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小学教案 > 导航 >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信息窗四》教案1

小学一年级数学的教案

发表时间:2020-07-29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信息窗四》教案1。

作为一小学位老师,我们要让同学们听得懂我们所讲的内容。所以大多数老师都会选择制定一份教学计划。这样可以让同学们很容易的听懂所讲的内容,那你有没有为了一个问题而去做过一份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信息窗四》教案1”,仅供您在工作和学习中参考。

教学内容:

信息窗4

教学目标:

★综合应用100以内数的加减法(口算)解决问题,巩固所学的知识。

★通过展示美丽的图画,使同学们明白只有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才能创建出我们美好的家园,渗透进行鈥溡孕燎诶投⑼沤峄ブ兮€澋慕逃?/p>

教学重难点:

根据图中信息,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教具准备:

挂图、学具盒

教学过程:

一、导入

通过大家的努力,我们护绿小队顺利完成任务,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的劳动成果。一幅美丽的图画中,小伙伴们在干什么?

二、新授

1.根据图中的内容,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归纳板书)同学们互相交流补充其他的问题。

(1)一共有多少只小鸟?

(2)一共有多少只乌龟?

(3)一共有多少只鹅?

(4)一共有多少只蚂蚁?

2.根据以上的信息,提出比谁多,比谁少的问题。

(1)屋里的小鸟比外面的多多少?

(2)岸上的乌龟比河里的少多少?

(3)河里的鹅比岸上的多多少?

(4)石头上的蚂蚁比下面的少多少?

3.你能试着用你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解决这些问题吗?

(1)根据问题能找到哪些有关的信息?怎样列算式?为什么这样列算式?自己独立解决(或列算式,或利用学具摆一摆。)

(2)小组合作学习(有解决不了的问题可以小组内互相讨论。)

(3)全班汇报、交流。可以怎样计算?说说想法。说一说你的解决问题的思路。

4.想让我们周围变得这样美丽么?那大家可要记住我们学习过的八荣八耻,里面有两句是这样的鈥溡孕燎诶投佟⒁酝沤峄ブ兮€潱颐窃谄饺绽镆劝投彝е湟ハ嗤沤帷⒒ハ喟镏?/p>

三、练习

45+3=45-3=45+30=

45-30=26+7=46+7=

35-7=85-7=38-3=

67+2=76-20=59-30=

64-40=32-20=57+2=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综合练习1-3,补充练习

教学目标:

巩固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教学重难点:

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和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

教具准备:

练习本

教学过程:

一、综合练习

1.综合练习1

(1)观察图,说一说图的意思。

(2)你会列算式吗?(加减法都可以)说一说你列的算式的意思。

(3)根据这幅图,口头列4个算式。

2.综合练习2

(1)拿出一组练习:52+3= 52+30= 52-3= 52-30=

(2)小组内说一说你是怎样算的?

(3)其他练习自己说一说你是怎样算得又快又正确的?

3.综合练习3

(1)仔细观察图,说一说题目的意思。

(2)哪些叶子生病了?找出生病的原因,你能为它治病吗?

(3)说一说治疗的结果。

二、补充练习

1.不计算,估算一下哪些算式的得数比50小,在方框里画鈥溾垰鈥潯?/p>

54-4 □42+7 □

74-40 □59-4 □

42+6 □36+30 □

2.在 ○ 里填上>、<或=。

47-20○4265-4○65

27+2○3070○72-2

60○56+330○38-7

教学反思:

小编推荐

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信息窗二》教案1


作为杰出的教学工作者,为了教学顺利的展开。就必须编写一份较为完整的教案,这样有利于我们准确的把握教材中的重难点。这样可以让同学们很容易的听懂所讲的内容,你们见过哪些优秀教师的小学教案吗?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信息窗二》教案1”,仅供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教学内容:

信息窗2、自主练习1

教学目标:

★能正确地读、写100以内的数,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及组成,会比较它们的大小。

★借助100以内数的组成,能口算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

教学重难点:

会读、写100以内的数,会用学具表示这些数,会比较它们的大小。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三个小朋友看到冰雪覆盖的南极大陆可高兴了,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都看到了哪些美丽景色?(出示挂图)

看这三个小朋友,他们在干什么?(记录)他们要把看到的东西记录下来,好带回去给其他的小朋友看看。

二、新授

(一)教学第一个红点标示的内容

1. 他们都记录了些什么?

(1)他们首先想要记录什么?(天上、冰上的贼鸥)根据图中内容表述贼鸥的数量。

2.天上的贼鸥

(1)你能在计数器上表示出天上贼鸥的数量吗? 根据计数器上的表示写出数量,并学会读数。

(2)你能够根据计数器上的珠子数量写出天上贼鸥有多少只?(板书:47)谁能读一读你写的数量?(根据学生的读法,板书:四十七)

(3)小结:像我们平常在本子上写数字的方法叫做写作,也就是我们用数字的形式表示出数量,而我们用语文的方法将我们口头读的形式记录下来叫做读作。

3.冰上的贼鸥

(1)下面你能否自己记录下冰上贼鸥的数量?并把它读出来?

(2)通过记录贼鸥的数量,我们可以发现读数和写数,都从高位起。

(二)教学第二个红点标示的内容

1.刚才我们记录出天上的贼鸥有47只,冰上有32只贼鸥,老师又有问题了,天上的贼鸥多还是冰上的贼鸥多?你是怎样比较出来的?

2.六十几比六十大还是小?比七十呢?42和49比较谁大?你是怎样比较的?100和50呢?99和100呢?9和100呢?

3.十位相同,比个位,个位大的数大(63和61)

个位相同,比十位,十位大的数大 (28和38)

个位不同,十位不同,看十位(28和32)

(三)练习

自主练习1:写出计数器上表示的数,并读一读。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订正时,让学生说一说怎样写的?怎样读的?

三、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100以内数的读法、写法,并且还比较了100以内数的大小。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整十数加减一位数

教学过程:

一、复习:

2+3=4+5=6+2=

3+4=9-6=7-1=

8-5=5-4=6-1=

二、新授

(一)整十数加减整十数

1.出示:20+30=?想一想可以怎样计算,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算,一会儿交流一下。(10个10个地数;数的组成;一位数到两位数的迁移)

2.在你的计数器上拨一拨,看看你算得对不对?

3.出示90-60=?想一想可以怎样计算,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算。在你的计数器上拨一拨,看看你算得对不对?

4.像这样的题目我们叫它整十数加减整十数,计算的时候我们只需要考虑十位就行了,不要忘记在个位上加0。下面我们来看另一类题目。

(二)整十数加减一位数

1.出示:20+3=?想一想可以怎样计算,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算,交流一下你是怎样做的。

2.在你的计数器上拨一拨,看看你算得对不对?

3.出示46-4=?想一想可以怎样计算,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算。在你的计数器上拨一拨,看看你算得对不对?

4.像这样的题目我们叫它整十数加减一位数,计算的时候可要分清个位和十位。把个位和个位相加,十位和十位相加。

(三)练习

30+50=84+5=47+2=

25+3=90-30=87-4=

68-5=50-40=20+70=

56-5=78-3=42-2=

35+4=76-4=11+8=

67-2=32+8=70-60=

三、小结

今天我们主要学习了整十数加减整十数和整十数加减一位数,要想成为口算小能手,就必须掌握好这部分内容。

教学反思:

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上册《信息窗四》教案


身为一位人名教师,我们要给学生一个优质的课堂。通常大家都会准备一份教案来辅助教学。才能有计划、有步骤、有质量的完成教学任务,你们见过哪些优秀教师的小学教案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上册《信息窗四》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上册《信息窗四》教案

快乐的校园信息窗四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6页的信息窗4。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理解0的不同含义,会读、写数字0了。

2、能比较0和其他数的大小。

3、经历创造符号的过程。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0的含义。

教具准备:苹果树模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同学们,现在正是苹果成熟的季节,今天老师带你们去摘苹果好不好?

2、教师出示苹果树模型(苹果树上结满苹果,苹果上有1——10的数字),

教师提问:“树上有几个苹果?用数几表示?”学生回答后,教师将数板书在黑板上。

3、师:“现在我们来做一个摘苹果的游戏,老师说要求,你来摘苹果,看谁听得仔细,摘的正确。”

“谁能摘下数最大的苹果?”

“谁能摘下数最小的苹果?”

“谁能摘下比6大比8小的苹果?”

“现在树上有几个苹果?用数几表示?”教师板书。

“哪位同学能像老师这样提要求来摘苹果?”

指名让学生提要求摘苹果,直到摘完为止。

4、教师:“现在树上一个苹果也没有了,该怎么表示呢?”

二、自主探索,解决问题

1、探究表示方法

第一种情况:如果有部分学生不知道用0表示,那就让他想一想:你喜欢用什么方式表示呢?把他们想出的符号与0比较,发现0是最方便的。

第二种情况:如果全部学生都说用0表示,就肯定学生的想法,并提问:“你是怎么知道的?”鼓励学生通过多种渠道获取知识。

2、0的其他含义

(1)、教师:“树上一个苹果也没有了用0表示,还有什么情况也是用0来表示?”“你在哪儿看到过0?”(尺子、温度计、车牌号、电话号……)

(2)、它们各表示什么意思?

3、0与其他数的比较。

“0与1,2,3……等数相比,是大还是小?”怎样排队?

4、0的写法

(1)教师:“既然已经认识了0,那么,你会写0吗?”

如果有的学生说会写,就让他到黑板上写一个,大家一起来评论一下他写的怎样。

(2)0的形状像什么?

(3)教师在田字格上教学0的写法。学生在练习本上练写。

5、做游戏:进一步理解0和其他数的含义。

教师说数,学生拍手、举小棒、伸手指。

同位合作,好朋友合作。

三、巩固拓展,实践应用

1、自主练习第1题。

这个题主要是巩固0——10的数序。先按顺序连线,再看像什么。

2、补充按顺序填数。进一步巩固0——10的数序。

()1()()()5()()

()()87()()()()

3、自主练习第2题。

这是一道开放性的题目,没有统一的答案,只要学生说出的理由合情合理,就是正确的。

4、自主练习的第3题。

这是一道1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题。在明确题意后,让学生独立完成。

四、课堂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都学会了什么?有什么感受?你认为本节课你表现的怎么样?好在哪里?有什么不满意的地方?

五、教学随笔

教研组长签字

一年级数学上册《小小运动会信息窗四》教案


为了使每堂课能够顺利的进展,老师需要提前做好准备,让学生能够快速的明白这个知识点。上课自己轻松的同时,学生也更好的消化课堂内容。你们有没有写过一份完整的教学计划?请您阅读小编辑为您编辑整理的《一年级数学上册《小小运动会信息窗四》教案》,仅供参考,但愿对您的工作带来帮助。

一年级数学上册《小小运动会信息窗四》教案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84页的信息窗4。

教学要求:

1、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问题。

2、进一步学习运用20以内数的退位减法解决问题。

3、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运用20以内数的退位减法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

1、前将教室内画上8条跑道。

2、作13个跑号。

3、13个学生扮演运动员,1个学生扮演裁判员。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同学们,咱们已经到投沙包比赛的场地去参观过,而且我发现,同学们还是非常优秀的裁判员。今天,我们的赛跑比赛的场地去看看,好吗?

二、提出问题

1、教师出示信息窗4,同学们观察画面,从画面上你都了解到哪些信息?

2、根据这些信息,你有什么问题?

三、解决问题

从学生提出的问题中,筛选出13人分成两组,只有8条跑道,怎么分?

(1)分小组讨论,鼓励学生大胆的想象,提出各种假设。

学生可能会提出:“第一组分8人,第二组分5人。

学生也可能会提出:第一组分7人,第二组分6人。

对于以上两种分法,教师可以让学生说说为什么,你是怎么知道的?

学生还可能提出:第一组分9人,第二组分4人。对于这种分法,教师不要急于否定,而要组织学生讨论,这种分法的不合理性。学生再来观察画面,找出其中的问题。也培养了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解决问题的能力。

(2)学生提出的不能解决的问题暂时放在问题口袋中。

三、课堂小结

四、教学随笔: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教案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教案

目标 1、理解和掌握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比较熟练的口算。

2、经历探索整十数加、减整十数计算方法的过程,体会新旧知识间的联系,获得可以根据已有知识、方法学习新内容的初步经验。

3、在学习过程中能积极思考、交流、倾听,体会学习的成功,提升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重、

难点 重点掌握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难点:理解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算理

教学

准备

卡片

教 学 程 序 师 生 活 动 二 次 修 改

一、创设情景

二、自主探索

三巩固应用

四、全课总结

1、谈话: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礼物,看!(出示实物糖球,左手三串,右手两串)。

2、教师举起左手的糖球,提问:老师左手拿着多少个糖球,你是怎么知道的?右手呢?

小结:一串糖球有10个,三串糖球就是3个十,是30,两串糖球是2个十,是20。

1、教学例题。

)提问:看着这些糖球,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2)求一共有多少个糖球用什么方法计算?怎么列式?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30+20=?

(3)提问:为什么用加法计算?你想怎样算?

(4)可以用学具摆一摆,可以结合以前学过的知识来想一想,也可以和周围的同学讨论,然后说给全班同学听。

小组内讨论后,组长汇报讨论结果,

(5)全班交流,教师板书算式的得数。

(学生可能会说3个十加2个十得5个十,5个十是50也可能会说因为3+2=5,所以30+20=50。)

(6)谈话:我们学习了整十数加整十数,(板书课题)同学们的算法都很好,我们的好朋友也来了,看看他们是怎么算的?

2、教学“试一试”。

提问:刚才,我们提的那个问题可以用减法来计算?你会列式计算吗?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30-20=10。

提问:计算时你是怎样想的?谁愿意说给大家听。

3、小结:同学们自己动脑思考并与同学合作,学会了一些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以后做题时你喜欢用哪种方法就用哪种。

1、“想想做做”第1题。

学生独立列式计算,说说每道算式的意思以及计算时是怎样想的。

2、“想想做做”第2题。

出示第一组、第二组题让学生按组计算。

让学生自己出一组这样的题并进行计算。全班交流自己的出题情况。

4、“想想做做”第3题。

谈话:请看第3题,我们来做开火车的游戏。仔细看图,你知道火车怎么开吗,说给大家听听。学生在方框里填数后,一人报得数,全班学生一起订正。

4、“想想做做”第4题。

学生直接写得数。

这节课同学们积极思考,并与小伙伴讨论,学到了很多知识,你有哪些收获?说给大家听听。

上课时间: 年 月 日

课题 口算两位数加整十数、一位数(不进位) 课时数 第 2课时 总课时数

课时

教学

目标 1、学生经历探索两位数加整十数、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算法的过程,理解几个十和几个十相加、几个一和几个一相加,从而能掌握口算两位数加整十数、一位数的方法。

2、通过实践探索、合作交流掌握两位数加整十数、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弄清计算两位数加整十数和两位数加一位数的区别发展学生的思考力。

3、发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合作交往的能力。

教学

重、

难点

两位数加整十数和一位数的口算和估算方法

教学

准备 多媒体?

教 学 程 序 师 生 活 动 二 次 修 改

一、复习旧知

二、探究新知

三、巩固应用

四、全课总结

1、口答(数的组成)

2、口算

口算70+2你是怎样想的? 70+20呢?

1、教学45+30

(1)谈话:今天停车场里开来了几辆汽车。从这幅图中你能知道哪些信息?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用加法计算的问题吗?(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相机板书)

(2)求:大客车和小客车一共有多少个座位?怎样列式?板书:45+30=

(3)你是怎么算的?和同位说一说。

(4)全班交流。

A、先摆4个十5个一是45,再摆3个十是30,合起来是75,因为有7个十和5个一,合起来就是75。

B、演示:计数器

在十位上拨4颗珠子,个位上拨5颗珠子是45,再在十位上拨3颗珠子,合起来是75。

追问:这3颗珠子,为什么要拨在十位上?

