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小学教案 > 导航 > 小学教案《9加几》1500字系列

小学教案加几

发表时间:2022-11-19

小学教案《9加几》1500字系列。

优秀的教师会认真对待每一堂课。对于教师来说,教案在授课过程中起了很重要的作用。教案摒弃了原有的撰写教案的程式化要求,大大减轻了教师的负担。是否在为编写教案而犯愁呢?小编收集并整理了“小学教案《9加几》”,感谢您的参阅。

小学教案《9加几》 篇1

详细介绍: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自主探索得出计算8、7、6加几的各种方法;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凑十法,并能正确熟练地口算8、7、6加几。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比较、抽象及概括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对知识的迁移类推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数学应用的意识。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03~104页8、7、6加几。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激发求知的欲望

(录像出示8个小朋友去公园买门票,然后,又来了5个小朋友的情景。)

1.教师创设情境:星期天上午,天气非常好,小文、小丽、小明等8个小朋友到公园去玩。他们来到公园门口,正要买门票,又来了他们的5个同学。这时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应该买多少张门票?他们想请同学们帮忙算一下。同学们想帮这个忙吗?先在小组里讨论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好吗?

2.小组合作讨论。

3.小组汇报交流。

生1:我们是数的,数了数这些小朋友一共有13个人。

生2:我们小组是这样想的,第一次来了8个人,然后接着往下数,9、10、11、12、13,一共有13人。

生3:我们是把后来来的5个小朋友中的2个人先和8个人凑成10个人,10个人再加上剩下的3个人,一共是13个人。

生4:我们是把8个小朋友分成5个小朋友和3个小朋友两组,然后把这5个小朋友和后来来的5个小朋友凑成10个人,10个人再加上剩下的3个人,一共是13个人。

教师小结:同学们想出的这几种办法都不错,这4种方法你最喜欢哪一种方法?

动手操作,自我感悟,探求新知

1.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如果用计算的方法,应该怎样列算式呢?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85。

师:85应该怎样计算呢?请同学们在小组里用小棒摆一摆。

小组汇报交流,由于学生有了9加几的基础,所以很容易想到用凑十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生:我们小组先摆了8根小棒,又摆了5根小棒,然后从5根小棒里拿出2根放入8根小棒里凑成了10根小棒,10根小棒再加上剩下的3根,就等于13根小棒。

教师再请几个小组说一下他们是怎么做的。

教师根据几个小组汇报操作的情况,边板书边小结:同学们真聪明,都想到了从5根小棒中拿出2根,跟8根小棒凑成10根,10根小棒再加上剩下的3根,就等于13根小棒,这种方法真不错。

其他小组还有不同的计算方法吗?

由于有了9加几的基础,所以其他方法,如数数法、接数法便不再出现或很少出现。

2.师:刚才我们通过摆小棒,计算出了85=13,现在我们不摆小棒,只看算式,你能计算出84、76、65的结果吗?

学生汇报,因为计算8加5时,学生用摆小棒的办法研究过了,所以用凑十法计算这三个算式应该没什么问题,教师这时应多让几个学生说想法。

教师在学生汇报的基础上,小结凑十的方法:同学们刚才都是把8、7、6分别凑成10,然后用10再加上剩下的数,这也就是我们今天共同研究的主要内容8、7、6加几的计算方法。

小学教案《9加几》 篇2

详细介绍:教学课题

9加几

教学要求

1、让学生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9加几的计算题。

2、强调计算方法的多样性和最优化。

3、加强知识与生活联系,培养实践运用的能力。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计算9加几的题。

2、能掌握方法以进行计算。

3、感知算法的多样化和方法的最优化。

教学重点

选择优化方法,进行准确计算。

教学难点

形成规律,培养自学能力。

教学准备

教师

学生

CIA课件

小捧

教学过程

教师

学生

一、口算练习(出示习题)

1、基础口算练习

435-21823

7-48-56273

2、过渡口算练习

9()=10

913=912

951=194=

二、创设情景导入

学生口算,说出得数。

可以是抽生回答,其于学生订正,或是开火车回答。

学生说答案,并说说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教师

学生

1、出示课间游戏场境。(与生活实际相联系,激发学生兴趣。)

2、提出数学问题。

3、引出数字9和2

三、新课学习

1、列出算式

2、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

老师巡视指导

3、说说你的出算法

(两加数交换位置,其和不变的知识点)

4、练习游戏

先请9个学生上台参加游戏,再请3个(4个)

列式计算并说出算法

学生提问:

----比----多几人?

----比-----少几人?

-----和-----一共有多少人?

92=1129

11

学生算法:

1、数数的方法

2、数小棒(用小棒数)

3、估算的方法

4、凑十的方法

93=12

12

94

教学过程

教师

学生

5、写出其它9几的加法

归纳整理、掌握方法、知道规律、阐述算理

6、练习处理

7、寻找生活中的9几的问题

9596

9798

99

做练习作业

教学板书

9加几

1、数数的方法92=1129

2、数小棒(用小棒数)1193

3、估算的方法10949596

4、凑十的方法979899

9加

小学教案《9加几》 篇3

教学目标

1.知道用文字叙述的应用题也有2个已知条件和1个问题.

2.掌握求总数和求剩余的加、减应用题的解答方法.

3.能正确解答求总数和求剩余的加减法应用题,会写单位名称,会口述答话.

教学重点

掌握解答求总数和求剩余的加减应用题的解答方法.

教学难点

读懂题意,正确地分析解答应用题.

教具学具准备

教师准备口算卡片、投影片.

学生准备10个圆片.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口算8+3=9-7=8+5=10-8=10+5=

9+4=10-7=7+7=7-4=10-5=

二、探究新知.

1.导入.

以表格的形式出示例4的内容.

指名读题.引导学生分析,这道题已知条件是什么?问题是什么?怎样解答?

