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小学教案 > 导航 > 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谁的红果多》教案

小学一年级的数学教案

发表时间:2020-08-08

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谁的红果多》教案。

老师在上课时经常会遇到难解决的问题而耗费半节课的时间吧,通常大家都会准备一份教案来辅助教学。这样我们可以在上课时根据不同的情况做出一定的调整,那么教案怎样写才好呢?小编特地为您收集整理“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谁的红果多》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教学内容:

28鈥?9的教学内容。

教学分析:

本课是一年级第三单元第4课时的教学内容对学生来说,抽象的比较数的大小比较困难。因此,教材首先通过小猴和小熊比红果的生动画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比较两个数的大小,在练习中让学生借助已有的经验自主的探索进行抽象数的比较。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体会数位的意义,以及100以内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2、进一步积累比较数的大小经验,发展数感。

3、通过学生参与数学活动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

学习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教学难点:

掌握比较数的大小方法。

教学方法:

创设情境法、自主探究法、合作交流法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教学挂图。

教学过程:

一、 情境引入(看一看)

师:同学们,小熊和小猴觉得我们同学很聪明,经常帮它们解决问题。 看这幅图你想知道什么数学问题?(课件出示主题图)

生:小熊有多少个红果?小猴有多少个红果?谁的多?

师:怎样来比较谁的红果多?你有什么办法?

请同学们分小组讨论一下,并选出你们最好的办法与同学们交流。

二、 探究新知

1、 学生分小组交流(想一想、比一比)

2、 学生班内交流(说一说)

3、 可能会有的方法

1往下数数比较。

2实物模型比较。

3借助中间数比较。

4借助计数器比较 5用数的组成比较

4、师:同学们,你们可真了不起,找到这么多好方法,谁能总结一下,我们可以用那种方法比较简便?能说说原因吗?

5、师生共同总结

根据数的排列顺序比较,用实物模型比较,借助中间数比较,借助计数器比较,用数的组成比较。

三、巩固练习

1、请同学们看书的四种方法你有什么新的理解在练习中可以提出来和同学们一起分享。 教材p29练一练

2、第1题

要求让学生对照计数器写出要比较的两个数,然后再比一比。

3、第2题 答案不是唯一,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再让学生谈一谈自己的看法,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可以对照数线进行思考。

4、第3题可以用游戏的方式比较大小,但要让学生说一说是怎么想的?

5、第4题 让学生用不同熟悉的方式表示数。

6、第5题本题是实践活动的一种形式,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 课堂小结 1、用数数的方法比较大小,看数的组成比较大小,桉数的顺序比大小。你有什么收获和感想?学到了什么?

板书设计:

谁的红果多

21>18

32<34

100>99

扩展阅读

一年级下册《谁的红果多》学案


一年级下册《谁的红果多》学案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看一看)

师:同学们,小熊和小猴觉得我们同学很聪明,经常帮它们解决问题。

看这幅图你想知道什么数学问题?(课件出示主题图)

生:小熊有多少个红果?小猴有多少个红果?谁的多?

师:怎样来比较谁的红果多?你有什么办法?

请同学们分小组讨论一下,并选出你们最好的办法与同学们交流。

二、探究新知:

1、学生分小组交流(想一想、比一比)

2、学生班内交流(说一说)

3、可能会有的方法

(1)往下数数比较。

(2)实物模型比较。

(3)借助中间数比较。

(4)借助计数器比较

(5)用数的组成比较

4、师:同学们,你们可真了不起,找到这么多好方法,谁能总结一下,我们可以用那种方法比较简便?能说说原因吗?

5、师生共同总结:

根据数的排列顺序比较,用实物模型比较,借助中间数比较,借助计数器比较,用数的组成比较。

三、巩固练习:

1、请同学们看书的四种方法你有什么新的理解在练习中可以提出来和同学们一起分享。

教材p29练一练

2、第1题

要求让学生对照计数器写出要比较的两个数,然后再比一比。

3、第2题

答案不是唯一,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再让学生谈一谈自己的看法,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可以对照数线进行思考。

4、第3题

可以用游戏的方式比较大小,但要让学生说一说是怎么想的?

5、第4题

让学生用不同熟悉的方式表示数。

6、第5题

本题是实践活动的一种形式,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课堂小结

1、用数数的方法比较大小,看数的组成比较大小,桉数的顺序比大小。你有什么收获和感想?学到了什么?

五、板书设计

谁的红果多

2118

323410099

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谁的红果多》数学教案


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谁的红果多》数学教案

教学内容:

北师大数学一年级下册28- 29页的教学内容。

教学分析:

本课是一年级第三单元第4课时的教学内容对学生来说,抽象的比较数的大小比较困难 。因此,教材首先通过小猴和小熊比红果的生动画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比较两个数的大小,在练习中让学生借助已有的经验自主的探索进行抽象数的比较。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体会数位的意义,以及100以内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2、进一步积累比较数的大小经验,发展数感 。

3、通过学生参与数学活动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

学习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教学难点:

掌握比较数的大小方法。

教学方法:

创设情境法、自主探究法、合作交流法。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看一看)

师:同学们,小熊和小 猴觉得我们同学很聪明,经常帮它们解决问题。看这幅图你想知道什么数学问题?(课件出示主题图)

生:小熊有多少个红果?小猴有多少个红果?谁的多?

师:怎样来比较谁的红果多?你有什么办法?

请同学们分小组讨论 一下,并选出你们最好的办法与同学们交流。

二、探究新知

1、学生分小组交流。(想一想、比一比)

2、学生班内交流。(说一说)

3、可能会有的方法。

(1)往下数数比较。

(2)实物模型比较。

(3)借助中间数比较。

(4)借助计数器比较。

(5)用数的组成比较。

4、师:同学们,你们可真了不起,找到这么多好方法,谁能总结一下,我们用哪种方法比较简便?能说说原因吗?

5、师生共同总结:

根据数的排列顺序比较;用实物模型比较;借助中间数比较;借助计数器比较;用数的组成比较。

三、巩固练习

1、请同学们看书 的四种方法你有什么新的理解在练习中可以提出来和同学们一起分享。

教材P29练一练:

2、第1题。

要求让学生对照计数器写出要比较的两个 数,然后再比一比。

3、第2题。

答案不是唯一,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再让学生谈一谈自己的看法,对 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可以对照数线进行思考。

4、第3题。

可 以用游戏的方式比较大小,但要让学生说一说是怎么想的?

5、第4题。

让学生用不同的方式表示数。

6、第5题。

本题是实践活动的一种形 式,目的是培养学 生的实践能力。

四、课堂小结

用数数的方法比较大小,看数的组成比较大小,桉数的顺序比大小。你有什么收获和感想?学到了什么?

《谁的红果多》教案设计


《谁的红果多》教案设计

教学内容:28—29的教学内容。

教学分析:本课是一年级第三单元第4课时的教学内容对学生来说,抽象的比较数的大小比较困难。因此,教材首先通过小猴和小熊比红果的生动画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比较两个数的大小,在练习中让学生借助已有的经验自主的探索进行抽象数的比较。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体会数位的意义,以及100以内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2、进一步积累比较数的大小经验,发展数感。3、通过学生参与数学活动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教学重点:

学习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教学难点:掌握比较数的大小方法。教学方法:

创设情境法、自主探究法、合作交流法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教学挂图。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看一看)

师:同学们,小熊和小猴觉得我们同学很聪明,经常帮它们解决问题。看这幅图你想知道什么数学问题?(课件出示主题图)

生:小熊有多少个红果?小猴有多少个红果?谁的多?

师:怎样来比较谁的红果多?你有什么办法?

请同学们分小组讨论一下,并选出你们最好的办法与同学们交流。

二、探究新知:

1、学生分小组交流(想一想、比一比)

2、学生班内交流(说一说)

3、可能会有的方法

1往下数数比较。

2实物模型比较。

3借助中间数比较。

4借助计数器比较5用数的组成比较

4、师:同学们,你们可真了不起,找到这么多好方法,谁能总结一下,我们可以用那种方法比较简便?能说说原因吗?

5、师生共同总结:

根据数的排列顺序比较,用实物模型比较,借助中间数比较,借助计数器比较,用数的组成比较。

三、巩固练习:

1、请同学们看书的四种方法你有什么新的理解在练习中可以提出来和同学们一起分享。教材p29练一练

2、第1题

要求让学生对照计数器写出要比较的两个数,然后再比一比。3、第2题答案不是唯一,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再让学生谈一谈自己的看法,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可以对照数线进行思考。

4、第3题可以用游戏的方式比较大小,但要让学生说一说是怎么想的?

5、第4题让学生用不同熟悉的方式表示数。

6、第5题本题是实践活动的一种形式,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三、课堂小结1、用数数的方法比较大小,看数的组成比较大小,桉数的顺序比大小。你有什么收获和感想?学到了什么?

五、板书设计

谁的红果多

21>18

32<34

100>99

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案


识字3

课前透视

识字3是以对对子的形式呈现,内容都与大自然息息相关。对子情境优美,语言精炼,读起来琅琅上口,利于培养学生语感,积累语言。

对对子是学生喜闻乐见的语言形式,在极富感染力的语境中教师应该在学生熟读成诵的基础上,联系学生的经验世界和大自然的实际,采用多种方法识字。

教学目标:

1、认识“雾、霜”等13个生字,会写“和、语”6个字。

2、借助拼音和插图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3、有搜集对子和对对子的兴趣。

教学重点:

读准字音,识记字形,学会对对子。

信息资料:

生字卡片、关于大自然景物的图片或课件。

课时:两课时(1.5课时)

第一课时

切入举偶

1、启发谈话。同学们喜欢对对子吗?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组对子歌。

2、展示图片。(出示大自然景物图片)引导学生观察说说画面的景色。

师:让我们一起走进山清水秀、鸟语花香的大自然。

对话平台

自学(读文正音,提高学生识字能力)

1、学生借助拼音朗读对子,注意读准字音。

2、同桌互读,交流识字情况。

识字(竞赛识字,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培养自主识字能力)

1、出示生字词:认识哪个读哪个?说说你是怎么认识的?

2、游戏识字:开展“识字秘诀”交流会,看谁的识字方法好。

3、检查识字:

(1)开火车识字——将13个生字打乱顺序,以小组为单位按顺序开火车读生字。

(2)摆长龙识字——学生按教师出示的拼音顺序把字卡摆成长龙。(也可摆成其他图案,如问号、感叹号、S形等)

(3)帮生字找家——分别找出带“雨”“虫”“木”字旁的字。

(4)猜字谜-——多字少一半()夕;十日十日(朝);王二小,白又胖,一屁股坐在石头上(碧)

(利用学生已有识字经验,在游戏和活动中识字,使学生进一步体验到识字的乐趣)

朗读(师生互动读文,营造融洽的学习气氛)

1、读文,引导发现课文的特殊呈现方式。

2、师生交叉读文、拍手练读、分组竞赛读文。

练习(拓展延伸,使学生进一步感悟语言,积累语言)

请你学着文中的样子,也出几个对子让小伙伴对一对,实在对不上你可以帮助他。

写字(分散写字任务,提高书写质量)

重点指导“和、语、千‘

第二课时

对话平台

导入(借助画面帮助学生理解词语,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

出示大自然的画面:你能用学过的词语描绘一下吗/说完后把词语贴在相应的位置上。

绘画(挖掘学生个性潜能,增强理解语言能力)

1、在文中挑选一个或几个喜欢的词语,写在纸上,自己配上画面。

2、拿出自己的作品在组内交流,大家互相评议,猜猜他画的是哪些词语。

练习(游戏识字进一步巩固识字,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

1、挑字卡找朋友:

翘舌音朋友——我是翘舌音“朝”,我的朋友在哪里?

结构朋友——我是“秀”,我有上下两层楼,我的朋友在哪里?

偏旁部首朋友——我是昆虫小蜜蜂,我的朋友遍天下。

反义词朋友——我是“朝”,是一天的开始,我的朋友在哪里?

2、“火眼金睛”:儿歌中哪些字是今天学的?看谁找得多?

红脸儿朝阳出东方,专给小朋友洒霞光。

碧绿的田野禾苗壮,万紫千红花儿香。

蝴蝶姐姐花间舞,蜜蜂妹妹采蜜忙。

杨树摇摆千条枝,桃李傍晚送夕阳。

3、“金话筒”:任意选择书中的词语说几句话,看谁用得多,句子说得美。

写字(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体会汉字的结构之美)

1、认读“李、秀、香”,学生观察描红:这几个字有什么特点?写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

2、教师发现问题相机引导,展示学生的优秀作业。

9、两只鸟蛋

教学目标:

1、认识蛋、取等12个生字,会写听、唱6个字。

2、从妈妈的语言,我的神情动作中体会人物的情感变化,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懂得鸟类是人类的朋友,有爱鸟的意识和情感。

教学重点:

识记生字,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信息资料:

生字卡片、课文插图、鸟蛋实物、录音机和磁带。

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切入举偶

1、听音乐。放音乐《百鸟朝凤》:你听到了什么?仿佛看到了什么?指名说。

师:在大自然中,鸟类是个大家族,无论是陆地、海洋还是天空,到处都有他们的身影。鸟妈妈是怎样把它的孩子带到这个世界上来的呢?(板书课题)

2、出示实物。教师让学生摸盒子里的实物:猜猜这是什么?(鸟蛋)你们对小鸟和鸟蛋有哪些了解?今天我们学习一首有关鸟蛋的诗。

对话平台

自学(合作学习互相取长补短,利于提高自学效果。)

1、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难读的字或句子作上标记。

2、学生任意选择自己喜欢的一小节读一读,其他人认真评议:发现他哪个字音读得准,你就向他学:他哪个字音读得不太好,你就提醒他。

识字(多种形式复现生字,促使学生多种感官参加活动。)

1、合作识字。出示带拼音的生字词,让学生先进行小组学习,会读的读给小伙伴听,不会读的互相帮助,然后请小伙伴合作读。

2、交流识字。哪些字你已经认识了?你是怎样认识的?同座交流,看谁的办法最好。

3、竞赛识字。出示词语大转盘,让学生自己转动,转到哪个词就领读三遍,看谁读得准,认得多。

朗读(读说思议练结合,培养学生语文综合能力。)

1、学习第一小节:

(1)指名读,回忆刚才摸鸟蛋的感觉(小小的、凉凉的)体会着读一读。

(2)比较“鸟蛋凉凉的”和“凉凉的鸟蛋”:你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发现这类词语的特点:词序不同,但表达的意思相同。)除了凉凉的鸟蛋还有什么是凉凉的?