C、 40+30=70 70+5=75

总结:其实无论是摆小棒还是拨算珠,我们都是先算40+30等于70,再算70+5等于75。

2、教学 45+3

提问:大客车和小轿车一共有多少个座位?怎样列式?

45+3等于多少?你会算吗?

学生独立计算。

全班交流,重点围绕“先算什么,再算什么”以及“为什么要这样算”展开。

3、比较计算45+30和45+3有什么不同?

计算45+30时,要先算40+30;而计算45+3时,要先算5+3。

1、想想做做第1题:

追问:在计数器上拨26+20和26+2有什么不同?在计数器上拨50+34和5+34有什么不同?

2、想想做做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并比较交流

3、想想做做第3题

40个苹果,34个梨,苹果和梨一共有多少个?

你会求吗?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两位数加整十数、一位数,你有什么收获

上课时间: 年 月 日

课题 求被减数的简单实际问题

课时数 第3 课时 总课时数

课时

教学

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理解“求原来有多少”这类实际问题中条件和问题的联系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感受实际问题里的数量关系,能正确列式解答。

2、在联系实际情境分析数量关系过程中,能根据数量间的联系说明思考的大致过程,初步积累分析实际问题数量关系的经验,进一步发展推理、判断等思维,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初步能力 。

3、通过探求问题解决的活动,体验自己思考、探索的成果,获得学习成功的体验。

教学

重、

难点 重点:理解“求原来有多少”这类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并能正确列式计算。

难点:理解题意,寻找数量关系,确定解题方法

教学

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 学 程 序 师 生 活 动 二 次 修 改

一、 激趣导入

二、 引导探究

三、 巩固应用

四、课终小结

师:同学们,今天可爱的小猴子皮皮将和我们一起学习新的数学知识,咱们来比一比谁学得更好一些。有没有信心?

师:看,猴妈妈带着皮皮正在做什么? (摘桃子。)

师:你们都是善于观察的好孩子。这幅图中,告诉了我们哪些信息?

(猴妈妈带小猴去摘桃子,已经摘了23个,树上还剩5个。)

1、根据这些信息可以提出什么问题?板书:树上原来有多少个桃?谁能用一句完整的话说说图的意思和要求的问题。

(猴妈妈带小猴去摘桃子,已经摘了23个,树上还剩5个,树上原来有多少个桃?)

2、解决问题。

师:你知道原来是什么意思吗?

师:现在桃子被分成了几个部分?是哪两个部分?要求原来的桃子,我们就要______?

谈话:谁能完整的来说一说,怎样求原来有多少个桃子。

师:你会列算式计算么?

23+5=28 或 5+23=28

师:为什么用加法计算,你是怎样想的?(要求两部分合起来,所以用加法计算。)

师小结:把已经摘下的23个桃子,和树上还剩的5个合起来就是树上原来的桃子。(再次出示)

3、指导写单位名称、口答

从今天开始,解决这样的实际问题后,小朋友都要自己在得数后面写上单位名称。 这里的单位名称应该写什么呢?板书:个

解决实际问题时,除了要在得数后面写单位名称,还要回答题目里的问题,以后在求出结果后,都要口头回答,这叫口答。题目怎么问就怎么答。

师:检查一下,想的对吗?算的呢?

4、小结:今天我们学的求原来有多少的实际问题就是要把还剩的和已经的两部分合起来,用加法计算。

1、“想想做做”第1题。

师:图中小朋友在玩拼图。从图中可以知道哪些信息?

师:你能提出一个用加法计算的问题吗?板书:一共有多少块拼图?

学生列式计算。(老师根据学生回答出示算式)

2、“想想做做”第3题。

师:请小朋友们仔细观察,已经知道什么条件,要求什么问题?

师:你会列式计算吗?

生:12+4=16(个) 4+12=16(个)口答:。。。。

师:要求妈妈买了多少苹果就是把什么和什么合起来。

3、“想想做做”第4题。

师:生活馆里还发生了一件有趣的事情我们一起去看看吧!(两个小朋友在养蚕)

出示:(1)玲玲养了36条蚕,兵兵又送给她10条。玲玲现在有多少条?

(2)玲玲养了36条蚕,送给兵兵10条。玲玲现在有多少条?

请学生自己默念,边看边思考:这两道题有什么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学生分析交流,列式计算,口答。

4、拓展练习

最后老师还要带大家到智慧屋里去转装,看看谁能赢得智慧之星的称号!

树上飞走了24只小鸟,_______________,树上原来有几只?

问:这个题目能算吗? 再问:为什么? (只有一个信息或缺少一个数学信息。 )

追问:你能给这个题补充一个数学信息吗?你想怎么填? 你会算么?怎么列式。

写出算式。 24+_____=_____(只)

口答。

我们学习了求原来有多少的实际问题,就是要把已经用去的和还剩的合起来,用加法。列式计算后还要写出单位名称,还要口答。今天小朋友们的表现真不错

上课时间: 年 月 日

课题 练习七 课时数 第 4课时 总课时数

课时

教学

目标 1、通过练习进一步熟练掌握两位数加整十数、两位数加一位数的口算方法。提高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2、通过练习能说明和归纳相应的口算过程,逐步形成口算技巧,提高口算能力。

3、在正确口算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提高数学学习的自信心,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中,初步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

教学

重、

难点 熟练口算两位数加整十数、一位数。提高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

准备 课件

教 学 程 序 师 生 活 动 二 次 修 改

一 、计算练习

二、解决问题

三、全课总结

1、 算一算,比一比,说一说。

34+2 2+35 61+8

34+5 2+53 80+17

34+20 20+35 3+36

34+50 20+53 37+20

认真观察这几组算式,你能发现什么?(通过比较进一步突出两位数加一位数与两位数加整十数计算方法的不同。)

2、先估算,再计算。

出示题目:

59+20 6+33 40+27

43+6 18+70 92+5

30+28 6+31 23+40

(1) 请学生先说出得数是几十多,再算出得数。 让学生说一说,估算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2) 学生独立计算。 (限时2分钟)

(3)小结;估计时既要看清要加的数是整十数还是一位数,还要看清两位数的十位、个位上的数各是多少。

3、不计算,比大小。

出示课本练习七的第3题,

(1)小朋友们,不计算你能比出两边的大小吗?(2)学生独立完成。

(3)学生交流,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例如:47+2与47+20,同样是47,要加上的数大和就大,要加上的数小和就小。47+2得四十几,47+20得六十几。

1、 出示课本练习七的第4题。

(1) 指名读题,全班齐读。

(2) 怎样列式呢?要求学生独立列式填空。

(3) 交流结果,列式理由。

2、 练习七第5题。

(1) 集体读题,理解题意。

(2) 独立列式。

(3) 交流思考过程和结果。

通过这节课的练习,你在两位数加整十数、一位数的计算上有了哪些进步?

课题 两位数减整十数、一位数 课时数 第 5课时 总课时数

课时

教学

目标 1、经历探索两位数减整十数或一位数(不退位)的计算方法的过程,能比较熟练地口算两位数减整十数和两位数减一位数(不退位)

2、能用减法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问题,进一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3、进一步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和积极思考、动手实践并与同学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

教学

重、

难点 掌握两位书减整十数和两位十减一位数(不退位)的计算方法, 能比较两位数减整十数与两位数减一位数在计算过程中的异同。

教学

准备

课件

教 学 程 序 师 生 活 动 二 次 修 改

一、揭示课题

二、探索新知

三、巩固深化

四、课堂总结

1、口算:

73+30= 40+5= 36+20= 21+50=

60-30= 30+8= 36+2= 21+5=

2、指名说硕6+20和36+2这两道题是怎样计算的。

3、板书课题:两位数减整十数、一位数。

1、情境图。提问:

①车上一共有多少个座位?已经坐了多少人?

②还有多少个座位空着?

③用什么方法计算?

④指名列出算式,板书45-30=?

学生探索算法。

A、同学们,45-30=?请你们开动小脑筋,如果喜欢借助学具的话也可以,相信通过自己的努力,你们肯定会有收获的。

B、学生设想,独立操作。

C、组织学生交流。估计会出现以下几种算法:

第一种:用摆小棒或拨算珠的方法来计算。在学生交流时让他们到黑板上来摆一摆。着重让学生说说:减30怎样减。

第二种:想30+(15)=45

第三种:把45分成40和5,40-30=10,10+5=15

2、出示情境图。

(1)指导看懂图意:一共有45座,还有3个作为空着。

(2)车上一共坐了多少人?

(3)用什么方法计算?怎样列式?板书:45-3=

(4)你想怎样算?先考虑考虑,想好了跟好朋友说一说?

3、比较45-30和45-3在计算方法上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1)这两道题在计算方法上有哪些相同点与不同点呢,请你们仔细观察观察,相信你们肯定会有发现的。

(2)分组讨论、交流、补充,归纳出两题的异同点。

1、“想想做做”第1题,用算珠拨一拨,并说出结果。

54-20=( ) 86-50=( )

54-2=( ) 86-5=( )

2、“想想做做”第2题。

学生独立计算,交流比较。

3、“想想做做”第3题:

读懂题意,学生根据已知的条件列算式解答。

交流时,提醒单位名称,让学生尝试口答。

同学们,今天学得都很认真,肯定有不少收获吧!能把你的收获说给大家听听吗?

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教案(西师版)


课题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口算(一)

教学目标:

1、联系生活实际初步理解并掌握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口算方法,会选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口算。

2、通过学生动手操作探究不同的口算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精神,体验学习带来的成功和喜悦,感受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难点:

理解并掌握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教学单元主题图

出示第56页单元主题图。你能从图中获得哪些数学信息?根据这些信息列出算式。学生看图,汇报图中的信息,根据所提的信息写出加减法算式,并让学生发现这些算式全都是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算式。

教师板书课题。

二、教学例1

出示例1的情景图,但不出现“每盒10支”这句话。

从图中你知道些什么?

引导学生说出这是三个小朋友在商店购买铅笔,卖铅笔的叔叔告诉他们,左边有4盒,右边有2盒。

要求一共有多少盒铅笔?应该怎样列算式呢?

指导学生说出因为4和2组成6,所以4+2=6。

再次出示例1的情景图,加上“每盒10支”这句话。和前面的图比,有什么变化?让学生明白多了“每盒10支”这句话。现在不是让你求一共有多少盒,而是求一共有多少支,应该怎样列式呢?指导学生说出40+20这个算式。

这个算式怎样计算呢?学生讨论后,抽学生汇报。

40+20=60

直接想40+20怎样算吗?

引导学生说出4盒就是4个10支,2盒就是2个10支,6盒就是6个10支。教师:所以我们把4盒+2盒=6盒,说成“支”来计算的算式,可以怎样说。指导学生对照上面的算式说出4个十+2个十=6个十。

引导学生说出因为4个十加2个十等于6个十,所以40+20=60。教师随学生的回答进一步完善板书。

下面我们一起用这个方法来试一试。

50+30怎样算?

学生讨论后回答:想5+3=8,所以50+30=80。

30+60呢?教师:同桌的两个小朋友练一练,由一个小朋友说一道整十数加整十数的加法算式,另一个同学算出结果并说一说自己是怎样算的。

学生相互说算式并算出结果。

三、教学例2

出示例2情景图。

教师:要求还剩多少支铅笔,应该怎样列式呢?

引导学生说出算式,教师板书算式:60-10=

60-10等于多少呢?

请你们小棒摆一摆、算一算。看看你能想出几种不同的算法?学生自己动手操作,找出不同的算法,教师巡视做指导。

四、巩固练习指导学生完成第37页课堂活动。

(1)摆一摆,填得数。学生看书上的图,摆小棒,填得数。并让学生说说10+40=□与50-40=□之间的联系。

(2)口算游戏。同桌两人一组,有一人说算式,一人说得数。

五、课堂小结

教师: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问题?学生进行自我总结。

六、课堂作业

学生独立完成数学书37--38页练习七第1,2,3题。我的教学思路

教学反思

课题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口算(二)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并掌握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提高学生对计算方法的掌握水平。

2、理解并掌握“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多少”的解题方法,会这个解题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3、能从具体情景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能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从而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难点:

理解并掌握“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多少”的问题的解题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口算60+30=10+50=80-40=30+20=

70-50=90-60=50-30=50+20

2、提问

教师:60+30,70-50怎样算?选其中的一个算式说一说你是怎样算的。

二、教学新课

1、引入新课

2、教学例3

教师:老师有40个黄色乒乓球(出示4盒黄色乒乓球),还有30个红色乒乓球(出示3盒红色乒乓球)。

注意教师在出示40个黄色乒乓球和30个红色乒乓球时每盒要一一对应。

教师:看看黑板上的图,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学生如果提:一共有多少个?教师随学生的回答板书,并让学生说一说怎样解决这个问题。

学生如果提:黄色乒乓球比红色乒乓球多多少个?红色乒乓球比黄色乒乓球少多少个?教师就应该抓住问题引导学生这样去分析。教师:不管是求“黄色乒乓球比红色乒乓球多多少个”还是求“红色乒乓球比黄色乒乓球少多少个”都是求两种颜色的乒乓球相差多少个。所以这两个问题虽然提法不一样,实质是一样的,下面我们研究怎样比较两种颜色的乒乓球相差多少个?

请同学们看教科书第36页的乒乓球比较图,现在两种颜色的乒乓球谁多谁少呢?让学生说出黄乒乓球多,红乒乓球少。

引导学生说出减法表示。

请同学们写出一个算式来表示

要求学生写出40-30。

教师:会计算出结果吗?请同学们计算出结果,并说一说自己是怎样计算的。学生计算后,抽学生回答40-30的计算方法是想4-3=1,所以40-30=10。

教师:请你你刚才学的方法,填写好数学书36页上的题。学生看书,并填写好,集体订正。

教师:翻到书37页,看看课堂活动第3题。

你能看图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学生自由地提出问题。

列式并把这道题解答出来。

学生解答,说说自己是怎么想的。

学生汇报交流。

三、课堂小结

教师:今天我们学了什么知识?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问吗?

四、课堂练习

教科书第38页练习七第4--10题。

我的教学思路

教学反思

课题两位数加减整十数、一位数的口算(一)

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让学生经历探索两位数加减整十数(不进位)计算方法的过程,感受算法的多样化,能自己喜欢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

2、使学生能所学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生活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3、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以及合作交流的学习能力和积极的数学情感。

教学重难点:

掌握两位数加整十数、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教师:前一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这样的方法完成下面的练习题。

出示下面的练习题。

40+50=20+30=40+50=3+3=11+5=12+6=

抽学生回答,并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是什么方法,是怎么想的。

二、新课教学

1、教学例1

出示例1的月饼情景图。

教师:从图上知道些什么?

引导学生说:左边有2盒和3个月饼,每盒10个月饼,2盒就是2个十,就有20个月饼,加上3个,就是23个,右边有3个月饼。教师:问一共有多少个月饼,怎么列式?

指导学生回答:求一共有多少个月饼就是求左边的月饼和右边的月饼的和。

教师:怎样求23+3等于多少呢?

能看图说一说计算过程吗?

指导学生回答:左边是2盒,表示的是2个十,右边的3是3个一,2个十是以十为计数单位,3个一是以一为计数单位,它们的计数单位不一样,所以不能加在一起。

为什么左边的3个能和右边的3个加在一起呢?

