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教案大全 > 导航 > [课件借鉴] 《童区寄传》教案word版

夜雨寄北教学课件

发表时间:2022-12-03

[课件借鉴] 《童区寄传》教案word版。

教案课件是老师工作中的一部分,每个老师都需要细心筹备教案课件。只有将教案课件提前准备充分,这样学生才能更快地理解各知识要点。有没有好的教案课件可资借鉴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课件借鉴] 《童区寄传》教案word版》,欢迎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助益!

【教学目标】

1.积累“荛、牧、囊、之、伪、恒、易、伺、惮、还”等文言词语;背诵该文言文。

2.结合注释,读清句读,读懂文言文,按照故事情节复述故事;从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两个角度,说出区寄其人的品质特点。

3.探究区寄的思想品质,给予学生正面引领。

【教学重点】

结合注释,读懂文言文,按照故事情节复述故事。

【教学难点】

从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两个角度,说出区寄其人的品质特点。

【教学准备】

1.读音:

chēn ráo lì sì hài jù chuānɡ dàn

郴州 荛牧儿 栗 伺 骇 遽 疮 惮

2.词语:

布:动词,用布; 囊,动词,蒙住; 去,走、离开;

之虚所:之,到;虚,通“墟”,虚所,集市;

卖之,之,代词,指“区寄”; 伪,假装;恐,害怕; 栗,发抖;

恒状:常有的样子; 易,以……为易; 去,离开;

为市,做买卖; 植,插;

微伺,偷偷看; 缚,捆绑的绳子;

背刃,靠在刀上; 绝,切断;

恩,动词,好好对待; 完与恩,保全我的命且好好对待我; 计,考虑;

即藏尸,即,立即、马上; 以缚即炉火,即,靠近; 疮,通“创”;

愿,希望;愿,老实; 奇,以……为奇; 之,往;

少,比……小; 岂可,怎么能。

3.句子类型:

判断句:者……也;

省略句:植刃道上;

宾语前置:彼不我恩也。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自古英雄出少年。

善于推理——王戎;

七岁吟鹅——骆宾王;

砸缸救人——司马光;

天资聪慧——曹冲。

唐代中叶,有个少年区寄,被两个歹徒绑架,结果安然无恙,他是如何从歹徒手中逃脱的呢?

2.今天,我们就从柳宗元《童区寄传》中寻求答案。

揭示课题,板书课题。

3.简介作者及写作背景。

柳宗元(773-819),字子厚,祖籍河东,人称柳河东。

《童区寄传》写作背景(略)。

二、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要求学生:“注意字音;注意句读、停顿、语气。”

2.学生自由朗读文言文,读熟后,检查其朗读效果;疏通文意,质疑问难。

3.全班交流问题,释疑解难;口头译成白话文。

4.全班齐读文言文。

三、知人知事

1.文中主要写谁?

抓住判断句“童区寄者,郴州荛牧儿也”,知道区寄其人。

2.故事情节。

遭劫持——杀豪贼——报告官府——官府召见、劫缚者惧怕。

四、就事论人,学习表达

1.二豪贼怎样劫持区寄,劫持其做什么?你从这里读出什么?

⑴“……反接,布囊其口,去逾四十里,之虚所卖之”。

⑵区寄难于逃生。

当时社会状况。

2.区寄如何杀第一个豪贼的?你读出什么?

⑴伪:“啼、恐、栗”,动作描写,目的乃骗,表现区寄沉作冷静,聪明,智慧奇特。

⑵受骗:“易、醉、睡。”区寄目的实现,聪明。

⑶自救杀贼:神态、动作,表现区寄勇敢。

3.区寄如何面对第二个豪贼?如何杀第二个豪贼?表现区寄什么样的品质?

⑴语言描写:

区寄语言:①为两郎僮,孰若为一郎僮?彼不我恩也;郎诚见完与恩,无所不可。(善于心计)②区寄杀人后的大号(表明勇敢)。

市者语言:(略)(受于心计)

⑵动作描写:

市者动作:加强看管(区寄难于逃脱)。

区寄动作:抓住动作“即、烧、绝、疮、惮、取、杀、号”。(区寄勇敢)

4.小结:

正面描写,直接刻画人物形象,通过描写手段。

5.侧面描写。

大府如何对待?读出什么?(引起轰动,侧面烘托区寄勇敢,淳朴,不慕虚荣。)

劫缚者如何对待?读出什么?(强盗的反应,侧面烘托区寄。)

五、价值探究及作业

1.区寄杀人要不要负法律责任?

2.背诵全文;完成相关练习。

相关阅读

热门课件: 《骨骼、关节和肌肉》教案word版


做好教案课件是老师上好课的前提,撰写教案课件是每位老师都要做的事。写好了完备的教案课件,这样课堂的教学效率才能有大的提升。你是否在寻找合适的教案课件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热门课件: 《骨骼、关节和肌肉》教案word版”,仅供您在工作和学习中参考。

一、教材分析:

《骨骼、关节和肌肉》是教科版四年科学上册第四单元中的第二课内容。在本课的前面是《身体结构》,学生已经能够用系统的眼光看待人体结构组成,认识到人体的各种生命活动都是不同部分之间相互联系共同协作的结果。在本课探究中,学生不但会知道骨骼对身体的支撑与保护功能、肌肉的运动功能以及关节的连接功能。还会在不同运动的过程中,体验骨骼、关节和肌肉是相互协调共同完成动作的。既对上节课的科学概念进行深化研究,又对后面的有关运动、呼吸、消化等方面的研究做好知识铺垫。

本课开始,利用学生常做的动作“起立”引出要探究的问题:这一常见活动主要有哪些部位来完成?然后由学生再次实践、感觉,又通过抓举哑铃动作进行观察、体验。学生会体会到人们做的每项活动,都是通过骨骼、肌肉、关节共同协调完成,它们是人们看不到的亲密合作伙伴。在利用所学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活动中,更会让学生体会到在人体里蕴含着许多深奥的知识,科学家正是利用这些知识——利用仿生学制造出很多高科技的产品,进一步激起学生主动学习科学知识的欲望。

二、设计思路:

