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高中教案 > 导航 > 减数分裂

小学语文微课教案

发表时间:2020-09-11

减数分裂。

一名优秀的教师就要对每一课堂负责,作为教师就要根据教学内容制定合适的教案。教案可以让学生能够在课堂积极的参与互动,帮助教师更好的完成实现教学目标。你知道怎么写具体的教案内容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减数分裂》,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单项选择题
1.仅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出现,而有丝分裂过程中不出现的选项是()
①分裂间期DNA复制与相关蛋白质合成
②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分别进入两个子细胞
③联会后非姐妹染色单体发生部分DNA交换
④同源染色体分开分别进入两个子细胞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
2.关于减数分裂的描述,下列各项中正确的是()
A.第一次分裂,着丝点不分裂、同源染色体配对
B.第一次分裂,着丝点分裂、同源染色体不配对
C.第二次分裂,着丝点分裂、同源染色体配对
D.第二次分裂,着丝点不分裂、同源染色体不配对
3.全部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的是()
A.染色体复制、染色体数目加倍
B.联会形成四分体、同源染色体分离
C.同源染色体分离、姐妹染色单体分开
D.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减半
4.下列关于减数分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所有能够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都能进行减数分裂
②减数分裂的过程是由原始的生殖细胞形成成熟的有性生殖细胞的过程[
③减数分裂的特点是细胞中的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连续分裂两次
④减数分裂的结果是成熟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原来的减少一半
⑤减数分裂是一种特殊的有丝分裂,同样具有一定的细胞周期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③④⑤D.①②③④⑤
5.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父方和母方的染色体各向两极如何移动()
A.父方和母方染色体在两极随机地结合
B.通常母方染色体移向一极而父方染色体移向另一极
C.父方和母方染色体各有一半移向一极,另一半移向另一极
D.未发生交叉互换的染色体移向一极,而发生交叉互换的染色体移向另一极
6.某动物细胞在形成精子时,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有染色体46条,此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可产生四分体数为()
A.46个B.92个C.23个D.138个
7.卵细胞和精子形成过程中的主要区别是()
A.同源染色体是否联会和分离
B.细胞质的分配是否均匀
C.染色体复制次数是否相同
D.细胞分裂次数是否相同
8.初级卵母细胞和次级卵母细胞在分裂时都出现的现象是()
A.同源染色体分离B.着丝点分裂
C.细胞质不均等分裂D.染色体复制
9.如右图所示,卵原细胞内含有Aa、Bb两对同源染色体,已知此卵原细胞经减数分裂形成卵细胞的染色体组成为Ab,则其产生的3个极体的染色体组成分别为()
A.AB、Ab、AbB.Aa、Bb、AB
C.Ab、aB、abD.Ab、aB、aB
10.某动物(2N=12)的卵原细胞分裂过程中可能存在四分体的细胞是()
A.卵原细胞B.初级卵母细胞?
C.次级卵母细胞D.卵细胞?
11.a、b、c、d分别是一些生物细胞某个分裂时期的示意图,下列有关描述正确的是()?

A.a图表示植物细胞有丝分裂中期?
B.b图表示人红细胞分裂的某个阶段?
C.c图细胞分裂后将产生1个次级卵母细胞和1个极体?
D.d图细胞中含有8条染色单体?
12.下列有关细胞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细胞分裂间期,DNA复制,染色体数目加倍
B.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数目加倍,其数目与染色单体数相同
C.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期和后期均可能发生基因重组
D.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的细胞有同源染色体,不含染色单体
13.如图是细胞分裂过程图,下列有关图中a~c阶段(不含a、c两点)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中始终存在同源染色体
B.细胞中始终存在姐妹染色单体
C.细胞中染色体数与DNA分子数的比是1∶1
D.此期未出现联会现象

14.在蛙的繁殖季节里,若一只雌蛙产卵1000粒,雄蛙产生精子100万个,从理论上推算,雌蛙卵巢中的初级、次级卵母细胞和雄蛙精巢中的初级、次级精母细胞数分别依次为()
A.1000粒,2000粒和25万,50万B.1000粒,2000粒和50万,50万
C.2000粒,1000粒和25万,25万D.1000粒,1000粒和25万,50万
15.有关卵巢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所有细胞都在进行减数分裂B.所有细胞都可以见到染色体
C.有的细胞能进行有丝分裂D.所有细胞中的遗传物质都相同下图表示基因
16.下列有关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DNA数目的叙述,错误的是()
A.次级精母细胞中的DNA分子正好和正常体细胞的DNA分子数目相同
B.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只有正常体细胞数目的一半
C.初级精母细胞中染色单体的数目正好和细胞中DNA分子数目相等
D.任何一种哺乳动物的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和着丝点数目都相同
17.已知某动物的体细胞内含2N条染色体,那么该动物经过减数分裂产生的生殖细胞中含有
染色体多少条()
A.2NB.4NC.ND.3N
18.基因型为AaBbCc(三对等位基因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精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产生了基因型为abc的精细胞,那么初级精母细胞的基因组成为()
A.aabbccB.aaaabbbbcccc
C.AaBbCcD.AAaaBBbbCCcc
19.果蝇的受精卵有8条染色体,其中4条来自母本,4条来自父本。当受精卵发育成成虫,成虫又开始产生配子时,下面关于其中一个配子中染色体情况的说法正确的是()
A.4条来自父本或4条来自母本
B.2条来自父本,2条来自母本
C.1条来自一条亲本,另3条来自另一条亲本
D.以上情况都有可能
20.在某哺乳动物(体细胞染色体数目为24)的精巢中,细胞甲和细胞乙中的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核DNA分子数依次是24、48、48和12、24、24,下列关于细胞甲和细胞乙的分裂方式的判断,正确的是()
A.细胞甲和细胞乙一定都在进行有丝分裂
B.细胞甲可能在进行有丝分裂,细胞乙一定在进行减数分裂
C.细胞甲可能在进行减数分裂,细胞乙一定在进行有丝分裂
D.细胞甲和细胞乙一定都在进行减数分裂jAb88.cOm

21.下列关于四分体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四分体出现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期
B.经过复制后的同源染色体,都能形成四分体
C.每个四分体含有一对同源染色体
D.每个四分体含有四条染色单体
22.有关细胞分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无丝分裂在动植物细胞中都有可能发生
B.真核细胞都进行有丝分裂
C.有丝分裂一般发生在体细胞增殖时
D.在有性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发生减数分裂
23.如欲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过程,可选用的材料是()
A.马蛔虫受精卵B.成熟花粉粒
C.小鼠睾丸D.叶芽
24.组成为AaBb的雌性高等生物的一个细胞相关分裂过程中的染色体、基因示意图,据图分析,下列说法与细胞分裂图所示的含义不相符的是()

