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高中教案 > 导航 > 2.1物质的分类学案2

分类的幼儿园教案

发表时间:2020-07-23

2.1物质的分类学案2。

一名优秀的教师在教学时都会提前最好准备,教师要准备好教案,这是每个教师都不可缺少的。教案可以让学生们能够在上课时充分理解所教内容,让教师能够快速的解决各种教学问题。你知道如何去写好一份优秀的教案呢?考虑到您的需要,小编特地编辑了“2.1物质的分类学案2”,相信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物质的分类
一、分散系
1、定义:分散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前者属于被分散的物质,叫_______;后者起容纳分散质的作用,叫________。
【问题】分别指出CuSO4溶液和碘酒中的分散质和分散剂:
分散质分散剂
CuSO4溶液
碘酒
2、分类
(1)根据分散质或分散剂的聚集状态(气态、液态、固态)来分,有种组合方式。
分散质分散剂实例
气气空气
液气云、雾
固气烟灰尘
气液泡沫
液液牛奶、酒精的水溶液
固液油漆
气固泡沫塑料
液固珍珠(包藏着水的碳酸钙)
固固有色玻璃、合金

(2)根据分散质___________来分类,可将分散系分为______、______和______。
分散系粒子大小
二、胶体
1.Fe(OH)3胶体的制备
【问题】现在有FeCl3饱和溶液,问如何制备Fe(OH)3胶体?
实验Ⅰ:将一定量的FeCl3饱和溶液加入NaOH溶液,得到_________________。实验Ⅱ:向烧杯中加入25mL蒸馏水,加热至,向沸水中加入5—6滴FeCl3饱和溶液。继续煮沸至溶液呈色,停止加热,就得到了色的Fe(OH)3胶体。
反应:
胶体粒子透过滤纸,能否用过滤的方法分离胶体?___________。
2、胶体的性质
(1)丁达尔效应:当一束强光通过胶体时,可以看到到一条,
这是由于形成的,叫做丁达尔效应。
应用:。
(2)布朗运动:胶体粒子不停的、无秩序的运动。
解释:分散剂分子对粒子的无休止的随机撞击而形成的
(3)胶体具有介稳性:①主要原因:胶体粒子通过而带有,同种胶体粒子带有电荷,它们之间相互阻碍了胶体粒子变大,使它们不易聚沉
(4)胶体的聚沉:胶体粒子聚集成为较大的颗粒,从而形成沉淀从分散剂里析出的过程。
胶体聚沉的条件:①;
②加入:由于加入的阳离子(或阴离子)中和了胶体粒子所带的电荷,使胶体粒子聚集成为较大的颗粒,从而形成沉淀从分散剂里析出。
③加入的胶体
例如:向Fe(OH)3胶体中逐渐加稀硫酸直至过量。
现象:先得到,后沉淀溶解得溶液。
(5)电泳:在电场作用下,胶体在里向阴极或阳极作定向移动。
例如:Fe(OH)3胶体的电泳
现象:阴极附近颜色,阳极附近颜色。
结论:说明Fe(OH)3胶体粒子带有电荷,移向极。
应用:大气中的飘尘、工厂废气中的固体悬浮物、矿山开采地的粉尘纺织厂或食品加工厂弥漫于空气中的有机纤维或颗粒极为有害,均可利用胶体的电泳加以清除(如工厂中的静电除尘)。Jab88.cOm

3、胶体的应用
(1)常见的胶体:Fe(OH)3胶体、Al(OH)3胶体、硅酸胶体、淀粉胶体、蛋白质胶体、肥皂水、豆浆、有色玻璃、土壤等
(2)胶体的应用,指出应用了胶体的什么性质。
①制豆腐的化学原理、涂料、颜料、墨水、喷雾剂、洗涤剂的制造等。
②土壤的保肥作用
③江河入海口处形成三角洲
④明矾净水原理、污水的处理。
⑤工业除尘
⑥误服重金属盐,急救措施是立即喝大量的牛奶、豆浆或蛋清。
⑦制备纳米材料的有效方法之一。
[小结]:溶液、胶体、浊液三种分散系的特点:
分散系溶液胶体浊液
实例CuSO4溶液Fe(OH)3胶体泥水
分散质粒子直径
能否半透膜
能否透过滤纸
稳定性
均一性
是否有丁达尔效应