本课设计采取学生熟悉的“起立、坐下”等生活动作引出探究问题,整个探究过程由浅入深,遵循以人为本的探究教学理念,以发现探究为手段,通过观察、体验使学生在探究骨骼、关节、肌肉作用的活动中,主动参与积极探究,大胆的、合理的作出推理与猜想。在实际活动中自己感觉发现肌肉在运动中的不同变化,来理解肌肉的作用。经过反复验证形成正确的科学结论。在整个探究过程中努力使探究教学发挥其独到的教育功能——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核心。

三、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

(1)知道骨骼、关节和肌肉在人体内的作用。

(2)知道身体的肢体活动由骨骼、关节和肌肉共同完成,不同的运动形式,骨骼、关节和肌肉的组合结构也会有所不同。

2、过程与方法:

(1)亲历探究全过程,在观察的基础上,做观察记录,并能够在不断完善认识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对自己的观察记录进行补充完善。

(2)通过查阅资料,了解有关上肢结构的知识,能够对照资料完善并纠正自己对人体结构的认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愿意与他人合作交流分享研究结果。

(2)能正确对待观察、研究中不完善的结果,善于在反复观察、研究中完善认识。

四、教学重点:知道骨骼、关节和肌肉在人体内的作用。

五、教学难点:知道身体的肢体活动由骨骼、关节和肌肉共同完成,不同的运动形式,骨骼、关节和肌肉的组合结构也会有所不同。

六、教学用具:

1、教师用具:人体骨模型课件

2、学生用具:哑铃或其他重物

七、课时安排:一课时

八、教学流程:

(一)现实活动引入:

1、师:“上课。”

生:“起立,老师好!”

2、师:“同学们好,请坐。”刚才大家完成了“起和坐”的动作,在这个动作中,你们知道是由身体的哪些部位来完成的吗?”

生1:大腿。

生2:肌肉和骨头。

生3:还有关节。

3、师:“同学们说出这么多名称,接下来请大家在来做一次这个动作。主要体会有哪些部位来完成这一活动。王亚楠你来说。”

生:“我认为这个活动是由大腿的骨骼,肌肉和关节共同来完成的。”

4、师:“王亚楠同学说的非常好。”

(二)提出问题

1、师:“刚才大家提到了骨骼,那你能根据经验试着说一说:身体中其他部位的骨骼名称吗?”

生1:“肋骨。”

生2:“脚趾骨。”

生3:“头骨、胸骨。”

生4:“还有胳膊骨。”

2、师:“胳膊骨常常叫做手臂骨。同学们知道这么多骨骼名称,你们真了不起!骨骼、关节和肌肉在我们每个人的身体中都有,那它们有什么作用呢?下面,请同学们在小组内部好好的讨论一下,然后说给大家听。”

生:小组讨论。

(三)猜想

1、师:“刚才同学们进行认真的讨论,谁来说说骨骼有什么作用?

生1:“我猜骨骼有支撑身体作用。”

生2:“我认为骨骼有保护内脏的作用。”

生3:“我想骨骼有起到力量的作用。”

2、师:“骨骼的作用可真不少。我们再猜一猜关节有什么作用?”

生1:“关节有光滑作用。”

生2:“有连接作用。”

3、师:咦,关节有这些作用?“那肌肉呢?”生:“我认为肌肉是保护骨骼的。”

4、师:“大家对骨骼、肌肉、关节的作用作出了合理猜想,那我们的猜想是否正确呢。我们还需要用实验来验证。”

(四)探究体验

1、师:(出示人体骨架模型)“在验证之前,我先请同学们观察一下人体骨骼模型。用手摸摸骨骼模型,然后再敲一敲或捏一捏自己的骨骼,体会骨骼的作用。”

2、学生小组观察,并实验。

3、师:“谁来说一说骨骼的作用?”

生1:“我发现骨骼有保护心脏的作用。”

生2:“骨骼有支撑人体的作用,如果没有骨骼人体就是一堆肉。”

生:(全体学生)哈哈哈??

4、师:“说的真好,大家都为你这么出色想象而感到高兴。谁还说?”

生:“我还是认为骨骼有起到力量的作用,你看我们每次干活都是骨头在用力。”(挥舞着拳头)

5、师:“好,不要着急,下面我们用活动来验证你的想法,好吗?大家在小组内部先挽起衣袖,尽量的露出胳膊的上臂肌肉,然后用力抓举哑铃,看一看我们胳膊的肌肉怎样?同学之间也可以互相摸摸胳膊,攥拳屈肘,感觉肌肉是否发生变化?

6、学生:小组实践。

7、师:“下面请同学们谈一谈你在活动中的感受。”

生1:“我感觉胳膊向上屈肘时,胳膊上面的肌肉鼓起来。伸开胳膊这块又平了。”

生2:“上面的肌肉还很硬,下面的肌肉也跟着动。”

8、师:“那你们能说一说肌肉的作用么?”生:肌肉和活动有关。

9、师:(观看课件):“肌肉在人体运动中到底是怎样起作用的呢?下面,我们来看一看肌肉、关节、骨骼的剖面图。你们看肌肉有好几根肌腱,它们并不是长在同一块骨头上,有的肌腱是长在相邻的骨上的。人在屈肘时,上臂前面的肌肉腱拉动前臂骨,后面肌肉伸展放松;人在伸臂时,后面的肌肉腱拉动前臂骨,前面的上臂肌肉松开。这样就完成了屈肘和伸臂活动。接下来我们在做一次抓举哑铃动作,细心体会一下肌肉的变化。并将你的观察和体验记录在实验卡上。”

五、搜集信息

1、师:“下面,就请同学们谈一谈你在活动中的发现。”

生1:“这次我知道了肌肉与运动有关。”

生2:“老师,刚才我的猜想应该是肌肉起到力量的作用。”

2、师:“你说的非常对,肌肉发达的人是非常有力量的,你们看这些人看上去就很有力量。”

3、师(展示课件:举重、健美图片):“我们要想拥有强健有力的肌肉,就必须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只有这样才会使我们的肌肉更发达、骨骼更粗壮、关节更灵活。”

4、师:我们做了这么多活动,知道了骨骼和肌肉的作用,那关节在人体中起什么作用呢?

生:关节有连接骨骼的作用。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看人体骨架,关节的头卧进另一块骨的凹槽里。

5、师:观察的非常细致,说的也非常正确,关节有链接骨骼的作用。

六、拓展

1、师:“在我们现实生活中,科学家们根据人体的骨骼、肌肉、关节制作了很多高科技产品,你能根据今天学到的知识,进行解释吗?”(出示仿生制作的物体课件:吊车、挖掘机、高塔?)