(3)你还能像这样再说几个吗?

(如果学生说不出来,教师可进行指导,把写有“花儿、小草、柳枝、大海,红红的、绿绿的、软软的、蓝蓝的”的词语卡分给学生,让拥有不同词语的学生去找朋友,再让两个朋友变换左右顺序。)

2、学习第二小节:

(1)轻声读文,思考:你怎么知道两只鸟蛋就是两只小鸟?

(2)出示小鸟破壳的图片或课件,引导学生说一说。

(3)启发想象:鸟妈妈焦急不安是什么样?你能表演一下吗?

表演后试着把妈妈的语气读出来。

(4)你还能用焦急不安说句话吗?看谁说得和别人不一样?

背诵(采用多种形式调动学生背诵积极性,帮助学生有意识地积累语言。)

练习有感情的背诵前两个小节。

写字(在自主发现中引导学生体会汉字之美。)

1、认读“听、唱、连、远”,学生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2、教师重点指导口字旁和走之旁,学生练习书写。

3、展示学生的优秀作业。

第二课时

朗读(调动学生多种感官理解读文,提高学生语言表达和感受能力。)

1、学习第三小节:

(1)自由读,边读边画出描写我的神情动作的词语。

(2)学生做动作理解“小心、连忙、捧着、轻松”等词语。

(3)小组练习演读课文,体会我送还鸟蛋时小心翼翼的样子。

2、学习第四小节:

(1)组内读文,讨论:我为什么把目光投向高远的蓝天?(结合插图理解“投向”)

(2)想象读文:假如你就是文中的我,听到叽叽喳喳的鸟叫声,当你抬头仰望蓝天时会看见什么?体会着读读这小节。

(3)仿佛一词怎样理解?(可以和好像互换)你还能用它说句话吗?

如:鸟儿仿佛

仿佛

3、配乐有感情的朗读全诗。

(配乐渲染气氛,情景交融,使学生情感和课文语言合二为一,进入物我同一的审美境界。)

背诵(竞赛更易于激发学生积累语言的积极性。)

分小组以挑战冠军的形式背诵全文。

练习(延伸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

1、读文抄写文中你喜欢的词语,争取记住它。

(这是积累语言的过程。让学生通过读、写、记好的词语,加深了对词语的理解,培养学生积累语言的兴趣,运用语言的能力。如文中“凉凉的、焦急不安、连忙”等词语。)

2、学生想象最后一节诗所描绘的画面,并画一幅画。

3、寻找有关鸟的图片、文字资料,想想我们应该怎样保护他们。

写字(自主练习书写更易于培养学生写字兴趣)

学生自己描红,练写“定、向”两个字,并说说怎样才能写好这两个字,教师相机指导。

10、松鼠和松果

教学目标

1、认识“聪、活”等11个生字。会写“以、后”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复述这个童话。

3、愿意参加植树活动或树林认养活动。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流程

一、导入揭题

今天,我们要来认识一位动物小卫士——松鼠。(教师板书:松鼠)

你对这种小动物有哪些了解?松鼠最爱吃松果了,(教师板书:松果)学生齐读课题

那它们之间会发生什么故事呢?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由读课文,注意本课所要学的生字。要求:

(1)借助拼音读正确、读流利。

(2)思考:这篇课文写了个什么故事?

2.指名当小老师领读生字。

3.自主选择生字进行学习,并读出该字所在的句子,教师随机选择句子进行指导朗读,并采取多种方法进行练读。

例:如总

(1)读:如果光摘松果,不栽松树,总有一天,一棵松树也没有了!

(2)用“如果”说一句话。

以:讲解字形、间架、笔顺、笔画,并练写。

4.指名认读生字。

三、再读课文,理解内容

1.自由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2.指名分段读课文。

3.选择自己喜欢的自然段进行练读。

例如:第二自然段的练读可以采用师生分角色朗读的方法进行。老师读陈述的句子,学生读心里想的句子;或者学生读陈述的句子,老师读心里想的话。

4.小组之间采用互读或者齐读或者组长指名朗读等方式练读。

5.质疑解疑。

(1)松鼠、松果、松树之间有什么关系?

(2)你喜欢小松鼠吗?为什么?

可以让学生自由提问,自主回答,教师引导。

6.再读课文,把你所体会到的用朗读体现出来。

7.戴上头饰表演。(松树、松果、松鼠)

四、复述课文

1.教师出示提示:吃松果——想松树——种松果——长松树

2.小组之间复述后全班交流。

五、指导书写

“意”和“总”中“心字底的写法。

六、扩展练习

1.师:以后这里会是怎么样的呢?

2.小组讨论,说一说,议一议。

3.看看在我们学校的哪些地方栽上什么树木会让学校更加美丽?(出示校园平面示意图)

七、布置作业

1.把你刚才的想法在图上画出来。

2.除了松树和松鼠,你还知道哪些植物和动物?回家之后,运用各种方式调查了解。

板书设计:

10.松鼠和松果

松鼠松果

生活成长

松树

[NextPage]

11、美丽的小路

教学目标:

1、认识“先、鹿、慢”等14个生字,并加以运用。

2、会写6个字,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出感情。

3、理解课文内容,渗透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和难点:

以识字和词为基础,增强环保意识,并在朗读中予以表现。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揭题

1、齐读题目。

2、指名读,比比谁读得动听。

3、说说自己心目中“美丽的小路”是怎样的(教师评一评,也可以有选择地在黑板上画一画)。

二、识字并运用

1、学习准备

标自然段序号,在文中圈出生字并读正确。

2、反馈

⑴开火车读字卡,正音。

⑵指名读,如果读对了,请那位学生把字卡贴到黑板上。

⑶运用(方法很多,比如“哪些字能成为词语朋友?”然后叫学生摆一摆,读一读)。

三、朗读与理解互动

1、站起来速读,如果觉得好了就坐下,要求读得既快又正确。

2、请刚才的第一名回答:

请找到文中的话,说明鸭先生屋前的小路确实是美丽的。

3、除了找的学生读一读,要创设情境比一比谁读得更好。

4、请读得不错的一名学生板书——美丽。大家尽力读好这段。

5、师:这小路是不是一直这样美丽下去呢?从哪里知道的?

6、学生找相应的句子,比比谁读得更不错,请一生板书——不美丽。

7、师:小朋友们,知道了小路变得不再美丽了,你们有什么想法?

8、学生互相说,站起来说,大家评一评。

9、读一读第9、10、11自然段,说说自己的发现。请说的不错的一名学生板书——美丽。

10、师:如果当你看到路面上有垃圾了,你会怎么做?

11、大家一起把班级打扫干净(简单一点)。

四、小结并布置相应的作业。

五、评析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将字词卡任意发给几位学生。

2、师用肢体动作或其它方式引出字词,持卡的学生上来大声读给大家听,及时正音。

二、分角色朗读

1、各自选好想读的角色,认真练习读好角色的话。

2、反馈:

⑴你想读哪种动物的话?选一句或几句你觉得拿手的读一读吧。

⑵学生站起来读,教师要让大家明确读和听的任务,及时评价。

⑶师根据刚才读的情况选几名学生当角色,要求会背角色说的话,演的时候戴上头饰,其他认真看和听,由教师读旁白。

⑷按照自己的意愿确定角色,以小组为单位练习,教师巡视及指导。

⑸反馈,并评选(奖项可以是“最佳合作奖”“天才小演员”等等)。

三、看谁读得好

美丽的小路不见了。

美丽的小路怎么不见了?

我一定要把美丽的小路找回来!

1、学生自己练读。

2、自愿站起来读,可以自己选一句读,及时评价。

3、学生观察三句话有什么区别,师解释:第一句是陈述句,第二句是疑问句,第三句是感叹句。

4、师口头编句子,学生猜是什么类型的句子。

5、按照要求口头说句子,要避免模式化,鼓励有创意的学生。

四、指导书写

五、评析

12、失物招领

教学目标:

1、认识“失、准”等14个生字,并能加以运用。

2、会写6个字,正确、流利朗读课文,读出感情。

3、理解课文内容,继续渗透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

认识生字,加以运用,理解课文。

教学难点:

区分易混的字。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揭题

1、指名读题目,正音。

2、议一议:

“失物”是什么意思?

我把一样物品借给别人用,那样物品能叫失物吗?

师简介“失物”的意思。

3、师生演一演招领的过程。要简单。

二、初读课文

1、标出段序。

2、文中圈出生字,读正确。

3、快速朗读课文一遍,边读边思考: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4、反馈。教师要注意让学生归纳出“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要点,并相应地板书。

5、连起来说一说,看谁说得又具体又生动。

6、再认真读一遍课文,觉得满意了坐下。

7、前几名先坐下的和后几名比较慢坐下的进行朗读比赛,看谁读得更清晰、正确,尽量防止各自读流于形式。

三、识字并运用

1、指名上来抽字卡,并要大声读给大家听,一起指正(可以进行组间比赛,提升紧张感,每组叫到的人数应一样)。

2、请刚才持卡的同学,拿着卡自由流动,用手中的卡叫另外组的同学读,最好能组词,不会读的站起来,比比哪组站起来的人数少。

3、请站着的学生读字卡,大家给予帮助。

4、比较读,并组词:

认()准()先()备()

队()难()失()各()

五、再读课文,看看自己有没有进步,加强对个别学生的指导。

六、评析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开火车读字卡,同桌组词

2、指名读字卡,然后指名组词,自荐用上那个词说句话。

3、小组内进行读字、组词、说话练习。

二、读课文,感悟

1、齐读第一自然段。

2、你知道了什么时间什么人去干什么?

3、植物园怎么样?同学们参观认真吗?你怎么知道的?

4、指名读第一自然段,创设情境比比谁读得更棒。注意“可”要读出抑扬感。

5、接下来的3、4、5、6自然段朗读,师读旁白,学生只要读说的一句话,但要结合叙述加进动作、表情等等。

6、小组内练习,师巡视指导。

7、各自读第7自然段,说说如果当时是自己在场会怎样想,怎样做。

8、齐读第8自然段,师提示“会心的微笑”处要读得缓慢、高兴。

9、讨论“会心的微笑”是什么意思,适当扩展。

10、自荐读,比比谁读得更生动(从语音、语气、表情等方面评价)。

11、各自读课文,要求:

完整、仔细,觉得有意思的地方多读读。努力读出自己的最佳样子。

12、反馈(选一两个段落即可)。

三、指导写字

四、评析

语文园地三

教学目标

1.掌握两种识字方法:加一加、减一减,成为另一个字。

2.认识“字、代、舌、页、弓、秒、炒”7个生字。

3.认读词语,进行词语积累训练。

4.朗读背诵《小鸟》。

5.口语交际:《我们身边的垃圾》培养学生语言交际能力和合作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积累词语,掌握两种识字方法,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

教学课时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我的发现

1.多媒体闪跳式出示:

取——趣干——赶方——仿

(1)你发现了什么?这儿的每一组字之间有联系吗?

(2)小结:给字加上一个偏旁可以组成一个新字。

2.这儿还有一个字(出示:子),你能用这种方法造出一个新字吗?

(1)同桌讨论。

(2)交流。相机认识“字”字。

(3)给“字”字找朋友:生字、字母、汉字。(多媒体出示)

(4)指名读,齐读。

3.加一加可以组成一个新字,反过来减一减能不能呢?

多媒体出示:

袋——活——题——张——

(1)思考:这些字去掉一部分可以构成一个新字吗?同桌讨论。

(2)交流出示:

dàishéyègōng

代舌页弓

(3)活动:我来当小老师。

小老师先提醒认读的注意点,再领读。

4.这儿还有4组字,你能不能把它们加一加,组成一个新字?

(1)多媒体出示:

禾火禾少火丁火少

(2)活动:我来当小老师。

5.小结:今天,你学会了哪种新的认字方法?

二、我会认

1.今天我们认识了哪些新字呢?

多媒体出示:

字代舌页弓秒炒

(1)齐读

(2)活动:找朋友。

2.练习巩固:比一比,谁最棒。

(1)比一比,看谁认得快、认得多。

(同桌互读)

(2)指名开火车读,如果可以,请扩词。

第二课时

一、我会读

1.多媒体出示

奇怪聪明活泼冰凉可口

准备赶快观看包围堆积

花花绿绿干干净净高高兴兴

1.自由读、指名读、开火车读。

2.你能从中选一个词语说一句话吗?

二、读读背背《小鸟》

1.指导朗读。

自由读,指名读,师生评议。

指导好停顿:

小鸟,小鸟,你/轻轻地/跳,我/栽的/小树,它/还/太小/太小。

2.为什么要让小鸟轻轻跳,还要“再轻一点儿”?

3.你能把“我”对小树的关心、呵护读出来吗?指导:要读得轻一些,别惊动了小树。

自由读,指名读。

4.“我”喜欢小鸟吗?你能读出来吗?

指名读,男女生赛读,齐读。

5.自由练背,抽背。

6.齐背。

第三课时

口语交际:我们身边的垃圾

一、观看图片,导入

1.多媒体显示:劳动课上,一名同学小心翼翼地把纸屑剪在一张大纸上,然后包扎好投进垃圾箱。

2.交流:图上的小朋友是怎样处理垃圾的?

二、垃圾从何而来。

同学们,我们身边的垃圾是怎么产生的?

(1)指名说。

(2)小组讨论:比一比,谁的发现多。

(3)集体交流。

(我们小学生的垃圾主要是一些废纸、铅笔屑,还有一些食品的包装袋等。)

三、如何处理生活垃圾。

1.生活中的废弃物是无可避免的,它们也就成了垃圾。你们自己是如何处理的呢?

(1)指名说。

(2)评价说一说,谁的做法好,谁的做法需要改进,怎么帮他改一改。

2.在日常的生活中,你有没有发现一些不好的现象,如随手乱扔垃圾。遇到了,你是怎么做的?

指名说

(及时劝阻,若不行,就用自己的行动做出榜样。)

3.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垃圾还可以废物利用呢!