【过关检测】
()1、关于制备氢氧化铁胶体的正确操作方法
A.在氯化铁溶液中滴入氢氧化钠溶液B.加热煮沸氯化铁溶液
C.把氯化铁溶液滴入热水中D.把饱和的氯化铁溶液滴入到沸水中
()2、下列关于胶体的认识错误的是
A.在溶有1molFe(OH)3的胶体中,含有NA个胶粒
B.将一束强光透过淀粉溶液也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C.“雨后彩虹”“海市蜃楼”既是一种自然现象又是光学现象,还和胶体的知识有关
D.纳米材料粒子直径一般从几纳米到几十纳米,因此纳米材料属于胶体
()3、用特殊方法把固体物质加工到纳米级(1~100nm,1nm=10—9m)的超细粉末微粒,然后制得纳米材料。下列分散系中的分散质的微粒直径和这种粒子具有相同数量级的是A、溶液B、悬浊液C、胶体D、乳浊液
()4、下列分散系能发生丁达尔效应的是
A.CH3CH2OH水溶液 B.雾C.含有尘埃的空气D.饱和食盐水
()5、血液中重要的蛋白质是一种胶体,在实验中不慎手被玻璃划破,可用FeCl3溶液紧急止血,其主要原因可能是
A.FeCl3溶液具有杀菌消毒作用B.FeCl3溶液能使血液凝聚
C.FeCl3溶液能产生Fe(OH)3沉淀堵住伤口D.FeCl3能使血液发生化学变化
()6.关于胶体和溶液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胶体带电荷,而溶液呈电中性
B.胶体加入电解质可产生沉淀,而溶液不能
C.胶体是一种介稳性的分散系,而溶液是一种非常稳定的分散系
D.胶体能够发生丁达尔效应,而溶液则不能
()7.在水泥厂、冶金厂常用高压电作用于气溶胶,以除去大量烟尘,减少烟尘对空气的污染。这种除尘法的原理是
A.渗析B.电泳C.凝聚D.丁达尔现象
()8.能够将溶液和胶体区分开的方法是
A.过滤B.观察颜色、状态C.利用丁达尔效应D.闻气味
()9.“纳米材料”是粒子直径为1~100nm的材料,纳米碳就是其中的一种,若将纳米碳均匀地分散到蒸馏水中,所形成的物质
①溶液②胶体③能产生丁达尔效应④能透过滤纸⑤不能透过滤纸⑥静置会析出黑色沉淀
A.①④⑥B.②③④C.②③⑤D.①③④⑥
10.氯化铁溶液与氢氧化铁胶体具有的共同性质是
①分散质颗粒直径都在1~100nm之间②都不能透过滤纸
③均为有色透明的液体④呈红褐色
⑤都比较稳定,封闭一段时间也不会产生沉淀⑥都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⑦加入盐酸先产生沉淀然后沉淀溶解.

相关阅读

有机化合物的分类学案


一名优秀的教师就要对每一课堂负责,教师在教学前就要准备好教案,做好充分的准备。教案可以更好的帮助学生们打好基础,有效的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教案的内容具体要怎样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有机化合物的分类学案”,希望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1.1有机化合物的分类学案(人教版选修5)

目标要求 1.了解有机化合物的各种分类方法。2.认识有机化合物中常见的官能团,能根据官能团将有机化合物分类。

一、有机化合物的分类方法
有机化合物从结构上有两种分类方法:一是按照构成有机化合物分子的碳的________来分类;二是按反映有机化合物特性的特定________来分类。
二、按照碳的骨架分类
三、按官能团分类
1.基本概念
(1)烃的衍生物
烃分子中的________可以被其他______________所取代,衍生出的一系列新的化合物。
(2)官能团
决定有机化合物特殊性质的______或________。
2.常见有机物的类别和官能团的关系
类别官能团的结构及名称
烷烃——
烯烃
炔烃
芳香烃——
卤代烃—X(X表示卤素原子)