A.该生物是动物,因为无细胞壁、有中心体
B.乙细胞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等位基因分离
C.该生物可以产生基因型为AB、Ab、aB、ab的配子
D.若戊细胞中1号染色体上携带有基因A,则7号染色体相同位点上应有基因a
选择题答案填写处:
1-10
11-20
21-24
高一生物2.1《减数分裂》作业二参考答案
单项选择题
1-5DABAA6-10CBCDB11-15DCBDC
16-20BCDDB21-24BBCB

扩展阅读

2.1.1减数分裂教学案


一位优秀的教师不打无准备之仗,会提前做好准备,准备好一份优秀的教案往往是必不可少的。教案可以让学生更好的消化课堂内容,帮助教师营造一个良好的教学氛围。教案的内容要写些什么更好呢?小编收集并整理了“2.1.1减数分裂教学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人教版2017年必修二生物2.1.1减数分裂教学案
第1课时 减数分裂
一、减数分裂的概念(阅读教材P16)
二、精子、卵细胞的形成过程(阅读教材P16~20)
 精子形成过程
精原略增复并列,同源联会四分体;
两两并列赤道板,数目减半向两极。
次级精母再分裂,染色单体相分离;
数目同前四细胞,复杂变形四精子。
三、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固定装片
(阅读教材P21)
1.在低倍镜下观察装片,识别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和精细胞。
2.先在低倍镜下依次找到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后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后期的细胞。
3.再在高倍镜下仔细观察染色体的形态、位置和数目。
4.绘制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细胞简图。

重点聚焦
1.什么是减数分裂?
2.配子的形成为什么必须经过减数分裂?
3.减数分裂是怎样进行的?
[共研探究]
 观察细胞中染色体模式图,结合教材回答下列问题:

1.同源染色体和非同源染色体
(1)同源染色体:减数分裂中配对的两条染色体,其形态、大小一般都相同,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如图1中的1和2为一对同源染色体,3和4为一对同源染色体。
(2)非同源染色体:形态、大小各不相同,且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不配对的染色体。1和3或1和4或2和3或2和4是非同源染色体。
2.联会和四分体
(1)联会: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前期)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的现象。
(2)四分体:①联会后的每对同源染色体含有四条染色单体,叫做四分体。图1中含有两个四分体,其中1、2形成一个四分体,3、4形成一个四分体。②四分体的个数等于减数分裂中配对的同源染色体对数。
(3)联会和四分体的关系(如图2所示)

3.姐妹染色单体和非姐妹染色单体
(1)姐妹染色单体:同一着丝点连着的两条染色单体。如图1中的a和a′、b和b′、c和c′、d和d′。
(2)非姐妹染色单体:不同着丝点连接着的两条染色单体。如图1中的a和b(b′)、a′和b(b′)等。
4.相关数量关系
1个四分体=1对同源染色体=2条染色体=4条染色单体=4个DNA分子=8条脱氧核苷酸链。

[总结升华]
染色(单)体、DNA、同源染色体数目的判断方法
1.确定染色体数
(1)若以有丝分裂或减数分裂图示形式出现,可根据“着丝点数=染色体数”来确定。
(2)若已知体细胞染色体数,判断其他各时期染色体数。有丝分裂只有后期染色体暂时加倍,其他各时期与体细胞染色体数一致。若是减数分裂,则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时与体细胞染色体数一致,减数第一次分裂之后染色体数目为体细胞的一半(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点分开,染色体暂时加倍)。
2.确定染色单体数
(1)染色单体出现在复制后,着丝点分开前这段时期,染色单体数=染色体数×2。
(2)在DNA复制前和着丝点分裂后的时期,染色单体数为零。
3.确定DNA数
(1)有染色单体时,DNA数=染色单体数。
(2)无染色单体时,DNA数=染色体数。
4.确定同源染色体数
(1)有丝分裂全过程都有同源染色体。
(2)减数第一次分裂后,受精作用前无同源染色体,其他各时期均含同源染色体。
(3)同源染色体的对数等于染色体数的一半。
5.确定四分体数
只有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同源染色体联会时才有四分体,四分体数=同源染色体的对数。如图所示:

(1)大小不同的染色体可以是同源染色体,如男性体细胞中的X染色体和Y染色体,X染色体较大,Y染色体较小。大小相同的染色体不一定是同源染色体,如着丝点分裂后形成的两条染色体,因不是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所以不叫同源染色体。只要联会的两条染色体,不管大小、形状是否相同,都叫同源染色体。
(2)同源染色体既可以是复制之前不含染色单体的染色体,也可以是复制之后含染色单体的染色体。
(3)有丝分裂过程中存在同源染色体,但不出现同源染色体的联会现象和四分体。

[对点演练]
1.某动物的精子中有16条染色体,则在该动物的初级精母细胞中存在的染色体数、四分体数、染色单体数、DNA分子数、脱氧核苷酸链数分别是()
A.32、16、64、64、128B.32、8、32、64、128
C.16、8、32、32、64D.16、0、32、32、64
解析:选A 精子是精原细胞经过两次分裂得到的,其染色体数目是精原细胞的一半,因此精原细胞中有16对同源染色体;初级精母细胞是精原细胞复制产生的,1条染色体含2条染色单体,2个DNA分子,4条DNA单链。
[共研探究]
1.观察教材P17图2-2“哺乳动物精子的形成过程图解”,回答下列问题:
(1)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染色体进行复制,染色体数目不发生变化,一条染色体有两条姐妹染色单体。
(2)减数第一次分裂的末期,同源染色体分离并分别进入两个子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减半。
(3)两个次级精母细胞中染色体(一般情况下)形态大小一一对应、两两相同。
(4)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的初级精母细胞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次级精母细胞中,移向细胞一极的染色体数目相同,形态结构不同。因为初级精母细胞中的染色体含有姐妹染色单体。
(5)减数分裂过程中,由于同源染色体分离,1个精原细胞产生两种类型的精子。
2.观察卵细胞形成过程示意图,思考下列问题:
(1)卵细胞的形成场所是卵巢。
(2)写出图中各种细胞的名称:a.卵原细胞,b.初级卵母细胞,c.极体,d.次级卵母细胞,e.极体,f.卵细胞。
(3)卵细胞形成过程中,细胞质都是不均等分裂吗?
提示:不是。卵细胞形成过程中初、次级卵母细胞分裂时,细胞质都是不均等分裂,但极体分裂时,细胞质是均等分裂的。
3.试从染色体的行为、数目变化角度,比较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中的相同点。
提示:(1)行为变化:①染色体复制;②联会、形成四分体、交叉互换;③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④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
(2)数目变化:①减数第一次分裂形成的子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减半;②减数第二次分裂形成的子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不变。
4.根据精子、卵细胞形成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特点,分析核DNA、染色体数目变化规律,完成下列问题。
(1)假设体细胞的染色体数为2N,核DNA分子数为2C,填表分析它们在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中的数目变化。

