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小学教案 > 导航 > 西师大版一下:《认识长方形正方形》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西师版教案

发表时间:2020-08-11

西师大版一下:《认识长方形正方形》教学设计。

一个优质课堂,就是老师在讲学生在答,讲的知识都能被学生吸收。所以大多数老师都会选择制定一份教学计划。对教学过程进行预测和推演,从而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那你们知道有哪些优秀的小学教案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西师大版一下:《认识长方形正方形》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一、教学目标:

1、认识长方形、正方形,知道这些图形的名称并能识别这些图形。

2、初步感受几何图形的面的特征,体会形和体的联系。

二、教学重难点:

初步感知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并学会辨别。

三、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板书课题

(二)认一认

1、认识长方形。

(1)让学生拿出几个长方体,并用手摸摸各个面。

(2)让学生仔细观察,并把看到的记在心里。

(3)教师在黑板上画长方形。

指名回答,这些都是什么图形?

学生讨论后回答,教师板书:长方形。

2、认识正方形。

(1)拿出几个正方体,把其中的一个面对着学生,让学生观察。

(2)教师在黑板上画正方形。

指名回答,这些都是什么图形?

(3)师指出:像这种形状的图形是正方形(板书:正方形)

(三)辨一辨Jab88.COm

出示例1图片,让学生说一说它们是什么图形。

(指名学生说说是怎样认识的)

(四)巩固拓展

1、教师说图形的名称,学生找出教室里相应的长方形和正方形。

2、教材P29的课堂活动的第1题。

3、在钉子板上围出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

4、完成教材练习六的第1题。

(五)课堂小结

今天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四、教学结束:

布置学生课下做练习六第8题。

精选阅读

长方形与正方形


众所周知,一位优秀的老师离不开一份优质的教案。即使每天晚上一两点都要坚持制定出一份最详细的教学计划。对教学过程进行预测和推演,从而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那你们知道有哪些优秀的小学教案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长方形与正方形”,欢迎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收藏。

编写者徐晶执教者徐晶
执教时间2014年月日星期
版本北师大版学科数学
册数第四册单元六单元
课题长方形与正方形
课时
教学目标1.通过操作、比较、归纳,引导学生能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
2.使学生学会按要求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和正方形。
3.通过“推一推”“拉一拉”等活动,使学生获得研究图形的经验。
德育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认真学习、积极思考的良好习惯,使他们体验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探究长方形方形的特征。
教学难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关系。
教学准备投影、课件
教学板块教与学预设
(师生活动)教学重构
(修改意见)
前置性作业
教学过程
课前三分钟
图形是指在二维空间中以轮廓为界限的空间碎片,在一个二维空间中可以用轮廓划分出若干的空间形状,图形是空间的一部分不具有空间的延展性,它是局限的可识别的形状。
一、激趣引入
1.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位新朋友,我们一起来看看它是谁?
2.引出长方形和正方形
二、探究新知
1.初步感知,提出疑问
(1)你以前见过他们吗?那你能找到藏在我们教室里的长方形或者正方形吗?
(2)刚才同学们找到了藏在我们教室的长方形和正方形,那么你怎么就能一眼认出是长方形或正方形的呢?
(3)我们班的同学真会观察,那么你们观察到的结果是否正确呢?
2.验证,探究
(1)现在我们每个人手上就有长方形和正方形纸,同桌合作想办法来验证刚才你的发现?比一比哪些同学验证的方法多,而且有方便。
(2)学生独立操作,验证发现,教师作一定的指导。
(3)汇报:学生说一说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边和角各有什么特征。
A边的特征
量一量:通过测量的方法得到“对边”相等。认识“长”,“宽”,“边”的概念
折一折:是怎么折的
B角的特征
C刚才大家用自己的方法验证了长方形和正方形分别有的特征,大家的表现都不错,那谁的表现最好呢?(送出第一分“礼物”)
3.画一画
我们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长方形和正方形
(1)独立画一画
(2)汇报交流
三、巩固深化
四、全课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长方形和正方形
长方形的对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
长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
教后随记

认识图形长方形正方形



详细介绍:教学目的

1.使学生知道长方形、正方形;通过观察和动手操作,使学生能辨认和区别出这两种图形.

2.使学生初步建立起空间观念,培养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渗透分类统计思想.

3.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进行爱祖国、爱科学的思想教育.

教学重点和难点

知道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形状和名称,并能区别这两种图形.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新朋友,大家鼓掌欢迎!(出示动画“认识图形”)

二、讲授新课.

1、初步认识长方形(继续演示动画“认识图形”).

(1)师:这是图图提出的第一个问题:“图形国是什么形状的?”谁来回答?

(2)教师出示国旗图,问:国旗的面是什么形状的?举起数学课本、练习本问:数学课本、练习本的面是什么形状的?再拿出一张长方形彩纸,先横着放,问:这张彩纸是什么形状的,竖着放、斜着放呢?

(3)学生举例.

小结:以上这些物品的面,不管大,还是小,它们的形状都可以用这样一个图形表示,(教师画长方形)问:这是什么图形?(板书长方形)

(4)数一数长方形有几条边,再数一数桌上的长方形纸有几条边,用彩笔逐一勾出四条边.

(5)师用一定长来量长方形的四条边,学生认真观察后,问:长方形四条边一样长吗?哪两条边一样长?哪两条边不一样长?

小结:长方形四条边不一样长,对着的两条边一样长.

(6)学生折纸,看看是不是对着的两条边一样长.

(7)反馈练习:请说出几号图形是长方形.

2、初步认识正方形(继续演示动画“认识图形”).

(1)这是图图提出的第二个问题,谁来回答?

(2)教师拿出一块手绢,问:这块手绢是什么形状的?再举起地板砖、正方形电光纸,问这些东西的面是什么形状的?斜着放呢?

(3)学生举例.

小结:以上这些物品的面不论大或是小,它们的形状都可以画成这样一个图形“□”(画正方形),这是什么形?(板书正方形)

(4)数一数正方形有几条边,四条边一样长吗?先量一量,再折折桌上的正方形纸比一比.

(5)长方形和正方形比较:①长方形有几条边?正方形有几条边?②长方形四条边怎么样?正方形四条边怎么样?③长方形与正方形相同的地方是什么?不同的地方是什么?

教师归纳:长方形有四边条,正方形也有四条边,这是相同的地方;不同的地方是长方形对着的两条边相等,正方形四条边都相等.

(6)反馈练习:

用4根小棒摆一个正方形,用6根小棒摆一个长方形.

教师归纳:长方形沿中间虚线对折后,有的是长方形,有的是正方形,为什么呢?这是根据长方形边的长短确定的,这个问题我们在以后的学习中再进一步研究.正方形不论是大正方形还是小正方形,沿中间虚线对折后都是长方形,沿正方形对角线对折后是三角形.

三、课堂练习.

做一做1、2题

1.沿虚线折一折,看看正方形的边长怎么样,长方形的边长怎么样(分组进行).

