〗

认识生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的内容,激发学生热爱自己家乡的情感。

〖教学准备〗

沿海、山区、平原、草原、城市的图片。写有生字的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新课:

提问:你的家乡在那儿?说说你的家乡是什么样。你喜欢吗?想画出来给大家看看吗?

二、初读感知:

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边听边想课文中介绍了那几个小朋友的家乡,他们的家乡分别在哪里?

三、精读第二段,指导感悟:

1、教师出示沿海图片,提问: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有什么景物?小朋友在做什么?

2、抓住美的语言,朗读感悟:

⑴教师配乐朗读,学生看图欣赏,整体感受语言的美。

⑵学生画出最喜欢的句子读一读,再说一说为什么喜欢。

⑶学生自由朗读,认识生字:

图文结合认识生字“宽、虾、脚、捡、贝、壳。

⑷指导朗读重点词句:

“……那么……那么”的句式,表达了对大海的喜爱;

“一艘艘”“装满”要重读,体现鱼虾很多。

3、看图介绍涛涛的家乡。

4、师生共同总结学习过程:看图──读文──看图解说

四、小组合作学习第三段

看图:

这是谁的家乡?他的家乡在那里?有什么景物?

读文:

自由拼读──听同学朗读──找好词好句反复读──小组齐声表演读。

解说:

看图,用自己的语言解说图画。

四、自由选择一段自学:

1、学生在第四、五、六段中选自己喜欢的一段自学。

2、自学汇报:

⑴抢认生字:

原、奔、密、匹、市、楼。

⑵解说员解说图画。

⑶表情朗读最喜欢的句子。

⑷自学相同段落的同学齐读整段。质疑。

3、出示“读读说说”(P106),学生读句子、说句子。

五、实践活动:

画自己的家乡,介绍自己的家乡。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巩固本课生字生词,指导正确书写。

2、教给学生正确、规范的书写方法。

〖教学重点〗

巩固本课生字生词,正确书写。本课要求写的字。

〖教学难点〗

写好本课要求写的字。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识:

1、朗读课文。

2、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认读并组词说话。

二、指导认识书写本课的生字

1、观察“我会写”中的生字,找到结构的规律。

2、学生交流后汇报:

“我会写”中的生字为独体字、上下和半包围结构的字:贝、爱、男、原。

左右结构的字:虾、跑

3、探寻书写规律:

独体字、上下和半包围结构的字:在竖中线及横中线周围,书写紧凑。

左右结构的字:左小右大。

4、指导书写,教师随机指导。

【板书设计】

24、画家乡

涛涛──海边

山山──山里

平平──平原

青青──草原

京京──城市

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导学案


《画家乡》导学案
导学目标
1、认识“宽”、“虾”等12个生字,会写“原、贝”等6个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学习运用课文中章节的语言,表达自己对家乡的热爱。
4、让学生用最美丽的彩笔构画出自己可爱的家乡。
导学重难点
1、学会用“那么……那么……”的句式说话
2、能用上“那么……那么……”的句式模仿课文语言夸夸自己的家乡。
导学准备
生字卡片
预习学案
自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字音,读通课文。
导学案
第一课时
一、初读课文
1.教师范读,整体感知课文。
2.自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字音,读通课文。
3.整体感知,分节读课文。
谁已经从课文中了解了这些小朋友的家乡了?
(1)指图,谁知道,这位小朋友是谁?跟他打打招呼吧。他的画在第几自然段?
(2)这个小朋友又是谁呢?他的画又在第几自然段?读第三自然段。
(3)这个小朋友是——?(读第四自然段)
认读词语:“平原、奔跑”
(4)这个骑马的小朋友是谁?(读第五自然段)
认读词语:“又绿又密、一匹骏马”
(5)这最后一幅图的小男孩是谁呢?(读第六自然段)
认读词语:“城市、楼房”
(6)不知不觉,我们把课文的2-6自然段读完了,还剩课文的第一自然段和最后一自然段,谁能把它们连起来读一读?
二、交流反馈,指导读好难读句子
1.出示句子
“那个在海滩上赤着脚捡贝壳的孩子,就是涛涛。”
“她画的草原一眼望不到边。草长得又绿又密,羊群在草原上走来走去。一匹骏马从远处奔来,青青正骑在马上赶着羊群。”
(1)自读,指读。(读通)
(2)第一句读出停顿。
2.出示生字卡片
跟读,开火车读,齐读。
三、品读课文
1.指读描写海边的语段。
2.自读,说说涛涛的画中画着什么,你最喜欢的是什么。
3.交流,感悟。
(1)“他画的海那么蓝,那么宽。”
①、读句子,体会涛涛对大海的喜爱之情。
②、看,涛涛把大海画得多美,多蓝啊,他可不仅画了这些,他还画许多别的东西呢?你能看看图画说一说吗?
船那么那么
沙滩那么那么
③、用“那么……,那么……”的句式也来夸夸自己家乡的其它景物或特产。
(2)一艘艘船上装满了鱼和虾。
让学生从“一艘艘”和“装满”体会鱼虾多。
①、数一数,有几艘船啊?这么多船。看到的有四艘五艘,看不到的呢?怪不得课文中说是——(一艘艘)
②、船这么多,还有什么也很多?(鱼,虾)你从哪里看出来?
这么多鱼虾,我们可以怎么说呢?一()()鱼一()()虾。
船上的鱼可是装着的,你可以怎么说呢?(装满)
③、这么多鱼虾,快要从船上溢出来了,怪不得课文中说是:装满请你读读这一句,读出鱼虾船的多。指导有感情朗读,读出喜悦,读出自豪。
(3)涛涛为什么把自己也画进画中呢?(海边美,涛涛喜欢,玩快乐)
你能用朗读告诉我哪个是涛涛呀?
(分别着重读出:那个、赤着脚、捡贝壳、在海滩上)
(4)你们愿意做涛涛吗?生活在这样的海边感觉如何呢?
(5)难怪你要把这美景画出来呢?让我们也感受到你家乡的美,你的快乐。让我们一起美美地读读这一段,让我们把赞美、快乐的感觉读出来吧!
4.写字教字。
“贝”的最后一笔是长点,不能写成捺。
“虾”的右边一竖位置较低。
“男”字注意上下两部分分开写,切忌一撇到底
原:注意头上不能加上一点。
跑:最后三笔是横折、横、竖弯钩,不是横折钩、竖弯钩。
5.指导学生练习在田字格中描红、临写。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开火车认读生字并组词。
2.用“那么……那么……”说说已学的句子。
3.读读背背写涛涛家乡的段落。
二、自学课文
挑选自己最感兴趣的段落,读一读,划一划最让他们感到自豪的地方。
三、学习3-6小节
1.学习第3小节
(1)指读第3小节课文,说说最让山山感到骄傲的是什么?(高山、清水、大树)
你能自己试着用朗读表达出山山心中的骄傲吗?
(2)用“那么……那么……”改写文中的句子。
把“房前屋后都是又高又大的树”改成“房前屋后的树那么,那么。”
(3)想象说话:山山提着小竹篮,到树林里去采蘑菇。他采的蘑菇那么,那么。
2.学习第4小节
(1)指读第4小节课文,说说最让平平感到骄傲的是什么?
(2)改变句式填空
她画的平原那么平坦,那么宽广。稻子那么,棉花那么,菜地那么。
3.学习第5小节
(1)指读第5小节课文,你喜欢青青的家乡吗?为什么?
(2)改写句式
把“草长得又绿又密”改成“草长得那么,那么。
4.学习第6小节
(1)指读第6小节课文,你喜欢京京的家乡吗?为什么?
(2)改写句子
把“宽宽的街道,高高的楼房”改成“街道那么,楼房那么。
5.看插图,任选一幅完成口头练习。
____________的家乡在__________。他画的__________那么________那么___________。最让他感到自豪的是。
6.任选一段练习背诵。
7.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四、拓展训练
1、夸夸自己的家乡,想一想你想怎样画自己的家乡。
2、用上“那么……那么……”模仿课文的段落夸夸自己的家乡。
板书设计:24画家乡
那么…………那么
涛涛海边
山山山里
平平平原
青青草原
京京城市
家乡美

小学语文一年级:《画家乡》教学设计五


在上课时老师为了能够精准的讲出一道题的解决步骤。有的老师会在很久之前就精心制作一份教学计划。从而在课堂上与学生更好的交流,你们知道那些比较有创意的教学方案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小学语文一年级:《画家乡》教学设计五”,仅供参考,欢迎大家来阅读。

(一)揭题导入新课

你的家乡在哪儿?你喜欢吗?想画出来给大家看看吗?

(二)精读第二段,指导感悟

1.抓住美的景色,指导观赏。

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有什么景物?小朋友在做什么?你喜欢吗?

2.抓住美的语言,朗读感悟。

(1)老师配乐朗读,学生看图欣赏,整体感受语言的美。

(2)老师示范朗读,学生画出最喜欢的句子读一读,再说一说为什么喜欢。

(3)学生自由朗读,识生字。

图文结合认识生字“宽、虾、脚、捡、贝、壳”。

数数有几句话,每句写的是什么?

(4)指导朗读重点词句。

“那么……那么……”的句式,表达了对大海的喜爱;

“一艘艘”“装满”要重读,体现鱼虾很多。

3.看图介绍涛涛的家乡。[

4.师生共同总结学习过程:看图──读文──看图解说。

(三)小组合作学第三段

看图:这是谁的家乡?他的家乡在哪儿?有什么景物,他喜欢做什么?

读文:自由拼读──听同学朗读──找好词好句反复读──小组齐声表演读。

解说:看图,用自己的语言解说图画。

(四)自由选择一段自学

1.学生在第四、五、六段中选自己喜欢的一段自学。

2.自学汇报。

(1)抢认生字:原、奔、密、匹、市、楼。

(2)解说员解说图画。

(3)表情朗读最喜欢的句子。

(4)自学相同段落的同学齐读整段。

3.出示“读读说说”,学生读句子、说句子。

(五)看图,指导背诵

1.看图提示背诵。

2.看文听老师朗诵。

3.倾听同学背诵,回忆印证。

4.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六)实践活动

画自己的家乡,介绍自己的家乡。

教学思路:根据课文特点,以插图设计教学主线,体现课堂教学的形象性、情感性、创造性。课文插图是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增加课本的形象性而精心绘制的。利用插图来组织教学显得新颖别致,符合学生的心理,能给教学增色。

根据课文段落的特点,可以精读一段,明白学习方法后,指导学生小组合作学习,自己探索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自学能力。

小学一年级语文《画家乡》教案


作为大家敬仰的人民教师,要对每一堂课认真负责。老师需要提前做好准备,让学生能够快速的明白这个知识点。从而以举一反三的方式学会其他的知识点,你知道有哪些教案是比较简单易懂的呢?小编收集整理了一些“小学一年级语文《画家乡》教案”,希望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贝、男、虾、原、爱、跑”6个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感受家乡的美丽,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感情。

教学重点:

认识12个生字。流利的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感受家乡美在哪里。能读出家乡的美。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题,导入课文

1、出示“乡”,组词,再练习()的家乡

2、揭题《画家乡》,齐读课题

3、出示第一自然段,朗读,突出“美丽的”

板书:美丽的家乡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师范读,生找一找:课文写了几位小朋友的家乡

2、交流,划出每个自然段的第一句话,读一读

3、自由读课文,提醒学生注意读书姿势及读准字音。

4、跟录音轻轻试读

三、学习生字词语

1、出示标有拼音的词语。点名读;齐读;

2、擦去词语中的拼音。点名读;齐读

3、四人小组学习生字,并说说怎么记住它。

4、单个生字变序抽读

四、再读课文

1、给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

2、自己选择最喜欢的段落练一练

五、巩固练习

1、圈出正确的拼音

奔(ben、beng)宽(kuan、kan)市(si、shi)原(yuan、yan)

2、比一比

四----匹;下-----虾;贝-----见;现------宽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出示词语,点名检查

2、抽个别词语检查

二、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1、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段落读一读

2、教学第4自然段

(1)自由读第4自然段,说说平平的家乡美在哪里?

