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初中教案 > 导航 > 我们需要洁净的空气

空气的幼儿园教案

发表时间:2020-07-27

我们需要洁净的空气。

教案课件是每个老师工作中上课需要准备的东西,大家正在计划自己的教案课件了。教案课件工作计划写好了之后,这样接下来工作才会更上一层楼!你们清楚教案课件的范文有哪些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我们需要洁净的空气”,希望能为您提供更多的参考。

教学题目:我们需要洁净的空气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大气污染指数是评价大气环境质量优劣的标准,学会根据污染指数判断城市的空气质量状况。
2.能用实例说明人类不合理的活动会污染大气,被污染的大气又会反过来危害人类。

二.过程与方法:本节内容分三大教学过程

1.教师设计一定的题目,提供适当的资料,让学生自学完成大气污染指数部分;

2.通过分组打官司活动,使学生认识到人类不合理的活动会污染大气,被污染的大气也会危害人类;

3.通过讨论得出防治大气污染的有效措施和合作完成宣传画,培养学生保护大气环境的观念和合作精神,以创造美好的生产和生活环境。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创造能力等。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学生初步树立保护大气环境的观念,认识到保护大气环境的重要性,懂得一些基本的保护大气环境的措施。

教学重难点:

1.大气污染指数是评价大气环境质量优劣的标准。
2.用实例说明人类对大气环境的负面影响及保护大气环境的重要性。
3.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方法:探究、讨论、分组活动
教学教具:
1.教具:自制幻灯片、自绘图。

2.资料:课堂辩论所需提示。
3.为每位学生准备一张A4的白纸。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教师展示一幅大气环境被污染的画面(几只白天鹅飞过滚滚浓烟后,变成了黑天鹅),让学生体会、感悟。

2.设问:如果你是一只白大鹅,你愿意遇到这样的状况吗?

3.提问:那么你们愿意生活在什么样的大气环境中呢?

1.说出自己的体会和感想。

2.学生自我想象、描绘。

二、讲授新课

感受现状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过渡:首先,我们来感悟一下我们现实生活中的空气状况。下面,请大家打开记忆的闸门,尽情发挥。(展示幻灯片一)

2.再让学生感受白己家乡的空气状况。

3.讲述:刚才大家是用肉眼看到的、感受到的大气状况,那么,我们有没有什么标准科学地、准确地来衡量空气状况呢?

(大气污染指数)电视天气预报里经常提到。

4.请同学阅读课本后思考幻灯片二上展示的问题。(展示幻灯片二)

5.(提供幻灯片三)讲解完成思考题。教师根据情况作适当补充,并让学生从图3.9中找出2001年1月9日自己家乡的空气污染指数,从而对大气污染指数有个清醒的认识。与此同时,让学生认识到我国有许多大城市大气污染已非常严重。

6.讲述:我们通过大气污染指数知道了空气质量状况后,就可以根据不同的大气状况安排不同的活动。专家们通过观测分析发现大气质量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展示幻灯片四)

7.教师布置任务:大家回去通过不同的途径(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查找今天我市的大气污染指数的大小,判断空气质量状况及人们从事什么样的活动?

1.描述出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的空气状况各不相同。

2.谈出自己的感受。

3.根据课本资料自学完成幻灯片上展示的思考题。

4.读图:认识到我国大气污染的严重状况。

5.看展示,思考老师的讲述。

6.思考并课后活动。

探究原因及危害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讲述:现在我们已经知道,我们所生活的大气已经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那么,究竞是什么原因造成大气污染的呢?被污染的大气又会给人类带来什么样的危害呢?(板书:探究原因及危害)下面我们就结合实际亲身体验,来打一场官司。

2.引导学生分组并提出要求。(展示幻灯片五)

3.向各个小组发提示文稿,并帮助请求支援的学生。

4.师生共同参与打官司活动。针对知识性错误和不符合主题的内容加以纠正,评判,并给学生鼓励和引导。

5.总结:污浊的大气的确是危害了人类,比如刚才同学们所说到的:①使人得各种疾病,如肺结核、肺气肿、支气管炎等;②酸雨危害农业;③全球气候变暖④造成各种间接的经济、精神损失等。但究其原因,还是由于人类各种不合理的活动污染大气造成的。比如:①农村燃烧秸秆;②工厂排放大量浓烟;③汽车排放尾气;④个人随地吐痰等。所以大气是无罪的,罪在于人类不合理的活动。但是,只要人类能合理地活动,便不会造成如此严重的污染。

