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小学教案 > 导航 >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写字教案《半包围结构(一)》

小学数学六年级教案

发表时间:2020-08-17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写字教案《半包围结构(一)》。

在上课时老师为了能够精准的讲出一道题的解决步骤。要根据班级同学的具体情况编写教案。在上课时遇到各种教学问题都能够快速解决,你知道有哪些教案是比较简单易懂的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人教版六年级下册写字教案《半包围结构(一)》》,仅供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第三课

半包围结构(一)

教学要求:

1 在观察与比较的基础上,认识半包围结构字的特点;

2 能分析病例,通过上下对照查出病因;

教学时间: 1 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板书课题 半包围结构

2、包围结构分为两大类

1、半包围;

2、全包围。

3、你觉得怎样才能写好半包围结构的字呢?今天我们就来探讨这个问题。

二、新授

1、讲解半包围的写法

(1)从两个方面对字心进行包围

第一种情况

①出示例字

②让学生分析一下两部件的包围关系,小组讨论,指名说。

③出示示意图

④教师讲解书写的方法。

⑤学生临摹,师巡视指导。

第二种情况方法同上

第三种情况方法同上

2、从三个方面对字心进行包围

第一种情况

①出示例字

②让学生分析一下两部件的包围关系,小组讨论,指名说。

③出示示意图

④教师讲解书写的方法。

⑤学生临摹,师巡视指导。

第二种情况方法同上

第三种情况方法同上

三、练习

1、写一写;

2、想一想。

四、小结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精选阅读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写字教案《偏旁的练习(二)》


老师要承担起对每一位同学的教学责任,在开展教学工作之前。这时就需要自己去精心研究如何做一份学生爱听老师爱讲的教案。让同学听的快乐,老师自己也讲的轻松。你知道怎样才制作一份学生爱听的教案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人教版六年级下册写字教案《偏旁的练习(二)》”,希望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第十二课

偏旁的练习(二)

教学目标:

1、继续学习写毛笔字的正确姿势和方法,并养成习惯。

2、引导学生自主发现并掌握门字框、三撇、牛字旁、四字头偏旁写法要领。

3、激发学生的写字兴趣,培养学生的写字能力。

4、培养学生自主实践的能力,书写规范、整洁、美观。

教学重点:

正确、规范、整洁、美观的书写记住门字框、三撇、牛字旁、四字头偏旁的书写要领。

教学难点:

偏旁各组成部分在米字格里的准确定位。

教学准备:

笔、墨、纸、砚和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激发兴趣,检查工具准备情况。

2、书写的注意事项。

二、讲授新课

1 、指导鈥滈T鈥澴帧?/p>

(1)我们先来看一看鈥滈T鈥澱飧鲎帧K敲抛挚颍谑樾吹氖焙蛴Ω米⒁馐裁矗?/p>

(2)课件出示书写过程。

(3)板书

2、 指导书写偏旁三撇。

(1)课件出示书写过程。

(2)讨论书写注意。

(3)板书

三、示范讲解

怎样才能写好这两个偏旁,教师范写。边示范边讲解要注意的地方。

四、学生练习

书写时提示学生:身要坐直,纸要放正。拿笔要稳,不紧不松。 播放音乐,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五、组织交流评价。

1.表扬书写工整认真的同学

2.表扬书写整洁美观的同学

3.表扬书写姿势正确的同学

六、小组比赛提高

1、 每人限时各写一遍这四个偏旁。

2、完成后四人小组进行评选,推荐一个最好的到前台展示。全班赏评。

七、巩固拓展

布置家庭作业。

六年级下册写字课《书写的格式(2)》教案


第二课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掌握横式书写的几种形式,能进行规范的临写。

教学重点:

临写好横式的字。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书写的竖式有哪几种形式?

2.在作业本上用竖式临写一首诗。

二、新授

1.自学:自己阅读书写的格式(2)中的教材内容,说说横式的要求有哪些?

2.指名回答。

3.教师讲解

现在的书刊印刷和日常书写,多疑横式为主。文字的排列从左到右,以横为行,以竖为列。书写时,标题一般要居中,占一行,作者的姓名另起一行居中或稍靠右,正文每自然段开头空两格,使用标点符号。横式书写一般有有行有列、有行无列等几种形式。

A 有行有列:字字上下左右对齐,均匀分布,字距和行距基本相等。

B 有行无列:横向成行,竖向不成行。这种书写形式一般字距小于行距,行与行之间分割清晰,每行的字与字之间比较紧凑,前后气息贯通,脉络分明。

三、说一说

学生观察《匆匆》选段和苏轼的词,说说它们在书写上的区别。

四、练习临写

1.学生练写,师巡视指导(写字姿势、书写要领等)

2.生品评。

五、作业

用两种形式书写两首诗。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学生能进行规范的临写,并了解初唐楷书四大家的一些常识。 教学重点: 临写好横式的词语和句子。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书写的横式有哪几种形式?

2.在作业本上用横式临写一首诗。

二、新授

1.自由阅读词语和句子。

2.仔细观察词语和句子在书写上有什么特点。

3.学生练写,师巡视指导(写字姿势、书写要领等)

4.生品评。

三、欣赏

1.阅读书法文化常识(1),了解初唐楷书四大家的有关知识。

2.说说初唐楷书四大家书法的不同特点。

3.欣赏初唐楷书四大家的书法作品。(碑文)

4.说说了解了初唐四大家的故事后,你有什么感受?

四、作业

临写两首古诗。

六年级下册写字课《书写的格式(1)》教案


第一课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掌握竖式书写的几种形式,能进行规范的临写。

教学重点:

临写好竖式的字。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书写的形式有哪几种?

2.在作业本上用你知道的形式写诗。

二、新授

1.自学:自己阅读书写的格式(1)中的教材内容,说说竖式的要求有哪些?

2.指名回答。

3.教师讲解

在古代中国,人们的书写一般以竖式为主。这种书写格式以竖为行,由上往下书写,并自右向左的顺序逐行排列,大多不使用标点符号。舒适书写或有行有列或有行无列等不同的形式。

三、说一说

学生观察宋词片段和杜甫诗,说说它们在书写上的区别。

四、练习临写

1.学生练写,师巡视指导(写字姿势、书写要领等)。

2.生品评。

五、作业

用竖式形式书写两首诗。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学生能进行规范的临写。

教学重点:

临写好竖式的词语和句子。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书写的竖式有哪几种形式?

2. 在作业本上用竖式临写一首诗。

二、新授

1.自由阅读词语和句子。

2.仔细观察词语和句子在书写上有什么特点。

3.学生练写,师巡视指导(写字姿势、书写要领等)

4.生品评。

5.老师评价。

三、欣赏。

四、作业

临写两首古诗。

六年级下册写字课《应用文的书写(3)》教案


第六课

第一课时

留言条和请假条

教学目标:

1.知道留言条和请假条的作用,掌握书写格式,会写留言条和请假条并能在生活中应用。

2.让学生了解写留言条和请假条的方法,学习写留言条和请假条。

3.能把事情写清楚,写明白,写话要简短,培养学生清楚明白的写话能力。

4.能在留言条和请假条当中,正确运用礼貌用语,使学生养成有事留言和请假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让学生了解写留言条和请假条的方法,学习写留言条和请假条,把事情写清楚。

教学难点:

了解留言条和请假条的作用,并掌握书写格式。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

同学们,如果爸爸妈妈不在家,你要求出去办事该怎么办呢?如果爸爸妈妈没有电话,或者是电话打不能怎么办?还有一种办法,就是给爸爸妈妈留个条告诉他们一声,这种方法就是我们今天这节课要学的留言条。(板书留言条)

(二)探究新知。

留言条是什么样的呢?我们来看一个留言条。(课件出示留言条)请你们来分析一下留言条的内容与格式。

1.请同学们自主地阅读留言条及第一段文字。

2.汇报:你发现了写留言条时有哪些要求?读了留言条你知道了什么?请在留言条中找一找。

3.通过读留言条,你知道留言条应该说清哪些内容?(称呼、正文、署名、日期)

4.仔细观察一下,都写在什么地方?