时期间期减数第一次分裂减数第二次分裂生殖细胞
前期中期后期前期中期后期
染色体2N2N2N2N→NNNN→2NN
核DNA2C→4C4C4C4C→2C2C2C2CC
(2)依据上表数目变化,用坐标图形式画出染色体、核DNA数目变化曲线。
提示:
[总结升华]
1.减Ⅰ和减Ⅱ过程的比较(假设体细胞内染色体数为2N)
项目减数第一次分裂减数第二次分裂
染色体间期
是否复制复制不复制
分裂过程中
细胞名称性原细胞→初级性母细胞→次级性母细胞(或极体)次级性母细胞(或极体)→精细胞或卵细胞(或极体)
着丝点变化不分裂分裂
染色体数目
变化2N→N(减半)N→2N→N
DNA数目变化2N→4N→2N2N→N(减半)
染色体主要
行为有联会现象;四分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分开
染色单体无(0)→有(4N)→有(2N)有(2N)→无(0)
同源染色体有(N对)无

2.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的区别
精子的形成过程卵细胞的形成过程

相同点染色体的行为变化相同:即在间期染色体复制,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同源染色体联会,形成四分体,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减数第一次分裂结束后染色体数目减半;减数第二次分裂时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



点场所睾丸卵巢
细胞质
分裂均等分裂主要是不均等分裂
子细胞
数目1个精原细胞→4个精子1个卵原细胞→1个卵细胞+3个极体(消失)
是否变形是否

[对点演练]
2.判断正误
(1)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减半的根本原因是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的分离。()
(2)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联会的同源染色体一定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且形态、大小一定相同。()
(3)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次级精母细胞中,移向两极的染色体互为同源染色体。()
答案:(1)√ (2)× (3)×
3.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变化的顺序是()
①同源染色体分离 ②染色体分配到两个细胞中 ③联会 ④交叉互换
A.③④①② B.①③④②
C.③①②④D.①③②④
解析:选A 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先联会、后分离。

[共研探究]
1.如图表示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请把细胞分裂图像与所对应的时期用线连接起来。
2.图1表示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染色体数与核DNA数目比的变化关系;图2表示某动物细胞不同分裂时期的图像。请据图分析作答:
(1)由图1得:BC段形成的原因是DNA复制,DE段形成的原因是着丝点分裂。
(2)由图2得:
①丙、丁细胞处于图1中的CD段。
②具有同源染色体的是甲、乙、丙细胞,乙细胞中的a和a′是一对同源染色体。
③丙细胞含有8条染色单体,该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④丁细胞的名称为次级精母细胞,若M的姐妹染色单体上出现等位基因,其原因是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发生了交叉互换(基因重组)或基因突变。

[总结升华]
1.减数分裂过程中,一个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和核DNA含量的变化
(1)变化曲线
(2)曲线分析
①染色体数目的变化和核DNA分子含量的变化不是完全平行的,因为复制后的染色体数目没加倍,而DNA分子含量已加倍。
②在间期DNA复制之前(AB段和ab段)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之后(FH段和fh段),染色体∶DNA=1∶1。
③在间期完成DNA复制之后到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之前(CF段和cf段),染色体∶DNA=1∶2。
④BC(bc)段表示间期DNA(染色体)的复制,DNA含量加倍,但是染色体数目不变。
⑤DE(de)段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结束时,同源染色体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每个细胞内DNA和染色体数目均减半。
⑥ff′段表示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染色体数目加倍,但是DNA含量不变。
⑦H(h)点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结束后,由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后形成的两条子染色体分别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
2.细胞分裂图像鉴别
(1)常见的前期、中期、后期的分裂图像(以2N=4为例)比较
时期有丝分裂减数第一次分裂减数第二次分裂
前期

有同源染色体,无联会,染色体散乱分布,每条染色体含2条姐妹染色单体有同源染色体,且有联会和四分体,每条染色体含2条姐妹染色单体无同源染色体,无联会,染色体散乱分布,每条染色体含2条姐妹染色单体
中期

有同源染色体,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每条染色体含2条姐妹染色单体有同源染色体,四分体排列在赤道板两侧,每条染色体含2条姐妹染色单体无同源染色体,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每条染色体含2条姐妹染色单体

后期

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每一极细胞中均有同源染色体同源染色体分开,每条染色体含2条姐妹染色单体,每一极细胞中均无同源染色体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每一极细胞中均无同源染色体
(2)鉴别图像的常用方法

 分裂图像的判断
(2)根据细胞质分配判断细胞类型

[对点演练]
4.如图为同一生物不同分裂时期的细胞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图①中含有四对同源染色体,不含姐妹染色单体
B.图②中染色体数目等于正常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一半
C.图③中染色体、染色单体、核DNA的数目之比为1∶2∶2
D.若发生染色体的交叉互换,等位基因的分离也可发生在图④中
解析:选B 图②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此时含有的染色体数目与正常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相等。


1.下列关于减数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减数分裂包括两次连续的细胞分裂 ②在次级精母细胞中存在同源染色体 ③着丝点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一分为二 ④减数分裂的结果是染色体数减半,DNA分子数不变 ⑤同源染色体分离,导致染色体数目减半 ⑥联会后染色体复制,形成四分体 ⑦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末期
A.①②③B.④⑤⑥
C.①⑤D.⑥⑦
解析:选C 次级精母细胞中,不存在同源染色体,②错误;着丝点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分裂,③错误;减数分裂的结果是染色体数、DNA数均减半,④错误;染色体在间期复制,⑥错误;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末期,⑦错误。
2.在初级精母细胞中不可能出现的染色体行为是()
A.联会B.交叉互换
C.同源染色体分离D.着丝点分裂
解析:选D 着丝点分裂属于次级精母细胞中的染色体行为,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3.如图甲表示某精子,图乙中不属于该精子形成过程中细胞图像的是()
解析:选B B中移向同一极的非同源染色体只有一条与精子的染色体相同,因此B不属于该精子形成过程中的细胞图像。
4.如图甲、乙、丙分别表示某个生物体内的三个正在分裂的细胞,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表示________细胞,处于________期,有______条染色单体,分裂产生的子细胞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乙表示________期细胞,有________对同源染色体,产生的子细胞名称是________。
(3)图丙处于____________期,名称是__________,有________对同源染色体。
(4)在方框中画出图甲细胞最终产生的生殖细胞染色体的组成图。
解析:(1)图甲中发生细胞质不均等分配,且包含同源染色体,可以确定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细胞名称是初级卵母细胞,其产生的细胞中体积小的为极体,体积大的为次级卵母细胞。(2)图乙中着丝点分裂,且细胞的两极均有成对的同源染色体,可确定是体细胞有丝分裂后期图像,含4对同源染色体。(3)图丙中无同源染色体,且无姐妹染色单体,细胞质均等分配,又由图甲可知该动物为雌性个体,所以图丙为极体,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4)图甲减数第一次分裂产生的次级卵母细胞染色体组成如图1所示,再经减数第二次分裂产生的卵细胞内染色体组成如图2所示。
答案:(1)初级卵母 减数第一次分裂后 8 极体和次级卵母细胞 (2)有丝分裂后 4 体细胞 (3)减数第二次分裂后 极体 0 
(4)如图