1.学生思考,要求学生结合实际打官司进行一次对大气污染的亲身体验。

2.分成原告和被告两个大组,阐明各自主题。

3.先讨论四分钟,将结果写在纸上,每一个小组派一个代表归纳、总结、发言。

4.检讨自己的错误出现在什么地方并加以改正。

5.听取老师的总结。寻求防治大气污染的措施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引导学生思考:那下面就请人类自身思考,以及大气帮助人类思考“人类如何才能减轻对大气环境的污染呢?”(板书:寻求防治大气污染的措施)

2.对学生回答简单评判后(展示幻灯片六),总结。

3.提问:如果我们如此做了,那我们还会生活在污浊的大气环境中吗?还会像白天鹅一样遇到那样的大气状况吗?

4.讲述:我们作为地球的小主人,就应该为保护大气环境做点实事,下面我们就以“我们需要洁净的空气”为主题制作一幅保护大气环境的宣传画。

5.巡视。制作完后选3~4个同学上台展示自制宣传画并讲解自己的构思。

1.讨论后自由发言。

2.看展示,听取老师总结。

3.在事先已发的A4纸上用彩色笔动手绘制。(可单独完成,也可合作完成)

4.3—4个同学走上讲台讲解,其他同学听讲并和自己的构思对照。

课堂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人类各种不合理的活动,使大气环境受到污染,并正遭受着日益严重的污染,因此,我们应该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保护好人们赖以生存的大气环境,保护好我们所生活的家园——地球。让白天鹅永远是白天鹅,不会变成黑天鹅。

板书设计:

三、我们需要洁净的空气

感受现状→探究原因及危害→寻求防治措施
幻灯片一:
尽情发挥:请你用最形象、生动的语言描述你记忆中印象最深刻的一次大气状况(包括洁净的和污浊的)。

幻灯片二:
1.什么是大气污染指数?
2.大气污染指数的大小与空气质量的优劣有什么关系?
3.图3.9中我国各大城市空气质量状况(找出最好、最差和自己家乡的)

幻灯片三:

空气质量级别

污染指数

空气质量状况

一级(Ⅰ级)

1~50

二级(Ⅱ级)

51~100

三级(Ⅲ级)

101~200

轻度污染

四级(Ⅳ级)

201~300

中度污染

五级(Ⅴ级)

>300

重度污染

幻灯片四:
大气质量与人类活动:
1.当大气污染指数小于100时,人们可以正常活动,对健康无影响;
2.当大气污染指数达到100~200时,对少数敏感人群或某些疾病的患者(如心脏病或呼吸系统疾病)有轻微影响,应减少体力消耗和户外活动;

3.当大气污染指数达到200~300时,对敏感体质人群会有明显影响,一般人群中可能会出现眼睛不适、气喘、咳嗽、痰多等症状,老年人和心脏病患者、肺病患者应停留室内,并减少体力活动;

4.当大气污染指数大于300时,对健康人群有明显强烈症状,降低运动耐受力,提前出现某些疾病。健康人也要避免室外活动。

幻灯片五:
原告:人类
主题:污浊的大气危害人类
被告:大气
主题:人类不合理的活动污染大气
要求:1.原告与被告必须用事实证据指控对方,但过程中不得涉及与主题无关的内容

2.声音洪亮、语言准确、逻辑清楚。
法官:教师(评判)。

幻灯片六:
防治大气污染的措施:
1.采用清洁能源作燃料;
2.进行植树造林;
3.工厂治理污染;
4.国家采取政策措施,如将3月12日定为植树节、对随地吐痰者实行罚款、实行环境收费标准;

5.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6.树立环保意识,做好宣传工作。

相关阅读

人类需要洁净的空气


做好教案课件是老师上好课的前提,大家应该在准备教案课件了。教案课件工作计划写好了之后,才能更好的在接下来的工作轻装上阵!哪些范文是适合教案课件?下面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人类需要洁净的空气》,欢迎您阅读和收藏,并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单元4人类需要洁净的空气

