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小学教案 > 导航 >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及教学1500字(通用11篇)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发表时间:2023-02-04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及教学1500字(通用11篇)。

厚德,示学生做人之本。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教案是不可或缺的。教案放在讲台之上,偶尔翻阅一下,可以提示教师循序教学,防止上课时手忙脚乱,哪里有教案模板可以参考?下面的内容是88教案网编辑为大家整理的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及教学,希望能为你提供更多的参考。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及教学 篇1

教学时间:

教学内容:练习八7-13题

教学目标:

知识:进一步巩固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两位数加减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能力: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

德育:教育学生做题要细心

教学重难点:巩固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两位数加减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突破方法:讲解法、练习法

教具:小黑板、投影机、

教学过程

1、口算

21+738+152+352+3042+40

21+7038+1062-210+2036+40

67+3070+1027+6034+3040+55

2、40+7=8+30=32+7=20+30=

71+7=35+30=

3、数学书第32页第13题

4、在()里填上适当的数

40-()>3510+()<820+()<28

5、填()

28+6=8+()+()=()

7+36=7+()+()=()

6、在()中填上合适的数

35+4=()3+52=()

7、计算

50+30+2080-20-3030+6+50

87-30-756-6+404+90+2

板书设计:第六节:练习课

40-()>3510+()<820+()<28

28+6=8+()+()=()

7+36=7+()+()=()

教后经验与失误分析: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及教学 篇2

学习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二册解决问题(P72-73)

学习目标:

1、使学生初步学会解答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几的应用题。

2、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实际操作能力及初步分析和推理能力。

3、通过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3、让学生经历自己提出问题、自己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4、生活情境的模拟教学,使学生体会到生活数学无处不在,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习重难点:理解并解决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几的应用题

学习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习过程:

一、复习旧知,作好铺垫

1、看一看

师:你看到这副画,想说什么?

生:一和同样多。

师:你怎么知道是同样多?

生1:有5个,也有5个。

生2:和一个一个可以相对的。

师:小朋友都回答的非常好,给你们小组各加一颗五角星。(学生回答对了问题教师要及时给该小组加五角星。)

2、摆一摆

请小朋友们拿出你们的学具,第一行摆5个,第二行摆7个

看着你摆的图,谁能提数学问题。

生1:比少几个?

生2:比多几个?

师:同学们真聪明。今天咱们进一步来学习这种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几的问题。板书课题: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少几

二、创设情境,巩固练习

师:今天森林里在召开动物们的运动会,老虎大王邀请我们小朋友去当裁判,大家想不想去,好!那我们一起去看看他们在比赛哪些项目?

1、跳绳比赛

小白兔和小猫在比赛跳绳,我们看看谁能赢?

小白兔比小猫多跳了下?

小猫比小白兔少跳了下?

2、采松果

两只松鼠在比赛采松果,哪只松鼠采的更多呢?

3、钓鱼比赛

三只小猫每人拿了一只水桶,一根鱼竿,你猜它们在比赛什么?

对在比赛钓鱼,它们可认真了?我们赶紧去看看!

看着这幅钓鱼图,你能提出哪些问题?小组比赛,哪一组问题提的多,答的好,就能获星级小组!

小组讨论汇报情况,教师及时评价鼓励。

三、自评总结

现在我们来看看各小组得到了多少五角星,哪一组最少,哪一组最多?

你根据各小组的五角星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如:第一组第二组第三组第四组

生:第一组比第二组少1个;第四组比第三组多个,比第1组多2个

四、课堂作业

P73做一做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及教学 篇3

教学目标:

1、通过数数、比较等活动,掌握比较多少的方法,借助情境,初步体会一一对应的思想。

2、认识符号>、<、=,知道它们的含义,并能用符号来表示比较的结果。

3、培养学生初步判断、分析及处理问题的能力,初步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难点:

学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认识>、<、=的含义,道用词语和符号来表示10以内数的大小。

教具准备:

教学课件、各种动物头像图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小朋友们,一年一度的动物大聚会就在今天,好多小动物都来到了动物乐园,它们要在这里举行盛大的宴会,可热闹了!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课件出示情境图动物乐园图)

二、发现问题,自主探索。

1、数一数

师:动物乐园的动物真多呀,你从图中发现了什么?它们分别有几只?请小朋友们自己在心里数一数,一会儿我们来汇报汇报。

生:我看见有4只小熊,有5只小白兔、我看到小猴是3只、有4只小鹿、还有2只小鸟。(生汇报的时候,教师在黑板上贴出1只动物图片,并板书相应的数量。)

师:你们数的这么快,是怎么数的呢?把你的方法在小组里跟小朋友交流一下。

生1:我是手指着小猴一个一个数的。

生2:我是用铅笔点着小兔子,一只一只数的。

生3:我是按从左到右的顺序数的。

生4:我是按从上到下的顺序数的,树上一只小猴子,洞里一只小猴子,还有一只小猴子在地上跑。

生5:我是数一个就在旁边做个记号。

师小结:大家用不同的方法数出了每种动物的只数,真不错,学习数学就应该掌握方法,学会有序观察。

【设计意图:关注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比获得一个具体结果更重要。教师不仅注意到学生数的结果,更重要注意到了数的方法,学生介绍了自己很多的方法,有的学生按一定的顺序也有的学生作一个记号,教师及时给予肯定。】

2、说一说,摆一摆,比一比

①学习=师:老师要为小动物们发奖了,老师手中有4朵红花(教师拿出4朵红花),要送给一种小动物,要每种小动物都能得到一朵,你认为送给谁最合适?