引导学生分析解答,这道题有2个已知条件,一个是草地上有8只羊,另一个是又来了3只羊,问题是一共有多少只羊?求一共有多少只羊就是把草地上的8只羊和又来的3只羊合起来,8和3合起来用加法算,算式是8+3=11.

教师把表格去掉,把条件和问题连接起来成为例4.同时揭示课题: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用文字叙述的应用题.(板书:应用题)

2.教学例4.

(1)引导学生读题,找已知条件和问题.

这道题告诉我们几个已知条件?分别是什么?问题是什么?引导学生明确:这道题也有2个已知条件,一个是草地上有8只羊,另一个是又来了3只羊,问题是一共有多少只羊?

(2)引导学生列式计算.

要求一共有多少只羊,应怎样列式?

引导学生回答,要求一共有多少只羊?就是把草地上的8只羊和又来的3只羊合起来,也就是把8和3合起来,用加法算,列式为8+3=11.(教师板书)

(3)学写单位名称并口述答话.

算式中的8、3和11分别表示什么?

引导学生回答,8表示草地上有8只羊,3表示又来了3只羊,11表示一共有11只羊.

教师说明,为了看清楚算出的是羊的只数,我们要在得数11的后边写上只字并且把只字用括号括起来,表示求出的一共有11只羊.这个只字叫做单位名称.(教师板书)

题中问我们一共有多少只羊,我们要给予回答.我们求出的共有11只羊,我们就回答:一共有11只羊.这叫答话,答话时要把我们算出的得数说出来.现在我们做完题后先不用写答话,说出来就可以了.

请同学们一起口述答话,

(4)请同学们读一读例4的算式,说出单位名称,并且口述答话.

3.反馈学习.

山上有8只猴,又跑来5只,一共有多少只?

先让学生自己读一读题,读懂之后找出已知条件和问题,再让学生写到练习本上,提醒学生写出单位名称并且口述答话.

4.教学例5.

(1)出示例5:学校里有9个足球,借走7个,还剩多少个?

引导学生读题,找出两个已知条件和所求的问题.

引导学生明确,第一个已知条件是学校有9个足球,第二个已知条件是借走了7个足球,问题是还剩多少个足球.

(2)引导学生列式计算.

想一想,要求还剩多少个用什么方法计算?

启发学生得出,求还剩多少个,就是从9个足球中去掉借走的7个足球,从9里面去掉7用减法算,列式为9-7=2

若学生列式计算有困难,可以引导学生用圆片代替足球摆一摆,先摆9个圆片,从9个圆片中拿走7个,表示借走了7个,还剩2个,然后再让学生列式计算.

(3)引导学生写出单位名称和答话.

算式中的9、7、2各表示什么?单位名称是什么?

引导学生得出,9表示有9个足球,7表示借走了7个足球,得数2表示还剩下2个足球,单位名称是个.(板书:个)

指定2~3名同学口述答话.

5.反馈练习.

小华有10本练习本,用了8本,还剩多少本?

先让学生读题,找出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然后让学生在练习本上写出算式,写上单位名称,并且口述答话.

6.阅读教科书例4、例5.

引导学生归纳,例4、例5是用文字叙述的应用题,它们都有2个已知条件和1个问题,如果把两个数合起来求一共是多少,用加法算.从一个数里面去掉另一个数,求还剩多少,用减法算.注意得数的后面要写上单位名称,还要口述答话.

三、全课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用文字叙述的应用题,做这样的题要认真读题,看清已知条件是什么,问题是什么,再列式计算,最后写上单位名称,口述答话.

四、随堂练习.

1.按要求填空.

(1)教室里有8个小朋友,又进来4个,现在教室里有多少个小朋友?

这道题求现在有多少个小朋友,就是把教室里的小朋友和又进来的小朋友合起来,列式为□○□=□(),答:现在教室里有______个小朋友.

(2)教室里有8个小朋友,出去了4个小朋友,现在教室里有多少个小朋友?

这道题求现在有多少个小朋友,就是从教室里的小朋友里面去掉出去的小朋友,列式为□○□=□(),答,现在教室里有______个小朋友.

2.(1)小云有9个纸飞机,又做了4个,现在有多少个?

(2)学校有10只兔子,卖了7只,现在有多少只?

先让学生读懂题意,找出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然后再列式计算.

小学教案《9加几》 篇4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用凑十法计算6加几的题目,理解6加几的计算过程并会口述.

2.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抽象概括能力和迁移能力.

3.渗透函数思想,培养学生积极探索的精神和良好的计算习惯.

教学重点

掌握6加几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熟练进行6加几的计算.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师: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9加几,8加几和7加几的题目,你们还记得怎么算吗?出示口算卡片:,指名说口算过程.(想:把8凑成10需要2,把5分成2和3,

8加2等于10,10再加3等于13.)

依次出示口算卡片,学生开火车口算.

投影出示

指名回答.

师:前一段时间我们学习了9加几、8加几和7加几的题目,猜一猜今天我们该学习什么了?(6加几)

板书课题:6加几

二、指导探索.

1.教学例1.

(1)板书:□

师:这道题该怎么算呢?请你们试着做一做.

学生尝试着完成.全班进行交流:

随学生口述的过程,教师演示课件6加几.

师:同学们能够用不同的方法计算这道题,说明你们很会学习,谁愿意再用凑十法说说这道题的计算过程?

指名回答.教师板书:

问:为什么要把5分成4和1?

(2)板书:□

指名回答.(如果有学生很快说出结果,要问他:你怎么算得这么快?学生可能是由上一题推算出来的,在此要给予鼓励并引导学生用凑十法进行计算.如果没有上一题的结果,怎么算6加6等于多少?)

学生分组交流.

指名回答,教师板书:

2.教学例2【继续演示课件6加几】.

板书:□,□,□

师:这几道题你会做吗?请你试着做一做.学生独立完成后交流:

(可能会出现几种做法:①②想:,所以)

比较:哪种方法能很快说出得数?(用交换加数的位置,来推算比较简便.)

三、巩固练习【继续演示课件6加几】.

1.