生1:“万节天线像关节。”

生2:“吊车像手臂。”

生4:“高塔像人的骨架。”

2、师:“同学们说的非常正确,在现实生活中利用我们人体功能制造的产品还有很多很多,课下请同学们搜集或查阅资料,看一看还有哪些产品是根据人体功能制造。在下次课中把你的收获讲给大家听。”

教学反思:

在本课教学中力求体现课标中提出的理念要求“教师是科学探究活动的组织者、引领者和学生的亲密伙伴”,注重把握重难点。在对学生进行前测了解学生对骨的认识的基础上,引领学生亲历探究骨骼、关节和肌肉作用的活动,然后又结合健美图片引导学生体会体育运动重要性。把问题从知识的大背景中抽出来,又有机的放回大背景中去,打破以往点对点的教学方法。

本节课对有关骨骼、关节和肌肉的知识探究采取了比较灵活的处理方法。在引导学生认识骨骼作用时,直接呈现了“骨架模型”帮助学生了解骨骼的支撑保护作用,这一做法虽然直白,但能帮助学生降低对抽象事物的理解难度。在研究肌肉作用时则采用——先观察后感觉最后看解剖图的课件,让学生感知到肌肉的作用及运动时发生的变化。将注重引导学生思维、自主展开探究贯穿于全课。

但在整节课中师生对话较多,引导比例过重,在今后的教学中还应注意对学生的思维引导要有启发性,注重把握预设目标如期得到生成,使学生真正地学到科学知识、学会科学知识、掌握科学知识。

「课件收藏」 《小蝌蚪找妈妈》教案word版


老师职责的一部分是要弄自己的教案课件,又到了写教案课件的时候了。只有优秀的教案课件,这样才能避免实际教学中应对不足的情况。如何从优质的教案课件中借鉴有益的知识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课件收藏」 《小蝌蚪找妈妈》教案word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教材简析

《小蝌蚪找妈妈》是人教版一年级下册中的一篇课文。这是一篇富有童趣的课文,一群天真活泼的小蝌蚪在寻找妈妈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变成了小青蛙,并帮助妈妈一起捉害虫。教材以童话故事的形式呈现了青蛙生长过程的科学知识,蕴含了从小能独立生活、遇事主动探索的道理。

学习目标

1、会认“灰、迎”等8个生字,会写“河、姐”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青蛙一生的变化,培养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课前准备

1、生字卡,教学挂图(或多媒体课件),相关教具和有关青蛙的知识。

2、小蝌蚪、青蛙、鲤鱼、乌龟等头饰。

谈话激趣引入

1、我们每个人都有妈妈,可小蝌蚪的妈妈是谁呀?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出示课题:小蝌蚪找妈妈)

2、生齐读课题。

3、整体感知课文。

4、播放多媒体课件,教师以解说的形式读课文。

学生自读课文

1、用自己喜欢的符号画出不认识的字,向同学或老师请教。

2、学习小组内互相教读,说说怎样记字形。

检查学习生字的情况

1、课件展示生字。指名读,正音。

2、小老师教读,齐读,开火车读生字。

3、指名介绍记字的方法。

4、组词练习。

检查学生初读课文的情况

分段读课文,自己喜欢读哪段就读哪段。

结合图学习。

1、自读第1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小蝌蚪的样子)

用手势帮助理解“甩着”。

口头填空:小蝌蚪,大(),()的身子,()的尾巴,()地游来游去。

学生齐读这一段,体会蝌蚪的快活的心情。(可以加上动作)

2、读第2自然段,看图比较。

思考:小蝌蚪找到了谁?结果怎样?

⑴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第一、二幅图,与小蝌蚪最先的样子相比较,说说几天后,小蝌蚪发生了哪些变化。并在课文中画出相关语句。

⑵指名学生回答。教师板书:长出两条后腿。

课件展示理解“迎上去”,或用做动作的方式帮助理解。

⑶分角色读。(同桌对读,组内互读,指名读)

⑷从鲤鱼阿姨的回答中,小蝌蚪知道了什么?

(自己的妈妈是四条腿,宽嘴巴。)

板书:四条腿宽嘴巴。

3、用学习第2自然段的方法自学第3自然段。

⑴学生汇报学习情况,多媒体或做动作帮助理解“追上去”。

⑵交流:为什么小蝌蚪会错把乌龟当妈妈呢?

⑶分角色读。

第二课时

自读课文

图文结合,理解内容

1、自读第4、5自然段。

讨论交流:小蝌蚪找到妈妈了吗?它们的妈妈是谁?是什么样的?

2、小蝌蚪又有什么变化?

3、课件出示青蛙妈妈的话,结合课后“读读说说”的练习,用“已经”说话。

4、齐读课文最后一段。画出小蝌蚪最后变化的词句。教师板书:尾巴消失捉害虫。

5、教师归纳:小蝌蚪找妈妈的过程也是青蛙生长变化的过程。

分角色朗读全文

复习生字

出示字卡,检查识字情况。

指导书写

1、出示“我会写”的字,学生读一读。

2、观察田字格里的字,想想该怎么写。

3、学生描红,临写,师巡视辅导。

4、展示学生的书写,评议书写情况。

演一演

1、学生戴上头饰,表演课本剧《小蝌蚪找妈妈》。

2、评出表演得好的小组予以奖励。

[课件借鉴] 《秋天》教案写作范例


每个老师在上课前需要规划好教案课件,我们需要静下心来写教案课件。充分准备好教案课件的前期设计,才能完成前期设计的教学目标。从哪些角度去准备自己的教案课件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课件借鉴] 《秋天》教案写作范例》,供大家借鉴和使用,希望大家分享!