指导学生回答:左边的3个月饼和右边的3个月饼,它们都是表示3个一,它们的计数单位是一样的,所以这两个数能合并起来。计数单位相同,它们的数位就相同,只有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我们从图上可以看出,3个月饼和3个月饼合起来是6个月饼。6个月饼再和20个月饼合起来,就是26个月饼。

引导学生说出3+3=6,20+6=26。

教师:我们还可以在计数器上拨珠的方式,验证23+3是不是等于26。学生计数器计算23+3等于多少,教师巡视,并做相应指导。抽学生汇报。

我们这个方法来算一算23+4,42+6,5+21,73+5。

抽学生计算,并要求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算的,强调个位上的数对齐相加。

2、教学例2

请同学们选一种喜欢的方式来计算,然后给大家介绍一下你是怎样算的。

学生计算后,抽学生汇报,先抽计数器计算的学生汇报。

让学生说出计数器算23+30,先在计数器上拨上23,再在十位上拨上3,这时计数器上的结果是53。

教师板书: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相加。

3、练一练教师:你能你掌握的计算方法计算这样一些算式吗?学生自己练习,抽学生汇报,并让学生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然后集体订正。

教师:再翻开书完成课堂活动第1小题。

学生自己练习,集体订正。

三、课堂小结

教师:今天我们学了什么知识?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问?学生汇报略。

四、课堂练习

教科书练习八1,2,3,4题。我的教学思路

教学反思

课题两位数加减整十数、一位数的口算(二)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让学生掌握两位数减整十数、一位数的算理,掌握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口算。

2、探索不同的算法,继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探索发现能力。

3、让学生体验到探索发现的乐趣,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难点:掌握两位数减整十数、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教师:在上课之前,我们先来做几道练习题。

45+3=33+4=23+5=63+2=

45+30=33+40=23+50=63+20=

抽学生回答,并说说自己是怎么计算的,然后集体订正。

教师:谁能说说两位数加整十数、一位数应该注意些什么?引导学生说:要个位上的数对着个位上的数相加,十位上的数对着十位上的数相加。

教师:我们今天学习有关两位数减整十数、一位数的有关知识。

二、学习新课

1、教学例3(出示例3情景图)

教师:你能从图中获得哪些数学信息?

引导学生观察图片,获得图中的数学信息。

要求学生理解:图中有54只千纸鹤,其中有30只是小明折的,剩下的全是小华折的。

小华折了多少只千纸鹤?该怎么列式?为什么?

引导学生列式,算式为:54-30=

并说明这样列式的理由是:从总数中减去一部分数就是另一部分数。教师:前面我们学习的两位数加整十数的加法是对齐数位上的数相加,这样的计算方法来猜想这道题的计算方法,你觉得54-30应该怎样算?

引导学生猜想出64-30也是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相减。

教师:同学们的猜想对不对呢?同学们在计数器上算一算54-30,看是不是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相减的。

学生在计数器上操作后回答,是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相减的。

教师追问:你怎么知道你是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相减的呢?教师:为什么要在十位上减3呢?教师:十位上的数对着十位上的数减,就是体现了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相减。教师板书: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相减。

教师:如果不计数器,你怎样计算54-30?

学生可能说出许多不同的计算方法,如想50-30=20,20+4=24;或个位上4减0得4,十位上5减3得2,所以54-30=24。

不管采哪种算法,都是把个位上的数对着个位上的数减,十位上的数对着十位上的数减。也就是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相减,说明刚才同学们的猜想是正确的。同学们会这样的计算方法计算两位数减整十数的算式吗?大家来试一试。

出示:45-2038-3097-6053-40

学生独立完成后,抽学生说自己的答案,并说一说自己是怎样算的。

2、教学54-3

教师:如果我们把54-30中的30改成3,这个算式就变成了54-3。计算54-3和54-30有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吗?

这是两道算式在计算方法上相同的地方,有没有不同的地方呢?指导学生说出54-30是在十位上减3,是减去的3个十;而54-3是在个位上减3,减去的是3个一。

自己试着算一算。

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如有的学生从十位上减起,有的学生从个位上减起,只要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相减就行了。

教师:同样的方法算一算58-4,39-7,26-5,94-4。

学生计算后汇报答案,并抽两道题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算的。指导学生说出要把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相减。

3、练一练

43-20=56-40=77-60=86-50=

43-2=56-4=77-6=86-5=

学生自己练习,抽学生汇报,并让学生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然后集体订正。

教师:再翻开书41页完成课堂活动第2题。

学生自由练习,全班集体订正。

4、解决问题

出示:小红口算44道题,其中错了3道,小红正确口算了多少道题?小华口算44道题,正确地口算了40道,小华算错了多少道题?是小红口算正确的题多还是小华口算正确的题多?为什么?

学生独立解答后抽学生回答,并要求学生说一说为什么要这样算。

三、课堂小结

教师:今天学了什么知识?计算两位数减整十数、一位数时要注意些什么?你还有什么疑问?

四、课堂练习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八5,6,7,8,9题。

我的教学思路

教学反思

课题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一)

教学目标:

1、理解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算理,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会竖式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加法,能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2、探索不同的算法,继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探索发现能力。

3、让学生体验到探索发现的乐趣,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难点:

理解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算理,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会竖式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加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43+5=47+2=6+51=4+22=

43+50=47+20=60+51=40+22=

学生独立完成后,抽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算的,重点要求学生说出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相加。

我们在学习两位数加整十数和两位数加一位数时,就要求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相加了,这节课我们学习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加法,看我们原来掌握的计算方法在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加法中适不适。

板书课题。

二、教学例1

出示第44页的情景图。

从图中知道些什么?

引导学生说出从图中知道班上男生有23人,女生有22人。

要求一共有多少个同学,应该怎样列式?

教师:为什么要加法计算?

怎样计算23+22呢?

学生计数器计算,教师作必要的指导,然后抽学生汇报。

你们觉得在两位数加整十数和一位数时强调的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相加这个计算方法在这里适吗?

让学生感受到是适的。

我们知道在计算加法时要遵守的一个法则“相同数位上的数要对齐。”教师板书“相同数位上的数要对齐”。

除了在计数器上算,我们还可以口算的方法,谁能说一说口算23+22应该怎样算?

指导学生说出口算23+22时,要先算20+20=40,再算3+2=5,最后把40和5加起来得45,所以23+22=45。

教师:

请同学们竖式计算37+21。43+42

学生计算时,教师来回巡视,做必要的指导。

然后抽一个学生的作业展出,全班同学检查是否是按竖式的要求写的,相同数位上的数是否对齐,结果是否加正确了。

也就是要求学生从格式、方法、结果三个方面进行检查。

三、巩固练习

1、出示第45页课堂活动第1题第一横排的题目。

教师:同学们看一看这两幅小棒图,你觉得这些小棒在摆放时注意了些什么?

2、46页第二题。

四、课堂小结

教师:这节课学习了什么内容?从中你知道了些1什么?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算式时要注意些什么?

五、课堂作业

第46--47页练习九第1,2,3题。我的教学思路

教学反思

课题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二)

教学目标:

1、理解两位数减两位数的算理,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的计算方法,会竖式计算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减法,能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2、探索不同的算法,继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探索发现能力。

3、让学生体验到探索发现的乐趣,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难点:

理解两位数减两位数的算理,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的计算方法,会竖式计算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减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43-5=47-2=51-6=22-4=

43-30=47-20=78-40=42-30=

板书课题。

二、教学新课

1、教学例2

出示第44页的情景图。

教师:从图中知道些什么?

引导学生说出从图中知道左面有39个茶杯,右面有25个茶杯盖。教师:茶杯和茶杯盖是一一对应的吗?

教师:求还差多少个茶杯盖,应该怎样列式?

教师:为什么要这样列式?

引导学生说出这是两个数量进行比较,把39个茶杯分成两个部分,一部分是和茶杯盖同样多的茶杯,另一部分是比茶杯盖多的茶杯,39-25就是减去和茶杯盖同样多的茶杯,剩下的就是比茶杯盖多的茶杯,也就是还差的茶杯盖。

教师:怎样计算39-25呢?

我们在数位图上摆一摆小圆片。谁告诉我,先摆哪个数?然后怎么办?

引导学生说出摆39-25时,先要摆出39,再从十位和个位上分别分掉25。

教师:为什么要强调在十位上和个位上分别去掉25呢?同学们还是采什么方法来计算39-25的呢?

引导学生说出还是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减的方法来计算的。

教师:如果不摆小圆片,你怎样计算39-25?

让学生说出没有小圆片,可以口算或竖式来计算。

学生计算,教师作必要的指导。

指导学生说出在口算时,要注意十位对着十位上的数减,个位对着个位上的数减。

教师:也就是说要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相减。

让学生在黑板上边板书边讲解自己的算法。

减法竖式的写法和加法是不是相同的呢?它们哪些地方相同?哪些地方不同呢?

让学生理解减法竖式的写法和加法很多地方都是相同的,都要先在上面写出第一个,也就是被减数,然后在第二排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写出减数,在减数的左边写上减号,最后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相减。不同的是加法要写加号,而减法写减号;加法是对齐数位相加,减法是对齐数位相减。

试一试:79-3397-26

学生独立计算后,抽学生汇报。

口算要求说出自己的口算过程;

竖式计算的展示出学生的竖式的同时,要求学生说一说自己的算法。全班集体订正。

2、教学例3

出示第45页例3图。

教师:刚才我们学习了两位数减两位数的计算方法,下面我们这种方法来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这是两辆汽车,它们的座位是不一样的,你能算出小客车比大客车少多少个座位吗?

学生计算后,抽学生的作业展出,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算法。

教师:你用什么方法计算45-23的呢?

计算时要注意些什么?

要求学生明白不管是口算还是竖式计算,都要注意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相减。

三、巩固练习

第45页课堂活动第1题第二横排的题目。

四、课堂小结

教师:这节课学习了什么内容?从中你知道了些什么?计算两位数减两位数的算式时要注意些什么?

五、课堂作业

第47,48页练习九第4--10题。我的教学思路

教学反思

课题整理与复习(一)

教学目标:

1、总结本单元所学的内容,对所学知识进行整理。

2、熟练掌握100以内不进、不退位加减法。

教学重难点:

巩固100以内不进(退)位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整理所学知识,系统掌握所学知识。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本单元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

在计算时我们强调得最多的是什么?

板书课题。

二、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第49页“整理与复习”的第一题。

学生口算后,抽一个学生汇报答案,并说一说口算过程。

2、改错。

出示题目:6+33=9356—20=5467—43=432+16=8

分析上面算式中哪个地方算错了,并说说口算时应该注意什么。

3、完成教材练习十第2题。

三、拓展练习

1、复习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用竖式计算34+43时,该怎样写竖式呢?同学们试一试。

2、完成教材第50页第4题。

检查这些小朋友写的竖式对不对,如果有错误,错在什么地方。

3、及时练习。

(1)P50第5题。

(2)P50-51第6—7题。

四、小结概括。

通过本节课的复习,你有什么收获,说说怎样才能提高自己计算的正确率。我的教学思路

教学反思

课题整理与复习(二)

教学目标:

1、能解决常见的求和、比大比小类型的问题,能根据问题情境提出适当的问题,并正确解答。

2、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教学重难点:

掌握比大比小的问题的解题策略。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二、复习巩固。

1、对口令游戏。(师生进行)

2、登山。

教材练习十第6题。

学生独立完成。

订正讲评。

3、计算。

练习十第7题。

引导学生看懂表格,明确第一张表格用加法计算,第二张表格用减法计算。

4、数一数。

教材练习十第8题。

怎么求鹅比鸭多多少只呢?

还可以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5、买体育用品。

教材练习十第9题。

三、拓展练习。

23

+□5

7□

四、全课小结。

请说一说,在这个单元里,你学到了哪些数学知识,哪些事情是你特别难忘的?

我的教学思路

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上册《信息窗一》教案


作为一小学位老师,我们要让同学们听得懂我们所讲的内容。这时就需要自己去精心研究如何做一份学生爱听老师爱讲的教案。对教学过程进行预测和推演,从而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那吗编写一份教案应该注意那些问题呢?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上册《信息窗一》教案”,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上册《信息窗一》教案

快乐的校园信息窗一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4页信息窗1,自主练习第1、3、6题。

教学目标:

1、能借助主题图和实物正确地数10以内物体的个数。

2、抽象和理解数字的意义。

3、培养初步的问题意识。

教学重难点:培养初步的问题意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1、谈话:同学们来到新学校,你觉得这个学校怎么样?(学生自由谈对学校的印象。)

2、现在我们一起到操场上看看科技小组的活动吧!(出示情境图)

3、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看看图上都有什么?(“太阳”、“树”、“飞机”、“小朋友”……引导学生学会有序观察图)

4、你能根据图上的内容提一个问题吗?

如:“天上有几架飞机……”(学生提不出可进行引导,指导学生掌握看图方法)

二、自主探索,解决问题

1、要想知道“天上有几架飞机?”用什么办法?(数一数)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根据大家想出的办法数一数天上有几架飞机吧,注意有顺序的数数,对于能有顺序数数的学生要给予鼓励。

2、天上有5架飞机,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

3、你还能提出这样的数学问题吗?

学生提问题后,再让全班同学或同桌解决解决。注意尽可能多的找图中的信息。

4、1、2、3……除了表示1个太阳、2个火箭、3个小朋友还可以表示什么?

5、对于学生提出的这节课不能解决的问题,让学生收集在“问题口袋”中,做好记录。

三、巩固拓展,实践应用

1、学生找一找教室里的物品,来数一数。

2、自主练习第1题,先让学生说一说图上都有什么?说一说要我们干什么(把每组物体与对应的数量连起来)。明白题意后,再来解决。

3、自主练习第3题,给熊猫画五官。

4、自主练习第6题,给学生3秒钟的时间看第六题的小鸟,学生估一估天上有几只小鸟?看谁估的最准。估过之后,数一数验证一下。再让学生观察图上还有什么东西也可以数一数。

四、课堂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都学会了什么?有什么感受?你认为本节课你表现的怎么样?好在哪里?有什么不满意的地方?

五、课后反思:

教研组长签字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数的顺序》教案(四)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数的顺序》教案(四)

课题名称 数的顺序 比较大小

教学目标 百数图内的规律

重难点分析

重点分析 重难点本身内容与以往认知不同,要让学生初步构建数与数之间的关系,建立数感。培养学生探究的乐趣,发展学生的思维。

难点分析 小学生抽象逻辑思维较弱,理解困难,学生的思维主要以形象思维为主,抽象逻辑思维较弱。

教学方法 激趣导学--目标导学--导思点拨--设问寻疑--诊断反馈--拓展延伸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出示例4:百数表

探索新知

1.教师课件出示百数表2.引导学生观察填好的百数表,发现规律。(学生观察、讨论、交流、整理)师:我们共同学习100以内数的顺序,比较大小。

2.发现规律。

a.横着看:十位数字相同,个位数字依次变大。

b.竖着看:十位数字依次变大,个位数字相同。

c.从左上角斜着看:个位和十位数字相同。从上往下逐渐变大。

d.从右上角斜着看:从上往下,十位数字依次变大,个位数字依次减小

e.谁还发现了什么?

①在一横行内,左边的数大于右边的数。

②在一竖行内,下面的数大于上面的数。

③下面的一行始终大于上面的一行数。

二、知识讲解(难点突破)

2.探究42与37的大小。

①42里面有4个十,2个一;37里面有3个十,7个一。

上面两种方法都反映出42大于37。

我们根据百数表比较的结果也是正确的。

3.说说我们不用百数表该如何比较数的大小?

看图得出:

①先比较它们的十位,十位大的数则这个数大。

②十位相等,比较它们的个位,个位大的则这个数大。

引导学生总结比较两位数大小的方法:先看十位上的数,十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十位上的数相同,再比较个位上的数,个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

三、课堂练习(难点巩固)

1.比一比,三种颜色的球中,谁多谁少?