【学习目标】
1.认识洁净的空气对人类的重要性及污染后的空气所带来的危害。
2.了解生产、生活中哪些物质的排放会导致空气污染。
3.由于我国很多地区普遍使用煤作燃料,因此易产生硫酸型酸雨,我们通过实验探究充分认识到酸雨对建筑物、植物,对人和动物产生的危害。
4.通过对空气污染的危害的认识,提高自己的环保意识、激发环保动机,知道采取什么措施可以减少空气污染,促使我们自觉地尽自己所能去改善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的空气质量。
【教学重点】空气污染及防治。
【教学难点】酸雨的形成及危害。
【教学手段】多媒体、探究实验。
【教学用具】空气污染来源的图片、空气污染危害的图片、瓶装SO2气体、集气瓶、水、小草、石灰石、铁片、镊子、试管、稀盐酸、紫色石蕊试液、滴管、玻璃片。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流程】测评导入新课→讨论空气污染物→探究酸雨危害→讨论空气污染的防治→课堂练习。
教学过程
教学流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以及温室效应。提出问题:
1.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是什么?
2.温室效应有哪些危害?
3.如何防治温室效应?

1.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是二氧化碳,其次还有甲烷、臭氧、氟氯代烷等气体。
2.温室效应的危害: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土地沙漠化加速,农作物减产,森林死亡等。
3.温室效应的防治方法:
a植树造林
b减少煤、石油等化石燃料的燃烧
c使用清洁绿色环保能源
d禁止乱砍滥伐

复习旧知识,增长新知识,学会模仿旧知识结构体系,构建新知识结构体系。



课:






今天我们一起来探究空气污染与保护,请看大屏幕上关于空气污染的来源。师生共同讨论,分析出:
1.空气的主要污染物有哪些?
2.结合生产、生活实际各小组谈一谈你身边有哪些造成空气污染的做法?
3.空气污染的来源主要有哪些方面?
4.酸雨的形成:煤、石油等化石燃料的组成中含硫、氮等元素,燃烧生成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氮等污染空气的有害气体,排入空气,降雨时,溶于水形成酸,产生酸雨。
下面我们来共同探究酸雨的危害:教师演示向一瓶SO2气体中加入适量水,盖好玻璃片,充分振荡后,取所得溶液于试管A中,另取稀盐酸于试管B中,分别向两支试管中滴入2-3滴紫色石蕊试液观察现象,分析结果。阅读教材69-71页,分小组完成模拟酸雨危害的探究实验。
1.空气污染物主要有:
气体

烟尘(也叫吸入颗粒或固体悬浮物)
气体即有害气体主要包括:
a.一氧化碳CO
b.二氧化硫SO2
c.二氧化氮NO2
2.空气污染实例:
a.工业排放废气
b.农业上焚烧秸秆
c.汽车尾气
d.焚烧塑料、橡胶、垃圾等
e.燃烧煤、石油等化石燃料
f.沙尘暴,水泥厂、建筑工地上的粉尘等
3.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
a.煤、石油等化石燃料的燃烧;
b.工业上排放的废气。
教师演示实验的现象:A、B试管中溶液变红色。结论:说明SO2易溶于水;还能与水反应生成酸。
烧杯附加物质现象
11棵小草+2mL水无明显现象
21棵小草+2mL水+2mL酸雨腐蚀小草
3石灰石+2mL水无明显现象
4石灰石+2mL水+2mL酸雨腐蚀石灰石
5小铁片+2mL水无明显现象
6小铁片+2mL水+2mL酸雨腐蚀铁片
以上述对比探究实验现象可分析得出酸雨的危害:a.农作物减产,森林死亡,土壤酸化,鱼虾死亡。
b.腐蚀建筑物、大理石雕像。
c.腐蚀金属。

培养学生环保意识和科学探究能力、分析能力。达成学习目标1至4。







治阅读教材71-72页,并结合生产、生活实际谈一谈:
1.你认为采取哪些做法可有效防治空气的污染。
2.根据你所学知识并结合生产、生活实际谈一谈应该如何防止汽车尾气污染环境。1.空气污染的防治方法:
a植树造林,绿化环境
b减少煤、石油等化石燃料的燃烧
c使用脱硫煤
d工业废气经净化处理,达标再排放
e推广使用新型清洁能源
2.汽车尾气的防治方法:
a改进发动机的燃烧方式
b在排气管上安装尾气净化装置
c使用无铅汽油
d使用清洁环保能源
例:天然气、电力机车

培养学生参与环境保护的意识,环境保护从我做起。
达成学习目标1至4。
课堂练习投影出课堂练习(题目附后)学生口答。当堂巩固。
【板书设计】
单元4人类需要洁净的空气
一.空气的主要污染物
气体(主要是:CO、SO2、NO2等)
烟尘
二.空气污染物的来源
1.煤、石油等化石燃料的燃烧
2.工业废气
三.空气污染的防治措施
四.酸雨的形成、危害和防治

