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小学教案 > 导航 > 斜塔上的实验

小学实验教案

发表时间:2020-09-08

斜塔上的实验。

作为杰出的教学工作者,为了教学顺利的展开。所以大多数老师都会选择制定一份教学计划。上课才能够为同学讲更多的,更全面的知识。那怎样写才能有一份高质量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斜塔上的实验”,仅供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斜塔上的实验》是第五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本单元所选的几篇课文都是科普类文章,体裁多样,包括人物传记、议论文、说明文,另有一篇文言文章。与第四单元教学重点不同,本单元的教学重点在于使学生在了解科学知识的同时,学习科普类文章的写作方法,特别是行文脉络及语言特点,同时掌握说明文、议论文的基本知识点。《斜塔上的实验》是一篇人物传记节选,可读性相对较强,内容也较浅显,因此课堂上我采用学生自读、自由讨论,教师予以适当点拨辅助的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从实际的课堂效果来看,还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没有反复强调课前预习,部分学生预习不充分,造成整个课堂的进度相对放缓,由预期的1.5课时延为2课时。由于预习工作没有到位,部分简单的问题耗时太长,甚至在老师的引导下,仍不能正确找到相关段落。对于一些需要搜索信息进行提炼概括的问题,由于不熟悉文本,不能做到准确全面。在今后的教学中,应该把学生的预习工作置于重要的地位,反复强调,从而才能保证课堂效率和进度。对于预习工作不到位的学生,予以适当的惩戒措施。

2、对于文中最重要的两种写作手法的理解,学生有一定困难,引导的过程还需要放慢。对写作顺序的改变,到底有什么样的作用,理解得不够透彻。在实际的教学中除了结合文本外,还需列举一下简单的例子,并且结合学生的作文写作,对顺序、倒叙、插叙做一个系统的讲解。并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作文中运用。文章首尾两部分场面描写分析,学生在把握时也只能说出一点两点,不能很好地理解运用描写这种表达方式的目的和作用。综上所述,我认为问题还在于就目前的教学环节设计来讲,学生当堂的读写结合训练的机会还是比较少的。一方面课时紧张,另一方面学生当堂消化文本的能力有待提高。所以,我觉得在以后的课堂上,要注意将读写有机结合起来。宁愿在课时进度上适当放慢一些,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参与课堂反馈写作。

3、教学重难点的设置没有与教学时间很好地结合起来。教学重点的时间分配不够充分,其他部分讲解的时候拓展延伸的东西没有把握好多,造成教学时间比较紧凑,反而在重难点部分走得过快。这一点是以后在课堂把握上要注意的。

编辑推荐

《夜晚的实验》


《夜晚的实验》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新词。

2、能联系课文语言环境,懂得课后作业中瞎子、穿透、听|等词的意思及其所带引号的用法。

3、通过朗读、复述等一系列语言训练,感受并学习科学家细心观察、大胆实验、不断利用科学技术造福人类的科学精神。

4、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教学重点]

在教师指导下,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教学时间]

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激趣揭题

同学们知道吗,超声波在现代:工:业、农业、医疗、军事等领域发挥着极大的作用。那么,人们对超声波的研究是怎么开始的呢?这得从意大利位科学家的实验说起。

板书课题:7夜晚的实验(读题)

看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为什么实验是在夜晚进行的?谁做实验果如何?)

二、初读指导

1.自由读课文,要求:

(1)画出生字,读准字旨,读顺课文。

(2)借助字典并联系下文自学生字词。

2.检查自学情况。

(1)指渎生字词,相机字音。

喉咙苍蝇(咙、蝇是后鼻音,在词中读轻声)

瞎子薄膜油漆矿藏领域

堵住揭开:判断

(2)指名试渎课文,并理解词语掌握情况:

敏锐:感觉灵敏,文中指目光尖锐。

敏捷:(动作等)迅速而灵敏。

薄膜:像膜的薄皮。(结合生活经验理解)

洞察:观察得很清楚。

领域:区域、范围。

恩惠:给予的或受到的好处。(可通过换词理解)

3.通读课文,回答揭题时提出的前两个问题。

(板书:蝙蝠斯帕拉捷)

4.指导分段

第段(第1自然段)写蝙蝠在夜空中飞行引起了斯帕拉捌的好奇。

第二段(第26自然段):写经过多次实验,终于揭开蝙蝠出间屯行的秘密。

第三段(第79自然段):写斯帕拉捷的实验引起了科学对超声波的研究,使我们享受到它带来的恩惠。

5.质疑问难。

三、指导书写

本课生字全是左右结构的字,注意安排好各部分的比例。

大部分左窄右宽或左小右大。

判:左右相等;

添:注意点和捺。

第二课时

一、激趣导人

同学们,若请你们来写斯帕拉捷实验的情况,你想先让读者了解什么?(起因,即他做实验的缘由是什么)

作者的想法跟大家一样。这也是这一类文章通常的写法。

二、精读指导

1.理解第一段:

(1)默读,口头填空:斯帕拉捷产生好奇:一一一

(2)交流。(板书:凭什么)

(3)朗读这一段,思考:斯帕拉捷身上什么地方值得我们学习?从哪里看出来的?观察细致,对常见现象敏感,好奇心强。

①他常常看到很多蝙蝠灵活地在夜空中琶来飞去,却从不会撞到树上或者墙壁上。

②蝙蝠凭什么特殊的本领在夜空中自由自在地飞行呢?

(4)指导朗读。

突出句中重点词语,渎好疑问的涪气,表现斯帕拉捷强烈的来写?

2.理解第二段

实验的情况怎样?

(1)默读,思考:

斯帕拉捷共做厂几次实验?分别是怎样做的?结果怎样?交流。

①蒙上眼睛轻盈敏捷地来回龟翔

②堵住鼻子还是飞得那么敏捷、轻松

③全身涂满油漆还是没有影响到它们的屯行

④堵住耳朵很快就跌落到地,亡

(2)一系列实验,怎样写既清晰又简洁,而不使人觉得重刻呢?写的时候要有重点。你们觉得应重点写哪次实验?(第一次)

(3)轻读第2、3自然段,看看文中是怎样写的。交流,相机点拨。(指名读有关语句并概括)

①先交代实验的时间、地点,然后依次写斯帕拉捷的做法,实验的结果,斯帕拉捷的思考。(板书:做法结果思考)

②提问:当他看到放出去的几只蝙蝠轻盈敏捷地来回龟翔时,不由得惊叫起来,为什么?(事实完全出乎他的意料)

③瞎子引号指什么?(特指蒙上眼睛的蝙蝠)

(4)指导根据板书的提示,看图复述第一次实验的情况。

自由试述。指名复述,评议。

(5)默读第46自然段,思考:与第一次相比,后来几次实验的情况是怎样简明扼要地写的?