温馨提示:

比较两种颜色球的多少,就是比较两个数的大小。

两个数相差大,就用“多得多”或“少得多”;两个数相差小,就用“多一些”或“少一些”。

2.学生交流、讨论、汇报。

58>15红球比蓝球多得多或蓝球比红球少得多。

58>10红球比黄球多得多或黄球比红球少得多。

四、小结

数的顺序,比较大小“这部分内容是在数数、读数、写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通过填写100以内的数目表,使学生对100以内数的顺序有一个更深刻的认识,了解每个数在数目表中的位置、与相邻数的关系,对100以内的数的大小有比较清楚的了解。同时,通过对此表的观察,从中发现一些有趣的排列规律,这样可以发展学生的思维,开阔学生的思路,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点击查看更多: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

提醒:

小升初试题、期中期末题、小学奥数题

尽在公众号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数的组成》教案(四)


作为一小学位老师,我们要让同学们听得懂我们所讲的内容。因此,老师会想尽一切方法编写一份学生易接受的教案。从而在课堂上与学生更好的交流,那你们知道有哪些优秀的小学教案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数的组成》教案(四)”,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数的组成》教案(四)

课程特点:本课是在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20以内的数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例题1重点认识100以内的数,建立100以内数的数感。在数的过程中,突破当数到个位是九时,下一个整十数的数法。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很多学生在未学习这一课前,已能数出100以内的数,而且在他们的生活体验中,常常会接触到100以内的数。但孩子们的头脑中,还未有100以内数的概念, 当数 数到九时,下一个整十数是多少还不会数,这一课教学就是要帮助孩子建立100以内数的概念,突破数到接近整十数时,下一个整十数是多少的数法。

三、原来的教学模式和现行教学模式比较(如课前、课中、 课后的要求、方式等)

原来的教学模式:课堂当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小组互动,动手操作,同时在互动中老师可以第一时间了解学生对本节课的理解程度,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出问题,引导学生理解本课的内容。

现行的教学 模式:学生可以随时地观看老师发布的教学内容着重突破学生当数数数到接近整十数时,下一个整十数是多少的数法。通过微信群,学生可以把不明白的地方向老师提出问题,通过“微信小管家”教师可以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但是在观看教学内容上,有些懒散的学生很容易分神;在提问题方面,学生在“原来的教学”中强烈些。

四、学习资源设计

教学过程

一、教学目标:

1.学生能正确数出100以内的物体个数。

2.培养学生数数的兴趣和估算的意识。

3.培养学生观察、操作、合作及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100以内的数,建立100以内数的数感。

难点:在数的过程中,当数到个位是九时,下一个整十数的数法。

三、教学用具:小棒、橡皮筋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同学们数数可以怎样数的?

生1:一个一个的数。

生2:两个两个的数。

生3:5个5个数,10个10个的数。

师:同学们都很棒,为了奖励你们老师带大家到王爷爷的农场去玩一玩。(出示10只羊和20只羊让学生猜猜有多少只的情境图)

【设计意图:利用课件出示10只羊,20只羊的图让学生猜,一下子吸引孩子的眼球,既唤醒孩子估数的意识,又激发他们数数的欲望。】

(二)探究新知

1、出示情境图

师:春天到了,小羊们也纷纷走出羊圈到草地上吃草,你能猜一猜一共有几只羊吗?

生:......

师:老师先不公布正确答案,学了今天的知识后我们再 来解决这个难题。(意图:留下悬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师生一起数小羊。(数数时教师先引导学生数完10只后用一个圈圈出来,表示1个十,每数完1个十就圈一个圈,直到数完10个十为止)。

3.老师指导学生圈百羊图,问:这么多羊要怎样数呢?生:十个十个。教师指导学生就近圈。

【设计意图:20以内数的认识是学生的旧知,也是学生拓展认识100以内数的认知基础,学生已经积累了以群计数的知识经验,这个环节引导学生经历参与数以10只小羊个数为一个十的实践活动数数的过程,既让学生从旧知20迁移认识了“百”,培养了学生的数感。】

4.出示情境图(两个小朋友数29根小棒的图)师:孩子们,你们能准确说出老师这有几根小棒吗?生:不能。教师引导数小棒。

5.如果在29根小棒添上一根是多少根呢?(接着在29根后面添上一根小棒)现在有多少根呢?你们能准确说出老师这有几根小棒吗?生:不能。接下来老师变个魔术,(把十根小棒捆成一捆)现在你能准确说出有几根小棒吗?生看到有3捆就是30根。(意图突出10根捆成一 梱,为接下来学生动手捆小棒奠定基础)

6.讨论39添上1是多 少?49添上1是多少?59添上1是多少?99添上1是多少?提要求:小组合作同学之间互相说说理由。(重点教学几十 九到整十的数法)

【设计意图:通过实际数数知道当数到个位是九时,下一个整十数的数法,感受相邻数的变化。】

(三)巩固练习。

1.刚刚这100根小棒我们是一个一个数的,现在有更好更快的方法吗?生:十个十个数

老师带领学生边拿小棒边十个十个数,数到100。(小结10个十是一百)

【设计意图: 发展数感是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围绕这一目标,这个环节让学生又充分借助课件,再次让学生在数形结合中,突破难点,进一步感知“一百”,加深了对一百的认识。】

(四)课后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数较大的数100,你认为自己学的怎么样?请你回家为爸爸妈妈数一数吧!

板书:

100以内数的认识

数数

10个一是 十;2个十是 二十。

10个十是一百。

29添上1十30.

五、学习活动的组织

(一)个人学习:主要是学生 自主学习。教师通过微信群,发布当天的数学教学视频《100以内数的认识-数数》和相关练习。学生可以在微信群收看视频,然后做同步练习。

(二)小组学习(暂时没有开展小组学习)

六、授课方案

介绍设计的各种教学方式,如:直播、互动、自学、研讨、练习、答疑等组合

授课方案1

自学:教师通过微信群,发布当天的数学教学视频《100以内数的认识-数数》和相关练习。学生可以在微信群收看视频,然后做同步练习。借助“微信卡卡接龙”小程序,学生的作业可以上传上去,老师可以登录“微信卡卡接龙”对学生的作业 进行批改、和及时的反馈。当学生遇到不懂的问题,还可以 通过“微信”向老师提出问题,老师会对学生的问题进行解答。

授课方案2

答疑:通过微信群,学生可以提出疑问,教师也可以做出回答。针对多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会录 制视频进行分析、解答。

七、学习评价的设计

测试形式、工具、评价内容等

借助“微信卡卡接龙”小程序,教师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和评价。

点击查看更多: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

提醒:

小升初试题、期中期末题、小学奥数题

尽在公众号

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教案


识字4

课前透视

本识字课是一首充满童趣的儿歌,主要写小动物在夏天活动的情形,体现了夏天的美好快乐。本课共有11个带虫字旁的生字,教师要在学生熟读儿歌的基础上,联系大自然和课文插图,采用多种方法识记生字。

大多数学生对文中提到的6种小动物有不同程度的了解,这有利于对儿歌内容的理解。教师可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让学生在交流合作中提高识字能力。

教学目标:

1、认识“蜻、蜓”等11个带虫字旁的生字和“展运网”3个生字,会写“蚂、蚁”等6个字。

2、正确流利的朗读儿歌。

3、认识并了解夏天一些小动物的生活,体会小动物给夏天带来的情趣,有观察小动物、了解大自然的兴趣。

教学重点;

读准字音,识记字形,熟读儿歌。

信息资料:

1、课件或动物图片、生字卡片。

2、学生搜集一些小动物的有关资料。

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切入举偶

1、猜谜语。身子像个小豆点,摇着一根小尾巴,从小就会水中游,长大吃虫叫呱呱。

小飞机,绿翅膀,飞来飞去灭虫忙,低飞雨,高飞晴,天气预报它内行。

2、演示课件。(播放小动物活动的场面)夏天到了,小动物都在做些什么?指名说一说。

师;这些小精灵给夏天增添了很多乐趣,让我们来读一首儿歌吧。

对话平台

自学(在读文中标记生字,激发识字兴趣)

自由读儿歌,用喜欢的标记画出藏在儿歌里的小动物,并大声的多读几遍,要求:读准儿歌。

识字(利用构字规律识字,提高学生独立识字的效率)

1、同桌交流:把你圈画的动物名称交流一下,说说你是怎么认识的?

2、观察特点引导发现:

(1)课件出示带虫子旁的字:你发现了什么?(这些字都有虫子旁,与小动物有关)

(2)读一读,想想这些字的意思,看看你又有什么发现?小组讨论一下。

(如果学生发现有困难,教师可出示例子点拨:蜻——虫、青;蝴——虫、胡)

(3)小结:汉字中有许多这样的字,一边表示它的意思,一边表示它的读音,我们可以利用这种规律认识很多字。

3、多种形式认读生字。

(新课程倡导探究性学习,教师运用“你发现了什么”的导向性提问,诱发了学生探究的动机,有效的培养了学生的识字能力,同时也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

朗读(把识字放到儿歌情境中,既巩固了识字,又激发了读儿歌的兴趣)

结合插图,采用多种形式读儿歌。

练习(游戏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增强了学生生活中识字的能力)

小游戏:给小动物找家。

方法:出示有六种小动物图案的儿歌。小组读后,选派代表负责把小动物送到金房子里。

第二课时

对话平台

导入(多形式复习生字,进一步巩固生字)

1、抽读生字卡片:开火车读、齐读。

2、师生共做“我说你指”的识字游戏。

3、读读有这些生词的儿歌。

识字(巧识字,发展学生语言)

1、课件出示“网、运、展”所在的句子,指名读。

2、猜字谜:

(1)猜网字:师读生找卡。读句子:蜘蛛为什么结网?你还知道什么网?

(2)猜运字:师做动作生猜。还可以运什么?怎么运?练习说话。

(3)猜展字:做动作理解伸展的意思。

(有层次有梯度地把字词句联系起来,与认识事物联系起来,使学生在识字的同时,发展了语言,提高了认识能力。——“在语言环境中学到的字词是活的,带着情感记忆的东西是牢固的。”)

练习(利用课本外的教育资源,让学生自主的创造性的运用知识)

1、你还知道哪些小动物?结合搜集的课外资料模仿课文说一说。

2、学生交流感兴趣的动物资料,开展“动物王国趣事多”发布会。

写字(书写和评议结合,激发写字兴趣)

1、学习书写“空、运、展”,学生互相提醒怎样把字写得更漂亮。

2、展示书写作业:自评、互评与师议结合。

13、古诗两首

第一首:《所见》

教学目标:

1、认识“所、牧”等12个生字。会写“诗、林”等6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培养学生阅读兴趣,阅读能力,激发对祖国古典文学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在多形式的诵读中,感受古诗的韵律美,意境美。

信息资料:

1、每个学生自做一份本课生字小卡片。

2、课文插图、《春江花月夜》古筝、绘画材料。

3、搜集整理以前读、背过的古诗。

教学时数:两课时

第一课时:

切入举偶:

1、挖掘积累:小朋友们谁会背诵古诗?由朗朗背书声,营造学诗氛围,自然过渡,板书课题。

2、观察描绘:出示放大的课文插图,引导学生观察画面。图中都画了些什么?是什么季节?你能把观察的内容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吗?在此基础上引入学诗。看看古代诗人是如何描绘的?

对话平台:

学习古诗《所见》

初读(借助拼音,自读诗句,达到正确流利,培养识读能力。)

1、出示诗句,让会读背的学生领读,教师相机指导。

2、抓住生字和难点音,强调读准。如“所”读平舌音、“捕”的声母是“b而不是p”等。

3、自由练读,力求会背。

(真实、扎实应是语文教学的不懈追求,启发学生领读,充分尊重了学生的已有经验,注重了资源开发;抓住字词,扎实训练,夯实基础。)

细读(抓住重点字词,了解诗句大意。)

1、引导学生自读质疑,读懂了什么还有哪儿没读懂?

2、根据学生的质疑师生互动,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答案。学生可能有出的问题,如:“樾、意欲”的含义等。教师应在充分引导学生观察,讨论的基础上,得出问题的答案。

3、引导学生结合插图和自己的理解,粗略讲讲诗意,教师适当点拨指导。

(引发自主学习,师生互动学习交流,促进学生知识的建构和生成。符合学生心理需要,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诵读(反复吟诵,感悟诗句的意境,培养读书能力,激发阅读兴趣。)

1、采用范读、领读、对读、齐读等形式,引导学生感悟诗句的韵律,停顿等。

2、自由练读,体会感悟。

3、借助插图,以及古筝曲,创设意境。教师运用语言进行描绘,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加深理解。

4、背诵诗句。

(抓住“读”的根本,结合古诗情境美的特点,积极创设情境,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促进学生理解感悟。)

写字(自主写字,提高学生观察能力和书写水平。)

1、重点指导学生认为难写的字,可让学生参与指导范写,为大家讲解。如“木”字旁的写法等。

2、学生练习,教师巡视指导。本节课可重点指导写“诗、林、童”。

第二课时

对话平台:

学习古诗《小池》

回顾(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和学习方法,为学新知做准备。)

1、指名背诵《所见》,并试着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内容。

2、回想一下,上节课我们是怎样学习的?

(激发学生,回顾体验,简要概括也学习方法,为学习《小池》做准备。

自学(尝试自学,合作交流,培养能力。)

1、引导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教师帮助学生分配角色,分解任务,明确方法。

2、教师巡视,了解小组学习情况,以吸收反馈,调整教学。

(依据课标的要求,正确处理师生的角色关系,处处以学生为主,引导学生在小组学习中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交流,在自读自悟中,不断积累,不断迁移。教师则根据学生各方面的特点,注意指导、引导、诱导、辅导。这样能充分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参与学习,主动地,生动地学习,从而有效地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

汇报(各组汇报交流,发现共性问题,强调重点问题。)

1、由各组派代表陈述本组学习情况及学习收获,可引导学生当小老师,到黑板前讲解。如:字音“柔”应为"rou"不是"you",多音字“露”的两个读音,以及词语的意思。“细流”“树阴”等。

2、教师引导学生互相评价,同时抓住共性问题。如“毕竟”“惜”“无穷”等,采用“读、看、想、议”等方法,帮助学生理解。

3、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大意,并谈谈自己的感受。

诵读(坚持以读为本,促进学生感悟。)

1、采用自读、对读、齐读、表演读等方式,引导学生诵读,背诵。

2、出示画面,引导观察,播放音乐,引导学生读背。特别要注意指导学生读出诗的韵味。注意韵尾“流、柔、头”的读法。

实践(创意表现,促进理解,发展个性。)

1、引导学生结合着自己的阅读理解,观察感受,谈一谈对夏天的印象。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现夏天。如语言描述、绘画、背诵诗歌等均可。

3、交流评议。

写字(自主选择难点字,提高书写能力。)

重点指导“黄、立、闭”,教师大胆放手,相机示范,引导学生评价

第二首:《小池》

教学要求:

1、引导学生理解诗的内容,感受诗中描写的情景,进行美的教育,培养想象能力,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趣。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重点词语和诗句,并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背诵和默写课文。

教学重难点:

1、理解诗句意思,体会作者感情。

2、根据诗意,体会意境是难点。

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准备:电脑制作"小池作景、小荷、蜻蜓、词库"等软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

同学们学过很多古诗,你还记得哪首,请你给大家背一背。这些古诗韵律优美,语言简洁,好读又好记,大家都喜欢读古诗,今天我们要再学习一首古诗,题目叫《小池》,板书题目。先听老师把课文读一遍。

二、现在请同学们按照学习要求利用计算机进行学习。出示学习要求:

1、了解诗人生平。

2、理解题目意思。

3、学会生字新词。演示课件"诗人介绍、全诗图文、字义词库"。

三、检查自学情况。

1、"小池"的作者是谁?他是什么朝代的人?

2、题目你是怎样理解的?你知道"小池"的意思吗?这首诗写了小荷花池什么季节的景色?

3、诗中有几个生字?示"柔"字,这个字读作什么?

(1)"柔"是什么结构?怎样拆分,编码是什么?

(2)"柔"可以组哪些词?在诗中组的什么词?

(3)"柔"有四种意思,晴柔的柔选哪种字义比较合适?

(4)把"柔"字打三遍,再用"柔"字组两个词。

4、再读古诗。看还有没有不懂的词。

四、同学们前面三个要求学得不错,请大家继续按下面的要求学生。

出示:4、理解诗句意思。抽读要求。

1、请一个同学朗读全诗,其他同学边听边看图,想想这首诗写了哪些景物?演示课件。

2、写泉眼诗人是怎样写的?演示课件。泉眼的水是怎样流的?"惜"是什么意思?谁舍不得谁?谁能说说这行诗的意思?