教学思想

《秋天》是何其芳于三十年代初创作的一首优美的抒情诗。诗人用情味深长的语言描写农家生活,每一句诗都是一幅画面,三节诗组合成三幅既流动又整合的秋天意象,抒发了对秋天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多姿多彩的大自然本身就是一本美学教科书,一部优美的文学画卷,它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因而,借助这篇课文的学习,让学生上一堂美学课,上一堂文学课,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这首诗的内容简单易懂,同时作为一篇自读课文,教师也不宜对它分析得过细。所以教学的重点是通过反复诵读,在读中理解诗意,体会情感,品味语言。

由课文这一素材,我大胆地设计了半节课的拓展训练,我想体现的是阅读与写作的结合,整体感知与深入探究的结合,从书本向生活,由课堂向课外的延伸。

教学中采用诵读法,讨论法,想象法等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新课

师:尝过中秋的月饼,赏过重阳的菊花,我们又迎来了一场场凉丝丝的秋雨。同学们当中有谁喜欢秋天这个季节,能说说为什么吗?

(学生自由发言后)师:是的,很多人都喜爱秋天,爱它的天高云淡,爱它的四野飘香,爱它的霜色洁白,也爱它的叠翠流金……今天,就让我们随着理查德.克莱德曼的钢琴曲《秋日的私语》一起走进现代诗人何其芳的《秋天》,去领略秋的风采,倾听秋的诉说。

【设计说明】说秋,旨在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初步感受秋天的美好,引入本课内容。

二、感知课文

1.师配乐诵读诗歌,生一边听读一边欣赏大屏幕展示的一幅幅秋景。

【设计说明】赏秋,旨在培养学生听的能力,感受美的意境、语言、旋律、情感,得到美的陶冶。

2.资料助读:作者简介。

3.齐声诵读。师作朗读指导:重音的处理。

【设计说明】读秋,旨在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形成良好的语感。

4.指名朗读。A生读,全班同学找出每一诗节的中心句。(生回答后)明确:全诗依次描绘了三个场景的秋天。B生再读,全班同学闭上眼睛听读,脑海中想象一幅幅秋天的画面。

【设计说明】想秋,旨在培养学生想象能力,深入领会诗的意境。

5.小组合作:A一人朗读,其他三人点评得失。B讨论:(1)三个场景分别是怎样的图画,概括。(2)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设计说明】点秋,旨在培养学生分析,概括能力,理解诗的主旨,理解诗人抒发的感情。

6.自由朗读,仔细品味诗歌的语言,找出自己最喜欢的句子,说说理由。

【设计说明】品秋,体现阅读的个性化要求,旨在使学生在交流中既锻炼口语组织能力,又互相启发,加深理解和感悟。

7.师小结,生回顾。看大屏幕上一组秋景图,配乐齐声诵读全诗。

三、拓展延伸

1、比较阅读。资料:(美)狄金森《秋景》。比较此诗与课文的异同。

【设计说明】培养学生比较与欣赏能力,在比较中,更容易理解不同诗人不同的诗风,不同诗作不同诗味。

2、欣赏品评。资料:沙白《秋》。谈谈认识:你认为哪个词句最生动?

【设计说明】侧重于培养学生感受语言的能力,并借此巩固一点修辞知识。

3、资料交流。交流展示课前搜集的关于秋天的各种形式的资料,资源共享。

【设计说明】培养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激发他们从生活中利用各种资源加强学科课程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4、写作平台。A布置练笔题目《我是风》,要求根据《秋天》一诗的内容,以风的眼光见证每一个场景,以风的口吻创造性地描述每一幅画面。B师示范作文。提示:发挥想象联想,运用拟人手法,可选取一个诗节,也可选取一两个诗句,再创造。C学生完成练笔。D展示作文。

【设计说明】发挥学生想象联想能力,培养创新精神,激发表达兴趣,享受写作带给自己的快乐体验。

四、结束语并布置作业 :

秋,因其成熟与收获,因其萧瑟与凄清,给文人墨客,画家歌者还有我们提供了无尽的素材:秋阳暖暖,秋波澹澹,秋风习习,秋雨绵绵……流连于字里行间,徜徉于音乐图片,秋的氛围、秋的风韵在我们心头久久久久挥之不去,我们不禁会赞叹,秋天原来如此美丽,世界竟然这样神奇!

作业 :整理所搜集的资料,修改完善自己的作文,办一个有关秋天主题的展览。我们给这个展览起一个名字就叫《秋天如此美丽》。

课后反思

一、成功之处:

1、总体来看,这节课顺利地完成了教学任务。要把它上成一堂美学课,文学课的设想基本实现了。这一点,评委们也做了充分的肯定,称这节课是此次总校创优竞赛中“美学价值最高的一堂课”。

2、基于丰富课程资源的教学设计,大胆创新,体现了新的教学理念。把理解目标渗透到反复诵读中,问题设计精当,处理简练利落。拓展延伸环节的内容设计,评委高度赞许“丰富而不单一,干练而繁冗,充分而不做作。”

二、遗憾之处:

1、教师的激情应该更充沛,在调动学生上还应再想想办法。

2、由于这节课容量较大,写作环节时间仓促,致使学生的作文没有更多地展示。

三、意外收获:

1、在回答一个问题的时候,一位学生未经老师许可就抢先发言,我肯定了他的勇敢积极。老师的理解和宽容会创设一个更开放的环境,有助于学生踊跃地大胆地表现自己。

2、有好几个学生的发言很见光彩,有的联系实际,有的画龙点睛,有的独辟蹊径,甚至对我都很有启发。我想,教师应该充分相信学生。教学的过程是师生共同成长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讲,师生都是学习者。

[课件借鉴] 守株待兔教案篇二


每个老师上课需要准备的东西是教案课件,撰写教案课件是每位老师都要做的事。写好了完备的教案课件,才能按质按量地达到预期教学目标。你不是否正为教案课件而苦恼呢?小编为此仔细地整理了以下内容《[课件借鉴] 守株待兔教案篇二》,相信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活动目标:

1、能用丰富的语言表述故事内容,理解故事的深刻寓意。

2、知道只有辛勤的付出才会有收获的道理。

活动准备:

课件、故事视频

活动过程:

一、自由谈话,引出话题

教师出示课件封面

1、教师提问:画面上是谁呀?农夫在干什么?(幼儿自由回答)

2、教师小结:锄地可真累呀!农夫种田可真辛苦!有一天,这个农夫在田里劳动,发生了一件事情,发生了什么事情呢?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动画片,这个动画片有点特别,只有图像,没有声音,所以我们要认真、仔细地看。

(教师简洁明了地提出观看动画片的要求,将幼儿的注意力直接指向了故事动画片的图像。)

二、欣赏故事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

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我们一起来看看!