生1:给小白兔,小白兔最可爱。

生2:4朵红花5只小兔,有一个小兔得不到会伤心的,应该给小鹿,小鹿正好有4只,一人一朵不多也不少。

生3:还可以给小熊,小熊也是4只,一只小熊一朵正好。

生4:小鹿也有4只,给小熊也行。(发现小熊和小鹿的数量是一样的,引出比较小熊和小鹿)

师:怎么才能清楚地看出小熊和小鹿的只数一样多呢。

生:一个对照一个来帖,演示。

师:恩,很不错,这就是一一对应的方法,一只小熊对应一只小鹿

师:小熊和小鹿一样多,一样多还可以怎么说?

生:也就是同样多(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同样多的意思)。

师:怎样用一个算式表示小熊与小鹿一样多呢?

4和4是一样多的,我们用一个符号来表示:等号。同时板书:4=4。

讲解:这个式子读作4等于4。(齐读2遍)等号表示一样多,所以这两横很平,而且还一样长。写在田字格的中间,我们一起来写一写,(学生书空)表扬看得认真的孩子:只有看得认真才能写得漂亮。

请学生观察周围,写出类似的算式,并说说表示什么,学生写出6=6、3=3、

②学习>

刚才我们比了比小熊和小鹿,让我们再来比一比其他的小动物吧。

生:小兔和小鸟比。(让我们请上小兔和小鸟,变说边摆)

师:它们谁多?谁少?你是怎样知道的?

生:小白兔有5只,小鸟有2只,一只小白兔对应着一只小鸟,小白兔还剩下一些,小白兔比小鸟多,也就是5比2多。我们用一个数学符号来表示就是:5>2。

引导学生正确读:5>2读作5大于2,表示5比2多。指导学生书写>。开口对大数,尖头对小数。领学生齐读。一列排读,男生读,女生读。

【学生第一次接触大于号,感觉较难,教师引导学生积极动脑,大胆创想,把形和义结合起来,学生便于记忆,理解深刻,为学习小于号作下铺垫,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③学习<

师:5只小白兔比2只小鸟多,还可以怎么说?

生:2只小鸟比5只小白兔少。

师:2只小鸟比5只小白兔少,又可以怎样来表示呢?

生:2小于5。

师:这位小朋友说得真好,小组讨论一下用什么符号来表示2小于5。

生:用<

师:为什么用这个符号表示?

生:我认为大于号和小于号一定相反。

教师及时给于肯定,让这位同学领读一遍,作出板书:2<5,读作2小于5。

强调小于号的写法,并指导书空。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及教学 篇4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初步认识钟表的面,借助已有的生活经验,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通过交流、合作、学会认读整时。初步建立时间观念。

能力目标:通过观察、讨论、比较等活动,培养观察能力和探究合作的学习意识。

情感目标: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结合日常生活作息时间,培养珍惜时间的态度和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准备:

教具:自制课件,实物钟。

学具:每人一个学具钟。

三、教学重点:充分认识钟面的外部构成,掌握认读整时的方法;

教学难点:正确说出钟面上所指的整时。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发学习愿望。

1、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请来了一位好朋友,想知道他是谁吗?蓝猫给大家带来了几个谜语,请在家猜一猜。猜猜它是谁?

2、钟表王国的兄弟姐妹可多呢,你们想去钟表大世界看看吗?(课件出示各种不同的钟表)

3、喜欢这些钟表吗?那我们现在就和他们交朋友吧!(板书课题)

4、你已经了解了有关钟表的哪些知识?你还想和小伙伴交流有关钟表的哪些知识?(学生自由说)

(二)联系生活,感知钟表面。

请同学们拿出你们的钟表,仔细观察一下,钟表面上有些什么?请你用你自己喜欢的方式向你的同桌交流你对钟表面的认识情况。

学生汇报(得以下答案):①有1~12个数字(点击闪烁)。②有2根指针,长针和短针。(点击闪烁),配有画外音:我的身子长,我叫分针,我的身子短,我叫时针。③若有学生汇报发现时针和分针走的方向是一样的,课件就演示。

(三)依托经验,自主探究,认读整时、半时。

1、刚才同学们认识了钟表的面,那钟面上所表示的时间又该怎样认呢?请同学们看图:

(1)(出示课件4)图上的小朋友在做什么?她几点起床的?你是怎么知道的?

(2)7点怎么表示?平时我们说的几点是口头语,正确的书面用语是几时板书:7时。这是整时的第一种表示方法。

(3)桌子上放的是什么?电子表上是怎么显示的是几时?你在哪还见过这样的表现形式?(板书7:00)

(4)这是整时的第二种表示方法叫做电子表示法。

3、师:老师这里有几个钟表(师在黑板上贴出相应的3个钟面)。请同学们和你的小伙伴说说钟表上表示的时间。(分组交流、讨论、在同伴的合作中学会看整时)。小组派代表给全班同学说一说,你们是怎样认这些钟面上的时间的?