指导读出舍不得的语气。

3、作者又是怎样写树阴的呢?读第二行,演示课件。"树阴照水"怎样理解?晴柔刚才同学们学生字已经理解了,"爱晴柔"又怎样理解?谁喜欢晴天里柔和的风光呢?这行诗是什么意思?

指导读出喜欢的语气。

4、小结:这两行诗写了小池周围的景物--泉眼和树阴。作者把泉眼和树阴写得像人一样懂得感情,其实是融进了作者自己的感情,知不知道表达了作者什么感情?

(喜爱)请同学们把两行诗连起来读一读,读出舍不得和喜爱的语气。

5、写"小荷"和"蜻蜓"作者又是怎样写的呢?

读三、四行,演示课件。这两行诗写的是小池里的景物。"小荷"指什么?"才"在这儿是什么意思?嫩和荷叶刚露出什么?蜻蜓就怎样?"早"和"才"诗人用得非常准确、生动。有了这两个字我们读起来这两行诗眼前仿佛看见了什么?把这两行诗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怎样读才能表达出生动、有趣的情景呢?

指导朗读。

6、把四行诗的意思连贯起来说一说,注意诗句中内容之间的联系。(自己说,互相说,当众说)

7、总结:是啊,清清的泉水,茂密的大树,娇嫩的荷叶,可爱的蜻蜓够成了小池优美的风景。难怪诗人要把这小池写下来,这里真是太美啦!

五、通过前面的学习同学们理解了诗句的意思,下面我们再通过感情朗读和背诵这首古诗来进一步体会诗人的感情。出示第五个学习要求:体会诗人感情。

1、认真听范读,注意哪些地方有停顿,哪些地方有重音?课件演示。

2、下面请同学们利用计算机里的导读要求练读。

3、抽读评价。

4、背诵全诗。

七、小结学法。今天我们按照这五个学习要求一步一步的学习理解了全诗,体会了诗中所表达的感情。今后同学们学习古诗都可以用这种学习方法。

八、按要求做练习。

15、夏夜多美

教学目标:

1、认识“莲、哭”等13个生字,会写“他、她”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边读边体会夏夜之美和助人为乐的精神之美。

3、保护环境,爱护昆虫。

教学重点:

学习睡莲姑姑、小蜻蜓、萤火虫帮助小蚂蚁的高贵品质,培养学生助人为乐的意识。

信息资料:

1、范读录音带、课件或动物挂图、生字卡片、学生自制的头饰。

2、学生收集一些小昆虫的资料。

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切入举偶

1、出示挂图。小朋友,你们喜欢小动物吗?(出示小蜻蜓、萤火虫、小蚂蚁的挂图)在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呢?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童话故事。(板书课题)

2、演示课件。教师播放夏夜美景的画面,引导学生入情入境,欣赏后让学生谈感受。(板书课题)

对话平台

自学(学生圈点批画,初步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学生自由读课文,圈画出文中的生字,注意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难读的词句可以想办法解决。

识字(多种方式巧记生字,激发学生主动识字的愿望)

教师出示生字词,学生互相交流自己的识字秘诀(如歌谣识字、猜谜识字、做动作识字、偏旁归类识字等)

(部分学生识字方法单一、枯燥,互相交流利于学生反思,开动脑筋巧记生字;另外对于学生的识字秘诀,教师要及时鼓励,让他们体验到主动识字的乐趣。)

朗读(多层次自主阅读,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

1、检查读。教师以开火车的形式让学生按自然段读课文,看谁读得既正确又流利。

2、指正读。把你喜欢的小动物的话找出来读一读,教师随机指导。

3、想象读。先听范读录音,然后指名读文,边读边想象当时的情景。

4、分角色读。教师指导学生研究讨论每个角色的语气怎样读,并尝试给这些角色设计表情动作。

如:睡莲姑姑(奇怪的问):“小蚂蚁,你怎么了?”

小蚂蚁(揉肉眼睛,伤心的)说:“我不小心掉进池塘,上不了岸啦!”

(让学生尝试添加提示语,是一个大胆的尝试。让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和对课文的理解,给“人物”设计表情动作,添加不同的语气词,使课文变成了童话剧。由于是自己创造的成果,学生会读得有情有趣,有滋有味。但这种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教师要有意识的加以引导。)

写字(体会汉字结构美,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

1、认读“他、她”,注意区别字义:女同学用她代替,还有谁适合?代替男同学的他谁合适?

2、教师重点指导“也”的写法,学生练写,注意纠正写字姿势。

3、全班展示优秀作业,互相提建议。

第二课时

对话平台

导入(出示生字,进一步巩固识字)

上节课学习的生字朋友又和大家见面了,你们还认识吗?指名开火车读生词。

读文(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进一步感受助人为乐的精神之美)

1、学习倒数三个自然段,边读边想:星星看见了为什么高兴的眨眼睛?

2、学生畅谈自己的想法,教师小结:夏夜景美,在美景的烘托下,小动物帮助小蚂蚁回家的精神更美,他们之间互相帮助的品质深深的打动了星星,所以他会高兴的眨眼睛。

(这样设计既训练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又拓宽了学生想象的思维空间)

表演(学生自主选择角色和伙伴,利于培养合作参与意识)

学生任意选择喜欢的小动物,自愿找合作伙伴组成表演组,也可以邀请老师参加。

练习(对课文内容适当延伸,培养学生参与实践和搜集资料的能力)

1、“夏夜美”擂台赛:任选一项内容即可,表现出色可获得“睡莲奖”。

a、读夏夜。选择课文内容读出夏夜之美。

b、说夏夜。你还能用文中词语或课外积累的词语描述一下身边的夏夜美景吗?

c、画夏夜。画出你眼中美丽的夏夜。

(为学生提供创造的空间,面向不同层次不同喜好的学生,便于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利于教学的高效,体现语文教学的综合性。)

2、除了蜻蜓和萤火虫,你还知道谁能帮助小蚂蚁吗?你还了解哪些昆虫?请爸爸妈妈帮忙查找有关的资料。

16、要下雨了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9个生字和7个词语,认识7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通过课文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下雨前一些小动物的异常表现。

教学重点难点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指导学生读好对话,特别是指导读好带有疑问语气、感叹语气的句子。

2.掌握生字的读音和字形,结合词语理解字义,结合句子理解生词的意思。

课前准备

1.生字生词卡片。

2.教学挂图或投影片。

3.朗读课文的录音带。

4.抄有全文的黑板或准备投影仪放映出全文。

5.请学生了解能预测天气变化的自然现象。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联系生活,谈话揭题

1.同学们,夏天的时候,下雷阵雨之前,天气会怎样?我们会有什么感觉?

2.下雨之前,小动物又会有什么变化呢?这堂课,我们就来学习18--要下雨了。

二、充分自读,整体感知

1.听课文录音,注意良好听读习惯的培养。

2.学生自由、轻声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看看文中先后出现了哪些小动物,做上记号。

3.同学们汇报交流:课文先后出现了哪几种小动物(教师板书;小白兔、小燕子、小鱼、蚂蚁)学习生字"兔",引导学生联系小兔子的样子记住"兔"的字形。

三、由扶到放,学习课文

1.指导学习一至三段。

(1)指名读第一段。学习生字"弯、直",通过做动作理解词义。

(2)练习朗读第一段,可边读边做动作。

(3)教师引读第二段:小燕子从他头上飞过。小白兔大声喊--(学生读)。

(4)引导学生看第一幅挂图:小燕子飞得很低,小白兔奇怪地向燕子为什么飞得这么低。学生练习朗读小白兔喊叫的句子,提醒学生注意提示语"大声喊"和句尾问号。

(5)先指名读第三段,然后逐句以问引读:

①教师指第一句问:燕子边飞边说--

②空气怎么样呢--(学生接读第二句)虫子的翅膀可比鸟的翅膀小多了,薄多了,就像透明的纱一样,沾上了小水珠,就像人背上了铅球一样沉重,自然就飞不高了。再读第二句。

③那小燕子飞不高是什么原因呢?学生读最后一句,教师板书:捉虫子,学习生字"捉",练习朗读句子。

(6)朗读第三段。

2.半扶半放,学习四至六段。

(1)小白兔听了燕子的话,半信半疑,书上这句问句该怎么读呢?出示"是要下雨了吗?"请学生读。

(2)小白兔又看到什么?听到什么?先自己读读四到六段,然后同座位分角色读一读。

(3)检查、交流学习情况:

①换词理解"往"。(可换"朝"、"向")

②小鱼游到水面上来的原因是什么?(板书:透透气)

③指名练习分角色朗读四到六段。看见燕子低飞、小鱼游出水面,听了燕子和小鱼的话,小白兔相信要下雨了吗?大家读读下面几段课文就知道了。

3.放手学习七到九段

1.小白兔看到燕子低飞、鱼游出水面,又听了他们说的话,边忙挎起篮子往家跑,这里的"连忙"可以换成什么词?(立刻、马上、赶紧)

2.他又看见了什么?听到了什么?他怎么做了?自然学习七至九段,通过朗读来回答问题。

3.学生汇报朗读,教师相机指导学习生字词,指导朗读。(板书:搬东西)

"消息"一词可结合课文内容理解:小兔把什么消息告诉了蚂蚁?小兔这个消息是怎么得来的?联系前面小兔看到的、听到的内容来理解。

四、练习分角色朗读全文

1.学生自由读全文,按小组练习分角色朗读全文。

2.指名分角色朗读。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开火车读生字卡片(包括要求认识的字)

2.集体朗读全文。

二、指导识字、写字

1.启发学生利用学过的偏旁、部件及熟字记字形。先同桌互相说说自己是怎样记生字的,再指名说说是怎样识记某个生字的。指导书写时,要重点提示下面几个字。兔、低:不要漏写最后一笔"点"。往:左边是双立人,不要写成单立人。弯:上半部不要写成"亦"。得:右边笔画多上下要写紧凑。

2.完成课后练习2。先观察生这笔画在田字格里的位置,再描红、临写。

3.用"弯、直、低、捉、消、息"进行扩词练习,鼓励学生积累词汇。

三、词句训练

1.学生先自己口头试着练习3里的词语组成句子,然后大家交流,注意每题可以组成两句。

2.让学生书面完成练习3。

3.读课后练习的句子。通过朗读、比较,使学生体会到这三个句子表达的意思一句比一句具体。四、扩展练习

请同学们课上交流能预测天气变化的其他自然现象。可以分组交流,也可以全班在一起交流。

板书设计:

18要下雨了

小燕子低飞

小鱼游出水面要下雨了

蚂蚁搬东西

17、小壁虎借尾巴

教学目标:1、会认“壁、虎”等9个生字。会写“河、姐”等6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对话的不同语气。

3、初步了解一些动物尾巴的作用。

教学重点:1、认识9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2、感情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初步了解一些动物的尾巴。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交流展示,检查复习

1、出示小壁虎图片提问:这是什么动物?谁了解小壁虎给大家介绍介绍。交流学生知道的知识。板书课题.质疑:读读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什么呢?学生回答

2、借助图画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为解决大家的问题,我们先读读课文,了解一下课文内容。请大家打开17课,看看有什么新发现?(学生回答)

2).大家的本领真大,请自读课文,如果遇到不认识的汉字自己解决,一会儿向大家交流。

3).全班交流:你认识了哪个字?是用什么方法认识的?(学生进行交流)

(二)分析记忆生字

1、利用识字方法记忆字形。

(1)熟字带生字:准---难祖---姐桃---逃

错---借

(2)熟字加偏旁:几---虎文---蚊它---蛇

亲---新

(3)想象字义记忆:壁

2、拿出自己的卡片读字记词。

3、指名读字扩词。

(三)书写指导

1、读一读要求写好的汉字。

2、观察描红寻找关键的笔画。

3、教师出示生字卡片,请学生上台描黑关键笔画。

4、自己临写。

5、同桌互换。

6、展示交流。

(四)课堂作业设计

1、写出下列汉字的笔顺。

在:变:

条:有:

2、比一比,口头组成词语。

蚊()难()桃()蛇()推()逃()

第二课时

(一)故事导入,揭示课题

1、讲这个故事.你们想知道小壁虎借尾巴的过程吗?

4、听老师读,标出自然段.指名读课文,要求正确.检查反馈。

(三)、感知课文内容,朗读课文

1、读课文说一说:小壁虎为什么要借尾巴?怎样挣断逃走的呢?谁来表演一下?(教师出示蛇和小壁虎的图片请同学上前表演)

2、没有尾巴的小壁虎什么心情呢?请同学读第二段。

3、小壁虎向谁借尾巴了,它借到了吗?为什么?(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出示小鱼、老黄牛、燕子的图片)

4、为什么借不到尾巴呢?(请学生分角色来表演)

5、通过小伙伴的表演,你知道了什么?(小鱼、老黄牛、燕子的尾巴是有用处的,不能随便借给别人)

6、说说小鱼、老黄牛、燕子的尾巴有什么作用?教师板书。

小鱼掌握方向

老黄牛赶蝇子

燕子用尾巴拨水

7.没有借到尾巴的小壁虎又是什么心情呢?齐读第6自然段。

8.请学生分角色扮演小壁虎和壁虎妈妈来演一演后来发生的事情。

9.他们的表演中你知道了什么?小壁虎的尾巴有什么特点呢?

11长出新尾巴的小壁虎什么心情?一起高兴地读最后一句话。

(四)课后延伸

1.读一读,说一说

游来游去飞来飞去跑来跑去跳来跳去

—来—去—来—去—来—去—来—去

2、小壁虎的尾巴易断,可再生,能保护自己,小鱼用尾巴拨水;老黄牛用尾巴赶蝇子;燕子用尾巴掌握方向,你还知道其他动物尾巴的用途吗?回去后收集资料,下一节课交流。

板书设计:

17、小壁虎借尾巴

小鱼掌握方向

老黄牛赶蝇子

燕子用尾巴拨水

小壁虎保护自已

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教学计划


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教学计划

第四单元:单元计划

单元教学内容:认识物体和图形(第32页――――第37页)

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包括两个部分:立体图形(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和平面图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的初步认识。由于在现实中学生直接接触的大多是立体图形,所以把立体图形的认识放在平面图形之前,这是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的。立体图形的初步认识这一部分知识可以按三个层次进行:知识的引入―――知识的教学―――知识的应用,符合学生掌握知识的规律,在知识的引入和运用上,要注意体现数学知识的现实性和生活化。在这部分知识中,应考虑到学生认识事物都有一个从形象――表象――抽象的过程,所以对于每一种图形,都要按三个层次进行:从实物引入――抽象为一般模型――给出图形名称。最后,让学生说出身边哪些物体的形状分别是这四种立体图形,使学生尝试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描述所处的生活空间,体现了数学的应用性。平面图形的初步认识这一部分知识要求充分利用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的关系来引入平面图形,让学生利用已掌握的知识,积极主动地探索新知识。同时,本单元的活动设计具有开放性,可以满足不同特点学生的需要。

单元教学目标:

1、使学生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立体图形与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等平面图形,能够辨认和区别这些图形。

2、通过、摆、画各种图形,使学生直观感受各种图形和特征。

3、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用数学交流和能力。

4、使学生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5、在愉悦的氛围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和创新意识,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单元教学重、难点: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教法:直观教学、快乐教学、合作交流、联想迁移。

学法:操作法、小组合作学习、想像

单元课时安排:2课时

1、认识立体图形…………………………………1课时

2、认识平面图形…………………………………1课时

NO:1

教学内容:认识立体图形(第32页)

完成相应的“做一做”及第36页的第2题

教学要求:

1、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知道它们和名称,初步感知其特征,会辨认这几种弄清形状的物体和图形。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观察事物的能力,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3、通过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用数学进行交流,合作探究和创新的意识。

4、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难点:使学生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这几种形状的物体和图形,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图形卡片

学具准备:各种形状的实物

教学过程:

一、设疑激情

1、说学具:

1)师:同学们,瞧谁来了?(出示课件:带音乐的机器人)

2)生:对!机器人想和我们共同学习,还给每个小组的小朋友带来了一篮礼物,想知道有什么礼物吗?赶快打开看看,你认识什么,就给组里的小朋友说什么,每个人都说说。(学生以组为单位说出礼物名称)

3)汇报:哪个勇敢的小朋友能大声说说你们的礼物?