交流。(先概括,再读有关语句)

①第4自然段紧承上文简洁地叙述斯帕拉捷两次实验的做法、结果及第二次实验后的猜想。

②第5自然段写最后一次实验的做法和结果。

提问:为什么做法一带而过,而结果较细地加以描写呢?

(因为结果与先前截然不同)

③第6自然段写斯帕拉捷的发现,

(板书:发现原来是)

(6)指导朗读。

注意通过停顿体现出实验过程的层次。

重点指导读好第3、4自然段中的三个问句和第6自然段中的感叹句,体会斯帕拉捷终于揭开蝙蝠夜间琶行秘密的无比喜悦激动的心情。

指名读,齐读。

(7)小结

这一段简练、生动地记叙丁斯帕拉捷通过多次实验,终于揭开蝙蝠夜间飞行的秘密的经过:

(8)从这一段的叙述中,你感受到斯帕拉捷的哪些可贵精神?

(勤于思考,大月巳实验,刁;怕失败,不断探索,打破沙锅问到底,不达目的不罢休)

三、指导复述实验过程

1.分部分复述;

借助板书,抓住文中关键语句进行。

同桌试述,指名复述,评议。

2.完整复述。

指名复述,评议后各自练习复述。

第三课时

一、复习导人

1.斯帕拉捷是怎样解开蝙蝠夜间飞行的秘密的?

要求:先概括回答,再详细地复述。

2.读了这个故事,你受到什么启发?

(要注意观察,对一些现象进行思考,要勇于探索等)

3.过渡:斯帕拉捷的实验有什么重大意义呢?

二、精读指导(第三段)

1.自由读第三段,概括回答。

2.指名读第7自然段。

出示:蝙蝠的耳朵又怎么能穿透物体呢?

说说句中引号的用法。

(视线能穿透黑夜,看到黑暗中的物体:通常耳朵只会听到声音,而蝙蝠却能像听声音一样听到前方的物体)

3.引读第8自然段和第9自然段的前半部分。

(1)指名将其中的奥妙说一说。(同时可画图或动作演示)

(2)把自己对超声波的认识用一句话表达出来。

(板书:超声波)

4.齐渎课文最后一句。

说说读懂了什么。(实验造福了人类)

(板书:巨大恩惠)

又交流:读了这一部分,你又受到什么启发?

(科学家前仆后继地进行科学研究,以丰硕的科研成果造福人类,我们也

应该努力学习,勤于钻研,立志造福人类。

7《夜晚的实验》


7《夜晚的实验》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新词。

2、能联系课文语言环境,懂得课后作业中瞎子、穿透、听|等词的意思及其所带引号的用法。

3、通过朗读、复述等一系列语言训练,感受并学习科学家细心观察、大胆实验、不断利用科学技术造福人类的科学精神。

4、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教学重点]

在教师指导下,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激趣揭题

同学们知道吗,超声波在现代:工:业、农业、医疗、军事等领域发挥着极大的作用。那么,人们对超声波的研究是怎么开始的呢?这得从意大利位科学家的实验说起。

板书课题:7夜晚的实验(读题)

看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为什么实验是在夜晚进行的?谁做实验果如何?)

二、初读指导

1.自由读课文,要求:

(1)画出生字,读准字旨,读顺课文。

(2)借助字典并联系下文自学生字词。

2.检查自学情况。

(1)指渎生字词,相机字音。

喉咙苍蝇(咙、蝇是后鼻音,在词中读轻声)

瞎子薄膜油漆矿藏领域

堵住揭开:判断

(2)指名试渎课文,并理解词语掌握情况:

敏锐:感觉灵敏,文中指目光尖锐。

敏捷:(动作等)迅速而灵敏。

薄膜:像膜的薄皮。(结合生活经验理解)

洞察:观察得很清楚。

领域:区域、范围。

恩惠:给予的或受到的好处。(可通过换词理解)

3.通读课文,回答揭题时提出的前两个问题。

(板书:蝙蝠斯帕拉捷)

4.指导分段

第段(第1自然段)写蝙蝠在夜空中飞行引起了斯帕拉捌的好奇。

第二段(第26自然段):写经过多次实验,终于揭开蝙蝠出间屯行的秘密。

第三段(第79自然段):写斯帕拉捷的实验引起了科学对超声波的研究,使我们享受到它带来的恩惠。

5.质疑问难。

三、指导书写

本课生字全是左右结构的字,注意安排好各部分的比例。

大部分左窄右宽或左小右大。

判:左右相等;

添:注意点和捺。

第二课时

一、激趣导人

同学们,若请你们来写斯帕拉捷实验的情况,你想先让读者了解什么?(起因,即他做实验的缘由是什么)

作者的想法跟大家一样。这也是这一类文章通常的写法。

二、精读指导

1.理解第一段:

(1)默读,口头填空:斯帕拉捷产生好奇:一一一

(2)交流。(板书:凭什么)

(3)朗读这一段,思考:斯帕拉捷身上什么地方值得我们学习?从哪里看出来的?观察细致,对常见现象敏感,好奇心强。

①他常常看到很多蝙蝠灵活地在夜空中琶来飞去,却从不会撞到树上或者墙壁上。

②蝙蝠凭什么特殊的本领在夜空中自由自在地飞行呢?

(4)指导朗读。

突出句中重点词语,渎好疑问的涪气,表现斯帕拉捷强烈的来写?

2.理解第二段

实验的情况怎样?

(1)默读,思考:

斯帕拉捷共做厂几次实验?分别是怎样做的?结果怎样?交流。

①蒙上眼睛轻盈敏捷地来回龟翔

②堵住鼻子还是飞得那么敏捷、轻松

③全身涂满油漆还是没有影响到它们的屯行

④堵住耳朵很快就跌落到地,亡

(2)一系列实验,怎样写既清晰又简洁,而不使人觉得重刻呢?写的时候要有重点。你们觉得应重点写哪次实验?(第一次)

(3)轻读第2、3自然段,看看文中是怎样写的。交流,相机点拨。(指名读有关语句并概括)

①先交代实验的时间、地点,然后依次写斯帕拉捷的做法,实验的结果,斯帕拉捷的思考。(板书:做法结果思考)

②提问:当他看到放出去的几只蝙蝠轻盈敏捷地来回龟翔时,不由得惊叫起来,为什么?(事实完全出乎他的意料)

③瞎子引号指什么?(特指蒙上眼睛的蝙蝠)

(4)指导根据板书的提示,看图复述第一次实验的情况。

自由试述。指名复述,评议。

(5)默读第46自然段,思考:与第一次相比,后来几次实验的情况是怎样简明扼要地写的?