指名叙述图意:左边的叶子上有6只七星瓢虫,右边的叶子上有5只七星瓢虫,一共有多少只七星瓢虫?

学生独立列式解答.

订正:你是怎么计算的?

2.

学生自己叙述图意列式解答.

订正:你是怎样计算的?

3.指名口算.

4.学生独立完成下题.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吗?

五、游戏:投篮【详见探究活动】.

板书设计

典型例题

☆例1.根据得数大小,把下面的算式从大到小排列.

分析:这是算式大小的比较题目.得先算出每个算式的得数,再根据得数大小确定相应算式的大小.

注意,写的时候,要写算式,不能写算式对应的得数.

答案:

☆☆例2.6=()-()

分析:此题也可写成()-()=6.先想减数可以是几,再想几与6合起来是几,这最后的几就是被减数.

此题答案多种,在目前所学知识范围,有10种答案.

答案:6-0=6;7-1=6;8-2=6;9-3=6;10-4=6;11-5=6;

12-6=6;13-7=6;14-8=6;15-9=6.

☆☆例3.从下面五个数中,选数写减法算式.你能写出多少个?

1116972

分析:用11、9、2三个数:11-9=211-2=9

用9、7、2三个数:9-7=29-2=7

用16、9、7三个数:16-9=716-7=9

答案:11-9=2,11-2=9,9-7=2,9-2=7,16-9=7,16-7=9.

例4.6+6=□+5□+5=8+3

分析:解答这两道题时,先要计算出不含有未知数的算式的得数,然后根据这个得数推算出□里填几.

,想几和5相加等于12,,所以□里填7.

,想几加5等于11,,所以□里填6.

答案:

例5.同学们排成一列做操,小明前面有5个人,后面有6个人,这一列共有多少人?

分析:这一列学生共包括3个部分,一部分是小明前面的5个人,另一部分是小明后面的6个人,第三部分就是小明自己,因此要求一共有多少人,就要把这三部分合并起来,用加法计算,即.

答案:(人)

答:这一列共有12人.

选题角度:例题主要考察学生是否能运用加法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探究活动

小猫钓鱼

活动目的

通过游戏使学生进一步熟悉9、8、7、6加几的进位加法.

活动准备

1.用硬纸片做成鱼的模型,每条鱼身上都有一道算式(9、8、7、6加几的进位加法).

2.用四张课桌围成鱼塘.

活动过程

1.四人一组,每人都头戴小猫头饰,胸前佩戴一张数字卡(11~19,表示得数).

2.钓到得数与自己胸前的得数相同的算式为钓到了鱼.

3.比一比,在规定时间内,看谁钓的鱼多.

小学教案《9加几》 篇5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五年制小学数学第一册第99页例1、2、3,做一做及练习二十三第1-6题。

教学目的:

1.使学生学会计算7加几的题目。

2.初步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的能力。

教学重点:用凑十法计算7+4、7+5、7+6、7+7这四个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出示投影片

先圈起10个,再填写一共的个数。

2.课本第99页准备题:

3.口述计算过程:

总结凑十法:看大数,分小数,凑成十,算得数。

[设计意图:通过上述复习,从知识上和思路上对将要学习的新知识进行铺垫。特别是选择9+7和8+7两题,为学习7+9和7+8时的迁移打下了基础。]

二、新授

1.整体呈现新知

前边我们已经学习了9加几和8加几的加法,现在我们来学习7加几(板书课题)。7加几的加法会有哪些呢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分3组板书如下:

7+07+57+8

7+17+9

7+27+4

7+37+6

7+7

2.对以上三组题目逐组进行讨论。

(l)第一组题目还需要学吗(不需要,因为在10以内的加减法中已经学了。)

(2)第二组是新题目,先想一想7+5该怎样计算结合复习题中的投影片①讨论:为了让7个三角形凑成10个,把5个三角形分成了几个和几个(把5个三角形分成了3个和2个。)为什么要这样分(因为3个和前边的7个可以凑成10。)你能对着算式说说7加5怎样计算吗(甲:7加3得10,10加2得12:乙:因为7和3凑成10,所以把5分成3和2,7加3得10,10再1

加2得12。)能用因为、所以把道理讲清楚,这很好。教师把计算过程标在算式下面。

学习7+4、7+6、7+70让学生自己说说,与同位说说应怎样计算。

小结:这一组题,7是较大的加数,看到了7,你马上想到了几(3)。对!我们仍然用看大数,分小数,凑成十,算得数这个十凑法进行计算。

(3)讨论第三组题目的计算方法。

7加8怎样想(因为7和3凑成10,所以把8分成3和5,7加3得10,10再加5得15。)这样想当然可以,还有更好、更快的想出得数的方法吗(用为学过8加7得15,所以7加8也得15。)你能用学过的知识解决新问题,应该受到表扬。7加9怎样算(因为9加7得16,所以7加9也得16。)因为8加7和9加7的得数大家在以前已经记住了,所以7加8和7加9的得数也就不用专门去记了。今天只需要把第二组的四道题记住就行了。

[设计意图:以上整个新技课的过程体现了知识结构的整体性,题目也是由课题引导让学生出的,体现了学生的主动性。分组讨论学习过程中,突出了教学重点。通过对比,学生明确了记忆的重点,减轻了记忆上的负担]

三、巩固练习

1.第99页做一做,独立做后集体订正。

2.引导学生压缩思维过程,提高口算速度。

出示卡片

先分别算出得数,再比较:为什么得数一样(甲:7加3再加1,也就是7加了4;乙:7加4也可看成7加3再加1。)哪一个更好算些(前一个。)那么在计算7加4时就可以把它想成一个连加。

出示7+6、7+7、7+5,说说怎样变成连加进行计算。独立做第100页练习二十三第1题,一边算一边体会这个道理。

3.独立做练习二十三第2题。

4.利用投影片进行口算训练,每显示一题,在练习本上记下得数。

5.帮小鸡找房子。

天快黑了,可爱的小鸡该回家了,你能帮小鸡找到自己的房子吗

明确要求以后,指两名同学上台板演,其余同学在书上做第100页第5题,然后集体订正。

6.课堂效果检测,做第101页第6题,针对反馈情况进行教学总结。..