1.为了观察减数分裂各时期特点,实验材料选择恰当的是()
①蚕豆的雄蕊 ②桃花的雌蕊 ③蝗虫的精巢 ④小鼠的卵巢
A.①② B.③④
C.①③D.②④
解析:选C 要想观察减数分裂的全过程,必须要求观察材料能够连续地完成减数分裂的过程且进行减数分裂的细胞数量多。蚕豆的雄蕊和蝗虫的精巢中的细胞能够完整地进行减数分裂且数量多;而桃花的雌蕊和动物的卵巢中进行减数分裂的细胞数量很少,并且减数分裂过程不完整,不易观察到。
2.下列关于减数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A.同源染色体经过复制形成了四分体
B.相对于正常体细胞而言,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DNA分子数目减半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
C.减数分裂是一种特殊的有丝分裂,同样具有一定的细胞周期
D.1个四分体含有4条染色体
解析:选B 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同源染色体联会形成四分体,A错误;减数分裂形成的生殖细胞不能连续分裂,所以减数分裂没有细胞周期,C错误;1个四分体含有2条染色体。
3.人的一个精原细胞在减数分裂中可形成23个四分体,则在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的细胞中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和DNA分子数分别是()
A.46、92、92B.46、0、46
C.23、46、46D.92、92、92
解析:选A 23个四分体即23对同源染色体,有46条染色体,92条染色单体,92个DNA分子。减数第一次分裂时着丝点未分裂。
4.若观察到一个动物细胞正处于染色体两两配对阶段,你认为正确的判断是()
A.该细胞可能来自肝脏
B.此时细胞的染色体上含有染色单体
C.此时细胞中的染色体数和DNA分子数均为体细胞的两倍
D.染色单体的形成和染色单体变成染色体发生在同一个细胞中
解析:选B 染色体两两配对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每一条染色体都含有两条染色单体,染色体的数量没有改变,此时的细胞是初级性母细胞;染色单体变成染色体是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那时的细胞是次级性母细胞。
5.以下细胞中既含有同源染色体,又含有染色单体的是()
①有丝分裂中期细胞 ②有丝分裂后期细胞 ③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细胞 ④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细胞 ⑤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细胞 ⑥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
A.①③⑤B.②③④
C.①③④D.④⑤⑥
解析:选A 有丝分裂后期及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消失;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虽有染色单体,但不含同源染色体。
6.如图表示某高等动物细胞(2N)在分裂过程中某一时期的染色体(a)、染色单体(b)、DNA(c)三者之间的数量关系,此时细胞内不可能发生()
A.染色体在纺锤体的牵引下移向细胞两极
B.存在于细胞中某一极的染色体数目可能为2N
C.同源染色体联会,四分体内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
D.无同源染色体联会,染色体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
解析:选B 图示表明此时细胞内的每条染色体都是由两条姐妹染色单体通过着丝点结合在一起组成的。对于染色体数目为2N的高等动物细胞而言,如果存在于细胞中某一极的染色体数为2N,则此时染色体的着丝点已经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已经分开,不可能存在图示的数量关系。
7.某动物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为2N,将该动物的精巢切片置于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可能是()
A.N和2NB.2N和3N
C.N、2N和4ND.2N、3N和4N
解析:选C 精巢中的细胞有些进行有丝分裂,有些进行减数分裂。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可能为2N或4N;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可能为2N或N。所以共有三种可能,即4N、2N和N。
8.在减数分裂的整个过程中,细胞分裂次数、染色体复制次数、着丝点分裂次数、染色体数减半次数、DNA分子数减半次数依次是()
A.1、2、2、1、2B.1、1、1、2、1
C.2、1、1、2、1D.2、1、1、1、2
解析:选D 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复制1次,细胞分裂2次,着丝点分裂1次,染色体数减半1次,DNA分子数减半2次。

9.动物卵细胞形成与精子形成的不同点是()
①次级卵母细胞将进行普通的有丝分裂 ②一个卵原细胞最终只形成一个卵细胞 ③一个卵原细胞经复制后形成一个初级卵母细胞 ④卵细胞不经过变形阶段 ⑤一个初级卵母细胞分裂成的两个细胞大小不等 ⑥卵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是初级卵母细胞的一半
A.②④⑤B.①③⑤
C.②③⑥D.①④⑥
答案:A
10.图中甲、乙、丙、丁分别表示某哺乳动物细胞(2N)进行减数分裂的不同时期,其中a表示细胞。请判断b、c、d依次代表()
A.DNA分子、染色体、染色单体
B.染色体、DNA分子、染色单体
C.DNA分子、染色单体、染色体
D.染色单体、染色体、DNA分子
解析:选A 据图分析,甲、丁中d的数量为零,细胞进行减数分裂过程中只有染色单体的数目有可能为零,因此,d为染色单体。乙、丙中的b为c的两倍,在细胞的减数分裂过程中,DNA分子数有可能为染色体数的两倍,因此b应为DNA分子,c应为染色体。
11.下面为某动物体内细胞分裂的一组图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上述①②③细胞中染色体与DNA的数目比均为1∶2
B.细胞①②③⑤产生的子细胞中均有同源染色体
C.图中表示有丝分裂的细胞及分裂的顺序是③→②→①
D.④细胞中染色体与DNA的数目比为1∶1
解析:选D ①为有丝分裂后期图像,有同源染色体,且染色体与DNA的数目比为1∶1,其与③产生的子细胞均为体细胞,有同源染色体;②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图像,有同源染色体,染色体与DNA的数目比为1∶2,其产生的子细胞为次级精母细胞,无同源染色体;③为有丝分裂中期图像,有同源染色体,染色体与DNA的数目比为1∶2;④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图像,染色体与DNA的数目比为1∶1;⑤为分裂间期图像,其可以是有丝分裂间期也可以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其产生的子细胞可以为体细胞,也可以为配子,若⑤表示有丝分裂间期,则表示有丝分裂的细胞及分裂顺序是⑤→③→①。
12.(2016荆州高一检测)向某动物卵巢中注射含3H的脱氧核苷酸后,检测细胞在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放射性变化。如图为处于不同分裂时期的细胞示意图,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甲、乙细胞中每个核DNA分子均具有放射性
B.丙细胞中有2条染色体具有放射性
C.三个细胞中均含有2个染色体组
D.丙细胞可能产生两个基因型不同的子细胞
解析:选B 根据DNA分子复制的特点可知,复制后形成的子代DNA分子均具有放射性,甲、乙、丙细胞中DNA分子都已经完成复制;由题图可知,甲、乙、丙细胞中均含有2个染色体组;丙细胞是次级卵母细胞,正常情况下,产生的两个子细胞的基因型相同,但若间期发生基因突变或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发生交叉互换,产生的两个子细胞的基因型可能会不同。