交流。(先概括,再读有关语句)

①第4自然段紧承上文简洁地叙述斯帕拉捷两次实验的做法、结果及第二次实验后的猜想。

②第5自然段写最后一次实验的做法和结果。

提问:为什么做法一带而过,而结果较细地加以描写呢?

(因为结果与先前截然不同)

③第6自然段写斯帕拉捷的发现,

(板书:发现原来是)

(6)指导朗读。

注意通过停顿体现出实验过程的层次。

重点指导读好第3、4自然段中的三个问句和第6自然段中的感叹句,体会斯帕拉捷终于揭开蝙蝠夜间琶行秘密的无比喜悦激动的心情。

指名读,齐读。

(7)小结

这一段简练、生动地记叙丁斯帕拉捷通过多次实验,终于揭开蝙蝠夜间飞行的秘密的经过:

(8)从这一段的叙述中,你感受到斯帕拉捷的哪些可贵精神?

(勤于思考,大月巳实验,刁;怕失败,不断探索,打破沙锅问到底,不达目的不罢休)

三、指导复述实验过程

1.分部分复述;

借助板书,抓住文中关键语句进行。

同桌试述,指名复述,评议。

2.完整复述。

指名复述,评议后各自练习复述。

第三课时

一、复习导人

1.斯帕拉捷是怎样解开蝙蝠夜间飞行的秘密的?

要求:先概括回答,再详细地复述。

2.读了这个故事,你受到什么启发?

(要注意观察,对一些现象进行思考,要勇于探索等)

3.过渡:斯帕拉捷的实验有什么重大意义呢?

二、精读指导(第三段)

1.自由读第三段,概括回答。

2.指名读第7自然段。

出示:蝙蝠的耳朵又怎么能穿透物体呢?

说说句中引号的用法。

(视线能穿透黑夜,看到黑暗中的物体:通常耳朵只会听到声音,而蝙蝠却能像听声音一样听到前方的物体)

3.引读第8自然段和第9自然段的前半部分。

(1)指名将其中的奥妙说一说。(同时可画图或动作演示)

(2)把自己对超声波的认识用一句话表达出来。

(板书:超声波)

4.齐渎课文最后一句。

说说读懂了什么。(实验造福了人类)

(板书:巨大恩惠)

又交流:读了这一部分,你又受到什么启发?

(科学家前仆后继地进行科学研究,以丰硕的科研成果造福人类,我们也应该努力学习,勤于钻研,立志造福人类。

一次成功的实验*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多读多想,读懂课文内容,领悟小女孩有了危险,先为别人着想的美好品德,培养合作精神。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第8课:一次成功的实验,同学们就看着这个题目,你们都能想到些什么?

这是一个实验,也是一个游戏,却让教育家十分激动。为什么呢?

(二)自读课文

出示自学提纲

①自由读课文,读懂每段话的意思。

②想想教育家做了一个怎样的实验,这个实验成功的原因是什么?

(三)反馈

1.指名朗读课文,纠正字音。

2.讨论自学提示第②题。

(四)总结

从这个实验中,你想到些什么?

(无论做什么事情,我们都要有合作的精神,这样,事情才能够保证成功。)

教案点评:

在学习了两篇精读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运用前两课的学习方法,在老师的帮助下,自主地学习课文。

《夜晚的实验》教案之一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新词。

2、能联系课文语言环境,懂得课后作业中瞎子、穿透、听|等词的意思及其所带引号的用法。

3、通过朗读、复述等一系列语言训练,感受并学习科学家细心观察、大胆实验、不断利用科学技术造福人类的科学精神。

4、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教学重点]

在教师指导下,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教学时间]

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激趣揭题

同学们知道吗,超声波在现代:工:业、农业、医疗、军事等领域发挥着极大的作用。那么,人们对超声波的研究是怎么开始的呢?这得从意大利位科学家的实验说起。

板书课题:7

夜晚的实验(读题)

看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为什么实验是在夜晚进行的?谁做实验果如何?)

二、初读指导

1.自由读课文,要求:

(1)画出生字,读准字旨,读顺课文。

(2)借助字典并联系下文自学生字词。

2.检查自学情况。

(1)指渎生字词,相机字音。

喉咙苍蝇(咙、蝇是后鼻音,在词中读轻声)

瞎子薄膜油漆矿藏领域

堵住揭开:判断

(2)指名试渎课文,并理解词语掌握情况:

敏锐:感觉灵敏,文中指目光尖锐。

敏捷:(动作等)迅速而灵敏。

薄膜:像膜的薄皮。(结合生活经验理解)

洞察:观察得很清楚。

领域:区域、范围。

恩惠:给予的或受到的好处。(可通过换词理解)

3.通读课文,回答揭题时提出的前两个问题。

(板书:蝙蝠斯帕拉捷)

4.指导分段

第段(第1自然段)写蝙蝠在夜空中飞行引起了斯帕拉捌的好奇。

第二段(第26自然段):写经过多次实验,终于揭开蝙蝠出间屯行的秘密。

第三段(第79自然段):写斯帕拉捷的实验引起了科学对超声波的研究,使我们享受到它带来的恩惠。

5.质疑问难。

三、指导书写

本课生字全是左右结构的字,注意安排好各部分的比例。

大部分左窄右宽或左小右大。

判:左右相等;

添:注意点和捺。

第二课时

一、激趣导人

同学们,若请你们来写斯帕拉捷实验的情况,你想先让读者了解什么?

(起因,即他做实验的缘由是什么)

作者的想法跟大家一样。这也是这一类文章通常的写法。

二、精读指导

1.理解第一段:

(1)默读,口头填空:斯帕拉捷产生好奇:一一一

(2)交流。(板书:凭什么)

(3)朗读这一段,思考:斯帕拉捷身上什么地方值得我们学习?从哪里看出来的?观察细致,对常见现象敏感,好奇心强。

①他常常看到很多蝙蝠灵活地在夜空中琶来飞去,却从不会撞到树上或者墙壁上。

②蝙蝠凭什么特殊的本领在夜空中自由自在地飞行呢?

(4)指导朗读。

突出句中重点词语,渎好疑问的涪气,表现斯帕拉捷强烈的来写?