5.你知道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应该写留言条吗?想一想,说一说。

6.在书写格式上你想提醒大家注意什么? (顶格先写称呼(写给谁);空两格另起一行写清事情;落款(谁写的)要写在留言条正文的下方;最后在落款的右下侧写上什么时间写的。)

(三)学生练习写留言条。

1.在小组当中讨论,合作写一个留言条。

2.全班交流:写后读自己的留言条。

(四)如果你有事不能按时来学习怎么办呢?(板书请假条)

1.请同学们自主地阅读第二段文字及请假条。

2.思考:请假条是谁写的?写了什么内容?(谁、原因、时间、姓名、日期)

3.指导写请假条的内容和格式 内容:向谁请假、写谁请假、请假原因、请假多少时间、请假人姓名和日期。 格式:讲、介。

4.自己编一则事,写一则请假条

板书:

请 假 条

李老师:(称呼)

写谁请假、请假的原因,请假多少时间

请假人姓名

日期

第二课时

借条、收条

教学目标:

1.懂得借条和收条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2.初步学会写借条和收条。

教学重点:

懂得两种条据的不同用处,学会两种条据的书写格式。

教学过程:

一、故事引入

1.故事说的是一个叫张三的人借给李四三千元钱,说好一年以后还给他。可是没想到,李四做亏了生意没钱还,死活不认帐。于是他们闹得非常厉害,谁也说不清他们的事情,到最后,这个事情还是没有解决。他们在法庭上你说你的理,我说我的理。法官对他们说:你们以后千万记住,借东西要给别人打借条,收了别人的东西可要打收条呀!

2.今天老师要带同学们学会一项本领:学写借条和收条。

二、学写借条

1.知道借条的用处。

(1)轻声读课文。

(2)讨论:谁向谁借书?借了多少书?马老师为什么请赵玲写一张借条?

2.掌握借条的写法(格式和内容)

(1)投影出示借条范例,读一读。

(2)自读课文第2--5段,想想借条分几部分写?每一部分应写在什么位置?

(3)交流讨论。使学生明确

第一行中间写借条,标明这是一张借条。

第二行开头空两格开始写正文:向谁借,借到什么东西,数量多少。数字要大写。还要写明物品什么时候归还。

最后,写上借东西人的单位、姓名和借东西的日期。

(4)再读书上的借条。

(5)学了这一张借条,还有什么问题?

3.认识、书写大写数字。

4.练习写借条

(1)修改有错误的借条。

(2)根据下面内容写一张借条。

教室里有一把椅子损坏了,劳动委员王新向学校总务主任借一把锯子,一把榔头。借用日期12月20日,准备第二天归还。

学生各自仿写;集体交流评议;自我订正。

三、学写收条

寒假过去了,新学期又开始了。2月15日那天,三(1)班的图书管理员赵玲把书还给了马老师。马老师对赵玲说:我写一张收条吧!他拿起纸和笔写了起来。请大家也替马老师写一张收条吧。

1.学生试写(请一名学生写在投影片上)。交流,评议。

2.修改有错误的收条。

四、说说借条和收条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借条、收条是两种不同的意义。借给别人的东西要写借条,还给别人时,一般地说别人收到你归还的钱物应写收条,表示已经收到。

第三课时

书法文化常识(3)

行云流水话行书

教学目标:

了解什么是行书;为什么学行书;掌握行书的特点。 教学重点:行书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了解行书

1.行书是介于楷书与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它既有楷书笔意,又有草书笔意,其笔画和结构含楷书成分较多的叫行楷,含草书成分较多的叫行草。

2.行书既有楷书的工整、规范,又有草书的用笔流畅,书写便捷,不仅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同时也给人以美的享受,是学习、工作书写的主要字体。

3.行书与楷书,草书的关系:楷书如立,行书如走,草书如奔。行书是楷书的快写,但写得快不一定是行书。

二、行书的特点

1.行笔增速:行书比楷书写得快,楷书每到转折处要顿笔,而行书则以圆转代替方折,捺画常用点代替。

2.笔画富有变化:最大的不同是有动感,笔画之间出现附笔连接。行书往往将相邻笔画连写,钩也往往省略。

三、总结

四、学生赏析书上的名家碑文。

五、作业

找出一段范文中的笔画变化特点,并临摹。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负数》教案(六)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负数》教案(六)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能正确地读、写正数和负 数;知道0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2、使学生初步学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验数学与生 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理解负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理解负数的意义及0的内涵.。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1套。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感知负数。

师:同学们,寒假就要到了,你想好去哪里玩了吗?为什么?

生:我想去哈尔滨,因为那里看见冰雕展。

我想去海南,因为那里比较温暖,还可以看见大海。

师:下面我给大家介绍一位哈尔滨的朋友。(出示情景图)大家请看……零下20℃是什么感觉呢?

生:浑身哆嗦!(做个动作)

师:虽然冷但是我们可以欣赏到美丽的冰雕!(出示图片)了解了哈尔滨的天气,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其他城市的天气情况。谁能给大家播报一下呢?

生:……

师:你是从哪里听到这种读法的?生:天气预报。

师:下面我们来一起看一下这些温度。你发现了什么?

“-”叫做负号。在一个数前面添加了“-”就叫做负数。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认识负数。

二、探究气温中的正数和负数,进一步认识负数。

师:人们通常用什么工具测量温度?生:温度计。

师:(出示温度计模型)你对温度计了解多少呢?

1、你了解温度计的什么知识?

生1:每格代表1℃

生2:温度计可以表示零上的温度,也可以表示零下的温度。

师: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是以谁为分界的呢?

生:0℃ 师:0℃ 是怎么规定的?

科学家把自然状态下水刚开始结冰的温度定为0℃。

比0℃低的温度用带“-”号的数表示。

如:-15℃表示比0℃还低15℃

读作:零下15摄氏度。也可以读作负15摄氏度。

比0℃高的温度用带“+”号的数表示。

如:+1℃或1℃表示比0℃高出1℃

读作:1摄氏度 “+”号可以省略不写。

趁热打铁:你能读出下列水银柱所表示的温度吗?

小结:像+14、19、+8844这样的数都是正数。

像-4、-10、-7这样的数都是负数。

2、小组讨论:(课件显示)

了解了正数和负数以后,我们就明白了零上温度都用正数表示,零下温度都用负数表示。那0呢?它算什么?是正数?负数?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师讲述并板书: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3、小结归纳。

如果过去我们所认识的数只分为正数和0的话,那么今天我们可以对“数”进行重新分类:

(师板书) 负数 0 正数

4、听写,比一比谁写的又对又快。

5、认识生活中的负数。

冰箱的温度 试卷评分 电梯 存折上的信息

6、练习。

(1)读出下列各数,并指出哪些是正数,哪些是负数。

-8 3.5 -3.5 + 0 -40 52 -

三、生活中的负数。

2、用正负数表示海拔高度。

(1)投影第4页的第2题的图,吐鲁番盆地比海平面低155米,是我国地势最低的地方。珠穆朗玛峰比海平面高8844.43米。

这两个数据怎样表示?学生先独立思考片刻,然后小组讨论。指名学生介绍想法。

(2)师:地势高度称为海拔高度,是相对于海平面来说的。一般的以海平面为界线,海平面以上的用正数表示,海平面以下的用负数表示。那海平面用什么表示?(0) 3、学生举例生活中的负数。

师:你还在什么地方见过上面这样的数?

四、挑战自我。

1、读出下列各数,并指出哪些是正数,哪些是负数。

-8 3.5 -3.5 + 0 -40 52 -

2、你知道下面的温度吗?读一读。

(1)开启后的盒装牛奶应贮藏于0℃-4℃ ,并在48小时内喝完。

(2)水沸腾的温度是100℃。水结冰的温度是0℃。

(3)地球表面的最低气温在南极,是-88.3℃。

(4)月球表面的最高气温是127℃,最低气温是-183℃。

(5)我国发射的神舟六号飞船在太空中向阳面的温度为100℃以上,而背阳面却低于-100℃,但通过隔热和控制,太空舱内的温度始终保持在21℃,非常适宜宇航员工作。

3、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1)某服装店上月赢利3000元,记作( )元;本月亏损800元,记作( )元。

(2)六年级上学期转来6人,记作( )人;本学期转走6人,记作( )人。

(3)“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中退的米数应记作( )数。

(4)体重增加5千克记作( ),体重减少6.5千克记作( )。

(5)老师家在四楼,车库在地下一楼。如果我要回家,按( )层的按钮;如果要到车库取车,按( )层的按钮;家与车库相隔( )层高。

五、总结评价

说说你本节课的收获,评价一下自己和同学的收获。

六、板书设计:

认识负数

温度 +16℃ 读作:(零上)十六摄氏度

-16℃ 读作:(零下)十六摄氏度 或负十六摄氏度

整数可以分为:正数 0 负数

注意: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认识负数》教学反思

《数学课程标准》对负数教学提出的具体目标是“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理解负数的意义,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针对教学目标,我在教学中,着重注意了以下几方面:

1. 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了解负数的含义。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在生活实际背景中学习和感受正负数的意义;再从寻找生活中的正负数的活动中,尽可能让学生自己列举生活中正负数应用的实例,体会学习负数的必要性,理解负数的意义,建立正数和负数的数感。

2.深入研究教材,备好书本外的知识。

在这节课上,虽然内容很简单,但是还涉及到很多课本外的知识。比如:温度计上的摄氏度和华氏度,海拔高度、海平面。这样不仅能更好的帮助学生理解正数和负数,而且能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3.深入了解学生,在学生的疑难处做好功课。

因为有以前的教学经验,我知道在这节课上学生对于负数的书写与读法并不是本课的难点,反而是对于如何正确地读出温度计上的温度以及在温度计上准确地标出零下温度才是学生的难点。因而我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演示了在温度计上读写零上温度时是由零刻度线往上看,而读写零下温度时是从零刻度线往下看。在这个动态演示的过程中,有效地突破了学生学习的难点,教学效果比较好。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我深切地感受到:要想上好课,课前必须深刻地钻研教材,深入地了解学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高效的课。

点击查看更多: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

教师资讯、教师交流、教师学习

尽在小学教师帮!