13.如图是雌性动物的一个细胞,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细胞的名称是________,处在减数分裂的________(填具体时期)。
(2)图中有________对同源染色体,它们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形成配子时,非同源染色体有________种组合的可能性。而一个这样的细胞,最后实际只能产生________种配子。
(4)发生交叉互换时,a可能与________交换片段,增加配子种类的多样性。
解析:(1)由图可知,A与B联会,C与D联会,说明细胞正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四分体时期,细胞名称为初级卵母细胞。(2)图中有两对同源染色体,分别是A和B,C和D。(3)该细胞分裂时,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可以有A与C、B与D或A与D、B与C四种组合。如果只有一个初级卵母细胞,最后只形成一种卵细胞,即上述四种组合中的一种。(4)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交叉互换可增加配子种类的多样性。
答案:(1)初级卵母细胞 四分体时期(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 (2)两 A和B、C和D 
(3)四 一 (4)b或b′
14.如图甲、乙、丙表示某二倍体生物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DNA含量的变化。请回答相关问题:

(1)图中ab段上升的原因相同,均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甲中bc段可表示有丝分裂的________期,此时染色体与染色单体的数目之比为________;在减数分裂中,处于图甲bc段的细胞中________(填“可以”或“不可以”)含有同源染色体。
(3)图甲、丙中,cd段下降的原因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细胞在de段时,一定含有同源染色体的是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三幅图均表示DNA含量变化,ab段上升均是DNA分子复制的结果。(2)图甲为每条染色体上的DNA含量变化,bc段为染色体复制后,着丝点分裂前的时期,若该曲线表示有丝分裂,则bc段对应有丝分裂的前期、中期;若该曲线表示减数分裂,则bc段对应减数第一次分裂、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前期和中期,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的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3)图甲中cd段下降是由于着丝点分裂,图丙中cd段下降是由于同源染色体分离,细胞一分为二。(4)图甲若表示有丝分裂,de段含有同源染色体,若表示减数分裂de段没有同源染色体;图乙表示有丝分裂过程,其产生的子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图丙表示减数分裂过程,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不含同源染色体。故细胞在de段时,一定含有同源染色体的是图乙。
答案:(1)DNA分子复制 (2)前、中 1∶2 可以 (3)着丝点分裂 同源染色体分离,细胞一分为二(4)乙
15.图甲表示某高等动物在进行细胞分裂时的图像,图乙为该种生物的细胞内染色体及核DNA相对含量变化的曲线图。根据此曲线和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A处于________期,细胞中有________条染色体;B处于__________期,此细胞的名称是________;C细胞分裂后得到的子细胞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甲中B细胞对应图乙中的区间是________。
(3)图乙中表示细胞内含有染色单体的区间是________和9~11,表示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的区间是________。
(4)若该生物体细胞中染色体数为20条,则一个细胞在6~7时期染色体数目为________条。
解析:(1)图甲中A含有同源染色体,但未发生联会,着丝点已分裂,故应为有丝分裂后期,此时细胞中含有8条染色体;B含有同源染色体,正在发生同源染色体的分离,故应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由于细胞质不均等分配,则该细胞为初级卵母细胞;C无同源染色体,着丝点分裂,故应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其细胞质不均等分配,则该细胞为次级卵母细胞,其子细胞为卵细胞和(第二)极体。(2)图甲中B细胞为初级卵母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对应图乙中的3~4段。(3)图乙中0~7段为减数分裂,减数分裂过程中着丝点分裂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结合曲线可知1~6段含有染色单体;不含同源染色体,对应曲线中的5~8段。(4)曲线6~7段对应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此时与体细胞染色体数目相同,为20条。
答案:(1)有丝分裂后 8 减数第一次分裂后 初级卵母细胞 卵细胞和(第二)极体 (2)3~4 (3)1~65~8 (4)20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教学设计


一名优秀的教师在教学方面无论做什么事都有计划和准备,作为高中教师准备好教案是必不可少的一步。教案可以让学生更好的消化课堂内容,帮助高中教师掌握上课时的教学节奏。您知道高中教案应该要怎么下笔吗?小编收集并整理了“《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本节课是生物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2)新课标(人民教育出版社)第二章第一节。这部分内容不仅是第二章的重点内容,也是整本书的重点内容之一,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细胞学知识,有丝分裂知识等知识基础上进行。通过学习,使学生全面认识细胞分裂的种类,实质和意义。并为后面学习遗传和变异,生物的进化奠定了细胞学的基础。因此,本节课内容在知识上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2.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减数分裂两次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特征和数目变化是本节课的重点;
而同源染色体的概念以及同源染色体移向两极的随机性是本节课的难点。
二、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与技能:
①掌握同源染色体的基本概念;
②理解和掌握减数分裂的两次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行为特征,特别是染色体数目、染色单体数目和DNA含量的变化规律。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变化规律的认识,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综合等方面的思维能力;通过分析讨论、巩固练习,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对立统一和发展变化的观点,并赞美生命的奇妙。
三、学情分析:
1.学生学习本课内容的基础:
根据本节课的知识体系、重点难点和学生的认识水平,采用启发与探究的教学模式实施教学,即:目标观察思考总结应用,根据教学目标设疑,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通过归纳和总结来解决问题并形成知识体系。然后加以应用,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学过程尽量体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
2.学生学习本课内容的能力:
高中学生已经具有了一定的认知能力,观察分析能力,抽象思维能力,及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但对于细胞中微观世界的物质变化缺乏感性认识,仍难以理解,较难抓住本质。大部分学生表现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能学会但会学的同学不多,主要原因是学生在逻辑推理和整体把握两个方面存在障碍,对问题探讨停留于表象认识,难于抓住事物的本质。所以我采取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增加教学的直观性、科学性和课堂内容容量。
3.学生学习本课内容的心理:
学生毕竟有着基础和其它方面,如空间想象及思维能力、兴趣、动机、毅力、情感等非智力因素的差异,因此要针对不同情况来进行教学。从疑问的设置,到问题的回答要适合不同层次的同学;从基础知识的掌握,再到能力的培养,包括探索创新能力,学习兴趣等,教师要对不同层次同学进行相应点拨。
4.学法分析:
通过指导学生对多媒体动画中减数分裂过程染色体变化行为的观察,促成学生知识的迁移,使学生对重点、难点知识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从而达到落实教学目标的目的;通过解题过程的辅导,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方法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课时安排:
2课时:第一课时学习减数分裂概念和精子形成过程;第二课时学习卵细胞的形成过程,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意义,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异同点比较。这里主要是第一课时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自制教具;学案等