生汇报。(学生互相评价),师引导。

4、仔细观察,整时的钟面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汇报:得出结论。(生评价)

5、结论: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整。

三、反馈练习

1.刚才同学们已经认识了钟面,现在就让我们来做一个找朋友的游戏吧!带头饰整时的两种表示方法,让时间相同的小朋友拉手做个好朋友。

2.屏幕依次出示小明的一天的生活情景图:

仔细观察这些图,请你说一说小明什么时间在做什么,你是怎样看钟面上的时间的。

3.连一连课件(课件8)为什么同样是9时,人们却做不同的事呢?(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七)全课小结

师: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师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很多有关钟表的知识,希望你们今后能用好时间,珍惜时间,做时间的小主人。

板书设计:

认识钟表

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及教学 篇5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和设计图案的活动,进一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

2、发展动手操作能力、空间想像力和创造力。

教学重点:

欣赏和创造图形美。

教学难点:

能正确判断和拼组相同图形。

教学准备:

10小棒,P40主题图,P41想一想图。

教学过程:

一、欣赏图案。加深对图形的认识,体会图形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1、出示P40主题图,提问:

(1)你看这些图案像什么?

(2)你觉得这些图案美吗?

2、引导观察,提出要求:你知道这些图案是由哪些图形组成的吗?请和同桌说一说。

3、引导交流。

(1)谁来说说看。

(2)你还有什么不同意见?

(3)看到这些图形组成的图案,你有什么体会?

4、提出要求:你能数出这些图案里有多少个正方形和三角形吗?请自己数数看,再和同桌交流。

5、引导汇报并提问:你还能从中找到一些拼成的图吗?

二、寻找图案。进一步体会图形在生活中的美化作用。

提出要求:请观察你的身边,互相找一找、说一说你在哪里发现了什么图案?是由什么图形组成的?它有什么作用?

(设计意图:对于图形的认识,从生活中熟悉事物的形状引入,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

三、想一想,涂一涂。学会用图形进行装饰,巩固对图形的认识。

1、P41练习1。这道题有四组图案,你能说说这四组图旁边,各有一个什么图形吗?它有什么作用?(听回答,贴出相应的图形)

2、提出要求:请你从每组图案中,分别找出这四种图形。并像第一幅图那样,用不同颜色涂一涂。看谁找得准,涂得美。

3、引导展示、交流与评价。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自己动手尝试,并让学生充分交流,在交流中加深学生对平面图形的再认识。)

四、摆一摆。拓展思维,进一步提高对三角形和正方形的认识。

1、谈话引入。

2、提问:谁来说说,摆一个三角形要用几根小棒?为什么?那摆两个三角形呢?3个呢?

3、提出要求:请用小棒分别摆1个、2个、3个三角形。比一比,看谁用的小棒最少?小组内评价。

4、提问引导交流。

5、试一试:你能用10根小棒摆出几个正方形?小组内交流评价。

五、本课小结。

(设计意图:随机进行小组评价,及时了解学生对本节课内容掌握的程度。)

第三课时

动手做(二)

教学内容:P42~P43主题图,试一试,拼一拼,练一练。

教学目标:1、通过折纸、剪拼等活动进一步认识平面图形。

2、能对简单图形进行分解和组合。

3、发展空间观念。

4、培养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能在具体活动中学会分解、拼组图形。

教学难点:学会将图形平均分解的方法。

教学准备: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彩纸、剪刀、胶水。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出示道路交通标志的画面。

2、提问:在这些交通路标上发现了什么?

3、这些简单的图形组合起来可以变成很多美丽的图案。(出示由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组成的机器人、汽车、房子等图案?)你看到了什么?

(设计意图:从生活中的图形引入课题,既提高了学生学习的趣味性,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动手操作,探索新知。

1、学生独立探究(操作体验)。

(1)折一折:你能把一张正方形纸片折成大小、形状相同的两部分吗?你有几种不同折法?

(2)学生操作,汇报不同的折法。

(3)剪一剪:将折好的正方形沿折痕剪成大小相同的两部分。

(4)说一说:你把这个正方形剪成了大小相同的两个什么图形?(板书)

2、小组合作探究(讨论分析)。

(1)提出要求:你能用同样的方法将长方形折成同样大的两部分吗?看看有多少种不同的方法,在小组里与其他同学一起讨论一下。

(2)学生小组汇报不同的折法。

3、动手操作(用基本图形拼出更有趣的图形)

(1)拼一拼:用刚才折、剪下来的基本图形,组合拼出P42拼一拼中的图形。

(2)说一说:是用哪些基本图形拼成的。

(3)试一试:你还能拼出别的图形吗?

三、拓展想象,自由拼组。

1、小组合作自由拼出你们喜欢的图案。

2、小组代表说一说你们组拼的主题是什么?

3、学生互相欣赏展示拼出的图形。

(设计意图:在学生充分欣赏各种图形组成的图案的基础上,让学生动手设计,合作交流,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和想象力。)

四、本课小结。

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你还想知道平面图形的哪些知识呢?

第四课时:

动手做(三)

学习目标:

1、通过用七巧板拼图的活动,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进一步熟悉学过的平面图形。

2、发展空间观念、动手操作能力和创造力。

学习重点:认识、辨认各种平面图形。

学习难点: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拼图。

学习准备:每位学生一副七巧板

学习过程:

一、七巧板的历史

师:你们听说过七巧板吗?玩过七巧板吗?那知道七巧板的历史吗?

教师进入搜狐网站,搜索七巧板,进入历史七巧板的电脑绘画--七巧板,向学生介绍历史和故事。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自然的状态下进入学习状态.)