2.理解第二段

实验的情况怎样?

(1)默读,思考:

斯帕拉捷共做厂几次实验?分别是怎样做的?结果怎样?交流。

①蒙上眼睛轻盈敏捷地来回龟翔

②堵住鼻子还是飞得那么敏捷、轻松

③全身涂满油漆还是没有影响到它们的屯行

④堵住耳朵很快就跌落到地,亡

(2)一系列实验,怎样写既清晰又简洁,而不使人觉得重刻呢?写的时候要有重点。你们觉得应重点写哪次实验?

(第一次)

(3)轻读第2、3自然段,看看文中是怎样写的。交流,相机点拨。(指名读有关语句并概括)

①先交代实验的时间、地点,然后依次写斯帕拉捷的做法,实验的结果,斯帕拉捷的思考。(板书:做法结果思考)

②提问:当他看到放出去的几只蝙蝠轻盈敏捷地来回龟翔时,不由得惊叫起来,为什么?(事实完全出乎他的意料)

③瞎子引号指什么?(特指蒙上眼睛的蝙蝠)

(4)指导根据板书的提示,看图复述第一次实验的情况。

自由试述。指名复述,评议。

(5)默读第46自然段,思考:与第一次相比,后来几次实验的情况是怎样简明扼要地写的?

交流。(先概括,再读有关语句)

①第4自然段紧承上文简洁地叙述斯帕拉捷两次实验的做法、结果及第二次实验后的猜想。

②第5自然段写最后一次实验的做法和结果。

提问:为什么做法一带而过,而结果较细地加以描写呢?

(因为结果与先前截然不同)

③第6自然段写斯帕拉捷的发现,

(板书:发现原来是)

(6)指导朗读。

注意通过停顿体现出实验过程的层次。

重点指导读好第3、4自然段中的三个问句和第6自然段中的感叹句,体会斯帕拉捷终于揭开蝙蝠夜间琶行秘密的无比喜悦激动的心情。

指名读,齐读。

(7)小结

这一段简练、生动地记叙丁斯帕拉捷通过多次实验,终于揭开蝙蝠夜间飞行的秘密的经过:

(8)从这一段的叙述中,你感受到斯帕拉捷的哪些可贵精神?

(勤于思考,大月巳实验,刁;怕失败,不断探索,打破沙锅问到底,不达目的不罢休)

三、指导复述实验过程

1.分部分复述;

借助板书,抓住文中关键语句进行。

同桌试述,指名复述,评议。

2.完整复述。

指名复述,评议后各自练习复述。

第三课时

一、复习导人

1.斯帕拉捷是怎样解开蝙蝠夜间飞行的秘密的?

要求:先概括回答,再详细地复述。

2.读了这个故事,你受到什么启发?

(要注意观察,对一些现象进行思考,要勇于探索等)

3.过渡:斯帕拉捷的实验有什么重大意义呢?

二、精读指导(第三段)

1.自由读第三段,概括回答。

2.指名读第7自然段。

出示:蝙蝠的耳朵又怎么能穿透物体呢?

说说句中引号的用法。

(视线能穿透黑夜,看到黑暗中的物体:通常耳朵只会听到声音,而蝙蝠却能像听声音一样听到前方的物体)

3.引读第8自然段和第9自然段的前半部分。

(1)指名将其中的奥妙说一说。(同时可画图或动作演示)

(2)把自己对超声波的认识用一句话表达出来。

(板书:超声波)

4.齐渎课文最后一句。

说说读懂了什么。(实验造福了人类)

(板书:巨大恩惠)

又交流:读了这一部分,你又受到什么启发?

(科学家前仆后继地进行科学研究,以丰硕的科研成果造福人类,我们也应该努力学习,勤于钻研,立志造福人类。

一次成功的实验


为了使每堂课能够顺利的进展,在上课前要仔细认真的编写一份全面的教案。让同学们很好的吸收课堂上所讲的知识点,你们有没有写过一份完整的教学计划?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一次成功的实验”,欢迎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收藏。

教学目标:1、学习课文生字词,积累富有感染力的词句。

2、理解课文内容,知道教育家这次实验成功的原因,体会“有了危险,应该让别人先出去”的含义。

3、朗读课文,能把人物对话的不同语气读出来。

教学重难点:根据课文的情景和关键词句,弄清教育家这次实验成功的原因,体会“有了危险,应该让别人先出去”的含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质疑导入新课:

1、教师谈话:今天我们来学习《一次成功的实验》(板书课题)

2、小声读课文,想一想,看了这个题目,你们有什么问题要问?

(学生说,教师选择有价值的写在黑板上)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的小声读课文,要读准字音,不多字、漏字。

2、指名读课文。(师生共同正音,解词)

3、读后学生汇报,可以各抒己见,不要强求统一答案。(问题在学生中解决,整体感知课文)

4、理清文章的写作顺序:实验前——实验中——实验后

三、识字写字

①课件出示本课的生字。

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住这些生字。

②指导观察要求会写的字。

a.引导学生分析“绳、险、俩、堵”这4个左右结构的生字在写时要注意什么?(左窄右宽)

b.引导学生分析“瓶、顺”这两个左右结构的字在写时要注意什么。(左右一样宽)

c.引导学生分析“育、系、茶、危、索、获”这6个上下结构的字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d.引导学生思考写左中右结构的“激”应注意什么。

③学生写字,教师巡视指导,注意即时评价。

第二课时

一、重点引导讨论“实验为什么能取得成功”这个问题。

1、.4人小组讨论。

组长负责整理本组的意见,代表小组进行全班交流。

2、.全班进行交流。

学生要抓住重点语句,如:一个女孩低声对两个同伴说:“快!你第一,你第二,我最后。”女孩不假思索地说:“有了危险,应该让别人先出去。”谈自己的看法。通过交流认识到,实验成功的主要原因,一是小女孩具有舍己为人的精神,关键的时刻首先想到的是别人的安危;二是三个学生有合作精神。互相配合得很好。

3、理解教育学家的激动。

4、有感情地朗读人物对话

①学生先试着自己读一读。注意体会不同人物不同的语气。

②小组内合作读一读。

③各小组毛遂自荐来读,其他小组进行评议。

二、总结延伸:

学了课文,你有什么收获?想到了什么?联系自己的亲身经历或所见所闻,谈一谈再写下来,选取好的作品贴在班级的黑板报上。(可适当结合汶川大地震的英雄事迹)

《一次成功的实验》课文


一位教育家来到一所小学,请校长找来三个学生,让他们做个游戏。

这位教育家从手提包里拿出一个瓶子,又取出三个系着绳子的小铅锤。他把瓶子放在地上,把三个小铅锤分给三个学生,让他们拿着绳子头,先后把铅锤放到瓶子里。

他对这三个学生说:这个瓶子是一口井,不过现在井里没有水。你们手里拿着的铅锤代表你们自己。井口很窄,一次只能上来一个人。说完,他又问:记住了吗?三个学生齐声回答:记住了。

教育家拿起茶杯向井里灌水,他一边灌,一边喊:危险!快上来!一二

一个女孩低声对两个同伴说:快!你第一,你第二,我最后!

