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幼儿园教案 > 导航 > 大班主题教案:认识蚕宝宝写作范例

小班主题活动

发表时间:2022-11-18

大班主题教案:认识蚕宝宝写作范例。

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为了使每堂课能够顺利的进展,教师通常会准备好下节课的教案,所以,很多老师会准备好教案方便教学,教案有助于让同学们很好的吸收课堂上所讲的知识点。写好一份优质的幼儿园教案要怎么做呢?小编为此仔细地整理了以下内容《大班主题教案:认识蚕宝宝写作范例》,仅供您在工作和学习中参考。

设计思想

绚丽多彩的中国丝绸,一直为古今中外人们所赞颂。中国是最早发明养蚕的国家,蚕茧和生丝产量一直居世界各国之首。蚕丝业的发展,丰富了人们的生活,渗透到衣、食、住、行各个领域,形成浩瀚多彩的丝绸文化。我们设计的认识蚕系列活动,目的是让幼儿通过观察蚕的生长过程,了解绚丽璀璨的丝绸织物的由来,激发他们的民族自豪感。

活动一:种植角(非正规教学活动)

带领幼儿观察幼儿园种植园地内的桑树、蓖麻树。

活动二:饲养角(非正规教学活动)

饲养桑蚕、蓖麻蚕,在老师的指导下,能有目的地持续观察蚕的生长过程,并重点观察记录蚕眠的情况。

蚕眠情况观察表

眠的次数眠的温度眠的时间备注

活动三:认识蚕宝宝(正规性教学活动)

活动目的

1.通过观察、交流,初步了解两种蚕的外形特征,在活动中体验发现的乐趣。

2.培养幼儿观察的细致性和目的性。

活动准备

1.在日常饲养、观察蚕宝宝的过程中,已初步了解了两种蚕各自爱吃的食物。

2.为每组准备两种蚕及相应的桑叶。

3.介绍蚕的外形的录像片。

活动过程

一、观察蚕宝宝,知道它们的名称及主要特征

1.分组观察,找相同,然后播放录像片。

小结:蚕由头和身体构成,头上有嘴和两只小小的眼睛;身体圆长而软,有环节;身体下面有许多对小脚,身体旁边有气孔,气孔可以呼吸和散热;尾部有小尖,叫尾角;会爬行。

2.找不同,把相同的蚕放在一个盘中。

小结:灰白色的叫桑蚕,身上有黑点的叫蓖麻蚕。

二、它们爱吃什么

1.幼儿动手给两种蚕喂食。

2.请幼儿说说桑蚕、蓖麻蚕各爱吃哪种树叶。

活动延伸

观看录像片《野蚕》。

活动四:蚕的一生(正规性教学活动)

活动目的

1.了解蚕的生长过程,知道蚕的用途。

2.激发幼儿进一步观察、了解蚕的兴趣。

活动准备

1.录像片《蚕的一生》。

2.蚕的一生操作卡片(卵幼虫蛹成虫),人手一份。

3.布置蚕的用途展览厅(实物和图片)。

活动过程

一、蚕的生长过程

1.教师向幼儿介绍蚕的四个生长过程。

2.请幼儿操作蚕的一生卡片。

3.请幼儿讲述排列情况。

4.观看录像《蚕的一生》。

5.根据观看的录像内容,重新排列卡片。

二、蚕的用途

1.幼儿自由参观展览厅,教师适当指导。

2.组织幼儿讲述参观的内容:①你在展览厅看到了些什么?②蚕有哪些用途?③结合录像片讲述蚕的用途。

活动延伸

请幼儿轮流做讲解员,向参观者介绍蚕的一生及用途。

活动五:视听角(非正规教学活动)

听录音故事:1.养蚕的起源。设疑:是哪个国家最早发明养蚕的?

2.漫话丝绸之路。设疑:古时候,中国为什么要把丝绸运到国外?