二、认识七巧板

1、师出示彩图七巧板,仔细观察,说说七巧板由哪些平面图形组成,重点认识平行四边形。

2、拿出学具,把散乱的七巧板照图编上号,再拼成一个正方形,在小组内说说:⑴其中由几个正方形,几个三角形?⑵哪些图形比较大?哪些图形比较小?⑶哪几个图形一样大?

3、交流。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观察、合作、交流的能力.)

三、拼一拼

1、师:你能用七巧板中的图形拼出正方形、三角形吗?

2、拼一拼,鼓励学生尝试用多种方法拼出正方形和三角形。

(设计意图:在拼的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图形的构成.)

四、拼图练习

1、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拼出后,说说图形像什么。

2、指名一生讲述守株待兔的故事,三人小组拼一拼这个故事。

3、拼图创造。

师:发挥你的想象力,用七巧板拼出一个你最喜欢的图形,并展示给同学。

五、课堂总结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给自己打打分?

(设计意图:通过拼摆图形,建立表象,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想象力.)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及教学 篇6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下册第93页统计。

教学准备:

教师:相关图片二张,课件。

学生:相关题卡一套。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小动物吗?今天朱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只非常可爱的小动物,你们看是谁呀?(出示课件:小鹿站在一座房子的前面。)你们听,小鹿跟我们打招呼啦:

(小鹿):大家好,我叫欢欢,今天是我的生日,我邀请了许多好朋友来为我庆贺,你们想认识它们吗?

师:欢欢的好朋友马上就要到了,让我们来瞧瞧它们都是谁呀?看,它们来了。(课件出示:4只小猪,5只小象,6只小猴,3只小马。注:以上动物以打乱顺序出现,如:先出现一只小猪,再出现一只小象等,而且每一只动物在最后都进入小鹿的房子里,同时为不使学生感到无聊,还在小动物出现的过程中配上了欢快的音乐。)[二、引出统计的必要性,并经历统计过程

师:欢欢的好朋友都是谁?(学生说)

师:那你们看清楚它们各来了几只吗?(学生肯定说不清楚)

师:那好吧,老师再把刚才小动物来的过程放一遍,不过,这次你们可要看清楚它们各来了几只。(再次放课件)

师:现在你们看清楚了吗?谁先来告诉大家?(学生汇报)

师:看来光靠数还不行,那你们说该怎么办呢?(得出可以用记的方法)

师:你们的意思都是说不用数,用笔来记,是吗?现在,我们就准备用笔来记一记,可是该用什么方法来记呢?(学生说,出现的可能方法有:用、○、□、△记录,有用写数的,还可能有用画花或正字统计法的。)

师:同学们都想到了用各种各样的符号来进行记录,其实在日常生活中,还有一种方法也挺实用,那就是正字记录法。(出示用正字记录的图片)你们知道一个正字有几笔组成,现在我以小象为例,如果来了一只小象就写一笔,再来一只就再写一笔,写完5笔,就再写第二个正字,写完后数一数,一共有几笔,就表示一共来了几只小象。(边解释边课件演示)

师:现在我们有了这么多的记录方法,如果老师再给你们放一遍小动物到来的过程,相信你们肯定都能用自己的方法得出它们各来了几只,你们说是吗?(学生准备,完后,再次放小动物到来的课件。)(教师巡视)

师:请不同记录方法的学生把记录的作品拿上来展示,并要求说一说是用什么方法记录的?记录结果是多少?(请一学生汇报)

师:大家和他的记录结果一样吗?

师:那请与他记录方法不一样的同学把你记录的纸片给老师。(教师展示学生用不同记录方法记录的作品)

师:同学们真棒!能用各种符号记录每一种动物的只数。大家知道吗?刚才我们用这些符号记录每种小动物的数量,这个过程,我们其实就是在进行统计

(二)情感目标:

1.借助生动、形象的情境,激发学生参与统计活动的兴趣。

2.培养学生初步的统计意识。

学习重点:

使学生学会用简单的符号进行记录的统计方法,认识简单的统计图表。

学习难点:

引导学生通过合作讨论找到切实可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及教学 篇7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上册P17-18

教学目标:

1、通过数数、比较活动,体验多少的比较方法。

2、认识符号〉、〈、=,知道它们的含义、读法和作用,并能用符号来表示比较的结果,建立符号感。

3、使学生初步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点:.认识符号〉、〈、=,知道它们的含义;掌握比较多少的方法。

教学难点:会用〉、〈表示比较的结果

教具、学具准备:课件、图片学具、﹤、﹥、=和1-5数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发现问题

1、课件演示:小猴子分水果场景

师:今天,小猴子们摘了很多水果,忙坏了。我们看看有几只猴子?它们摘了什么水果,各有几多少?

2、汇报交流。

3、动手操作。

(1)摘了这么多水果,三只小猴子该怎么分呢?你能帮帮他们吗?

(2)让学生摆出图片学具表示数量,设疑激趣:摘了这么多的水果,到底哪一种水果比较多,哪一种水果够分,哪一种水果不够分,老师很想知道,你们想知道吗?那我们来比一比看。

①小组讨论:可以把谁和谁作比较?怎么比?比的结果是什么?