六年级下册《灯光》教案


《灯光》文讲的是作者漫步在天安门广场,由广场的千万盏灯回忆起的一桩关于灯光的往事。下面是小编分享的课文教案,一起来看一下吧。

一、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2、抓住重点词句读懂课文,理解先烈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和为此做出的贡献,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更倍加珍惜。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

1、从郝副营长在激战前的神情和谈话,理解先烈的广阔胸怀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2、从郝副营长在战斗中舍身为后续部队引路的壮举,理解先烈的无私奉献精神。

三、教具:生字新词卡片、电视

四、教学过程:

(一)、导语:

《灯光》这篇课文给我们描述了一个动人的故事,它是谁写的呢?(王愿坚)王愿坚是当代著名的作家。1945年参加八路军。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当过随军记者,解放后创作了不少革命历史题材小说。《闪闪的红星》这部电影的编剧就有他一个。

(二)、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读后评议,纠正错误,认识生字词)

(三)、理清课文叙述顺序,整体感知课文。

1、学生默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哪些地方是写现在,哪些地方是写往事的?

(全文一头一尾是写现在,中间大部分是写往事。即第一、二自然段和最后自然段写的是现在,其余写的都是往事。)

2、学生自读往事这部分内容,说说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学生自己先想一想,然后同座互相说一说。再请几个学生装在全班说说,然后组织学生评议。

(四)、精读往事部分内容

1、学生默读这部分内容,找出描写"灯光"的句子,用笔勾画下来。

2、学生汇报自己勾画的句子。

广场上千万盏灯静静地照耀着天安门广场周围的宏伟建筑,使人心头感到光明,感到温暖。

书上有一幅插图,画的是一盏吊着的电灯,一个孩子正在灯下聚精会神地读书。他注视着那幅图,默默地沉思着。

他又划着一根火柴,点燃了烟,又望了一眼图画,深情地说:"赶明儿胜利了,咱们也能用上电灯,让孩子们都在那样亮和灯光底下学习,该多好啊!"他把头靠胸墙上,望着漆黑的夜空,完全陷入对未来的憧憬里。

这位年轻的战友不顾自己的性命,为了让孩子们能够在电灯底下学习,他自己却没有来得及见一见电灯。

在天安门前璀璨的华灯下面,我又想起这位亲爱的战友来。

3、学生就这些重点句子自读质疑,互相讨论。

(1)、学生质疑:为什么看到这上千万盏灯,心头感到光明,感到温暖?

(“万盏灯”——这么多得灯,大放光明,广场周围还有许多“宏伟的建筑”,说明祖国的建设突飞猛进,所以心头感到光明,感到温暖。)

(2)、学生质疑:郝副营长:“完全陷入对未来的憧憬里”,他在憧憬什么呢?

(郝副营长的话道出了他的美好的心愿,反映了他崇高的精神境界,他想的是祖国的下一代,希望能够给他们创造一个优越的学习条件。郝副营长所说的"多好啊!"是指孩子们在这光亮的灯下学习、生活是多么幸福啊!憧憬的内容可能是:等革命胜利后,劳动人民将为建设祖国、为创造自己的幸福生活而辛勤工作,不再为地主资本家卖命,他们的子女将有可能在舒适的环境中读书学习,不再像父辈那样被剥夺上学的权利------)

4、重点讨论:“这位年轻的战友不惜自己的性命,为了让孩子们能够在电灯底下学习,他自己却没来得及见一见电灯。”对这句话是怎样理解的?

(让学生联系课文内容,联系自己的思想、生活实际充分发言,通过讨论,体会到这句话含义深刻,表现了革命先烈不惜牺牲自己性命为后代谋幸福的无私奉献精神。体会到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正是无数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无数先烈正是为了后代的幸福而不惜牺牲自己生命的。我们生活在这幸福之中,不能忘记牺牲自己性命的先烈们。)

(五)、有感情地朗读回忆往事的这一部分内容

板书设计:

灯光

广场灯光一声赞叹(多好啊)幸福生活

阵地火光憧憬未来(多好啊)生命换取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负数》教案(一)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负数》教案(一)

教学目标:

1、在现实情境中体会正负数的意义.能用正负数来表达和交流信息。

2、掌握正负数的读写法.

3、体会(感悟)正负数可以用来表示相反意义的量。

教学重点: 体会正负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 相反意义的量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2018年元旦期间,我校部分老师到一个美丽的城市旅游,你们猜一猜那是哪里?(出示海南的照片)在那里大家最热衷的两个活动,就是爬山比赛和潜水。

1、爬山是要比谁先爬到50米的高度为胜。

潜水是要潜下去20米深。(出示照片)老师在黑板上画出示意图。

师:请同学看黑板,这两个数量分别表示什么意思?

师:与谁比呀?(老师用手势做出相反的动作)

关键词--温度。

2、旅游结束后,从海南乘飞机返回长春,在海南登机时,就见机场滚动屏幕上显示今天白天最高气温25摄氏度。你们猜一猜王老师穿什么衣服呢?(出示照片)转眼间飞机已到长春,我下飞机的第一感受就是--真冷。长春这时的温度会是多少呢?长春机场的滚动屏幕上显示,今天白天的最高气温是零下25摄氏度。(如果你穿现在这身衣服,在零下25摄氏度的情况下,你会是一种什么状态,用一个动作表示一下。)在这里这两个25摄氏度表示什么意思呢?(同样是25摄氏度,有什么区别呢?)

师:与谁比较?(老师用手势做出相反的动作)

3、电脑出示1月7日的天气预报。理解另一个温度所表示的意思。请同学来播报天气,问:你怎么看出来这是零下5℃呢?带负号的这个数有同学知道叫什么数吗?与负数相对的数叫正数,负数的前面有一个负号,你知道正数又该怎么表示呢?(为什么拿0℃区分呢?)

-5℃、-15℃分别表示什么意思?那么零下25℃呢?零上25℃呢?(参照图说)

出示当天的温度,说出这个温度所表示的意思。

刚才我们一直在研究旅游时应注意的温度,其实,旅游也要考虑的是钱财。

关键词--收入、支出。

4、王老师把当月的工资2000元作为旅游经费。(对于我来说,这2000元钱就是收入。)去海南玩时,机票花了:1100元,买各种门票花了450元钱,给爸爸妈妈买礼物花了200元钱。(对于我来说,这几笔钱就是支出。)

请同学先来理解收入和支出的意思。分别说出每一个数据对于王老师本人来说是收入还是支出?如何用正负数来表示呢?

二、举出生活中的例子:除了刚才我们见到的这些数据可以用正负数表示以外,生活中还有很多地方用正、负数来记录数据,请同学们把生活中的正、负数的例子在小组内交流。(板书:生活中的正负数)注意:一定要说一说这个正数、负数表示什么意思?

(存折:展示老师的存折,-1000表示什么意思,+1500表示什么意思?)

(电梯:-1层表示什么意思?)

(电冰箱:-7摄氏度表示什么意思?)

(试卷:-5表示什么意思?)注:以100分为标准。

(如果同学提到海拔,就过到关键词三--海拔。进行练习,体会正负数的意义。)

三、正负数的含义:

通过刚才我们举的这些例子,按照你的理解,你能用自己的话来描述一下什么数是正数?负数?

请同学举出一些这样的数。能举得完吗?

师:与负数相对的数叫做正数,举出几个例子。

请同学们在练习本上写下3个正数和3个负数,比一比谁写的与众不同?

师:刚才大家举出了很多正数和负数的例子,不知道你注意到没有,有一个数特别孤单和受冷落?能不能把它请出来呀!

0是正数还是负数?

小组讨论。(0是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的分界点)

师:正数、负数你们都知道了,有一个问题想考考你们,你们知道是哪国最早使用负数的吗?

四、介绍小知识:中国是最早使用负数的国家(请同学们齐读)

我国古代的科技成就是令世界瞩目的,早在东汉就出现了负数。古代中国工商业活动中,以收入钱为正,以付出钱为负;以余钱为正,以亏钱为负。在农业活动中,以增加粮食的正,以减少粮食为负。外国出现负数,要比我国晚600多年。

我们的老祖宗真厉害。接下来看你们的了!