保护空气的洁净清新学案


老师会对课本中的主要教学内容整理到教案课件中,大家在认真准备自己的教案课件了吧。只有写好教案课件计划,才能够使以后的工作更有目标性!你们到底知道多少优秀的教案课件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保护空气的洁净清新学案》,希望能为您提供更多的参考。

课题:《保护空气的洁净与清新》学案
【学习目标】
1、感受生活环境中空气质量的对比。
2、知道造成空气污染的污染源和污染物。
3、认识空气污染的危害及防治空气污染的意义。
4、了解防治空气污染的各种措施。
【合作探究】
分组讨论、交流学习,完成以下填空。
一、空气的污染物和污染源
1、空气的污染源有哪些?
、、;
2、2、空气的污染物有哪些?
污染物举例
气体污染物
颗粒态污染物
二、空气污染的危害
、、;
、、。
三、空气质量与污染防治
1、空气质量日报的内容有哪些?
、、;
2、我国当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有哪些?空气质量级别划分为几级?

【分层检测】
一、应知应会
1、在世界范围内,污染空气的主要气体是:()
A.氮气B.稀有气体、二氧化碳
C.水蒸气D.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
2、目前很多地区的空气质量已经不容乐观,下列情况能直接造成空气污染的是()
A、把煤作为主要燃料B、随意丢弃塑料垃圾
C、随意丢弃废电池D、利用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
3、下列物质排放到空气中不会使空气受到污染的是()
A.燃烧煤和石油产生的废气B.化工厂排放的烟尘
C.机动车排放的废气D.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产生的气体

二、达标测评
1、为了保护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应该限制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以控制日趋严重的温室效应。为了减缓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加,以下建议可行的是------------------()
A.大量植树造林B.禁止使用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C.更多地利用核能、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
2、现代人正在进入以“室内空气污染”为标志的第三个污染时期。以下不属于室内空气污染物的是-----------------------------------------------------------------------()
A.烹饪时产生的油烟B.水果散发出的香味
C.石材释放出的有害放射线气体氡D.劣质粘合剂释放出的甲醛等有毒物质
3、近些年来,我国北方地区的沙尘暴频发。它造成了空气中()成分的增加。
A.二氧化氮B.二氧化硫C.可吸入颗粒D.一氧化碳
4、“人类只有一个地球!”为了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A.回收处理垃圾,变废为宝
B.农作物收割后留下大量秸秆可作为垃圾就地焚烧
C.为了牟取暴利,捕杀、贩卖野生动物
D.开发新能源,逐步减少使用化石燃料

三、拓展提升
目前城市空气质量报告中,报告的主要污染物是()
①二氧化碳②氮的氧化物③二氧化硫④一氧化碳⑤可吸入颗粒
A.①②③B.②③⑤
C.③④⑤D.②③④
教学过程
【情景创设】
为什么清新的原野给人们提供洁净的空气,而喧闹的城市常被污染的大气包围呢?今天我们来学习第二节————————保护空气的洁净与清新

我们周围的空气


老师会对课本中的主要教学内容整理到教案课件中,大家应该开始写教案课件了。我们制定教案课件工作计划,才能对工作更加有帮助!你们会写多少教案课件范文呢?为了让您在使用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我们周围的空气”,仅供您在工作和学习中参考。

湖北省襄阳四十七中九年级上化学
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和技能】了解空气的主要成分,实验探究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借助对空气组成的认识使学生初步认识混合物、纯净物
通过实验探究锻炼学生观察、分析能力,掌握实验操作的基本技能技巧
【过程与方法】步步设疑,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体系
通过实验探究空气的组成,培养解决问题的思维严密性
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情感与态度】通过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让学生体会到科学发现的巨大兴趣和价值
通过实验探究过程,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严谨的科学作风
重点难点:
【重点】空气的组成
【难点】由空气中氧气含量的研究,引出探究氧气含量时所选实验应考虑到的综合因素,由综合因素的确定得出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最佳方案

教学过程:
教学程序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目的

创设情境

引入课题我们身边美丽的自然环境,蓝天、白云、溪水、绿树、阳光,引出我们须臾离不开的空气
板书:
课题1空气

提问:请大家做个深呼吸,你能用一个简单的实验或实例来说明无色无味不易察觉的空气确实存在吗?
讨论发言:
能够说明空气确实存在的实验或实例

学生互相评价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自我评价的能力

使学生体会化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过渡

设疑

释疑

小结:同学们对空气一点也不陌生,都深深知道空气的存在对我们的重要性。但是很久以前的人类并不了解空气,直到他们登山、潜水的时候才逐渐意识到身边有空气的存在。

设问:空气是一种单一的物质吗?空气里有哪些主要成分呢?