(1)听故事:《一张废纸的自述》

(内容简介:我是一张白纸,从工厂里生产出来后和姐妹们一起呆在超市里,被一位小朋友买回家。他在我身上画了漂亮的图画,日子长了,就把我扔了。我进了垃圾箱,后又从垃圾回收站中转到造纸厂,处理后重新回到了超市里。)

(2)听了这个故事,你知道了什么?交流。

(3)生活中还有哪些垃圾可以重新利用呢?小组讨论后交流。

(铁、塑料制品等)

4.平时我们处理生活垃圾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呢?

(不随地乱扔,垃圾要入箱)

四、小组合作,画出想法

你能不能把你的想法画出来呢?

(1)小组讨论,如何画。

(2)小组合作作画。

五、展示交流

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第六单元《数学乐园》教案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42页有关6、7的数数和认数。

教学目的:

1、认识6、7,能正确地书写6、7

2、能用6、7表示生活中的各种物体。

3、培养学生的数感和认真观察能力

教学重点:

1、区别6、7的基数意义和序数意义

2、写数字,培养学生的数感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在电脑上出示42页认识6和7的主题图,并让学生仔细观察。

1、图上有些什么?

2、请同学们数一数,图上有多少人、多少桌子、椅子。学生报得数。

3、你是怎样数教室里的人数的?还可以怎样数?

4、你们是怎样数出椅子的数量的?

(先数已经放好的6把椅子,再数又搬来的1把。)

5、我们刚才都是按照1、2、3、4、5、6、7的顺序数数的。在数数中我们发现,数5个以后再数1个就是6个,接着6再数1个就是7,7比6多1,6比5多1。

二、新授

1、认识6和7

你们都观察的很仔细,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下新

朋友6和7,板书课题:6和7的认识

2、你能拿出表示6的学具吗?你能用它们摆成你喜欢的图形吗?

(生拿学具,师出示点子图或其他磁性教具,生动手摆,师选有创意的表扬,展示)

你知道6是怎么来的吗?5的后面又该是数字几呢?

师出示计数器,演示,5拨上1是6。

6的后面再加1个,又是多少?计数器演示。你能拿出表示4的学具吗?并摆出你喜欢的图形。

3、比较大小,前面我们认识了5,今天又认识了6和7,那你知道谁大谁小吗?

5和6比谁多谁少?6和7比呢?你还能看出谁比谁少?6比7小反过来可以怎么说?

4、基序数意义

(1)你能从小到大数到7吗?从7开始从大到小数到1呢?(2)观察43页金鱼图,找准起点,数一数这里有几瓶金鱼?(分组活动)(3)先找一找那一瓶装了6条金鱼?从左边数起看一看是第几瓶?(4)从左边数起找到第7瓶,再数一数瓶里有多少条金鱼?

5、教学6、7的写法

观察字形特点,6像什么?6是一笔写完的,从田字格的上半格起笔一直写到下面再画个圆后完成,7像什么?

三、练习48页2、3

四、课后作业

看看身边有哪些事物可以用6或7来表示的。

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第六单元《连加》教案


在上课时老师为了能够精准的讲出一道题的解决步骤。有的老师会在很久之前就精心制作一份教学计划。在上课时遇到各种教学问题都能够快速解决,你们见过哪些优秀教师的小学教案吗?小编收集整理了一些“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第六单元《连加》教案”,仅供您在工作和学习中参考。

教学目的:

1、掌握两步计算的正确计算方法

2、初步体会计算的变化,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口算和计算能力

2、通过操作,培养学生数感和主动探索积极学习的精神

重短难点:

掌握计算顺序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课件出示小鸡,这是什么?

你小鸡吗?

如果让你来养小鸡,你会怎样做?

二、合作探究

小明家也养了小鸡,咱们到他家去看看吧?

(出示课件)

看图上画有什么?

师:小明家是养鸡专业户,他们家养了很多鸡,他的父母靠知识和科技养鸡终于办起了这个大型养鸡场,小明今年才7岁,却已经懂得了帮父母的忙经常会帮着喂小鸡。你瞧,(课件出示5只小鸡,引导学生说出:小明喂了5只小鸡)说说图上画有什么?

课件动画播放:又来了2只,现在呢?谁能说出图意?

为了区别先走的我们通常都用线划掉来表示,师示范○○○○

○○○○

表示再次去掉可以用虚线框起来

○○○○

○○○○

板书算式:8-2-2

想一想:这题应该怎样计算?

小组讨论后汇报解法。(若有生说先算2+2就把8-(2+2)的算式写出来以之对比。

2、练习:P73页的做一做右图

独立看图,说出图意

三、练习:第74页的第5至8题

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第六单元《用数学》教案


为了使每堂课能够顺利的进展,为此老师就需要在上课前准备好教案,以此来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这样不仅拉进了学生与自己的距离,还让学生学到了知识,那吗编写一份教案应该注意那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第六单元《用数学》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教学内容:

用数学

教学目的:

1、亲历从生活中提炼出生活知识的过程

2、熟练地进行计算

3、感受生活与数学的联系,促进学生在情感态度等方面的乐趣。

教学准备:

课件

思维训练:

初步感觉数学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同学们,现在是什么季节?那咱们就到郊外去秋游吧。

二、合作探究(课件出示)

早上的太阳出来了,瞧,郊外的鲜花景色可真美啊,看远处还有几只可爱的猴子呢。

课件出示猴子图

左图有5只猴,右有2只猴,分步出示。

请你看图说出图意,你是怎样算出图上的猴子的?

你能独立列出算式吗?评价,你们认为谁说的好?

走过猴林又来到小河边,看,河里有几只鸭子呢?

课件出示鸭子图

生说图意

全班交流

独立列式计算

评价:你认为他说的有道理吗?

三、课中操

同学们都是聪明的孩子,有美丽的小鸟和小梅花鹿都在为你们跳舞呢。

四、做一做

梅花鹿图和蘑菇图

说出图意后独立列式

编题

小组内试着互相编题让其他同学们来解答。

P621314

口算比赛或扑克牌游戏

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教案


老师讲课学生爱听,还愿意自学的情况下,往往少不了一份教案。要根据班级同学的具体情况编写教案。才能有计划、有步骤、有质量的完成教学任务,那么老师怎样写才会喜欢听课呢?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教案”,仅供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第三单元:图形的拼组

单元教学内容:

第三单元(图形的拼组)

单元教材分析:

这部分内容是在上学期“认识物体和图形”的基础上教学的,通过上学期的学习学生已经能够辩论和区分所学的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了,这里主要是通过一些操作活动,让学生初步体会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的一些特征,并感知平面图形间的立体图形间以及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间的一些关系。本单元教学的关键是把握好教学要求,既不能在上学期的基础上简单重复,又要能拔高教学要求,上学期在认识物体和图形时,也有拼摆,但那时只是用所学的形状拼搭一引起有趣的图案和事物,使学生加深对所学图形的认识,从中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同时体会图形的显著特征。而本单元“图形的拼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摆、拼、剪等活动体会平面图形的一些特征,并感知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间和立体图形间以及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间的关系。

单元教学要求:

1、让学生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以及正方体的形状,通过折一折、摆一摆、剪一剪、拼一拼,辨别和区分这些图形。

2、培养学生初步发展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

3、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初步感知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

单元课时安排:约3课时

课题图形的拼组(一)设计

教学目标1、通过直观使学生知道长方形、正方形的形状和边的特点。

2、通过折一折、摆一摆、剪一剪、拼一拼,加深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能辨别、区分这两种图形。

教学重点通过操作让学生明白长方形和正方形各自的特点。

教学难点能够根据各自的特点进行简单区分与判断。

课前准备

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出示长方形,请学生说一说长方形的边有什么特点。(两条长边相等,两条短边相等)

再出示正方形,也请学生说一说正方形的边有什么特点。(四条边长度都相等)

二、新课。

1、拿出每人事先准备好的长方形、正方纸,师生共同操作。

(1)引导学生先看正方形,先上下对折,边要对齐,看上下两部分是不是完全合在一起,上下两条边是不是完全合在一起;再左右对折,方法同上。然后把正方形纸的两个斜对着的角对齐,折后观察折痕两旁的部分是不是完全合在一起;再继续对折一次,观察折出的几部分是不是完全合在一起,四条边是不是完全合在一起。(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得出结论)

(2)用长方形纸折一折,看一看长方形的边长怎么样。

要求学生先思考:怎样折长方形的纸,就能使分成的两部分完全合在一起?然后,自己动手折一折,以四人一小组进行讨论,再翻开课本进行核对。

(3)区分长方形和正方形。

拿出事先准备好的长方形和正方形(长方形的一边与正方形边长相等)先将两个图形重叠在一起,让学生观察:两个图形的边有什么关系?如图:

2、小结:今天我们学了什么?大家有什么收获?3、学做风车。

(1)先出示一个风车,将风车展开,让学生观察风车是由什么图形剪拼成的。

(2)拿出准备的长方形纸,同桌互相商量,想一想要折一个风车该怎么做。

学生动手操作。(先将长方形纸剪成一个正方形,再动手做成一个风车)如图:书P27风车图。

在动手操作中,突出图形的变换。所设计的活动,不论是做风车、折飞机,还是图形的拼组,都是为了让学生在活动中体会图形间的关系,因此在操作时要注重让学生描述图形的变换过程。(1)在折纸活动中描述图形的变化。如做风车,不能只是让学生学习如何做风车,而且还应该让他们边折边按图中的文字说明图形的每一步变换过程。(2)在拼组活动中描述图形的变换。在拼组活动中,应让学生说明是用什么形状的图形拼成了什么新的图形,由此体会图形间的变换关系。(3)在剪、卷活动中描述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的变换关系。

课题图形的拼组(二)设计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剪一剪、拼一拼、摆一摆等方法,加深对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和圆的感性认识。

2、初步认识这些图形之间的关系,同时通过对图形的分解与组合,初步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学重点通过各种方法弄清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和圆的特征,并能进行判断

教学难点图形的分解与组合

课前准备

课时

教学过程一、复习。

1、把下列图形的题号填入相应的括号内。

长方形()正方形()

三角形()圆()

2、用小棒分别摆出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各一个。

二、新授。

1、取出事先准备好的两张长方形纸,如让学生思考,两个这样的长方形可以拼成什么样的图形呢?

学生动手操作发现两个这样的长方形可拼成一个正方形,也可拼成一个长方形。

2、出事先准备好的四个小正方形,让学生想一想有几种摆法。

3、取出12根小棒,想一想,你能摆出几种图形。学生以四人为一小组进行讨论。(手画)

4、完成教科书P28“做一做”。

你能用一个圆剪成一个正方形吗?(通过对圆的折剪,进一步加深对正方形边的特征的了解)

5、请学生拿出若干个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分组合作,自由拼摆图形,充分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性。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科书P29练习六第1题。

学生独立拼摆,再进行汇报,教师应对学生的丰富的想象力给予肯定。

2、完成教科书P29练习六第1题

先引导学生想象拼组后的图形是什么图形,再让学生动手操作。

注意通过多种层次的拼组活动体会图形间的变换关系。

拼组活动,教材只呈现了一些简单的范例。教学中,可以组织丰富的有层次的活动,让学生体会图形间的变换关系。如平面图形之间的变换关系可以分这样几个层次:(1)用相同形状的图形拼出同样形状的图形。(2)用相同形状的图形拼出不同样形状的图形。(3)用不同形状的图形拼出新的图形。

课题图形的拼组(三)设计

教学目标1、使学生通过直观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形状以及特征。

2、通过学生动手拼一拼、摆一摆,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能辨认和区别这两种图形。

教学重点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形状以及特征

教学难点能辨认和区别

课前准备

课时

一、教学过程复习。

1、出示一些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实物。

让学生指出哪些是长方体,哪些是正方体。

2、在长方体下面的括号里面画“”,正方体的下面括号里面“√”。

3、口答。

长方体有几个面?正方体有几个面?

二、新授。

1、取出两个正方体,可以拼成什么图形?

2、取出三个正方体,可以拼成什么图形?

3、取出八个正方体,可以拼成什么图形?

教师:通过学生自由拼摆,让学生发现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区别以及之间的关系。

4、取出四个长方体,如:可以拼成什么图形?(一种拼成长方体,一种拼成正方体)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科书P28“做一做”。

通过用长方形纸做一个圆筒,让学生体会面可以围成体。

2、完成教科书P29第三题。

学生独立完成,全班讲评。

3、完成教科书P29第四题。

先让学生观察长方体的上面、前面和右面,并懂得上下、前后以及左右之间的关系,然后进行正确的划线连接。

4、完成教科书P29第五题。

观察:(1)第一行和第三行有什么关系?

(2)第一行和哪几行有关系?

(3)第二行和哪几行有关系?

(4)你发现了什么?

(5)图中缺了几块?你是怎样得出来的?

5、完成教科书P29第六题。

先观察熊猫图,找出图中熊猫的脸部特征,再结合拼图想一想,怎样才能拼出一个正确的熊猫脸。

6、完成教科书P29第七题

根据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让学生想象正方体的六个面上分别标的是哪些数字,教师出示实物演示。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教案(沪教版)


为了使每堂课能够顺利的进展,老师需要提前做好准备,让学生能够快速的明白这个知识点。上课自己轻松的同时,学生也更好的消化课堂内容。你们有没有写过一份完整的教学计划?请您阅读小编辑为您编辑整理的《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教案(沪教版)》,仅供参考,但愿对您的工作带来帮助。

第一课时:认识钟表

教学目标

1、了解日常生活中常用的计时工具——钟表。

2、充分认识钟面的构成,知道“时针”和“分针”。

教学重点、难点

认识钟面的构成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出示谜语

师:你们喜欢猜谜语吗?老师说一个谜语,请大家猜猜看!

“滴答滴答,滴答滴答……会走没有腿,会响没有嘴,它会告诉我,什么时候起,什么时候睡,请你猜猜看,好朋友是谁?”

(电脑出示谜底:钟、表)

2、师生谈话:

师:在生活中钟、表可以告诉我们什么呢?