2.说一说,哪些物品的面是正方形的,哪些物品的面是长方形的.

四、小结.今天我们学了哪几种图形?(板书:长方形正方形)

五、布置作业:练习七第2、3题.

板书设计

认识图形长方形正方形

认识图形------长方形正方形教学设计示例


一个优质课堂,就是老师在讲学生在答,讲的知识都能被学生吸收。因此,老师会想尽一切方法编写一份学生易接受的教案。上课才能够为同学讲更多的,更全面的知识。那么优秀的教案是怎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认识图形------长方形正方形教学设计示例”,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认识图形------长方形正方形教学设计示例
教学目的
1.使学生知道长方形、正方形;通过观察和动手操作,使学生能辨认和区别出这两种图形.
2.使学生初步建立起空间观念,培养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渗透分类统计思想.
3.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进行爱祖国、爱科学的思想教育.
教学重点和难点
知道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形状和名称,并能区别这两种图形.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新朋友,大家鼓掌欢迎!(出示动画“认识图形”)
二、讲授新课.
1、初步认识长方形(继续演示动画“认识图形”)
(1)师:这是图图提出的第一个问题:“图形国是什么形状的?”谁来回答?
(2)教师出示国旗图,问:国旗的面是什么形状的?举起数学课本、练习本问:数学课本、练习本的面是什么形状的?再拿出一张长方形彩纸,先横着放,问:这张彩纸是什么形状的,竖着放、斜着放呢?
(3)学生举例.
小结:以上这些物品的面,不管大,还是小,它们的形状都可以用这样一个图形表示,(教师画长方形)问:这是什么图形?(板书长方形)
(4)数一数长方形有几条边,再数一数桌上的长方形纸有几条边,用彩笔逐一勾出四条边.
(5)师用一定长来量长方形的四条边,学生认真观察后,问:长方形四条边一样长吗?哪两条边一样长?哪两条边不一样长?
小结:长方形四条边不一样长,对着的两条边一样长.
(6)学生折纸,看看是不是对着的两条边一样长.
(7)反馈练习:请说出几号图形是长方形.
2、初步认识正方形(继续演示动画“认识图形”)
(1)这是图图提出的第二个问题,谁来回答?
(2)教师拿出一块手绢,问:这块手绢是什么形状的?再举起地板砖、正方形电光纸,问这些东西的面是什么形状的?斜着放呢?
(3)学生举例.
小结:以上这些物品的面不论大或是小,它们的形状都可以画成这样一个图形“□”(画正方形),这是什么形?(板书正方形)
(4)数一数正方形有几条边,四条边一样长吗?先量一量,再折折桌上的正方形纸比一比.
(5)长方形和正方形比较:①长方形有几条边?正方形有几条边?②长方形四条边怎么样?正方形四条边怎么样?③长方形与正方形相同的地方是什么?不同的地方是什么?
教师归纳:长方形有四边条,正方形也有四条边,这是相同的地方;不同的地方是长方形对着的两条边相等,正方形四条边都相等.
(6)反馈练习:
用4根小棒摆一个正方形,用6根小棒摆一个长方形.
教师归纳:长方形沿中间虚线对折后,有的是长方形,有的是正方形,为什么呢?这是根据长方形边的长短确定的,这个问题我们在以后的学习中再进一步研究.正方形不论是大正方形还是小正方形,沿中间虚线对折后都是长方形,沿正方形对角线对折后是三角形.
三、课堂练习.
做一做1、2题
1.沿虚线折一折,看看正方形的边长怎么样,长方形的边长怎么样(分组进行).
2.说一说,哪些物品的面是正方形的,哪些物品的面是长方形的.
四、小结.今天我们学了哪几种图形?(板书:长方形正方形)
五、布置作业:练习七第2、3题.
板书设计

长方形、正方形和圆


相信很多老师都希望自己的课堂上同学们能够积极的与自己互动。有的老师会在很久之前就精心制作一份教学计划。从而在之后的上课教学中井然有序的进行,那么一份优秀的教案应该怎样写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长方形、正方形和圆”,欢迎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收藏。

长方形、正方形和圆

教学内容

教材第40~42页长方形、正方形和圆及“想想做做”

教学目的

1、让学生通过观察长方体、正方体的一个面和圆柱的底面,以及用这些几何形体的画面图形等活动,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圆。

2、使学生在学习中积累对数学的兴趣,增加与同学的交往、合作的意识。

教学准备

积木钉子板、水彩笔、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的物体。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上学期我们学过一些立体图形,今天我们将继续来认识一些图形。(板书:认图形)

二、新授

1、搭积木

(1)每一组小朋友面前都有一套积木,请小朋友自己动手搭一搭。分小组活动,老师巡视,了解学生拼搭的情况。

(2)提问,观察拼搭的积木,想一想在拼搭的积木中哪些是已经认识的,哪些还不认识?

(3)分类:

教师从中取出1个长方体,让学生说出名称并要求学生把拼搭中的所长方体都拿出来放在一起。

学生用类似的方法,把拼搭的积木进行分类。学生分组活动,老师巡视,了解学生分类的情况。

汇报分类结果,说说你是怎样分的?

(4)认识平面

①首先观察长方体,观察各块长方体积木正向着我们的那个面,然后老师在黑板上画一个长方形,说明:这就是我们刚才看到的那个面,这样的一个面我们把它叫做长方形。

板书:

长方形

观察长方体的每一个面与黑板上画的长方形一样吗?

②观察正方体,观察各块正方体积木正向着我们的那个面。然后教师在黑板上画一个正方形。说明:这就是我们刚才看到的那个面。这样的一个面我们把它叫做正方形。

板书:正方形

观察正方体的每个面与黑板上的正方形一样吗?

③观察圆柱。观察圆柱一个正向着我们的那个底面,然后老师在黑板上画一个圆。说明:这就是我们刚才看到的那个面。这们的一个面我们把它叫做圆。

板书:圆

观察圆柱的两个底面与黑板上面的圆一样吗?

3、说出下面图形的名称。

先指名说出图形的名称,同桌同学再互相认一认。

3、小结。

三、完成“想想做做”

1、完成“想想做做”1。

(1)出示第一题图,看一看图中的小男孩是怎样用长方体、正方体或圆柱画图形的?

(2)学生照样子画一画,每画出一个图形,说一说图形的名称?学生画图,教师巡视帮助有困难的学生。

(3)想一想:画长方形可以利用哪种几何形体?画正方形和圆呢?

2、完成“想想做做”2。

(1)出示第2题图,仔细观察,说说图中哪些物体的画是长方形、正方形或圆?

(2)在我们的教室里找一找,说说教室里哪些物体的画是长方形、正方形或圆?

3、完成“想想做做”3。

(1)出示第3题图,边看图边想:钉子板上围成的是什么图形?怎样围的?你也会围吗?

(2)学生自己动手在钉子板上围一围,教师巡视,帮助有困难的学生。

(3)在钉子板上能围出圆吗?让学生去试一试,想一想、说一说。

4、完成“想想做做”4。

(1)先让学生在方格约上画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说说你是怎样画的?