[设计意图:练习以处理课本上的习题为主,运用卡片、投影等手段对习题进行加工,符合低年级儿童特点。通过检测对课堂教学效果进行评价。]

[这节课有以下几个特点:

1.教学目标明确,重点突出,从复习铺垫,新知学习到巩固练习,一切为学生积极参与学习创造条件。

2.新授体现了知识结构的整体性和严谨性,在整体呈现新知识后根据思考方法进行分类学习,层次分明;设问得当,启迪学生思维,培养了学生迁移、类椎的能力。

3.巩固练习设计合理,灵活多样,符合教材要求和儿童年龄特点。课堂容量较大,取得了理想教学效果。

小学教案《9加几》 篇6

教材分析:9加几的加法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一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这是在学生已经学习,能熟练计算了10以内的加法和10加几的加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以后学生学习各种进位加法的基础。教材采用的是凑十法来进行加法计算。

重点:让学生理解凑十法的算理。

难点:让学生掌握凑十法。

关键:让学生掌握凑十法的基础上进行充分练习。

学习目标:

1.让学生了解9加几加法的算理,经历9加几加法的计算研究过程;

2.使学生能正确的计算9加几的进位加法。并选择自已喜欢的算法进行计算。在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提取有效信息进行分析、综合等能力;

3.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

4.在发现加法算式规律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有序的思维能力,初步渗透函数思想。

一、课前谈话

师:小朋友的歌声真动听,老师想看到你们漂亮的坐姿。哪个漂亮的小朋友给老师介绍一下你们在下课时间玩的游戏,说说当时的心情。好,那让我们带着愉快的心情进入数学世界。

二、师生问好:小朋友,你们好!

三、创设情景,发现并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1.师:猜猜今天老师来我们一(2)班是干什么?其实我是带来一个难题想让咱们班小朋友帮帮忙,愿意吗?

2.秋游活动,老师买了一些饮料,小朋友帮老师看看?提取数学问题。

要求:四人小组讨论,我们可以用小棒当饮料,把每个人的想法说给小组长听,在派一名代表汇报。(通过小组合作,能让每一位学生参与其中,并且折射出更多的计算方法。根据学生的汇报表现给予相应的评价)

3.汇报

生1:一个一个地数;

生2:从9接着数;

生3:凑十法(9+4=13生一边说师一边演示课件)

(多个小组汇报)

4、让学生说说你喜欢哪一种方法?为什么?从而优化算法。

四、运用已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1.师:刚刚美猴王一直关注着我们小朋友,觉得学习很有趣,他也要与我们一起研究数学问题。瞧!你想到数学问题了吗?(出示9个桃子,8个苹果,6个梨的图片)。

1)生:桃子和梨一共有多少?

梨和苹果一共有多少个?

桃子和苹果一共有多少个?

2)选择你喜欢的问题解决。

指名汇报:生1:我解决9+8=17,我是这样想的

生2:我解决8+6=14,我是这样想的

(练习稍有梯度,照顾到学有余力的学生。同时让知识更具系统性)

2.小结揭题:今天我们创造了什么数学知识?(9加几)

师:现在小朋友用自豪地语气说说你都会9加几。

老师祝贺你们研究成功,这节课满意吗?不过有一点点美中不足,黑板上的算式有点乱,谁有办法?

9+9=189+4=139+5=149+7=16

9+8=179+3=129+2=119+6=15

1)有序的排列;

2)找规律:(加数与和之间的关系等规律)

五.课后作业

这节课我们帮老师用数学方法解决了饮料问题,发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问题,在小朋友的平时生活中有9加几的数学问题吗?把它记录下来,作成数学知识小卡片。

六、设计理念

这节课的设计是本着以下几个理念进行地:首先让学生体会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学习数学知识又能为生活而服务,感受数学与生活二者之间的紧密联系;

其次追求算法多样化,充分发挥学生自主性,尊重学生的已有知识水平。课堂实践中不乏有精彩的火花,例如:有学生在计算9+8时会这样计算:9可以分成4和5,8可以分成3和5,先算5+5=10,再算3+4=7。同时又应该看到算法优化的重要性。

第三,在练习设计上,注重人文,面向全体,让教室里的每一位学生都有兴趣参加练习,并且选择适合自己学习能力的问题。还要深入挖掘教材,把简单的数学知识升华到数学思想的高度。

小学教案《9加几》 篇7

教学目标:

1、通过对问题情境的探索,学生在已有的经验的基础上自己得出计算9加几的各种方法;通过比较,学生体验比较简便的计算方法;初步理解凑十法,初步掌握9加几的进位加法的思维过程,并能正确计算9加几的口算。

2、培养学生初步观察、比较、抽象、概括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初步的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散学生的思维,培养创新意识。

3、培养合作学习和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理解凑十法的思维过程。

教学准备:

教具:实物投影、投影片、小圆片18个、旺仔饮料13瓶。

学具:每人准备小圆片18个。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设疑激趣

1、课件出示课本第9697页的全景图。

老师说明:伴随着雄壮的音乐,星星小学在开运动会,瞧,多么热闹!老师想去做拉拉队为他们加油,我们也为他们加油,好吗?(喊三声加油)

2、运动会上,拉拉队员们想得真周到,为运动员准备了一些旺仔饮料,

有一个小朋友问:有多少盒?

二、新课教学例1

1、说一说

师:你们知道这里有多少盒吗?想一想,说一说。(教师巡视,注意你是怎么知道的?)

刚才XX同学用数的方法知道了还有多少盒旺仔饮料,(请这位小朋友来数一数),大家也学着他的方法数一数。老师还想给大家介绍另一种数的办法,接着数。也有同学是通过计算的方法得到的。下面我们一起听听这些同学是怎样计算?(指名说说)

(老师说:你们说的都很好,小朋友们真能干!)