一、引入:复习提问,导入新课
〖问〗细胞分裂是生物体生长和繁衍的基本保证,我们已经学过有丝分裂的有关知识,有丝分裂最重要的特点是什么?结果怎样?(温旧学新)
(播放有丝分裂flash课件)
学生讨论,师总结:有丝分裂重要的特点是遗传物质复制后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复制一次,分裂一次)。分裂的结果是产生两个子细胞,子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与亲代细胞一样。
〖问〗:我们知道进行有性生殖的多细胞生物体都是由一个受精卵通过有丝分裂和细胞分化发育而来的,有性生殖的生物在性成熟后都要产生精子和卵细胞,若精子和卵细胞按有丝分裂方式产生的话,会有怎样的结果?(引导学生以人为例进行分析)
学生讨论回答后,ppt展示如下结果:
父亲(46)母亲(46)受精卵(92)
有丝分裂有丝分裂
精子(46)卵细胞(46)子女(92)
〖总结提问〗:这样,染色体数目会逐代加倍,这不利于物种稳定。人和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都存在同样的问题。实际上,我们父母的体细胞中有46条染色体,我们自己也是46条染色体,那么,生物体是如何保证前后代染色体数目的恒定呢?
(通过设问,引起同学的思考,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强烈求知欲,使学生产生急需探究心理,学习动机由潜伏期迅速自然进入活跃状态。)
学生讨论,ppt展示答案:
精子和卵细胞中染色体必须减少一半;
〖启发学生〗:那么,细胞以怎样的方式使染色体数目减少一半?
学生讨论,师归纳:从19世纪后期到20世纪初,许多科学家相继观察到,无论动物或植物的生殖细胞在形成过程中,染色体数目都要减少一半,并将这个过程命名为减数分裂。
减数分裂和有性生殖细胞的形成
二、新授:动画演示,共同探究
指导学生预习:请大家阅读课本P16内容,思考:哺乳动物精子在什么器官中形成、能形成精子细胞是什么细胞?该细胞有何特点?
学生看书后回答:雄性哺乳动物精子在睾丸中形成,形成精子的原始生殖细胞叫做精原细胞,精原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
精原细胞通过减数分裂产生精子。
ppt展示减数分裂概念,减数分裂的要点。
(先整体了解减数分裂的过程)
(以精子的形成为例,动画演示减数分裂全过程。同时说明:为学习方便,也为了后面能说明染色体分离的随机性,细胞中的染色体以4条表示。)
〖问〗:大家看完了减数分裂的全过程,与有丝分裂比较一下,我们观察到减数分裂过程染色体的行为有什么明显的特点?
学生讨论回答:有染色体配对的情况。
师提示:配对的染色体都是同源染色体。
〖问〗:那么,什么是同源染色体?同源染色体是如何形成的?
1、动画演示同源染色体的形成过程
教师总结:精子和卵细胞中2条染色体大小形状各不相同,精、卵结合形成受精卵后,来自精子(父方)的每条染色体一般都能在来自卵细胞(母方)的染色体中找到一个与之大小形状相同的染色体,我们把这样的两条染色体称为同源染色体。所以说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是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由受精卵有丝分裂而来的体细胞中染色体也是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原始生殖细胞(如精原细胞)就是由体细胞分裂、分化而形成的,所以,原始生殖细胞中也存在着同源染色体。
(设计意图:同源染色体是本课题的关键点和切入点,在教学安排上,将同源染色体概念提前讲述,为的是分散难点,为后面讲述联会和四分体奠定基础。)
〖问〗:那么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都发生了哪些行为变化呢?下面我们详细分析一下减数分裂全过程。
2、动画演示:精原细胞形成初级精母细胞过程
学生观看,教师解说: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精原细胞的体积增大,染色体的复制,变为初级精母细胞。这时每条染色体已含有两条姐妹染色单体,只是由于这一时期染色体呈染色质状态,实际上看不出来。
分析此时细胞内染色体数量、染色单体数量和DNA含量的变化并在黑板上板书。
学生讨论并回答。
3、动画演示:同源染色体联会时的动态变化和四分体形成过程
学生观看,教师解说:接着,进入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这时我们可以明显看到初级精母细胞中原来分散存在的染色体开始进行两两配对。配对的2条染色体互为同源染色体,这种现象称为联会。联会的每对同源染色体含有4条染色单体,叫四分体。四分体时期相邻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常常会发生交叉互换。
分析此时细胞内染色体数量、染色单体数量和DNA含量的变化并在黑板上板书。
学生讨论并回答。
4、动画演示:减Ⅰ中期四分体排列在赤道板上,减Ⅰ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
观看减Ⅰ中期和后期染色体的行为变化并与有丝分裂中、后期进行比较。
分析减Ⅰ中期和后期细胞内染色体数量、染色单体数量和DNA含量如何变化并板书。
学生讨论并回答。
师提示:在减Ⅰ后期,联会的同源染色体分开,说明染色体具有一定的独立性,由于两个同源染色体在细胞中央的排列位置是随机的,可以互相交换,因此,就决定了同源的两个染色体各移向哪一极也是随机的,这样,不同对的染色体(非同源染色体)之间就可以自由组合。这就是我们之前学习的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规律的细胞学基础。
5、动画演示:次级精母细胞形成过程
学生观看,教师解说:接着,细胞膜从中部向内凹陷,分裂成两个子细胞,叫次级精母细胞。
〖问〗:次级精母细胞中染色体数与初级精母细胞相比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生答:染色体数目减少了一半。
〖问〗:减少的原因是什么?次级精母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减少了怎样的一半?是不是随机减少了一半?
学生讨论,师提示:在减数第一次分裂中出现了同源染色体联会,然后发生同源染色体的分离,细胞的每个极只得到各对同源染色体中的一条,从而使形成的次级精母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减少为初级精母细胞的一半。这一半恰好是一整套的非同源染色体。
分析每个次级精母细胞内染色体数量、染色单体数量和DNA含量的变化并在黑板上板书。
〖问〗:次级精母细胞会以怎样的方式进行减数第二次分裂?染色体数还会再减半吗?细胞内的染色体数量、染色单体数量和DNA含量又会如何变化?
6、动画演示次级精母细胞到精子的过程
学生观看,教师解说:
减数第二次分裂类似有丝分裂过程:前期,细胞内的染色体散乱分布;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排成一排,排列在细胞中央的赤道板上(与有丝分裂中期进行比较);后期,着丝点一分为二,两个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个子染色体(注:不是同源染色体),在纺锤丝的牵引下,移向两极(与有丝分裂后期进行比较);接着,细胞分裂,两个次级精母细胞分裂成4个精子细胞,减数分裂完成。
演示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时,尤其要突出细胞内是否含有同源染色体。
分析减数第二次分裂时期细胞内染色体数量、染色单体数量和DNA含量的变化并在黑板上板书。
:经过减数第二次分裂,两个次级精母细胞形成了四个精细胞。精细胞中染色体数目、DNA含量,与精原细胞相比都减少一半;精细胞再经过变形,形成精子,在这个过程中,丢掉了精子细胞的大部分细胞质,带上重要的物质──细胞核内的染色体,轻装上阵,并形成了一个长长的尾,便于游动。精子不再分裂,减数分裂无细胞周期。
:在连续播放幻灯片的过程中,指导学生在学案上精子的形成过程图解中填出减数分裂各个时期细胞的名称、细胞内染色体数目,DNA数目。同时让学生自己在下面独立画出各个时期的图像(主要是染色体的变化),从而达到巩固强化的目的。在学生绘图的过程中,老师巡回查看,指出学生绘错的地方,以引导思维的方式,提出问题,让学生分析思考,寻找正确的知识。
(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把所学内容以画图形式表现出来)
7、现在,我们再重复回顾一遍精子的形成过程(总结减数分裂的特征并板书),可以用以下口诀记忆:
复制一次,分裂两次;减一同源分,减二姐妹分。
8、分析减数分裂各时期细胞内的染色体数量、染色单体数量和DNA含量的变化情况
ppt展示图表,学生回答填表(以精原细胞中染色体数2n,DNA数2c为例),并布置学生课后绘出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DNA变化曲线图。
播完后,师提问:一个含有两对同源染色体的精原细胞,经过减数分裂以后,能形成几种类型的精子?
学生回答:4个
教师点拔:错,一个精原细胞减数分裂只能形成二种类型的精子;
9、动画演示: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师解说:对于含有两对同源染色体的初级精母细胞来说,减Ⅰ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的情况有两种,可能产生的组合有是22种,但这仅仅是有可能出现的几率;假如只是一个精原细胞,那么实际分离的情况只有一种,产生的组合只有两种,就如图中所看,要么是组合1和组合2,要么是组合3和组合4,实际上只能形成两种次级精母细胞,产生2种精子。
教师提问:难道一个含有两对同源染色体的精原细胞减数分裂,只能产生两种精子吗?
学生回答:是。
教师点拨:错,在减数分裂的四分体时期常常会发生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交叉互换,从而增加了配子的种类。
10、动画演示:交叉互换
教师讲解交叉互换在遗传学上的重要意义:交叉互换后每一条染色单体就不再是原来的染色单体,而已含有对方的基因成分。这在性状的遗传上是很重要的。从而最终增加了配子的种类,丰富了生物界物种的多样性。
三、动手体验,合作交流(视进度而定)
布置学生用自制的染色体模型在黑板上模拟减数分裂全过程,加深对减数分裂过程的理解。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即动脑又动手以突破教学难点)
四、教学后记
通过识别减数分裂各个时期的图像,培养识图和判断能力;通过分析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的数量和行为变化规律,培养分析和判断能力;通过动手用自制的染色体模型在黑板上模拟减数分裂全过程,培养实践操作能力。在学习过程中要抓住特点,懂得道理,记住过程,不但学得有趣,掌握也牢固。对比较难于理解和掌握的知识内容,要认真剖析、深入对比。如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图象的区别,运用图形、曲线进行DNA、染色体变化分析,加深记忆和理解,效果会更好。
实践证明,在教学中能否引导学生进入一种最佳的学习情境是教学成败的关键。讲授减数分裂这部分内容,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而应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可以把复杂的问题具体化,把抽象的问题形象化,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给学生创设了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使他们积极主动参与到教学中,从而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益。