三字刚出口,三个学生就顺利地把小铅锤一个一个提了出来。

教育家问这个女孩:你刚才跟他们俩说了什么?

女孩如实地告诉了他。

你为什么要这样做呢?教育家问。

女孩不假思索地说:有了危险,应该让别人先出去。

这位教育家激动地抱起女孩,好久才放下。他对校长说:这个实验我做过许多次,每次孩子们都争着往外拉铅锤,结果铅锤都堵在瓶口,一个也拉不出来。今天,我的实验终于获得了成功。

30、一次成功的实验


作为大家敬仰的人民教师,要对每一堂课认真负责。这时就需要自己去精心研究如何做一份学生爱听老师爱讲的教案。上课自己轻松的同时,学生也更好的消化课堂内容。如何才能编写一份比较全面的教案呢?请您阅读小编辑为您编辑整理的《30、一次成功的实验》,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30、一次成功的实验

教学内容:P120-P122
教学目标:
1、认识“锤、堵、获”3个字。会写“育、瓶”等13个字。能正确读写“成功、实验”等13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4、体会到做人要谦让,5、要有先人后己的精神。
教学重点:1、认识“锤、堵、获”3个字。会写“育、瓶”等13个字。能正确读写“成功、实验”等13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1、理解生字词的意思。
2、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知道实验为什么能取得成功。
教学准备:
演示实验的课件。收集你所知道的教育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明确学习目标
1、出示课题:一次成功的实验
2、质疑提问:读了这个课题,3、你想知道些什么呢?
学生质疑的问题可能有:
为什么要做这项实验?什么人在作呢?又是怎么做的呢?为什么实验能取得成功呢?
教师要以把以上问题写在黑板上。
二、初读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2、边读边画出生字新词。
3、学生再读课文,4、用笔画出不5、容易读准、读好的词句,6、然后反复7、练读,8、直到自己满意为止。
9、指10、名11、读课文,12、互相评价。
13、课文是按照实验的先后顺序来叙述的,14、老师板书:实验之前、实验之时、实验之后每部分重点讲了什么?学生边读边想。
15、组织交流。
a.请三个学生分别朗读实验之前、实验之时、实验之后这三部分。
b.再请三个学生分别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三部内容。
三、精读感悟
1、学生自读课文,2、想一想刚才提出的问题,3、你有哪些已经解决了?
4、组织学生交流已经解决的问题。主要交流以下三个问题:
a.什么人在做实验?
b.教育家为什么要做这项实验?
c.教育家为什么要做这项实验?
在交流第二个问题时,教师可演示实验过程的课件。
四、识字写字
1、课件出示本课的生字
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住这些生字。
2、指3、导观察要求会写的字。
a.引导学生分析“绳、险、俩、堵”这4个左右结构的生字在写时要注意什么?(左窄左宽)
b.引导学生分析“瓶、顺”这两个左右结构的字在写时要注意什么。(左右一样宽)
c.引导学生分析“育、系、茶、危、索、获”这6个上下结构的字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d.引导学生思考写左中右结构的“激”应注意什么。
4、学生写字,5、教师巡回指6、导,7、注意即时评价。
五、实践活动
演示课文中这个实验的课件,鼓励学生课后与同伴一起做一做这个实验。

第二课时
一、继续精读感悟
1、这篇课文你还有哪些问题已经理解了?
2、重点引导讨论“实验为什么能取得成功”这个问题。
a.4人小组讨论。
组长负责整理本组的意见,代表小组进行全班交流。
b.全班进行交流。
学生要抓住重点语句,如:一个女孩低声对两个同伴说:“快!你第一,你第二,我最后。”女孩不假思索地说:“有了危险,应该让别人先出去。”谈自己的看法。通过交流认识到,实验成功的主要原因,一是小女孩具有舍已为人的精神,关键的时刻首先想到的是别人的安危;二是三个学生有合作精神,互相配合得很好。(渗透环境教育)
3、让学生再质疑,4、再释疑。
有感情地朗读人物对话
1、学生先试着自己读一读。注意体会不2、同3、人物不4、同5、的语气。
6、小组内合作读一读。
7、各小组毛遂自荐来读,8、其他小组进行评议。
二、拓展活动
请你写几句话来赞美一下课文中的这位小女孩。写好后和同学交流,也可贴在班级的黑板报上。
板书设计:
30、一次成功的实验
井口小有次序获得成功
有了危险应该让别人先出去

30一次成功的实验


30一次成功的实验

一、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2、通过学习,使学生明白实验成功的原因,懂得要团结、合作,心中要有他人。

3、会认3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成功、实验、获得”等词语。

二、教学重点:

理解这次实验成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懂得要团结,心中要有他人。

三、教学难点:

理解文中重点句子的意思,知道实验成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四、课时安排:2课时

五、课前准备:一个玻璃瓶、三只系着绳子的乒乓球。

第一课时

一、实验导入,揭示课题。

1.教师:上课前,我们先来做…次实验。

2.请上三位学生。教师介绍实验的用品、程序和要求。

3.实验结果。(三位学生争着往外拉铅锤,把瓶子弄倒了。)

4.同样的实验,课文小的三位学生就获得了成功。你们想了解他们是怎么做的?成功的原因又是什么吗?

5.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

1.轻声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2.画出不理解的词语,查字典或结合上下文理解词义。

3.想想教育家做了———个怎样的实验。

三、检查自学情况。

1.指名读课文,纠正易读错的字音。

系(着绳子不假()思索

2.理解词语。

不假思索:用不着想,形容说话做事迅速。

终于:表示经过种种变化或等待之后出现的情况。

激动:(感情)因受刺激而冲动。

顺利:在事物的发展或工作的进行中没有或很少遇到困难。

3.说说教育家做了一个怎样的实验。

(“这个瓶子是一口井”,“手里拿着的铅锤代表你们自己”,实际上可以说是一次当你面临意外危险时刻时的心理测试实验。)

四、再读课文,思考阅读提示中的问题。

第二课时

一、指导阅读第二至六自然段。

1.自读课文第二至六自然段,思考:这次实验是具体怎样进行。

2.从课文中画出写实验用品、程序和要求的语句,出声读一读。

二、指导阅读第七至十一自然段。

1.这次实验的结果是获得了成功。他们为什么会获得成功?