(2)通过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你了解到长方形和正方形在哪些特征?

四、作业布置。

一年级数学下册《认识长方形正方形》教案西师大版


一年级数学下册《认识长方形正方形》教案西师大版

一、教学目标:

1、认识长方形、正方形,知道这些图形的名称并能识别这些图形。

2、初步感受几何图形的面的特征,体会“形”和“体”的联系。

二、教学重难点:

初步感知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并学会辨别。

三、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板书课题

(二)认一认

1、认识长方形。

(1)让学生拿出几个长方体,并用手摸摸各个面。

(2)让学生仔细观察,并把看到的记在心里。

(3)教师在黑板上画长方形。

指名回答,这些都是什么图形?

学生讨论后回答,教师板书:长方形。

2、认识正方形。

(1)拿出几个正方体,把其中的一个面对着学生,让学生观察。

(2)教师在黑板上画正方形。

指名回答,这些都是什么图形?

(3)师指出:像这种形状的图形是正方形(板书:正方形)

(三)辨一辨

出示例1图片,让学生说一说它们是什么图形。

(指名学生说说是怎样认识的)

(四)巩固拓展

1、教师说图形的名称,学生找出教室里相应的长方形和正方形。

2、教材P29的课堂活动的第1题。

3、在钉子板上围出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

4、完成教材练习六的第1题。

(五)课堂小结

今天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四、教学结束:

布置学生课下做练习六第8题。

正方形与长方形的面积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

①、理解长方形、正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并能应用长方形、正方形面积公式进行计算。

②、知道面积单位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相邻间的进率。③、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④、渗透猜想实验验证总结的数学学习方法,为今后学习其它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打下基础。

情感目标

①、让学生动手实验操作、大胆猜想以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②、通过比较正方形和长方形面积计算方法的异同,渗透事物间相互联系的辨证唯物主义观念。

教学重点:

让学生通过动手实践、交流发现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掌握面积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

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

教学过程:

一、复习面积单位,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知道了物体表面的大小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叫生:面积

师:还认识了

生:面积单位

师:你们的数学老师--李老师告诉我,你们学的很好,是吗?

生:是

师:非常自信!老师今天特意找了几条信息,看你能否快速找到面积单位。(放课件)

生1看课件回答:平方米

师:你能说出1平方米多大吗?

生2:大约有两张双人课桌拼起来那么大。

师:具体说就是边长是1米的正方形围起来的面那么大。再继续,放课件生3: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师:还记得它们多大吗?

生:手掌的面积约是1平方分米,拇指盖的面积约是1平方厘米。

师:准确的说就是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围起来的面就是1平方分米,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围起来的面就是1平方厘米(展示1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面积单位很重要,我们用它可以度量图形的面积,今天我们就用它度量师边说边板书:长方形的面积

二、新课

师:长方形大家都认识吧,老师这里有一个长方形,看大屏幕,这是长、这是宽,请同学们不要眨眼睛,看后请你猜想一下,长方形的面积可能与什么因素有关?师板书猜想并放动感课件

生1:长方形面积可能与长和宽有关

师:为什么啊?

生:宽没变,长变后面积变大;长没变,宽变后面积变大。

师:同学们你们同意他的说法吗?

生齐答:同意

师:板书长宽,长方形的面积到底与长和宽有没有关系,有怎样的关系,下面我们就共同来研究一下。请同学们拿出1号长方形,先估测一下它的面积有多大?

生1:6平方厘米

生2:10平方厘米

生3:18平方厘米

生4:12平方厘米

.

师:到底谁的答案对?我们要想准确知道它有多大,你有没有办法?生:用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去量一量。

师:请同学们拿出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提前发给大家的学具),请你在1号长方形上清楚地画一画、分一分,看一下里面到底含有多少个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开始!

小组或个人活动,教师观察指导

师:哪位同学自愿上来展示一下自己是怎样画的?

生1上来展台展示并引导说出:一个个的数出或一排有4个,有3排,所以共有12个小正方形

师:很好,还有不同的画法吗?

生2上来展示并说出画了一排和一列,一排有4个,也是3排34=12个

师:说的真好,这种画法,虽然少画了,省了力,也能收到同样的效果,事半功倍!我们为他的这种做法鼓掌!

生鼓掌鼓励。

师:我们知道了1号长方形里面含有12个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也就是12平方厘米,板书43=12个,并把个再改成平方厘米。刚才哪位同学估计的准确啊?他是第一位火眼金睛,希望我们的火眼金睛越来越多。师:下面我们再看课件展示一下。

学生看课件,再重现1号长方形里面含有多少个1平方厘米。

师:我们再看下一题,长方形的面积是()平方厘米。

生1:10平方厘米,一排5个,有2排,52=10

师:是啊,有10个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就是10平方厘米,并板书52=10平方厘米

师:再来,看这个长方形面积是()平方厘米

生:20平方厘米,一排5个,有4排,54=20

师:板书54=20平方厘米,那下一题呢?

画上小正方形的你会数,不画了你能知道是

()平方厘米吗?

生:24平方厘米,因为一排有6个,有4排64=24个,就是24平方厘米

师:你怎么知道一排有6个,有4排的啊?说说道理。

生:因为小正方形的边长是1厘米,6厘米里面有6个1厘米,所以能摆6个,4厘米就能摆4排。

师:同学们同意他的说法吗?

生:同意。

师:是的,说的真不错,这个长方形的面积就是64=24平方厘米,(板书)再来一题

生;40平方厘米,因为一排有8个,有5排85=40个,就是40平方厘米

师:为什么呢?

生2:8厘米里面有8个1厘米,所以能摆8个,5厘米就能摆5排

师:是的,说的真好这个长方形的面积就是85=40平方厘米,(板书)

同学们看黑板,那下面我们要总结一下了,刚才的这些长方形它们的面积不一样,长和宽各不相同,这说明面积的大小确实与长和宽有关,刚才我们的猜想得到了验证,板书-----验证,再观察这些式子,这些前面的数字都是长方形的长,后面的这些数字都是长方形的宽,你能看出长方形的面积怎么计算吗?生1: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师:同意他的说法吗?同学们再观察黑板上的这些式子,你看是不是呀!生:同意,是

师:那同学们都说一遍,长方形的面积怎么算!

生: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师:(在长方形的面积后面写上=,长宽之间写上)那我们就得到了结论,板书-----结论老师还有一个问题要问大家,你们说长方形的面积=长宽是什么意思啊?

生1:就是求的长方形的面积。

师:是啊,那长宽到底是什么意思呀?(师引导就是求的里面含有)

生2:长方形里面含有多少个小正方形。

师:是的,这个小正方形很特殊,就是我们学的面积单位,长宽就是求的这个长方形里面含有多少个面积单位,这个图形里面含有多少个1平方厘米的面积单位,它就是多少平方厘米;如果这个图形里面含有多少个1平方分米的面积单位,它的面积就是多少平方分米;如果这个图形里面含有多少个1平方米的面积单位,它的面积就是多少平方米。

师:如果老师给你一个长方形,你怎样才能知道它的面积?