其他小朋友仔细听,看看你们有不同的吗?(组内小朋友轮流说学具)

2、提要求:这么多学具中,你们能把“相同的”放在一起吗?四个小朋友共同试试看。

二、操作感知

A:分―――提示概念

1)活动:按教师提的要求,学生分组活动,教师巡视。

2)汇报:哪个聪明的小朋友说一说你是怎么分的?

师:他们是这样分的,和你们一样吗?(其他同学进行补充)

3)揭示概念

师:每种物体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你知道是什么吗?

教师根据学生所说在电脑分出的各类实物中出示名称: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球

4)活动

教师板书:球问:请你高高举起球,互相看看拿拿对了吗?放回学具篮中,依次出现:圆柱、正方体、长方体(长方体不放回篮中)

B:摸―――感知长方体

a:感知长方体

(1)活动:请小朋友仔细看一看,摸一摸你们手中的长方体,把你看到的、摸到的长方体先和组里的小朋友说一说。

(2)汇报:

师:谁能用最大的声音大家,你现在觉得长方体是什么样子?你是怎么感觉到的?(学生口答)

b:感知正方体、圆柱、球

①活动:我们已经认识了长方体,现在你还想认识什么的物体,就拿出来看一看,摸一摸,再给同组的小朋友说说心中的感受。

②汇报:学生仿照长方体的汇报,依次说:

正方体:方方的,6个面,棱,顶点,不能滚动

圆柱:上下一样粗,圆的,能滚动

球:光光的,能滚动

学生每汇报完一种物体的特征,老师:请不是拿这种物体的小朋友赶快找一个看一看,摸一摸,看一看你有没有这样的感觉。

c:比较

①电脑出示第33页的做一做的第一幅图

师:看了叮当带来的这幅图:你有什么问题想问大家吗?(学生讨论)

②电脑出示圆和球的滚动图

师:圆柱和球能滚动,但它们滚动的一样吗?

d:形成表象

师:去掉长方体的花外衣,你还认识它吗?(电脑依次演示,将实物抽象成几何图形: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

师:请小朋友闭上眼睛想一想,长方体………(依次分四种图形)一样吗?

e:出示课题:今天我们一起认识了物体(板书:认识物体)它们的形状是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

f:联系实际说一说在你身边哪些物体的形状是这样的。

三、活动

1、数一数(电脑出示)

数一数刚才的机器人分别用了多少个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学生可以独立地数,也可以自由组合)

2、搭学具

(1)活动:看看你们组的学具,说说准备搭个什么?然后再分工,由谁来搭,谁来传递,谁来讲解。讨论好了,就用你们的、智慧和灵巧的双手开始工作吧!(学生分组活动,教师巡视)

(2)各小组汇报:

四:全课小结

今天,我们不仅认识了各种形状的物体,还用它们装扮了我们的生活。

五、课后作业

P36页的第2题

NO:2

教学内容:认识平面图形(第34页)

完成相应的“做一做”及P36页的第1、3、4、5题

教学目标:

识别这些图形,初步了解这些图形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在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以及多种方法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3、在小组合作开放型的学习环境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敢于创新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从物体表面抽象成平面图形

教学准备:

1、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等积木若干;剪刀、印泥、橡皮泥等工具

2、学生每5人一组,每人备有3支水彩笔、1把尺子、1块钉子板等

教学过程:

一、搭玩积木,体验形体

师:(媒体播放)春天来了,大自然多美呀!小白免想在这美丽的大森林里搭一座小木屋,怎么搭呢?小朋友,你能帮它设计一下吗?(学生小组合作,用台上的积木设计一座漂亮的小木屋)

(学生操作,教师巡视)

问:你们在搭时小木屋时,用到了哪些形状的积木?请大家把积木按不同的形状分一分。

二、操作感知,建立表象

1、请摸一摸自己的积木拿在手里,看一看,摸一摸,跟旁边的小朋友说一说,你拿的是什么体,它的面是什么样子的。(学生边摸边说)

2、问:谁知道圆柱的这个面是什么样子的?

(这一个面是圆圆的,平平的)

问:你有没有办法把它记下来呢?

3、师:请你用我给你们准备的工具(白纸、印泥、橡皮泥等)工具,在小组里说一说,你想用什么办法记下这些面,每个小朋友最好想得不一样,比一比,哪个小组的办法多。(学生开始活动,并将自己组记下的面贴在板子上,然后展示在大黑板上。

4、你们觉得哪个组的方法最多,我们就请哪个组的小朋友来介绍一下他们的方法,好不好?

(指名学生演示、操作)

师:小朋友的办法真多!(用电脑演示,从长方体、正方体、三棱体上分别移下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今天,我们就来认识这些图形,让我们来跟这些新朋友打声招呼吧!(生齐读图形名称)

三、巩固延伸,加深认识

1、请你说出我们教室里哪些物体面的形状是与这些图形是相同的。

2、再一起到小白免新造好的房子去找一找,哪些物体的面也是这些图形。(电脑播放小免的家,让学生寻找并交流)

3、师:小白免家门前有一块空地,它想围一块地种萝卜,小朋友能不能用上今天学的本领,帮小白免围围呢?围好后跟你的小伙伴说一说你围的是什么图形。

4、学生活动反馈

5、请你在方格纸上画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三角形吗?请你试一试。

6、学生作品展示

7、师:现在许多图形都赶来开会了。(电脑播放)来了哪些图形,请小朋友用三种颜色的水彩笔给这些图形涂上颜色,统计好个数,填在表格里。(放轻音乐)

8、反馈:选两种不同的涂法在投影上展示

问:你喜欢哪一涂法?为什么?

教师小结:用一种颜色涂同一种图形看上去比较清楚。

9、请小朋友每人拿出一个长方体,在纸上度着画出几个不同的长方形。

四、全课总结、回归生活

今天我们学的这些图形在我们的生活中到处可见,请小朋友课后留心观察一下,把它记下来,然后与家人一起交流一下。

一年级数学第四单元集体备课教案


作为杰出的教学工作者,为了教学顺利的展开。有的老师会在很久之前就精心制作一份教学计划。让同学们很好的吸收课堂上所讲的知识点,你知道有哪些教案是比较简单易懂的呢?为了让您在使用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一年级数学第四单元集体备课教案”,仅供参考,但愿对您的工作带来帮助。

一年级数学第四单元集体备课教案

教学内容:教科书59-60页,认识图形

教学目标:1.经历对实物的辨别过程,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

2.在观察和触摸活动中感知平面和曲面,初步形成表象,体验空间感;

3.在共同交流的活动中,培养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及创新能力。

教学重点:立体图形

学法:操作发现法

教法:谈话法

教学准备: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

结构程序教学过程及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创设请境

激学导思一.导课同学们,你们愿意玩积木吗?今天我们就边玩积木边学习。拿出自己准备的积木摆合适的形状

自主探索

探求规律二.新课

让学生通过摸、摆、说,寻找立体图形的特征巡视指导

对学生的展示进行讲评,激发学生的上进心与创新意识。

带学生透彻分析板书立体图形名称及特征

展示:说说你搭了个什么东西。

用了哪些形状的物体?

将积木分类,给它起名,积极发言。

巩固练习

提高能力三、练习1.P611

2.巡视指导

3.指导学生活动认真分析并举例,同位互相交流后再比赛

概括总结

条理知识四.总结这节课你学习了什么知识?你认为主要是什么内容?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积极发言

板书设计:

认识图形

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

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教案(沪教版)


第一课时:两位数加减整十数

教学目标

在计算条与位值板的帮助下进行两位数加减整十数的学习,掌握两位数加减整十数的过程能力和方法;

加强独立思考,学会与同伴的合作,培养合作交流的意识。

教学重点:

强调过程、强调算法思维,灵活掌握“个位不变,只要在十位上相加减”的算法。

教学难点:

算法的掌握

教学过程:

复习

20+40=30+30=60+40=90+10=

50-20=40-10=80-70=70-20=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加减法。

二、探究两位数加减整十数。

一、两位数加整十数。

从百数图或百数表(数射线)引入。

出示18+30

师:你们能不能用学过的百数图或数射线来试一试?

学生操作,然后交流

在百数图上直观地展示18+30。

2、数射线上演示。

3、利用位值板上计算:18+30。

学生小组讨论并汇报。教师演示。

先把18拆成10和8,再把10+30=40,最后把40+8=48。

个位不变,只是在十位上相加。(只要在18的十位上加3。)

出示:30+18=?

师:你们认真仔细地想一想可以怎么解决?

学生思考后得出结论:30+18=48,与18+30=48结论相同。

小结:在加法算式中,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反馈练习。

小组合作完成练习

49+1036+1053+1021+1067+10

49+2036+2053+3021+2067+20

49+3036+4053+4021+7067+30

汇报,互批。

(二)两位数减整十数。

师:请你们在数射线中,看一看37—20等于几?

操作:选择计算条或位值板摆一摆37—20。

学生汇报:

把被减数分成30与7,30—20=10,10+7=17。

个位上不变,只是在十位上相减。(只要在37的十位上减2。)

4、小结:“个位上的数不变,只是把十位上的数相减”。

反馈练习。

37—2064—1046—1055—1072—10

37—1064—2046—2055—3072—30

37—3064—5046—3055—5072—40

99—3081—2063—3075—20

99—6081—5063—4075—50

99—8081—7063—6075—70

三、练习。完成练习册

总结

师:今天你又学会了什么本领呢?

第二课时:两位数加减一位数1

教学目标

1、理解和掌握两位数加减一位数(无进退位)。

2、培养学生的类推能力。

3、通过学习、游戏的过程,享受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

理解和掌握两位数加减一位数(无进退位)。

教学难点

探索类推得出两位数加减一位数(无进退位)的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

黑板、双色片等

【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新课:

5+4=2+6=3+3=4+1=

15+4=12+6=13+3=14+1=

小组汇报答案。

观察上下两组题目,你发现什么?

小结:

只要先算出个位上的数相加等于几,然后在十位上只要写上1就可以了。

探究新知:

(一)探究加法

出示23+2=?

学生小组合作讨论。

谁能告诉大家23+2你们是用什么方法计算出来的?

交流分享成果。

方法一:

十个

在数位表上用小圆片的方法:

3个圆片加上2个圆片,共有5个圆片。

3+2=5

可以推出:

十个

先算个位上,3个圆片加上2个圆片,共有5

个小圆片,再加上十位上的两个圆片,就是

20+5=25

方法二:

3个红纸片加上2个蓝纸片,共有5

个纸片。

可以推出:

3个红纸片加上2个蓝纸片,共有5

个纸片,再加上两条各是10个的红纸片就是等于25个纸片

方法三:

从3出发,向前走了2格,是5。

就是3+2=5。

可以推出:

从23出发,向前走了2格,就是

23+2=25。

方法四:

23+2=25用分拆的方法可以得到:先算3+2

=5。然后20+5=25。

203

……

想一想,怎样用简单的算法表示呢?

黑板演示:

23+2=

3+2=5

20+5=25

小结:

一个两位数加上一位数,不进位时,先把个位上的数相加,十位上的数字照写就可以了。或者说,不进位的两位数加一位数,只要在这个两位数的个位上进行加法就可以了。

8、小练习:

24+3=36+1=5+42=71+8=

45+2=1+36=42+5=8+71=

(二)探究减法:

出示题目:25-4=?

请学生小组合作讨论。

汇报交流。

小结。

两位数减一位数,只要把个位上的数相减就可以,或者,用个位上的数字相减,然后十位上的数字照写。

三、巩固练习:

1、5-4=35-3=76-5=89-=81

25-4=63-0=28-3=63-=60

35-4=47-4=57-6=78-=72

65-4=89-8=49-7=36-=34

2、学生自己完成题目。

3、全体交流最后一列题目的解题心得。

4、小结。

最后一列,在计算时,只要看个位上的数相差多少就可以了。

四、拓展和应用:

请你用1、2、3、4、5中随机挑选三个数组成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不进位、不退位的算式,要求越多越好?如12+3、54-2等。

五、总结:

师:今天你有什么收获吗?对于你今天的表现怎样评价?对你的同组的同学呢?

第三课时:两位数加减一位数2

教学目标:

1.通过情景创设及具体操作活动,探索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构造算法的能力,体验算法的多样化。

2.理解并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并能熟练地进行计算。

3.经历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培养学生动手操作与数学表达能力、合作交流能力、类推能力等,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并能熟练地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

探究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体验算法的多样化。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双色片、计算条片、位值板、数射线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复习引入(口答)

看图算一算,并说计算过程

十个

●●●●●●

●●

十个

●●●●●●

●●

24+2=2624+20=44

4+2=620+20=40

20+6=2640+6=46

口算

16+30=77-6=36+3=

87-40=4+53=37-5=

2.创设情景:小朋友,让我们一起来听一个母鸡生蛋的故事。

(1)这个故事中有什么数学信息?

(2)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3)要求现在一共有几个蛋,谁能列出算式?

板书:27+5=

(4)27+5=?一共有几个蛋?请你利用桌上的学具算一算,然后在小组里交流你的想法,

二、动手操作,探究方法

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主探究。

①利用位值板和双色片的实际操作来寻求答案。

②利用计算条片的实际操作来寻求答案。

③利用数射线的实际操作来寻求答案。

2.师生共同探究不同的算法。

集体反馈:你们有几种算法?你是怎么想的?

学生摆学具演示,说出思考过程。教师板书。

方法一:在位值板上进行计算:

27+5=32

7+5=12

20+12=32

个位上的7个小圆片和5个小圆片相加,得到12个;10个一换成一个十,12再加上20就得到32。

思想:先加个位,满十进一(板书)

方法二:用计算条片进行计算:教师演示

27+5=32

27+3=30

30+2=32

思想:先凑整十数(板书)

方法三:在数射线上进行计算。

从27出发,先向右跳3格,跳到30,再向右跳2格,跳到32,所以27+5=32。

先算27+3=30;再算30+2=32。

思想:先加到整十数(板书)

3.熊猫乐乐是怎么计算的呢?

27+5=32

32

先把蛋盒装满,凑成十个

所以先算27+3=30,再算30+2=32。

4.哪些方法和乐乐的算法是相同的呢?

归纳:

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可以先加个位,满十进一后再加;也可以用先加到下一个整十数后再加的方法进行计算。

揭示课题:

小朋友,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

三、分层练习,巩固算法

1.摆一摆、算一算

48+7=

2.圈一圈、算一算

29+5

9+5=14

20+14=34

3.比一比,看谁算得有对又快,并挑选两道说说计算过程。

46+8=35+8=32+9=56+7=

四、归纳总结,拓展提高

1.()里填几呢?

26+()=2()26+()=3()

课堂总结。小朋友,今天你有什么收获?对于你今天的表现怎样评价?对你的同组的同学呢?

完成书上练习

完成练习册

第四课时:两位数加减一位数3

教学目标:

1.通过情景创设及具体操作活动,探索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构造算法的能力,体验算法的多样化。

2.理解并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熟练地进行计算。

3.经历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培养学生动手操作与数学表达能力、合作交流能力、类推能力等,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法的计算方法,并能熟练地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

探究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体验算法的多样化。

复习

1.复习引入

16+30=77-6=36+9=

87-40=53-3=37-5=

说说16+30,36+9,53-2你是怎么算的?

2.创设情景:小朋友,让我们一起来听一个母鸡生蛋的故事。

(1)这个故事中有什么数学信息?

(2)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3)要求现在还剩下多少个鸡蛋,谁能列出算式?