羧酸

识点1 按照碳的骨架分类

1.下列有机物是按照碳的骨架进行分类的是()
A.烷烃B.烯烃
C.芳香烃D.卤代烃
2.下列属于芳香化合物的是()
知识点2 按官能团分类
3.下列关于官能团的判断中说法错误的是()
A.醇的官能团是羟基(—OH)
B.羧酸的官能团是羟基(—OH)
C.酚的官能团是羟基(—OH)
D.烯烃的官能团是碳碳双键
4.四氯化碳按官能团分类应该属于()
A.烷烃B.烯烃
C.卤代烃D.羧酸
5.下列化合物中,属于酚类的是()
6.下列分子中的官能团相同的是()
③ ④
A.①和②B.③和④C.①和③D.②和④

参考答案
知识清单
一、骨架 原子团
二、链状化合物 CH3CH2CH2CH3 环状化合物 脂环化合物 芳香化合物 
三、1.(1)氢原子 原子或原子团 (2)原子 原子团
2.、碳碳双键 —C≡C—、碳碳三键
、醚键 —OH、羟基 —OH、羟基
、醛基 、羰基 、羧基 、酯基
对点训练
1.C [有机物按照碳的骨架分为链状化合物和环状化合物,环状化合物又分为脂环化合物和芳香化合物,芳香烃是芳香化合物中的一类。而烷烃、烯烃、卤代烃是按分子中含有的官能团来分类的。]
2.D [芳香化合物是分子结构中含有苯环的有机物,符合此要求的只有D项。]
3.B 4.C
5.C [酚是羟基与苯环直接相连接的化合物,只有C项具有这种特点。]
6.C [①中的官能团是羧基;②中的官能团是酯基;③中的官能团是羧基;④中的官能团是羟基。所以①和③中的官能团是相同的。]