板书:
(一)空气的组成

(实验)瓶口吞蛋
提出实验的目的:
设法使一只熟鸡蛋完好地进入瓶中。

与学生合作完成实验

提问:鸡蛋为什么能进入瓶中?说明什么?

自由发言:不是。空气中有氧气、有二氧化碳、有水等。

讨论实验方案

学生代表上台实验

根据实验现象,讨论“吞蛋”的原理,得出空气中含有氧气的结论。

帮助学生重新整理已有的相关知识,使学生易于接受新课。

培养学生设计实验,动手实验的能力及从中发现问题的能力

设疑

评价

小结
(实验)小学的自然课上做过的蜡烛自灭的实验
提出实验的目的和方法

与学生合作完成实验

提问:
蜡烛为何会熄灭?
水面为何会上升?
能否认为杯中液面上升的体积就是空气中氧气的体积?

回忆,观察实验

讨论交流

小结:
蜡烛燃烧证明空气中含有氧气,当氧气消耗完,蜡烛熄灭。
由于氧气的消耗,杯中气压减小,液面上升。
由于蜡烛燃烧会产生二氧化碳,弥补消耗的部分氧气,故液面上升的高度并不是氧气的体积。

培养学生对以往所学知识的运用能力

通过液面上升体积不等于氧气体积的分析,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过渡

设疑

释疑我们怎样改进此实验,使液面上升的体积等于氧气的体积?

板书:
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提问:
选择实验用的药品要注意什么?
实验装置有何要求?
实验过程中有何注意事项?

参与学生设计方案,给予及时评价。
提供学生课参考的反应:
①S+O2点燃____→SO2
固气气
②C+O2点燃____→CO2
固气气
③P+O2点燃____→P2O5
固气固
④石蜡+O2点燃____→CO2+H2O
⑤Fe+O2点燃____→Fe3O4
固气固
(纯氧中发生)
讨论,交流,小结:

药品只能选常温下能与氧气反应且不产生其他气体的。

装置不能漏气。
冷却后再测量水面上升(或进入)的体积。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以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验

评价

小结

提问:如何事先将广口瓶体积五等分?

参与学生探究氧气含量的实验
给予及时评价

提问:
哪些同学的实验成功了,哪些同学实验结果,水面上升不到1/5?

请学生互相评价

提问:实验成功的关键是什么?

设疑:
根据实验的原理,有没有其他改进装置可以测定氧气的含量

根据实验药品选择的依据,用蜡烛能否测定氧气的含量呢?有其他药品可以替代红磷吗?
设计探究氧气含量的实验方案
讨论,交流

动手实验:
连接好装置
点燃红磷,伸入瓶中观察
冷却后打开止水夹,观察

学生互评实验:
分析水面上升不足1/5的原因

小结实验成败关键:
红磷的要足量
装置的气密性要好

讨论,交流,相互评价

培养学生设计实验,动手实验能力以及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过渡

小结提问:
瓶中剩余的4/5气体是什么?

组织学生汇报有关空气发现史的有关资料
氮气
固定成分氧气
空气稀有气体

可变成分二氧化碳
其它

介绍空气中各主要成分的相关性质和用途

提问:
设计实验证明空气中有水、二氧化碳。
汇报各种资料

讨论,整理。归纳对空气的认识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加强化学史教育

培养归纳整理能力

作业1、思考:还有哪些改进实验可以代替课上所作的实验来测定氧气的含量
2、实验中的现象能不能说明氮气的有关性质?
3、通过网络、报纸查找空气污染及防治的有关资料。