1、欣赏无声故事动画片第一部分(从开始到那该有多好啊)

(1)幼儿观察提问:刚才我们看到了什么呢?

为什么这只兔子会撞在树桩上呢?(追问:咦,这是怎么回事呀?)

(个别幼儿提出问题后,教师积极回应,并将问题抛给全体幼儿,鼓励幼儿思考、寻找问题的答案。)

幼:有可能兔子的眼睛瞎了,看不见;有可能它不会急转弯;也许后面有猎人在追它;有可能它没来得及停住;也许它奔跑时没有看前面;还有可能它今天太高兴了。

(2)提问:兔子自己撞在树上的事情会不会天天发生?

幼:不会,只会难得发生一次;今天是碰巧发生了这样的事情。

师:这样不会经常发生的事情,我们可以说是偶然的事、碰巧的事、难得的事。农夫看到了这只兔子,他是怎么想的?

幼:拿回家,美美地吃了一顿;要是每天都有一只撞死的兔子那该有多好啊。

老师小结:农夫觉得自己的运气真好,不费力气就白白捡了一只兔子,他特别高兴。那以后他会怎么做呢?我们再来看看之后会发生什么事情?

(教师抓住幼儿心中的困惑,以追问的方式呈现核心问题,引导幼儿想象、推理,为更好地理解成语故事作了铺垫。)

2、继续欣赏无声故事动画片(到第二只撞死的兔子)

(1)提问:为什么农夫天天守在树根旁,不去种田呢?

追问:就是呀,这是为什么呢?

幼:因为他还想等兔子来撞树;因为他太想吃兔子肉了;兔肉太鲜美了;因为干活很辛苦。

(2)师:农夫每天在树下等兔子,他再也不去地里干活了。如果农夫一直这样等下去,那田里的庄稼会怎样?

幼:他不去给庄稼除草、浇水、施肥,庄稼会死的;他的田里会长许多杂草;别人丰收了,他家的人却要挨饿了。

(3)讨论:你觉得他会等到兔子吗?为什么?等不到兔子那他最后会怎么样?

老师小结:农夫不像以前那么勤快、专心干活了,他总希望再有兔子窜出来撞在树干上不再种地,每天守在树干旁,希望再捡到兔子。然而他始终没有再得到兔子,而农田里的庄稼因为他无心照顾而慢慢枯萎了。

(教师及时在幼儿的疑问中捕捉宝贵的教学资源,并以学习同伴的身份参与提问,既提高了幼儿提出问题、大胆表达自己见解的积极性,又将重点问题提炼出来,吸引幼儿深入探索,有利于幼儿逐步形成勤于思考、敢于提问、善于提问的学习品质。)

三、完整欣赏有声故事动画片

1、提出观看要求。

师:现在我们一起再来看一遍故事,这次我要把声音放出来。大家听一听,想一想,农夫是个什么样的人?为什么?

2、讨论、交流。

(1)师:你觉得农夫是个什么样的人?为什么?

幼:他是一个懒惰的人,不想干活,只想捡便宜;他是一个很傻的人,以为兔子天天会来撞树;他嘴巴很馋,天天想吃好东西;他是一个自以为是的人,以为会等到第二只、第三只兔子。

(2)师:生活中有没有像农夫这样贪吃的、偷懒的、傻傻的人呢?你想做个怎么样的人?

3、小结:世界上没有不劳而获的事情,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付出努力和劳动才能获得。所以我们都要做一个勤劳的人。

(幼儿带着问题完整欣赏有声故事动画片,既能加深对故事内容的解读,又能提炼故事的内涵。)

四、介绍成语名称引发幼儿学习成语故事的兴趣

1、引出成语“守株待兔”。

师:你们喜欢听这个故事吗?一个懒惰的农夫天天守候在大树旁,傻傻地等待着兔子来撞树,这个故事有一个名字,叫什么呢?就叫“守株待兔”。虽然有时人们能够获得意外的收获,但是不能把他当作长久之计,如果我们即希望不劳而获,那么就像故事里的农夫一样,不但没有等到撞死兔子,反而连田里的庄稼也荒芜了,所以无论做什么事情,我们都应当要脚踏实地的去努力才能成功。

2、引发幼儿进一步学习成语故事的兴趣。

师:“守株待兔”是一个成语。成语是我们中国语言中特有的一种词语,许多成语都像“守株待兔”一样有一个有趣的故事,让我们明白一些道理。今天回家请每个小朋友学一个成语故事,并请爸爸妈妈写下来。明天你们做小老师,把自己学到的成语故事讲给小朋友听。

(让幼儿回家学习一个成语故事,然后做小老师讲给小朋友听,这一任务既满足了幼儿学习成语的需求,又让他们掌握了学习的方法。)

3、欣赏歌曲《守株待兔》。

师:那现在我们回去一起表演故事《守株待兔》,好吗?

(歌曲旋律欢快,歌词诙谐,充满了讽刺味,将一个懒惰、贪吃的农夫形象刻画得淋漓尽致,有助于幼儿调动多种感官,从不同视角加深对成语故事的理解。)

活动反思:

《守株待兔》是一则成语故事,活动通过农夫因为有了一次不劳而获而存侥幸心理,结果一无所成的故事而告诫孩子们,只有脚踏实地才会有收获。活动开始我先提出观看动画片的要求,将幼儿的注意力直接指向了故事动画片的图像。接着教师将问题抛给全体幼儿,鼓励幼儿思考、寻找问题的答案,以追问的方式呈现核心问题,引导幼儿想象、推理,为更好地理解成语故事作了铺垫。接着让幼儿带着问题完整欣赏有声故事动画片,既能加深对故事内容的解读,又能提炼故事的内涵。整个活动结束后,我觉得有时看起来古代成语很深奥,但只要利用课件画面和提问相结合,幼儿能很好的理解故事寓意,特别是问“你想做一个什么样的人?”幼儿回答的很多,如:我想做勤劳的人;我想做为别人着想的人;我想做事认真的人……

[课件借鉴] 《早操》教案写作范例


每个老师需要在上课前弄好自己的教案课件,每个老师都需要细心筹备教案课件。每位老师都需要提前准备好教案课件,才能让学生更加快速地理解各知识点。如何从优质的教案课件中借鉴有益的知识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课件借鉴] 《早操》教案写作范例”,欢迎阅读,希望您能够喜欢并分享!