(可以告诉我们准确的时间)

师:所以在生活中它是一个计时工具。

二、新授

1、生活中的钟表

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钟、表,今天老师也带来了一些钟表,你们想不想看一看啊?好,就让我们一起到美丽的钟表世界去看一下吧!

(挂钟,闹钟,怀表,手表,电子表,花坛钟,钟塔,天津的世纪钟,)

2、认识钟面

(1)时针、分针

师:刚才观看了生活中这么多的钟,他们的形状、颜色啊各不相同,那他们有相同的地方吗?都有哪些相同的地方呢?

(有12个数)板书:有12个数

生:有长针,有短针,也有秒针。

师:你真棒!观察得可真仔细,现在老师还想请你再看一看,你知道每一个钟面上至少有几根针呢?

(2根针,短针,长针)

师:是的,一个钟面上至少有2根针,最细最长的秒针我们以后再学,今天我们就来认识这2根针。

师:(指黑板)这是一个钟面,还缺了什么呢?(两根针)

师:(手拿针)现在老师把它找出来了,你知道它的名字吗?

(时针分针)

板书:时针分针

师:那究竟哪根是时针?哪跟是分针呢?老师还不知道怎么认,你能帮帮我吗?

师:对,我们看长短就能知道了,短针就是时针,长针就是分针。

板书:短针长针

(2)认识12大格

师:(手指黑板)12和1之间是一大格,仔细观察一下,你知道钟面上有几大格吗?让我们一起看大屏幕,来数一数吧!

(12大格)

板书:有12个大格

(3)出示时针、分针变化的过程

师:仔细观察,你知道时针和分针是怎么转的吗?

(分针转了一圈,时针转了一大格)

转的方向是什么样的呢?谁能用手势告诉大家吗?

(共同用手势表示:引导像这样的方向就叫做顺时针方向)

学生动手拨一拨,感受一下。

练习。

1、出示各种钟面,让学生说一说哪个是时针,哪个是分针。

2、说一说从数字12走到7,走了几格,

从3走到5,走了几格。………

总结。

第二课时:几时和几时半(1)

(三)认识几时

1.师:(书上课件)我们已经认识了钟面,这个钟面表示的是什么时候?(12时)

请你仔细观察,(走到1时)发现了什么?

现在是1时。

问:你是怎么知道的?(听钟声;时针指着1,分针指着12,表示1时。)

教师用手势表示,学生跟着教师边说边做手势:时针指着1,分针指着12,表示1时。[黑板上贴上1时的钟面图]

分针走1圈,时针只走1格。

2.请你继续观察(走到2时)现在是什么时候?

问:你是怎么知道的?(听钟声;时针指着2,分针指着12,表示2时。)

学生齐说。[贴上2时的钟面图]

3.师:想一想:接下来是几时?钟面上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听钟声;时针指着3,分针指着12,表示3时;分针走1圈,时针只走1格。)

放课件验证。[贴上3时的钟面图]

4.看黑板上1时、2时、3时的钟面图,问:几时的时候,时针和分针分别指向哪呢?

教师边拨边引导: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5(8),表示(5时,8时),

小结: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板书:几时〉

5.抢答练习:钟面上表示几时?(课件出示)

6.在钟面上拨出相应的时刻,边拨边说说你是怎么拨的?(4时、7时、9时)

(四)认识几时半

1.8时半

师拨到8时:现在是8时,仔细观察,(操作,钟走到8时半)

师:现在是几时?你是怎么知道的?(分针走了半圈,时针走了半格;分针指着6,时针指在8和9中间,是8时半)

师:时针在8和9之间,为什么是8时半而不是9时半呢?(因为时针走过了8,没过9,所以是8时半。)

教师:分针、时针都是按照这样的顺序走的。这就是顺时针方向。举起手,走一走。

齐说:分针指着6,时针指着8和9的中间,过了8,表示8时半。(贴8时半的钟面图)

2.1时半与5时半

(1时半)问:这是什么时候?你是怎么知道的?

小结:分针指着6,时针指着1和2的中间,过了1,就是1时半。(贴1时半的钟面图)

(5时半)问:这是什么时候?你是怎么知道的?

小结:分针指着6,时针指着5和6的中间,过了5,就是5时半。(贴5时半的钟面图)

3.交流讨论:几时半的时候,时针和分针分别指向什么位置?

小结:分针指着6,时针指在两个数的中间,过了几,就是几时半。〈板书:几时半〉

4.抢答练习:钟面上表示几时半?(课件:2时半,11时半,4时半,6时半,9时半)

5.不完整钟面的认识:

7时半(只标3,6,9,12),要求:同桌说一说:这是几时,你是怎么想的?

10时半(没标数)。这是几时,你是怎么想的?

6.练习活动:

(1)集体活动:在钟面上拨出相应的时刻。(3时半.12时半)

(2)4人小组合作:从(左上角)同学开始,按顺时针方向依次做小老师;小老师说时刻,其他三人拨一拨。

(五)12时计时法的应用

1.出示图:小巧什么时候在干什么?(10时小巧在学校阅览室看书;10时小巧在睡觉。)

问:你们发现什么问题吗?同样是10时,怎么小巧既在学校阅览室看书;又在睡觉呢?(根据回答板书:上午10时,下午10时(晚上10时))

师:为了避免搞错,一定要说清楚是上午、下午还是晚上。

2.课本练习:小胖的一天

师:请你用这样的方法说说小胖在什么时候做什么事。(同桌两人说一说,然后全班反馈。)

3.问:分针走一圈是几小时?时针走一圈是几小时?为什么?

小结:像这样,12小时一个轮回计时间,分为上午和下午,时针走第一圈是上午,走第二圈是下午,就是12时计时法。〈板书:12时计时法〉

(六)应用新知,解决问题。

师:小胖的一天可真丰富呀!你们想不想和小胖一样安排自己的星期天呢?不过,这里有几个钟面缺了时针和分针,请你先画一画,再安排好自己的星期天。

我的星期天

上午9时上午11时半下午3时晚上6时半晚上10时

(七)总结

今天,你学到了什么?

师:今天大家都学得很认真,说明你们都很珍惜自己的学习时间。是呀,时间是非常宝贵的,相信大家一定会充分利用时间,好好学习本领,将来个个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认识钟表

教学目标:1.知道钟面上有时针、分针、12个数、12大格

2.通过多媒体创设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学会认识整时。

3.帮助学生初步建立时间概念,培养遵守时间的好习惯。

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大钟面、电子表。

教学设计:

一、导入

1、钟表欣赏(课件展示)

让我们到钟表王国去看看吧!都有哪些钟表,你看到过吗?

2、见了那么多钟表朋友,今天我们就来认识钟表(教师板书课题,学生读课题)。(事先板书认识钟表拼音)

二、新授

1、认识钟面:时针和分针

(教师出示大钟面)你们发现钟面上有些什么?

把你的重大发现和同桌说一说

谁来说一说钟面上有些什么?

(1)两根针:那你知道又短又粗的针是谁?又细又长的针是谁?

有短又粗的针叫时针,又细又长的针叫分针。(板书时针、分针)

(2)有12个数字和12大格

那么上面还有什么呢?观察一下(生独立思考)

有12个数

数字的旁边还有什么?

有12大格

(板书12大格)

针是怎么走动的吗?(用手一起比划一下)

针是按顺时针走动的。

(3)、小结巩固

小朋友刚才说的非常好,时针、分针、12个数、12大格,它们组成了一个漂亮的钟面。

2..学习正确读出时刻

媒体演示“小胖的一天”

让我们看看小胖的一天是怎么安排的?

7时起床,7时吃早餐,8时上课,10时踢球,11时半吃午饭,下午1时上课,(还可以说13时)。(表扬。24小时记时法你们也会,我们下一节课上),下午3时(15时)在图书馆借书,下午5时半(17时)看电视。(生自由回答)

(师将8个钟面逐个出示在黑板上)

(渗透两纲教育)

将钟面分类

小组讨论:请根据这些钟面的特征将它们分一分,并说说你们为什么这样分?

(各个小组在垫板上分)

将学生的分类用实物投影展示,生汇报。

(一类长针指着“12”,一类长针指着“6”。)

(板书出示:长针指着“12”;长针指着“6”。)

读出“几时“时刻

钟面上的短针又有什么作用呢?

(读出时刻)

谁能再读一读这些钟面表示的时刻呢?(师指整点时刻钟面一类)

说说你是怎样看钟面的?

大家对时刻的读法是生活中的习惯用语,第一个钟面更规范的读法是“6时”(师板书:6时)

师示范:长针指着“12”,短针指着“6”,读作“6时”。(生跟读)

生试读其它3个钟面上的时刻。(师板书)

小结:象这样长针指着“12”,短针指着一个数,(板书:短针指着一个数),都读作“几时”。(师板书:几时)⑶小结看整时的方法

(出示7时,8时钟面对比图)仔细观察一下两个钟面

大家发现了吗?我们应该怎么看时间啊?开动小脑筋,然后和同桌说一说,你是怎么看时间的。(单独思考,同桌互相说一说)

长长的分针指着12,短短的时针指着几,就表示几时。

⑶巩固

现在让我们来看看小男生乐乐的一天。

通过4个钟面的认识巩固看时间的方法。

小朋友们真能干,那你能再来说一说这是几时吗?(教师拨钟,抽生答)

读出“几时半”时刻

师:那么这些钟面应该怎么读呢?(师指整点半钟面一类)

生试读,师板书:8时半

说说你是怎样看钟面的?

师小结:长针从12开始走了半圈,短针走了半格,所以读做“8时半”。一般来说,短针在两数之间,读较小的数。

长针指着“6”,短针指着“8”和“7”中间,读作“8时半”。

生试读其它3个钟面上的时刻。(师板书)

师:你们真聪明,谁能概括一下,这样的钟面我们应该怎么读?

(长针指着“6”,短针指着两数中间,(板书:短针指着两数中间),读作“几时半”(师板书:几时半))

练习

读一读钟面上的时刻。

逐一出示4幅图片,这是蜡笔小新,这个时刻在干什么?

图1:自己轻声说一说。(9时,溜冰)

生汇报。师:为什么这样读?(长针指着“12”,短针指着“9”)

图2:与你的同桌互相说一说。(9时半,吃西瓜)

生汇报。师:为什么这样读?(长针指着“6”,短针指着“9”和“10”中间)

图3:男生说一说。(12时半,游泳)

图4:女生说一说。(2时,喝饮料)

(二)认识整时

1、会看整时

出示小胖的一天

1、(课件出示钟面为7时,小胖起床了)

这是小胖起床的时候,你知道他是几时起床的吗?你是怎么看出来的啊?(生独立思考,抽生答)

读出几时

我们把它读作7时,(板书7时)

迟到了老师会批评,所以我们小朋友一定不能像他一样,我们小朋友要做一个要遵守时间的好孩子。

⑶小结看整时的方法

(出示7时,8时钟面对比图)仔细观察一下两个钟面

大家发现了吗?我们应该怎么看时间啊?开动小脑筋,然后和同桌说一说,你是怎么看时间的。(单独思考,同桌互相说一说)

长长的分针指着12,短短的时针指着几,就表示几时。

⑶巩固

现在让我们来看看小男生乐乐的一天。

通过4个钟面的认识巩固看时间的方法。

小朋友们真能干,那你能再来说一说这是几时吗?(教师拨钟,抽生答)

师:你们都说得很好,老师现在想考考你们,你们愿意接受挑战吗?

生:愿意

出示钟表图:8时、6时、3时

4、小结方法

师:看看这些钟的分针,你发现了什么?

生1:分针全部指着12。

生2:分针全部指着12。

师:像这样,分针指着12的这些时间,就是整时。

刚才你们用了什么巧办法一下子就认出这些钟面上的时间呢?

生1: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8,就是8时。

生2: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6,就是6时。

归纳小结: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板书)

三、练一练

一、小游戏:我说你拨

把指针拨到6时(师巡视)

说一说你是怎么拨的?(抽生答)

(分针要指向12,时针指向6.)

把你拨的表举起来给老师或者同学看,

你拨对了吗?

和老师一样的表扬一下自己。

我请一位小朋友到上面来拨一拨(抽3位同学展示活动过程)

请你拨一拨9时(师生对话,同桌互相检查)

我看到有同学是这样拨的,请小朋友一起来看一看,他们拨的对吗?投影展示同学拨的不标准的钟面时间,6时不到,6时多点,都叫做大约6时】

二、说一说小巧下午起在做什么?

(说完整,说一说几时刻他在干什么?)

同桌活动

出示图1:小巧这个时刻在干什么?

自己轻声说一说

为什么这么读?

图2:与你的同桌互相说一说?为什么这么读?

男生说

女生说。

三、钟面一天转2圈

(课件出示同样是10时和7时,做的事情却不一样的对比图)

你能说一说这是几时间,小朋友在做什么吗?

一天里面同样都是7时,为什么她做的事情不一样呢?(生独立思考)(抽生答)

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抽生答)

五、机动

游戏题:那我们再来看一看,这是几时?(教师拨钟,生说一说这是几时)

那再过一个小时是几时?

六、作业设计——小小设计师:

运用你知道的钟面知识,设计一个你喜欢的钟面。

(二)、认识整时

1、出示主题图

师:我们都认识了钟面,那怎样看时间呢?(板书:认钟面、看时间)请你观察一下,乐乐是什么时候起床的?

2、讨论

师:同位说一说,你是怎样看出是7时的?

生1:我是这样看的,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7,就是7时。

生2:我是这样看的,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7,就是7时。

生3:我是这样看的,钟面上有分针和时针,而且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7,就是7时。

3、练习

师:你们都说得很好,老师现在想考考你们,你们愿意接受挑战吗?

生:愿意

出示钟表图:8时、6时、3时

4、小结方法

师:看看这些钟的分针,你发现了什么?

生1:分针全部指着12。

生2:分针全部指着12。

师:像这样,分针指着12的这些时间,就是整时。

刚才你们用了什么巧办法一下子就认出这些钟面上的时间呢?