(2)交流,师指导并板书:

海边

美丽的家乡、山里

平原平坦、宽广(风景美、物产丰富)

草原

(3)有感情地朗读。练读;录音

3、四人小组自由尝试学习其他段落

4、交流,师指导,并进行有感情地朗读,板书:

海边、蓝、宽

山里、山高水清

美丽的家乡、平原、平坦宽广、风景美、物产丰富

草原、一眼望不到边

5、整体朗读课文

三、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1、指导朗读

2、练读

3、背诵

四、语言文字训练

他画的海那么蓝,那么宽。

他画的平原那么平坦,那么宽广。

——那么——,那么——。

五、书写指导

六、课后延伸

画画自己的家乡

画家乡

一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教案


相信很多老师都希望自己的课堂上同学们能够积极的与自己互动。所以老师在写教案时要不断修改才能产出一份最优质的教案。从而在课堂上与学生更好的交流,你们知道那些比较有创意的教学方案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一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教案”,欢迎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收藏。

一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教案

14《鲜花和星星》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7个生字,自主发现识字的方法,培养主动识字的能力。

2、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儿童生活的情趣。

3、模仿课文第一小节,进行说话练习。

教学重点及难点:

识记7个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儿童生活的乐趣和大自然的美。

教学准备:

1、学生课前到野外看野花,夜晚看星空;

2、教师准备教学课件、小卡片。

教学过程:

一、猜谜导入,提示课题。

1、出示谜语:它的家在夜空,它是夜空的小眼睛,一闪一闪亮晶晶,夜夜都在放光明。

2、导入。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首关于星星的儿童诗。

出示课题:13、鲜花和星星

指名读;齐读(指导“星星”的第二个字读轻声)。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1、请小朋友打开课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借用拼音,也可以向周围的同学请教。

(学生自由练读一遍)

2、课件出示:课文(生字泛红),提出再读要求。

请小朋友先读读诗中变红的生字,再读这首诗。

3、检查自读情况,及时正音。

师小结:适当归纳一下小朋友说的几种识字方法。

三、朗读感悟,体会情感。

1、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说说要用怎样的心情(或语气)去读课文?(学生自由练读)

2、选择你喜欢的一小节读一读。

(指名几位学生读)

3、范读。请小朋友闭上眼睛,看小电影。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四、拓展延伸,运用语言。

1、课件出示:《草原的早晨》插图。

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画面,完成下面填空:

我最喜欢

草原上遍地的___________:

这里___________,

那里___________,

真比______________________还多。

2、课件出示一组图片。

(1)请小朋友选择自己喜欢的一幅图,与小伙伴合作,口头说一首诗。(小组合作)

(2)展示口头作品。

五、课堂总结。

1、小朋友,这节课你们学得快乐吗?

请你们回去后,把自己编的小诗念给爸爸妈妈听,让他们也快乐快乐,好吗?

2、星期一的微机课上,你们可以请徐老师帮忙,找一些写我们儿童生活的诗歌,有条件的同学也可以在自己家中的电脑上找,下星期的班会课我们要举行诗歌朗诵会。

15《放小鸟》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揭题

1.导入: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新课文《放小鸟》。

2.板书课题:放小鸟

3.指名读题,齐读题。

4.质疑:读了课题,你们想知道些什么?

过渡:读了课文,相信你们自己就能明白了。

二、赏听课文范读,了解课文大意

要求;认真听说议听后你知道了些什么?

三、初读课文

1.自读课文,出示要求。(你们一定能做到: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检查自读情况(出示生字词)

⑴自由读。

⑵同桌互读,相互纠正。

⑶指名同桌读。

过渡:读准了这些字音,相信你们一定能读通课文。

三、教学生字

1.出示生字“闪”、“非”、“找”、“想”

2.交流记住生字的方法

3。给生字宝宝组词、扩词并选词口头造句

4.学生描红

5.练写《习字册》

第二课时

第二课时

一、导入:

1、同学们,你们喜欢自己的爸爸妈妈吗?(喜欢!)

2、为什么?(我的爸妈为我买很多的学习用品,还有许多的好吃的东西!

我的爸爸妈妈每天送我上学、接我放学回家……)

二、教学第一自然段。

1、瞧,小鸟来了。(出示小鸟)

2、你觉得这只小鸟可爱吗?为什么?(颜色、动作,随着学生回答出示:绿色的羽毛、黄色的嘴巴,两只眼睛一闪一闪的。非常可爱!指导朗读。我听出来了,这只小鸟的羽毛特别漂亮,我们学着他的样子一起来读。啊,这只小鸟的嘴巴特别好看……它的小眼睛多亮呀……)小朋友一说,老师也觉得这只小鸟特别可爱。打开书本找一找,课文里是这样描写这只小鸟的吗?

出示图片。

三、教学第二、第三自然段。

1、正当我急得不知道怎么办的时候,发生了什么事情?赶快读读第二、第三自然段。(学生自由读)

2、指答。(我知道了,又来了一只小鸟!出示图片:鸟妈妈来找小鸟了。我知道了小男孩把小鸟给放了。……)

3、小作者那样的喜欢小鸟、害怕失去小鸟,他怎么会放了小鸟呢?(因为鸟妈妈来了。小作者不忍心看小鸟和妈妈分离。……)

4、鸟妈妈发现自己的孩子不见了,它非常的着急:顾不得吃饭、顾不得喝水、赶忙去找自己的孩子,大树上没有、小溪边没有、草地上也没有,一天、两天,找了好几天都没有看见自己的孩子。现在终于找到了,(放课件:鸟妈妈在窗外向笼中的小鸟焦急的叫着!)却发现孩子被关进了笼子里,鸟妈妈急不急?(急)课文中用哪个词表示的?(焦急)听,鸟妈妈在叫小鸟呢!它的叫声是那样的?(着急、焦急)

5、焦急,什么意思?(非常着急)谁来做一做这只焦急的鸟妈妈?(指读:那声音听起来多焦急呀!)

四、教学第四自然段。

1、小男孩把小鸟放了吗?(放了。)

2、瞧,(课件:小鸟和妈妈一起飞走了,小男孩高兴的拍起手来!)

3、小男孩把小鸟给放了。(在题目位置小鸟的前面用不同颜色的彩笔描一遍:放!)

4、一起把这篇课文的题目来读一读。齐读题目。

5、小鸟飞出笼子,就要跟着妈妈飞走了,他会对小男孩说什么话?(“谢谢!”“我一定会回来看你的,再见!”“我一定会报答你的”“你才是真正的爱护我们鸟类的人!”……出示:小鸟对小男孩:“。”)

6、总结:小鸟的自由,小鸟的快乐,就是我最大的快乐!多么美好的一幕啊!如果人人都能捧着一颗爱心!人人都能献出一点爱,我们的世界就会变的更加美丽!(板书:画心,)跟老师说“爱小鸟”。(多说几遍)出示段落让我们带着祝福齐读最后一段!

五、总结全文,深化主题。

1、小男孩把小鸟放了,因为他明白了爱小鸟就要给它——自由!

2、小鸟是益虫,上学期我们学习的《护林军》大家还记得吗?出示:一起来读一遍!

3、小朋友,你们想看看那些可爱的鸟吗?(想)下面我们就来观看一些鸟类的图片。(放各种可爱的小鸟图片,。)

教师简介:鸟儿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他们给自然界带来了生机,给人类增添了乐趣。许多益鸟还为生态平衡做出了贡献。

16《这儿真好》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7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9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认识2个偏旁部首。

3、了解小熊是怎样找到朋友的,知道“这儿”好在哪里。教育学生从小要懂得爱护环境。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认识本课生字词,精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悟朗读。

2、了解小熊是怎样找到朋友的,知道“这儿”好在哪里。教育学生从小要懂得爱护环境。

一、激趣导入

出示小熊图,问:瞧,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只什么?认识吗?

想知道小熊的故事吗?——今天我们要学的第15课讲的就是这个小熊的故事(贴小熊图)。让我们打开书,一起来学习这篇课文。

二、初读课文

1、课文比较长,生字也比较多,遇到不熟悉的字划出来,多读几遍,看你读几遍能把这个故事读下来。——生自由读课文,师巡视。

2、检查生字:小熊还带来了一些生字朋友,你们认识吗?

三、精读课文,指导感情朗读

1、词语会读了,课文小朋友也会读了吗?我请一个小朋友起来读读第一自然段,其他小朋友仔细听。

2、读了这一段,你知道小熊住在哪里吗?(简笔画:荒岛)

想象:荒岛会是什么样的啊?(没有树,没有花,光秃秃的)

3、学习第二自然段

(1)小熊这么想找朋友,这时候,它看到什么了?(贴“云”)——谁来读读第二自然段。

小熊多么着急地想找个朋友啊,谁来着急地读一读?

引读:我们现在都是小熊了,看到天空飘来一朵云,连忙问:“——”(指导读出着急找朋友的心情)

4、学习第3自然段

(1)多着急找朋友的小熊啊!那云儿是怎么说的呢?快点往下读读——生自由读——谁来说说云儿怎么说的?(还有谁也找到这个地方了?

(2)师演示:把白云变成一棵树

问:云儿飘来飘去不说话,变成了什么?

那云儿这是什么意思啊?谁来告诉大家?

——它是让小熊种树啊,小熊明白了吗?它是怎么做的?

(3)示:“小熊明白了,它在岛上种呀种,种了许多小树苗。”

——小熊种的树多吗?想一想,这句话应该怎样读?

(4)那么种了这么多小树,小岛怎么样了?再接着往下读一读,示:“一年,两年,小树苗长大了,漫山遍野,绿叶成阴。”——谁愿意读给大家听?

(5)那怎样才是“漫山遍野,绿叶成阴”呢?

5、学习第4、5自然段

过渡:小岛在小熊的辛勤劳动下,到处都长满了小树,漫山遍野,绿叶成阴,变得多美呀!那他找到朋友了吗?——快速读读第4、5自然段。

四、回归整体

喜欢这个故事吗?回家能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吗?要讲好这个故事,首先得把课文读好,读熟,让我们拿起书,再把这篇课文来读读,老师给你们配上音乐。——学生配乐朗读。

五、复习生字词

故事中的生字宝宝还舍不得大家呢!谁来读?

示没有拼音的生字词,学生认读——奖——课后拿着卡片考考其他小朋友。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会写本课7个生字,认识2个偏旁。

一、复习检查

1、按课文内容填空

这儿原来是一个()的荒岛,后来小熊在这里种了(),几年后,这儿()(),()、()、()到这儿安家落户了。

2、说说“这儿”好在哪里?

有树木:一年、两年,小树长大了,漫山遍野,绿叶成阴。

有动物:许多小鸟飞来了,小鹿啊,小象啊,小猴啊都划着船来了。

这儿绿化搞的好,空气新鲜,绿叶成阴,生活在这里一定很愉快。

二、学习生字

出示生字:座玩空呀年象极

1、自主学习,说说用什么方法来记字形(留下足够时间,让学生思考,互相交流)

2、结合学生发言,教者小结:

3、指导写字:

4、按笔顺描红。

三、作业

练习写生字,习字册描红。

17《世界多美呀》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7个生字,并能正确、美观地书写;认识1个偏旁。

教具准备:挂图、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你们周围的世界是什么样的?

2.有一只小动物也说“世界多美好呀”,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

1.借助拼音自读课文。

2.再读课文,把生字词和小节号画出来。

3.检查自学效果。(出示生字词)

⑴自己读读生字词,想想:在字音上你有什么要提醒同学的?