五、请你试一试:

1、如果向前走2步用+2步来表示,那么向后走2步就可以用 步来表示。

2、师大附小去年毕业780人,用 人来表示,今年又招收750人,用 人来表示。

像这样的例子,有没有同学可以试着说几个?

3、向东走279米用+279来表示,向南走279米能用-279米来表示吗?(小组讨论)(再次体会相反意义的量。)

六、这些你知道吗?(接下来老师要出示的这组数据,王老师有点叫不准,所以我请来了教你们社会的杨老师帮忙。)

1、月球表面白天最高温度可达127摄氏度,夜晚最底温度达到零下183摄氏度,月球上我们能生存吗?这个信息用你今天学的知识该怎样表示呢?

2、关键词3--海拔:就是某一点高于海水面的尺度。中国统一规定,以山东青岛观潮站测出的黄海平面为基准面,比海平面高的为正,比海平面低的为负。

珠穆朗玛峰比海平面高8848.13米,

吐鲁番盆地比海平面低155米,

死海是世界上最低的湖泊,湖面低于海平面392米,

马里亚那海沟是世界上最低的地方,最低处低于海平面11034米

你能用今天学习的知识来表示杨老师给出的信息中的数据吗?

七、天气预报。

师出示图片,北京:-3~11℃,哈尔滨-15~7℃,杭州2~13℃,长春:-13~-1℃。

1、播音员播的天气预报是什么意思?

2、哪个城市热,哪个城市冷?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3、你能猜一猜这个时候是什么季节吗?

八、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你还有什么问题?

点击查看更多: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

教师资讯、教师交流、教师学习

尽在小学教师帮!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和田的维吾尔》教案


老师在上课时经常会遇到难解决的问题而耗费半节课的时间吧,这时就需要自己去精心研究如何做一份学生爱听老师爱讲的教案。从而以举一反三的方式学会其他的知识点,那怎样写才能有一份高质量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和田的维吾尔》教案”,仅供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学习目标:

1.学习并积累"酷热、铺天盖地、美不胜收"等词语和生动的句子。

2.了解"和田的维吾尔"的特点,感受文章所展示的维吾尔乡村风情及他们虽苦犹乐的精神风貌。

教学重难点:

通过独立阅读和交流探讨,感受和田的地域风情和维吾尔人的以苦为乐的民族风情。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营造氛围。

1.导入:这几天,我们都在通过课文了解中国各地的民俗世情,让我们领略到广博的地域文化。老北京热闹的春节,古朴的藏戏,别具一格的民居,都令我们耳目一新。今天,我们就一起去和田走一圈,去真正感受新疆的风土人情吧!

2.媒体展示关于新疆和田及维吾尔族的课件内容,看后说说维吾尔族人民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3.刚才我们通过媒体,对维吾尔风情有了一个直观的印象。下面让我们走进课文,通过文字更多地了解和田的维吾尔乡村、维吾尔人。

二、整体感知,合作交流。

1.自由读文,做到正确、流利,读不通的地方多读几遍。

2.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读给同桌听。

3.速读课文,分别用一个小标题概括2-3.4.5-6小节的内容。

2-3小节:热爱土地;4小节:爱花的民族、爱美的天性;5-6小节:能歌善舞。

4.默读课文,思考:课文围绕"土、花、歌"具体介绍了新疆和田维吾尔人的哪些风俗习惯,这些习惯表现了维吾尔人的哪些特点?可以从文章的字里行间理解、体会。(学生自读课文,圈划词句,四人小组讨论。)

5.学生交流,教师归纳:

土:表现了维吾尔人热爱沙漠、崇拜土地、眷恋泥土、质朴的特点;

花:表现了维吾尔人爱花、爱美、有花一样的容貌、花一样的名字,自信的特点;

歌:表现了维吾尔人豁达、乐观、特别爱好唱歌、跳舞的特点。

三、重点探究,品味赏析。

1.出示课文的结尾:"生活在豁达乐观、载歌载舞之中的和田维吾尔人,纵使生活再苦,感觉也是甜的。"

2.再读课文,请你结合课文中的具体描写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生交流、师归纳。课文中具体的描写有:

①第1小节:当沙尘暴铺天盖地袭来时,一个汉子迎风引吭,热烈激昂的歌唱,表现和田维吾尔人的豪情和乐观。

②第2.3小节写到了"和田维吾尔人崇拜土地的程度令人惊叹。"烤肉、馕、"库乃其"的烤制都离不开沙土。他们还把衣服直接摊铺在沙漠上晾晒,吸收大地的精华,给寂静而单调的沙漠平添了几分韵味。

③第4小节"和田地处大漠边缘,那恶劣的环境并没有扼杀维吾尔人爱美的天性。他们天生爱花。花儿不仅盛开在南疆的沙土里,还盛开在维吾尔的门框边、房梁上、墙壁的挂毯上。"

④第5小节中"没有歌舞,维吾尔的生活就不完整,歌舞已成了他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等等。

3.师小结:生活在沙漠中的和田维吾尔人,物质条件虽然很差,但是他们有豁达、乐观、善良、友好的品性;能歌善舞的特点使他们热爱生活,善于在生活中发现美、创造美、享受美。所以无论生活有多苦,他们仍感觉是甜的。

四、感情练读,积累摘抄。

1.选择自己印象深刻的段落,有感情的练习朗读。

2.把自己喜欢的语句摘抄下来。

附:和田简介

和田古称"于阗",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最南端,曾是古丝绸之路的重镇。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在乌垒(今轮台县)设置西域都护府,和田正式纳入我国版图,其间,佛教传入,和田成为西域最早的佛教中心,直到公元11世纪,伊斯兰教以铁骑、利剑东进,将和田纳入其统治之下。清初,"于阗"改名为"和阗",1959年,"和阗"又改为现名。

和田的古代文明十分辉煌,尼雅遗址、阿克斯皮力古城、买力克阿瓦提古城、喀拉墩古城、安迪尔古城、约特干遗址、热瓦克佛塔、库克玛日木石窟等世界知名的古遗址及众多出土文物,如古木版画、丝绸地毯残片、金饰佛像、干尸、最古老的钱币、各种服饰用具等像一部部光彩照人的史诗,令无数中外游客叹为观止。此外,和田神奇多样的地貌──巍峨的雪山、瑰丽的冰川、幽深的岩洞、神秘的荒漠丛林、辽阔的草原、美丽的绿洲、多姿的湖沼……也吸引着众多的探险勇士。

和田盛产瓜果和玉石,其中的羊脂玉和墨玉更是久负盛名,游客除了可以在大大小小的玉石店挑选到称心如意的美玉外,还可以到赫赫有名的玉石巴扎里逛一逛,古今中外、天南海北的奇珍异宝全都汇聚于此,颇值得一游。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2、匆匆·教案


为了使每堂课能够顺利的进展,为此老师就需要在上课前准备好教案,以此来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这样不仅拉进了学生与自己的距离,还让学生学到了知识,那吗编写一份教案应该注意那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人教版六年级下册:2、匆匆·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A案

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2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饭碗、伶伶俐俐、徘徊、赤裸裸。

2.通过抓住重点句子,联系自己生活实际理解课文内容。感悟时光匆匆,要珍惜时间,不能碌碌无为。

3.熟练地、入情入境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并把喜欢的句子抄下来。

4.感受课文的语言美,领悟作者细致描写、多用比喻的方法。

课前准备

1.搜集朱自清简介及朱自清作品。

2.搜集惜时、伤时的古代诗词、文章、名言、警句。

3.《匆匆》flash字幕朗读作品,课文重点句子的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名言欣赏,激趣引入

指名背诵课前搜集的惜时的诗词、文章、名言、警句。

师:是啊!时间转眼就流逝了,尽管人们知晓了时间的可贵,可是却无法挽回已逝去的时日了。80年前的一位年轻人也和我们有同样的感觉,这个人就是朱自清。我们今天就来学习他的一篇文章《匆匆》。(板书课题)

二、读通课文,整体感知

1.课件:播放《匆匆》朗读作品,学生欣赏完后回答,这篇文章告诉我们什么?

2.自由朗读课文,读准生字新词,要读正确读通顺.

3.指名读文,纠正字音和断句不准的地方。

4.自学生字新词,检查学生对下列词语的理解:确乎、涔涔、头脑胀痛、潸潸、凝然、徘徊。

5.练习读通课文,难读的地方要反复读几遍。

6.练习把课文读熟,指名读给大家听。

7.你对课题怎么理解的?课文先写什么,接着写了什么?