A、独立思考

B、小组交流

C、全班交流

②汇报。根据学生的汇报,可能出现的三种情况:和同样多;比多;比少。

(教学设想:借助小猴子分水果的场景引入新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自觉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去。)

二、探究新知,解决问题

1、认识等号。(研究第一种情况)

(1)把小猴和水蜜桃做比较。

师:把水蜜桃分给小猴,够分吗?你是怎么知道的?

(数的方法来比较。用摆的方法进行比较)

(2)展示学生各种不同的摆法,比出好的,将学生引导到用一一对应的方法进行比较。(课件出示)

(3)、认识=

小猴有3只,水蜜桃也有3只,我们就说小猴和水蜜桃的数量同样多,3和3同样多,要用什么符号来表示呢?(大部分学生都能说出等号)课件出示3=3读作:3等于3

等号

(4)找找课室里还有谁和谁同样多,几等于几?

(5)举例:除了3=3,4=4以外,你还能举出别的例子来吗?根据汇报,师板书。(1=1,5=5......)看黑板上这些算式,你发现了什么?(等号两边的数一样)两边相同用等号

2、认识、(猴和香蕉比、猴和梨比......)

(1)认识。

①猴子分香蕉,够分吗?你是怎么知道的?

(根据学生的回答,课件出示一一对应的摆法)......

②引出大于号。

师:3比2多,在3和2的中间要用一个什么符号表示?等号行吗?我们把这个等号变一变,课件动画演示等号变大于号:把等号左边的口张大点,右边的口变小点,就成了大于号。(让学生体会到符号之间的联系)

③这个式子32怎么读?(3大于2)。用手势帮助我们记住大于号,课件演示:把右手食指和大拇指撑开,形成一个大于号,大口朝左大于号。

(2)认识小于号。

①猴子分香蕉,够分吗?你是怎么知道的?

(根据学生的回答,课件出示一一对应的摆法)...

师:3比2多,用表示,那么3比4少,应用什么符号表示?课件动画演示:把大于号转个180度就是小于号。

的名字叫什么?(小于号)这个式子怎么读?34(3小于4)。课件:我们用左手表示小于号,撑开食指和大拇指,大口朝右小于号。

(教学设想:让学生尝试按自己认为的标准分一分,并提出质疑,既发散了学生的思维,又调动了学生的多种感观的能力,使学生在做中学到了数学。)

三、练习与拓展

(1)练习使用<>书本P17练习

师:小白兔分萝卜的结果怎样?小朋友们能不能自己完成?请同桌交流:说一说几大于几?几小于几?课件逐一出示

(2)引导发现:开口朝大数,尖尖朝小数。

观察这些算式,用大于号和小于号时你发现了什么?(之后教师引导学生编顺口溜:大口朝大数,尖尖朝小数,大口朝左大于号,大口朝右小于号,两边相同用等号。)

(3)揭题:我们今天认识了、,=这三个好朋友。(出示课题)(4)课件出示书P18做一做第1题。1.左图:两边各有几只灯笼,谁多谁少,几大于几?

2.右图:两边各有几只猴子,谁多谁少,几小于几?

学生独立填写,教师巡视,再讲评。

(5)游戏:排排队。请5位学生上来当数字娃娃1、2、3、4、5,小朋友们,你们能给它们排排队吗?

①按大小排队。(学生可以用数字卡片自己摆摆看,再交流)

②谁最大?谁最小?你能选出其中两个数比大小吗?(每个学生用﹤﹥摆摆看,看谁想的多?再上台汇报。)

(教学设想:多种形式的练习、游戏,让学生在玩中学,乐中思,比中做。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问题,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四、总结:今天我们学了什么知识?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刚才我们学习了比大小,下课后大家观察一下我们的教室,或者回家看一看哪些东西和哪些东西可以比的?谁和谁比?几大于几?几小于几?几等于几

(教学设想: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去发现数学。)

教学反思:

1、整节课条理清晰。

2、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让学生自己去体现,去探索。

3、整节课较多的调动学生多种感观参与活动,让学生在玩中学,乐中学,比中学的乐趣,注重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去发现数学。

4、练习题量、形式方面有待改善。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及教学 篇8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了解上、下的基本含义,会用上、下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2.使学生形成辩别一定的空间方位能力。

3.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4.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页。

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学生准备水彩笔、图画纸。

教学设计

谈话导入

小朋友们,这个学期老师给你们请来了两位新朋友,他们是数学王国里的小精灵聪聪和明明,你们愿意和他们成为朋友吗?(愿意。)现在我们就和聪聪、明明一起步入神奇的数学王国吧!

聪聪问我们:鼻子下面是什么?

学生指并回答:鼻子下面是嘴巴。

嘴巴上面有什么?(可以是鼻子,眼睛等。)

小朋友们说的真好,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上、下。(板书课题:上、下)

[用学生熟悉的事引入课,为进一步感知上、下打下良好的基础。]

探究新知

1.举出生活中有关上下的例子。

师:你能举出生活中有关上、下的例子吗?互相讨论一下。

[联系生活激发儿童兴趣,用生活中熟知的常见事例感知上和下的关系。]

学生可能会说:课桌上面有什么,黑板上面有什么,我们教室在二楼,楼上面是几班,楼下面是几班,等等。

师:生活中有关上、下的例子有很多,你们说的都很好。

2.观察画面体会上、下含义。

师:小朋友们,你们听说过南京长江大桥吗?谁知道南京长江大桥是什么样子的?你们想不想知道?今天老师就带你们到南京长江大桥去开开眼界,想去吗?