第一节物质的分类(2)导学案


一名优秀的教师在教学方面无论做什么事都有计划和准备,作为高中教师就要好好准备好一份教案课件。教案可以让学生更容易听懂所讲的内容,帮助高中教师能够井然有序的进行教学。那么,你知道高中教案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精心为您整理的“第一节物质的分类(2)导学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第一节物质的分类(2)
学习目标:
1.理解胶体的概念,掌握Fe(OH)3胶体的制备方法;
2.知道丁达尔效应是溶液、胶体、浊液三种分散系中的胶体所特有的性质;
3.了解胶体所具有的其他性质和胶体的应用。
重点难点:
Fe(OH)3胶体的制备方法;胶体的丁达尔效应及其他性质
知识梳理:
一、胶体
1.概念:分散质的直径大小在之间的分散系。
2.Fe(OH)3胶体的制备方法:
用烧杯取一定量的蒸馏水,加热至;然后向水中加入1~2mLFeCl3溶液。继续至溶液呈色,停止加热,所得液体就是Fe(OH)3胶体。
3.胶体的提纯方法:渗析法。
胶体粒子直径在1~100nm之间,溶液的分散质粒子直径小于1nm。半透膜只能使溶液中分子或离子透过而不能使胶粒透过,因而可以用半透膜将胶体微粒与溶液的分子、离子分开。利用半透膜分离胶体中的杂质分子或离子,提纯。精制胶体的操作称为渗析。
练习:
下列关于胶体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胶体外观不均匀B.胶粒不能透过滤纸
C.胶体一定是混合物D.胶体一定是液体
二、胶体的性质
1.胶体的丁达尔效应:用光束照射胶体时,在与光束的方向进行观察,可以看到,这条光亮的通路是由于对光线(光波偏离原来方向而分散传播)形成的,叫做丁达尔效应。溶液没有丁达尔效应,所以,利用丁达尔效应是区分与的一种常用物理方法。
2.胶体粒子的布朗运动:在胶体中,胶粒作不停地、无秩序地运动。
3.胶体粒子的电泳:胶体粒子可以通过吸附而带有电荷。在的作用下,在分散剂里作定向移动,这种现象叫做。
4.胶体的介稳性:考察溶液、胶体和浊液三种分散系发现,是最稳定的,一般情况下溶质不会自动和溶剂分离;很不稳定,分散质将在重力作用下沉降下来;的稳定性介于二者之间,在一定条件下能稳定存在,这就是胶体的介稳性。(思考胶体具有介稳性的原因)
5.胶体的聚沉:当向胶体中加入少量电解质(主要是盐)溶液时,其中的或能中和胶体粒子所带的电荷,从而使聚集成较大的颗粒,在重力的作用下形成沉淀析出,这个过程称为胶体的聚沉。
如何使胶体发生聚沉,破坏胶体的稳定状态?
要使胶体凝聚成沉淀,就要减少或消除胶体微粒表面吸附的电荷,使之减弱或失去电性排斥力作用,从而使胶粒在运动中碰撞结合成更大的颗粒。常用的方法有
(1)加入电解质。例如:②豆浆里加盐卤(MgCl26H2O)或石膏(CaSO42H2O)溶液使之凝聚成豆腐;④在江河与海的交汇处形成的沙洲。
(2)加入胶粒带相反电荷的胶体。例如:①用明矾、氯化铁等净水;②不同种类的墨水混合使用时有沉淀产生,使墨水失效。
(3)加热。温度升高,胶粒的吸附能力减弱,减少了胶粒所吸引的阴离子或阳离子数量,胶粒所带的电荷数减少,胶粒间的斥力作用减弱,使得胶粒在碰撞时容易结合成大颗粒,形成沉淀或凝胶。例如:淀粉溶液加热后凝聚成了浆糊凝胶,蛋清加热后凝聚成了白色胶状物(同时发生变性)。
练习:
1.下列分散系能产生丁达尔效应的是
A.食盐水B.酒精溶液D.淀粉溶液E.FeCl3溶液
2.区别胶体和溶液的最简单的方法是
A.观察外观B.丁达尔效应C.布朗运动D.加热
3.下列事实与胶体的性质无关的是
A.在豆浆中加入盐卤做豆腐B.在河流入海处易形成沙洲
C.一束平行光线照射蛋白质溶液时,从侧面可以看到一束光亮的通路
D.FeCl3溶液中滴入氢氧化钠溶液出现红褐色沉淀
4.胶体的介稳性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应用,下列现象要破坏胶体介稳性的是
A.生产涂料B.配制墨水C.明矾净水D.在豆浆中加入盐卤做豆腐
知能检测:
1.胶体最本质的特征是A.丁达尔效应B.可以通过滤纸
C.布朗运动D.分散质颗粒的直径在1nm~100nm之间
2.用饱和的氯化铁溶液制取氢氧化铁胶体,正确的操作是
A.氯化铁溶液滴入蒸馏水中即可
B.将氯化铁溶液滴入热水中,生产棕黄色液体即可
C.将氯化铁溶液滴入沸水中,并继续煮沸至生产红褐色液体即可
D.将氯化铁溶液滴入沸水中,并继续煮沸至生产红褐色沉淀即可
3.关于胶体和溶液的区别,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溶液呈电中性,胶体带有电荷
B.溶液中溶质粒子能通过滤纸,胶体中分散质粒子不能通过滤纸
C.溶液中通过一束光线没有特殊现象,胶体中通过一束光线出现明显光带
D.溶液稳定,放置后不会生产沉淀,胶体不稳定,放置会生成沉淀
4.土壤胶体带负电荷,因此土壤中施用含氮总量相等的下列化肥时,肥效最差的是
A.硫酸铵:(NH4)2SO4B.氯化铵:NH4ClC.碳酸铵:(NH4)2CO3D.硝酸铵:NH4NO3
5.已知氢氧化铁胶体在电泳时,其胶粒向电源负极移动;硅酸胶体在电泳时,其胶粒向电源正极移动。现对某种胶体做电泳实验,发现它的胶粒向电源负极移动,在这种胶体中加入下列物质:①蔗糖溶液②硫酸镁溶液③硅酸胶体④氢氧化铁胶体,不会发生聚沉的是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③④
6.下列关于胶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A.布朗运动是胶体粒子特有的运动方式,可以据此把胶体和溶液、悬浊液区别开来
B.光线透过胶体时,能发生丁达尔效应
C.用渗析的方法净化胶体时,使用的半透膜只能让较小的分子、离子通过
D.胶体粒子具有较大的表面积,能吸附阳离子或阴离子,故在电场作用下会产生电泳现象
7.“纳米材料”是粒子直径为1~100nm的材料,纳米碳就是其中的一种。若将纳米碳均匀地分散到蒸馏水中,所形成的物质
①是溶液②是胶体③能产生丁达尔效应④能透过滤纸⑤不能透过滤纸⑥静置后,会出现黑色沉淀
A.①④⑥B.②③④C.②③⑤D.①③④⑥
8.关于胶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有色玻璃是固溶胶B.雾、云、烟都是气溶胶
C.用滤纸能把胶体中的分散质和分散剂分离D.胶粒大小在1~100nm之间
9.从铁、盐酸、氧气、水、硝酸银溶液五种物质中选出一种或两种作为反应物,按下列反应类型各写一个化学方程式。
(1)化合反应
(2)分解反应
(3)置换反应
(4)复分解反应
10.取少量Fe2O3粉末(红棕色)加入适量盐酸,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反应后得到的FeCl3溶液呈棕黄色。用此饱和溶液进行以下实验:
(1)取少量溶液置于试管中,滴入NaOH溶液,可观察到有红褐色沉淀生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此反应属于反应。
(2)在小烧杯中加入20mL蒸馏水,加热至沸腾后,向沸水中滴入几滴FeCl3溶液,继续煮沸至溶液呈色,即可制得Fe(OH)3胶体。
(3)取少量Fe(OH)3胶体于试管中,逐滴加入稀盐酸,现象是先产生红褐色沉淀;接着沉淀又逐渐溶解,生成棕黄色溶液,试解释此现象,并写出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物质的分类