教学目标:

1、复习9个韵母,学习拼读音节,通过拼音巩固学过的字。

2、学习10个生字,通过拼音识字,体会到拼音识字的乐趣,乐意拼读。

3、初步掌握通过比较认识事物、概括事物特点的方法,培养仔细观察发现事物特点的习惯。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看拼音认字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讲故事,创设情境。

1、出示图片,学生仔细观察,老师伴随着音乐讲故事。

2、学生做放松操。

二、诵读儿歌

1、复习9个复韵母。

2、诵读儿歌。

(1)师生齐读。

(2)全班齐读。

(3)分角色读。

(4)配乐表演读。

(5)找好朋友读。

三、识字

1、分小组自学。

2、小老师带读。

3、“盖房子”游戏。

四、作业

爸爸妈妈评评我

1、爸爸妈妈夸我又学会了()个生字。

2、爸爸妈妈帮我纠正了这几个字的读音。

3、爸爸妈妈认为我的表演:

○好 ○一般 ○还要努力

学生__________ 家长____________

[课件借鉴] 法制教育教案


老师工作中的一部分是写教案课件,认真规划好自己教案课件是每个老师每天都要做的事情。我们需要提前做好教案课件的准备,才能很好地达成要求的教学目标设计。网络有没有优质的教案课件以资借鉴呢?小编特地为您收集整理“[课件借鉴] 法制教育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课题名称:

学会依法保护自己—机智勇敢的于杰

教学目标:

为了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家庭、学校、社会都有责任保护他们。儿童本身更有责任保护自己。教育学生有紧急避险的权利,要保护自己的生命权,生命只有一次,保护自己的生命权是最重要的。在特殊的情况下,可以随机应变机智灵活地与坏人坏事作斗争,达到保护自己的目的。

重点难点:

1、要让学生认识到生命的重要性。

2、学会用合法的手段机智灵活的处理问题,避免自己身陷险地或脱离险地。

教学方法:

事例引入,激发兴趣。抓住重点环节,深入领悟。问题讨论,拓展思路。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说起维权大家的话题一定很多,那你们知道自己有什么权力

吗?(使学生了解未成年人的合法权利)

2、你们还有生命的权利,有紧急避险的权利。当遇到特殊情况时要随机应变机智灵活的保护自己。请看这样一个事例。(大屏幕显示事例内容)

二分析理解

(一)提出问题,说说自己的理解

1.看了这个事例,你们能说说于杰是怎样脱离虎口的?

2.于杰是个什么样的孩子。你向于杰学习什么?

(二)结合实际。说说身边的故事。

根据书、保,收听广播,上网搜索的材料说说你还知道哪些少年自护自救的故事,讲给同学们听。

(三)讨论(大屏幕出示讨论内容)

遇到下面的情况你该怎样办?(可选择2—3个感兴趣的话题说说自己的做法)

1、当你独自一人在家时,有陌生人敲门,你该不该开门呢?

2、路上,如果有陌生人尾随你,你该怎样办呢?

3、当陌生人送你连环画,说是送礼物时,你该怎样做?

4、一个人自己回家,开门如发现屋内凌乱,或有味异时,你应该怎样做?

5、当你一人在家,有人说,你的爸爸或妈妈让他来接你去单位,你去不去?

6、当不认识的人送给你糖果、饮料等诱人的食品时,你该怎样做?

7、放学后,有陌生人抢你的书包,或威胁索要钱财怎么办?

8、当你被坏人挟持后,你将怎样想办法逃离虎口?

(四)表演《你是陌生人》。

(五)教师小结

同学们,生命对于每个人只有一次,保护自己惩治犯罪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请大家多关注。中央一台的“今日说法”,天津卫视的“案与法”等法律节目并从中学到一些法律知识得到启迪。

教学反思:

通过分析事例,弄清了主人公于杰是如何脱险并机智带领干警擒获犯罪分

子的,使学生充分认识生命的重要性,学会保护自己的生命安全,学会识破犯罪分子的种种花招以及花招背后掩盖的丑恶目的。

通过读事例、说理解、讲故事、议收获等环节和方法,提高了学生的思想认识以及操作水平,强化了法律观念,拓宽了思路,并通过大家的讨论交流,丰富了自我保护和紧急避险的方式方法,真正的达到了教育目的,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课件借鉴] 《古诗》教案篇一


教案课件是老师工作中的一部分,大家都要着手准备教案课件。下足了教案课件的前期准备工作,这样才能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设计。从哪些角度去准备自己的教案课件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课件借鉴] 《古诗》教案篇一”,但愿对您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教学要求

1.了解两首诗写作的时代背景,体会诗中抒发的强烈的爱国情感。

2.通过学习这两首诗,对诗这种体裁的特点,如感情丰富,语言精练,讲究节奏和韵律等,有较具体的体会。

3.学习本课生字词,理解诗句,了解内容。

4.背诵《闻官军收河南河北》。默写《示儿》。

教学重点

1.弄懂陆游临终前最牵挂的事和杜甫听到胜科喜讯后那样欢快的原因。

2.领会这两首诗明白如话而感染力极强的特点。

教学难点

通过学习这两首诗,对诗这种体裁的特点,如感情丰富,语言精练,讲究节奏和韵律等,有较具体的体会。

教具准备:课文插图。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人新课,板书课题

宋代大诗人陆游一生创作很多诗歌,保存下来的有九千多首,诗中抒发政

治抱负,表现人民的生活,表达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他在临终前作了一首

诗《示儿》。示:把事情摆出来让人知道。“示儿”在这里指对儿孙们有个交

代, 相当于遗嘱。陆游在临死之前最牵挂的是什么呢?这是我们这节课要学

习的内容。(板书:示儿)

二.预习课文,提出预习要求

1.自读诗歌,读准字音。

2.借助注解,初步了解诗歌的内容。

三.指导学习《示儿》

1.指名读课文。(重点提示:祭,读j )

2.“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是什么意思?