(第一自然段提出问题,二、三、四自然段写日子悄然而去,匆匆而逝,我心中充满惆怅和伤感。)

三、自主感悟,初步理解。

1.选择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如轮读、范读、小组读、默读等)读课文。画出最能体现时光特点的词语。

2.画出感悟深的句子,在能读懂的句子旁边写写批注。读不懂的地方,做上读书记号。

3.小组之间交流一下读书体会,讨论讨论不懂的问题。

4.组长记录小组内解决不了的问题。

第二课时

一、问题引入,整体理解

1.一种无奈,一声叹息,时光老人总是来去匆匆,朱自清已在课文中写到:你聪明的,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板书:一去不复返)

思考: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用书本的句子或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2.各组提出不懂的问题,教师选重点记录在黑板上。

二、感悟道理,感受情感

结合学生提出的不懂的问题,师生重点品味以下句子:

◇课件出示句子: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

1.说感受,从这些句子中读出了什么?

2.指导朗读。能不能用你们自己的方式把这些句子蕴含的情感读出来。

(重点引导学生读好几个问句)

3.师:作者用排比的方法突出了日子一去不复返的特点,用一连串的追问表达时光逝去而无法留它的无奈和对逝去日子的深深留恋。请你反复读两遍,细细品味作者的情感。

4.有感情齐读本段。

◇出示句子:在默默里算着,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

1.读句子,思考:为什么会头涔涔,泪潸潸?我算着八千多个日子从我的手中溜走会想些什么?这个词隐含着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溜字你体会到什么?

3.作者把什么比作针尖上一滴水?

4.指导朗读:过去的日子无声无息地走了,作者有着无限感慨之情。让我们读出这种感慨和留恋。把重点的词读慢一点,重一点。

◇出示句子于是──洗手的时候这又算溜走了一日。

1.读句子,说说作者是怎样具体描述日子去来匆匆的?

2.联系自己的实际说说日子是怎样在自己毫不注意时消逝的?

3.有感情地读这段话,体会作者对时光的留恋和光阴消逝时的伤感。

4.你能仿照这样的写法,再写上几句吗?(在时候,时光又溜走了。)

◇出示句子过去的日子如轻烟,像游丝样的痕迹呢?

1.指名读句子,体会作者感情,谈谈自己的感受。

2.写话练习:

在逝去如飞的日子里,我能做____________,我能做______________,我还能做_____________。

过去的日子如___________,被_____________;如___________,被__________。

3.这一段表达了作者一种什么样的情感?师:作者再次用轻烟,薄雾的比喻,让我们感受到作者一种淡淡的郁闷和伤感。反复吟读第三四自然段。

◇师:通过刚才的学习体会,我们深深地感受到了作者在时光面前的困惑、难过,无奈与最后在时光不复返中的觉醒。除了刚才我们体会的句子以外,这篇文章还有许多的妙处呢?我们再来朗读全文,再仔细品味一下作者对匆匆而逝的时光而发出的感叹!

三、读书体会,感悟写法

1.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作者笔下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了。也体会到作者感觉时间流逝而自己没有作为的伤心,还有作者想珍惜时间的情感。

那作者为什么表达得如此细腻呢?(体会作者排比、比喻、拟人等写法的精妙)

2.有感情朗读交流,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四、拓宽学习,加深感受

1.推荐阅读:朱自清的散文以语言洗练、文笔秀丽著称。散文代表作有《荷塘月色》《背影》《绿》等文章,《朱自清散文选》中还有《踪迹》,《欧游杂记》《你我》《伦敦杂记》等文章都很值得我们去读。

2.同学们,时光匆匆而逝,过去的已经过去了,未来的时日,我们该如何珍惜呢?让我们来感悟一下吧,课件出示: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该这样度过:当回忆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人应当赶紧地,充分地生活,因为意外的疾病或悲惨的事故随时都可以突然结束他的生命。

(选自保尔柯察金《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五、课外作业,内化感受

写一篇读后感,课下与同学交流。

B案

课前准备

1.预习课文,自学生字词。

2.搜集并阅读朱自清的资料和他写得的其他散文。教师可向学生推荐《荷塘月色》《背影》《绿》《春》《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等散文。

3.搜集关于珍惜时间的格言警句、诗词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教师谈话:在我国现代文学史上有一位著名的作家,他一生勤奋,笔耕不辍,给我们留下190多万字的作品;他一生重病,宁可饿死,也不领美国的救济粮。毛主席曾赞扬他是最有骨气的中国人。你们知道他是谁吗?

2.课前搜集资料,你对朱自清先生有哪些了解。(学生介绍自己搜集的资料)

3.朱自清先生不仅是一位诗人、学者,而且还是一位杰出的散文大师,他为我们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散文佳作,他的散文被称作美文的典范。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赏读他24岁时写下的一篇散文《匆匆》。

4.板书课题,学生齐读。

二、初读课文,初步感知

1.教师配乐范读课文。

2.学生自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感觉难读或自己喜欢的句子多读几遍。

2.检查生字词的读音和含义。(1)注意涔、潸的读音。(2)引导理解徘徊、蒸融、挪移、头涔涔、泪潸潸、赤裸裸等词语的含义。

3.出示文中的叠词匆匆、斜斜、默默、白白、茫茫然、轻轻悄悄。读词后请学生在学习课文时注意这些叠词的作用。

4.指生朗读自己感觉难读或自己喜欢的句子。

5.默读课文,思考:初读课文,你读懂些什么?有什么感受?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

6.学生读书后全班交流初读后的感受。

三、品读感悟,体会感情

1.谈话过渡:作为一篇传世佳作,本文语言优美、文辞隽永,文中语句饱含哲理、耐人寻味。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匆匆》,走近朱自清,去欣赏、品味、感悟、思考这优美的语言。请大家默读课文,把你感受最深的或者特别喜欢的句子画下来,并在旁边标注上你的感受体会,一会儿进行交流。

2.全班交流,先把自己标画下来的句子,读给大家,然后谈自己的感受或喜欢的原因。学生可能标画出以下句子,教师引导学生感悟的要点如下。

(1)学习体会第一自然段。

①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

这句话的理解要点:a.这是一个排比句,作者用对比的手法,把燕子去了还来,杨柳枯了还青,桃花谢了还开与时间流逝进行比较,写出了时间一去不复返的特点。b.本段最后四个反问句,看似在问,实际上表达了作者对时光逝去而无法挽留的无奈和对已逝日子的留恋。4个问句,作者在问谁?可以理解为作者可能在问自己,也可能是在问你、问他,问我们所有的人;也可以理解为作者在用问句表达心里的疑惑,他或许并不想让谁回答,而是想以发问的方式告诉人们无论对谁时间都是一去不复返的,每个人都应该好好珍惜。c.理解四个追问时,可引导学生感受和体会作者写下这些文字时的心情?(惋惜、后悔、茫然、痛苦或无奈)在学生感悟后,要及时引导学生把自己的感受融进去朗读课文。

②可适时补充台湾作家林清玄《与时间赛跑》一文中,父子俩的对话。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想一想,去年的你和现在的你一样吗?教师也可以适时谈谈自己的变化,以引发学生的共鸣。

③指导学生朗读:当你感受到了这些,你再读一读这一段,是不是有了新的感触呢?

(2)学习体会第二自然段。

①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个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的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

这句话的理解要点是:a.八千多个日子是指作者从1898年出生到写作本文的1922年,一共是24年,八千多个日子。b.这句话作者运用了比喻,把逝去的时间比作针尖上的一滴水,把时间的流比作大海,这样描写使本来无形的时间变得有形。c.溜没有声音,没有影子可以理解为时间无声无息的流逝,非常快。d.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可以体会到作者面对逝去的日子,觉得自己光阴虚度而无所作为,不禁流泪落汗。由此可见作者是十分在意时间的,因为只有珍惜时间的人,才能感受到时间的无情流逝,才会觉得时间不够用,才会用一日一日的计算时间。

②指导朗读:a.要读出惋惜、留恋、自责之情。b.教师可适时范读,读后请学生评价,教师可联系自己的切身的感受指导学生读好本段。

第二课时

一、继续品读课文,体会感情

1.学习体会第三自然段

(1)时光究竟是怎样从我们身边悄悄溜走的呢?