板书:32-5=

(4)32-5=?一共有几个蛋?请你利用桌上的学具算一算,然后在小组里交流你的想法,看哪一组的方法多?

二、探究:

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主探究。

①利用位值板和双色片的实际操作来寻求答案。

②利用计算条片的实际操作来寻求答案。

③利用数射线的实际操作来寻求答案。

2.师生共同探究不同的算法。

集体反馈:你们有几种算法?你是怎么想的?

学生摆学具演示,说出思考过程。教师板书。

方法一:

在位值板上进行计算:

12-5=7

20+7=27

32-5=27

先把十位上的一个小圆片移到个位上,就

是10,然后用个位上的12减去5得到7。

最后用20加上7就是27。

方法二:

用计算条进行计算:

方法和小兔同样,先把零头2减去,

再减去3,得到就是27。

方法三:

从32出发,先向后走了2格,是30。

然后再向后走3格,就是27。

所以得到32-5=27。

方法四:

32-5=27用分拆的方法可以得到:先算12-5

=7。然后20+7=27。

2012

……

小结。

两位数减一位数,可以先去掉零头,再减去剩下的数,也可以先用退下的一个十和个位的数合起来减去一位数,然后再把十位上的数和结果相加。

巩固练习:

拓展和应用:

师:请你用5、6、7、8、9中随机挑选三个数组成两位数加、减一位数有进退位的算式,要求越多越好?如56-9、67+8等。

总结:

师:今天你有什么收获吗?对于你今天的表现怎样评价?对你的同组的同学呢?

两位数加减一位数(进位加法)

――朱行小学殷其龙

教学内容:九年制义务教育课本(试用本)一年级数学第二学期P29

教学目标:

1.通过情景创设及具体操作活动,探索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构造算法的能力,体验算法的多样化。

2.理解并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并能熟练地进行计算。

3.经历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培养学生动手操作与数学表达能力、合作交流能力、类推能力等,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并能熟练地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

探究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体验算法的多样化。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双色片、计算条片、位值板、数射线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复习引入(口答)

16+30=77-6=36+3=

87-40=4+53=37-5=

说说16+30,36+3,4+53你是怎么算的?

2.创设情景:小朋友,让我们一起来听一个母鸡生蛋的故事。

(多媒体演示)

(1)这个故事中有什么数学信息?

(2)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3)要求现在一共有几个蛋,谁能列出算式?

板书:27+5=

(4)27+5=?一共有几个蛋?请你利用桌上的学具算一算,然后在小组里交流你的想法,看哪一组的方法多?

【说明:旧知复习,为学生运用类推解决问题搭建跳跃的平台;创设故事情景展开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解决问题的挑战氛围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二、动手操作,探究方法

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主探究。

①利用位值板和双色片的实际操作来寻求答案。

②利用计算条片的实际操作来寻求答案。

③利用数射线的实际操作来寻求答案。

2.师生共同探究不同的算法。

集体反馈:你们有几种算法?你是怎么想的?

学生摆学具演示,说出思考过程。教师板书。

方法一:在位值板上进行计算:

十个

27+5=32

7+5=12

20+12=32

十个

个位上的7个小圆片和5个小圆片相加,得到12个;10个一换成一个十,12再加上20就得到32。

思想:先加个位,满十进一(板书)

方法二:用计算条片进行计算:

27+5=32

27+3=30

30+2=32

思想:先凑整十数(板书)

方法三:在数射线上进行计算。

从27出发,先向右跳3格,跳到30,再向右跳2格,跳到32,所以27+5=32。

先算27+3=30;再算30+2=32。

思想:先加到整十数(板书)

有可能还有其他的算法,利用展台进行展示。

3.熊猫乐乐是怎么计算的呢?

多媒体演示:(鸡蛋装盒)学生观察并思考

说说乐乐是怎么算的?

27+5=32

32

先把蛋盒装满,凑成十个

所以先算27+3=30,再算30+2=32。

4.哪些方法和乐乐的算法是相同的呢?

归纳:

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可以先加个位,满十进一后再加;也可以用先加到下一个整十数后再加的方法进行计算。

揭示课题:

小朋友,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

【说明:通过摆一摆、想一想、说一说等活动,丰富学生的经历,类推出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构造算法的能力,体验算法的多样化。】

三、分层练习,巩固算法

1.比较两种算法。

(1)用你喜欢的方法算一算。(写出计算过程)

48+7=

展台反馈。

(2)讨论:这两种算法有什么不同?

2.找出合适的帽子,连一连。

邮递员35+941头盔

医生26+861带有小灯的帽子

建筑工人9+3234医生帽子

煤矿工人7+5444绿色帽子

反馈: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小结:两个加数交换位置,结果不变。

3.比一比,看谁算得有对又快,并挑选两道说说计算过程。

展台反馈

【说明:通过比较,进一步理解和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游戏练习采用变式,渗透加法交换律思想,帮助学生拓宽解题思路。】

四、归纳总结,拓展提高

1.()里填几呢?

26+()=2()26+()=3()

【说明:开放题的设计能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探索的兴趣,有利于提高学生梳理知识和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插花比赛

从下面的花中选3朵组成两个加法算式和两个减法算式,你们能写出多少?

26,17,9,25,34,8

【说明:游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为退位减法的学习奠定基础。】

3.课堂总结。

小朋友,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对于你今天的表现怎样评价?对你的同组的同学呢?

【说明:通过自我评价和同伴互评,培养数学学习的自信心,提高同伴合作交往能力。】

第五课时:两位数加两位数1

教学目标:

1、理解和掌握不进位的两位数加两位数;

2、鼓励算法思维和算法的多样化;

3、会简单的应用:金额的计算(元)。

教学重点:理解掌握不进位的两位数加两位数。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运用新知进行实践和运用,加深知识的巩固。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体育用品模拟图片,位值板,小圆片。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谈谈有关奥运会的知识,说说你崇拜的奥运冠军。

2、逛逛体育用品商店,你认识它们吗?你想买什么呢?

二、尝试探索

1、妈妈给小丁丁100元,他挑选了两件喜欢的体育用品:足球和滑板。请小朋友帮他算算,他应该付给营业员阿姨多少钱?你们是怎样算的?你有几种算法?可以自己先在位值板上圈一圈,再小组交流。

怎样计算:(板书算式)37+12=?

2、汇报:你是用什么方法进行计算的?还有其他的算法吗?(教师根据学生的

其他想法在黑板上演示)用位值板和翻转片说明算理(操作多媒体)

估计学生可能出现的几种计算方法:

算法1:十位上30+40=70,个位上7+2=9,40+9=49。

算法2:37+10=47,47+2=49。

算法3:12+30=42,42+7=49。

算法4:37+2=39,39+10=49。

算法5:12+7=19,19+30=49。

3、你们真了不起,想出了这么多种算法,其实这些算法都是分拆为我们以前学

过的简单计算来进行的。你们发现了吗?你们可以把这些算法分类吗?

教师归类小结:第一类是十位加十位,个位加个位;第一类是拆第二个加数,第

一个加数先加个位,再加十位,或者先加十位,再加个位;第三类是拆第一个加

数,用第二个加数去加。这就是我们今天学的新本领,出示课题。

4、老师用100元钱买了喜欢的体育用品:旅行包和运动裤,请你帮我算一算。

请同学们互相讨论,说说算式,讲讲算理。

5、实践运用:请你任意挑选两件喜欢的体育用品,并说说算式,讲讲算理。

(小组内交流活动,教师巡视辅导)

三、练习巩固

1、完成教材P32练习3:

他们各买的是什么?算一算他们各需要付多少钱?

42+3721+2222+4137+21

2、口算抢答比赛:15+4132+1762+1430+3933+22

3、游戏:勇夺奖杯(完成配套练习册习题,及时反馈核对)

四、总结下课

今天你学会了什么本领?我们要认真学习,锻炼身体,打好扎实的基本功,做个学习好身体棒的孩子!

第六课时:两位数加两位数2(进位、横式)

教学目标:

启用已有的口算能力,探究出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的口算方法;

描述算法思维,提炼、优化算法多样化的过程;

会用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的口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探究进位加法的口算方法;算法思维、算法多样。

教学难点:描述算法思维,提炼、优化算法多样化的过程;

教具准备:位置表、模拟商店,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发计算心理。

1、谈话激趣。

师:小朋友,你喜欢玩具吗?

师:我也喜欢玩具。(出示模拟商店)今天在我们教室的一角开了一个小小的玩具商店,请你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两样玩具,然后写一个算式。

2、交流。(教师将算式一一板书)

师:刚才大家都选择了自己最喜欢的玩具,现在我们帮选择轿车和滑板的小朋友估算一下(指28+37),大概需要多少钱?

二、自我探究、体验计算方法。

1、借助直观,产生算法。

师:到底该付多少元?请学生拿出位置表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圈一圈,算一算。

(学生计算、教师巡视,且对困难生进行指导,将进位加法转化为两为数加整十数或两位数加一位数这些已有的知识经验中去。)

2、展示交流、描述算法。

师:请学生说说28+37等于多少,然后介绍是怎么算的?

(教师将学生介绍的算式,用数学语言加以描述,如,你是采用两位数加整十数,然后再用两位数加一位数的方法来计算的,这样抓住有利时机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及口头表达能力;同时暗示要发言的学生能用语言来描述算法。)

(为了避免方法重复,教师鼓励学生可以临时改变计算方法。)

师:通过计算我们知道了第一位小朋友选择的两样玩具需要付65元,与估算相比你想说什么?

师:介绍估算在生活中运用。

3、归纳、提炼、优化算法。

(1)议一议。

师:在这么多算法中,你最喜欢哪几种算法?为什么?

(说明:学此内容前,学生已经熟练掌握两位数加整十数、两位数加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即学生至少已掌握三种算法,因此在这时候提炼、优化算法多样,估计学生不会感到困难。)

师:假定你是老师,你想推荐拿几种算法给你的同伴?为什么?

(此问题的设计,让学生站在同伴的角度去选择、优化,学生容易接受。)

师:归纳,出示课题。

师:对于两位数加两位数,你还有什么想法?

师:如果不借助位置表,你能用几种方法计算一道题呢?

(2)算一算。(写出口算过程,能写几种就写几种。)

34+16

(3)说一说。

师:请学生说说是用那几种方法算的?

三、深化探究、整合优化算法。

1、观察、描述伙伴的算法。

(1)观察小丁丁、小巧、小亚的算法。

(2)描述伙伴的算法

(3)小胖再攒多少钱,就能买到这两样玩具了?

2、整合拓展。

(1)回到模拟商店。

伙伴购物,小组合作抢答。(以下题目教师可以根据班级实际情况,灵活选择。)

我买了两样玩具,一共付了74元,我买了哪两样玩具?

我想买滑板和飞机,一共要付多少元?

我只花40元就可以买到两样玩具,我买的是什么玩具?

我带了50元,请你们帮我选两样玩具?(根据时间而定。)

(3)算一算,你自己选择的玩具需要付多少元?

四、总结评价。

你是用几种方法算出该付多少钱的?如果要你用最拿手的方法算,你选择哪一种方法?为什么?(进一步提炼、优化算法。)

第七课时:两位数加两位数3(进位、竖式)

教学目标:

理解与掌握用竖式的方法来计算两位数加法。

能正确地掌握竖式计算的格式与方法。

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的能力。

教学重点:

能够掌握竖式计算的方法并正确计算进位加法。

教学准备:位值板、双色片、电脑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初步感知

给学生提供位值板,请学生用双色片放出所要求的数,5、10、13。

请学生根据老师提供的算式,分两次在位值表上放双色片:5+8=

请学生对照两种不同摆法,说说哪种看起来更直观,为什么?

小结:在位值表上,一般个位上满十就要向十位进一。

4、请学生继续放6+10=15+7=

二、算法探究

出示38+25=说说你用什么方法计算?(指名,教师板书)

38+25=38+25=38+25=38+25=38+25=

30+20=5038+20=5830+25=5538+2=405+25=30

8+5=1358+5=638+55=6340+23=6333+30=63

50+13=63

揭题:这是我们以前学习的各种算法,今天我们要来学习另一种计算方法。

媒体演示(如书本P34)

仔细看,刚才发生了什么变化?

(关键在于个位上的10个蓝色双色片进入十位后变成1个红色双色片。)

竖式计算

这个过程我们可以用一个竖式来表示,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新知识:笔算加法。同步在黑板上与位值板相应的位置上板书竖式的计算过程。

383838

+25+25+25

1

63

教学竖式的方法

⑴你认为竖式计算要注意些什么?(小组讨论,反馈)

⑵小结:我们可以归纳为简单的3句话:“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满10进1。”

⑶为什么个位上的10进到十位上变成了1?(10个一就是1个十。)

三、竖式练习

欢欢给大家出了几题,请你们用今天学习的方法来计算。(P35习题2)

题1集体完成,题2、3、4学生独立完成,小小组批改。

习题三:不计算,在你认为需要进位的题上标上进位的符号。

媒体演示,请学生找错。

⑴忘记进位。

⑵不应该乱进位。

⑶进位的数将十位上原有的结果挤到百位上。

⑷个位上计算结果为10,进位后漏写零,导致结果变成一位事故。

请学生任意挑2题在方格纸上用竖式计算,小组检查。(习题5)

三、小结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你有什么想提醒小朋友的吗?

第八课时:两位数减两位数1(不退位)

一、教学目标:

1、理解和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的计算方法,

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培养算法思维、提倡算法多样化。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理解和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的计算方法。

2、算法多样化。

3、用语言完整、正确阐述算法。

三、教学准备:

教师方面的准备:磁性圆片、媒体、一些文具。

2、学生方面的准备:能熟练进行两位数减整十数、两位数减一位数的减法计算。

四、教学过程:

情境引入

媒体出示:文具店

师:小胖和他的小伙伴去文具店买学习用品,看看他们买了什么?

学生看图回答:小巧:一只铅笔盒8元

小丁丁:一把尺2元

小亚:一盒水彩笔20元

师(出示三人带的钱数)小巧:35元

小丁丁:50元

小亚:79元

帮忙算算他们买了东西后,各剩下多少钱?

学生独立列式计算,交流算法并核对结果。

小巧:35-8=27

小丁丁:50-2=48

小亚:79-20=59

师:小胖碰到问题了。他有58元,买了一个手提包用去25元,还剩下多少钱?算式怎样列?

学生列式:58—25

师:可他不会计算了,为什么呢?

这道算式和以前做的减法题有何不同?

学生回答:两位数减两位数。

师揭示课题

探究新知

算法探究

(1)学生独立在位值板上摆圆片或同桌合作

(2)自愿板演位值板上圆片的变化过程并说出计算过程。

师根据学生的板演及回答写出计算式。

38-5=33

十个

58-20=38

53-20=33

十个

十个

50-20=308-5=330+3=33

(3)师逐一媒体出示小巧、小丁丁和小亚的算法,和板演的对照。

学生尝试逐一用语言阐述算法,师再完整:

小巧的算法:先减去整十数,再减去个位数。

小丁丁的算法:先减去个位上的数,再减去整十数。

小亚的算法:整十数减整十数,个位数减个位数。

归纳算法

(1)问:你喜欢哪种算法?为什么?

学生自由发言

(2)师:观察这些算法,发现什么共同的地方?

学生讨论,交流

师小结:不管哪一种算法,都是分拆成“整十数减整十数,个位数减个位数”“两位数减整十数,两位数减一位数”这些学过的计算方法来进行计算。

试一试

师:小巧、小丁丁和小亚用刚才买剩下的钱,又去买了文具。

(投影出示:小巧27元:一本习题本12元

小丁丁48元:一个订书机26元

小亚59元:一支钢笔35元

(1)学生任挑一人的题计算,选择自己喜欢的算法进行。

全班交流算法、核对结果。

(2)学生自己再帮小胖挑一文具用品,列式计算。

巩固开拓

巧做题包

(1)48—1287—63

48—1387—53

48—1487—43

48—1587—33

师:怎样做,又快又正确?仔细观察,发现什么?