2、摆一摆

A、课件,出示课题9加几

B、要算还有多少盒饮料,该怎样列式?板书:9+4,9表示什么,4又表示什么?9加4应该怎样计算呢?请同桌的两位小朋友用小圆片摆一摆。一位小朋友摆9个,表示盒子里的饮料,一位小朋友摆4个,表示盒子外面的饮料,刚才有小朋友用数的办法,老师觉得太麻烦了。请同桌小朋友动脑筋想个办法,让老师一眼就看到你的桌子上有几个圆片?www.JaB88.Com

C、3、说一说

小朋友摆的真好,现在我们学着刚才摆圆片的办法来移旺仔饮料,理解凑十法。(盒子里的9盒再加上几盒就凑成了10盒?这个1盒是从哪来的?外边的4盒饮料拿走1盒后还剩多少盒?10盒与剩下的3盒合起来是多少盒?所以9+4等于多少?)

3学会了移饮料,现在请你用同样的方法来移菠萝。鸡蛋图。

二收集数据,提出问题

(解决了饮料问题,老师这儿还要一个问题需要小朋友帮忙,看看哪些小朋友能帮我解决?)听要求:

1、引导学生观察画面:操场上有哪些运动队?(跑步,踢毽子,跳绳,跳远,)各有多少人?同桌合作记录收集信息,指名回答,教师随机贴图。

2、现在老师想知道踢踺子的和跳绳的一共有多少人?你能帮老师解决吗?该怎么列式计算呢?

3、你能学着老师的样子来提出一些用加法解决的问题吗?指名提问题并列式,计算结果。

4、小朋友真能干,会提那么多问题,现在老师想和小朋友一起做个对口令的游戏。我说踢毽子的有9人,小朋友自由选一个活动说XX的有()人,大家说一共有几人?听懂老师的意思了吗?

A、师生合作提问题。

B、学生每编一个问题,教师就让学生们说一说一共有多少人?列式,并说说你是怎么想的?你是怎么算的?

C看着板书读一读,(9+3=12,9+7=16,9+6=15,)请学生观察算式,说说你发现了什么?(第一个加数都是9,都是用加法计算的,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小朋友在做的时候,一般都是从小的数里面拿出1个和9凑成10,10加几就等于十几)

D(该考考小朋友学得怎么样了,我们来开小火车,看哪列火车最先到北京)开火车算。(做一做第3题)小黑板出示,打★的算式说说思考过程。

二、反馈练习。

(小火车开得真棒,现在老师要考考小朋友的耳朵,看看谁是顺风耳?)

1听算。

a师生听算。老师报算式,学生迅速口算。

b生生听算。(耳朵真灵,现在老师给小朋友一次出题的机会,你来考考大家,请一学生报,其他学生说得数。)

2.游戏(七色花)

(学得真好,老师就把一个有趣的游戏送给你们,作为给你们的奖励。在玩游戏的同时,别忘了动脑筋哦!)

花妈妈生了一个可爱的孩子,因为她有五颜六色的七个花瓣,大家都叫她七色花。也许因为七色花太漂亮,有一个调皮的小男孩悄悄地把七色花的花瓣撕破了。七色花受伤了,她正伤心地呜呜大哭呢!小朋友快点帮七色花把破碎的花瓣找回来,再拼起来,让七色花还像以前那么漂亮,好吗?

出示一朵花,让学生计算后再粘贴。反馈。(七色花的花瓣终于找回来了,我想花妈妈一定会记住我们这些好心人帮助了七色花。只要大家都有一颗爱心,我们的世界都会更美好。)

三、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知识?和大家说说。

9加几的算式,得数都是十几,一般我们都是把小的数拆成1和几,1和9凑成10,10加几就等于十几。

小学教案《9加几》 篇8

详细介绍:

教学目标

1.通过对问题情境的探索,使学生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自己得出9加几的方法;使学生初步理解凑十法,初步了解9加几进位加法的思维过程,并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正确计算9加几的口算。

2.培养学生的观察、合作交流和动手操作能力,以及初步的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散学生思维,培养创新意识。

3.在学习活动中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96~97页的内容及练习十七的第1~3题。

教具、学具准备

媒体课件,师生共同准备13根小棒。

教学设计

创设情境,设疑激趣

小朋友们,十月份是我校的体育节,我们学校不仅举办了盛大的开幕仪式,还举行了全校运动会。瞧,(出示仪仗队图)伴随着嘹亮的歌声,我们班的小朋友雄赳赳、气昂昂地走进了运动场。比赛开始了,看运动场上多热闹哇(出示主题图)!跑道上正在进行二年级的60米跑决赛,运动场的中央还进行着跳绳、踢毽和跳远等比赛项目。在操场四周的看台上,同学们正在为参加比赛的运动员加油。为了给运动员解渴,他们还准备了一些饮料,已经喝了一些,比赛快结束时,小明问:还有多少盒?

[以学生亲身经历的运动会为切入点,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起他们帮助别人解决问题的意识。]

教学例1

1.组织学生讨论还有多少盒?的问题。

a.小组讨论,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

b.组织全班学生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

请小组代表向全班学生介绍本组的方法。根据学生的发言,屏幕上逐一显示各种解决方法。

◆点数出结果。(逐盒闪烁)

◆从9接着数。(先9盒一起闪动,再逐一闪动外面4盒。)

◆从4接着数。(先4盒一起闪动,再逐一闪动箱内9盒。)

◆推算出结果。10加4等于14,9比10少1,所以9加4等于13。

◆用凑十法计算出结果。(课件显示放进箱内1盒的动作。)

[通过让学生小组合作,主动探索发挥小组合作的作用,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打破了以往凑十法的惟一思路,培养学生敢于探索的精神。]

c.理解凑十法。

◆组织摆小棒。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操作:左边摆9根小棒代表箱子里的9盒饮料,右边摆4根小棒代表箱外的4盒饮料。

◆演示口算过程。

教师边提问边指导操作:回忆一下,刚才的同学是怎样移动饮料的?该怎样移动小棒呢?(指名演示)箱子外面的四盒饮料拿走一盒,还剩几盒?10盒再加上箱子外面剩下的3盒饮料一共是多少盒饮料?所以9加4等于多少?