板书设计:
空气(第一课时)
一、空气的组成
1、空气中含有氧气
2、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
3、氮气及其他气体
第二节氧气的性质和用途
(2课时)
一.教学知识点
1.氧气的物理性质
2.氧气的用途。
3.氧气的化学性质(碳,硫、磷、铁、蜡烛在氧气里的燃烧)。
4.氧化反应与化合反应。
二.重、难、疑点
1.重点:(1)氧气的化学性质。
(2)化合反应,氧化反应概念的建立。
2.难点:化合反应与氧化反应的区别。
3.疑点:氧化反应的定义中为什么不包括氧气的“气”’为什么不提剧烈反应的“剧烈”两字。
4.解决办法
(1)教师演示实验,并组织学生观察、描述记录实验现象,采用边实验、边观察、边记忆的方法学习氧气的化学性质。
(2)通过对比五个化学变化引导学生根据实验结果分析概括归纳典型的氧化反应,并解释氧化反应定义中不写“气”字的原因来解决学生学习中的疑点。
(3)采用学生讨论教师总结的形式来突破难点。
三.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1.了解氧气的物理性质(颜色、气味、状态、密度、溶解性、熔点、沸点等)。
2.了解氧气的用途。
3.掌握氧气的化学性质。
4.了解氧化反应的概念,理解化合反应的概念的含义,会分辨并准确地区分它们。
(二)整体感知
本节内容是学生认识具体物质及其变化规律的开始和典型代表,是从化学学科特征出发,运用实验方法研究物质的开始,符合由浅到深,由简单到复杂的认识规律。本节既为学习氧气的收集准备了条件,又为学习燃烧与灭火储备了感性材料。为分解难点,本节可以介绍几种物质的化学式,如O2(氧气)、C(碳)、P(磷)、S(硫)、Fe(铁)、CO2(二氧化碳)、H2O(水)等。
(三)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1.空气含有哪些组分?各占多少?
2.第一节习题第3题。
3.描述燃烧现象的程序。
[讲解]:说明研究物质的方法:存在、性质(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用途、制法,其中性质是主要的。
[板书]:一.氧气的存在
[提问]:物理性质包括哪些方面的内容?
[学生回答]:颜色、气味、状态、密度,溶解性、熔点、沸点等。
[教师活动]:展示一瓶氧气供学生观察其物理性质。
[结论]: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
[讲解]:除了刚才我们观察到的性质外,还可以通过更多的实验得到氧气的其他性质。
[板书]:二.氧气的物理性质
颜色气味状态密度溶解度三态变化
无色无味气体1.429g/L不易溶于水-183℃淡蓝色液体
-218℃雪花状淡蓝色固体
[提问]:我们学过哪些物质能与氧气发生化学反应?(镁)反应现象是什么?那下面我们就来看看下面这几种物质和氧气反应有何现象?
[板书]:二.氧气的化学性质
[实验]:演示[实验1—2]木炭在氧气中燃烧
[学生活动]:认真观察实验现象。
[总结板书]:1.木炭在氧气中燃烧
现象:剧烈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生成的无色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结论:碳+氧气→二氧化碳
C+O2→CO2
[实验]:演示[实验1—3]硫在氧气中燃烧
[学生活动]:认真观察实验现象。
[总结板书]:2.硫在氧气中燃烧
现象: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出热量,生成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结论:硫+氧气→二氧化硫
S+O2→SO2
[实验]:演示实验:磷在氧气中燃烧
[学生活动]:认真观察实验现象。
[总结板书]:3.磷在氧气中燃烧
现象:发出耀眼白光,放出热量,生成浓厚白烟。
结论:磷+氧气→五氧化二磷
P+O2→P2O5
[实验]:演示[实验1—4]铁在氧气中燃烧
[提问]:装氧气的集气瓶要预先装少量的水或瓶底铺上一层细沙,为什么?带着问题观察实验。
[学生活动]:认真观察实验现象。
[总结板书]:4.铁在氧气中燃烧
现象: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热,生成的黑色固体。
结论:铁+氧气→四氧化三铁
Fe+O2→Fe3O4
[小结]:装氧气的集气瓶要预先装少量的水或瓶底铺上一层细沙,是为了防止生成的灼热的四氧化三铁跌落炸裂瓶底。
[实验]:演示[实验1—5]石蜡在氧气中燃烧
[学生活动]:认真观察实验现象。
[总结板书]:5.蜡烛在氧气中燃烧
现象:火焰十分明亮,发出白光,放出热量,瓶壁有水珠生成,有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气体生成。
结论:石蜡+氧气→二氧化碳+水
[教师活动]:演示和观察按以下四步进行:
(1)引导学生观察这些物质在空气中(或氧气)预热(或点燃)前并不跟氧气发生反应;
(2)点燃后,引导学生观察他们在空气中是否能持续燃烧,以及燃烧时的现象;
(3)观察它们在纯氧中燃烧的现象(注意光与火焰的区别);
(4)对生成物的色、味、态的描述或检验。
以上实验按“演示(观察)——描述——记录——写出文字表达式”的顺序进行。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并按照描述燃烧现象的方法描述实验现象。
[讨论]:前四个文字表达式有什么共同特征?(通过对比,总结出化合反应的概念)
[板书]:*化合反应:(1)定义: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
(2)特点:“多变一”A+B→AB
[讨论]:以上五个文字表达式的共同特点。(总结出氧化反应的概念)
[板书]:*氧化反应:物质跟氧发生的反应。
[小结]:通过以上的实验可以看出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在高温条件下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它的化学性质可概括为氧化性,因此它常作为氧化剂。
[板书]:*氧气的化学性质: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它在氧化反应中提供氧,具有氧化性。
[讨论]:化合反应与氧化反应有什么区别?什么情况下一个反应既是氧化反应,又是化合反应?