多媒体课件出示主题图。

师:请朋友们仔细观察,你都发现了什么?你想告诉大家什么呢?

学生可能会说:图上有火车、大卡车、轮船、白云等。还可能会说:火车的下面有轮船,汽车在火车的上面等。

只要学生描述的比较清楚都要给予表扬、鼓励。

[教师用激励性的语言,使学生敢说,敢想,促进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态度和知识技能。]

师:你们真了不起,发现了这么多,那谁能说出,汽车的下面有什么?

可以是火车、轮船、江水、桥墩等。

[进一步感知上下关系,并能用语言表达出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师:你们想问什么呢?

学生提问题,其余同学解决。

3.打开书,把第1页空白补充完整。

活动

1.拍手游戏。

a.师发口令,上、下拍手。

b.听反语,师说上生在下面拍,师说下生在上面拍。

2.小组活动。

小组长发口令,其余小朋友动手摆,如把语文书放在数学书的上面,把文具盒放在语文书的上面。

3.画一幅自己最喜欢的能表示上、下关系的画。

[通过趣味练习,既联系了学生的实际,又突出了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尤其是画一幅自己喜欢的又能表示上下关系的画,既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又增添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小结

今天你们学会了什么?高兴吗?你们还知道哪些有关上、下的知识?

教学设计说明

这是新学期第一节数学课,给小朋友们介绍数学王国里的小精灵聪聪和明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通过鼻子下面是什么?嘴巴上面有什么?这些问题,使学生以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初步感知上、下的基本含义。

在新知部分,注重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举出生活中有关上下的例子,进一步感知上下的基本含义,同时充分运用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仔细观察,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充分以学生为主体,激励学生探求新知的欲望。最后又通过数学游戏,动手摆、画自己喜欢的画等在实践中充分巩固了新知,培养了学生综合素质和多项技能,同时也增加了学习数学的乐趣。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及教学 篇9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29页及第30页练习四第1、2题。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通过观察和实践活动,使学生初步理解0的两种含义;规范0的写法,使学生能够较整洁地书写0。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合作、探究能力,认真书写的好习惯。

*情感目标:通过紧密联系生活的活动,激发学生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事物产生好奇和兴趣,让学生认识到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

教学重点、难点:体会0的两种含义。

教具、学具准备:课件、直尺、0~5的数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活动激趣。

师:大家有没有玩过吹泡泡的活动?现在我们一起来玩一玩好吗?(请两名学生分别来吹泡泡,其他同学帮忙数一数,看他吹了多少个。)

2、设疑引出0。

师:刚才他们吹了这么多的泡泡,现在到哪里去了呢?(破了)泡泡都破了,一个也没有了,可以用哪个数字来表示?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有关0的知识。(板书:0的认识)

[设计意图:利用学生喜欢的吹泡泡活动,调动学生的兴趣,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让学生的注意力迅速集中起来,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

二、在活动中体会0的含义。

(一)理解0表示没有的意思。

1、观察发现。

师:大家知道小猴子最喜欢吃什么?(桃子)今天,它发现了一盘桃子,[出示主题图(1)]可高兴了!看,盘子里有几个桃子,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板书2)。看看接着发生了什么事?[分别出示主题图(2)、(3)]

猴子吃了一个,还剩下1个桃子,用1表示(板书1);它又吃了一个,盘子里一个桃子出没有了,用0表示。(板书0)

2、小结。

0和我们以前学过的数字1、2、3、4、5一样,也是一个数,它表示没有的意思(板书:没有)。像刚才这样一个泡泡也没有,一个桃子也没有,都用0表示。

[设计意图:创设吹泡泡和小猴吃桃的情境,引出一个泡泡也没有,一个桃子也没有,应该用什么数字表示呢?学生在已学数字中已无法找到,从而引起认知的冲突,要用一个新的数字0表示。]

3、说一说。

大家想一想生活中有哪些事物可以用0表示没有的意思的?

[设计意图:联系生活实际,寻找生活中的0,从而加深对0的认识和理解。]

4、反馈练习。

看图填数。练习四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并说一说第三个括号里为什么写0?

()()()

(二)理解0表示起点的意思。

1、跑步比赛,体会起点。

(1)第一次:一个学生从0度线开始跑,另一个学生从中间开始跑。(进行思品教育:要遵守游戏规则,这样才公平。)

(2)第二次:两名学生都从0度线开始跑。

(3)引出0的另一种含义:表示起点的意思。

师:(教师指着0度线)刚才大家说从这里开始跑才公平,那么这条0度线表示什么意思?(板书:起点)

[设计意图:越是身边的数学越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一环节的设计遵循低年级学生的特点,将知识教学融于有趣的跑步比赛活动中,以动促思,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玩,主动获取知识,使学生加深对这一知识的理解,体会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

2、观察直尺,加深认识。

(1)让学生观察尺子上的数字,你发现了什么?把你的发现跟你的同位说一说。

(2)汇报发现的结果。

(3)反馈练习:

A、填一填。

B、让学生顺数、倒数。

C、学生看尺子提出问题并请同学回答。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数一数、提问题,既加深0表示起点的意思,又培养学生的数感,加强对数序的理解。]

3、排一排。(完成课本P30练习四第2题)

(1)让学生拿出0-5的数字卡片,与同位一起按一定的顺序排一排,看哪个组合作得又快又好。

(2)汇报。(鼓励不同排法的学生上台展示。)

[设计意图:灵活地运用教材,以动态的形式完成练习,鼓励学生的多样思维]。

4、说一说。

寻找生活中0表示起点的事例。

[设计意图:促使学生再一次有意识在将数学知识与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三)、小结。

今天我们认识了0的两种含义,既可以表示没有,也可以表示起点的意思。

[设计意图:把要学习的知识融入到生动活泼的生活情境中,不仅有利于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更有利于学习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产生喜爱数学的情感。]

三、教学0的书写。

1、师:我们已经认识了0,你觉得0像什么?