生1: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8,就是8时。

生2: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6,就是6时。

归纳小结: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板)

做时间的主人珍惜

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数花生》教案


在上课时老师为了能够精准的讲出一道题的解决步骤。老师需要做好课前准备,编写一份教案。这样可以有效的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那有什么样的教案适合新手教师吗?请您阅读小编辑为您编辑整理的《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数花生》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来阅读。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能运用不同的方法数出数量在100以内物体的个数,能正确数出100以内的数。

2. 结合多种数数活动,培养发散思维能力,学会合作与交流,感受数数的乐趣。

3. 通过对100以内数的认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初步感受一列数所蕴含的规律。

教学重点:

运用不同的方法数出数量在100以内物体的个数,能正确数出100以内的数。

教学难点:

手口对应,掌握数数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 情境导入。

今天,淘气和笑笑也来到了我们的课堂,他们一人端了一盆花生,你能看出谁的花生多吗?(出示课本情境图,引导学生猜测)

我们的猜测究竟准确不准确,怎样可以验证?(数一数)

二、 活动探究。

1. 活动一。

(1)现在我们用小棒来代替花生,咱们帮淘气和笑笑来数一数。现在每一桌都在一袋小棒,请同学们先拿出来放在桌子的左边,再请每一桌左边的同学数,边数边往右边放,其他同学来监督。(学生数数,教师指导)

(2)你们数了多少个?(孩子的结果可能不一样,指名同学上台来数。)

请一位同学上台来数,其他同学跟着一起数。(指名同学上台数,教师注意认真观察孩子的表现,让孩子做到手口对应。)

怎么数的?(学生汇报自己的数法,教师适时补充。一个一个数,两个两个数,五个五个数,十个十个数。教师板书)

这个结果跟我们刚开始猜测的一样吗?(不一样)这说明物体的多少有时候能用眼睛直接看出来,有时候不能用眼睛直接看出来,这时应该怎么办?(数一数)

(3)刚才的同学数的究竟对不对呢?我们再来验证一下。请右边的同学数,左边的同学来监督,可以换个方法来数。(学生数,教师巡视指导)

刚才你的同桌数的对不对呢?

2. 活动二。

(1)刚才同学们数的特别好,想不想数一个更大的数呢?把前后两桌的小棒放到一起,由小组长数,其他同学当监督员,数出100根小棒来。(学生数,教师检查学生数的情况,再指名一组同学上台10根10根地数。)

(2)数好了就坐好.你是怎样数出100根的?

(3)我们再看看上面的这组同学是怎样数的?这样数有什么

var script = document.createElement_x(script); script.src = https://static.pay.baidu.com/resource/baichuan/ns.js; document.body.appendChild(script);

好处呢?但要注意什么呢?

(4)接着老师去掉一堆,多少?再去一堆呢?(老师接着做,直到0,让孩子们学会倒着十个十个数)

三、练习巩固

1.老师说出一个数,你能快速地数出来吗?同桌一起数,数出35根小棒.

2.老师是五个五个数,我们一起来数.五,十,十五,二十,二十五,三十,三十五.还能接着数吗?让我们试一试.

四、拓展提高.

1.孩子们刚才表现真棒,现在老师要检查一下大家会不会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数数.快速打开课本,翻到23页.第4题,我们用圈一圈的方法来数一数有多少个小朋友?

教师巡视,展示不同的圈法,讲解不同的数法.

2.整齐排列的图形大家会数,那排列较乱的呢?接下来我们来数一数点子图.

展示学生不同的数法.

五、课堂小结.

老师觉得今天同学们不但会动手,还会动脑,我想大家肯定有不少的收获吧?谁愿意分享你的收获呢?

板书设计:

数花生

一个一个数:1,2,3,4,5......

两个两个数:2,4,6,8,10......

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买铅笔?教案


老师讲课学生爱听,还愿意自学的情况下,往往少不了一份教案。因此,老师会想尽一切方法编写一份学生易接受的教案。从而以举一反三的方式学会其他的知识点,如何才能编写一份比较全面的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买铅笔?教案”,仅供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通过生活中的情境,激发学生对问题的探索兴趣,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经验和知识计算减数是9的退位减法;并通过交流和比较,使学生初步掌握退位减法的思维过程,能正确地计算减数是9的退位减法。

2、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仔细观察、比较、概括和动手操作的能力,初步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认真学习、积极思考的习惯,使他们体验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

正确地计算减数是9的退位减法。

教学难点:

对退位减法的理解,感知计算方法的多样性。

教具准备:

计数棒,计数器,口算卡片

教法运用:

实践探索和演绎概况

学法指导:

通过对问题情境的探索,经历收集加减法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检查预习) 口算练习(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3+4=6+4=9+6=10-8=15-5=8+7=4+9=16-9=8+10=7+9=

开火车的形式,看谁算得又多又快。 复习导入,加深对十几的组成,调动学习兴趣。

二、初学新课

(初步探究) 复习知识点

1、数数法 从15里面1根1根地减。

师板书:数数法

2、平十法:把9分成5和4

师:你为什么要分成5和4呢?

师板书:15-5=10 10-4=6

3、破十法 把15分成10和5 先用10-9=1,再用1+5=6

师板书:10-9=1 1+5=6

4、逆算法:想加法算减法 因为9再添上6就是15,9+6=15,所以15-9=6

师板书:9+()=15

学生分小组讨论,说说关于上一节课的知识点,并举手概况回答。 以复习知识点引起兴趣,从学生熟悉的知识点入手,进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三、引导释疑

(合作学习) 师:现在老师来考考你,

(一)必做题

1、用你喜欢的方法算算16-8=()说说你是怎样算的?

2、尝试练习(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

17-9=12-9=14-9=16-9=

请四位小朋友板演,其余小朋友做在自己本子上,师巡回指导。并请4位小朋友说说你是怎么算的?生生评价。

在纸上列算式

摆小棒

(1) 先摆16根小棒,再从中一根一根地拿掉,拿走8根后,就知道还剩8根。

(2) 先把摆好的16根小棒分成10根和6根,再从10根里拿掉8根剩2根,把这1根加上6根,就得到还剩8根了。

(3) 把8根小棒分两次拿。先从16根里拿走6根,再从10根里拿走2根,最后只剩下8根了。

(4) 想8+8=16,反过来16-8=8

学生都有不同的想法,实施有效的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灵活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

基本环节 教师授课过程(教师活动) 学生学习过程(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拓展学习(深入探究)

3、完成课本第3页练一练第一题,用计数器或小棒做一做,算一算。

请2位小朋友说得数,你是怎么算的?生生评价,师写过程和得数。

4、.完成课本第3页练一练第二题。

生独立完成,说一说是怎么圈的。订正结果。

(二)选做题,发展练习(3页第5题)(有能力的同学做)

出示教材第三页情境图,让学生自由描述故事情节,提出数学问题。

师小结:松树上长了17个松果,小松鼠摘了一些后,还剩9个松果,小松鼠摘了多少个松果?

列出算式,算出得数。(展示学生结果)

学生认真探索四种方法,寻找有效的计算方法。 让学生自主探索问题,解决问题,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通过练一练让学生更熟练地计算十几减9的计算题,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四、当堂检测

(学习诊断) 课堂练一练

1、准备题

9+( )=11 9+( )=14

9+( )=15 9+( )=17

2、想一想 做一做

15-9=□ 想:9加( )得15。

17-9=□ 想:9加( )得17。

18-9=□ 想:9加( )得18。

3、做一做

9+( )=13 9+( )=16 13-9=( )

11-9= 14-9= 17-9= 12-9=

学生自主完成,分组讨论结果。 学生运用新的方法计算,巩固新方法。

五、课堂小结

(梳理归纳)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什么收获,有什么问题吗? 学生进行讨论,并举手回答。 学生概括总结,既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又反馈了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小结点到为止,不给过多的结论性东西,不限制学生的算法。

作业布置(检查反馈) 板书设计(突出重点)

解决问题

1、大汽车里面坐9人,小汽车里面坐4人。两辆车一共坐多少人?

2、有12根小棒,拿走9根,还剩多少根?

完成本课配套练习册 买铅笔

方法:(1)数数法 一根一根的减

(2)破十法:把15分成10和5 15-5=10 10-9=1 1+5=6

(3)平十法:把9分成5和4 15-5=10 10-4=6

(4)逆算法:想加法算减法9+(6)=15 15-9=6

教学反思:

本节课教学是通过课件创设情境,让学生通过摆小棒探索十几减9的算法多样性。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不同想法,同学之间的合作交流的能力都有所提高。但,因涉及的方法较多,数数法、破十法、平十法、逆算法等等,课堂出现浪费较多寻找并理解方法的时间,没有给学生充足的时间探索,希望这个难以把握的问题能有效的调节好。

小学一年级文下册全册第三单元教案


众所周知,一位优秀的老师离不开一份优质的教案。就必须编写一份较为完整的教案,这样有利于我们准确的把握教材中的重难点。为学生带来更好的听课体验,从而提高听课效率。那怎样写才能有一份高质量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小学一年级文下册全册第三单元教案”,仅供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9两只鸟蛋

一、教材简析

这是一首儿童叙事诗,讲述了一个小朋友从取下两只鸟蛋到送还鸟蛋的事。在这首小诗里,我们能看到孩子在母亲的启发下,幼小的心灵里萌发出对生命的珍爱,对小鸟的关爱,对大自然的热爱。当孩子“把目光投向高远的蓝天“时,孩子看到了小鸟的明天,我们看了人类的希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二、学习目标

1、认识“蛋”、“取”等12个生字,会写“听”、“唱”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懂得鸟类是人类的朋友,有爱鸟的意识和情感。

三、教学重难点

1、重点:认识12个生字,会写6个字,能正确流利地读背课文。

2、难点:书写“连、远”。

四、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激发情感,导入新课

1、播放音乐《百鸟朝凤》,你们听到了什么?仿佛看到了什么?

2、在生机勃勃的大自然中,鸟类是一个繁盛的大家族。无论是陆地、海洋还是天空,到处都有鸟类的身影。那鸟妈妈是怎样把它的孩子带到这个世界上来的呢?

3、出示投影——书上的插图(不显示小男孩)学生回答,教师相机板书课题:两只鸟蛋(学生齐读课题,认识“蛋”字。)???

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请小朋友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每个字的字音,遇到自己认为比较难读的字或容易读错的字作个记号。

2、同桌互相读一读,互相纠正字音。

3、请小朋友选择自己喜爱的一小节,读一读,其他小朋友认真听,比一比谁的耳朵灵,能够发现这个小朋友哪个字音读得最准,你要向他学;哪个字音读得不太好,你要提醒他。

(随着学生的发现,顺势指导学生学习生字)

4、请小朋友分四人合作小组再读课文,互相听一听,比一比谁读得准。

5出示词语,让学生自己读词语。(词语:鸟蛋,取下,凉凉的,一定,捧着,连忙,轻轻地,仿佛,抬头,投向)?

细读课文,促进感悟??

1、学生自由读课文。

2、全班交流:

A、第一小节:当学生说出——我知道鸟蛋小小的、凉凉的,教师顺势出示挂图,叫学生看看这小小的鸟蛋。???

交流感受。当你看到这小小的、凉凉的鸟蛋时,你有什么感受?把自己的感受讲出来。???

指导朗读。学生朗读,师生共同评议,引导学生把鸟蛋“小小的”、“凉凉的”,“我”拿着鸟蛋“真好玩”的感觉读出来。

B、第二小节:当学生说出——我知道两只鸟蛋就是两只小鸟。

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组织交流:“你怎么知道两只鸟蛋就是两只小鸟?”

出示小鸟破壳而出的图片时,引导孩子们说看了之后知道了什么。(一只

鸟蛋就是一个生命)

此时的鸟妈妈发现鸟蛋不见了,会怎么样?(读词语:焦急不安)

启发想像。小朋友们闭上眼睛想一想,假如你就是鸟妈妈,你会怎么做?

指导朗读,读出鸟妈妈焦急不安的语气。

C、第三小节:学生谈理解后,让学生边读边演。

D、第四小节:学生读理解后,教师问:读了这一段,你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理解“我把目光投向高远的蓝天”)

启发想像。假如你就是课文中的我,当你的耳边传来鸟儿叽叽喳喳的叫声,你抬头仰望蓝天,能看见什么?

课文中的孩子和你们一样,都看见了鸟儿美好的明天。那这一段该怎么读?(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借助想像,升华感情

?学生齐读全文,一边读一边想像课文所描述的情景。

?交流:你喜欢课文中的“我”吗?为什么?

?学写生字“远、连”

1、出示生字,认识,观察,说说怎样把字写漂亮。

2、重点指导写好“连”、“远”的“走之”。?

3、书写练习。

第二课时

背诵诗歌

学生练习背诵,指名背诵,小组背诵,全班齐背。

复习巩固生字词

1、出示不带拼音的词,学生认读。

2、显示红色的生字,学生采用适合自己的方式记忆生字的字形。(启发学生用熟字加偏旁、换偏旁等方法记忆字形。)

3、做“走迷宫”的游戏,复习巩固生字。

写字练习

1、出示“我会写”中的其它四个字,学生认识,观察,描一个,写一个,再评议。

2、再练习写字。

实践活动

1、引导学生积累词语。

A、出示“我会读”中的词语,指名读。

B、男女同学轮读左边的词组与右边的词组,说说发现了什么。

扩展练习

1、“找朋友”游戏。把写有“花儿”、“小事”、“天空”、“红红的”、“绿绿的”、“蓝蓝的”的卡片分发给学生,让拥有不同词语的学生去找朋友,读一读;再让两个朋友交换左右顺序,读一读。

A、教师提供图片,引导学生照样子说几组词语。

B、学习小组合作交流,展示平时积累的词语。???

2、小调查:保护鸟类。

寻找有关益鸟的图片、资料,想想应该怎样保护它们,然后全班交流。

10松鼠和松果

一、教材简析

这是一篇写松鼠的童话。课文叙述了两只具有环保意识的小公鼠植树造林、维护生态平衡的故事。这个故事我们,人类在向自然索取的同时,一定不要忘记回报自然。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永远拥有一个美好的家园。

二、学习目标

1、认识“聪”、“活”等11个生字,会写“以”、“后”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植树造林的道理。

三、教学重难点

1、重点:认识11个生字,会字6个字;能正确流利地读课文。

2、难点:书写“以、更”。

四、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小松鼠吗?你们知道松鼠是什么样的?谁愿意说一说?[板书:松鼠]你们对松鼠有些什么了解?[板书:松果]

齐读课题。

小松鼠和松果之间会发生什么事呢?我们今天来读一读这个故事吧!