3.公主的王冠。设疑:公主的王冠里有什么呢?它有什么用处?古时候,东罗马王朝是想什么办法把中国的蚕种、桑种及养蚕技术弄到手的?

活动六:图书角(非正规教学活动)

1.《幼儿知识百科》:为什么说蚕的一身都是宝?

2.《青少年百科全书》:蚕桑的综合利用。

3.丝织机发展史图片系列。

4.苏州丝绸博物馆简介及名信片。

活动七:参观活动(非正规教学活动)

1.组织幼儿参观丝厂(缫丝工艺)。

2.参观丝绸博物馆,了解蚕丝的用途。

活动八:话说蚕丝(正规性教学活动)

活动目的

1.让幼儿在说说、讲讲中进一步了解蚕丝的多种用途,知道养蚕的目的是为了收蚕丝。

2.知道我国是生产丝绸最早的国家,激发幼儿的民族自豪感。

3.培养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1.已参观过丝绸博物馆、丝厂、绣品厂等。

2.布置操作区:线类(尼龙、棉、丝、细铁丝、头发丝),面料类(化纤、真丝、麻等织物),成品类(各种材料制作的衣、帽、鞋类等日用品)。

活动过程

一、谈话(回忆参观活动)

1.回忆参观丝厂缫丝的过程(选茧、烘茧、煮茧、缫丝、复摇、整理、包装出生丝)。

2.播放人工缫丝的录像,请幼儿模仿缫丝动作。

3.将人工缫丝与机器缫丝作比较,让幼儿知道科技的发展及给人们带来的好处。

二、介绍蚕丝的用途

1.出示各种色彩鲜艳的丝织品(双绉、绢、缎,服装、鞋、围巾等)和绣品(单面绣、双面绣等工艺品)。让幼儿摸摸、看看:这些漂亮的制品是用什么织出来的?摸一摸觉得怎样?(柔软、滑爽、透气、轻薄)还在什么地方见过?

2.出示电线包皮和鱼网:你们猜猜看,这是用什么做的?幼儿自由回答,老师告诉幼儿这些也是用蚕丝做的。

3.介绍柞蚕丝在工业上的用途:可以制作电线包皮、绝缘绸、鱼网等,在国防上可制作火药袋、手榴弹拉线、降落伞、飞机轮胎内芯等。

4.教师介绍:蚕丝还可疗伤。

三、游戏活动:找找丝织品

1.让幼儿自由进入操作区,找寻丝织品。

2.幼儿互相检查各自找到的丝织品,并互相介绍。

活动九:科学发现室(非正规教学活动)

了解绢、绸既柔软又坚牢的根本原因。在显微镜下观看丝的内部结构及丝的横切面和纵向外形。

附教师参考资料:jAb88.cOM

一、绢丝既柔软又坚牢的原因:

蚕丝,是由许多纤维分子像一束束筷子,定向地、有规则地沿长轴方向平行排列组成的,主要有机物质叫做丝心蛋白。由于这种丝心蛋白的韧性很强,所以要拉断它是费劲的。因此,从表面看来柔软纤细的绢丝,它的单位截面积能承受的拉力竟达35~44公斤/平方毫米。组成丝心的蛋白有结晶性部分和非结晶性部分,两者数量相近,交互排列,赋于蚕丝以塑性和弹性。一根蚕丝,当你把它拉长七分之一长度时,它仍能恢复原来的长度,这就是绢绸为什么既柔软又坚牢的根本原因。