2、教师示范写0,边写边说明笔顺:从上到下,从左往右,起笔收笔要相连,成椭圆形。

3、学生书空。

4、学生在书P29的小方格写0。比一比谁写得好,写完的同学在你认为写得好的0下面打,同桌互相欣赏评价。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客观、公正评价、欣赏他人和自己的意识。让学生自己评价自己的作品,并和同桌互相交流,欣赏对方。这样不仅认识到自己好的一面,同时也利于找出不足并进行弥补。]

四、看书质疑。

五、巩固练习,加深理解。

1、填一填。

师:大家学得真好,想跟小猫一起去钓鱼吗?我们要经过一条小路,要准确地说出石块上的数字才能过去。

2、数一数、比一比。

(1)数一数。

来到小河边,看,这里的风景多美啊!请同学们数一数这里的事物分别有多少,用什么数字表示。(学生在练习纸上完成)

(2)比一比。

让学生从以上的数字中随便选两个比一比大小。

[设计意图:把练习与小猫钓鱼的事情相结合,让学生在具体的情景中进一步巩固数数、数序、比较等的知识,使学生体会数学是实在的、有具体意义的。]

3、游戏:猜一猜我是谁。

(1)、

(2)、

(3)、

(4)、

(5)、

(6)

(7)拓展练习。

[设计意图:这是一个巩固与拓展性的练习,层次分明,利用生动、有趣的动物,不仅再一次调动学生的情绪,激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进一步巩固了所学知识。同时使不同层次的学生从中体会到成功的快乐。]

六、全课总结,拓展延伸。

师: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今天我们又认识了一个新朋友0,知道它可以表示没有和起点的意思。课后请同学们做个生活的有心人,留心观察,看看生活中哪些地方能见到它、用到它,好吗?

[设计意图:让学生回顾一节课的收获,既是对本节课所学知识的整理,又锻炼了学生自我总结、自我评价的能力。同时提醒学生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养成从生活中发现、学习数学的习惯。]

板书设计: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及教学 篇10

教学设计:

一、生活质疑,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每人都有自己的生活规律,你们能说说自己的一些作息时间吗?(学生汇报,教师板书有关的时间)

看来同学们都能用我们用过的整时或用几点半表示时间,还有的同学用像7:20这样的时间来表示。你能从表面上正确读出这样的时间吗?请同学们看这是小红同学的午饭时间。你知道是多少吗?

同学们对这一时间有不同的看法,那么怎样才能正确的读出这样的时间呢?这节课我们就来进一步认识几时几分这样的时间,好吗?(板书:认识时间)

二、自主探究学习:

1、认识钟面:

要认识这样的时间,首先我们要了解钟表面,请同学们仔细观察钟面或手中的学具钟面,相互说一说,你看到钟面上有些什么?

(小组观察汇报:钟面上有时针和分针,有12个大格,每个大格里有5个小格,有12个数。)

2、认识几分:

同学们都知道:时针是用来记时的,分针是用来记分的,你知道时针走多少是1时?分针走多少是1分吗?

时针走一个大格是1小时,分针走1小格是1分。

分针走一大格是几?为什么?

现在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数一数,算一算,分针从12走到每个数字后各是几分?

也就是说走一圈是多少分针?(60分)你能很快记住每个数表示几分吗?

3、认识1时=60分:

下面请同学观察分针走一圈,时针有什么变化?

分针走一圈,时针就走了一个大格。

分针走一圈是多少分?(60分),时针走一大格是几时?(1时)

这说明1时和60分是什么关系?(相等)

板书:1时=60分

小结:刚才同学们认识了钟面,知道了时针和分针从12走到每个数字各表示几时或几分。

4、学习读时间:

现在你知道小红午饭时间是几时几分了吗?愿意把你的方法介绍给同学们吗?先在小组内交流一下,说说你是怎么样看出来的?

5、介绍方法:

我们方法是:时针指着12就是12时,分针指着2就是10分,所以就是12时10分,这位同学的方法是先看时针,再看分针。谁还想说一说你的方法?

6、小结:

从刚才同学们的介绍中,教师学会了读时间的方法,这就是先看时针,时针刚刚走过几就是几时多,再看分针,分针走了几个小格就是几分,对吗?

三、练习:你能用这个方法读出小红的这些作息时间各是多少吗?

四、巩固练习:

同学们都能正确的读出和写出时间,下面我们就来做练习,看谁学得最棒?

1、钟面上的时间。

2、连线

3、拨表练习。

4、同学们想不想知道老师的一些作息时间。你能在表上拨出这些时间吗?试一试我是早上7时45分上第一节课,11时5分下班。下午2时40分上课,5时30分下班。5、同桌合作,每人说一个时间,另一个同学拨出来。

五、课堂小结:

你今天学到了什么知识?怎么样学的?