第三节氧气的制法
(2课时)
一.知识教学点
1.氧气的工业制法。
2.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3.催化剂、催化作用。
4.分解反应。
二.重、难、疑点
1.重点:实验室制取氧气和收集气体的操作方法。
2.难点:催化剂,催化作用。
3.疑点: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
三.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1.使学生掌握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和反应原理。
2.了解工业上从空气中提取氧气的基本原理。
3.了解催化剂和催化作用的概念。
4.理解分解反应的定义及其与化合反应的区别。
(二)整体感知
按照研究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的模式,在氧气的性质和用途之后安排学习氧气的制法。氧气制取的演示实验是教材中第一个完整的讨论元素化合物知识、制备典型代表物的实验,学生的学习兴趣较高。在化学实验基础操作的基础上学习制取氧气的实验操作,在学习了氧气的性质的基础上研究氧气的收集方法,可以说不是很难的。
本节内容以氧气的实验室制法为核心,穿插了—些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的建立,把描述实验部分与理论部分联系起来,在实验的基础上建立概念,比较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
(三)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1.比较全面地描述一下氧气的物理性质。
2.氧气有哪些化学性质.写出五个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3.如何检验一瓶无色气体是氧气(空气、氮气、二氧化碳)?
通过第3个问题,教会学生物质的检验方法,即按照“操作—现象—结论”的顺序叙述。
[讨论]:如何鉴别四瓶无色气体:空气,氧气、氮气、二氧化碳?
[教师活动]:讲评学生的叙述。
[板书]:一.氧气的检验方法
将带火星木条伸入集气瓶里,若木条复燃,证明瓶内是氧气。
操作现象结论
[提问]:根据氧气的性质说明氧气有什么重要用途?
[新课引入]:氧气有那么多重要的用途,那么,你一定很想知道氧气是怎样制得的?
[板书]:二.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分解反应
[教师活动]:讲述实验室制取物质的原则、特点:原料便宜、操作简单、反应速度适中等。展示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药品,学生观察它们的颜色和状态。
[实验]:演示[实验1—6]加热少量氯酸钾
[观察]:氯酸钾沸腾前,木条没有复燃,证明无氧气放出;继续加热至沸腾后,才有少量氧气放出。
[讨论]:该实验证明只加热氯酸钾能否放出氧气?加热到什么程度才放出氧气?放出氧气的速度如何?
[实验]:演示[实验1—7]加热少量二氧化锰。
[观察]:木条没有复燃,证明无氧气放出。
[讨论]:该实验又说明什么?
[实验]:演示[实验1—8]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
[观察]:木条迅速复燃,证明迅速放出氧气。
[讨论]:该实验又说明什么呢?比较这三个实验,你认为二氧化锰在实验[1—8]中起什么作用?
[小结]:加热氯酸钾到较高温度能放出氧气,二氧化锰不行;在较低温度下不会放出氧气的氯酸钾,加入了加热时不会放出氧气的二氧化锰,却能迅速地放出氧气.并且二氧化锰的量并没有变化,且还能继续使用,说明二氧化锰的化学性质没有改变。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第16页内容,划出催化剂、催化作用的概念。
[板书]:1.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都没有变化的物质。
[板书]:2.催化作用: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所起的作用。
[教师活动]:讲解催化剂的选择性,使学生澄清一下几个问题:
(1)催化剂能改变(加快或减慢)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不能片面地说成是加快。
(2)二氧化锰只对氧酸钾的分解具有催化作用,但不是专做催化剂。
(3)催化剂只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不能增大或减少生成物的质量。