减数分裂中的染色体行为


一名优秀的教师在教学时都会提前最好准备,高中教师要准备好教案为之后的教学做准备。教案可以让学生能够听懂教师所讲的内容,帮助高中教师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写好一份优质的高中教案要怎么做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编辑的《减数分裂中的染色体行为》,仅供参考,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

第一节减数分裂中的染色体行为
一、预习目标
1、知道染色体的种类及特点,会区分染色质和染色体
2、知道减数分裂的过程及特点
3、会根据图形分析染色体条数,DNA分子数
二、复习旧知
1、染色体与染色质的关系:。
2、染色体主组成成分和,分布在。
3、有丝分裂
(1)特点:染色体复制次,细胞分裂次,结果是形成个子细胞,且染色体条数(变?不变?)
(2)图形分析

ABC
染色体条数
DNA分子数
染色单体数
(3)过程

A期B期C期
染色体行为变化
染色体条数
DNA分子数
三、预习新知
(一)染色体种类
1、分类依据:
2、种类:染色体、染色体、染色体
图示:
3、特点:
(1)每种生物的细胞核中的染色体的和是相对恒定的。
(2)大多数生物的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是存在(用表示),生殖细胞中则是存在的(用表示)
(二)减数分裂
1、概念:是生殖生物的细胞成为细胞的分裂过程。
2、特点:细胞经过次连续的分裂,染色体只复制次,结果是一个原始生殖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形成个生殖细胞,染色体数是体细胞的。
3、过程:分为期,减数分裂(MI)减数分裂(MII)
(以细胞中有4条染色体为例)
时期
变化图形染色体行为染色体数目DNA数目
间期间期
复制44