教学目标:1、使学生会读、写几时几分。

2、使学生知道1时=60分。

3、通过观察、操作、思考、讨论等活动,初步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合作学习意识。

4、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及教学 篇11

教学目标:使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经历数学知识的应用过程,感受自己身边的数学知识,体会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学生在经历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

教具、学具:多媒体课件、信箱、乒乓球、纸框。

一、激趣导入

先和同学们玩拍手游戏。

师:看大家玩的真高兴,想不想玩其它游戏?

生:想(高兴地)

师:今天老师就带领大家到数学乐园里去玩一玩,不过在玩游戏时要有要求,一是我们要遵守游戏规则,二是大家在游戏中要学到数学知识,而且每个游戏要听完要求后再开始,大家能做到这些要求吗?(出示课题数学乐园)

生:能(大声地)

师:现在我们就一起到乐园里做游戏。

[评析:游戏是一年级学生十分喜爱的一种活动。教师抓住学生年龄特征,把游戏作为切入点,引发学生强烈的兴奋感和亲切感,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营造积极、活跃、向上的学习氛围,为学习新知创设了良好的情境。]

二、情境体验

1、迷宫游戏

师:看,谁来了?(课件演示飞着的鸭子)

生:小鸭子。

师:小鸭子给我们设了一个迷宫,迷宫有一个进口,两个出口,同学们按1到9的顺序走(课件演示),同学们只要认真观察,还有许多不同的路可以走出迷宫,每人桌子一放着一张迷宫图,比一比看谁走的路又多又快,不同的路可用不同的颜色。

生:学生活动。

师:想不想展示展示(实物投影演示)

下课后,贴在教室周围,展示我们的聪明才智。

[评析:在这个环节中,教师为学生准备了可供创作的学习材料,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走迷宫,满足要求的走法很多,这为学生自由选择提供了广泛的途径和方法。通过这个游戏不仅可以巩固数的顺序,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更重要的是它为学生学习多角度思考问题、多途径地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为学生亲自经历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提供了良好的机会。]

2、扑克游戏

师:小鸭子看同学们的迷宫走的这么好,非常高兴,它又给我们带来了一位朋友,看谁呀?(课件演示小青蛙)

生:青蛙王子。

师:青蛙王子也给我们带来了一个游戏──玩扑克,规则是这样的:(课件演示)

智慧爷爷抽了一张8,小狮子抽了一张6,小老鼠想,我抽几就能和6组成8呢?

生:抽2。

师:真是2,同学们真聪明。想不想比它们玩的更好?

生:想(有信心地)

师:那我们就比一比,看哪一组玩的最好。

[评析:利用扑克(1至9)游戏复习10以内数的组成,增加了学习的趣味性,把巩固知识的练习巧妙地溶入游戏中,使学生在游戏中练习、思辨,让学生动脑、动手、动口,不仅有利于学生进一步感受数的组成,加深对10以内数的组成的理解,还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3、送信游戏

师:刚才同学们合作的很好,玩的很高兴,一只小鸽子飞来了,请我们帮它送信,大家愿意吗?

生:愿意。

师:小鸽子夸我们真好,那我们就来当小小的邮递员,这儿有信箱,你手里拿着题卡,算出得数是几,就送到几号信箱,在送信中我们要做遵守秩序的好孩子。

生:学生有秩序地送信。

[评析:突出了学生经历正确送信的过程,培养了学生尊重客观事实的态度,使他们从小养成实事求是的品质。]

4、排队游戏

师:我们帮小鸽子把信送完了,一起来活动活动。全体起立。

师:每列从前往后数第4名同学是谁?做个舞蹈动作。

生:指名回答。

师:谁能提出其它问题?

生:学生提问题学生回答。

[评析:让学生在快乐的活动中感受方位,适当对数的基数意义和序数意义进行了渗透。]

5、投球游戏

师:最后的决赛时刻到了,我们进行投球比赛。老师宣布比赛规则,每小队的桌子上有一塑料袋,里面有5颗球和记录卡,圆片,每小队有一名投球同学,一名记录员和助威的同学,记录员进一球在记录卡上贴一圆片,比一比哪一小队最后是冠军

生:学生积极地活动。

师:大家投完球了,现在两小队比一比记录卡,看发现了什么数学问题。

生:小组汇报。

师:同学们总结的比较好,老师希望大家以后继续努力,相信大家会更好。

[评析:分组投球游戏,对课堂气氛起了推波助澜作用,调动了全体学生动手参与、合作交流的积极性,为学生的再创造提供了机会,使学生的创造潜能得以释放。汇报时,教师彩用装糊涂──-我没听懂,谁听懂了,请解释一下,引发学生主动解释,使得交流过程成了真正的师生、生生的互动过程。]

三、课堂小结

师:在这节课的游戏活动中,你有什么收获?

生1:我知道了1到10的顺序。

生2:我掌握了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生3:

[评析:教师在评价学生的学习时,不仅仅局限于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同时让学生展开了自评与互评,评价手段和形式多样,使学生真正体验到了自己的进步。]

[总评:学生的经验和活动是他们学习数学的基础。本节课的教学设计,能根据数学新课标的基本理念,精心设计学生的数学活动,努力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较好地体现了数学学习是经验、活动、思考、再创造的特点。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及教学1500字(通用11篇)》一文就此结束,希望能帮助您在小学教学中起到作用,如还需更多,请关注我们的“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