[让学生人人动手摆一摆,边实际操作,边对照算式进行计算,使具体形象的操作过程和抽象的计算过程一一对应,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算法。]

d.以你喜欢哪种方法为题组织学生交流。

教师简单总结学生想出的几种方法后问:在这几种方法中你比较喜欢哪一种?让学生交流。

学生交流后,老师小结:在以后的学习中,你喜欢哪一种就用哪一种。

2.解决踢毽的和跳远的一共有多少人?

a.引导学生观察画面,并提出问题:踢毽的和跳远的一共有多少人?

b.让学生在画面中收集数据。

问:踢毽的和跳远的各有多少人?

c.学生独立列式,并让学生讲是怎样计算出结果的。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算得数。

[在这里允许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计算9加几,充分尊重学生的选择,体现了新课标准中所提倡的新理念。]

3.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尝试提出新问题。

a.收集信息及数据。

引导学生观察画面:运动场上除了踢毽和跳远之外,还有哪些比赛项目?参加这些项目比赛的各有多少人?

b.小组交流,提出要解决的问题。

教师问:你还能提出哪些用加法计算的问题?

小组讨论后发表意见。

c.解决同学们提出的问题。

◆从同学们提的问题中选取两个让全班学生进行计算

如:踢毽的和跑步的一共有多少人?

踢毽的和跳绳的一共有多少人?

◆让学生独立列式解答

◆全班交流,说一说计算时是怎样想的。

[让学生切实经历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全过程,并体验成功。]

d.小结。

教师提问:仔细观察黑板上的算式,它们的第一个加数是几?(引出课题)

计算9加几的题目有很多种方法,你喜欢哪一种就用哪一种。

反馈练习

1.练习十七第1题。

a.先说图意,再列式。

b.集体评议,订正,并说一说计算方法。

2.练习十七第3题。

a.糖块图。

b.蚂蚁抬大青虫图

结合题目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蚂蚁虽小,但它们团结合作,就能战胜大青虫。对学生渗透团结协作精神。

c.练习十七第2题。

[通过学生独立练习,不仅巩固新知识,同时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教学设计说明

9加几是20以内进位加法的第一课。它是在学生学习了11~20各数的认识及10加几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掌握好本节知识,可以为以后进一步学习20以内的进位加法奠定良好的基础。根据《标准》的基本理念及学生已有的经验,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力争体现以下几点:

1.创设富有儿童情趣的活动情境,以激发学生学习的浓厚兴趣与动机。

新课开始,根据一年级儿童的思维特点,创设情境,以学生熟悉的运动会为切入点,目的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使学生体验到生活处处有数学,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

2.计算教学体现算法多样化,允许学生采用自己认为合适的方法进行计算。

提倡算法多样化是《标准》关于计算教学的基本理念之一。《标准》认为:由于学生生活背景和思考角度不同,所使用的方法必然是多样化的。教师应尊重学生的想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提供算法多样化。根据这一理念,在教学时我注意了让学生有自己发现的机会,充分尊重学生自己发现的方法和自己的选择,只提问:你喜欢哪一种方法?不急于评价每一种方法的优劣,同时利用多媒体展示学生的各种方法,通过同学间的相互交流,让学生了解计算的多种方法。

3.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初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教学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节教材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资源。由于一年级学生年龄小,自己提出问题有一定难度,因此,教学应引导学生充分利用这些资源,从中选择信息,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并加以抽象,列出算式,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出结果。通过这一环节,使学生从中体会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逐步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和认识周围的事物,使其数学能力、意识及与人合作交流的意识都得到培养和发展。

专家评析

这节课充分体现了《标准》中提出的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这一课程的基本出发点。教学中具体突出以下几种转变:

1.教与学关系的转变。教师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出发,设计教学内容和方法,使教师的教更适应了学生的学,使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了学习活动之中。

2.教学切入点的转变。教师以学生的亲身经历、熟悉的事例引入学习内容,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使学生很自然地感受到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3.学习方式的转变。教师给学生提供了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机会,通过这些学习数学的重要而有效的方式,使学生的学习活动真正成了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学习过程。

4.教学评价方式的转变。教学中,教师进行评价时,没有主动强调各种计算方法的优或劣,而是在关注学生学习结果的同时,更关注他们的学习过程以及学习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情感和态度。采用目标多元化、方法多样化的评价方法,更有助于学生认识自我,树立学习信心。

执教:河南省许昌实验小学贠轶琳

评析:河南省许昌实验小学张书坤

1.9.19加几|人教课

小学教案《9加几》 篇9

教学内容:

教材第78~79页例题,想一想和想想做做

教学要求:

使学生能正确地计算8、7加几,培养初步的抽象和推断能力。

教学准备:

小棒15根、数字卡片、标有数字的气球、有算式的小动物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知

师:今天老师要和小朋友一起来学习新知识,题目是《8、7加几》。(板书课题)同时老师还准备了很多礼物要送给那些上课爱动脑筋的小朋友,你们看---(出示气球)谁能用连加很快地计算出气球上3个数字的和?

9、1、32、8、47、3、6

生:计算出结果,并说说怎么样算速度快。

小结:先把可以凑成十的两个数加起来,这就是我们学过的凑十法。然后再加第三的数就能很快得到结果了。

二.动手学习新知

环节1:

师:小朋友这么聪明,老师又想出道难题考考你们。(出示喇叭图)

生:看图说图意

师:左边盒子里有8个,右边有7个,要求一共有多少个,怎么列算式计算?