生:要知道这个长方形的长和宽。

师:请同学们拿出2号长方形,先估测一下它的面积。

生1:15平方厘米

生2:20平方厘米

生3:35平方厘米

生4:28平方厘米

师:现在要想准确知道它的面积是多少,不能用小正方形去量,你有没有办法?生:用尺子量出它的长和宽,再计算。

师:同意他的说法吗?那让我们操作一下吧,开始。

巡视

师:哪位同学展示一下?

生1:我量出长是7厘米,宽是5厘米,75=35平方厘米

生2:我的和他一样。

师:(课件展示一下答案)看来,一个长方形,我们只要知道了它的长和宽,就能计算出它的面积。下面我们来应用一下,求出下面图形的面积,放课件。

生:86=48平方厘米

76=42平方厘米

66=36平方厘米

师:你发现了什么?

生:长方形的长逐渐变短,最后长和宽一样长了

师:长和宽一样长的长方形,就是

正方形,长方形的面积=长宽,那么你能看出正方形的面积怎样计算吗?正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叫做边长

生: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师:要计算正方形的面积需要知道几个条件?

生:1个,边长

师:我们只要知道了正方形的边长,利用边长边长就能求出它的面积,看下面这个正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呢?

生:1平方分米;1010=100平方厘米

师:1分米=10厘米,这两个正方形是同样大的,所以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同样的道理,你能知道1平方米=()平方分米吗?

生:11=1平方米,1米=10分米,1010=100平方分米,所以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三、练习

师:真不错,那考考同学们,看能否快速得到答案。

8m2=()dm2200dm2=()m29dm2=()cm2400cm2=()dm2生答。

师:放课件,计算下面图形的面积

长9分米,宽4分米,面积是();长20米,10米,面积是()边长是8米的正方形,面积是()

生答。

师:小明家买了新房子啦,他想知道各部分的面积,你能帮帮他吗?(引导学生算客厅、餐厅、卫生间、总面积)

师:再来发挥你的聪明才智;挑战一图中每个小方格表示1平方厘米,;你能计算出上面长方形的面积吗?;生思考并回答116=66平方厘米;师放动感课件;挑战二要从下面的长方形纸上剪下一个最大的正方形;

生:看动感课件,并解答;

四、回顾总结

师:本节课你学会了什么啊?

生1:我学会了怎样求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长方形的面积=长宽,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生2:我还知道了面积单位之间的关系,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师:我们还知道了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是什么呀?(师指着板书说)生:猜想---验证---总结

师:是的,以后我们学习新知识的时候,要大胆去猜想,然后用实验去验证,最后得到我们所需要的结论,把这种方法应用到学习中去,学好文化知识,好不好?生:好!

师:这节课就上到这里吧,下课!同学们再见!

生:老师再见!

板书设计: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长方形与正方形导学案


认识图形

课题

长方形与正方形

课型

学案导学课

年级

二年级

教师

学习内容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93页

1、知识目标: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2、能力目标:。掌握长方形正方体形相同点和不同点,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和正方形。

3、情感目标:通过“推一推”“拉一拉”“折一折”“量一量”“画一画“”数一数“等操作活动,使学生获得研究图形的经验

重点难点

探究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在操作活动中体验数学。

学案

导案

试点

准备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观察:

1、长方形有条边,有个角,相对的边。

2、正方形有条边,有个角。四条边都。

3、用尺量一量,长方形的边相等。正方形的-----边都相等。

4、、用尺量一量,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角都是-----角。

5.尝试着画一个长方形和正方形。

布置课前预习

按照预习中学生存在的问题,教师加以点拨。

解惑

利用学具,以小组为单位共同探讨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1、正方形也是长方形吗?

2、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是什么?

组内交流

组际解疑

老师点拨

一、一、填空起跑线

1、长方形有()条边,()边相等。

长方形有()个角,都是()角。

2、正方形有()条边,每个边都()。

正方形有()个角,都是()角。

二、判断对与错

(1)长方形的对边相等。()

(2)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有4个角,而且4个角都是直角。()

(3)正方形的直角比长方形的直角大。()

(4)黑板是长方形的。()

(5)长方形有4条边()。

三、动手自己在方格里面画一个长方形和正方形。

1、先独立答题

2、组内交流

3、师生

自我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以后我会在方面更加努力的。

我的反思:

二年级下册 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 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1、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认识图形》中的《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7273页)。
2、教材编写特点
长方形与正方形是最基本的平面图形。为此,不论实验教材还是传统教材都是通过学习长方形、正方形而引入(拓展)其他平面图形的学习。但新课标下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科书,在具体安排这块学习内容时,却有如下几点明显的不同:①关注学生认知规律特点:感知整体深入剖析、特征建构分析应用。如分阶段安排:一年级先让学生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二年级再深入长方形正方形特征探索;②关注长方形与正方形的有机联系,同步学习长方形、正方形特征,强化对比感知。如:本册教材就安排在同一课时学习两种图形特征。二者同时学习,不仅需要解决特征认识问题,其实更主要的是关注长方形与正方形的关系整理与建构。这也是符合及时强化的学习心理要求的。
这种变化及安排蕴含着如下几方面意图:①加强学生知识结构建构的质量。同一堂课学习这两种平面图形特征,能够给学生一种整体印象,同时有助于学生对比分析,及时区分其各异特点,而完善其认知结构。②关注教学思考,教学思想的渗入教育。本节课看似研究两种图形的特征及关系,但如何有效组织学生探索认识,要求教师充分引导学生动手实践、对比分析、概括总结。在这种探索过程中,让学生掌握一定数学学习方法,体验一种实验、解决思考问题的过程。同时,也要十分关注学习方法迁移(策略),加强学生的学习策略(能力)培养。
3、教材内容的核心数学思想
(1)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
(2)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靠单纯的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4、我的思考
本节课的设计要在充分把握教材设计意图基础上,考虑如下问题:
(1)、学生的现有学习状态是怎样的?即学生现在对长方形与正方形的认知水平何在?因为,学生已接触并初步认识长、正方形。虽说第一次学习目标定位是辨认两种图形,关注整体把握。但现实学生已把握到什么程度?对长方形、正方形的基本特征(边、角关系)了解多少?应该是教师教学设计时,环节安排中考虑要素之一。
(2)、如何组织学生自主探索,强化数学学习能力(方法)训练与培养?施用动手实验,合作探索学习方式,是对本课的组织要求之一。要强化实践探索的过程性与实效性,这就对教学设计的策略选择要求颇高。
(3)、如何突破长方形、正方形的关系认知?有关二者的特征认识,显然是本课的重点及难点内容。如何组织学生学习,帮助学生正确理清二者关系,提升知识结构水平?这应该是本课教学设计中的精心之笔、倾力之作。
二、学生分析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重视学生对主体学习过程的体验,重视学生独立思考、协作学习的学习方式,重视培养学生的自主性、个性化、观察力、探索能力、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年级学生直观形象思维占优势,喜好动手操作,对于色彩鲜艳、动感强烈的事物易感兴趣。本节课设计了拼一拼、量一量、折一折、算一算、说一说等活动,其中既有学生独立学习的过程、又有协作学习的方式,使学生手脑并用,既体会到生活中的数学知识、又体验出数学学习的趣味性。所以本节课我设计学法为根据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及生活经验,鼓励学生多观察、多讨论、多探究、多协作、多操作,采用了观察法、讨论法、探索协作学习法和操作法,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另外利用多媒体课件色彩鲜艳、动感强烈的特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利用其易于演示的特点化难为易,发展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生通过操作、比较、归纳,能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能够在方格纸上画出长方形和正方形。在观察图形、总结归纳图形特征的过程中形成自主学习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推拉等活动,使学生获得研究图形的体验、过程与方法。
3、情感与态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
四、教学过程
活动内容
活动的组织与实施
设计意图
时间
分配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二、试一试,探究长方形与正方形的特征
三、练一练,运用长方形与正方形的特征。
四、说一说,
总结长方形与正方形的特征。
1、(课件出示)沙滩上,积木走过留下了一串串脚印,判断它的形状。认一认并进行分类。
2、寻找教室里有哪些物体的表面是由长方形或正方形组成的。
3、教师在黑板上贴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纸片,板书课题。
1、动手操作,探究边、角的特征。
(1)用小棒自主探索拼摆一个长方形、一个正方形。(每位学生准备牙签和火柴)
(2)、学生投影演示所拼图形,说出拼摆之前是怎样想的?选小棒有什么要求?
在介绍中,通过对话出示对边介绍长、宽、边长。
总结归纳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电脑出示填空:长方形的对边,正方形的四条边。
(3)、动手操作,合作探究角的特征。
通过量一量、折一折、算一算等方法验证对相同角是什么角的猜测。做好发现记录。
汇报探究过程及结果。
电脑出示填空:长方形和正方形有个角,都是角。
2、感悟长方形与正方形的关系。①猜一猜
信封里装一张彩色长方形纸,露出一部分。请同学们猜信封里装的彩纸是什么形状的?
②拉一拉
请两个同学到前面拉一拉,(拉动要慢)其他同学认真观察彩纸露出部分的变化:长方形正方形长方形。
③想一想:
为什么一会儿是长方形,一会儿是正方形,一会儿又变成长方形了呢?(同桌互说全班交流)
1、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
要求:画得精细,位置摆放适中,设计美观。
①按要求画。
画一个长12厘米,宽8厘米的长方形
②剪下来,折一个最大的正方形。
③想一想,发现了什么?
④试试剩下的部分至少还能折出几个最大的正方形,边长是多少吗?
2、给小动物排队。
36个小动物要举行广播操比赛,它们要排一个整齐的队形,给他们一个建议吧。在方格纸中画下来。
1.评价本节课自己及其他同学的表现。
2、谈一谈对长方形、正方形有什么新认识?是怎样学习的?
学生已经有辨认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基础,用积木走路留下的痕迹引起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自然引入新课,这样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使学生在心理放松、自由的环境中进入学习状态。
渗透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的思想。
让学生自主进行拼摆活动,调动学生个体学习积极性,去回顾、思考长方形、正方形边的基本知识。
学生已对长方形长、短边有初步认知。为此,应及时引导学生建立长、宽的概念。
二年级小朋友进行探究学习,主要是一种探究意识、习惯方法的培养。此时老师不可太放,任由学生去探。为此,我为学生明确指出探究主题及方法揭示。目的是为促成学生探索行为及行为习惯培养。
生动活泼又简便易行的小游戏,激发学生求知欲,同时组织学生观察、思考、讨论,进一步探索长方形和正方形之间的关系,有助于学生感受图形之间的内在联系,获得对平面图形的直观认识。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审美情趣。
通过折一折、想一想,进一步巩固所学的新知识。
通过给小动物排队这个实践活动进一步综合运用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在动脑、动手中主动运用所发现的知识,体验数学的价值。
学生可以评价自己对一节课的学习表现和收获,也可以评价他人的学习表现,生生互动评价,学生既认识自我,建立信心,又共同体验成功,促发展。
2分
3分
3分
5分
5分
1分
2分
5分
7分
3分
4分
点评:
学习几何图形,对低年级同学来讲是较困难的。为此,鼓励并创设学生参与活动机会,是重要的教学组织策略。李老师在本次预案的设计重点力破学生探究活动绩效性及时间控制问题。主要是从如下几方面努力的:
1、针对性的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兴趣,激励学生思考。
如何让学生直面长方形、正方形新的学习内容?是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策略选择点。一般设计,往往是让学生认图入课。这样,学生第一关注点时,发现所学内容已学习过,便会对后续探索的希望与热情启而不发,动力不足的。为此,让学生在一定学习情境中自然产生或由教师适时引拨新的认识点?会激发学生探求的渴望与激情。预设中,以让学生自主选棒拼长方形、正方形引课。
此意:①让学生动手,迎合小朋友心理特点,能吸引学生。②学生独立操作,必将促使他调动原有认知,考虑什么样图形才是长方形、正方形?③为后续交流埋下时机伏笔。是后续师生交流的话柄生长点。④过程中势必充分暴露出学生的认知水平现状,是李老师后续组织教学的观察点。
2、本课设计主要着眼于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关系的整体入手组织教学环节。从最初的摆图形,说基本特征开始,主要引起学生对长方形、正方形四条、四边特点关注,这已渗入了二者的共性认识。其次在内容的主探究中,将二者同时以问题呈现,学生边探索长方形,又探索正方形。无意识中,加强学生对二者关系进行自我对比感知,使学生在体验的过程中获取知识。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合作探索实践感悟到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也注重学生在实践中提炼知识的本领,形成整体的能力。
3、新课标中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课堂教学中,应该放手让学生去探索、去发现、去交流,从而得出结论。这节课李老师就很好地做到了这一点,在整个课堂中,动手操作贯穿始终,注重让学生在动手实践的过程中去体验、感悟、发现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如通过折一折量一量说一说这些活动,让学生自主探索到了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并且发现了两者的异同;通过变魔术的活动,让学生在推一推、拉一拉的过程中,发现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关系,让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进一步加深对长方形、正方形的认识。

苏教版数学第五册“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


教学目的:

认识:使学生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技能:通过观察、测量动手和小组合作探索等活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抽象概括能力,团结协作的能力。

情感:有机渗透思想教育,培养学生积极互助的情感。

设计说明:

如何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发展,是在新课程改革中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本课的设计试图改变以往那种先扶后放的教学模式,放手让学生自主地去探索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让学生从拼摆拉伸的过程中主动的从边和角这两个方面,认识了长方形的特征,再通过长方形纸片的验证,使学生的思维深化,认识提高,也使得学习更有乐趣。

课前准备:

教具:多媒体软硬件一套,视频展示台,钉子板,各种长度小棒若干,七巧板;

学具:四种长度小棒若干,长方形和正方形纸各一张,钉子板,火柴一盒

七巧板一块。

教学过程:

一、展现原型、建立表象

1、多媒体演示(机器人):你能说出这个机器人是由哪些图形组成的吗?(三角形、圆形、长方形、正方形等)

2、日常生活,我们见过哪些物体的面是长方形或是正方形的?