(学生讲错的地方互相订正,教师相机指导)

(“元”,同“原”,“元知”,本来就知道;“但”,只是的意思;“万

事空”,什么都没有了的意思;“九州”,指全国,“同”,统一,这句

诗的意思是:本来就知道人死了就什么都没有了,只是因为看不到全中国

统一而感到悲伤。这句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看不到中国统

一的悲伤之情。)

3.“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元忘告乃翁”是什么意思?(学生讲后,教师加

以归纳)

(“王师”,指南宋军队;“定”,平定,收复的意思;“中原”,这

里指淮河以北被金兵占领的地区。“家祭”,祭把祖宗)“元”,同勿;“乃”,

你的,“翁”,父亲。这句话的意思是:宋朝的军队向北方进军,收复中原

的时候,祭把祖宗不要忘了把收复中原的事,告诉你们的父亲。

这句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渴望祖国统一的爱国之情。)

4.练读课文。(要求体会感情,读出语气。)

5.说说这首诗主要讲了什么?(引导学生根据诗句的内容来回答)表达了作

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答出:这首诗通过写诗人毕生的心事和希

望,表达了他渴望收复失地、统一祖国的强烈的爱国之情。)

五.各自背诵课文

六.指导学习生字

“乃”的左边是一撇,注意不要写错。

七.默写这首诗。(学生互相检查)

八.作业布置

1.完成练习册《示儿》。

2.背默古诗《示儿》诗、词、句意及中心。

3.预习《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板书设计]

示儿

死 定

悲 告

[课件借鉴] 美术教案其八


每个老师不可缺少的课件是教案课件,每位老师都要用心的考虑自己的教案课件。只有做好教案课件的前期撰写,这样学生才能更快地理解各知识要点。网络有没有优质的教案课件以资借鉴呢?小编收集并整理了“[课件借鉴] 美术教案其八”,相信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教材分析】

本节课属于“造型、表现”领域,重在培养学生观察、绘画的能力。本课展示了书包实物图片,并针对不同特点的书包的各部分结构提出问题,其目的旨在通过这些问题引导学生对书包进行细致观察和分析,从而学会分析、思考的方法,了解到书包的主要功能是为了方便人们携带学习用具的,了解体会出设计要以人为本的理念,为自己的设计打下基础。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指导学生观察书包的结构及细节特征用笔精细地描绘出来,训练学生的观察力和表现力。过程与方法:

学习用“整体-----局部”绘画原则画书包,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并把观察的感受表现出来。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发现画书包的乐趣,并爱上学习的好伙伴——书包。

现代教学手段:使用课件使学生更直观的了解本课的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指导学生观察表现物体的某些细节,画出书包的外形,训练学生的观察力和表现力。难点:学生学习“整体----局部”的绘画原则。

【教学、学法】

教法:本节课通过“图片欣赏、实物观察、教师演示、学生自主创作”来找到绘画的乐趣。学法:欣赏法、讨论法、演示法、评价法。

【教学过程】

一、激话导入

1、根据自身实际,引出身边的小伙伴——书包

2、书包是我们上学的时候必不要少的工具之

一,与我们朝夕相处。现在的书包不仅实用,而且非常的美观,我们背着自己的喜欢的书包,就仿佛象平时穿衣穿裤一样必不可少,它可以说是我们的贴身伙伴。现在和老师一起来欣赏各种各样的书包。(课件展示书包图片)

二、讲授新课

1、我们同学的书包也是各种各样,但是同一个书包会不会呈现不同的样子呢?(摆放书包实物)360度有360种不同形态。

生观察后回答原因

教师小结:不是书包自身的变化,而是我们作画者的位置不同,所观察的角度不同所以书包的样子也就不同了。(展示课件三个角度的书包)——正面、侧面、背面。

2、观察实物书包,说出书包的结构——书包箱体

书包背带

外部装饰(口袋、拉链、拉锁、搭扣、标志等)(板书)

3、展示道具正面外形图,侧面外形图,背面外形图。(结合三年级线描外形讲解)

4、只有外形图还不够,怎样添加书包结构?区分箱体、背带和口袋

生回答。(出示三个角度的第二部整体结构图)

4、书包有哪些细节组成,或者是有哪些特殊的功能?

外部装饰(口袋、拉链、拉锁、搭扣、标志·····)(出示三个结构的第三部细节刻画图)

4、我们一起来看看自己带来的书包,它分为哪几部分?(出示学生带来的书包)

(设计意图:让学生观察书包,可以让学生了解到书包的样式、功能,从而对这样对书包外形有了初步的认识。)

生交流后分小分队不同角度写生书包。(课件出示写生要求)

A:先勾画出外形轮廓————添加整体结构————细节刻画

(区分箱体、背带和口袋)外部装饰(口袋、拉链、拉锁、搭扣、标志等)B:大胆运笔,注意线条穿插,粗细、长短线条相结合

C:注意搭扣等局部细节

D:参考课本中的学生作品

5、教师范画,边画边讲:先勾出外形轮廓——按照结构特点,在添画背带、口袋——逐步深入刻画。

三、学生创作

1、观察所要画的书包的外形轮廓

2、按照绘画要求,按步骤绘画

3、教师巡视指导

四、学生作品展示评价

1、学生自评:学生将自己的作品进行展示,从外形和线条方面解说。

2、学生互评:说一说谁的作品更吸引你。

3、教师评价

五、教师小结:

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学会了绘画书包文具的绘画步骤。也懂得了用自己的绘画作品回馈与我们朝夕相处、不离不弃的“小伙伴”。同学们,加油,愿在今后的生活里画笔为你增光添彩!

【板书设计:】

书包的结构

1、书包箱体

2、背带

3、外部装饰(口袋、拉链,拉锁、搭扣、标志等)

[课件借鉴] 《认识倒数》教案之一


作为老师的任务写教案课件是少不了的,认真规划好自己教案课件是每个老师每天都要做的事情。要知道高效教学水平可以体现在老师写的教案课件里面。什么样的教案课件才是好课件呢?下面的内容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课件借鉴] 《认识倒数》教案之一,供您参考,并请收藏本页!