2.从全文中找相关语句,分析体会。

(1)一位女孩低声对两个同伴说:(!你第一,你第二,我最后。”

思考讨论:她为什么这么说?她当时怎么想的?

(从“井口很窄,一次只能上来一个人’’这句话分析。如果我们三个人都争着往外拉铅锤,产生的结果只能是都堵在瓶口或者把瓶子弄倒,谁也脱离不了危险。如果一个一个地提,让他俩先上,我最后上,我们就能顺利地脱离危险。)

(2)“三”字刚出口,三个学生就顺利地把小铅锤一个一个提了出来。

(团结协作,紧密配合。)

(3)女孩不假思索地说:“有了危险,应该让别人先出去。”

思考讨论:从这个“先”字,你体会出了什么?

(先人后己。在危险时刻,心中想着别人。)

3.这个实验成功的关键是什么?分组讨论。讨论的结果不要强求一致,只要合情合理就可以。

(在危险时刻心中有他人;在危险时刻相互关心,团结一致;比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

4.这位教育家为什么激动地抱起女孩,好久才放下?

(一方面:这个实验做过许多次,每次孩子们都争着往外拉铅锤,把瓶子弄倒了。今天,这个实验终于获得了成’功。另一方面:为学生心里有他人的优秀品德而激动。)

三、从这个实验中,你想到些什么?

(在日常生活中,不要总以自我为中心,自私自利。要心里多想着别人。)

四、总结。

《夜晚的实验》教学设计之一


《夜晚的实验》教学设计之一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新词。

2、能联系课文语言环境,懂得课后作业中瞎子、穿透、听|等词的意思及其所带引号的用法。

3、通过朗读、复述等一系列语言训练,感受并学习科学家细心观察、大胆实验、不断利用科学技术造福人类的科学精神。

4、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教学重点]

在教师指导下,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激趣揭题

同学们知道吗,超声波在现代:工:业、农业、医疗、军事等领域发挥着极大的作用。那么,人们对超声波的研究是怎么开始的呢?这得从意大利位科学家的实验说起。

板书课题:7夜晚的实验(读题)

看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为什么实验是在夜晚进行的?谁做实验果如何?)

二、初读指导

1.自由读课文,要求:

(1)画出生字,读准字旨,读顺课文。

(2)借助字典并联系下文自学生字词。

2.检查自学情况。

(1)指渎生字词,相机字音。

喉咙苍蝇(咙、蝇是后鼻音,在词中读轻声)

瞎子薄膜油漆矿藏领域

堵住揭开:判断

(2)指名试渎课文,并理解词语掌握情况:

敏锐:感觉灵敏,文中指目光尖锐。

敏捷:(动作等)迅速而灵敏。

薄膜:像膜的薄皮。(结合生活经验理解)

洞察:观察得很清楚。

领域:区域、范围。

恩惠:给予的或受到的好处。(可通过换词理解)

3.通读课文,回答揭题时提出的前两个问题。

(板书:蝙蝠斯帕拉捷)

4.指导分段

第段(第1自然段)写蝙蝠在夜空中飞行引起了斯帕拉捌的好奇。

第二段(第26自然段):写经过多次实验,终于揭开蝙蝠出间屯行的秘密。

第三段(第79自然段):写斯帕拉捷的实验引起了科学对超声波的研究,使我们享受到它带来的恩惠。

5.质疑问难。

三、指导书写

本课生字全是左右结构的字,注意安排好各部分的比例。

大部分左窄右宽或左小右大。

判:左右相等;

添:注意点和捺。

第二课时

一、激趣导人

同学们,若请你们来写斯帕拉捷实验的情况,你想先让读者了解什么?(起因,即他做实验的缘由是什么)

作者的想法跟大家一样。这也是这一类文章通常的写法。

二、精读指导

1.理解第一段:

(1)默读,口头填空:斯帕拉捷产生好奇:一一一

(2)交流。(板书:凭什么)

(3)朗读这一段,思考:斯帕拉捷身上什么地方值得我们学习?从哪里看出来的?观察细致,对常见现象敏感,好奇心强。

①他常常看到很多蝙蝠灵活地在夜空中琶来飞去,却从不会撞到树上或者墙壁上。

②蝙蝠凭什么特殊的本领在夜空中自由自在地飞行呢?

(4)指导朗读。

突出句中重点词语,渎好疑问的涪气,表现斯帕拉捷强烈的来写?

2.理解第二段

实验的情况怎样?

(1)默读,思考:

斯帕拉捷共做厂几次实验?分别是怎样做的?结果怎样?交流。

①蒙上眼睛轻盈敏捷地来回龟翔

②堵住鼻子还是飞得那么敏捷、轻松

③全身涂满油漆还是没有影响到它们的屯行

④堵住耳朵很快就跌落到地,亡

(2)一系列实验,怎样写既清晰又简洁,而不使人觉得重刻呢?写的时候要有重点。你们觉得应重点写哪次实验?(第一次)

(3)轻读第2、3自然段,看看文中是怎样写的。交流,相机点拨。(指名读有关语句并概括)

①先交代实验的时间、地点,然后依次写斯帕拉捷的做法,实验的结果,斯帕拉捷的思考。(板书:做法结果思考)

②提问:当他看到放出去的几只蝙蝠轻盈敏捷地来回龟翔时,不由得惊叫起来,为什么?(事实完全出乎他的意料)

③瞎子引号指什么?(特指蒙上眼睛的蝙蝠)

(4)指导根据板书的提示,看图复述第一次实验的情况。

自由试述。指名复述,评议。

(5)默读第46自然段,思考:与第一次相比,后来几次实验的情况是怎样简明扼要地写的?

交流。(先概括,再读有关语句)

①第4自然段紧承上文简洁地叙述斯帕拉捷两次实验的做法、结果及第二次实验后的猜想。

②第5自然段写最后一次实验的做法和结果。

提问:为什么做法一带而过,而结果较细地加以描写呢?