减I
前期
联会形成
中期
排列在赤道板上
后期

分离,自由组合

减II
前期
染色体已减半、无同源染色体
中期
排列在赤道板上
后期

一分为二,分别移向两极
末期
染色体进入两个核变成染色质
结果子细胞含体细胞一半数目的染色体
(三)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条数和DNA分子数的变化规律曲线
染色体条数DNA分子数

间期MIMII间期MIMII
(四)同源染色体识别
1、同源染色体:指一条来自方,一条来自方,,其形态、大小的条染色体。
2、四分体:减数第次分裂的期,同源染色体相互,此时每对同源染色体含有条,所以称之为四分体。
3、图形识别
(1)对同源染色体(2)个四分体
(3)条染色体(4)个DNA分子
(5)条染色单体
(6)对姐妹染色单体,分别是与,与。
(7)对非姐妹染色单体,分别是与,与
与,与。

2.1《减数分裂》说课教案


《减数分裂》说课教案
2004-01-12作者(来源):[暂无]

一、教材地位和作用

《减数分裂》这一课题是在高中生物第三章第一节的第二部分。这部分内容不仅是第三章的重点内容,也是整本书的重点内容之一。它以学过的细胞学知识、染色体知识、有丝分裂知识、生殖种类知识为基础。通过学习,使学生全面认识细胞分裂的种类、实质和意义,为后面学习遗传和变异,生物的进化奠定细胞学基础。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掌握减数分裂的概念和精子的形成过程;理解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意义。

2、能力目标:通过观察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培养学生识图、绘图能力以及比较分析和归纳总结的能力。

3、德育目标:通过学习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意义,加深对事物自身变化规律性的认识,培养对立统一和发展变化的观点。

三、教学重点、难点以及确定的依据

1、教学重点:减数分裂概念和过程。这是生殖细胞形成的基础,又是遗传和变异和细胞学基础。

2、教学难点:同源染色体、四分体的概念以及染色体行为的变化规律,其中染色体行为的变化规律既是难点又是重点。初学者对此缺乏感性认识,较难抓住本质。

四、教材处理

根据教材的重难点、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多媒体课件传递信息量有的特点,这部分内容我安排2个课时。第一课时学习减数分裂概念和精子的形成过程,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意义。第二课时学习卵细胞的开成过程,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异同点的比较。这里主要说明第一课时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

五、教学方法和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创设形象生动的教学氛围,同时应用讲述法、谈话法、比较法、指导读书法等,引导学生思考一系列问题,使他们积极主动参与到教学中,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总结的能力。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总结的能力。

六、具体的教学过程

分为二部分

第一部分:导言

首先以问题引入,引发思考(1)什么是有性生殖?(2)其主要方式是什么?回答之后,演示卵式生殖过程即受精作用,提醒学生注意受精卵中的染色体组成,为进一步观察受精卵中染色体的特点,又设计动画模拟精卵的结合过程。这样,学生从画面上能清楚看出,受精卵中的染色体一半来自精子,一半来自卵细胞,并且每两条染色体大小、形态相似,由此引出同源染色体概念。为进一步说明同源染色体特点,插人类体细胞的染色体图,最后得出完整概念。同源染色体是本课题的关键点和切入点,在教学安排上,将同源染色体概念提前讲述,为的是分散难点,为后面讲述联会和四分体奠定基础。

由于精子、卵细胞的染色体都只有受精卵即体细胞一半,自然引出问题精子和卵细胞怎样产生?先请学生讨论,能否以有丝分裂方式产生?之后引出减数分裂概念。并展示学习这一概念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包括:减数分裂自然想了解减数分裂的具体发生过程,进入第二部分,以精子的形成过程为第二部分:精子的形成过程。

第二部分:精子的形成过程

首先以指导读书法,让学生带着几个思考题进行读书学习。思考内容包括:精子在哪里形成?精子形成过程中各阶段细胞名称是什么?什么是联会、四分体?减数发生在什么时期?为讲述方便,也为了后面能说明染色体分离的随机性,细胞中的染色体以4条表示.同时,为防止学生眼花缭乱,分散了注意力,整个分裂过程先逐图出现。

讲述精原细胞时,除指出它来自精巢,还应点明它的染色体数就是体细胞的染色体数。精原细胞形成初级精母细胞时,强调染色体在这一时期复制,也就是要说明,联会时期,每条染色体已含有两条染色单体,只是由于这一时期染色体呈染色质状态,所以看不出来,这样可以避免学生错误以为复制是在四分体时期进行。四分体时期,除强调概念处,为避免个别学生错误地将整个细胞中的4条染色体当作一个四分体,先提问:图中有几个四分体?再将其中一个四分体作闪烁处理以加深印象最后还要对四分体作个总结,指出:四分体个数就是同源染色体对数。这样处理,较好地突破了四分体这一教学难点。分裂后期,先显示一种同源染色体分离情况,形成两个子细胞,接着让学生讨论同源染色体能否有另一种的分离情况?讨论之后在后期又出现另一种分离图,由此说明:染色体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同源染色体移向哪一极是随机的即不同对染色体之间可能自由组合。为后面学习遗传学的分离规律和自由组合规律奠定细胞学基础。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与有丝分裂相似,学生容易掌握,但也要强调两点:分裂和等数。分裂即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等数即染色体数目不再减半。至于减数第二次分裂的过程,尤其突出有丝分裂后期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图的比较,使学生通过画面,清楚地看出二者的不同,即是否含有同源染色体的问题,进一步说明了减数分裂的本质。接着,全屏展示减数分裂的全过程,目的有两个,一是总结减数分裂的实质,二是利用板书复习各分裂时期细胞的名称。板书如下:

精子的形成:

精原细胞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精子细胞精子

 (复制)(减数第一次分裂)(减数第二次分裂)(变形)
2n2nnnn

在上面学习的基础上,为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染色体行为变化,播放精子形式的的连续动画过程。

最后,总结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意义,先让学生讨论,教师再作补充,这样既使学生理解其意义,而且培养了归纳总结的能力。最后指出这些也正是有性生殖的意义,从而既联系了上节课内容,又使本节课内容前后呼应。

为加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设计了两道课堂练习题,第一道题考查学生对染色体数目变化规律性的掌握情况,第二道题考查学生对同源染色体、四分体概念的掌握情况,通过两道练习题,及时反馈教学效果。

实践证明,在教学中能否引导学生进入一种最佳的学习情境是教学成败的关键。讲授减数分裂这部分内容,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而应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可以把复杂的问题具体化,把抽象的问题形象化,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给学生创设了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使他们积极主动参与到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