学生独立思考、完成题包;全班交流核对。

(2)99—=66—37=30

88—=66—37=40

77—=66—37=50

66—=66—37=60

师:现在是求减数和被减数,怎么办?

小组讨论、汇报交流。

游戏:买文具

以8人为小组各自活动,组内选两生当营业员,其余生当顾客买文具。

营业员和顾客可以在活动中互换。

第九课时:两位数减两位数2(退位)

教学目标:

理解与掌握十进位值制中用竖式进行两位数有退位的减法。

能正确计算退位减法。

教学重点:能正确计算退位减法

教学难点:能正确判断个位不够减,要退位的算式

教学过程:

复习引入:

摆圆片:

1、师:在位值表里用圆片摆出“48”,

从“48”里面拿走5个圆,还剩几个?怎样列算式?

2、师:从“43”里面拿走8个圆,怎样拿?算式怎样列?

板书:43-8=35

借、合、减

3、师:从“43“里面拿走10个圆,可以怎样拿?

新授:

1、摆圆片:

师:从“43”里面拿走18个圆,怎样拿?大家讨论摆的方法。

师:43-18,个位不够拿,向十位借1作10,和个位合起来是13,从13里面拿走8个还剩5个,再从十位里面拿走1个结果是2。

列竖式:

(1)师:这道题怎样列竖式?

板:43-18=25

师:想一想,怎样将这题列成竖式来帮助我们计算?

请你们在练习纸上试一试。

(2)师生交流:

师:列竖式时要注意数位对齐,个位不够减向十位借1作10,这个“·”就表示借1,和个位合起来是13-8=5,个位上写5,十位借1后成了3,再把十位相减,结果是25。

(3):出课题:

师:今天我们学习像这样的笔算退位减法。

练习:

书上第46页2/(1)(2)

师:让我们先一起来试做几道题。

完成2/(3)(4)(5)

判断错在哪里?

师:小朋友完成的不错,现在也请你们做小老师,判断一下这几道题是否正确?如果不对,错在哪里?

72514270

-48-28-26-25

34372855

小结:

师:在做退位减法时,要注意:个位不够减向十位借1做10,和个位合起来再减,要注意十位借1后要先减1再减。

填□:

师:请大家动动小脑筋,□里可以填哪些数?

4545

-2□-2□

2□1□

第十课时:两位数减两位数3(竖式练习课)

教学目标:

1理解与掌握十进位值制中用竖式进行两位数有退位的减法。

2能正确计算退位减法。

3学生在计算的过程中养成认真、仔细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能正确计算退位减法

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

出示:56-19

请用竖式算一算

指名板演,讲评。

小结:这就是我们昨天学习的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今天我们要用我们学习的本领来帮我们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二、探究

(一)出示例题:

你获得了什么信息?

指名回答。

小胖他们各自选择了一种自己喜欢的用品,请你帮他们算一算还要找回多少钱。

小胖:买一条裤子29元,付了50元,找回多少钱?

学生尝试列式:

汇报:50-29=21元

为什么用减法计算?(从50里面去掉一部分,求剩余的部分,用减法计算。)

在计算时你要提醒大家注意什么?

(列竖式时,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算起,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作10,和个位上的数合起来再减。)

(二)独立解决问题

小丁丁:有84元,买了一块滑板,还剩下多少钱?

小巧:有96元,买了一双溜冰鞋后还剩下多少元?

小亚:买一个手提包和一双鞋共用去80元,一双鞋34元,一个手提包多少钱?

学生独立解答,教师巡视指导。

汇报:

84-6796-7880-34

小结:求剩余和求其中的一部分我们都用减法计算。

三、练习巩固

完成练习册。

教师巡视指导。

四、总结。

第十一课时:连加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提高学生两位数的连加的计算能力。

2、能够对一些较为特殊的连加算式进行巧算。

3、体会数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培养学生的观察事物的能力。

4、通过教学让学生树立多策略解决问题的观念。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连加的计算

2、对一些较为特殊的连加算式进行巧算。

三、教学过程:

一、游戏:凑整十数

T:为了学好新知识我们一起来玩一个数学游戏“凑整十数”。

1、师写8,指名报数。

T:这些数有什么一样的地方?

2、师写34,学生抢答。

T:小朋友说的又多又准确!你有什么好方法吗?

板书:个位凑十

师:对!这其实就是我们以前学习的10的分与合,今天我们就利用凑整十数的本领来学习连

加的巧算。(板书课题)

二、新授

1、什么是连加?(三个以上的数相加)猜猜巧算是什么意思?

2、你们喜欢玩具吗?我们到玩具店去看看,(出示:米老鼠28元,维尼小熊42元,小白兔

16元,小狗14元)

1、你看到什么?挑一个你最喜欢的玩具。买这三个玩具一共要多少钱?会列连加横式吗?

板书:28+32+16=32+28+16=32+16+28=

28+16+32=16+28+32=16+32+28=

T:六个算式的结果一样吗?为什么呢?(

请你选择六个算式中的一个算式,你觉得挑哪个算式算得最快?

为什么先算28+32?(出示:一看)

T:所以算的时候看清加数,特别是加数的个位。(出示:二想)哪两个数凑成整十数,把

它们的手拉起来。这样就能算得又快又好。(出示:)三算

2、那余下的4个算式请你动动脑筋也很快算出答案?同桌挑一个算式说一说,你是怎么想

的?

42+16+2828+16+4216+28+4216+42+28

70707070

小结:做连加时看清数的特点,再想哪些数可以先凑成整十数,最后再加上另一个数算出结

果。

三、练习

1、如果你任选三个或四个玩具,怎样列横式?怎样巧算?(齐练)

师:这道题目算的好吗?巧在哪里呢?(看清数的特点找到两对数凑成整十数)

2、老师出一个数27请你再添上2个数使他们相加能巧算。

集体判断能不能巧算?

1、请你做小老师,一道连加题使它变成一道能巧算的题目(同桌交换算,互相批改,最后

评价题目出得好不好。)

小结:几个数连加,无论哪两个数先加,结果总是一样。

27+23+13+()=

能不能再加一个数,可以找到两对凑十的好朋友。(齐练)

5、是不是任意的3个数都能巧算呢?举例证明。

如:73+8+15=能巧算吗?为什么?

T:所以要看清加数。如果不能巧算,就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

变式:改其中的一个数使它变成一道能巧算的题目呢?

小结:通过学习你觉得连加巧算“巧”在哪里啊!

第十二课时:连减

教学目标:

1、能通过收集、汇总信息,解决生活问题。

2、会用两种形式的竖式计算连减。

3、养成规范、公正的书写习惯。

教学重点:掌握用竖式计算连减的方法。

教学难点:正确计算连减式题。

教学过程:

复习引入

小朋友,前几天我们学习了加减混合和连加,我们学会了了用两种形式的竖式计算加减混合和连加。现在老师这里有几道这样的题,请你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列竖式计算。

2、34+28+16=75-56+27=(独立完成,,交流。)

3、在用竖式计算加减混合和连加时,我们可以列两个分开的,或者一个连在一起的竖式进行两次计算。

4、用这两种方法列竖式计算的时候要注意些什么?

二、新授

1、小朋友,春天到了,小巧的班级也准备出去春游了,她负责买面包,在买面包的过程中她碰到了难题,我们一起来看看她碰到了什么难题。(出示情景图。)

2、谁能用简单的话说说她碰到了什么难题。

(小巧到商店买面包,她买了28个巧克力面包,19个草莓面包,总共86人,需要86个面包,还缺几个面包?)

3、要解决这个问题,你准备怎么列式计算?

(先独立思考,再小组交流怎样算方便简单,记录在纸上。)

4、交流比较

学生讲方法师板书:

①86-28=5858-19=39②89-28-19=39

86588658

-28-19-28-19

58395839

师:在做两位数的减法时我们要用竖式来帮忙。在计算时要注意个位不够减时要向十位“退一作十”再减。

③89-28-19=39

86

28

58

19

39

④89-28-19=39

86

28

-19

39

师:小朋友算得都很好,有的小朋友是分两个算式进行2次计算,有的小朋友是列一个连减算式用两个竖式计算,还有的也是列一个连减算式但只用一个竖式计算,都行。

师:比较一下这两种算法(2、3),你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

生:第三种比较简单,算式和竖式都只用一个,一样计算但方便快捷。

师:用这种方法列竖式的时候要注意些什么?

生:1、写竖式时要数位要对齐,抄写要准确。

2、个位不够减时要向十位“退一作十”再减。

3、横式的结果不要遗漏。

练一练:书P/41试一试,完成竖式。(生独立完成,师反馈交流。)

师:用第二种方法列竖式计算的时候要注意些什么?

生:第一个竖式的答案抄到第二个竖式时要注意不要抄错。

小结:这两种方法各有各的优缺点,在同学们自己做题时,可以选择一种自己最喜欢的,最方便的方法。

三、巩固练习

1、用你喜欢的方法笔算:

64-7-12=87-39-28=

生独立完成,师反馈交流。

四、小结

今天你学会了什么?在笔算连减计算的时候,应注意什么?

第十三课时:加减混合

教学目标

1、理解并掌握加减混合运算的笔算方法。

2、能准确地笔算减混合运算式题。

3、能通过不同的渠道收集和汇总信息,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的综合能力。

4、能针对不同的问题,灵活制定解决的策略。

5、培养学生仔细审题、演算和认真书写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和难点:

理解并掌握加减混合运算的笔算方法。

学会仔细观察,从不同的渠道收集信息并进行汇总。

针对不同的问题,灵活制定解决的策略。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请学生说说郊游去过的地方以及郊游的感觉。

多媒体展现一些风景,配上动听的音乐

揭示课题

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郊游吧!

(出示多媒体)两辆汽车缓缓驶入画面

师:两个班级的同学已经乘上大巴士出发了,大家可高兴啦!

二、探究新知

(一)观察统计

1、交流信息

师:从这幅画面上,你能等到哪些信息?

提出问题

师:看,熊猫欢欢也来参加我们的郊游活动了,它有什么问题呢?

3、解决问题

师:请你们小组相互合作,讨论一下这个问题怎样解决?

(小组讨论)

(1)解决问题的策略

师:让我们一起来分享一下小朋友的解决方法好吗?

小组汇总交流。(多媒体适时的展现学生收集到的信息等)

一年级2班与3班一起郊游

2班29人

3班28人

2个班共有女生32人

问题:“男生有几人?”

解决的策略:必须先知道两个班级一共有多少人,去掉两个班级女生的人数,剩下的就是两个班级男生的人数。

(2)笔算的方法

小组先讨论再交流。(多媒体演示或者黑板演示)

算式29+28-32

方法一

分两个竖式进行2次计算

方法二

一个竖式连着算2次

答:一共有25个男生。

师:小朋友们,你们觉得在进行混合加减竖式计算中,你想提醒其他小朋友,应该注意一些什么地方呢?

(二)尝试练习

师:刚才一年级2班和3班去郊游了,现在4班和5班也出发了,你们看,他们来了!

师:熊猫欢欢又遇到了一个问题?

多媒体演示

一年级4班和5班两辆汽车。4班有30人,5班有29人,共有男生27人,女生有几人?

师:请小朋友们来帮忙。

要求:学生在自己的练习纸上进行练习(两种方法都可以)。

方法一、方法二、

三、巩固练习

1、书本题2

师:你想提醒好朋友们在运算的时候应该注意些什么吗?

2、书本题3

43-7+1638+24-1834+9-21

52-29+837+15-2749-28+18

要求: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自己在本子上列竖式进行计算,然后小组交流,也可以寻找自己的好朋友相互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3、游戏

师:欢欢、乐乐和小朋友们在玩碰碰车,每辆车上都有混合运算的算式。我们先要算出每个算式的得数,然后把得数从小到大排列。下面是排列整齐的七辆车,车身上都有一个空格,需要我们把代表算式的“字”填上去。

四、总结

师:小朋友,今天我们和欢欢、乐乐一起边游戏边学习了数学本领。想一想,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你认为自己学得怎样?

第十四课时:小练习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计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两步式题。

2、能利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过程:

一、复习:

用竖式计算

28+4673-46

学生计算、教师指导。

小结:在列竖式时我们数位要对齐(个位对个位,十位对十位),都是从个位算起。加法中个位相加满十要向十位进1,减法中个位不够减要从十位退1作10。

二、练习

1、列竖式计算

37+2043+5428+46

52-3098-4573-46

34+25+1878-16-3527+28-39

39+6+4865-38-952-29+17

小结:计算时我们一定要认真、仔细,数字不能抄错,符号不能漏写,要按照计算法则正确进行计算。

学习了两位数加减两位数,我们可以用这些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解决问题

(1)一1班有39人,一2班有35人,两个班一共有多少人?

学生读题,说一说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用尺把信息划出来。

列式计算:39+35=74(人)

问:为什么用加法计算?(把两部分合起来我们用加法计算)

一3班有学生37人,男同学有18人,女同学有多少人?

学生读题,说一说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用尺把信息划出来。

列式计算:37-18=19(人)

问:为什么用减法计算?(知道男女生的总人数,和男生的人数,求女生的人数也就是求部分,我们用减法计算。)

出示3、4题,学生按照刚才的方法自己读题,并画出获得的信息然后列式解答。

汇报:指名回答如何列式,并问:为什么用加法计算或者为什么用减法计算?

小结:我们可以利用我们所学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解决问题时我们一定要认真审题,根据所给的信息和所求的问题列出正确的算式。计算时一定要认真、仔细。

独立练习。

完成练习册。

总结: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上册《信息窗二》教案


作为一小学位老师,我们要让同学们听得懂我们所讲的内容。即使每天晚上一两点都要坚持制定出一份最详细的教学计划。上课自己轻松的同时,学生也更好的消化课堂内容。你知道怎样才制作一份学生爱听的教案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上册《信息窗二》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上册《信息窗二》教案

快乐的校园信息窗二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8页的信息窗2及自主练习1、2、3、8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明白序数表示的意义,理解第几的含义。

2、能正确区分几个和第几。

3、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

4、初步培养学生的数感。

教学重难点:培养初步的问题意识、

教学评价:能正确区分几个和第几,初步培养学生的数感。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1、谈话:同学们在课间你们都喜欢做什么游戏?

2、我们的操场上经常开展多种多样的活动,咱们一起去看看吧!(出示情景图)

二、提出问题

1、仔细观察图,从图中你能知道什么?

(1)独立看图

(2)汇报观察结果

2、根据这幅图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1)独立思考

(2)组内交流

(3)组间交流

三、解决问题

1、注意从学生的问题中筛选出这节课要学的序数问题,如“扎辫子的小女孩排第几?”(教师随机板书问题)

2、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进一步解决学生刚才提出类似这样的问题,如:穿白衣、黄鞋的男孩排第几……

全面解决图中的问题,使学生深入理解第几的含义。

四、拓展应用

1、同学们,我们很快要开家长会了,你要把自己座位的位置介绍给爸爸妈妈,怎么说能让他们听清楚呢?学生介绍,如“在第几排,从前面数第几个?或从后面数是第几个?”同学们来判断一下说得对不对。

2、自主练习第1题

谜语导入:你猜猜谜底是什么?让我们来看看这条彩虹,根据题目中的要求区分颜色和给彩虹涂颜色。

3、自主练习第2题

按数序连线,连后说说象什么?

4、自主练习第3题

先让学生把图意说清楚,解决黄色的小鸟有几只?绿色的小鸟排第几?然后比较两个4表示的意义。

5、自主练习第8题

按题目要求数一数说一说小动物的只数和顺序,再填一填。渗透有关位置的初步知识。

四、课堂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都学会了什么?有什么感受?你认为本节课你表现的怎么样?

五、课后反思:

教研组长签字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信息窗四》教案1》一文就此结束,希望能帮助您在小学教学中起到作用,如还需更多,请关注我们的“小学一年级数学的教案”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