二、丝绸之路:横贯亚洲大陆的古代贸易通道。在公元前9

世纪以丝绸为主的中外贸易往来非常频繁,通过这条通道的贸易往来,促进了东西方的文化交流和沿途各地的经济繁荣,特别是对中国蚕桑丝绸技术的西传起了巨大作用。

三、我国是最早发明养蚕、缫丝、织绸和印染的国家,并以丝国闻名于世。苏州是东方历史名城,也是自古盛产丝绸的锦绣之地。

四、养蚕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收蚕丝,因为蚕丝是纺织工业的重要原料,它有许多独特的特点,如纤细质轻、光洁柔软,耐磨、耐热、耐酸、绝缘、排温吸汗、富有弹性等。真丝织物中,主要为双绉、斜纹绸及少量的真丝缎、柞绸等,真丝绸主要用来制作西服领带、头巾、成衣和被面。柞蚕是我国的特产之一。柞蚕丝是优良的天然纤维之一,具有拉力强、耐酸、耐碱、耐高温、耐湿和绝缘性能良好等特点。因此,在工业上能制作高级绝缘绸、电线包皮和鱼网等;在国防上制作降落伞、火药袋、手榴弹拉线、飞机轮胎内芯及飞机机翼的内容物等。柞蚕丝可以织成美丽的绸缎,是人们颇为喜欢的衣料,它具有合成纤维所不能完全替代的特点,美观耐用,通气性好,轻薄而坚实,柞蚕丝与其他纤维混纺交织,还可织成棉大衣领子、窗帘、幕布、台布、手套及沙发布等日常用品和装饰品。

养蚕除了收丝外,蚕蛹还可提取油脂、蛋白质和多种氨基酸,也可以作微生物的培养基。蚕蛹粉对高血压、高胆固醇等症有一定疗效。蛹渣可提制水解蛋白注射液;蛹渣、蚕粪又是家畜、家禽和养鱼的优质饲料,还可以用来肥田。

五、蚕丝可疗伤。日本农林省蚕丝昆虫农业技术研究所用蚕丝制成了一种薄膜,盖在伤口上可以帮助皮肤细胞的生长,用它覆盖的伤口不易积留脓水。

相关阅读

小班主题教案:小宝宝


我们常说,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为了使每堂课能够顺利的进展,教师通常会准备好下节课的教案,为了防止学生抓不住重点,教案就显得非常重要,教案对教学过程进行预测和推演,从而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你知道怎么写具体的幼儿园教案内容吗?小编经过搜集和处理,为您提供小班主题教案:小宝宝,但愿对您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主题简介:

包括主题背景、设计思路

在完成了第一个主题高高兴兴上幼儿园之后,孩子们的情绪逐渐稳定,那些哭闹的孩子也逐渐适应了幼儿园的生活,有些孩子喜欢上了幼儿园,甚至有些家长对我们说:孩子现在星期六、星期日也要上幼儿园,跟他说是休息,不上学的,但是孩子现在没有休息的概念,吵着要上幼儿园。这些情况表明,我们的主题进展得是非常有效果的,只有孩子喜欢上幼儿园,情绪稳定了,才能实施相应的教育。为此,我们制定第二个主题小宝宝,孩子们在幼儿园的集体生活中,老师首先要培养的让孩子具有一定的生活能力,知道幼儿园的一些必要常规,知道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如吃饭、大小便、睡觉,最主要知道小宝宝是在慢慢长大的,要学会做许多的事情。

主题目标:

1、增进对同伴、老师、幼儿园的认识和感情,在活动中享受幼儿园集体生活的乐趣。

2、学做爸爸妈妈,对娃娃家游戏感兴趣,喜欢摆弄餐具、抱娃娃等。

3、学用普通话说出自己的姓名,并能记住几位同伴的姓名。

4、学说礼貌用语,懂得安静听别人讲话,不随便插话,不大声叫喊。

5、养成良好的进餐习惯,自己吃,饭菜不撒地上,进餐要安静。

6、在成人的引导下自己的事情学着自己做:穿脱衣、鞋子,大小便等。

主题网络:

主题实施内容形式

预设

生成

活动内容

教材教具

园内活动

集体化

学习

活动(分组)

我会自己做

综合活动:我会自己做

大大和小小(探索)

故事:懂礼貌的小白兔

小鸭小鸡(表达表现)

三角王国(探索)

糖果(表达表现)

小小手(表达表现)