生:8+7

师:那么用什么样的方法可以很快计算出8+7的结果呢?请小朋友用小棒代替喇叭先摆8根再摆7根,然后挪一挪,计算出结果。

生:分组进行操作

师:巡视指导

生:上台演示,讲解计算过程。

师总结:刚才小朋友通过摆小棒很快知道了8+7=15,那么在算式中怎么来表示呢?(板书过程)

1.先把7分成了2和5,为什么只能分成2和5呢?(因为2和8凑成十)然后求出2+8=10再算10+5=15。把书上填完整。

2.还可以把8分成5和3,为什么只能分成5和3呢?(因为3和7凑成十)再算10+5=15,把书上填完整。

环节2:

师:刚才我们计算8+7的两种方法就是用了凑十法。小朋友学得很认真,很快就掌握了计算方法,那就请你们来看看8+9怎么计算。生讲解,教师板书。

三.练习、游戏巩固新知

环节1:

师:学会了8、7加几的方法,就请小朋友自己完成书上想想做做第一题。

生:动手完成,讲解过程

师小结:凑十法有很多种,大数凑十比较简单。找到窍门就能很快算出算式结果。下面我们就用这个方法来进行开小火车口算。

环节2:

学生分组进行口答计算,并让全体学生进行集体订正。

8+18+28+38+48+58+68+78+88+98+10

7+17+27+37+47+57+67+77+87+97+10

环节3:

师:小朋友进行计算的本事真大,那么我们就来玩个游戏轻松一下

生:拿到写有算式的蘑菇到黑板上找到对应的篮子放进去。

师:引导学生找出游戏中隐藏的算式规律---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它们的和不变。

环节3:

师:接下来老师想请小朋友来帮助一些小动物找自己的家。

出示:写有很多20以内的加减法让学生在黑板上找出相对应的算式,把小动物送回家

生:上黑板进行游戏

师:小结算式的规律和计算方式。

四.总结组织下课

小学教案《9加几》 篇10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自主探索得出计算8、7、6加几的各种方法;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凑十法,并能正确熟练地口算8、7、6加几。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比较、抽象及概括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对知识的迁移类推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数学应用的意识。

教具准备

主体图、小棒

教学重难点

掌握8、7、6加几的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激发求知的欲望

(录像出示8个小朋友去公园买门票,然后,又来了5个小朋友的情景。)

1.教师创设情境:星期天上午,天气非常好,小文、小丽、小明等8个小朋友到公园去玩。他们来到公园门口,正要买门票,又来了他们的5个同学。这时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应该买多少张门票?他们想请同学们帮忙算一下。同学们想帮这个忙吗?先在小组里讨论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好吗?

2.小组合作讨论。

3.小组汇报交流。

生1:我们是数的,数了数这些小朋友一共有13个人。

生2:我们小组是这样想的,第一次来了8个人,然后接着往下数,9、10、11、12、13,一共有13人。

生3:我们是把后来来的5个小朋友中的2个人先和8个人凑成10个人,10个人再加上剩下的3个人,一共是13个人。

生4:我们是把8个小朋友分成5个小朋友和3个小朋友两组,然后把这5个小朋友和后来来的5个小朋友凑成10都不错,这4种方法你最喜欢哪一种方法?

个人,10个人再加上剩下的3个人,一共是13个人。

教师小结:同学们想出的这几种办法都不错,这4种方法你最喜欢哪一种方法?

动手操作,自我感悟,探求新知

1.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如果用计算的方法,应该怎样列算式呢?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8+5。

师:8+5应该怎样计算呢?请同学们在小组里用小棒摆一摆。

小组汇报交流,由于学生有了9加几的基础

小学教案《9加几》 篇11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96~97页的内容及练习十七第1~3题。

教学目标:

⒈通过对问题情境的探索,使学生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自己得出9加几的方法;通过比较,使学生体验比较简便的计算方法;使学生初步理解凑十法;初步掌握9加几进位加法的思维过程,并能正确计算9加几的口算。

⒉培养学生的观察、合作交流和动手操作能力以及初步的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散学生思维,培养创新意识。

⒊在学习活动中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理解凑十法的思维过程。

教具、学具准备:运动会场景图、师生共同准备18根小棒。

教学过程:

一、准备性练习

⒈出示卡片9+()=10,指名回答。

⒉口答

24635

/\/\/\/\/\

1()1()1()1()1()

⒊口算:

9+1+29+1+59+1+3

二、新课

谈话:从这节课开始,我们学习20以内的加法。

⒈创设情境,设疑激趣

同学们,十一月份也就是十四周我们学校举行了全校运动会。瞧,比赛开始了,运动场多热闹哇(出示主题图)!跑道上正在进行二年级的60米跑决赛,运动场的中央还进行着跳绳、踢毽子和跳远等比赛项目,在操场四周的看台上,同学们正在为参加比赛的运动员加油。为了给运动员解渴,他们还准备了一些饮料,已经喝了一些,比赛快结束时,小俊问:还有多少盒?

⒉教学例1

⑴组织学生讨论还有多少盒?的问题。

①小组讨论,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

②组织全班学生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

请小组代表向全班同学介绍本组的方法。

学生出现四种算法:

a.数数法:1,2,3,12,13,一共有13盒。

b.从9接着数:箱子里有9盒,然后再接着数10,11,12,13,一共有13盒。

c.从4接着数:箱子外面4盒,然后接着5,6,7,12,13,一共有13盒。

d.用凑十法:把外面的一盒饮料放在箱子里凑成10盒,10盒在加上剩下的3盒。

教师说明:你们说的几种方法都很好,这四种方法中你最喜欢哪一种?

③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刚才有的同学用数的方法知道了还有多少盒饮

料,也有的同学是通过计算的方法得到的。下面我们一起看一看这些同学是怎样计算9加几的。

提问:要算还有多少盒饮料怎样列式?(板书9+4)

理解凑十法

教师:9+4该怎样计算呢?请同学们用小棒摆一摆。

教师指导学生进行操作:左边摆9根小棒代表盒子里的9盒饮料,右边摆4根小棒代表盒子外边的4盒饮料。

演示口算过程:

教师边提问边指导操作:该怎样移动小棒呢?(指名演示)盒子里的9盒再加上几盒就凑成了10盒?这个1盒是从哪来的?外边的4盒饮料拿走1盒后还剩多少盒?10盒与剩下的3盒合起来是多少盒?所以9+4等于多少?