学生以读代答――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我觉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着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去了。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溜走了一日。我掩着面叹息。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

(2)体会写法:①作者使用了排比句,把时间拟人化跨、飞、溜、闪,写出了一天的时间是怎样很快的从身边溜走的。②作者通过生活具体的小事情吃饭、洗手、睡觉、沉默等,赋予时间以生命,十分生动具体的描写出了时间是怎样一点一滴在不知不觉中从我们身边流逝的。

(3)导读出时间流逝的匆匆和永不停息。

(4)教师小结:作者抓住生活中的小事,赋予时间生命,把时间当作一个有生命的东西来写,才让我们感受到时间就在身边,而且来去匆匆。

二、读写结合,学生练笔

1.朱自清的时间步履匆匆,在洗手、吃饭的时候过去了。那么,同学们,你们的时间是怎样从你的身边一点一滴溜走的呢?请大家学着朱自清先生的写法,也抓住自己身边的小事,赋予时间生命,让我们感觉到时间是怎样从你的身边流逝的?看谁写的最有朱先生的风格。

2.学生自由仿写练笔。

3.学生写完后,朗读交流,师生及时评价。

(过渡)面对逃去如飞的时光,作者不禁想到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的自己能做些什么,于是一连串的问题倾泻笔端。

三、试答追问,延伸拓展

1.学习体会文章的最后两个自然段。

(1)在第四自然段中,作者有几次追问?(六次)有几次做出了回答?(前两次)师生读书问答。

(2)引导学生试答文中后四次追问:你觉得怎样才算是留下些生命的痕迹?怎样的人生就是没有虚度,才算是没有白白的在这个世界上走一遭?可以举一个你佩服的人做例子来说明。引导学生既要谈伟人名人的事例,又要关注自己身边的普通人。

(3)出示朱自清资料,引导学生谈感受:你觉得朱自清先生有没有在这个世界上白白的走一遭?(联系朱自清写作本文时的年龄和一生的成就感受体会)

四、交流名言警句,进一步懂得珍惜时间、珍惜生命

1.古今中外,许多文人墨客写下了不少珍惜时间、珍惜生命的名言警句。你知道哪些?

2.教师出示自己搜集的名言警句,学生朗读。

五、拓展思路,深化认识

1.读书思考:文章第一自然段写到燕子去了还来,杨柳枯了还青,桃花谢了还开,可是燕子还是去年的燕子,杨柳还是去年的杨柳,桃花还是去年的桃花吗?(燕子已经不再是去年的燕子,杨柳也不再是去年的杨柳,桃花当然也不再是去年的桃花。对于世间万物来说,时光都是一样的公平,一样的一去不复返。)

2.出示崔护的《题都城南庄》,师生齐读这首诗,深化认识。

附:

1.林清玄《和时间赛跑》

什么是永远不会回来?我问着。

所有时间里的事物,都永远不会回来了。你的昨天过去,它就永远变成昨天,你不能再回到昨天。爸爸以前也和你一样小,现在也不能回到你这么小的童年了;有一天你会长大,你会像外祖母一样老;有一天你度过了你的时间,就永远不会回来了。爸爸说。

2.朱自清简介(略)

3.珍惜时间的名句格言(略)

六年级下册《灯光》精品教案


相信很多老师都希望自己的课堂上同学们能够积极的与自己互动。为此老师就需要在上课前准备好教案,以此来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上课才能够为同学讲更多的,更全面的知识。那你有没有为了一个问题而去做过一份教案呢?小编收集整理了一些六年级下册《灯光》精品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

《灯光》是一篇凝聚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激情的文章。该文通过一件关于灯光的往事的回忆,歌颂了革命先烈的奉献精神,说明了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提醒我们要建设好前辈们用鲜血和生命创建的伟大祖国。

【教学要求】

1、读懂课文,理解先烈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和为此做出的贡献,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要加倍珍惜。

2、学习生字新词。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重难点、关键】

1、郝副营长在激战前的神情和谈话,理解先烈的广阔胸怀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2、理解先烈无私奉献的精神。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灯光,在我们的生活中是再普通不过的了,大家都很熟悉,平时并不特别注意它。然而,今天我们学的《灯光》一课却向我们描述了一个动人的故事。本文的作者是王志坚,当代著名的作家。1945年参加八路军,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当过随军记者,解放后创作了不少革命历史题材的小说。

板书课题:

灯光

二、自学课文,布置自学要求

1、自由轻声读课文:

注意读准字音,找出不理解的词,查阅工具书。

2、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找出最受感动的地方和不理解的地方。说说为什么让你感动了?

3、小组讨论交流。

三、集体汇报,检查自学情况

1、检查对以下词语的理解:

挺进:军队一直向前进。

围歼战:把敌人包围起来加以歼灭的战斗。

交通沟:阵地间供交通联络的壕沟。

突击连:对敌人发起突然攻击,为大部队开路的连队。

胸墙:为了便于射击和减少敌人火力可能造成的损失,在战壕边沿用土堆起来的短墙。

千钧一发:比喻情况极其危险。

2、课文讲了这么一件事:

我看到天安门的灯光想起了一个有关灯光的真实故事。在同国民党的战斗中,解放军的好副营长为了找到突破口,在黑暗中用火柴点燃了一本书,照亮了前进的方向,而自己却牺牲了。

3、学生交流最受感动的地方,并说出受感动的原因。不理解的问题题出来讨论交流。

四、再读课文,理清文章叙述顺序,深入理解课文

1、快速默读课文:

想想课文那些段落是写现在的事,那些段落是回忆往事?

2、默读课文,找出课文中描写灯光的句子,画下来,并想想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3、学生汇报自己画的句子,谈体会:

⑴幻灯显示:

广场上千万盏灯静静地照耀着天安门广场周围的宏伟建筑,使人心头感到光明,感到温暖。

①我为什么看到千万盏灯照耀着宏伟建筑,心头会感到光明,感到温暖呢?

②朗读以上句子。

⑵幻灯显示:

书上有一幅插图,画的是一幅吊着的电灯,一个孩子在灯下聚精会神地读书。他注视着那附图,默默地沉思着。

从以上句子体会到郝副营长在激战之前心情是很平静的,才会去看书上的插图。从他的沉思中体会到他对光明的向往。

⑶幻灯显示:

他又划着一根火柴,点燃了烟,又望了一眼图画,深情地说:赶明儿胜利了,咱们也用上电灯,让孩子们都在那样亮的灯光底下学习,该多好啊!他把头靠在胸墙上,望着漆黑的夜空,完全陷入了对未来的憧憬里。

①引导学生谈体会。

②指导朗读以上句子。

⑷幻灯显示:

这位年轻的战友不顾自己的生命,为了让孩子们能够在电灯底下学习,他自己却没有来得及见一见电灯。

①引导学生谈体会。

②指导朗读以上句子。

⑸幻灯显示:

在天安门前璀璨的华灯下面,我又想起这位亲爱的战友来。

从以上句子体会到我对战友的深切的怀念,并决心不忘过去,发扬革命先烈的革命精神。

五、思考

细读课文,想一想多好啊!这句话在课文中出现了几次,各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他们在说这句话时,看到的是什么。可能想到的是什么?在书旁写上批注。

1、学生仔细读课文思考问题,并写上批注,同桌也可以进行交流。

2、集体讨论汇报:

⑴多好啊!这句话在课文中出现了三次。

⑵第一次出现是作者漫步在天安门广场,由看到的千万盏灯时说的。他们说这句话时,看到了广场上千万盏灯静静地照耀着天安门广场周围的宏伟建筑,可能想到的是今天我们的祖国富强了,人民过上了安定幸福的生活。二者一切,正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换来的,由此引起了战争时代的回忆。

⑶第二次出现,是郝副营长在战斗前看一本书,由书中插图──一个孩子正在等下读书,发出的自言自语。郝副营长在说这句话时,看到的是一本破书上的一幅插图,图上画的是一盏吊着的电灯,一个孩子正在等下聚精会神地读书。他可能想到的是:图上的孩子能够在灯光下聚精会神地读书时多么幸福啊!而我却还没有见过电灯,要是也能用上电灯,那该多好啊!

⑷第三次出现,是在郝营长憧憬未来时说的。他说这句话时,看到的还是那本破书上的插图。可能想到了,如果革命胜利了,我们也能让孩子们在明亮的灯光下学习,过上幸福的生活,让他们在舒适的环境中成长。

3、指导朗读课文,文中三处出现多好呀!句子的段落。

六、有感情的朗读这篇课文

七、交流感受

读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感受?

八、作业设计

1、看拼音写词语:

yuqjīlizynzyǔqiānjūnyf

()()()()

wēiruzntnzhsh

()()()

zhntiāndngdjiērlinsānhudēng

()()()

2、根据课文意思填空:

这篇课文讲述了我由天安门广场上的_____想起了一个有关____

_的真实故事。在同_____军队的战斗中,我的战友_____为了找到突破

口,在黑暗中用火柴点燃了一本书,照亮了前方的路,而自己却_____了。

3、把你学习《灯光》一课后的感想写下来。

【板书设计】

看到:千万盏灯

引起回忆听到:多好啊

来到郝营长身边

对未来无限憧憬

灯光回忆往事高举点燃的书照明

献出宝贵生命

怀念战友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负数》教案(十九)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负数》教案(十九)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能正确地读、写正数和负数;知道0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2.使学生初步学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3.结合负数的历史,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情感和数学态度。

【教学重难点】

负数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谈话交流

谈话:同学们,刚才一上课大家就做了一组相反的动作,是什么?今天的数学课我们就从这个话题聊起。我们周围有很多的自然和社会现象中都存在着相反的情况,太阳每天从东方升起,西方落下;公交车的站点有人上车和下车;繁华的街市上有买也有卖;激烈的赛场上有输也有赢……你能举出一些这样的现象吗?