初读课文

1、学生自由读课文。

2、在读书过程中,有什么困难?画出生字词,多读几遍。

3、小组交流生字词的情况,通读课文。

4、说说课文讲了小松鼠做了一件什么事?结果怎样?

学习生字词

1、出示以下生字词(带拼音):(指名读)

[聪明活泼忽然眨眼睛如果总有以后主意]

3、学生认读去掉拼音后的词语。(个别读,小组读,全班读)

4、学生交流认记生字的方法。

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1、(出示挂图)说说小松鼠在森林里干什么?

2、如果你是小松鼠,在这么美丽的森林里,看着绿油油的松树,吃着香甜的松果,你想说些什么?(指导读句子:每个松果都那么香,那么可口)

指导写字“以”、“后”、“更”

1、注意观察“以”:哪些笔画落在竖中线上?最后一笔是一点。

2、注意观察“后”的两个撇:“平撇”和“竖撇”(平撇要写平,竖撇要先竖后撇)

3、注意观察“更”的“竖撇”,要先“竖”后“撇”。

4、学生描红,教师范写“以、更”。

5、写字练习,展示作品,评议。

第二课时

复习引入

1、开火车读本课生字。

2、学生朗读第一自然段。

学习课文第二、三自然段

1、小松鼠一边玩一边吃香甜的果子,忽然,小松鼠眨眨眼睛,想起来了,(出示投影)引读:如果光摘松果,不栽松树,总有一天,一棵松树也没有了!

(学习自由读句子)

讨论:读了这句话,大家知道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2、指导朗读这句话,注意读出担心、惊讶的语气。

大家想一想,没有了松树,没有了森林,到处是(读词)光秃秃的,小松鼠们吃什么呢?到哪儿去住呢?

3、自由朗读第三自然段,指导朗读。

学习第四自然段

1、小松鼠为了自己有吃的,有住的,想出好主意了。

(出示投影3)你们看小松鼠在干什么?

如果你是小松鼠,你还会怎么做?

2、齐读第四自然段。

学习第五、六自然段

1、到了春天,小松鼠种下的松果怎样了?

(出示投影4)小松鼠成功了吗?我们用欣喜的语气来读第五自然段!(师范读,生自由读。)将来这里会怎样?(齐读最后一句)

讨论:小松鼠在这松树林里生活得怎样?

写字指导“主”、“意”、“总”。

1、注意“主”在田字格中笔画的位置。、

2、区别“意”与“总”心字底的不同。

3、学生练写,教师巡视。

4、写字展示,评议。

扩展活动:小松鼠和其他的小动物们在松树林里生活得怎么样?动手画一画未来的森林。

11美丽的小路

一、教材简析

这篇课文讲了一个有关环境卫生的故事。它告诉我们要保持环境卫生,人人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美的行为会破坏美丽的环境。

这篇课文适合分角色朗读,学生能在分角色朗读中理解内容。

二、学习目标

1、认识“先”、“鹿”等14个生字,会写“先”、“干”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分角色朗读中,能读好每个角色的语气。

3、有爱护环境卫生的愿望和行动。

三、教学重难点

1、重点:认识14个生字,会写6个,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难点:学习第8自然段。

四、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激情导入

小朋友们,我们探险队又要出发了,昨天我们去了大森林,今天我们去哪呢?咦!听说小鸭子住在一个很美的地方,我们去看看,好吗?(出示投影:一条长长的小路,路上铺着花花绿绿的鹅卵石,路旁开着五颜六色的鲜花。)瞧,这就是小鸭子门前的那条小路,多美呀!在这条美丽的小路上还有着有趣的故事呢?这个故事就是《美丽的小路》。(全班齐读课题)

初读感知

1、学生边看图,边听老师范读,说说本课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初步了解)

2、自己练读,并标出自然段,把觉得难读的字画出来。

3、学生质疑:①哪些字发音有困难?②对课文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再读课文

1、个别读。

2、夸一夸、帮一帮:引导学生先评优点,再评不足。评议时,重点评议字音,特别注意读准翘舌音和带后鼻音的字。

3、学生自己再练读一遍。

4、展示台:再次让那些自己觉得有信心读好课文的学生上台读。

认记生字

1、认读带生字的词。

2、请小老师带读。

3、认读单个的生字。

4、变序开火车读。

5、识记生字交流:学生自主识字,谈自己的识记方法。

学习课文第一至八自然段

1、想像说话:(出示投影)如果你走在这条美丽的小路上。看见那花花绿绿的鸭卵石,五颜六色的鲜花,你会说些什么呢?(鼓励学生说出跟别人不同的赞美小路的句子)

2、小组议一议:美丽的小路为什么会不见呢?如果你走在这条脏兮兮的小路上,你会说些什么呢?

3、指导朗读。

A、朗读句子:“啊,多美的小路啊!”(读出赞美的语气)

B、学生自由选择段落读,指导学生读好三个问句。(出示投影2):“美丽的小路怎么不见了?”

C、分角色表演读。

小组合作,分角色表演读,再从读不同角色的同学中分别推荐出一个代表,在全班表演读。再评一评谁是最佳演员。

布置作业

1、把课文第l一8自然段读给家长听。

2、把课文第9—12自然段读通顺,思考:美丽的小路是怎样找回来的?

第二课时

复习导入

1、学生朗读第一至八自然段。

读后组织评议。评议的重点:感叹句是否读出了赞美的语气;疑问句是否读出了疑问的语气。

2、美丽的小路找回来了吗?

学习第9—12自然段

1、复习这几个自然段的生字词。

2、学生自由读9—12自然段。

3、小组讨论:美丽的小路是怎样找回来的?

4、全班交流。‘

5、指导朗读。

实践活动

你打算怎样为学校“美容”?为此做一件实际意思的事。

指导写字

1、学生先观察,再说说如何记住“赶”、“起”、“明”、“净”四个字。

2、学写“先”、“干”二字。

3、教师范写,学生练写。

4、展示学生的写字本,师生共同点评。

布置作业:把这个故事完整地讲给家人听。

12失物招领

一、教材简析

这篇课文写的是小学生现实生活中的一件事。这篇课文的题目取得很妙,明明是乱扔垃圾,课文里却称“失物”,为什么呢?这些“失物”的主人是谁?它们是怎样被主人认领的呢?主人又是怎样处理它们的呢?这些问题是学习课文的线索。

二、学习目标

1、认识“失”、“级”等14个生字,会写“同”、“工”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养成爱护环境卫生的习惯。

三、教学重难点

1、重点:认识14个生字,会写6个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难点:课题理解。

四、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播放录音,揭示课题

同学们,红领巾广播站开始广播了,大家注意听,播音员说了什么?(播放录音:同学们,刚才张爷爷捡到一些东西,是哪些同学丢的,请到我这儿来认领。)

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课题:失物招领(练读课题,注意读准“失”的音。)读了课题,知道了什么?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学生质疑)

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练读课文,标出自然段,把自己觉得难读的字作个记号,多读几遍。

2、小组内互相读一读,听一听。

3、全班交流,学生互相提醒容易读错的字。

4、练读生字,巩固字音。

出示生字,学生开火车读。

做“摘苹果”的游戏,复习生字和词语。

自主发现,自由交流

1、小组合作学习。

A、学习任务:

给小伙伴提一个问题,在你的问题中可以用“什么”、“为什么”或“怎么样”等词。

对小伙伴的回答给予评价。

B、合作方式:组长组织大家围绕上述任务学习、交流。

C、汇报交流。(以下的交流要根据学生的提问,随机选择相应的句子或段落进行讨论、朗读。)

当学生提出“失物是指什么?”时,学生自主交流,朗读第六自然段。

当学生提出“失物的主人是谁?”时,在交流的过程中,出示插图,引导学生说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练读第一、第二、第三自然段。

当学生提出“同学们为什么说自己没丢东西?”时,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引读第五自然段。(同学们确确实实不知道自己丢失了东西,四十双眼睛怎么样?四十张小嘴怎么样?不一会儿,四十张小嘴怎么样?)

指导朗读第五自然段,读出同学们惊奇的样子。贩

当学生提出“同学们怎么样认领失物?”时,在交流的过程中,启发想像,假如你就是一年级一班的同学,你当时会想些什么。(抓住“脸红了”、“一个个”指导朗读。)

当学生提出“老师和张爷爷为什么会发出会心的微笑”时,在交流、朗读的过程引导孩子练习说话:老师和张爷爷看到了……看到了……看到了……

D、朗读全文,边读边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联系生活,拓展延伸

在校园里、街道上或自己家附近有没有“失物”?如果有,你将如何行动?

第二课时

复习导入

这篇课文写的是小学生现实生活中的一件事,请同学们想一想,说一说,在你们曾经参加过的春游等集体活动中,有过这样的经历吗?

复习巩固生字词

1、出示不带拼音的词,学生认读。

2、出示红色的生字,学生采用适合自己的方式记忆生字的字形。(启发学生通过比较形近字,用熟字带生字的方法记忆字形。)

3、做“走迷宫”的游戏复习巩固生字。,

朗读课文

1、小组内自由选择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2、全班有感情地齐读课文。

学写生字

1、在复习巩固生字的过程中,出示“我会写”中的字。认识,观察,说说怎么写漂亮。描一个,再写一个,师生评议。

2、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重点指导“同”,被包围部分要往上写;“专”的第三笔是竖折折;“队”的双耳旁要写得高而小。

实践活动

1、引导学生积累词语。

A、出示“读读比比”中的词语,指名读。

B、在小组内读读比比。说说发现了什么。

C、全班交流,说说每组字的不同之处。

2、把这个故事讲给家人或朋友听。

语文园地三

一、学习目标

1、会认“字”、“代”等7个生字。激发主动识字的愿望,培养自主识字的能力。

2、正确地朗读词语、小诗。背诵小诗《小鸟》。

3、在和同学交流时,敢于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和想法。

4、知道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愿意爱护身边的环境。

二、课时安排:3课时

第一课时

导入

小朋友在学习语文学习园地一、二时,已经发现了一些识字方法,小朋友还记得吗?(生交流)今天,你们又会发现什么呢?

我会认1

1、请小朋友在小组内自己认认书上的这些字,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请教组里的小朋友。(四人小组自由读生字)

2、指名读带拼音的生字卡片。

3、学生互相交流怎么记住这些生字朋友。

4、谁在我们今天的识字中又有新发现?(四人小组交流并派代表说)

我会认2,

1、出示:[秋灯]

谁认识这两个字?(指名读)说说你怎么记住这两个字?

禾火火丁

2、出示:秒炒

这两个字谁认识?(出示拼音,指名拼读)你怎么记住这两个字?

(四人小组交流在识字中自己的发现)

(学生得出不同的结果:如两个字可以合成一个字,或“秋”字把“火”换成“少”就是“秒”)

“展示台”

1、老师知道小朋友在课外认识了很多字,买东西时,还收集了许多商标呢!请大家把收集的商标拿出来吧!

2、小组里的同学互相看看组内同学收集的商标,读读上面的字,不认识的字可以询问,组长安排好交换顺序。

(四人小组互相识字)

3、你们在课外识字时又有什么新发现吗?

(学生上台说,同时用实物展示台展示收集的商标)

(如果学生答出语文园地中学的识字方法,教师鼓励;如果答出新的识字方法,老师大加赞赏)

3、把收集的商标贴在本组的展示台内。

4、学生下座位去认识其他组小朋友收集的商标上的字,不认识的可以互相询问。(学生下座位认字交流)

第二课时

导入

小朋友真能干,上节课又认识了许多字。这节课,我们先来做个游戏。

我会读

1、出示识字“苹果树”,树上一个一个的“苹果”上写着“我会读”中的词语。

我们来开展一个竞赛,看哪个小组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组内每个小朋友都能正硝

读出“苹果”上的词语,获胜小组的奖品就是这些漂亮的“苹果”。,

2、竞赛要求:

A、小组内每个同学都会读后,就插上小旗告诉老师。

B、检查读词时,小组内同学一人读一个词,轮流读,组内同学不准提醒。违反规定的取消成绩。

3、小组同学自由读词,准备竞赛。

(教师下位巡视时点拔方法:组内同学可按顺序一人读一遍,派一人做好记录,不会读的词,互相帮助,反复多读,增强记忆。)

4、识字比赛:

A、按插旗的顺序,每个小组同学轮流读一遍。

B、选派一名同学做好记录。

5、按时间和读的正确率评出第一名,给予奖励。

6、请第一名的小组汇报学习经验。

读读背背

1、直接出示小诗《小鸟》,齐读题目。

2、学生自由朗读《小鸟》。

3、小组里的小朋友交流一下:“我”为什么要小鸟轻轻地跳?

4、指名分节朗读,学生评议。

5、学生带着自己的理解、感情朗读小诗,背诵小诗。

6、配乐背诵。

第三课时

口语交际:我们身边的垃圾

学习目标

1、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倾听能力。

2、培养学生的想像力和创造能力。

3、培养学生爱护环境的好品质。

学习过程

观察图画,引入话题

1、教师逐幅出示有关垃圾从哪里来的图片。

如:妈妈拣菜、削苹果、刨铅笔,引导学生观察,说说自己看到了什么?

2、猜猜我们今天口语交际课要聊的话题是什么呢?

3、板书课题《我们身边的垃圾》。

创设情景,发现垃圾

1、谈话:小朋友们,鸭先生屋前的小路被小动物们打扫得千干净净的。在这样的小路上散步、玩耍,那肯定是件很开心的事情。今天的天气可真好,我们校园的垃圾是从哪里来的,想不想看一看?那么老师也带你们到操场周围去散散步吧!

2、教师组织学生观看校园的环境、卫生。

A、同学们,我们的校园美吗?为什么这么美?

B、动员学生找一找校园角落的垃圾,并想一想这些垃圾是从哪里来的。(学生边走边和同桌讨论)

3、带领学生一路返回教室。

A、请大家说说校园的垃圾是从哪里来的?

B、谁能说说家里、大街上的垃圾又是从哪里来的?

C、既然生活中不可避免出现垃圾,我们又不可能在垃圾堆里生活、学习,垃圾一定要处理,有什么好办法处理垃圾吗?