教学内容:

教材P24页中的例1、例2 ,完成练习六中的部分练习题。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理解倒数的意义,在众多的数中说出哪两个数互为倒数,学生能用完整、正确的语言表达倒数。

(2)掌握求倒数的方法,并能正确熟练的求出倒数。

2、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通过体验、研究、类推等实践活动,理解倒数的意义,让学生经历提出问题、自探问题、应用知识的过程,自主总结出求倒数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合作活动培养学生学会与人合作,愿与人交流的习惯。

(2)通过亲身参与探究活动,获得积极成功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

概括倒数的意义,掌握求倒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互为”、“倒数”的含义以及0、1的倒数。

教学方法:

创设情境、启发诱导、合作交流、自学与讲授相结合等。

课 型:新授课。

教学过程:

一、游戏激趣,揭示课题。

1、理解“互为”的含义。

朋友这个词对我们来说已经非常熟悉了,朋友,看到这个词你有什么想法说的?能告诉大家你最好的朋友是谁吗?指名说说自己的好朋友是谁?你能用一句话来表述你们之间的关系吗?(×××和我互为朋友,我是×××的朋友,×××也是我的朋友。板书:互为)另外找一名同学,你能再描述一下他

们二人的关系吗?(略)那我们能说×××是朋友吗?(不能,因为朋友是相互的,互相是朋友,互为朋友)同学们,在我们生活中有没有像朋友一样必须是一起出现,相互依存的知识呢?请举例——

(父子关系、母女关系等)

2、简单理解“倒”。

师:同学们,你们今天的精神面貌真是好极了,老师有点惊呆了,板书“呆”,呆是一个上下结构的字,你们喜欢文字游戏吗?板书:“呆”的上下颠倒就成了“杏”,语文中的文字有这样的构字规律,比如(杏——呆;吞——吴;音——昱;士——干……)那么数学中的数也有这种规律吗?先来计算几道题目,计算之后相信自然会找到答案。

板书:

3

8× 8

3= 1 7

15×15

7=15×= 151112 ×12= 1

二、新课教学。

(一)引导质疑。

学生算完后,观察并思考:这些题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生1:得数是1 生2:乘积是1

除了乘积是一,因数还有什么特点(分子分母交换位置)

师再举例如: 5/4×4/5 7/10×10/73×1/3

进一步明确并(板书):乘积是1

生3:都是两个数相乘. 〈 板书 〉:两个数

1、 你们还能写出两个数乘积是1的算式吗?

那好,我们就进行一个小小的比赛。请大家准备好课堂练习本,我给大家30秒的时间,请你写出乘积是1的任意两个数,看谁写得多,而且能写出不同的把你写的念出来,和大家共同分享? (生读,师有选择的板书在黑板上。 )

师:这么短的时间内就能写出这么多乘积是1的两个数,不错。 如果给你们充足的时间,你们还能写多少个这样的乘法算式?(无数个)

出示课题:乘积是1的两个数是什么关系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倒数的认识 师指着板书说:我们称“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师:那么倒数的相互关系在具体算式中怎么说呢,谁和谁互为倒数呢?

比如4/5和5/4的乘积是1 ,我们就说4/5和5/4互为倒数。(师板书4/5和5/4互为倒数) 还可以说4/5的倒数是5/4;5/4的倒数是4/5。

生:①模仿说 ②同桌互说

2、理解意义:

(1)在倒数的意义中,你认为哪几个字比较重要?你是怎么理解“互为”一词的?

(互为”是指两个数的关系。 “互为”说明这两个数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的。)

倒数是表示两个数之间的关系,它们是相互依存的,所以必须说清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倒数,而不能孤立地说某一个数是倒数。

(2)以前我们学过这种两数间相互依存关系的知识吗?

(3)2/5和5/2的积是1,我们就说??(生齐说)

(4)7/10和10/7的乘积是1,这两个数的关系可以怎么说?请您告诉你的同

(5)辨析:下面的说法对吗?为什么?

A:2/3 是倒数。( )

B:得数为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

C、

D、12712和×43712乘积是1 ,所以32127和32712互为倒数。( ) ×=1,所以12、43、互为倒数。 ( )

3、小结:刚才我们认识了倒数的意义,知道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而且倒数不能单独存在,是相互依存的。

(二) 探索求一个倒数的方法

1、我们知道了倒数的意义,那么互为倒数的两个数有什么特点呢?我们一起来观察一下刚才的这些例子。 (分子和分母调换了位置。)

根据这一特点你能写出一个数的倒数吗? 试一试!

2、写出下列各数的倒数:3/5 7/2 5 13

(1)先写3/5的倒数。教师查看学生书写的情况。

(2)教师板书学生错误书写方法:3/5=5/3这样写对吗?为什么错了?正确的写法应该是怎样的呢?出示

3/5 的倒数是( ) 7/2 的倒数是( )

5 的倒数是( ) 13 的倒数是( )

师生一起小结:求一个分数的倒数,只要把分子分母调换位置。(板书)

师:那5的倒数是什么你是怎样想的?(把5看成是分母是1的分数,再把分子分母调换位置。 )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及时板书。

3、1和0的倒数

师:那1 的倒数是几呢?为什么?

0的倒数呢?

师:为什么?

师:刚才一个同学提出分子是0的分数,实际上就等于0,0可以看成是0/2、0/3、??把这此分数的分子分母调换位置后????(生齐:分母就为0了,而分母不可以为0。)

4、师:我们求了这么多数的倒数,谁来总结一下求一个数的倒数的方法。

求一个数(0除外)的倒数,只要把分子和分母调换位置就行了。

三、练习巩固。

1、判断题:

①互为倒数的两个数,乘积是1。 ( )

②任何假分数的倒数是真分数。 ( )

③因为3×1/3=1,所以3是倒数。 ( )

④1的倒数是1。 ( )

2、思考题:

3/8×( )=( )×=( )×6=1

3、找出马小虎的日记错误并改正。

今天,我学习了一个新知识------倒数。我知道了互为倒数的两个数的乘积一定等于1,比如3×1/3=1,那么3是倒数,1/3是倒数,你知道了吗?我还知道了所有的数都有倒数(小数除外),比如整数2的倒数是1/2。我还学会了求任何数的倒数只要把分数的分子和分母交换位置就可以了。

瞧!我学的怎么样!

四、全课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大家通过自己的努力以及与别人的合作,认识了倒数,学会了求倒数的方法,大家的表现很精彩,老师由衷的祝贺你们。

五、作业

课本26页第4题。

六、板书设计:

倒数的认识

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求倒数的方法:分子分母交换位置,

若是整数,先划成分母是1的分数。

1的倒数还是1,0没有的倒数。

以上就是《[课件借鉴] 《童区寄传》教案word版》的全部内容,想了解更多内容,请点击夜雨寄北教学课件查看或关注本网站内容更新,感谢您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