一般给学生们上课之前,老师就早早地准备好了教案课件,大家在认真准备自己的教案课件了吧。只有制定教案课件工作计划,可以更好完成工作任务!你们了解多少教案课件范文呢?为满足您的需求,小编特地编辑了“物质的分类”,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第一节物质的分类
一、【内容与解析】
本节课要学的内容是分散系及其分类,指的是认识按照分散质或分散剂所处的状态共有9种分散系,并认识胶体是一种常见的分散系,了解丁达尔效应是胶体的重要性质,其核心是胶体及其性质,理解他的关键就是要知道胶体的本质,胶体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区别。在初中学生已学过溶液和浊液,本节课的内容分散系就是在这些基本概念的基础上的发展。教学重点胶体的性质,解决重点的关键是将胶体与溶液和浊液进行对比,从本质上认识它们的区别,并在讲解过程中适当例举生活中常见的例子,让学生更容易接受。
二、【教学目标与解析】
1.教学目标
(1)了解胶体与其他分散系的区别。
(2)了解分胶体的重要性质和实际应用。
2.目标解析
(1)了解胶体与其他分散系的区别,就是要了解分散系和胶体的概念,知道分散质粒子的大小是各种分散系的本质的区别。
(2)了解分胶体的重要性质和实际应用,就是要知道胶体和其他分散系的区别,让学生学会用丁达尔效应区别胶体和溶液,并解释生活中一些常见的现象。
三、【问题诊断分析】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学生可能遇到的问题是胶体与其他分散系间的本质差别,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是学生从性质和现象上认识胶体。要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从分散系的概念上入手区分胶体和其他分散系的本质区别,其中关键结合胶体的性质和现象使学生更深入的认识胶体。
四、【教学支持条件分析】
在本节课所有内容的教学中,准备使用多媒体视频教学和Flash演示。因为使用多媒体视频、Flash演示丁达尔效应,有利于学生了解Fe(OH)3胶体的制取和丁达尔效应,同时播放图片形象的使学生了解胶体在生活中应用。
五、【教学过程】
问题1:纯净物可以再分类,混合物如何分类?