(因为结果与先前截然不同)

③第6自然段写斯帕拉捷的发现,

(板书:发现原来是)

(6)指导朗读。

注意通过停顿体现出实验过程的层次。

重点指导读好第3、4自然段中的三个问句和第6自然段中的感叹句,体会斯帕拉捷终于揭开蝙蝠夜间琶行秘密的无比喜悦激动的心情。

指名读,齐读。

(7)小结

这一段简练、生动地记叙丁斯帕拉捷通过多次实验,终于揭开蝙蝠夜间飞行的秘密的经过:

(8)从这一段的叙述中,你感受到斯帕拉捷的哪些可贵精神?

(勤于思考,大月巳实验,刁;怕失败,不断探索,打破沙锅问到底,不达目的不罢休)

三、指导复述实验过程

1.分部分复述;

借助板书,抓住文中关键语句进行。

同桌试述,指名复述,评议。

2.完整复述。

指名复述,评议后各自练习复述。

第三课时

一、复习导人

1.斯帕拉捷是怎样解开蝙蝠夜间飞行的秘密的?

要求:先概括回答,再详细地复述。

2.读了这个故事,你受到什么启发?

(要注意观察,对一些现象进行思考,要勇于探索等)

3.过渡:斯帕拉捷的实验有什么重大意义呢?

二、精读指导(第三段)

1.自由读第三段,概括回答。

2.指名读第7自然段。

出示:蝙蝠的耳朵又怎么能穿透物体呢?

说说句中引号的用法。

(视线能穿透黑夜,看到黑暗中的物体:通常耳朵只会听到声音,而蝙蝠却能像听声音一样听到前方的物体)

3.引读第8自然段和第9自然段的前半部分。

(1)指名将其中的奥妙说一说。(同时可画图或动作演示)

(2)把自己对超声波的认识用一句话表达出来。

(板书:超声波)

4.齐渎课文最后一句。

说说读懂了什么。(实验造福了人类)

(板书:巨大恩惠)

又交流:读了这一部分,你又受到什么启发?

(科学家前仆后继地进行科学研究,以丰硕的科研成果造福人类,我们也应该努力学习,勤于钻研,立志造福人类。

《一次特殊的实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自主识字,并能正确书写本课生字,联系上下文理解白发苍苍、燥热等词语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养成用心品读的阅读习惯。

3理解课文内容,对卡尔施密特对科学事业无比热爱的精神产生敬佩之情。

教学重点

感受卡尔施密特对科学事业崇高的爱。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或写有重点词句的小黑板。

学生:收集科学家的小故事。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谈话引入:同学们,在科学的大道上没有平坦的道路。无数科学家为科学事业奉献了毕生的精力,留下许多可歌可泣的事迹。让我们共同去感受一次特殊的实验吧!读课文题目,理解特殊。问:这次实验有什么特殊意义呢?我们自己读书弄明白。

2自读课文,勾画出生字词语,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初步自学生字、新词。

3小组内交流汇报自学收获。

4各小组推荐一位同学进行自学情况汇总,再选几个在全班交流。

5同桌互读课文,检查是否把课文读通。

6读课文,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二、细读课文,感悟精神

1读着课文,我们的心时时被感动着,再读课文,找出最让你感动的语句,用你喜欢的符号标出来,用心读读,体会体会,想想为什么让你特别感动。

2在小组内交流。在小组长的安排下依次朗读自己最受感动的句子,说出自己的体会,互相补充或提问。

3全班交流:朗读自己最受感动的句子,说出自己的体会,教师相机指导学生感悟重点句,引导入情入境地朗读。通过读,体会科学家的顽强品格和为科学献身的精神,从而产生对科学家的崇敬之情。

施密特先生一点儿也不怕,他仔细观察蛇的外形、特点,施密特拼尽全力把蛇捉住,重新放进笼子里,锁好,从这些句子中体会科学家面对凶恶的毒蛇不畏惧的胆量。

我应该把这次特殊的实验记录下来,从这句中体会科学家在自己被毒蛇咬伤又无人救援、生命危急时,想到的仍是科学事业的崇高精神!

从详尽、认真、仔细、像往常一样等体会科学家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

从汗水淌着、肌肉抽动、感到燥热、耳朵里发出噪音、伤口、鼻子和嘴开始淌血等感受科学家经受着剧烈疼痛还坚持作科学记录的顽强意志。时间啊,你慢些走不!时间你快些走通过有感情的朗读体会作者对科学家敬业精神的敬仰,对科学家遭受痛苦折磨的心痛。

4说一说这次实验特殊在哪里。此时此刻,你想对这位科学家说点什么,请你在练习本上写下来,再交流。

三、拓展延伸,学习品格

古今中外,还有许多科学家为了科学事业的发展,不惜牺牲个人的一切,包括最宝贵的生命。学生交流课前收集的科学家的故事。

附:板书设计

一次特殊的实验详尽 认真 仔细 像往常 珍贵的记录

抽动 燥热 耳鸣 淌血英勇献身

《一次特殊的实验》教材分析


教学目标

1.自主识字,并能正确书写,联系上下文理解白发苍苍、燥热等词语的意思。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中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对科学家对科学事业无比热爱的精神产生敬佩之情。

教学准备

教师:生字词卡片,多媒体课件或写有重点词句的小黑板。

学生:搜集其他科学家的故事。

教材建议

一位白发苍苍的科学家,一次以生命为代价的特殊实验,一份鲜血染红的实验报告,一种对科学事业崇高的爱,无不深深地打动我们的心。文章按事情发展的顺序讲述故事:第1段概括叙述这次特殊的实验,第2~4段具体描写科学家被毒蛇咬伤后忍着剧痛做科学记录的经过。作者用细致入微的刻画、生动感人的描写,将我们领进实验室,目睹科学家卡尔施密特长达五个小时与剧痛较量,为科学事业留下珍贵资料的过程。读着课文的一字一句,我们的心被紧紧地揪着,情被时时牵动,无限的敬意在心中涌动。

这是一篇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和语文基本功训练的好教材。教学时应突出以读为本的教学观,引导学生置身于文章之中,用心去读书。通过勾画、朗读、想象、用心体会,感受科学家顽强的毅力和崇高的精神,感悟重点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读中体会卡尔施密特对科学事业的崇高的爱和高度的责任感。

建议本课教学用1~2课时。

《一次成功的实验》问题探讨


《一次成功的实验》(上海S版三年级第一学期)第二自然段中有这样一句:她从手提包里拿出一只瓶子,又取出三个系着绳子的小铅锤。

系是个多音字,读j和x。照《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系j、打结、扣:系着围裙。我们觉得,课文中系着绳子的系也应该读j,而课文的注音却是x,这是为什么呢?