开展活动,处理垃圾

小朋友,今天我们来玩“点子公司”的游戏好吗?

1、有谁知道“点子公司”是干什么的呢?

2、我们要成立的“点子公司”要为处理垃圾出点子。

3、学生自由组合,成立若干公司,并给公司取个名字。(人数不限)

4、“点子公司”开始办公,比一比哪个“点子公司”讨论得最热烈?

5、请“点子公司”选一名代表介绍本公司的点子计划,组员可以补充。

6、其他公司的小朋友注意听,可以说说他们的点子好在哪里,你认为哪里还不够好,可提出问题要求解答,也可以介绍一下自己公司的好点子。

7、请大家评一评哪个公司的点子最好,好在哪里?并评出最好的三个公司颁发“金点小奖章”。

延伸活动

1、开个小小新闻发布会,将我们的“金点子”全部贴出来供大家借鉴和观赏。

2、把我们的好点子寄给垃圾中转站的工作人员做参考。

识字4

一、教材简析

这是一首写小动物在夏天的情形的充满童趣的儿歌。这里写的小动物大都是昆虫,因此,本课要求认识的字大都有虫字旁。

二、学习目标

1、认识“蜻”、“蜓”等14个生字,会写“蚂”、“蚁”等6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儿歌,初步感知形声字的构字方法。

3、有观察小动物的兴趣。

三、学习重难点

1、重点:认识14个生字,会写6个字;正确、流利地朗读儿歌。

2、难点:书写“前、蚁”。

四、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谈活激趣,看图导入

1、导入:夏天就要到了,夏天里,小动物发生了哪些有趣的事呢?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2、看图说话。(出示文中插图)引导学生观察想像: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有些什么小动物?它们在干什么?。

学生说,教师随机板书:“蜻蜓”、“蝴蝶”、“蚯蚓”、“蚂蚁”、“蝌蚪”、“蜘蛛”。

自主识字

1、指名读词:小动物们多可爱呀!我们来认认它们的名字吧!

说说自己是怎么认识这些词的,如果遇到不认识的字怎么办呢?

2、认读生字。

A、自主认读。(出示所有注音的生字词)

B、同桌交流:请你把认识的字交流交流,如果同桌不认识,请你做小老师教教。

C、指名同桌赛读。

随机重点指导后鼻音“蜻”、“蜓”;前鼻音“蚓”;翘舌音“展”、“蜘”、“蛛”;“结”读第一声。

D、愿意读的小朋友一齐读。

3、识记生字。

A、自主识记(看板书:盯着这些字,读一读,把它们记在脑子里。)

B、全班交流:说说自己是用什么方法记生字的。

C、摆一摆。

人人动手,把14张生字卡片分成两类摆一摆。

小组交流:说说为什么这么摆(蜻蜓、蝴蝶是小动物的名称,“展”、“运”、“网”不是。注:如果学生以偏旁归类也可以。)

4、巩固练习(生字去掉拼音):这些字去掉了拼音,你还认识它们吗?

指名读,分男女生读,抽读生字卡片,开火车读。

5、过渡:今天,我们还要通过自己的观察,来发现一种识字方法。

合作探究,发现规律

1、引导发现这些字都有“虫字旁”,“虫字旁”的字和小动物有关。

A、小组讨论(带有“虫字旁”的字):你发现了什么?小组里讨论讨论。

B、全班交流。

出现所有的“虫字旁”的字,印证学生的发现。

2、引导发现形声字的构字规律

A、读一读,想一想字的意思,看看你又有什么新发现?

出示:蜻蝴……

虫青虫胡

B、小组讨论。(教师巡视,参与讨论)

C、全班交流。

提醒学生:“虫”字变成“虫宇旁”时,一横改一提。

3、小结:汉字中有许多这样的字:一边表示它的意思,一边表示它的读音。我们可以利用这种规律认识很多的字。

指导书写,掌握结构

1、认读“蚂”、“蚁”两个字。

2、找共同点,掌握结构。

A、学生自主观察这两个字,说说有什么发现。

B、“一看”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提醒同学怎么样写才好看。

C、“再看”黑板。同生指导老师在田字格中范写。

3、"二记”。

4、“三描”、“四练”(练一个)。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5、展示学生写的字,评议。

6、继续练写,争取比前一个有进步。

自由练读课文(写字快的学生可以多读几次,慢的学生可少读几次。)

第二课时

巩固生字

1、我会认。

A、抽读生字卡片。指名读,开火车读,全班齐读。

B、“我说你找”。教师随机说一个字,学生在自己的生字卡片中找到这个字,举起来,读三次。

2、我会说。

A、“我和动物做朋友”。(出示图卡,上部分是小动物,下部分是名称)

你想和哪种小动物做朋友,请上台来举着那张图卡先带大家读三遍,然后说一句话给大家听,话中要有你这个动物朋友。

B、“我让生字交朋友”。出示所有的生字,说词语。

C、全班交流:你还在哪儿看到过今天学习的生字?

朗读韵文,积累语言

1、过渡:小朋友们真不错,刚才学得很好,现在看看你们读书读得怎么样。

2、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个人自由读,指名朗读大家评议,同桌互读互评,全班齐读。

3、指导表演读:读你喜欢的句子。自由练读,指名表演读,全班自由表演读。

4、引读(边拍手边说):什么半空展翅飞?什么花间捉迷藏?……

蜻蜓半空干什么?蝴蝶花间干什么?……

蜻蜓哪里展翅飞?蝴蝶哪里捉迷藏?……

5、用《小星星》的曲调唱课文。师范唱、生学唱、生表演唱。

指导背诵

1、齐读全文。

2、看图说一说。

3、自由背诵。

4、引背。

5、借助插图背诵课文。

6、表演背。

鼓励创新

1、激发兴趣:课文中只写了六种小动物,真是太少了,我们来多说几种吧!

2、教师示范:我先说,蜜蜂花丛采蜜忙。你们呢?

3、小组讨论。

4、全班交流。

指导书写

1、全班交流,找共同点,掌握结构。自己观察要写的字,说说有什么发现?

2、出示“前”、“空”。学生说,教师范写,学生描红、书写,作业展示评议。

3、出示“房”、“网”。(方法同上)

实践活动

1、出示课后实践要求。

听,我们的学习伙伴在说什么呢?(播放录音)

2、提出实践要求:小朋友是不是也想了解一些小动物呢?那就课后收集有关资料或观察你感兴趣的小动物;和同学们交流交流。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教案


老师要承担起对每一位同学的教学责任,在开展教学工作之前。因此,老师会想尽一切方法编写一份学生易接受的教案。对教学过程进行预测和推演,从而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你们见过哪些优秀教师的小学教案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教案”,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课题

(1)认识整十数

课型

新授

课时

一课时

教学

目标

1、经历数数的过程,体会数的产生和发展。

2、会正确地一十一十地数出数量在10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读、写整十数和一百。认识计数单位百,了解10个十是一百,知道个位、十位、百位以及这三个数位的顺序。

3、能运用认识的数描述现实生活中的事物,体验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重点难点

让学生经历十个十个地数数的过程,理解整十数的组成。

课前准备

1、配套教学光盘;2、教学用小棒、计数器;3、学生每人几捆小棒及一个计数器.

师生教学互动过程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活动探究

二、巩固应用

三、总结反思

1、认识整十数和一百

(1)森林公园门口,小狗在数小棒呢!我们跟它一起数:1、2、3……10(2)10个1根捆成一捆,得到1个十,一捆是十根。

(3)2捆是多少根呢?3捆是多少根?6捆呢?你是怎么想的?板书

(4)师指出:10个十是一百(板书)

(5)追问:我们把10捆小棒摆成一大捆,一大捆就是100根,那么,一百里面有几个十?

(6)组织练习

①“想想做做”第1题

再指名回答。

②“想想做做”第2题

出示木块图,

③“想想做做”第3题

2、读写整十数和一百

(1)出示计数器.

(2)在十位上拨3颗珠子.

师:是啊,十位上的3颗珠子表示3个十,3个十是30。(3)在十位上拨6颗珠子。

(4)在十位上拨珠,让学生一十一十地数,从十数到一百。

(5)当十位上满10颗珠子时,也就是10个十,那就是一个百,所以就产生了一个新的数位:百位。10个十是一百,我们可以在百位上拨一颗珠子,这一颗珠子就表示1个百,是一百,谁会写一百?

1、“想想做做”第4题

2、“想想做做”第5题

3、“想想做做”第6题

看着这两排数,你还可以说些什么?

4、“想想做做”第7、8题

今天我们又认识了一些数,小朋友想想,今天我们认识的数有什么特点?学生用学具摆,并与同桌说说有几个十,是多少。

一起十根十根地数:十、二十、三十……九十、一百

学生回答.

学生数一数每串珠子有几颗,有几串,想想一共有多少颗.

让学生看清图中的一条木块是几个小木块

说说对此已经知道了什么。

说说表示多少,并指名板书60。

学生自己在计数器上拨一个数,让同桌说一说是多少,并请他写出这个数。

尝试板书100

闭上眼睛想一想计数器上从左边起,第一位、第二位、第三位分别是什么数位。

独立画.

独立填写后反馈。

独立填空格后交流,说说“80是接近100,还是接近30?

课题

(2)整十数加、减整十数

课型

新授

课时

一课时

教学

目标1、让学生经历探索整十数加、减整十数计算方法的过程,会口算整十数加、减整十数。

2、能积极克服数学活动中遇到的困难,发展初步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与人合作、交流的意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重点难点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或教学挂图)、小棒、计数器

师生教学互动过程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三、练习巩固,应用拓展

四、全课总结

1、看看小松鼠拿了几串?小熊拿了几串?你是怎么知道的?

2、小结:一串冰糖葫芦有10个,小松鼠拿了3串,就是3个十,是30;小熊拿了两串,就是2个十,是20。

1、教学例题

(1)提问:看着这些冰糖葫芦,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2)求一共有多少个冰糖葫芦用什么方法计算?怎么列算式?

(3)提问:为什么用加法计算?

(4)你想怎样算?

(6)课件显示——小蘑菇:我是十个十个地数,30,再数两个十,是40、50。小萝卜:3个十加2个十得5个十,是50。小辣椒:因为3+2=5,所以六0+20=50。

小结:我们的好朋友算得和大家都一样,在以后的计算中,你喜欢用哪种方法算就用哪种方法算。

2、教学“试一试”

(1)提问:刚才,我们提的哪个问题可以用减法来计算?

(2)你会列式计算吗?

(3)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30-20=10、

(4)提问:计算时你是怎样想的?

1、“想想做做”第1题

2、“想想做做”第2题

(1)出示第一组、第二组题让学生按组计算。

(2)出示第三组的第1题,让学生自己写出相应的第2题。

3、“想想做做”第3题。

在书上画线连一连,连好后同桌互相检查。

4、“想想做做”第4题

6、课堂作业

“想想做做”第5、6题。

这节课小朋友们积极思考,学到了很多知识。你有哪些收获?说给大家听听。学生回答,教师板书:30+20=

小组内讨论后,组长汇报讨论结果,教师板书算式的得数。

交流想法。

独立列式计算,说说想法。

学生自己出一组这样的题并进行计算。

方框里填数后,一人报得数,全班学生一起校对。

课题

(3)认识几十几

课型

新授

课时

一课时

教学

目标

1、通过操作实践活动,初步理解非整十两位数的意义,会按顺序数出100以内的数,会读、写非整十的两位数,会用学具表示这些数,知道这些数的组成。

2、继续培养动手操作能力、抽象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培养用数学的观念看周围事物和看日常生活的意识,培养与同学相互合作交流的态度。

重点

难点

理解非整十的两位数的意义,能按顺序写出100以内的数,会读写这些数。

正确数出“几十九”后面的整十数。

课前准备

实物投影、学生40准备根小棒。

师生教学互动过程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二、直观认识几十几

三、教学写数、读数和数的组成

四、巩固反思

五、总结评价

小朋友,今天我们来进行摆小棒比赛,比比谁摆得又对又快。

1、请小朋友们数出23根小棒摆在课桌上,看谁摆得又快又好。

〔让学生感到摆成2捆(每捆10根)和3根比较好,因为这种摆法能一眼看出是23根。〕

2、刚才老师说出23这个数让你们摆小棒,你们摆得都很好,下面让你们先摆小棒再说数,看谁能摆得对,说得对。

4、提问:3捆添上4根是多少?你怎么知道这是34根的?3捆添上9根呢?你怎么知道这些是39根的?

5、提问:三十九根添上一是四十,那么四十九添上一、五十九添上一……九十九添上一各是多少呢?

1、在计数器上拨珠,十位上拨2颗珠,个位上拨4颗珠。

2、提问:你知道现在计数器上的算珠表示的数是多少吗?谁能对照着计数器把这个数写出来?

3、提问:24中的“2”表示什么?“4”呢?24是由哪两部分组成的?

1、“想想做做”第1题

师:数一数我们教室里有多少个小朋友。

2、“想想做做”第2题

(1)请小朋友们5个5个地数。谁数对了就可以掉这些香蕉了。

3、“想想做做”第3题

4、“想想做做”第4题

读数,并说数意,然后在生活中找一找哪里有几十几的数。

5、“想想做做”第5~7题

小朋友,这节课我们认识了什么样的数呢?下课后再找一找在哪里能发现“几十几”的数,与同学或教师交流。学生在小组内相互交流摆法,比一比哪种摆法好,好在哪里。

讨论:三十九根添上一根是多少根?你能用小棒摆一摆,说一说吗?小组讨论后在班内交流。

让学生从四十数到一百,每人数给小组内的小朋友听。

一起把这个数读出来

让学生用计数器在小组内拨34和43,完成第30页例题的填空,然后进行“几十几”数的听写练习。

5个5个地从5数到100。

试着数一数,交流是怎样数的。

学生独立完成,同桌互相检查。执笔:祁文娟

课题

(4)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

课型

新授

课时

一课时

教学

目标1、经历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口算方法的探索过程,能比较熟练地进行口算。2、了解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3、培养用数学的观念看周围的事物的意识,培养同学之间的相互合作、交流的态度。

重点难点

1、理解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口算方法,熟练地进行计算。

2、知道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课前准备

教学挂图、计数器、小棒

师生教学互动过程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情境导入,自主学习

二、巩固练习,深化应用

三、总结反思

1、(出示挂图)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2、提问:根据图,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怎样列式?你是怎么算的?