混合物(????)
物质单质
纯净物酸

化合物盐
氧化物
设计意图:提出疑问,引入课题。
师生活动:例举生活中常见的混合物。阅读教材内容第一、二段试着将分散系按照分散系或分散质所处的状态分类,并对应列举生活中常见的种类。
分散质状态分散剂状态实例
气气空气
液气云、雾
固气烟、灰尘
气液泡沫
液液牛奶、酒精的水溶液、豆浆
固液油漆
气固泡沫塑料
液固珍珠(包含水的碳酸钙)
固固有色玻璃、合金
问题2:当分散剂是水和其他液体时,按照分散质粒子的大小可以将分散系分为哪些类别?它们之间的本质区别是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比较这三种分散系,使学生能区别溶液、胶体和浊液这三种分散系,认识它们的本质区别。
师生活动:

思考:怎样区分溶液和胶体呢?
[科学探究]
1.Fe(OH)3胶体的制备
将烧杯中的蒸馏水加热至沸腾,向沸水中加入1~2mL饱和FeCl3溶液,继续加热至溶液呈红褐色,停止加热。将所得到的Fe(OH)3胶体与CuSO4溶液、泥水比较。
2.把盛有CuSO4溶液和Fe(OH)3胶体的烧杯置于暗处,分别用激光笔照射杯中的液体,从与光束垂直的方向观察,记录实验现象。
分散系溶液胶体浊液
实例CuSO4溶液Fe(OH)3胶体Fe(OH)3悬浊液
光束照射时不产生亮通路有光亮通路不产生亮通路
透过滤纸的情况能能不能
溶液、胶体和浊液三种分散系谈们的本质区别是:分散质粒子的大小不同。
丁达尔效应的是胶体的一种特性,我们可以利用丁达尔效应这种物理方法区分胶体和溶液。丁达尔效应在我们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
胶体的性质:介稳性;丁达尔效应;电泳;聚沉(后两种自学P28科学视野)
问题3:溶液、胶体、浊液三种分散系性质的比较
设计意图:知道溶液、胶体、浊液三种分散系的本质区别
师生活动:
分散系溶液胶体浊液
分散质粒子直径100nm1~100nm100nm
分散质粒子单个小分子或离子许多分子的集合体或高分子巨大数目的分子集合体
外观均一、透明均一、透明不均一、不透明
稳定性稳定较稳定不稳定
能否透过滤纸能能不能
能否透过半透膜能不能不能
鉴别无丁达尔效应静置沉降或分层丁达尔效应
问题4:胶体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是利用了胶体的那些性质?
设计意图:了解胶体的用途,让学生进一步认识胶体的性质。
师生活动:

六、【课堂小结】
分散系

9种分散系
七、【目标检测】
1、教材P29第1题
2、教材P29第2题
八、【配餐作业】
A组
教材P29第5、6题
B组
优化设计P23胶体的制备和性质随堂练习部分
C组
课时训练P911~9

2.1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学案(湘教版必修1)


2.1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学案(湘教版必修1)
[学习目标] 1.学会对常见矿物和岩石的简易识别。2.了解三大类岩石的成因、特征及代表岩石。3.运用示意图,说明地质循环及三类岩石的相互转化过程。
一、地壳的物质组成
1.矿物
(1)概念:具有确定化学成分、物理属性的单质或化合物,是化学元素在岩石圈中存在的基本单元。其中有用矿物在自然界富集到有开采价值时,就称为①________。
(2)矿物的基本存在形式:②______、③________和固态。
2.岩石
(1)概念:岩石是④____________(地壳)中体积较大的固态矿物集合体,由一种或多种矿物组成。
(2)岩石的分类
岩石按成因可分为⑤__________、⑥__________和⑦__________。
二、地壳的物质循环
1.地质循环
(1)概念:指在漫长的地质历史岁月中,岩石圈和__________之间存在着大规模的物质循环。
(2)能量:主要来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果:一些地方岩石圈不断诞生,另一些地方岩石圈逐渐消亡,与之相伴的是大地的沧桑巨变和○21______________的持续转化。
2.岩石的转化
在地壳物质循环的过程中,组成地壳的矿物和岩石有时也会互相转化。
探究点一 地壳的物质组成