上海市崇明县堡镇第二小学

张玉

系(j)是单义词,只有一个义项:打结、扣。运用范围很小,只用于系鞋带系围裙系领带系扣子等词语中。

系(x)是多义词,在《现代汉语词典》上有8个义项:①系统:派系、水系、语系、直系亲属;②高等学校中按学科所分的教学行政单位:哲学系;③地层系统分类的第二级,小于界,相当于地质年代的纪;④联结、联系(多用于抽象的事物):维系、名誉所系、观瞻所系、成败系于此举;⑤牵挂:系恋、系念;⑥把人或东西捆住后往上提或向下送:从窖里把白薯系上来;⑦拴、绑:系马、系缚;⑧拘禁:系狱。

由以上义项可知:系着绳子的小铅锤中的系属于义项⑦,表示拴(用绳子等绕在物体上,再打上结),故读x。这个义项的x,常有人误读成j。如:

△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自居易《卖炭{

△解铃还须系铃人。

这两例中系都指拴或绑,因此读x。第二例中系,《汉语成语词典》(上海教育出版社)注音为j,《现代汉语词典》注音为x,后者是正确的。

血染的实验报告(教科版)


老师在上课时经常会遇到难解决的问题而耗费半节课的时间吧,所以大多数老师都会选择制定一份教学计划。这样可以让同学们很容易的听懂所讲的内容,你们见过哪些优秀教师的小学教案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血染的实验报告(教科版)”,仅供参考,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

血染的实验报告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学习老科学家那位科学事业无私奉献的伟大精神。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1、通过对文章细节描写的理解,体会老科学家那无私奉献的伟大精神。

2、理解“透、盘、吐、蜷抬”几个动词,并能准确运用。

教学准备:

南美洲毒蛇的录像画面。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播放有关南美洲毒蛇的录像。同学们,看到这些画面,你想到了哪些词语?

2.打开书看课文是怎么描写这种蛇的。

3.齐读这句话。(投影出示)

“这条蛇非常大,是灰色的,蜷在笼子中,像盘着的绳子,足有五六圈儿,小小的脑袋抬得高高,细长的舌头不时吐出来,三角眼透出令人恐惧的凶光。”

4、多么可怕的毒蛇,不少人因被它咬伤而死去。为了研究抗御这种毒蛇的办法,造福人类,许多科学家用它来做实验,想揭开其毒性的秘密。卡尔施密特博士就是其中一位。但不幸的是,在用这种毒蛇做实验的时候,他不小心被蛇咬伤了。那是怎样的情形啊,请大家放声自由朗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象当时的情景

二自由读文,了解内容

1、让学生借助拼音自由练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交流认识的生字和多音字。

2、同桌互读课文,纠正读音、语气、停顿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3、指名接读课文,思考:课文写了件什么事?

三抓住重点段落,读懂课文

1.学生默读课文,明确要求。练习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不动唇、有速度、能思考。标记出文中关键的词句。思考:课文哪几段具体写了博士做记录的情景?

2、重点句子解析。

“施密特先生觉得伤口剧烈地疼痛,四肢麻木,身体不能动弹,他知道自己中了蛇毒……”

毒蛇咬人时,咬坏肌肉,同时放出毒液。蛇毒多为神经性毒液,毒性强。毒液,先麻醉神经,使人身体不能活动,继而使身体器官丧失功能,最后脑部充血而死。卡尔施密特博士作为研究蛇的动物学家,当然懂得这些常识。当他感觉到伤口剧痛,四肢麻木时,清楚中蛇毒了。

3、他想:“完了,难道就这么死去吗?不!我应该再做些什么……”

这段关于施密特被蛇咬后的心理描写,真实地刻画出老科学家牺牲前的心态。他知道中毒了,在打不通电话后,他知道没人能救他,结果只有一个,就是“死”。但是,多年科研实践锻造出的坚毅、奉献的品格使他临危不惧。他认为自己被蛇咬,正是一次特殊的实验——用自己身体做实验品进行“蛇咬伤生理反应的课题实验”。于是他果断而坚定地在心中说“不”,要“再做些什么……”这里用省略号,使人不言而喻,就是记录蛇咬伤后的生理现象与感受,为后人留下研究资料。这些心理,是老科学家坚持记录直至牺牲的强大的内驱力,是他高尚人格的反映。

4、“在被蛇咬伤5个小时以后,卡尔施密特博士手中的笔落在地上,他停止了呼吸。”

“5个小时后”,足见时间之长。可以想象,在漫长的时间里,老科学家该忍受了多么大的痛苦,也可猜到老科学家的实验记录该多么艰难。读者联系上文不难知道,他记下了体温的变化,器官功能的变化,血液的变化,体力的变化等等。这是在疼痛中的记录,是在知觉逐渐消失中的记录。卡尔施密特是多么坚强的科研工作者,有多么崇高的令人折服的品格!句子不直接写“死了”,而写“手中的笔掉在地上”,表明老科学家科研至死,坚持记录到生命最后一刻,也反映作者不忍用“死”这个字眼去记叙可敬的科学家。

四.指名朗读水平较高的学生读第4、5自然段。

说说“看”到实验室内发生的一切,你最强烈感的受是什么?针对“像往常一样”这个词重点讨论:一是这次实验真像往常一样吗,二是哪些方面的确像往常一样,三是为什么博士能在这个实验中表现得像“往常一样”。

五.激情提升,延伸表达。

这份资料将为研究毒蛇作贡献,这是用生命换来的,所以课文作者发出这样的赞叹——齐读最后一句话。

六延伸课文,适当拓展

1.把自己最想对博士说的一句话写下来。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深刻体会老科学家那无私奉献的伟大精神。

3、认识9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教学重、难点:

1、深刻体会老科学家那无私奉献的伟大精神。

2、认识9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教学过程:

一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说说“看”到实验室内发生的一切,你最强烈的感情是什么?

二小声读课文。

小组内讨论(1)这次试验真得像往常一样?

(2)那些地方确实像往常一样?

(3)为什么博士能在这次试验中表现得“像往常一样”?

三全班交流互动。

四同桌互动。

说说施密特博士的哪些行为最使你感动。

五完成课后选择词语填空。

六认读生字。

1、容易写错的字:博

2、左右结构的字,书写时都是左小右大,结构安排要合理。

七作业:

找一些为科学事业做出贡献,甚至献出生命的科学家的故事来阅读。

《斜塔上的实验》一文就此结束,希望能帮助您在小学教学中起到作用,如还需更多,请关注我们的“小学实验教案”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