二、教学新知

1.表示相反意义的量

(1)引入实例

谈话:如果沿着刚才的话题继续“聊”下去的话,就很自然地走进数学,我们一起来看几个例子。

① 六年级上学期转来6人,本学期转走6人。

② 张阿姨做生意,二月份盈利1500元,三月份亏损200元。

③ 与标准体重比,小明重了2.5千克,小华轻了 1.8千克。

④ 一个蓄水池夏季水位上升米,冬季水位下降米。

指出:这些相反的词语和具体的数量结合起来,就成了一组组“相反意义的量”。(补充板书:相反意义的量。)

(2)尝试

怎样用数学方式来表示这些相反意义的量呢?

请同学们选择一例,试着写出表示方法。

(3)展示交流

2.认识正、负数

(1)引入正、负数

谈话:刚才,有同学在6的前面写上“+”表示转来6人,添上“-”表示转走6人,这种表示方法和数学上是完全一致的。

介绍:像“-6”这样的数叫负数;这个数读作:负六。

“-”,在这里有了新的意义和作用,叫“负号”。“+”是正号。

像“+6”是一个正数,读作:正六。我们可以在6的前面加上“+”,也可以省略不写。其实,过去我们认识的很多数都是正数。

(2)试一试

请你用正、负数来表示出其它几组相反意义的量。

写完后,交流、检查。

3.联系实际,加深认识

(1)说一说存折上的数各表示什么?

(2)联系生活实际举出一组相反意义的量,并用正、负数来表示。

① 同桌交流。

② 全班交流。根据学生发言板书。

这样的正、负数能写完吗?

强调指出:像过去我们熟悉的这些整谈话: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屏幕:这是去年12月份某天,部分城市的气温情况。

哈尔滨: -15 ℃~-3 ℃

北京: -5 ℃~5 ℃

深圳: 12 ℃~23 ℃

温度中有正数也有负数,请把负数读出来。

(3)找一找、说一说

我们来看首都北京当天的温度,“-5 ℃”读作:“负五摄氏度”或“负五度”,表示零下5度;5 ℃又表示什么?

你能在温度计上找出这两个温度所在的刻度吗?为什么?

现在你能很快找出来吗?

说一说,你怎么这么快就找到了?

你能很快找到12 ℃、-3 ℃吗?

(4)提升认识

请学生观察温度计,说一说有什么发现?

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强调:以0℃为分界点,零上温度都用正数来表示,零下温度都用负数来表示。(或负数都表示零下温度,正数都表示零上温度。)

“0”是正数,还是负数呢?

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强调:“0”作为正数和负数的分界点,它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5)总结归纳

如果过去我们所认识的数只分为正数和0的话,那么今天我们可以对“数”进行重新分类:

4.练一练

读一读,填一填。

数、小数、分数等都是正数,也叫正整数、正小数、正分数;在它们的前面添上负号,就成了负整数、负小数、负分数,统称负数。

5.进一步认识“0”。

(1)看一看、读一读。

6.课后小结

同学们,想一想,今天你学习了什么新知识?认识了哪位新朋友?你能为今天的数学课定一个课题吗?

根据学生的回答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并选择板书课题:认识负数。

7.负数的历史

(1)介绍

其实,负数的产生和发展有着悠久的历史,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课件配音播放):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认识和运用负数的国家,早在2000多年前,我国古代数学著作《九章算术》中对正数和负数就有了记载。魏朝数学家刘徽在该书的注文中则更进一步地概括了正、负数的意义:“两算得失相反,要令正负以名之。?古代用算筹表示数,这句话的意思是:“两种得失相反的数,分别叫做正数和负数。?并且规定用红色算筹表示正数,黑色算筹表示负数。由于记录时换色不方便,到了十三世纪,数学家还创造了在数字上面画斜杠来表示负数的方法。国外对负数的认识经历了曲折的过程,并且也出现了各种表示负数的形式,直到20世纪初,才形成了现在的形式。但比中国晚了数百年!”

(2)交流

简单了解了负数的历史,你有什么感受?

三、练习应用

今天,负数在我们的生产和生活中依然有着广泛的用途。让我们就一起走进生活,感受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1.表示海拔高度。

通常,我们规定海平面的海拔高度为0米,珠穆朗玛峰比海平面高8844.43米,可以记作_____________;吐鲁番盆地大约比海平面低155米,它的海拔高度应记作_____________。

2.表示温度。

月球表面白天的平均温度是零上126℃,记作_________℃, 夜间的平均温度为零下150℃,记作_____________℃。

3.小红的家在五楼,储藏室在地下一楼。如果她要回家,按 按钮表示时间。如果到储藏室取东西呢?

4.“净含量:10±0.1kg”表示什么意思?

四、总结延伸

1.学生交流收获。

2.总结。

简要、具体地评价学生的收获,并强调:关于负数,生活中还有更广泛的应用;走进负数,还有更多的知识等待我们去探索,相信同学们在今后的生活和学习中会有更多的收获。

点击查看更多: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

教师资讯、教师交流、教师学习

尽在小学教师帮!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负数》教案(十六)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负数》教案(十六)

课 题:负数的练习

教学目标

1.能认读负数,会结合具体量进行大小比较,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数量。

2.结合现实素材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正、负数所表示的相对性不同实际含义及正、负数表示的相对性,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3.培养学生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1.巩固负数的意义,会用负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数量。

2.能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知识整理

学生梳理,教师点评并板书。

二、综合训练

1.读一读。

(1)水沸腾的温度是100℃。水结冰的温度是0℃。

(2)开启后的盒装牛奶应贮藏于0℃-4℃ ,并在48小时内喝完。

(3)地球表面的最低气温在南极,是-88.3℃。

(4)月球表面的最高气温是127℃,最低气温是-183℃。

(5)我国发射的神舟六号飞船在太空中向阳面的温度为100℃以上,而背阳面却低于-100℃,但通过隔热和控制,太空舱内的温度始终保持在21℃,非常适宜宇航员工作。

2.填一填。

(1)如果张华向东走80米,记作+80米,那么李青向西走70米,记作( )米。如果张军向北走60米,记作+60米,那么李刚走“-90米”表示他向( )走了( )米。

(2)+8.7读作( ),-306米读作( )。

(3)海平面的海拔高度记作0m,海拔高度为+850米,表示( ),海拔高度为-157米,表示( )。

3. 完成练习一第4题。

(1)学生独立完成。

(2)学生上台展示答案并讲解,教师适时点评。

4.比一比。

-7○-3 -1.2○0 -3.8○+3.8 -○-

学生完成后说说怎样比较这些数的大小。

5.判断题。

(1)不带正号的数都是负数。 ( )

(2)整数都是正数。 ( )

(3)因为7大于6所以-7大于-6。 ( )

(4)最小的负数是-1。 ( )

(5)在8.2、-4、0、6、-27中,正数有3个。 ( )

6.选一选。

(1)数轴上,-2在-1的( )边。

A. 左 B. 右 C. 北 D. 无法确定

(2)如果把10吨记作0吨,11吨记作+1吨,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8吨记为-8吨 B. 15吨记为+5吨

C. 6吨记为-4吨 D. +3吨表示重量为13吨

(3)一种饼干包装袋上标着:净重(150±5克),表示这种饼干标准的质量是150克,实际每袋最少不少于( )克。

A. 155 B. 150 C. 145 D. 160

三、拓展训练

1.在数轴上,从表示-2的点出发,向右移动3个单位长度到A点,A点表示的数是( );从表示+4的点出发向左移动6个单位长度到B点,B点表示的数是( )。

2.学生独立完成练习一第7题,完成后教师评讲。

3. 某天汕头的最低气温是5摄氏度,北京的最低气温-13摄氏度,这两地的温差是( )。

4. 完成练习一第6题。

引导学生明确:工资收入,春节补贴都是收入,用正数表示,花出去的钱用负数表示。

5. 完成练习一第8题,重点理解“负增长”及“零增长”所表示的实际意义。

【设计意图】

通过系统练习,熟练掌握负数的意义,学会用负数表示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形成完整系统的数的概念。

四、 课堂总结

说一说本节课的收获。

教后思考:

点击查看更多: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

教师资讯、教师交流、教师学习

尽在小学教师帮!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负数》教案(十三)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负数》教案(十三)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能正确地读、写正数和负数;知道0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2.使学生初步学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3.结合负数的历史,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情感和数学态度。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运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难点:负数意义的理解及负数的大小比较。

教学过程:

(课前游戏:反口令)

一、口算训练

师:咱们先来进行2分钟口算训练。准备好口算题和笔,倒计时开始!前五名昨晚的站起来!(课件出示计时器)

师:同桌交换进行订正,交换回来错的改正,奖励前五名做完的全对的口算小能手小粘贴。

【课前2分钟进行口算训练,设计相应的口算题,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口算能力、提高口算的速度和正确率。】

二、创设情境、生成问题-----认识负数

1.表示相反意义的量。

教师谈话:出示几条信息(课件出示)。

① 六年级今年转入5人,去年转出5人。

② 与标准体重比,小红重了3千克,小明轻了1千克。

③ 超市2月份盈利3000元,3月份亏损1000元。

2.同学们试着写出表示方法。

3.全班展示交流。

4.认识正、负数。(揭示课题)

5.快速读数。

6.负数的历史。

(1)介绍负数的历史。

(2)交流感受。

谈话:孩子们我们天天和数打交道,你们对学过的数熟悉吗?