根学生回答教师板书如下:9+4=13

问:谁能结合板书完整地说一说,刚才我们是怎样计算9+4的?

④利用教材的资源提出用加法计算的数学问题。

问:踢毽子和跳远的一共多少人?应该怎样列式?(板书9+6)

问:9+6等于多少呢?自己用小棒摆一摆。

学生汇报后,教师启发:你们还可以提出什么问题?

学生每提一个问题,教师就让学生说一说一共有多少人。对于9加几的问题,还要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三、反馈练习

⒈练习十七第1题

①先说图意,再列式。

②集体评议、订正,并说一说计算方法。

⒉练习十七第3题

①糖块图

②蚂蚁抬大虫图

结合题目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蚂蚁虽小,但它们团结合作,就能战胜大青虫。对学生渗透团结协作精神。

③教师提问:通过今天的学习,你都会计算9加几了?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的题有什么特点?(板书课题9加几)

教师指出:今天我们学习的9加几,计算9加几的题目可以用数数的方法,

也可以用计算的方法。

五、课堂练习

练习十七第2题

学生在课本上独立完成,个别有困难的学生,教师给予个别指导和帮助,也可以借助学具学习。

教学反思:

9加几是在学生学习了11~20各数认识及10加几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20以内进位加法的第一课。学生掌握好本节知识,可为进一步学习20以内的进位加法奠定良好的基础。根据《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及学生已有的经验,在这堂课的教学中,我尽量做到以下几点:

⒈创设富有儿童情趣的活动情境,以激发学生学习的浓厚兴趣为目的。

新课开始,根据一年级儿童的好动、坐不住的特点,创设情境,以我们学校刚开过运动会为切入点,主要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积极性,并使学生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从而体验数学与生活息息关。

2、教学体现算法多样化,允许学生采用自己认为合适的方法进行计算。提倡算法多样化是《新课程标准》计算教学的基本理念之一,是对原来的老师牵着学生鼻子走的教学方法的一种反击。尊重学生的想法,鼓励独立思考,提供算法多样化,充分尊重学生自己发现的方法和自己的择,只提问:你喜欢哪一种方法?不急于评价每一种方法的坏,通过同学间的相互交流,让学生了解计算的多种方法。

⒊利用教材资源,初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教学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今天的教为明天的不教,是教他们的学习方法,而不是死搬硬套做几套题。本节教材提供了丰富的资源。由于一年级学生年龄小,自己提出问题有一定难度,因此教学应引导学生充分利用这些资源,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并加以抽象,列出算式,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结果,这样使学生从中体会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关系密切,逐步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和认识周围的事物,使其数学能力得到培养和发展。另外,这节课如要用做活动课件来说明数学中的一些问题,学生的兴趣会更厚,记忆会更深,效果会更好。

小学教案《9加几》 篇12

一、复习铺垫

师:小朋友们,大家好!你们喜欢小动物吗(出示小猴图片)看小猴今天和我们一起学习数学呢!

(由小猴带来的口算题进行复习:10+1、10+3、10+5、10+7、10+8、10+6、10+4、10+2。学生口算后,教师将卡片有序排列在黑板一侧)

师:刚才口算的这些题,你发现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生:都是10加几的。

生:得数都是十几。

师:计算这些题,你为什么这么快

生:都是10加几,就能很快算出得数是十几。

二、学习新知

师:(出示图片)有一天,猴妈妈把摘的桃放在桌子上,让小猴算一算一共有多少个,小猴看到这么多桃,馋得口水直往下流,哪有心思算呀,急得直抓头:小朋友们,你们愿意帮助小猴吗

生:愿意!

师:我们先来看,这些桃是怎样摆放在桌子上的

生:有一些桃摆在盒子里,还有些桃摆在桌子上。

生:盒子里有9个,盒子外面有4个。

师:用什么方法可以算出一共有多少个桃呢

生:用加法。

师:为什么用加法计算

生:因为是把盒子里的桃和盒子外面的桃合并在一起,所以用加法。

(师板书出算式9+4)

师:那么,怎样算出9+4的结果呢请同学们先自己探索,再和同桌互相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生独立探索并与同桌交流)

师:谁来说一说你是怎样算到得数的

生:我是数着算的,9,10,11,12,13。

生:我是先拿一个放到盒子里,外面还有3个,就是13。

生:我是先想10加4得14,再减去1就是13。

师:同学们用不同的方法,都算出了9加4得13,真聪明!刚才有同学说,;先把盒子里空着的一格放上桃,再加外面的3个,得13。哪个同学能到前面来演示一下

(师指名一生上台演示,并逐步对应板书)

师:为什么从4里面先拿1个放盒子里

生:这样就可以放满盒子,一盒10个。

师: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生:先算9加1得10,再算10加3得13。

师:刚才大家算得很好。我们再来看,小猴家的花园里栽了两种颜色的鲜花,

(师出示试一试图片,如下图)

(师引导生列出算式后)

师:请大家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9+7。也可以在教科书上先圈出10个再填一填。

(生动手圈图并计算)

师:谁来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生:我是把9朵红花和l朵黄花圈在一起,再加上6朵黄花就是16。

(师结合学生的汇报板书思考过程)

生:我先把7朵黄花和3朵红花圈起来是10朵,再和剩下的6朵红花加起来是16。

师:这种想法也不错!

师:这两种计算方法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生:都是先变成10再算的。

师:是啊!我们在计算时,既可以先把9凑成10,也可以先把7凑成10,然后再想10加几就方便了。

《小学教案《9加几》1500字系列》一文就此结束,希望能帮助您在小学教学中起到作用,如还需更多,请关注我们的“小学教案加几”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