拍拍踏踏(表达表现)

玩色活动(表达表现)

复习圆形、三角形(探索世界)

搓油条(表达表现)

图片

各种训练生活能力的材料

录音故事

音乐磁带

三角形组合的图片

绘画材料:蜡笔、纸

音乐磁带

我是小兵音乐

水粉颜料

各种圆形、三角形的图片

橡皮泥

个别化学习活动

内容与材料提供:

建筑区:提供各种建筑积木

美工区:涂色纸、蜡笔、手指点画材料大树、印泥、泥工材料、撕纸

生活区:各种衣服、裤子、袜子等

计算区:排序、喂饼干

游戏

活动

角色游戏:红宝宝家、绿宝宝家、黄宝宝家、蓝宝宝家,小舞台

每个家里放有娃娃、小床、餐具、桌子、娃娃的衣服等

生活

活动

生活能力训练:我会睡觉

生活:穿脱、折叠衣服

区域活动中增加幼儿练习穿衣、折叠衣服的用具

运动

活动

器械活动:圈、高跷、皮球、自制玩具

运动游戏:矮人走

老鼠老鼠坏东西

园外活动

家庭

活动

宝宝自己脱(穿)衣服

和爸爸妈妈穿衣比赛

我会帮助妈妈

社区

活动

环境创设

宝宝家:将班级布置成比较温馨宝宝家,放着各种孩子家里带来的娃娃,小床,餐具、娃娃衣服等等。

墙面上贴上幼儿的作品、好宝宝照片

其他背景材料

参考的网页、书籍等

主题实施总结评价反思

经过近一个月的主题实施,孩子们对幼儿园的生活越来越喜欢,他们的喜欢,不但从平时来园已经不再哭闹中可以看出,也可以从孩子在园的一言一行中可以看出,他们对老师越来越亲近,越来越喜欢,排队的时候,总是喜欢排第一个,因为只有第一个才会与老师有近距离的接触,可以小手拉到老师的大手,可以亲亲抱抱老师。他们已经能清楚的知道自己名字,并且对班级里其他孩子的名字也能非常熟悉,如:每天点名时,当我问到:今天谁没来啊?孩子们马上会说出没来园孩子的姓名。可以看出,同伴之间已经非常熟悉。

角色游戏是孩子刚刚开始接触的游戏,刚开始,由于生活经验不足,他们只满足于摆弄玩具餐具上,看见自己喜欢的玩具就想占为己有,大多数幼儿虽然在一个娃娃家里,虽然也有不同的角色,有的在家里当爸爸,有的当妈妈,有的当爷爷,有的当奶奶,但是他们游戏只处于平行游戏阶段,家庭成员都玩着同样的游戏:烧菜、喂孩子,客人可以随时进出娃娃家,爸爸妈妈根本不知道要去照顾客人经过一个月的引导,孩子逐渐玩出了经验,已经有了招待客人的意识,但是在游戏中还是需要老师间接参与游戏,来丰富孩子们的游戏情节,提升孩子的游戏经验。

由于我们班级正好在二楼,孩子们每天上下楼梯是必然的,小班的孩子刚开始很多都不会上下交替走楼梯,都喜欢走一步,靠一步,再走一步靠一步,为了引导孩子脚步交替上下楼梯,我们在楼梯的上下处贴满了小脚印,让孩子踩着脚印上下楼梯,这样孩子的走楼梯的兴趣增强了,同时也学会了什么是交替走,同时也隐含了让孩子从小一步一个脚印的做事情。几次下来,走楼梯的情况大有改善,只要老师说:一步一个脚印走。孩子们都会迅速地踩着脚印,这样在上下楼梯上也没有了往日的争先恐后,孩子们都会非常遵守规则,老老实实地一个跟着一个上下楼梯。另外,在活动室的外面,我们也贴了许多符合小班孩子年龄特点的点子及图案,让孩子在自由活动的时候跳跳脚印,锻炼了孩子的跳跃能力、协调能力。