⑵正音。

⑶指名读词,开火车读,齐读。把生字词带入课文再读一读,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4.指名读词,开火车读,齐读。

三、初步了解课文大意。

1.再指名朗读课文,边听边想:课文中“世界多美呀”是哪只小动物说的?

2.它是什么情况下说的?

3.你也能像刚才阿姨一样,把这篇课文读给大家听吗?

1).自读,指读,赛读。

2).全班读课文。

四、教学生字

书读得好,字也能写得好。

1.出示生字卡片,巩固生字读音。

教学“羊字头“。

2.看课后笔顺表,自学生字的笔顺并描红。

3.反馈检查“世、美”的笔顺。

1).指导写字。

2).师范写四个字,生描红、临写。

3).生写剩余的生字。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2.理解文中词语的意思。

3.了解小鸡孵化的过程,同时感受大自然的美丽,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教具:挂图、生字卡片、绿茵茵的绒布。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抽读生字卡片。

2.“世界多美呀”是谁说的?

3.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二、细读第一自然段

1.自读第一自然段。

2.读完后,你知道了什么?

3.谁能用“先……后……”说说小鸡在蛋壳里的活动?

三、细读第二自然段。

1.指名读第二自然段。

2.课文告诉我们什么呢?

3.你怎么知道小鸡啄壳很吃力的?能读出这种吃力的语气吗?

5.看到这么美的景色,假如你现在是蛋壳中的小鸡,你会怎么说?怎么做?

6.那么让我们把美丽的景色记下来。

7.指导有感情地背诵。

四、细读第三自然段

1.蛋壳中的小鸡跟你们一们,迫不及待地钻出来!

2.听完后,你感受到小鸡非常想出来吗?

3.你还体会到了什么?

4.你们能把小鸡这种急切、兴奋的心情读出来吗?

5.现在,我们也来做只小鸡,做做出壳的动作。

五、细读第四自然段

1.是呀,小鸡看到如此美丽的世界后,会说些什么?

2.齐读第四自然段。

3.谁愿意当当这只小鸡来赞一赞这美丽的世界?

4.指导有感情朗读课文。

5.指导有感情背诵课文。

六、总结

18《月亮和云彩》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10个认读生字,会写7个应掌握生字,认识新的偏旁部首“禾”。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使学生明白“跑得快的是云彩不是月亮”。

3、培养学生仔细观察事物的习惯,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景导入,引入新课

课前听一首歌,《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

1、谈话引入:一群孩子在一个晴朗的夜晚里在院子里看什么呢?

请大家打开书本P82,看看书上的小朋友在看什么?

(充分利用教学插图,训练学生观察,引发学生想象,实现形象感知和语言体会的衔接。)

2、引入新课:他们对着天空在指指点点说些什么?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就知道了。(师板书课题)

3、学生齐读课题

(通过情境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初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1、学生自学课文和生字

2、检查自学情况

三、再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并看看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把它标出来。(要求语句读通顺,读流利)

2、指明分段读课文,其他学生注意听再评价。

3、想象课文主要写一件什么事。

(阅读教材的每一篇文章都来自于生活,我们应重视阅读教材与生活的沟通。在朗读指导中创设情景,唤醒学生的生活体验,让朗读贴近生活,联系生活,让课堂充满活力。)

四、朗读感悟

1、指名朗读课文(其他学生听后评价,激起读书兴趣)

2、学生自由朗读,边读边想,读了课文,自己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不懂的画出来。小组同学讨论,互相学习。

3、指导学生读第一自然段,并练习用“一会儿------一会儿-------”说话。

五、小结:

学了这课课文,你有什么收获?

六、布置作业:

回家仔细观察,月亮和云彩到底谁跑得快?

(课标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因此,在课堂上,尽量多的创设学习氛围,让学生大胆地发表自己的意见)。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

1、上节课,同学们已经学习了课文,知道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指名回答。)

2、那么李小文说得对吗?

学生汇报自己观察的结果。

二、巩固生字,指导书写。

1、师出示本课生字卡片,指名读。

2、“开火车”读,赛读。

3、自由读一读生字,同桌互读,边读边想,如何记住这些生字。

4、说说怎样记住这些生字,随机学习新的偏旁部首“禾”

(利用比较法,加部件或写出相似字比较,师及时点拨、总结比较,提示学生认知。)

三、词语积累

1、生字宝宝回到了课文中去,请大家再读一读课文。

(学生齐读课文有助于学生从课文的局部内容上,梳理语言的整体感知,反思对事物的认识。)

2、读读“词语花篮”中的词语。

3、你还想从课文中积累哪些词语写下来。

四、总结全文

《练习6》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在生活实践中学习生字词,建立图象与词语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走上生活实践中学习使用语文的道路。

2.积累成语、儿歌。

教学准备:教学挂图、生字词卡片

教学过程

一、教学第一题

1.(出示挂图)你从图上看到了什么?

2.学生说一样词语,师就出示一组词语卡片。

3.反复抽卡片读音。

4.去掉拼音读词。

二、教学第二题

1.(出示挂图)你看到图上画了什么?

2.是呀,山野上长满了树木,绿叶一大片一大片的,我们就说——(出示卡片:“漫山遍野,绿树成荫”。

3.这么多的树都是经过很长时间,由一棵棵小树长成这样根深叶茂的大树的。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让学生动脑、动手、动口,在生活实践中学语文。

2.学写铅笔字,认识“走之底”的写法。

教具准备

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教学第三题

1.你们喜欢体育比赛吗?是什么?你们喜欢哪些体育明星呢?

2.带来照片吗?我们班今天就来搞个“小小体育窗”的展览,把你们带来的照片贴在展览板上,再介绍一下。

3.谁来当当这次展览的主持人呢?

4.自己在下面可以准备一下,同座位可以相互说说,补充一下。

5.请班上能力强的一位学生上来当主持人,在他的穿针引线下,学生依次上来介绍,师生共同评议。

6.师总结。

二、教学第四题

1.指名读题。

2.这三个字有什么相同之处?

3.那么怎么写好走之儿呢?可发认真观察一下。

4.师讲解“走之儿”怎么写好。

5.师范写生字,生描红、仿写。

6.反馈检查。

小学语文一年级:《画家乡》教案一


教学设计:

一、谈话导入新课

小朋友,如果你有一支七彩的画笔,你最想画什么呢?(学生自由交流)

今天,我们班上来了几位小画家,他们都画下了自己美丽的家乡。(板书:画家乡)想看看吗?

二、初步感知,学习生字词

1、课件依次出示画面,师配乐范读2-----6小节。

2、引:他们的家乡美吗?课文写得更美,赶快去读一读吧!注意度准字音,把课文读通顺。遇到难读的字多读几遍,还可以请教你的同桌或老师。开始吧!

3、学生自读课文。

4、检查学习情况:

(1)生字

(出示带拼音生字卡片)谁最能干,能当小老师来领读-----个读-----开小火车读

(2)词语

课件出示词语)生字躲到词语中了,你还能读吗?

自由练读-----指名读-----齐读

5、小结:小朋友真能干,生字、词语都能读了,我们学起课文来就容易多了。

三、精读第二段,指导观赏涛涛家乡的美。

1、出示画面:这是谁的家乡?仔细观察,说一说你从图上看到了什么?

2、认真地读一读第二段,找一找涛涛到底画了些什么?

3、涛涛的家乡美在哪里呢?现读读课文,把你喜欢的句子多读几遍。

4、交流:

(1)他画的海那么蓝,那么宽。

显示句子-----指名读-----引导说句()那么(),那么()。

(2)一艘艘船上装满了鱼和虾。

引导读好“一艘艘”、“装满了”。

(3)那个在海滩上赤着脚捡贝壳的孩子,就是涛涛。

引导感受涛涛在海边生活的乐趣。

5、师生合作读。

6、此时此刻,你想对涛涛说些什么呢?

7、假如你是涛涛,你怎样向其他小朋友介绍你的家乡呢?

自由准备-----指名介绍(注意人称转换)

8、小结学法,引导自学第三段。

刚才我们一起欣赏了涛涛画的家乡。我们先看图,观察图上画了些什么,然后读课文,找涛涛画了些什么,接着美美地读了喜欢的句子,最后还当小导游介绍了涛涛的家乡。老师想请小朋友用刚才的学习方法和你的同桌一起学学第三段。

四、同桌合作学习第三段

1、学生自学,教师巡视指导。

2、交流

(1)指名读自己喜欢的句子。

(2)指导朗读。分句----整段

(3)当小导游介绍。

五、书写指导:贝原男

六、课外作业

画画我们的家乡,下节课也请小朋友学习课文的写法来介绍你们画的家乡

教学目标:

1、认识“宽、虾”等12个生字,会写“贝、原、男”3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2、3段课文。

3、能运用语言,介绍涛涛和小青的家乡。

小学语文一年级:《画家乡》教学设计十二


教学内容:

1、结合自己所画的家乡内容进行口语交际训练。

2、字的反馈检查及字的运用。

3、指导用"一望无际"造句。

关于课文:

这篇课文写的是美术课上,孩子们用彩笔画家乡的事。通过三个孩子不同的画,展现出他们各自家乡的美丽,表达了孩子们爱家乡的情感。

第2--4自然段具体描述了小青、小松、小波3个孩子所画的家乡。小青画的是山林,那里山峰高,瀑布美,屋前屋后都是高大的树。小送画的是一望无际的大草原,那里草绿,牛羊多。小波画的是辽阔的大海,那里海水蓝,海面上有装满货物的轮船。他们的画画出了各自家乡的特点,更有趣的是,他们把自己都画到了画中:小青提着小篮子在丛林里采果子;小松正骑在马上赶着羊群;小波在码头上迎接爸爸,从而表达自己对家乡的热爱。

把握两个整体:

1、文章是一个整体:第一自然段由"我们在美术课上画自己的家乡"引出课文;第2、3、4自然段"通过三个孩子不同的画展现自己家乡的美--山林、草原、海边"展示课文内容;第五自然段总结"画了许多画,感受家乡多美,祖国多美",从而构成一篇完整课文。

课文结构清晰--引出课文、并列展示、总结抒情。

课文内容丰满--2、3、4自然段各为一个独立的整体。(2自然段有山高、水美、树大和动感的富有情趣的小青采果子,用画笔绘出了山林的美;3自然段有草原的广阔、碧绿、富有和勇敢勤劳的小松奔马放牧,构成一幅动态的画面;4自然段有大海的宽阔、海水的碧蓝、海面上有繁忙的货船和码头上一个迎接爸爸出海早归的孩子,画出了既有景又有情的海边生活。

2、家乡的美构成了祖国山河整体的美:三个并列的美丽家乡景象是"祖国多美"的其中一部分,且有不完整性,那正是给教师与学生开发的广阔空间--展示学生自己家乡的美,从而使祖国的美更加充实。

关于教学目标:

1、学会8个生字,认读5个生字,认识"山"字旁。

2、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感受家乡的美丽。

3、能说说自己的家乡在哪里,什么样

4、会用"一望无际"写一句话。

5、背诵自己喜欢的自然段。

关于教学重、难点:

说明:教学重点、难点的确定要根据自己班学生的实际和家乡的具体情况。

1、教学重点:课文第2、3、4自然段,了解三幅画的内容,体会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2、教学难点:(依据第一、二册教材实际和学生的基础确定难点)

(1)感知课文描写家乡(山林、草原和海边)景色的美丽;说自己家乡的样子;

(确定这个难点主要是想学生年龄小不会留心家乡什么样,或根本不清楚家乡在哪。

所以家乡一词要从广义理解:生活的所在地、故乡老家等。但不要出现说自己家所在的楼。)

(2)会用"一望无际"写一句话。(首先要了解词义,其次要与生活实际联系,再有是写一句话。)

难点的处理办法:分散和随即。

教学资源准备:

1、通过观察、访问或与家长聊天,了解自己家乡在哪里和它的样子。

2、用小彩笔画自己的家乡或想象中的家乡的图片。(结合语文课本中的图画如《浪花》、《小山村》等课文;也可结合美术学课的内容。)

3、课文中三幅图的课件或投影片(有条件的学校)。

目的是尽可能多的引导学生参与语文实践活动。

教学设计依据的教学理念:

1、落实自主学习。现代心理学认为:人的知识的获得是自主习得的过程。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必须承认学生认知基础,他们已经有了一定获得信息的能力、感受语言的能力。教师要大胆放手把读书感知--读书感悟--读书体情的权力给学生。叶老曾经说:"一篇文章学生也能粗略地看懂。"教师就应该引导学生"试着理解、试着揣摩",从而获得知识和情感体验。

2、加强合作学习。合作学习利于学生间、师生间语言交流、情感沟通、思维碰撞。本课"说说自己的家乡在哪、什么样"的口语交际过程,应是在学生间、师生间进行的,教师要给学生交际的空间。可自由选择合作伙伴(因区域不同而定)(因兴趣、想法不同而定)等。其间教师要深入小组中,注意学生思维空间的打开,在合作中培养学生语言运用能力、交际能力。但此过程还要注意尊重学生的个性体验。

3、力求学科整合。本课内容与美术学科联系甚密,且学生因年龄小对画画又特别感兴趣。教学中教师要满足学生的这一需求,让学生在语言与简笔画之间建起桥梁,培养学生的动手绘画能力、想象能力、创新能力。

4、会用"一望无际"写一句话。

5、背诵自己喜欢的自然段。

关于教学重、难点:

说明:教学重点、难点的确定要根据自己班学生的实际和家乡的具体情况。

1、教学重点:课文第2、3、4自然段,了解三幅画的内容,体会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2、教学难点:(依据第一、二册教材实际和学生的基础确定难点)

(1)感知课文描写家乡(山林、草原和海边)景色的美丽;说自己家乡的样子;

(确定这个难点主要是想学生年龄小不会留心家乡什么样,或根本不清楚家乡在哪。

所以家乡一词要从广义理解:生活的所在地、故乡老家等。但不要出现说自己家所在的楼。)

(2)会用"一望无际"写一句话。(首先要了解词义,其次要与生活实际联系,再有是写一句话。)

难点的处理办法:分散和随即。

教学资源准备:

1、通过观察、访问或与家长聊天,了解自己家乡在哪里和它的样子。

2、用小彩笔画自己的家乡或想象中的家乡的图片。(结合语文课本中的图画如《浪花》、《小山村》等课文;也可结合美术学课的内容。)

3、课文中三幅图的课件或投影片(有条件的学校)。

目的是尽可能多的引导学生参与语文实践活动。

教学设计依据的教学理念:

1、落实自主学习。现代心理学认为:人的知识的获得是自主习得的过程。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必须承认学生认知基础,他们已经有了一定获得信息的能力、感受语言的能力。教师要大胆放手把读书感知--读书感悟--读书体情的权力给学生。叶老曾经说:"一篇文章学生也能粗略地看懂。"教师就应该引导学生"试着理解、试着揣摩",从而获得知识和情感体验。

2、加强合作学习。合作学习利于学生间、师生间语言交流、情感沟通、思维碰撞。本课"说说自己的家乡在哪、什么样"的口语交际过程,应是在学生间、师生间进行的,教师要给学生交际的空间。可自由选择合作伙伴(因区域不同而定)(因兴趣、想法不同而定)等。其间教师要深入小组中,注意学生思维空间的打开,在合作中培养学生语言运用能力、交际能力。但此过程还要注意尊重学生的个性体验。

3、力求学科整合。本课内容与美术学科联系甚密,且学生因年龄小对画画又特别感兴趣。教学中教师要满足学生的这一需求,让学生在语言与简笔画之间建起桥梁,培养学生的动手绘画能力、想象能力、创新能力。

小学语文一年级:《画家乡》教学设计十三


教学时间:二教时

教学流程及设计意图

第一教时

教学要求: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入手,引导学生自主感悟学习课文的几个段落,并随文识字。

教学环节:

一、新课引入:

(一)出示课题——画家乡,读题。

(二)你的家乡在哪儿呢?喜欢吗?

(三)你想把自己的家乡画给大家看看吗?

二、展示家乡图,说说自己的家乡。

(一)把画好的家乡图展示给同学看。

(二)用几句话来说说自己的家乡。

1、自主说。

2、同桌互说。

(三)整体感知课文。

1、我们都有一个美丽可爱的家乡,让我们来看看几位新朋友的家乡,他们的家乡是怎样的呢?

2、听录音整体感知课文。

3、听后说说谁与我们是同乡?

三、在比较中学习课文段落,自主体验感悟课文内涵(以“山山”、“平平”的家乡教学为例)。

(一)分组,以相同的生活区域为标准。

(二)欣赏景色美。(先欣赏同乡的美景)

1、看课件——(以“山山”的家乡为例)

2、请学生讨论说这画是什么地方?是谁的家乡?哪些景物最喜欢?画中的小朋友在干什么?

(三)配音乐,朗读第3自然段,感受语言美

(四)说话训练:请生活在同地区的学生说说自己与山山的家乡有哪些相同、不同之处。

(五)欣赏语句,运用语句。

1、用“~~~~”划出自己喜欢的句子多读几遍。

2、学会用“那么……那么……”句式,表达自己对家乡的喜爱。

3、随文教学有关生字。

四、在学习第3自然段的基础上,让学生自学自己认为比较熟悉的家乡。

1、选一个自己认为比较熟悉的家乡图片,自学。

2、完成口头练习。

____________的家乡在__________。他画的__________那么___________那么______________。还有___________,那个孩子___________。

3、指导感情朗读。

4、会欣赏美的语言并背诵。

五、感情朗读有关章节。

六、作业:

1、选择自己喜欢的部分背诵。

2、了解、搜索自己不太熟悉的生活区的有关情况。

第二教时

教学要求:对于不熟悉的生活区域,通过询问、查资料等手段合作、探究学习有关段落。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检查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用“那么……那么……”说说已学的句子。

二、介绍自己搜集的有关资料。

1、介绍自己搜集的是谁的家乡资料。

2、汇报是通过什么方法搜集到资料的。(上网、查书……)

3、说说自己资料中介绍的与课文内容有哪些相同,有哪些不同?

三、根据学生的交流合作,学习有关段落。

(一)分组,以搜集相同区域资料为标准

(二)以“涛涛”的家乡教学为例。

1、作为海边长大的孩子,涛涛最引以自豪的是什么?

2、“涛涛”又是怎样来介绍自己的家乡呢?

3、教学生字“虾”“贝”的音、形、义。

4、配乐,感情朗读。

5、自己认为写得好的句子多读几遍,并记住。

6、看课件读课文,用自己的语言来解说涛涛的家乡。

7、根据自己手中的资料,你会怎样说说自己的家乡。

(二)拓展:

1、学着课文中的介绍,给你自画的家乡图旁边写上一段话,要求用上“那么……那么……”来赞美自己的家乡。

2、写好后请你当导游,说给小组内的同学听一听,评一评,改一改。

四、作业:

1、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背诵。

2、把自己的家乡介绍给朋友。

设计理念:

新课程改革从教师的角度来说,教师的角色要转位,教师的观念要转变。教师应重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的感受和体验,做学生的学习伙伴,在教学中与学生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从学生的角度来说,要体现学习方式的转变,要把接受学习变为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从课程内容来说,要体现学科与学科之间的相互融洽,利用课程资源,招展语文课的内涵。

设计特色:结合学生实际,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入手设计教学。

教学目标:

1、认识“宽”、“虾”等12个生字,会写“原、贝”等6个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学习运用课文中章节的语言,表达自己对家乡的热爱。

4、让学生用最美丽的彩笔构画出自己可爱的家乡。

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教学预案


身为一位人名教师,我们要给学生一个优质的课堂。就必须编写一份较为完整的教案,这样有利于我们准确的把握教材中的重难点。从而在之后的上课教学中井然有序的进行,你们知道那些比较有创意的教学方案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教学预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教学预案

识字6

教学目标:

1.认读“海——领”十四个汉字;掌握“沙——苗”六个字的读写及运用。

2.朗读课文,读流利优美,在头脑中再现画面。在朗读中体会量词的用法。

3.能留心观察周围事物,尝试用数量词表达熟悉的事物。

识字、朗读。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小组合作

识字卡片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合作交流,展示预习内容

昨天,我们预习了课文,还选了自己喜爱的一句话画成一幅画。现在请小画家们把自己的精彩

作品拿出来,小组内互相说说你画了什么。

小组内交流,师参与交流,选四幅图贴于黑板。

图中画有哪些景物?能用数量词说说吗?

二、情境导入课文学习

1.从第一幅图引入:海滩的风景真美啊!谁可以当导游,带我们去海边玩一玩?

2.指名介绍第一幅图。

3.引导学生从书中找到相应的一句,自读,指名读,齐读。

4.课件展示生词:海鸥、沙滩、军舰、帆船

5.开火车读,同桌互相考读。

6.课件隐去熟字,留生字:海、鸥、滩、军、舰

7.自读,小组交流记字方法。

8.总结学生识字方法:

“鸥”,是“鸟”字旁,是鸟的一种;“海鸥”是在海上飞的鸟。谁能画一只在海上飞的海鸥

“滩”,是“氵”,跟水、沙土有关。谁能画一片沙滩?

“舰”是“舟”字旁,跟船有关;“军舰”是军事上所用的一种船。谁有军舰的图片,请贴在

黑板上。

“帆”是“巾”字旁,跟布有关。帆船是怎样的一种船,谁能用图表示出来?

猜谜识字:

每天都有水(海)。小区里飞来一只鸟(鸥)。水爬沙滩,太难太难(滩)。把车盖住(军)

。看见一只小船(舰)。

三、引导学生小组自学其余三句

1.小组户主学习。

下面再看另三幅图,小组商量一下,看你们最喜爱哪一幅,讲出图意,再找到相应的一句自学

,要求读优美,圈出要学的字,想办法把字认准记牢。哪组学得好,我们请他们上来做小老师

教大家学。

生自学,师临场指导。

2.自学展示:

请学习良好的四人小组上台,一人做导游,指图讲解,带大家“游览”。一人带同学们读相应

的一句,另二人(可用生字卡片)教大家学本句中的生字。台下同学可自由提问,台上四位“

小老师”作答。

如:一条大布巾,风儿一吹就前进(帆)。两个好朋友,都有禾字旁,春天绿又绿,秋天黄又

黄(秧、稻)。周围有土,中间养鱼(塘)。虽说叫小溪,却把大字踩脚底(溪)。有的长长

有的弯,大口一吹它就响(铜号)。干字戴顶竹叶帽(竿)。

四、复习巩固

认清字形:

(1)引导发现偏旁跟事物之间的联系:

“海、滩、溪”跟水有关;“舰”跟船有关;“秧、稻、塘”跟禾苗、泥土有关;“鸥”跟

鸟有关。

(2)熟字加偏旁识字:干—竿;同—铜;令—领

(3)字形比较识字:亏—号

师展示“一只海鸥”等十六张词卡,指名看图找词卡,贴词卡,并做小老师带大家读。

指导学生借图及词卡背诵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多种形式读课文,巩固生字

1.两分钟自由朗读,看谁读的遍数多。(目的是让学生在竞争中读熟课文)

2.小组分节朗读比赛,看哪组读得最流利最整齐。

3.师生对读:

师读数量词,学生说相应的事物词;师说事物,学生对数量词。

生读数量词,老师说相应的事物词;生说事物,老师对数量词。

4.齐读全文。

二、入情境背诵

1.展示四张图画,看图背诵。

2.师带生边做动作边背诵。

三、巩固识字练习

1.听老师报“带颜色”的词,生听词在词语卡上填色。如师报“一片金色的沙滩”,生则把“

一片沙滩”涂成金黄色。

2.“带颜色”读词,如读“一只洁白的海鸥,一片金色的沙滩”等。

四、指导写字

1.字形分析,范写,学生书空。

沙、海:都有三点水。左右结构。要写得左小右大。注意“沙”字右边的“小”要去钩。

桥:注意右边的第一笔为撇,不要写成横。

竹:注意右边最后一笔要写成竖钩。

军、苗:都为上下结构。注意要写得上小下大。

“海、沙、桥”左窄右宽;“军、苗”上窄下宽;“竹”左右对等。

2.指导学生静心、坐正,描一个,写一个。

可尝试用“观察写字”教学法:

(1)静态观察:读字。

学生独自观察田字格中的字,看清字形,找出关键笔画。

“竹”字左边是竖,右边是竖钩。

(2)动态观察:看范写。

观察老师范写,注意书写笔顺。如:“海”字右边的笔顺。

(3)体验观察:临写。

学生照样子书写,特别注意老师提示的字。本课有两个带三点水的字(海、沙),可以告诉学

生,写好三点水的关键是要把第二点写的靠外一些,三点的外沿呈一条弧线,不要把三点写在

一条垂线上。

(4)对比观察:品字。

写完字后,仔细端详,与田字格中的比较,有意识地指导学生品味字的点线美(如“海、沙)

、结构美(如“桥”的左旁末笔捺变点)、空间美(如“竹”左右各占一半;其余几个的偏旁

占三分之一)。

五、拓展知识

(1)连线搭配词语。

一只军舰一畦稻田一道石桥一面欢笑

一片海鸥一方秧苗一群飞鸟一把队旗

一艘沙滩一块果园一竿翠竹一群铜号

一条帆船一座鱼塘一孔小溪一片“红领巾”

(2)互对词语

师生互对:老师说数量词,学生配上准确的词语。

两两互对:一人说数量词,一人说事物词。

(3)实践活动:

a观察教室里的物品,用上数量词来表达,看谁说得准。

b回家观察家里的物品,用上数量词表达给爸爸、妈妈听,请家长评价。

教学反思:

在教学时,首先我特别重视文中各个组成部分的整合,以看图为切入口,以识词为中介,继

而记住单个的字,最后再以诵读韵文来巩固加深识字、识词的成果,把看图到初读课文、识词

、识字,再到韵文连为一体。同时,注意处理好各部分的轻重,图片或画面是为识字提供语境

,而不是参观游览,重点还是识字、写字。我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坚持先自学而后

指导。在识读部分采用整体感知,自读课文,自读生字,同桌互读词,小组合作读韵文以及男

女生比赛读、大组间比赛读等形式。在记字、写字部分让学生自主观察、自主发现,掌握识字

的方法;掌握如何把字写好看、同桌之间相互看一看、评一评,让学生充分自主学习、合作学

习。把有限的时间、精力用在“刀刃”上,只对难读准的字,如“领、秧”加以示范,对不易

理解、读好的词,如“红领巾、一畦秧苗、一方鱼塘”加以点拨,对“沙、海”2个字加以指

导,培养了自主学习意识,锻炼了自学能力,还培养了合作精神,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完成

学习任务,各方面得到发展。

22吃水不忘挖井人

教学目标:

1.认识"忘、挖"等12个生字,会写“井、乡”等6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在朗读中表达出对毛主席的崇敬之情。

3.初步懂得饮水思源的道理。

4.初步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意识。

识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懂得饮水思源的道理。

小组合作讲授

1.生字卡片、词语卡片。

2.收集到的毛主席的图片资料及小故事。

3.课件,放大的课文插图。

4.录音机、《太阳最红毛主席最亲》歌曲磁带

两课时

第一课时

1.谈话导入。

同学们喜欢听歌吗?现在我们就来听一首好吗?(播放歌曲《太阳最红毛主席最亲》)说说你

都听到了什么?你知道毛主席是什么人吗?(教师简介毛主席生平及主要贡献)今天我们就来

学习一篇关于毛主席的文章。(板书课题)

(音乐最具感染力,利用已有的课程资源让学生感受毛主席的丰功伟绩,引发探究欲望,激发

学习兴趣。)

2.展示:出示毛主席的放大图片或课件,问:这位爷爷谁认识?你搜集到了哪些他的图片?展

示给同学们看,用一两句话介绍你的图片。(课件演示毛主席的革命历程)(板书课题)

(初步培养学生的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让学生学会倾听,学会欣赏。)

3.激趣导入、解题

(1)小朋友,今天我们来学习新课《吃水不忘挖井人》。(板书课题)谁知道“井”是什么样

的?它有什么作用呢?想一想“挖井”是件容易的事么?

(2)齐读两遍课题,并认识“井、挖、忘”三个生字。

(4)借助汉语拼音带问题通读全文:“挖井人”指谁?“不忘挖井人”的“人”又是指谁?“

立碑”的人又是谁?

(5)边读边用自己喜欢的方法为自然段做出标记。

(组织学生充分发挥主体作用,培养学生自主读书的能力。在读书方式和习惯上要给学生正确

引导,不必强求统一,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

4.识字(鼓励自主识字,领悟识字方法,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意识。)

(1)在生活中遇到不认识的字要怎么办?(互相交流认字方法:可以问老师,问同学,问家

人,查字典……)

(2)出示儿歌,(见教参142页)指导学生用儿歌中的方法边读边画,自主识字。

(3)利用生字卡片小组内交流,让学生主动介绍识记的方法,合作检测。

(4)给机会尝试,体验识字快乐。

出示“我会认”提示卡,让学生主动拼读生字,并提醒大家容易读错的字。(“井”、“念”

出示“我会记”提示卡,让学生主动介绍识记的方法,供同学参考。

教师及时点拨,评价,让学生体验自学成功的快乐。

(5)给出提示,引导发现识字方法。

归类比较记字:同偏旁“忘”、“念”;同结构“挖、刻”。

分析部件记合体字:“导、解、命、战、席、革”。

数笔画记独体字:“井、士”

(6)给游戏活动,巩固识字,积累词汇:

游戏一:听老师读生字,请学生取字卡带读并扩词;

游戏二:先把字卡分发给学生,学生听老师读字音,拿相应卡片的学生上台读字、组词、说句

子。

游戏三:出示“我会读”中的词语,老师读字,学生接字认读生词。再分组进行扩词比赛,看

看哪组括词多,哪组就胜。

(新课标要求“识写分开”,“多认少写”,要想多认,就得有一定的识字方法,因此在认字

的时候交流方法至关重要。要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做识字的有心人,使学生渐渐学会用喜欢

的方法或适合的方法识字,逐步培养独立识字的能力。)

5.朗读(多种方式朗读,提高朗读水平)

(1)调皮的生字宝宝跑回课文中去了,你还认识他们吗?请你练习读一读课文吧!(用自己喜

欢的方式读文,可以大声读,轻声读,同座读,小组读……)

(2)教师范读,学生听后评价

(3)自由朗读全文,注意读准字音。

(把课文读准、读流利是感情朗读的基础,在这一环节中,教师要舍得花时间让学生练读,要

耐心地纠正学生读得不准的字音,尽量关注到每一位学生。)

(4)分自然段朗读课文。(指名读,男女生赛读,同座练读)

(5)四人小组分自然段轮读,评价后组长奖励。

(6)老师引读课文最后一段,感悟乡亲们对主席的崇敬之情。出示挂图,指名解说图意。

6.写字(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

(1).出示要写的字读准字音,认清字形。

(2)指导观察这些字写在田字格中的什么位置,说一说怎么写好看。

(养成仔细观察的习惯,会看会说,为写好字做铺垫。)

(3)范写,指导写好“乡”注意第二个“横撇”的位置。“忘、想、念”三个字是上下结构的

字。可以联系第十课“意、总”两个字的教学,引导学生回忆、复习“心字底”的写法:关键

是指导学生不要把“卧钩”写成“竖弯钩”;第一点是左点,不要写成撇。

第二课时

1.复习导入(复现生字词,加强巩固。)

上节课我们学习的生字宝宝要和大家照镜子,比比谁照镜子的速度最快。

(1)教师拿出生字卡片和全体学生照镜子。

(2)同桌同学互相照镜子。

(《语文课程标准》第一学段提出“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用学生喜闻乐见的

形式在课堂上再现生字,增强了学生识字的兴趣。)

2.精读(读中感悟毛主席的伟大,读出崇敬之情。)

(1)朗读接力赛:开火车一人读一句,做到四不:不错字,不漏字,不加字,不重复字。读对

了,下一位接着下一句读;读错了,下一位重复读前一句。(及时纠正读错的字音,引导学生

正确评价他人)

(2)指导朗读:学生有读得不到位的地方要及时指导,加以范读。

(3)出示文中插图,看图找出相应的自然段读,指导读好碑上的话。

(4)配乐朗读全文,要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

(5)学生选读课文中的自然段,说说为什么喜欢这一自然段。

3.讨论(创设情境,加深理解,升华感情,突破难点。)

(1)这口井和一般的井有什么不同?(引导学生感悟毛主席的好品质,感悟乡亲们饮水思源的

好行为)

(2)在你的学习和生活中有谁关心帮助过你吗?你有哪些想法?

(把学生对生活的感受带进课堂,实现情感的迁移,能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课文的基调,训练

表达,培养语感,渗透情感和价值观教育。)

4.拓展(延伸到课外,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1)根据课文内容,分组合作,试着给课文配上插图。

(2)了解有关毛主席的故事,利用班会进行故事比赛,评出故事大王。

(这样的设计可以使学生的学习由吸纳走向表现,由狭窄走向广阔,体现语文综合性的特点。

(3)组织学生观看电影《开国大典》。

5.写字(指导写字方法和写字姿势)

(1)“忘、想、念”这三姐妹哪里长得像?

(2)回忆"心"字底的写法,不要把"卧钩"写成“竖弯钩”;第一点是左点,不要写成撇。

(3)学生描红,临写,养成边写边记的好习惯。

(4)展示学生作品。

(要注重对学生写字的评价,鼓励学生书写规范、端正、整洁,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六、资料袋:

1.毛泽东:(1893---1976)字润之,笔名子任。1893年12月26日生于湖南湘潭韶冲一个农民家

庭。他是中国人民的领袖,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

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诗人,书法家。中国共产党

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1936----1976),中国共产党中央政治局主席(1943---1945)和中央委

员会主席(1945----1976),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1949----1954)和中华人民

共和国主席(1954----1959)。他把一生都献给了中国革命事业,1976年9月9日在北京逝世。

2.毛泽东网站:

3.歌曲《太阳最红毛主席最亲》

4.毛泽东网上纪念馆:

5.沙洲坝:地名,江西省瑞金城外的一个小村子。

6.瑞金:地名,位于江西省东南边陲,地处武夷山南段西麓,赣江东源贡水上游,因“掘地

得金,金为瑞”所以得了这个名字。

7.红井:

1933年4月,毛泽东随同临时中央政府机关从叶坪来到江西省瑞金市沙洲坝后,毛泽东看到村子

里的人总是挑着浑浊的水往家里去,就问:“老表,这水挑来作什么用?”老表回答说:“吃呀

!”毛泽东又问:“水这么脏,能吃吗?”老表苦笑着说:“没法子,再脏的水也得吃呀。”毛

泽东又问:“是从哪里挑的?”老表回答:“塘里挑来的。”毛泽东要老表带他去看看。走了一

阵,只见一口不大的池塘,杂草丛生,水混浊得怕人。一村人洗衣、洗菜、吃水全在这里。毛

泽东皱了皱眉,关切地问:“能不能到别处去挑水吃?”老表摇摇头说:“我们沙洲坝就是缺水

呀!河又远,挑担水要走好几里路。”毛泽东又问:“不能在村子附近打口井吗?”老表苦笑着

摇了摇头。毛泽东若有所思地走了。

第二天,毛泽东找来村子里的人一起商量挖井,勘察水源,选择井位。当井位确定后,毛

泽东卷起衣袖、裤腿,带头挖了起来。于是,大伙挖的挖,铲的铲,干得热火朝天。

在挖井的日子里,毛泽东和临时中央政府的其他领导人,一有空就到工地参加劳动。经过

十几天的奋战,水井终于挖成了。沙洲坝的人民终于喝上了清甜的井水,群众们激动地说:“

我们从来没有喝过这么甜的水,毛泽东真是什么事情都为我们想到了!”