教师介绍“加数”、“和”。

(2)一共有34个桃,筐里有30个,外面有几个?

你是怎么算的?

(3)一共有34个桃,外面有4个,筐里有几个?列式并说说算法。

介绍减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3、观察四个算式的特点,揭题: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

1、计算,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80+556-5062-296-90

3+502+8020+628-8

2、“想想做做”第1、2题

出示图。

3、“想想做做”第3题

根据下面的算式,你能想到其它三个算式吗?

①3+70②54-4

4、“想想做做”第4题

先根据表中第一行的名称说说左表用什么方法计算,右表用什么方法计算,然后算两张表中的得数,

5、“想想做做”第5题

6、“想想做做”第6、7题

今天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本领?一共有多少个桃?30+4=34

4+30=34

学生说说“4+30=34”中各部分的名称。

34-30=4

34-4=30

选择几题说说各部分名称

让学生说图意。

列出四个算式后反馈交流。

同桌合作练习,说出得数,反馈交流,说说是怎样想的。

填完后交流。

两分钟内完成,交流并请做得快的学生介绍经验

独立完成后交流想法。

课题

(5)练习五

课型

练习

课时

一课时

教学

目标1、复习认数方面的基础知识,进一步理解百以内各数的含义,强化数数能力以及运用数进行交流的能力。

2、能正确计算整十数加整十数或一位数,以及相应的减法。

3、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与学好数学的信心。

重点难点

进一步理解百以内数的含义,运用学过的数正确进行交流、表达。

课前准备

计数器、钟面、卡片

师生教学互动过程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复习巩固认数方面的基础知识

二、巩固解决问题的练习,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三、全课总结,课堂练习

1、第1题:看图及计数器,完成填空。

提醒学生仔细观察图。

2、第2题:

(1)十位上是5,个位上是0的数是()。

(2)个位上是8,十位上是7的数是()。

(3)十位上是(),个位上是()的数是()。

3、第3题:

1、第4题:

(1)出示表格

(2)要求学生说说怎样求出括号里的数。

2、第5题:

1、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2、练习:

(1)()个十和()个一合起来是()。

64里面有()个十和()个一。

98里面有()个一和()个十。

()个十是40.

(2)按规律填数:

5、10、15、()、()、30、()、()、()、()

2、4、()、8、()、12、()、()、()、()

50、60、()、80、()、()学生独立完成后,全班交流。

(1)让学生在两分钟内完成这题。

(2)交流:说说是怎样想的。

(3)学生计算。

(4)交流。

(1)学生独立计算。

(2)交流:让学生交流自己的解题思路。

学生独立完成后交流。

[NextPage]

课题

(6)数的顺序

课型

新授

课时

一课时

教学

目标1、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完成对“百数表”的整理,进一步理解100以内数的顺序、含义和排列规律,巩固数的读写。

2、运用操作活动,结合现实背景,了解“单数”、“双数”并进行简单应用。

3、在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探索规律,培养自主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并进一步发展数感。

重点

难点

1、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对100以内的数按顺序进行整理,并寻找规律。

2、自主探索规律和运用规律。

课前准备

1、实物投影;2、教师准备三张透明的“魔力框”(每个学习小组也准备一张)

师生教学互动过程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自主探索,整理百数表

二、小组合作,探索规律

三、巩固深化,应用拓展

四、总结

1、激趣导入:数学王国开运动会啦!数娃娃们排成了整齐的方队(出示百数表),请小朋友仔细观察一下,这些娃娃是怎么排队的?

追问:咦,方队里还有不少位置是空着的,你知道是哪些数娃娃还没来吗?

1、各小组展示百数表。

2、先请小朋友横着选几排数读一读,在小组内说说数娃娃的排列有什么规律。进一步启发:竖着看又有什么规律?斜着看呢?转弯看呢?把你发现的规律告诉小组里的小朋友!

3、①出示:用三种不同形状的图形分别在百数表里框出几个数。要求读一读,并找一找这几个数之间有什么联系。

4、提问引导:(出示带一个数的框)你能按照前面的表,猜出框里另外的几个数吗?

1、“想想做做”第1题

先出示分类标准:

(1)个位是5的数;

(2)个位是0的数;

(3)十位是5的数。

2、“想想做做”第2题

让学生弄清题目的要求。。

3、“想想做做”第3题

4、“想想做做”第4题出示挂图后,

提问:这节课小朋友学得高兴吗?你学会了哪些本领?发现了哪些奥秘?同桌学生相互说一说。

小组活动:边数数边填写,在书上完成百数表。

指着不同横排、竖排、斜排说一说。

在小组里照样子用“魔力框”框一框,交流自己的发现。

各小组自由选择一个标准,然后分小组活动,找出自己的好朋友,并把它们按顺序排一排,读一读。

独立完成,再交流各自的思考和体会

先填一填,再讨论。

课题

(7)比较数的大小

课型

新授

课时

一课时

教学

目标

1、经历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的过程,掌握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的方法。

2、进一步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知识迁移和抽象概括的能力。

重点难点

1、组织学生讲自己是怎样比、怎样想的,把生活经验上升为数学认识。

2、清楚地表述自己的想法。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或挂图

师生教学互动过程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二、合作学习,探索新知

三、组织练习,深化提高

四、全课总结

1、谈话:昨天,老师让大家回去了解家人的年龄,谁来汇报一下?

2、刚才×××小朋友说他爸爸是36岁,爷爷是63岁,那么你们知道谁的年龄大吗?

3、要比较年龄的大小也就是比较数的大小,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数的大小。(板书课题:比较数的大小)

1、出示挂图,教师讲述故事:

在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潮水退去以后,沙滩上露出了美丽的贝壳。一会儿,小松鼠、大白兔都捡了一篮贝壳。小松鼠数了数说:“我捡了38个贝壳。”大白兔数了数说:“我捡了46个。”小松鼠说:“我捡得多。”大白兔说:“我捡得多。”到底谁捡得多呢?你能给他们当一下裁判吗?

2、指名板书后读一读。

3、试一试(出示计数器)

(1)看着计数器把数写出来。(53、56;100、98)

(2)这两组数我们能比较它们的大小吗?(学生在书上完成)

1、“想想做做”第2、3题

2、“想想做做”第4题

(1)小组中每人写出1个个位是6的两位数,比一比哪个最大,哪个最小,去掉重复的,排一排。说说个位上是6的两位数一共有几个?是哪几个?

(2)小组中每人写出1个十位上是6的两位数,比比哪个最大,哪个最小?

3、“想想做做”第5题

4、“想想做做”第6题。

5、写数游戏:学生随意写一个数。

(1)以小组为单位从小到大排一排。(2)比30大比60小的数站起来排队。(3)个位是7的数站起来排队。(4)大于60的数站起来排队。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小松鼠、大白兔到底谁捡得多呢?为什么?请你把想法告诉你同桌的小朋友。

全班交流,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

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用符号表示3个数的大小关系吗?

独立完成,同桌检查。

课题

(8)多些、少些、多得多、少得多

课型

新授

课时

一课时

教学

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会用“多些”、“少些”“多得多”、“少得多”等词语来形容描述两个100以内的数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

2、通过活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并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重点难点

1、理解“多些”、“多得多”的具体含义;能够用“多些”、“少些”“多得多”、“少得多”来描述两个数的关系。

2、在具体的情境中体会数量间的关系。

课前准备

教学挂图

师生教学互动过程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二、综合应用,深化认识

三、全课总结,强化认识

1、情境出示:小猴、小猫在进行折五角星比赛。

师指着图说:“这是小猴折的,它折了34个,这是小猫折的,它折了38个。

2、提问:如果你是裁判,你会怎么说呢?

3、提问:还可以怎样说?

4、同桌互相说一说。

5、小兔看到小猴、小猫在折五角星比赛,它也赶来了。瞧,小兔折了74个呢!那小兔跟小猴、小猫比,怎样呢?

6、尝试应用

小兔和小熊来到果园里,看到了苹果树和梨树。小熊说:“苹果有50个。”小兔说:“梨的个数比苹果少得多。”梨可能有多少个?在你认为合适的答案下面打“√”。

7、小结延伸: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比较两个物体数量的多少时,可以用“多些”、“少些”“多得多”、“少得多”来描述它们相关的程度。

1、“想想做做”第1题。

2、“想想做做”第2题。

3、“想想做做”第3题。

4、“想想做做”第4题:小猴拿了50,小猫拿了45。他们会怎样说?小狗拿了85,小熊拿了40,他们会怎么说?

1、今天我们学会了什么?

2、那我们利用今天学到的知识来进行一次猜数游戏。师先示范,后学生同桌合作进行。小猫比小猴折的多些。

小猴比小猫折的少些。

小兔比小猴多得多;小猴比小兔少得多

说说想法。

交流想法:说说表格里三个数和已知数的关系。

小组活动,同桌拿数字卡片比一比,说一说。

课题

(9)练习六

课型

练习

课时

一课时

教学

目标1、复习认数方面的知识,比较数的大小。

2、运用操作活动,结合现实背景,了解“单数”、“双数”并进行简单应用

3、培养用数学的观念看周围事物及看日常生活的意识,培养同学之间相互合作、交流的意识。

重点难点

1、整十数加整十数及整十数加一位数及减法的计算。

2、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课前准备

小黑板

师生教学互动过程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复习比较数的大小

二、认识“单数”、“双数”

三、全课总结

1、第1题。

小黑板出示。

2、第2题。

引导学生。

3、第5题:

出示题目

帮助学生弄清楚“差不多”的意思。

1、第3题

(1)出示表格。教师示范在表格中依次圈3个双数,提出:你能照样子接着圈一圈吗?再把圈出的数读一读。

(2)启发思考:你觉得这些数有什么共同特点?没有圈出来的数呢?指出圈出来的是双数,没有圈出来的是单数。

(3)师举例让学生辨别是“单数”还是“双数”。

2、第4题

先指导学生弄清图意,特别是左右位置关系的相对意义。学生在书上填写。

交流想法。

独立完成。

交流想法。

说一说各自的判断和理由。

课题

(10)复习

课型

练习

课时

一课时

教学

目标1、复习认数方面的知识,比较数的大小。

2、培养用数学的观念看周围事物及看日常生活的意识,培养同学之间相互合作、交流的意识。

重点难点

1、复习认数方面的知识,比较数的大小,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2、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课前准备

小黑板、钟面。

师生教学互动过程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复习有关口算

二、复习数的组成

三、复习比较数的大小

四、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40+3040+350+77+50

40-3043-357-757-50

1、第1题。

2、第2题。

3、第3题:数数填填

出示钟面:钟面上每一大格里有5个小格。一圈共有多少个小格?

4、第4题。

1、第5、6、7题

2、第8题:游戏规则:在纸上写一个两位数,猜数,可以用太大了,太小了,大得多,小得多等来提示。先计算,说说对于每一组想法。

在书上填写,再交流。

交流数的方法,数一数,后填空。

先填,再交流想法。

说出判断的依据。

同桌游戏。

课题

(11)我们认识的数

课型

实践

课时

一课时

教学

目标

1、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学会用100以内的数描述生活中的事情;培养学生用数学的观念看周围事物和看日常生活的意识。

2、初步学会简单的估计,从而发展数感;初步获得一些数学活动的经验。

3、与他人交流,培养同学之间相互合作、交流的态度与能力;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重点难点

初步学会用100以内的数描述生活中的事情;培养学生用数学的观念看周围事物和看日常生活的意识。

课前准备

课件、每组一袋蚕豆、一袋花生米、一袋黄豆。

师生教学互动过程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活动探究

1、说一说。

(1)你会用100以内的数说一句话吗?

(2)说一说家中每个人的年龄。

(3)请两个学生互猜对方爸爸、妈妈的岁数。

(4)小明家有一个人,今年是64岁,这个人可能是谁?为什么?

2、猜一猜

(1)蚕豆和花生

老师说清楚游戏规则。

(2)黄豆

①先估计一下,如果像刚才那样抓一大把,大约有多少粒黄豆?为什么?并实践验证。

③实物投影出示三种实物各一粒,问:“抓一把蚕豆大约有几粒?一把花生呢?一把黄豆呢?为什么同样抓一大把,有的只有几粒,有的十几粒,而黄豆有60多粒?

(3)根据教师所抓物体的粒数猜物体

①刚才,小朋友抓把花生大约有10粒,如果老师抓一把大约有几粒呢?为什么?如果抓两把呢?

②现在老师又抓了一把东西,数数大约有十粒,担抓的不是花生,你猜猜可能是什么?为什么?

(4)桔子

①猜一猜这只桔子有几瓣?(个儿较大)②这只桔子又有几瓣?为什么?(个儿较小)

③学生很有可能猜:桔子个儿小瓣数就少,桔子个儿大瓣数就多。教师不给予答案,而是:“课后,小朋友吃桔子的时候留心数一数,说不定你还能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到时别忘了告诉老师!”

3、数一数

(1)刚才,咱们一起用“我们认识的数”说一说、猜一猜,小朋友说了这么多,新朋友小猴也忍不住想说几句,听!(课件出示图片资料,如:东方明珠塔高468米,一只青蛙平均每天吃700只害虫……)

(2)确实,我们的身边还藏着很多数。看,(出示教材第45页插图)有的小朋友数校园里的树,有的小朋友数有几级楼梯,还有的小朋友数从篮球场的一头到另一头有几步……在我们身边还有哪些地方也藏着数呢?你准备数什么?

(3)建议:先数一数,然后闭上眼睛想想刚才数的物体大约有多少。例如,像这位小朋友数从篮球场的这一头到那一头走了42步,数好之后,小朋友可以回过头去看看42步大约有多远。请小朋友把数到的、了解到的生活中的数写下来,下次再说给全班小朋友听。小组交流。

同桌模仿上述两个学生进行互猜活动。

学生活动,讨论:为什么一把花生米比一把蚕豆的粒数多?

学生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来说明。

学生在音乐声中小组活动。

《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谁的红果多》教案》一文就此结束,希望能帮助您在小学教学中起到作用,如还需更多,请关注我们的“小学一年级的数学教案”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