在教育孩子学习自理上,我们开展了给娃娃穿衣服、给娃娃穿袜子,为了让孩子学习扣纽扣,在区域中,我们制作了很多小花,让孩子将小花扣在宝宝家的围墙上,在游戏中不知不觉学习了扣纽扣,孩子也学得很高兴,他们总是在比谁的花采的多,谁的花种的多。当然,孩子的自立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教会的,成功与否这也和家长的教育分不开的,有些孩子在家从来不自己动手,当然这些方面就感到困难,毕竟每个孩子的能力是有差异的,在穿衣上,能力强的孩子不仅自己会脱,并且折叠的非常整齐,有些孩子则就教他们脱,由于天气渐冷,在让孩子们脱衣服、折衣服的过程中,我们老师也考虑到了动作慢的孩子,因此,也只是鼓励他能将衣服脱下,会钻被子就可以了,只能在平时的活动中多让这些孩子锻炼折叠衣服的技能。

托班主题活动教案《开心宝宝》


俗话说,不打无准备之仗。每一位任课幼儿园的老师都希望小朋友们能在幼儿园学到知识,为了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准备教案是一个很好的选择,教案有助于老师在之后的上课教学中井然有序的进行。那么怎么才能写出优秀的幼儿园教案呢?为了让您在使用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托班主题活动教案《开心宝宝》”,但愿对您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活动内容及进程

一、单元教材分析:

主题《开心宝宝》

宝宝们第一次接触集体生活,显得无所适从,自理能力差,依赖心理重,不仅不适应新的生活环境,在情绪上也出现了很大的波动,因此本次我开展了《开心宝宝》这一主题,目的在于让班级新生适应幼儿园集体环境,通过主题中各个活动的开展,让幼儿乐意亲近老师和同伴,愿意参与各种游戏活动,感受集体活动的乐趣,较快的适应幼儿园集体生活,使每一位幼儿都成为新学期的开心宝宝。

二、主题开展情况:

本次主题活动,得到家长的支持和配合,作为新生的父母,自身上方面也容易受到孩子情绪的影响,但是家长们能顾全大局,大部分家长都

三、家园合作中需要家长配合的问题:

请家长指导幼儿能主动向他人问候、打招呼。

四、讨论主题中各领域的教学设计

1.教学理念

2.教学目标

3.教学重难点

4.教学流程预设

5.教师互动

活动反思与建议

集体备课是发挥集体的智慧和作用,提高教学效率和效果,资源共享合作互动的有效途径。本次集体备课每位老师都在活动前做到认真备课,讲课时积极讨论、研究,发表自己对活动课的理解和想法。

中班主题活动《小宝宝》


幼儿经验与主题价值分析:

刚入园的小班幼儿在与亲人分离时时常会经历或长或短的分离焦虑过程;在交往方面,小班幼儿仍然以自我为中心,尤其在游戏中各玩各的,以动作作为主要交往方式;在语言表达方面,他们习惯讲方言,部分幼儿只知道自己的小名,对于成人发出的信号大多不作应答。

小宝宝主题作为小班开学后第二个主题,重点帮助幼儿消除离开亲人,进入陌生环境而产生的焦虑情绪,逐步培养其适应幼儿园集体生活能力。让幼儿愿意参与集体活动,在各类活动中逐渐认识自己、熟悉教师和同伴,体会集体生活的快乐。

主题目标:

学用普通话说出自己的姓名,能关注自己与同伴的五官与四肢。

重点关注:

1、情感与态度方面

(1)愿意上幼儿园,喜欢集体生活。

(2)乐意亲近教师和同伴,并愿意和大家打招呼,养成应答的习惯。

2、认知方面

(1)学着用普通话简单介绍自己和家人。

(2)关注自己和同伴的五官与四肢,了解它们主要的功能。

3、运动与健康方面

(1)养成勤洗手的良好卫生习惯,学用正确的方法洗手。

(2)乐意模仿成人的动作,参与运动。

小班主题活动《小宝宝》


常言道,优秀的人都是有自己的事先计划。在上课时幼儿园的老师都想让自己的课堂知识能够吸引小朋友们的注意力,为了将学生的效率提上来,老师会准备一份教案,教案有助于老师在之后的上课教学中井然有序的进行。你知道如何去写好一份优秀的幼儿园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班主题活动《小宝宝》”,欢迎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助益!