红军长征转移后,国民党反动派卷土重来,他们要把这口井填掉。沙洲坝人民听了怒火满

腔,决心拼死保住水井。敌人白天来填,群众就晚上挖开;敌人填了五次,群众也挖了五次。

敌人无可奈何,只得罢手。沙洲坝人民终于把毛主席亲手挖的水井保住了。

建国后,沙洲坝人民把这口井称作“红井”,并在井旁立了一块木牌,后来又把木牌改为

石碑,碑上刻着:“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

板书设计:

22、吃水不忘挖井人

挖井

毛主席乡亲们

不忘

教学反思:

《吃水不忘挖井人》这篇课文为我们讲述了伟大领袖毛泽东同志,为了让当地的村民吃上甘甜

的井水,亲自带领战士和乡亲们挖了一口井,解决了乡亲们的吃水难问题,让我们深刻感悟到

毛泽东主席为人民着想、为人民服务的好思想,好品质。解放后,乡亲们在井边立碑,表达对

毛主席的感激和崇敬之情。

“吃水不忘挖井人”,本来意思上是我们喝水时不能忘记那起先挖井的人。后来,“吃水

不忘挖井人”,并非专指吃水这件事情,它有了比喻意义,比喻享受别人的劳动成果,得到好

处,不能忘本。我在教学时先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接着出示课文插图帮助理解课文。带领学

生以多种方式认读生字词,解决生字后再带领学生细读课文。提出问题“你觉得乡亲们吃水方

便吗?从哪个词可以看出来?”(很远)“如果让你挑着两桶满满的水,你会遇到什么困难,

会有什么感觉?”让学生置身其中,联系生活来说一说,使学生更能体会乡亲们生活的艰辛。

再讲述毛主席看到后,立即带领战士挖井,顿时崇敬之情涌上心头。沙洲坝的人民为了纪念毛

主席在井旁边立了一块石碑,说到这的时候,我读了一则材料:国民党几次填井,乡亲们几次

挖井,国民党甚至还下了禁令,可乡亲们却没有胆怯,这都是因为乡亲们对领袖的怀念之情。

最后再对课文进行拓展:在享受其他东西的时候,又应不忘哪些人呢?学生纷纷举例。感悟饮

水思源的好行为。

23、王二小

教学目标:

1、认识“王、助”等14个生字,会写“王、从”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在读中领悟小英雄的行为,表达出对小英雄的崇敬之情。

3、学习王二小机智勇敢的好品质,体会今天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体会王二小的机智勇敢,从而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

活体会今天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小组合作小英雄图片课件或录音机、挂图、《歌唱二小放牛郎》歌曲磁带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谈话:说说你今年多大了?有一首歌是唱一个12岁的小英雄的,他只比你们大四五岁,想听

这首歌吗?听后说说你知道了什么。(听过这首歌的学生一定会说出歌名,有的同学还能简单

地讲出王二小的故事。)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王二小的故事。(板书课题)

(从学生的年龄入手,自然地引出小英雄王二小,再利用已有的课程资源――歌曲《歌唱二小

放牛郎》一下子将学生带入王二小生活的年代,学生在婉转的歌声中入情入境。为下面的有感

情朗读课文打下基础。)

2、展示:将你收集到的小英雄图片展示给大家,用简短的话介绍他们的事迹。你们想知道小英

雄王二小的故事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故事。(板书课题)

二、对话平台

(一)听读(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点击课件或出示文中插图,教师配乐范读课文。听后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营造学习氛围,创设学习情境,整体感知内容,挖掘学生的认知。)

自读(尝试读文,扫清字词障碍,熟悉课文内容。)

边读边画出全文共有几个自然段,用你自己喜欢的符号作上标记。

(二)识字(检查自学情况,利用插图巩固生字。)

1、汇报你在课前是怎么自学生字的。

(课前布置学生按照教参142页儿歌中的方法自学生字,让学生交流自学方法,互相学习。教师

给以必要的点拨指导。)

2、拿出自制的生字卡片在组内汇报:你在哪里见过这些字,你是怎样记住这些字的?

3、用插图引出生字、认识生字。

出示图一:王二小在干什么?(认识生字“助”、“哨”)

出示图二:敌人在干什么?(认识生字“敌”、“荡”)

出示图三:王二小怎么做的?(认识生字“顺”)

补充图四:结果怎样?(认识生字“突”、“枪”、“杀害”、“英雄”、“冲”、“部”)

4、采蘑菇游戏:小白兔去森林里采蘑菇,可是蘑菇的后面藏着生字和生词,小白兔学习不认真

,不认识这些字,你能帮小白兔把蘑菇采回家吗?

(三)朗读(合作练读,共同进步。)

1、分自然段指名朗读,检查字音是否准确。

(引导学生正确评价他人,实事求是地指出他人的不足,虚心接受他人的评价,从而学会评价

2、找一找。找出与四幅图相对应的课文段落,读一读。指出不理解的地方。

(让学生大胆地质疑,培养学生敢想敢问的好习惯。)

3、画一画。在段落中画出直接写图意的句子,读一读。

(四)练习(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照样子说一说:

(1)王二小把敌人带进了埋伏圈。敌人被王二小带进了埋伏圈。

(2)敌人把王二小杀害了。王二小被_____。

(3)敌人被八路军消灭了。八路军把_____。

(五)写字(交流写字方法,注意写字姿势的指导)

1、出示要写的字“王、边、进”,指导认读。

2、观察每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说说这三个字怎样写好看。

3、重点指导走之旁的写法(教师示范,学生书空)

4、指导学生描红,提示学生注意笔顺。

5、展示学生作品,写得好的奖励一颗小星星贴在成长记录册上。

(融书写、观察、评价于一体,提高学生识字能力。)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复现字词,加强巩固。)

上节课的生字宝宝又到我们班做客了,你还认识他们吗?

1、开火车读生字新词。

2、小小擂台赛:男女生各找一名学生比赛认读生字,其它同学做评委,看谁能当上小擂主。

(以生动的形式,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培养学生主体意识。

(二)读文(多种形式练读,体会王二小的机智勇敢)

1、指名读第一段。(用一边……一边……练习说话)

2、自由练读第二段。想象:敌人会怎么“叫”他带路?(引导想像当时的情景)

3、男女生比赛读第三自然段。理解“顺从”,表演:王二小是怎样“顺从”的?为什么要“装

”?

4、同桌互读四、五段,体会这两段应该用怎样的速度读。(边想象边读)

(启发学生多形式的读文,增强学生感悟,发展学生语文思维。)

(三)感悟(创造性复述课文,感悟英雄的品格)

假如你是王二小,你能想象出王二小当时的语言行动和内心活动吗?

(进行角色换位,训练学生语言。)

(四)讨论(升华情感,激发对小英雄的崇敬之情)

为什么说王二小是英雄呢?

(通过讨论,对学生进行正确价值观的引导,在训练学生语言的同时,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

选读(自主选读,加深品味。)

1、找出文中使你感动的地方读一读。(组内练读)

2、以《歌唱二小放牛郎》的乐曲为伴音(参见相关链接),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五)扩展(延伸课外,引导创新,提高学生综合素养。)

1、把你收集到的小英雄的故事讲给同学们听。

2、学唱《歌唱二小放牛郎》。

二、写字

学习“从、这、道”三个字,教师指导,学生练写,随时发现问题随时指导总结(启发谈

话,理解升华。)

学习了这篇课文你有哪些想法?(可从两方面引导学生:一是向王二小学习,学习他的什么品质

;二是你有哪些感想。)

板书设计:

23、王二小

一边……一边……

装着顺从

(机智、勇敢)

教后反思:

虽然王二小牺牲时只有12岁,只比一年级的孩子大四五岁,这个故事很容易引起孩子的共鸣。

但是王二小的时代离现在的学生毕竟有段距离。不了解时代背景又怎能让学生对王二小的行为

有真切的体会呢?又怎能通过朗读体现出来呢?对于课文中讲到的“八路军、抗日战争、根据

地、扫荡”听得一楞一楞的。我向学生讲了“三光”政策体会敌人的凶狠。为了让学生体会到

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教学中,将歌曲《歌唱英雄王二小》引入课堂,营造歌唱英雄、怀

念英雄的氛围,拉近课文内容与学生的距离,激发学生情感,在学习中受到情感熏陶。

24画家乡

教学目标:

1、认识“宽”、“虾”等12个生字,会写“原、贝”等6个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学习运用课文中章节的语言,表达自己对家乡的热爱。

4、让学生用最美丽的彩笔构画出自己可爱的家乡。

认识12个生字。流利的朗读课文。

感受家乡美在哪里。能读出家乡的美。

小组合作

画笔课件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新课引入:(图片导入)

出示课题——画家乡,读题。

你的家乡在哪儿呢?喜欢吗?请学生说说自己的家在哪里?

你想把自己美丽的家乡画下来吗?我们先学一学课文中的小朋友是怎样用画笔,向我们介绍家

乡的?(由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拉近生活与学习的距离,体现学为所用,即学习有明确的目

的。)

二、整体感知课文。

1、我们都有一个美丽可爱的家乡,让我们来看看几位新朋友的家乡,他们

的家乡是怎样的呢?

2、听录音整体感知课文。

3、听后说说谁与我们是同乡?

三、在比较中学课文段落,自主体验感悟课文内涵(以“山山”、“平平”的家乡教学为例)。

(一)分组,以相同的生活区域为标准。

(二)欣赏景色美。(先欣赏同乡的美景)

1、看课件——(以“山山”的家乡为例)

2、请学生讨论说这画是什么地方?是谁的家乡?哪些景物最喜欢?画中的小朋友在干什么?

(三)配音乐,朗读第3自然段,感受语言美

(四)说话训练:请生活在同地区的学生说说自己与山山的家乡有哪些相同、不同之处。

(五)欣赏语句,运用语句。

1、用“~~~~”划出自己喜欢的句子多读几遍。

2、学会用“那么……那么……”句式,表达自己对家乡的喜爱。

3、随文教学有关生字。

四、在学习第3自然段的基础上,让学生自学自己认为比较熟悉的家乡。

1、选一个自己认为比较熟悉的家乡图片,自学。

2、完成口头练习。

()的家乡在()。他画的()那么()那么()。

还有(),那个孩子()。

3、指导感情朗读。

4、会欣赏美的语言并背诵。

五、有感情朗读有关章节。

六、作业:

1、选择自己喜欢的部分背诵。

2、了解、搜索自己不太熟悉的生活区的有关情况。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知

1、检查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用“那么……那么……”说说已学的句子。

二、介绍自己搜集的有关资料。

1、介绍自己搜集的是谁的家乡资料。

2、汇报是通过什么方法搜集到资料的。(上网、查书……)

3、说说自己资料中介绍的与课文内容有哪些相同,有哪些不同?

三、根据学生的交流合作,学习有关段落。

(一)分组,以搜集相同区域资料为标准。

(二)以“涛涛”的家乡教学为例。

1、作为海边长大的孩子,涛涛最引以自豪的是什么?

2、“涛涛”又是怎样来介绍自己的家乡呢?