3、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重点研究长方形和正方形。

二、引导发现、自主探索

长方形和正方形怎么样的图形?(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是由四条线段围成的图形。)长方形和正方形各有些什么特征?秘密等待小朋友们去发掘。

1、摆一摆,让学生试着各种长度不一的小棒组成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

2、思考:组成一个长方形或一个正方形需要注意些什么?(同桌适当讨论)

3、选择长方形的边要注意什么?也就是说长方形的边有什么特点?(穿插介绍对边的概念:指着图说长方形上面和下面的两条边叫做长方形的一组对边;左边和右边的这两条边也是一组对边。)正方形的边有什么特点?

4、除了边以外,还要注意些什么?你觉得长方形的角有什么特点?正方形呢?

三、讨论问题,验证结果

1、刚才我们通过摆小棒得到了关于长方形和正方形特征的一些猜想,这些猜想是否正确呢?我们还需要进行验证。(拿出准备好的纸片)

2、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边各有些什么特点?(长方形对边相等)你能想个办法来验证一下吗?把你们的方法写下来,同组的同学试一试。(完成实验报告1)(①将纸对折②用尺量一量)

汇报交流:指名学生到讲台前,展示并说明自己的方法。(视频展示台)总结介绍长、宽以及边长的概念。

3、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角有些什么特点?(四个角都是直角)能想出方法验证吗?(①用三角板的直角去比一比,②用折叠的方法将长方形和正方形对折,再对折,发现完全重合。)

四、归纳总结,知识整理

通过讨论和验证我们发现长方形和正方形有哪些特征?(师媒体整理知识点):

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是由四条线段围成的图形。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长方形的对边相等,正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

五、拓展迁移、发挥想象

1.图形娃娃找家:

多媒体出示一组图形,让学生找出其中的长方形和正方形。

(通过本组练习,促进学生摒弃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非本质特征,加深地长方形正方形特征的认识。)

2.围一围。学生在钉板上围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并说说你是怎样围的,怎样想的?(通过学生对过程的表述,进一步加强学生对特征的理解)

3.我当小医生

(1)长方形对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

(2)四条边相等的四边形一定是正方形。

(3)四个角都是直角的四边形一定是正方形。

4.用十二根火柴棒,你能拼成长方形吗?怎样拼。

5.七巧板(机动):学生分成两大组,每大组以四人为一小组,分别使用教辅插件中的七巧板拼正方形和长方形,比一比哪组同学拼的快?

苏教版第五册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老师讲课学生爱听,还愿意自学的情况下,往往少不了一份教案。即使每天晚上一两点都要坚持制定出一份最详细的教学计划。对教学过程进行预测和推演,从而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那么一份优秀的教案应该怎样写呢?请您阅读小编辑为您编辑整理的《苏教版第五册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教学内容:苏教版第五册P58——60页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

教学目标 :

1.通过让学生数一数、折一折、比一比、量一量,使学生认识长方形、正方形的边的特征,能辨认和区别这两种图形;

2.体现合作竞争的教学思想,培养独立探询问题的能力和全面观察问题的思维方式。

3、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在民主、和谐、活跃的课堂气氛中学习。

教学重点:使学生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了解他们的特征。

教学难点 :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的得出和验证。

教具、学具:课件、长方形纸片、直尺、三角板、钉子板、皮筋。

教学过程 :

一、创设情境:

谈话:今天我们一起来找一找藏在我们教室中的数学知识。在教室里你能找出哪些物体的面是长方形,哪些物体的面是正方形的吗?(教师在黑板上画一个长方形、一个正方形)

在日常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物体的面也是长方形或正方形?

生活中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可见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是我们常见的图形。它们都有各自的特点,今天我们这节课我们就研究长方形的特征。(板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二:探索新知

1、探究长方形的特征

(1) 猜想。

你觉得长方形的边和角有什么特征?

(2)验证。

同学们的猜想到底是对还是错呢?我们能用什么方法证明一下呢?请同学们6人一组,互相讨论,利用桌子上放着长方形纸片、直尺、三角板、钉子板、皮筋、等材料,分组研究长方形的特征。要求:利用这些材料中的一种或几种,动脑筋,想办法,研究长方形的边有什么特点,角有什么特点。比一比,哪个小组想出的办法最多来证明这个结论的对错。如果你有了发现,请你先悄悄的说给同学们听听,过一会在说给大家听听,好吗,做任何事都要大胆尝试。

学生相互讨论、动手操作、各自有了结论后交流汇报。

生1:我们用直尺量的方法,发现两条长边都是12厘米,两条短边都是9厘米,因此我们认为长方形的两条长边相等,两条短边也相等。

生2:我们也是用直尺量的,虽然量的结果不同,但也发现两条长边一样长,两条短边也一样长。

生3:我们用铅笔去比的。先比出第一条长边有多长,并在铅笔上做记号,再去看另一条长边是不是也这样长,再用同样的方法比一比两条短边。结果我们也发现长方形的两条长边相等,两条短边也相等。

生4:我们把长方形对折,可以看到两条边完全重合,说明两条长边相等,换个方向对折,又可以看到两条短边也相等。(生边说自己的方法,边演示自己的操作)

看来我们用不同的方法都证明一个结论,那就是―长方形的两条长边相等,两条短边也相等。这就证明了我们刚才的猜想是完全正确的。

那么长方形角有什么特征呢?

生:我们都是用三角板上的直角比的,通过比,得出4个角都是直角。

师:同学们想的办法都很好,通过折一折、量一量、数一数、比一比发现了长方形的对边相等,有四个角,都是直角。我们已经知道长方形的对边相等,为了使用方便,有必要把两组对边区别开来,咱们分别给它们一个名称,谁知道叫什么?(如不知老师说明:长、宽并板书)

2、探究正方形的特征

老师真为大家感到高兴,大家真是太棒了,那么同学们,你能猜想一下正方形的边和角由什么特征吗?

生1:四条边的长度相等。

生2:正方形四个角,都是直角。

你们能用刚才发现长方形特征的方法来验证一下吗?