材料一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材料二 下图为某彩石爱好者在攀枝花市金沙江畔购买的一块模树石,购买时卖家说“……这块石头出自形成于4亿年前的远古时代的沉积岩形成的板岩中,上面这些树枝状的黑色物体是古代植物的化石……”
1.据材料一(古诗),探究下列问题。
(1)诗中所述岩石是________,按成因属于________岩。
(2)这种岩石中能否找到生物化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种岩石经变质作用后,形成的岩石是________。简述这种岩石的用途。
(4)以该岩石为主的山区常形成__________地貌,该景观在我国四大高原中有广泛分布的是________高原。
2.据材料二思考:你认为这个卖家说的有道理吗?


1.化学元素、矿物、岩石、矿产、矿石等概念的内在联系
岩石是岩石圈中体积较大的固体矿物集合体,由一种和多种矿物组成;矿物是由化学元素组成的;在岩石形成过程中,有用矿物富集起来达到人类利用要求就是矿产;含有矿产的岩石是矿石,有的岩石本身就是矿产,也是矿石。化学元素、矿物、岩石、矿产、矿石之间的关系可用下面的简化图来表示。
2.岩石的成因类型
 读“岩浆岩生成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A处的岩石为三大类型中的________岩,B处为________岩。
(2)如果用C、D分别表示花岗岩和玄武岩,请将字母填入图中适当位置,并指出花岗岩和玄武岩的形成有何不同。
 

 

 
(3)花岗岩和玄武岩中能形成许多气孔的是________,形成气孔的原因是什么?
 

 
(4)岩石A、B接触地带可能形成________岩。在A、B地层中,形成地层年代较早的是________。
(5)A、B岩石中可能找到化石的是________,理由是什么?
 

探究点二 地壳的物质循环

科学家在澳大利亚西南部发现了一批古老的岩石,根据其中所含的锆石矿物晶体的同位素分析结果,表明它们的年龄约为43亿至44亿年,是迄今发现的地球上最古老的岩石样本。目前在我国发现的最古老的岩石是冀东地区的花岗片麻岩,其岩石年龄约为35亿年。
1.岩石是由矿物组成的。材料中的花岗岩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组成。
2.岩石按成因分为三大类,花岗岩属于________、片麻岩属于________,花岗岩变为片麻岩的地质作用是________。
3.在地球上找不到与地球同年龄的岩石是因为在一定条件下岩石被重新熔融成________,它们作为岩石的生命暂时终结了。在另外的某些地方,岩浆又转化为新的________。
4.要使岩石实现转化,必须具备哪些条件?


1.地质循环
(1)能量来源
(2)地质循环产生的影响
2.用示意图说明岩石的转化
(1)岩浆经侵入或喷出,冷凝成岩浆岩(侵入岩如花岗岩和喷出岩如玄武岩),这一过程(图中①)为冷却凝固作用。
(2)岩浆岩及已形成的变质岩在外力作用(风化、侵蚀、搬运、堆积等)下,固结成沉积岩,这一过程(图中②)为外力作用,在这一过程中已经形成的沉积岩也可以经过外力作用重新变回沉积岩。
(3)岩浆岩、沉积岩在一定的温度与压力作用下,变成变质岩,这一过程(图中③)为变质作用,这一过程中变质岩也可以经过变质作用形成新的变质岩。
(4)各类岩石在地壳深处或地壳以下重熔成新的岩浆(图中④)。
 下图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图中Ⅰ、Ⅱ、Ⅲ分别代表沉积环境、熔融环境和变质环境,箭头线代表不同的地质过程。读图回答(1)~(2)题。
(1)2008北京奥运会金牌上镶的昆仑玉和大理岩的形成过程同属()
A.②B.③C.④D.⑤
(2)古生物进入并成为岩石中化石的地质环境和过程是()
A.Ⅰ—①B.Ⅱ—③C.Ⅲ—⑤D.⑥—Ⅰ