3、教学生字“虾”“贝”的音、形、义。

4、配乐,感情朗读。

5、自己认为写得好的句子多读几遍,并记住。

6、看课件读课文,用自己的语言来解说涛涛的家乡。

7、根据自己手中的资料,你会怎样说说自己的家乡。

(三)拓展:(美术课画家乡的基础上)

1、学着课文中的介绍,给你自画的家乡图旁边写上一段话,要求用上“那么……那么……”来

赞美自己的家乡。

2、写好后请你当导游,说给小组内的同学听一听,评一评,改一改。

四、作业:1、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背诵。

2、把自己的家乡介绍给朋友。

板书:24画家乡

那么…………那么

山山

京京画家乡涛涛

青青平平

教学反思:

《画家乡》一课文中五个孩子以画画的形式介绍了自己的家乡,向小朋友们展示了我们祖国清

新美丽的山水。课文图文并茂,情景交融,可以说是一幅极具人文色彩,适合欣赏、领悟的风

景画。学生在欣赏美的同时受到了美的熏陶,积累了美的语言,获得了美的享受,培养了美的

情操。一幅幅的优美的画面不仅让孩子们感受到了祖国的美丽与家乡的可爱,更激发了对祖国

和家乡的热爱,使孩子们不由自主地想拿起笔去画自己的家乡。在学习《画家乡》时,我让

学生读课文,想想你喜欢谁的家乡,找出来好好读一读,说说你为什么喜欢?兴趣是最好的老

师,让学生找到自己喜欢的段落读一读,学生非常高兴,显得兴趣极高,但让他说说为什么喜

欢时,显得有些词不达意,或干脆哑口无言。说明这个问题对一年级的学生来说还是比较困难

的,尤其只读了两三遍,生活经验不丰富,还不能深刻的理解课文,于是我让学生反复朗读课

文,理解词句意思,并结合课文插图,全方位理解课文。指导朗读重点句,加深理解,用那么

-----那么的句式表达小朋友热爱家乡的确思想感情。

25、快乐的节日

教学目标:

1.认识“吹、祝”等14个生字。会写“吹、地”等6个字。

2.能用欢快的语调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能随着优美的曲调歌唱。

3.感受自己生活的快乐和幸福,并有实现未来理想的愿望。

情感:能用欢快的语调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能随着优美的曲调歌唱。

操作:.能感受自己生活的快乐和幸福,并有实现未来理想的愿望。

识字、写字。

感受美好的生活。

歌曲《快乐的节日》、生字卡片。

小组合作表演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播放与课文内容相符的课件)老师讲述:在《快乐的节日》欢快优美的歌声中,一群活泼

可爱的少先队员蹦蹦跳跳地来到花园里、草地上,他们尽情地歌唱、欢跳,小鸟在他们面前飞

翔,小溪从他们面前流过,他们兴高采烈、朝气蓬勃。他们为什么那么快乐呀?他们在过什么

节日呢?想知道吗?咱们一起去瞧瞧吧!(板书课题:快乐的节日)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①自读课文: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课文,注意本课出现的14个生字,要读准字音。

②同桌交流检查认读生字的情况。

③请小老师根据出示的生字卡片教读生字,老师给予辅导。

④老师出示词语,全班一齐读一读,发现容易错的字,提醒学生注意。(祝贺,祖国,勇敢,丰

满,理想,度过,希望,羽毛)

⑤学生分节朗读课文,师生共同正音。

⑥分四人小组说说自己的记字方法。

⑦全班交流认记生字的方法。如:

偏旁归类识字:"祝"、"祖"都是"示字"旁;

分解部件识字:贺=加十贝,国=口十五,羽=习十习;

形近字比较识字:席-度;

积累词语识字:希望,勇敢。

⑧生字扩词练习。

如:吹风、吹牛、吹捧;祝愿、祝福、庆祝;贺电、贺信、恭贺。

三、指导写字

①引导学生整体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做到写字前心中有数。要求会写的6个生字中,有

2个独体字和4个左右结构的字。4个左右结构的字都是左窄右宽。

②注意提示:

"吹"字的"口"旁要写得高而小。

"地"字右边的"也",横折钩要往右上斜,但是不能写得太长;竖要写得高一些;竖钩要拖长,

出钩前,先回锋。

"乐"字一共5画,第一笔是横撇,第二笔是坚折,横撇不出头。

"师"字的第二笔是竖撇,不是一竖,第三笔是横不是横撇。

③学生描红、临写,老师巡视检查、指导。

④师生共同评价、修改。

⑤同桌相互欣赏对方的字,给对方提出建议。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①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轮流读生字。

②谈话导人:这节课,让咱们一起来分享小朋友们的快乐。

二、分节朗读课文,感受快乐

①自由朗读课文。你能从中感受到什么样的心情?有不明白的地方吗?学生质疑,并在读中求解

②分小节朗读,选择你认为快乐的地方再读一读。同桌互读互听互评。

③在伴奏的音乐声中,学生自由朗读,进一步体会小朋友们的欢乐和幸福。

④小组比赛朗读。

三、欣赏歌曲,展开想像

①播放歌曲,学生歌唱。

②同学们,什么节日最快乐呢?能给大家介绍一下你快乐的心情吗?

③听曲子,愉快地朗读课文。

四、背诵课文

请同学们随着课件的画面和歌声,试着自己背一背这篇课文。

方法一:提示关键词语。

第一节小鸟、风儿、我们;第二节:花儿、小溪、他们;第三节:感谢、我们、像、等、

就;第四节:唱啊--跳啊——

方法二:

①唱《快乐的节日》歌曲,根据曲子背诵歌词。

②能背诵的同学自愿站起来背诵。

③在音乐声中,全班同学一起有感情地背诵课文。

④学生自由地边唱边跳。

五、小结

在我们这个充满甜蜜、幸福和希望的新时代,每一天都是快乐的节日。

六、分小组编集体舞。

板书设计:

25、快乐的节日

小鸟风儿我们

花儿小溪它们

教学反思:

这篇课文,以歌曲《快乐的节日》的歌词为内容,描写了一群活泼可爱的少先队员愉快渡过自

己节日的动人场面。内容生动活泼,充满了喜庆的节日气氛,语言优美,适合朗读。通过学习

对学生进行珍视今天,热爱生活,憧憬未来的教育影响。

课文是一首诗,诗不同于一般记叙文,时间、地点、人物之类的一一叙述清楚,诗讲究意

象,想象丰富,跳跃性比较大,理解时较多地依赖学生的想象和对语言的感受力,应该说学习

时比一般文章更困难一些。对于生活阅历浅、语言感受能力还不强的一年级学生来说,尤其如

此。针对这种情况,教师更应该利用音乐、图象、语言等多种教学手段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台阶

,让他们一步一步走入诗中,读诗、联想、悟情。

语文园地六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探究、发现“减一笔”、“加一笔”、“加两笔”的识字方法,认识五个生字,体

会发现的快乐,激发学生自主识字的兴趣和愿望。

2.引导学生在读词语、背诗歌的过程中积累词语。

3.能以“六一”儿童节的庆祝活动为主题进行口语交际,并做到举止文明、态度自然、语言清

楚明白。

4.通过展示课外识字情况,懂得从课外书中识字,愿意阅读课外书,主动识字。

5.学习正确运用音序查字法查字典。

教学重点

1.探究、发现“减一笔”、“加一笔”、“加两笔”的识字方法,认识五个生字。

2.学习正确运用音序查字法查字典。

教学难点

1.进行口语交际时做到举止文明、态度自然、语言清楚明白。

2.学习正确运用音序查字法查字典。

学情分析

经过一个多学期的学习,大部分学生已具有一定的识字方法,基本掌握“我的发现”和“日

积月累”中的内容。用音序查字法查字典是本次语文园地的重难点,而且练习对学生来说,比

较枯燥。针对这种情况,本课教学创设多种情境,使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习。

课前准备

教师:制作课件

学生:每人一本新华字典,收集在课外书上认识的字,准备在展示会上交流,准备幼儿园过

“六一”节的照片。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探究、发现“减一笔”、“加一笔”、“加两笔”的识字方法,认识五个生字,体

会发现的快乐,激发学生自主识字的兴趣和愿望。

2.引导学生在读词语、背诗歌的过程中积累词语。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谈话引入

小朋友们,台湾有一个小朋友叫小明,他和我们一样,也上小学一年级了,他想和我们交朋

友,想到我们学校玩,你们欢迎吗?好,小明现在就出发了。(课件)

二.爬雪山(我的发现)

小明走啊走,突然,一座雪山挡住了去路,原来他来到了大兴安岭了。大兴安岭中的雪姑娘

要考考他,只有通过雪姑娘的难题,才能过大兴安岭,我们一起帮助他吧!

(课件依次出示雪姑娘,“我的发现”中的三组字,雪姑娘的话:“小朋友,你们好好读读这

些字,仔细观察,看谁最先发现这三组字各有什么规律。”)

1.学生按要求自由准备。

2.指名说规律,第一组:“减一笔”,第二组:“加一笔”,第三组:“加两笔”。

3.认读生字,读准字音。

4.教师示范,学生试着创编儿歌,识记生字。

5.给生字找朋友。

6.雪姑娘看我们这么能干,还出了一道难题。(课件)①给“木”加两笔,能变成、

、。②给“口”加两笔,能变成、、、。

三.过长江(我会读)

小明爬过了大兴安岭,又来到了长江,只见长江两岸,柳枝已经发芽,可是江水很急,过不

了,怎么办呢?别急,别急!那边有一座桥,只要我们会读桥上的词语,小明就可以过桥了。

(课件出示“我会读”中的词语。)

1.学生自由练习。

2.开火车读,分小组读,竞赛读。

3.自由选词说一句话。

4.齐读词语。

四.游海南

这一天,小明来到了海南岛上,海南岛到处都盛开着鲜花。瞧,花姑娘们正在做游戏呢!原

来,她们在做“我会连”呢。(课件)

1.学生在书上自由连线,指名校对。

2.同桌互读,男女生分组读。

一、背诗歌

小明游览了祖国的大江南北,(课件:出示中国地图)祖国可真大呀,他情不自禁地朗诵了

一首诗。(课件:出示诗,师配乐朗诵)小朋友们,我们也来学一学这首诗。

1.学生自由朗读,读准字音,把诗歌读通顺。

2.指名读,评议,同桌读,齐读。

3.这首诗这么美,小朋友们想不想把它记住?(课件:中国地图,配乐)学生背诵诗歌。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能以“六一”儿童节的庆祝活动为主题进行口语交际,并做到举止文明、态度自然、语言清楚

明白。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谈话引入。

小朋友们,游览了祖国的大江南北,今天,小明终于来到了我们学校,只见校园里灯结彩,可

美了!哦,原来快过“六一”儿童节了,小明还想和大家一起过“六一”节呢!你瞧,他还

带来几张照片,和我们分享呢!

一.播放照片,示范引路。

(课件播放幼儿园小朋友庆“六一”活动的照片)师模仿小明讲述。

二.展示图片,回忆过去。

小明跟我们分享他上幼儿园过“六一”儿童节的快乐,我们也要和他分享儿童节的快乐。

你上幼儿园的时候,是怎么过“六一”儿童节的?谁讲得最好,就可以得到小明带来的红苹果

让事先准备好过“六一”照片的同学,把图片展示给大家看,并介绍当时的情景,让大家分享

他的快乐。

没有准备照片的,把过得最高兴,记忆最深的事跟大家交流交流。

注意鼓励学生做到态度大方,语言清楚。

三.设计方案,积极参与。

小朋友们,我们已经是小学生了,小学的第一个“六一”儿童节,你们打算怎么过呢?大家讨

论讨论。

1.说说自己准备怎样过小学的第一个“六一”儿童节,让大家参谋,看看设计方案行不行。

四.总结谈话。

小朋友们讲了很多方法,很快我们就要过“六一”儿童节了,祝小朋友们节日快乐!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展示课外识字情况,懂得从课外书中识字,愿意阅读课外书,主动识字。

2、学习正确运用音序查字法查字典。

教学过程

一、识字加油站。

1、谈话引入

小朋友们,小明在学校里可能干了,他会很多本领。不过,老师认为我们小朋友更能干,你们

愿意和他比一比吗?