学生相互讨论、动手操作、各自有了结论后交流汇报。

生1:我们用直尺量的方法,发现四条长边都是8厘米,我们认为正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

生2:我们是把正方形纸片先对角折,发现这两条对边完全重合,说明两条长边相等,然后换个方向再对角折,又可以看到两条边也相等,所以我们猜想正方形四条边都相等(生边说自己的方法,边演示自己的操作)

生3:我们是在钉子板上做的,发现正方形的四条边的长都占了相同的格子,所以我们猜想正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

棒极了,同学们,大家通过自己的努力又验证了正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证实了你们的猜想是正确的,你们成功了。那么正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你们能给它的边起个名字吗?你认为要起几个,为什么?(板书:边长)

3、比较异同

通过讨论和验证我们发现长方形和正方形边和角的特征,那么它们之间又有哪些相同和不同特征呢?:

(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是由四条线段围成的图形。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 长方形的对边相等 ,正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

三、应用拓展

下面我们就运用自己刚刚掌握的知识来解决一些有关他们的问题。

1、猜一猜:老师考大家:

(1)我的背后躲着一个正方形,一条边是4厘米,另外三条呢?

(2)我的背后躲着一个长方形,一条边长是20厘米,一条边长是16厘米,另外两条呢?

(3)我的背后躲着一个四边形,一个角是直角,它是什么图形?

2、涂一涂:在练习纸尚把长方形涂一种颜色,把正方形涂另一种颜色。

四、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你认为这节课最有趣的是什么?老师相信,只要我们在日常升活中人人细心观察、善于动脑,那么不官什么样的数学难题我们都能找到答案,因为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课后反思:

这一课的设计是粘近学生生活的,通过观察学生熟悉的教室引入新课可以让学生感知数学就在生活中。在探求新知时是让学生先猜想长方形对边可能有什么特征,再让学生想办法证实自己的想法,这样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在学生猜想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后,再在班内交流,可以加深对长方形特征的认识。在探究出长方形的特征后再探究正方形的特征是学习方法的再一次迁移,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

西师大版三年级下册《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数学教案


西师大版三年级下册《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数学教案

一、教材分析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是三年级下册中的学习内容,小学生从学习长度到学习面积,是空间形式认识发展上的一次飞跃。是在学生知道了面积的含义,初步认识面积单位和学会用面积单位直接度量面积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部分内容主要是引导学生探索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并初步练习运用公式进行面积计算。首先预测学生根据已有的学习和生活经验会有不同的计量方法。在这堂课中主要通过学生的动手操作解决“为什么长乘宽就是长方形的面积”的问题,让学生理解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并通过实验验证、举例说明其正确性和运用价值,最后引导学生归纳、总结长方形面积,并通过长方形面积计算方法迁移得到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为以后学习其他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说学法

学生先猜猜长方形的面积是怎样计算的。再分小组活动:用学具小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或正方形,观察拼成后图形的长是多少,宽是多少,面积是多少,并作好记录。小组汇报拼摆结果,观察统计的数据,小组讨论:通过摆一摆,你们有什么发现?小组合作进行操作,验证发现,讨论小结出长方形面计算的公式,在此基础上探究正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让学生在“猜想、操作、发现、验证、应用”的学习过程中经历从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推导到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再创造,培养学生探索能力和创新精神。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发现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方法,经历面积计算方法的探究过程,能正确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

2、渗透“猜想—实验—发现—验证”的学习方法以及相关事物之间都是有内在联系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意识和科学探究精神。

3、让学生通过对数学内在规律的探索,来感受数学的魅力,体验成功探究的乐趣。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通过操作实践、观察比较,探究得出长、正方形的面积公式。

教学难点:理解长、正方形的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学用具: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尺子、课件等。

教学设想:

围绕长方形面积公式推导这个重点问题,我力图把教学的着力点放在公式是怎样被提出来的,又是怎样加以推导论证的。

1、复习中设置障碍,引出问题。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引发学生对数学

学习的兴趣乃是求知的前提。在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推导中,让学生初步感知长方形的面积与长、宽之间存在的关系,再通过启发谈话,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求知欲,为推导公式作铺垫。

2、在动手操作中,解决问题。学具操作可以帮助学生理解一些抽象的概念,

掌握一些数学规律,有利于教给学生探究知识的方法,让学生在操作中沿着具体——表象——抽象的过程发现问题,把握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长方形面积公式推导中让学生利用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纸片拼成一个长方形,在操作思维基础上,进一步感知长方形面积与它的长和宽的关系。

3、在思考、讨论、分析、验证中,得到结论。在操作交流之后,让学生对面

积与长宽进行观察、比较、思考,组织学生围绕长方形面积和长宽之间有什么关系进行讨论,归纳分析问题,从而引导概括推导出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4、在变化中,推导出正方形面积公式。充分利用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懂得了长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也就迎刃而解。顺理成章地得出正方形面积公式。这样使学生了解了一般与特殊的关系,又形象地沟通了正、长方形之间的联系。

5、在练习中,发展学生思维,促进技能形成。本节课练习题的设计,力求紧

扣重点,层次清楚,题型多样,并体现面向全班学生,因材施教的要求。长方形、正方形面积公式得出后,均安排一组专项练习题,旨在及时巩固所学会公式,获取足够的反馈信息,以便教师及时调理教学节奏。综合练习题,有一定的灵活性,旨在强化应用两个面积计算公式,形成计算技能。最后提高练习是为学有余力的学生设计的,意在因材施教,发展智能。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提出问题。

1、提问:上节课,同学们认识了面积和面积单位。什么叫做面积?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呢?(课件出示面积概念和常用的面积单位)

2、课件出示下图,并提问:这两个图形哪个面积比较大,大多少?(先估计)你们有什么办法比较吗?(生:用1平方厘米的面积单位进行测

(小结方法)

3、提问:要想知道黑板、教室面积有多大,你们怎么测量呢?(生:用1平方米的面积单位去测量。)要想游泳池、菜地、森林、操场、知道中国土地的面积有多大,你们怎么测量呢?使学生悟出:用面积单位一个一个去摆、去测量的方法太麻烦,也不实际。

4、教师在学生产生疑问的同时,再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去探索。

用面积单位去量的方法太不现实了,那么有没有一种简便的计算方法可以求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呢?这节课,就来研究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

板书课题: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

二、解决问题。

(一)、猜想,长方形的面积与什么有关?与长和宽有怎样的关系呢?

(二)、学生操作发现规律。

1、分组活动,出示活动要求。

(1)组长主持活动,活动中互相配合,控制音量。

(2)用小正方形摆成不同的长方形(个数可以不同),并照表做好记录。

(3)思考讨论:长方形的面积与长和宽有什么关系?

2、活动反馈。

操作完毕,反馈活动情况。结合反馈结果师板书黑板上的表格:

3、抽象概括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你发现了什么?归纳得出长方形所含的平方厘米正好等于长和宽所含厘米数的乘积。师生共同抽象概括出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并板书: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三)、验证与拓展

1、验证:是不是所有的长方形面积都可以用长×宽来计算?出示简单的图形面积计算。让学生快速说出答案。

2、观察讨论正方形的面积公式。

师:这是什么图形?正方形的面积可以怎样计算呢?学生解答。

思考:正方形的面积与什么有关系?