生:熟悉。

师:那我说几条信息,你能把数据准确的记录下来吗?

生:能。

师:准备好记录单和笔,先听要求:独立思考,用你喜欢的方式记录信息,关键是要让别人一眼就能看明白你所表示的意思。咱们开始!

师:(课件出示)

A.六年级去年转来5人,今年转走5人。

B.与标准体重相比,小红重了2千克,小明请了1千克。

C.超市2月份盈利1500元,3月份亏损2000元。

(2)学生尝试记录。

(3)展示交流

师:老师选取了部分记录单,咱们一起来欣赏一下,也许里面就有你的想法,看大屏幕。

预设学生可能出现的答案:

生1:有的学生用数字直接记录。

生2:有的学生用文字。

生3:有的学生用箭头。

生4:有的学生用数学符号

生5:有的学生用正数、负数来表示。......

【这样设计既活跃了课堂气氛,拉近教师和学生的距离。又与所学的负数有直接联系,能迅速地把学生带入到“相反”的意义中,为负数的学习做好铺垫。】

三、体验内化,探求新知---认识负数

1.进一步认识“0”。

谈话:引出6个城市的气温情况(课件)。

哈尔滨: -27℃~-19℃

北 京: -12℃~-4℃

上 海: 1℃~4℃

武 汉: -3℃~2℃

长 沙: 0℃~3℃

海 口: 20℃~23℃

(1)听一听说发现。

(2)找一找读出来。

(3)想一想拨出来。

出示没有刻度数的温度计,让学生拨出零上温度,再继续拨出零下温度,制造矛盾产生0度。

(4)提升认识。

观察温度计,说一说有什么发现?

强调:以0℃为分界点,零上温度都用正数来表示,零下温度都用负数来表示。(或负数都表示零下温度,正数都表示零上温度。)

“0”是正数,还是负数呢?

强调:“0”作为正数和负数的分界点,它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2.联系实际,加深认识。

(1) 举出生活中见到负数的例子。

(2) 结合举例介绍存折上有相反意思的量,并说一说存折上的数各表示什么?

四、巩固应用

出示测试题测试。

三、探究交流、解决问题

2、认识正、负数

(1)引入正、负数

谈话:刚才有的同学说在5前面写上+表示转入5人,填上-表示转走5人(板书:+5 -5),这种表示方法和数学上是完全一致的。

介绍:像“-5这样的数叫负数”(板书)这个数读作:负五。

“-”在这里有了新的意义和作用,叫做“负号”。“+”是正号。

像“+5”是一个正数,读作:正五。我们可以在5的前面加上“+”,也可以省略不写(板书:5)过去我们认识的很多数都是正数。

强调:正数书写时可以省略+号,强调负数在书写时不能省略负号。

(2)试一试

请你举出几组相反意义的量用正负数来表示出来。生说其他人写,写完后交流。

3、联系实际,加深认识

(1)说一说存折上的数各表示什么?(教学例2)

(2)联系生活实际举出一组相反意义的量,并用正负数来表示。

同桌交流,然后全班交流。(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板书)

那这样的正负数能写完吗?(板书:……)

强调指出:过去我们熟悉的这些整数、小数、分数等都是正数,在他们的前面添上负号就成了负数。

【通过明细表中存入和支取的对比,进一步体会生活中用正负数表示两种相反意义的量。这里注意不要给正负数下严格的数学定义,只要学生知道什么样的数是正数,什么样的数是负数就可以了。】

4、进一步认识“0”

(1)看一看、读一读

谈话:接下来,我们一起看大屏幕:这是2012年1月21日下午发布的(21日20时到22日20时)六个城市的天气预报(课件出示)

哈尔滨:-27℃~-19℃ 北京:-12℃~-4℃

上海:1℃~4℃ 武汉:-3℃~3℃

长沙:0℃~3℃ 海口:20℃~23℃

(2)找一找、说一说

我们来看武汉的当天温度怎么读?又表示什么?“-3℃”读作:负三摄氏度或者负三度,表示零下3度。3℃又表示什么?

【学习完了上一环节后,我让学生联系生活,想一想生活中的负数,从每天都有的天气预报入手引入六个城市某日用温度计测出的天气情况,要求学生读出六个城市的温度,初步明确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的不同表示方法。】

你能在温度计上找出这两个温度吗? 说说你怎么这么快找到了两个温度?

【关键是先找到0℃,-3℃在0℃的下面,3℃在0℃的上面】

你能很快找到首都北京的温度吗?(学生到前面找)

【在介绍完温度计的基本知识后,让学生动手拨出零上和零下的温度,(课件出示)学生在没有给出0刻度的温度计上轻易的拨出了零上温度,但是学生在拨零下温度时,发现应该确定0℃。加深了他们对分界点0的认识。设计学生动手拨一拨这个环节,其目的有两层意思:一、由静态化为动态,通过小小的“拨”的动作,唤起了更深层次的思考,使学生明确感悟到:温度中,0℃是区分零上温度与零下温度的分界点,比0℃高的用正数表示,即正数都比0大,比0℃低的用负数表示,即负数都比0小。其二、学生动手操作,兴趣盎然,即将正数、负数、零的概念有机的整合到了一个新的概念中,实现了对0的再认识,突出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通过对0 的质疑,突破了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的难点。】

(3)提升认识

请同学们观察温度计,说一说有什么发现?

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强调:以0℃为分界点,零上温度都用正数表示,零下温度都用负数来表示。(或负数都表示零下温度,正数都表示零上温度)

“0”是正数还是负数呢?【强调:0作为正数和负数的分界点,它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4)总结归纳

如果过去我们认识的数只分为正数和0的话,那么今天我们可以对数进行重新分类:

5、负数的历史

(1)介绍

其实,负数的产生和发展有着悠久的历史,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课件出示)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认识和运用负数的国家,早在2000多年前,我国古代数学著作《九章算术》中对正数和负数就有了记载。魏朝数学家刘徽在该书的注文中则更进一步地概括了正负数的意义:‘两算得失相反,要令正负以名之。’古代用算筹表示数,这句话的意思是:‘两种得失相反的量,分别叫做正数和负数。’并且规定用红色算筹表示正数,黑色算筹表示负数。

由于记录时换色不方便,到了十三世纪,数学家还创造了在数字上面画斜杠来表示负数的方法。国外对负数的认识经历了曲折的过程,并且也出现了各种标识负数的形式,直到20世纪初,才形成了现在的形式。但比中国晚了数百年。

(2)交流

简单了解了负数的历史,你有什么感受?

四、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今天负数在我们生产和生活中依然有着广泛的用途。让我们就一起走进生活,感受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1、正负数的读法及正确辨认正负数。(做一做的第1题)

【帮助学生辨认正负数并巩固负数的读写法。教师应鼓励学生注意联系实际举出更多的实例,并在全班交流中进一步感受正负数的含义。】

2、表示海拔高度。(做一做的2题)

【是用正负数表示珠穆朗玛峰和吐鲁番盆地的海拔高度,首先明确海平面的海拔高度为0M,通过和海平面的比较,高于海平面的高度记为正数,而低于海平面的高度记为负数。】

3、表示温度。(练习一的2题)

4、表示事件。(练习一的3题)

第五个环节: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这个环节主要让学生总结本节课的知识,我相信,由于教师为学生搭建一个交流、开放、宽松的”舞台“,学生就能熟练轻松地总结知识。为了提高学生对负数的知识的兴趣,并以《生活中的负数》为题写一篇数学日记,丰富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加深对负数意义的理解。

点击查看更多: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

教师资讯、教师交流、教师学习

尽在小学教师帮!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写字教案《半包围结构(一)》》一文就此结束,希望能帮助您在小学教学中起到作用,如还需更多,请关注我们的“小学数学六年级教案”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