2、小朋友,我们已认识了很多字,也知道许多识字的好办法。今天,小明又给大家带来一种识

字的好办法。(课件出示小明的话)指名读,了解题意。

3、展示课外认识的字,与大家交流。

①拿课外书读给同学听。

②展示自己制作的海报,读给同学听。

③用认识的字组词说话。

4、小结

小朋友,只要我们多读课外书,就会认识很多字,以后我们还要进行交流,你打算怎么做?

二、比比谁最快

1.出示新华字典,问:谁知道这是一本什么样的书,有什么用?

2.小明已经学会了查字典。我们班有谁已经会查字典了,怎么学的?(表扬已经学会查字典的

小朋友)还不会的小朋友,是不是也想学会这个本领呢?

3.以“母”为例,引导学生学习用音序查字法查字典。

4.老师总结音序查字法。

①按顺序背熟汉语拼音字母表,熟练掌握音序。

②看清要查的音节第一个字母是什么,在字典的《音节表》里查到这个大写字母。

③在查到的大写字母下面找到音节,再看它右边标的页数。这个数字就是这个音节在字典中的

页数,翻到指字的页码查到音节以后,再按四声的顺序,找到所查字的音节,就查到要查的字

了。

1.比赛查字典(课件)

①看谁先从字典里找到这几页。20、187、206、395。

②看谁先从字典里查出下面的字。宽、溪、往、解、准、楼。

2.小结

小朋友们,熟能生巧,只要我们勤查字典,就能很快找到我们要查的字。这样,读书看报就

方便多了。

小学语文一年级:《画家乡》教学设计二(2)


每一位任课老师,为了能够给学生给一个最简单易懂的教学思路。要根据班级同学的具体情况编写教案。这样我们可以在上课时根据不同的情况做出一定的调整,那吗编写一份教案应该注意那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学语文一年级:《画家乡》教学设计二(2)”,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复习生字词

复习上节课认识的生字及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朗读体会

1.用第1自然段的第一句话引入:“孩子们爱家乡,也爱画自己美丽的家乡”。

大家翻开书,快速默读课文,然后自言自语说说:谁的家乡在哪里。(学生学习默读)

2.请学生说说谁的家乡在哪里。(学生做答时,教师依次出示挂图)

3.慢慢细读课文,你觉得谁的家乡很美?你是从哪些句子感受到美的?把这些句子用波浪线勾画下来。(指导体验性的阅读)

4.你觉得谁的家乡很美?把你勾画的句子读一读。(建议: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进行指导,不一定按课文的顺序)

例如:学生觉得涛涛的家乡美。

a.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第2、3句话。

◆指导朗读句子:读好“那么……那么……”的句式,并让学生说说从中体会到什么。

◆指导背诵:看图背诵,闭上眼睛想象背诵。

b.涛涛的家乡真美呀!你们看,他在干什么呢?读最后一句,感受涛涛快乐的心情。

c.这么美的地方,怎么能让人不喜爱,不向往!请美美地把这一段课文读给同桌听。(或学生和老师比赛有感情地朗读,激发学生的朗读热情)

由于课文的第2~6自然段是并列结构,所以不管学生先介绍谁的家乡,均可用以上步骤进行教学,其他自然段则可放手让学生在小组里交流。如:向小组里的同学有感情地读一读自己勾画出的句子,并说说自己体会到了什么。(通过交流,互相感染)

5.引导学生发现第2~6自然段的表达顺序。(不仅有利于学生背诵,也有利于学生模仿学习运用语言)

a.(出示小黑板:①××的家乡在哪里;②××的家乡是什么样的;③××在哪儿干什么)请看第2自然段,这段先写了涛涛的家乡在哪儿;再写了涛涛的家乡是怎样的;最后写了涛涛在那儿干什么。看看第3~6自然段,是不是也按这样的顺序在写呢?

b.教师可通过引读帮助学生领悟。如,山山的家乡在哪里?山山的家乡是怎样的?山山在那里干什么?

c.师生小结:课文第2~6自然段,都是先写了谁的家乡在哪里,再写他的家乡是怎样的,最后写他自己在那里干什么。

积累语言,背诵喜欢的段落

你最喜欢谁的家乡?现在就请你美美地读那个自然段。呆会儿,你可以上台来当小解说员,指着图按这样的顺序(指小黑板)给大家介绍。

运用语言

1.读读说说(课后题)。

a.刚才我们在读课文的时候,读到这两个句子,谁再来读一读?[

b.这两个句子都有“那么……那么……”这个词语。用上“那么……那么……”可以突出你说的事物。你能用“那么……那么……”说一句话吗?

2.指导画家乡、赞家乡。

a.孩子们,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特点。图上的小朋友分别生活在海边、山里、平原、草原、城市,这些小朋友通过画家乡(指课题),表达出了对家乡的热爱和赞美。(板书:爱家乡赞家乡)你也想象他们一样,用五彩的画笔画出自己的家乡吗?

b.你的家乡在哪儿?你想画些什么?(教师归纳,突出特色:①标志性的建筑物;②有特色的景物;③把你自己画进去)

c.画好后,建议你像书上那样,按一定顺序写上几句话赞美自己的家乡:先写──我的家乡在哪儿?再写──我的家乡是怎样的?最后写──自己在那儿干什么?也可以不按书上的顺序,自己想怎么写就怎么写。

d.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可在课堂上通过展示平台进行交流、展示。

学习目标

1.认识“宽、虾”等12个生字,会写“原、贝”等6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学习运用语言,表达对自己家乡的热爱。

4.鼓励学生用画笔画出自己的家乡。

小学语文一年级:《画家乡》教学设计二(1)


作为杰出的教学工作者,为了教学顺利的展开。所以大多数老师都会选择制定一份教学计划。从而在课堂上与学生更好的交流,你们见过哪些优秀教师的小学教案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语文一年级:《画家乡》教学设计二(1)”,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挂图,生字词语卡片,小黑板。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示题导入

1.我们都有自己的家乡,我们都爱自己的家乡。让我们来看看课文中的几个小朋友,他们的家乡是怎么样的?

2.配合多媒体演示,师范读课文。

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学生自读课文,画出生字,把生字多读几遍。

2.教师出示生字,学生主动拼读生字,并提醒大家容易读错的字。

朗读课文,了解大意,在语言环境中继续识字

1.朗读课文,了解大意。

2.把喜欢的地方多读几遍。

3.鼓励学生说说自己学会的生字。

4.读生字。(自读,齐读)

5.检查识字情况。(全班抽读,同桌互抽)

6.自由朗读全文,要求读正确,读流利。

指导书写

1.指导观察字形特点。本课字形结构较多:独体字:贝;半包围结构:原;上下结构:男、爱;左右结构:虾、跑。

2.学生独立观察田字格中的字,看清字形,找出关键笔画,如,“原”字的第二笔是“竖撇”;“爱”字的上下要写紧凑一点。[

3.看范写。老师范写,边写边提示。

4.学生临写。

5.对比观察,品字。

要求学生写完后仔细端详,与田字格中的字比较,看看自己哪一个字写得最好,好在哪里,把没写好的再写一写。

3.看范写。老师范写,边写边提示。

4.学生临写。

5.对比观察,品字。

要求学生写完后仔细端详,与田字格中的字比较,看看自己哪一个字写得最好,好在哪里,把没写好的再写一写。

小学语文一年级:《画家乡》教学设计八(1)


(第一课时)

一、学习目标:

1、认识“原、市、虾、捡、贝、壳、脚”等8个字。[

2、感受美丽的景色,欣赏优美的语言。

3、在教师指导下,画自己的家乡,使学生从小热爱我们的祖国,我们的家乡。

二、学习重点:

1、认字。

2、感受美丽景色,欣赏优美的语言。

三、学习难点:画中感悟,品读文字。

四、课前准备:

1、沿海、山区、平原、草原、城市等相关图片。

2、本城市相关资料、图片。

3、课件。

4、绘图用纸、笔。

五、学习过程:

(一)揭题导入:

1、(出示地图)同学们,我们的祖国有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土地,她像巨人一样屹立在世界东方,像一只高昂着头的雄鸡在放声歌唱。

(出示课件:桂林山水、九寨沟风景区、内蒙古大草原、上海大都市、青岛……)这里有浩瀚的大海,茫茫的草原、连绵的群山、一座座现代化大城市,到处是美丽的风光。

2、我们都有自己的家乡。(板书:家乡)你的家乡在哪儿?简单介绍一下。

3、导语过渡:

我们都爱自己的家乡,下面,我们跟随涛涛、山山、平平、青青、京京到他们的家乡去看看,好吗?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师配乐范读文,学生看图欣赏(整体感受语言的美)

2、自由读文,要求读正确。

自读文,画出本课生字词——同桌互读课文,评价是否读正确。

3、再次读文,画出喜欢的词句,读一读(初步感知语言)。

4、用第一自然段第一句导入:

读第一段,说说:你想知道什么?(引导质疑)

孩子可能会提出:

孩子们指谁?孩子们的家乡在哪里?他们的家乡怎么美丽?他们的家乡有什么?……

快速读文,找出答案。(释疑)

板书,借机认读:家乡、海边、平原、山里、高原、城市等词语。

(三)细细品读,画中感悟

1、你觉得谁的家乡最美?你是从哪些句子感受到美的?把这些句子用波浪线画出来(指导体验性阅读)

2、读相关句子。

3、你觉得谁的家乡最美,最想到谁的家乡去看看?

例:学生觉得山山家乡很美。

①(出示学生感受到美的句子)读一读,要求读正确。

②画一画他的家乡(高山、清水、很多又高又大的树)

教师根据画图情况,重点帮助学生体会文字,进而谈出体会,(边画边悟)

③指导朗读句子:

他画的山那么高,水那么清。

房前屋后都是又高又大的树。

(多元体会,多元朗读)

④指导背诵这两句话:看图背诵→闭上眼睛背诵。

⑤山山的家乡多美啊!看,他在干什么?读读最后一句。

⑥齐读第三段:我们一起跟随山山到他的家乡去好吗?

4、学习其余几段,认读相关字:

①根据学生喜好,分成四个小组来学习其余几段。

学习方法:△读读喜欢的词句(读)

△根据理解画画他的家乡,每组发一张纸,集体画。(画)

△展示、汇报、交流、评价(悟)[

板书:读、画、悟

②借机出示相关句子,练习朗读,(让学生多元体会,多元朗读,真正读出心中所悟)

.他画的海那么蓝,那么宽。一艘艘船上装满了鱼和虾。

.她画的平原那么平坦,那么宽广。有金黄的稻子,雪

白的棉花,还有一大片一大片碧绿的草地。

.她画的城市那么美。

③练习用那么……那么……说话。

④结合实物,学习“虾、贝、壳、脚、楼”等五个字及“捡”字。

(四)课外延伸:

师:小朋友们,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特点,图上的小朋友分别生活在海边、山里、平原、草原、城市。这些小朋友,通过画家乡,表达出了对家乡的热爱与赞美。

1、谈话激趣:你们的家乡在哪里?有哪些美丽的景物可以入画?

2、展示交流:有关家乡标志性建筑物图片。

如:海河、天塔、鼓楼、金街……

3、画一画:我们的家乡美不胜收,想不想用小彩笔画一画它?别忘了画上自己。

我爱家乡

画一画夸一夸:我的家乡

注:(1)可按书上顺序写:我的家乡在哪——我的家乡怎么样——自己在那干什么。

(2)可随意写。

《关于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画家乡》教学反思》一文就此结束,希望能帮助您在小学教学中起到作用,如还需更多,请关注我们的“小学语文一年级教案”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