[举例]:例如:橡胶制品中常加入一些催化剂以减缓橡胶的老化速度。
[讲解]:实验室常采用加热氯酸钾来制取氧气,为了加快反应速度,常加入少量的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板书]:3.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
(1)文字表达式:二氧化锰(MnO2)
氯酸钾—————→氯化钾+氧气
加热
KClO3KClO2
[教师活动]:介绍收集气体的常用方法。
[讨论]:根据氧气的性质,可以用什么方法收集氧气?
[小结]:氧气不易溶于水,故可以用排水法;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略大,故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
[板书]:(2)收集方法:排水集气法或向上排空气法
[教师活动]:演示[实验1-9]加热氯酸钾与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并收集氧气。边操作、边讲解,边讨论。
[讲解]:本实验装置有几处连接口,若装置漏气将影响气体产量,故要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讨论]:如何检查该装置的气密性?如何处理和装入固体试剂?
[操作]:取氯酸钾、二氧化锰约3:1,混合均匀,放人试管底部。
[讨论]:如何固定试管?试管口为什么要略向下倾斜?
[操作]:根据酒精灯的高度,调节铁夹的位置。固定好试管,并将导管插入水槽中,将盛满水的集气瓶倒立于水槽中。
[讨论]:伸人试管内的导管为什么不宜过长?药品为什么要平铺于试管底部?集气瓶口留有气泡说明什么?应如何操作?如何给试管中的固体加热?
[操作]:预热后,将酒精灯火焰固定在试管内混合物靠管口的部分。
[讲解]:酒精灯随反应的进行和需要氧气量的多少向试管底的方向移动,这样做既可防止固体混合物随气流冲向试管口,又便于控制氧气放出的速度和量。
[讨论]:当开始气泡冒出时,能否收集?为什么?何时开始收集?
[讲解]:刚开始冒出的气泡是试管中的空气,不能收集,待气泡连续、均匀地冒出时才开始收集。或用带火星的木条在试管口检验逸出的气体,确定空气已经排尽时,再开始收集。
[讨论]:如何判断氧气已经集满,集满一瓶氧气后应如何操作?
[操作]:当气泡开始从瓶口逸出时,取出导气管,盖好玻璃片,将盛满氧气的集气瓶正立于台面上,用同样方法再收集1-2瓶氧气。
[讨论]:实验完毕后,将导管从水中取出,还是先移走酒精灯?
[操作]:先将导管从水中取出,再熄灭酒精灯,停止实验。
[讲解]:实验室除了以二氧化锰为催化剂加热氧酸钾制取氧气外,还可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演示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出示高锰酸钾样品)
[学生活动]:观察高锰酸钾的色、态。
[教师活动]:讲解一团棉花的作用,写出文字表达式:
[板书]:4.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加热
(1)文字表达式: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KMn04K2Mn04MnO2O2
(2)管口塞一团棉花的作用:防止高锰酸钾粉末随生成的氧气飘入导管堵塞导管。
[讨论]:对比两个文字表达式共同点,归纳出分解反应的概念,并讨论分解反应与化合反应的区别。
[板书]:5.分解反应
(1)定义: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
(2)特点:“一变多”AB→A+B
[强调]:分解反应与化合反应都是常见的反应类型,它们都属于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
[讲解]:通常,在工业、医疗等方面需要大量的氧气,靠实验室制法制取氧气是不行的。下面我们来看看氧气的工业制法。
[板书]:三.氧气的工业制法——物理变化
[学生活动]:学生阅读课本第17页内容,讨论工业上制取氧气的原理。
[板书]:根据液氧与液氮的沸点不同,采用分离液态空气法。
压缩蒸发氮气(沸点-196℃)
空气———→液态空气———→
降温液态氧(沸点-183℃)
(四)总结、扩展
本节主要学习了实验室制取和收集氧气的操作,并在此基础上了解了催化剂和催化作用,以及氧气的工业制法,归纳出了分解反应与化合反应的区别。其中排水法适用于那些不(不易)溶于水的气体的收集。加热固体试剂制取气体的原理,我们在以后的学习中将会继续接触。
四.布置作业:回忆、总结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