1.用集合图示法理解化学元素、矿物、矿产和岩石的关系
2.准确绘制岩石圈的物质循环示意图的一般思路
(1)岩浆是岩石转化的“起点”。
(2)岩浆是三类岩石的归宿。
(3)岩浆岩只能由岩浆转化而来;沉积岩(变质岩)本身也可以形成沉积岩(变质岩)。
(4)岩石的转化过程伴随着物质的循环和能量的转化。

重要知识点关键点总结我的反思
地壳的物质组成地壳的物质组成,岩石的类型及成因是基本的地理知识,常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
地壳的物质循环地壳的物质循环、过程及各种变式图的判读是考查的重点

参考答案
课前准备区
①矿产 ②气态 ③液态 ④岩石圈 ⑤岩浆岩 ⑥沉积岩 ⑦变质岩 ⑧岩浆 ⑨玄武岩 ⑩侵入岩 花岗岩 风化 层理 化石 砂岩
石灰岩 大理岩 板岩 软流层 地球内部放射性物质的衰变
○21地壳物质形态
课堂活动区
探究点一
1.(1)石灰岩 沉积 (2)能。(3)大理岩 大理岩 是优质的建筑材料和装饰材料。(4)喀斯特 云贵
2.没有道理。化石只能存在沉积岩中,板岩是页岩的变质岩,经过高温、高压后,原来保存在页岩中的化石将不复存在。
考例探究1 (1)沉积 岩浆
(2)(图略)。玄武岩标注在岩浆岩出露地表处,花岗岩标注在地壳内部岩浆岩中。
玄武岩属岩浆岩中的喷出岩,是岩浆喷出地表冷却凝固而成。花岗岩属侵入岩,是岩浆在地壳内部冷却凝固而成。
(3)玄武岩 玄武岩属喷出岩,岩浆喷出地表后,岩浆中的挥发性气体逸出,留下气孔。
(4)变质 A
(5)A A是沉积岩,B是岩浆岩,只有在沉积岩中才能找到化石。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三大类岩石的成因、特征以及岩层的新老关系。从图中看出,岩石具有明显的层理构造的是沉积岩,然后有岩浆活动,岩浆在地壳内部冷却凝固,形成侵入岩,少部分喷出地表,形成喷出岩;由于喷出岩是由岩浆迅速冷却凝固而成,多有流纹和气孔;在A、B接触地带,由于沉积岩受到高温、高压作用,形成变质岩;含有化石的是沉积岩。
探究点二
1.石英 长石 云母
2.岩浆岩 变质岩 变质作用
3.岩浆 岩浆岩
4.要使岩石实现转化,必须具备以下条件。①能量来源:地壳内部的放射能转化而成的热能和外部的太阳能,是岩石转化的动力;②物质运动:地质循环和外力的搬运,是岩石转化的链条;③地质作用:外力作用、变质作用、岩浆上升冷却、高温熔化是岩石转化的基本条件。
考例探究2 (1)D (2)A [主要考查学生对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的理解。图中箭头①表示固结成岩,箭头②表示沉积岩受高温熔融作用(重熔再生),箭头③表示岩浆岩冷却,箭头④表示岩浆岩在内力作用下发生变质作用,箭头⑤表示变质作用,箭头⑥表示变质岩受到外力作用。第(1)题,学生对玉石的形成了解甚少,但大理岩是典型变质岩,故据题干提示“昆仑玉和大理岩的形成过程同属”,选择D。第(2)题,古生物进入并成为岩石中化石的地质环境为沉积环境,通过箭头①固结成岩作用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