反馈:对呀!正方形本身就是特殊的长方形嘛!只是长和宽相等的长方形,我们习惯上把正方形的长和宽叫边长,所以正方形的面积= 边长×边长 (板书)

三、巩固应用。

1、计算78页“做一做”

2、我们探究学习了计算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方法,在生活中有很多很多的长方形存在着,这些长方形的面积都是可以运用今天探究得到的方法来计算的,想不想试一试啊?计算数学书本封面和学生卡、黑板的面积。先估计再同桌合作量一量、算一算。(取整厘米数)问:你首先做了什么?

3、告诉茶几面积,猜长和宽(出示课件)

4、已知正方形的边长,对折一次后是什么图形,面积是多少?(备用)

四、课堂小结

收获是什么?还想知道什么问题?

我家买新房子啦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教学内容:

长方形面积、周长的比较。课本8990页

教学目标:

在实际情景中,学习周长与面积的比较。进一步巩固长方形周长与面积。

重点难点:

面积、周长的区分及计算。

教学过程:

复习长方形、正方形面积周长。

检查、订正上节课的作业。

师:引导学生观察画面,理解图意。让学生说说石膏线的意思。

问:根据以上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什么可解决的数学问题?

生:房间要用多长的石膏线?房间要浦多少平方米的地板?

师:求石膏线有多长是什么问题?怎样解决?

生:求长方形周长=长2+宽2

师:求铺多少木地板是什么问题?如何解决?

生:求长方形面积=长宽

师:你自己来解决这两个问题,好吗?

合作交流:石膏线=(5+3)212=8212=192(米)

木地板=5360=900(平方米)

对于有错误的同学,共同找出它们的错误。

师进一步引导学生从周长和面积的意义、计算方法、计量单位三方面进行区分。

课堂练习

自主练习2两个问题分别求什么?第2问要引导学生,先求什么?(面积)

自主练习3是一道实际应用题,首先让学生明确动物的围墙指的哪些边?两个问号分别求的是什么?

自主练习4是几个形状各异的长方形面积相同,比较周长是否相等。先让学生猜想,再计算验证。通过交流,让学生初步体会面积相等的长方形周长不一定相等。

进行扩展练习:画周长相等的长方形,算算它们的面积是否相等。

作业:自主练习1

板书设计:

石膏线=(5+3)212=8212=192(米)

木地板=5360=900(平方米)

教后反思:

学生在实际情景中,学习了周长与面积的比较,进一步巩固长方形的周长与面积,对面积和周长大部分同学能够区分开,并能正确计算,对学习较差的同学,课后多给予辅导。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数学教案


相信很多老师都希望自己的课堂上同学们能够积极的与自己互动。所以大多数老师都会选择制定一份教学计划。让同学听的快乐,老师自己也讲的轻松。你知道怎样才制作一份学生爱听的教案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苏教版三年级上册《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数学教案”,欢迎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收藏。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数学教案

第1课时 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36~37页。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长方形和正方形特征的过程,初步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基本特征。

2、培养、操作及思维的能力。培养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学重点:

初步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教学难点:

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基本特征。

教学准备:

课件 模型

教学过程:

一、导入,揭示课题。

1、多媒体出示教室立体图。

谈话: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找一找藏在我们教室中的数学知识。在教室里你们能找出哪些物体的面是长方形,哪些物体的面是正方形吗?先用手沿着边围一围,再让我们把它描下来。(在黑板上画一个长方形、一个正方形)。

2、举例。

生活中像这样的僵局还有很多,可见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是我们常见的图形。它们都有各自的特点,今天这节课我们就研究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板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二、教授新知

1、研究长方形的特征。

(1)猜想。

谈话:我们先来研究长方形的特征,仔细观察黑板面,课桌面以及画在黑板上的长方形,你发现长方形的边和角有什么特征?

请学生汇报。

(2)验证

谈话:同学们猜想到底是对还是错呢?我们能用什么方法来证明一下呢?请同学们6人一小组,互相讨论,想办法验证一下长方形和正方形是不是真的有这些特点。你打算用什么方法验证?

(3)班内交流,总结。

提问:你发现长方形有什么特点?指名回答。

(板书:长方形 四条边,对边相等)

讲述:我们把相对着的边叫做对边,相邻边叫做邻边。

提问:你是怎样知道长方形的对边相等的?指名回答。

除了这两种方法以外,老师发现还有小朋友用其他的方法发先长方形的对边相等。指名回答并在展示台上演示。

小结:刚才同学们用折、量、比这些方法说明了长方形的对边相等。

讲述:通常我们把长方形长边的长叫做长,短边的长叫做宽。

提问:长方形的角有什么特点呢?指名回答并板书。(四个角都是直角)

你是怎样发现长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的呢?指名回答。(用三角形的直尺比一比,课件演示)

小结:刚才小朋友自己动手发现了长方形有四条边,对边相等,有四个角,都是直角,这就是长方形的特征。

2.研究正方形的特征。

通过电脑演示长方形的变化,呈现正方形。指出:长方形的长缩短到和宽相等,这样就成了一个正方形。

引导学生依据研究长方形边和角的特征的方法,自己去发现正方形的特征。

全班交流并总结出正方形的特征。

讲述:正方形每条边的长叫做边长。(板书:边长)

3.比较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三、应用拓展

1、在钉子板上围一个长方形,再将围成的长方形改成一个正方形,说说围成的图形为什么是长方形或正方形。

2、用两副同样的三角形,分别拼成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

3、用长方形纸折出正方形,并说明折出的为什么是正方形。

4、剪出一个正方形。

(1)照样子剪出图形,再看看是什么图形?

(2)说一说,剪出的图形为什么是一个正方形?

5、动手测量

(1)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先量一量,再填一填。

(2)先估计数学书封面的长和宽大约各是多少,再量一量。

6、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和正方形。 独立完成“想想做做”第6题。

四、课堂总结

谈话:今天这节课我们又进一步认识、研究长方形和正方形,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

板书设计:

长方形和正方形

长方形长边的长叫作长,短边的长叫作宽;正方形每条边的长叫作边长。

长方形对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正方形四条边都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

教学反思:

选择学生熟悉的生活图画,引出对旧知识的回忆,激发学生探究新知识的兴趣。创造轻松、民主的课堂氛围,使学生能够畅所欲言,积极主动地学习。

在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后,出示钉子板,加强学生对图形的感知,抓住了学生的兴奋点,学生们个个跃跃欲试,都想上台展示自己。让学生走出教室,带上纸和笔,把自己看到的平面图形记下来。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使学生真切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知识就在我们身边。

数学的学习,不仅让学生学习基础知识,掌握基本技能,同时将它看作是一种文化,让数学课富有生活气息,唤起学生亲近数学的热情,体会数学与生活同在的乐趣。

《西师大版一下:《认识长方形正方形》教学设计》一文就此结束,希望能帮助您在小学教学中起到作用,如还需更多,请关注我们的“小学数学西师版教案”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