主题产生

三岁的孩子自我意识初步萌发,生活中家长常会发现,孩子的自我意识在增强,进入了小小逆反期,让孩子了解自己,自己的姓名、性别和爱好,是帮助孩子确立自我的最佳时期。同时,引导他关注身边的伙伴,产生与伙伴共享、交往的快乐,让孩子初步萌发融入社会的意识是引入本主题的根本所在。

主题活动小宝宝让孩子认识到没有脑袋,就不能做梦,不能想办法,不能想妈妈;没有膝盖,坐椅子时脚就会翘起来,走起路来会像企鹅那样摇来摇去很好笑;没有脚,就不能玩滑滑梯,不能像小兔一样跳跳跳以上都是幼儿对身体各部位的认识,正是通过这种充满童稚情趣的认识,幼儿理解了身体各部位的作用。我们在主题《小宝宝》中,通过一系列有趣的活动,让幼儿运用眼、耳、鼻、口、手等感官去感知周围世界,在运用中获得真切具体的感受和体验,主动构建有关感知的经验世界。在认识、探索身体各部位及其功能的同时,感受身体保健的重要性,进而学习运用身体动作进行沟通与创造。

学习目标:

学用普通话说出自己的姓名,能关注自己与同伴的五官与四肢。

家长配合:

1、提供尽可能多的机会,让孩子参与自我服务,如自己洗脸、洗脚,自己穿脱简单的衣裤、鞋袜等。培养孩子的自我保护意识和爱清洁、讲卫生的好习惯。

2、尽可能得让孩子运用各种感官感知事物的属性。

中班主题活动教案《小宝宝》


优秀的人总是会提前做好准备,在每学期开学之前,幼儿园的老师们都要为自己之后的教学做准备。为了加强学习效率,我们一般会事先准备好教案,教案有利于老师在课堂上与学生更好的交流。关于好的幼儿园教案要怎么样去写呢?下面是小编精心为您整理的“中班主题活动教案《小宝宝》”,供大家借鉴和使用,希望大家分享!

主题介绍:

在完成了第一个主题高高兴兴上幼儿园之后,孩子们的情绪逐渐稳定,那些哭闹的孩子也逐渐适应了幼儿园的生活,孩子喜欢上了幼儿园,这些情况表明,我们的主题进展得是非常有效果的,只有孩子喜欢上幼儿园,情绪稳定了,才能实施相应的教育。为此,我们制定第二个主题小宝宝,孩子们在幼儿园的集体生活中,培养的让孩子具有一定的生活能力,知道幼儿园的一些必要常规,知道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如吃饭、大小便、睡觉,最主要知道小宝宝是在慢慢长大的,要学会做许多的事情。

主题目标:

1、学用普通话说说自己的名字,并尝试着说说班级中同伴的名字。

2、能关注自己与同伴的五官与四肢,知道要保护自己,不做危险的事情。

家长工作:

1、鼓励幼儿说说自己在班级中好朋友的名字。

2、在家鼓励幼儿说说自己小手的本领,学习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如:

自己吃饭、自己睡觉等。

幼儿园大班主题活动——认识自身


经验告诉我们,成功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在上课时幼儿园的老师都想让自己的课堂知识能够吸引小朋友们的注意力,因此,老师会在授课前准备好教案,教案有利于老师提前熟悉所教学的内容,提供效率。关于好的幼儿园教案要怎么样去写呢?小编特地为大家精心收集和整理了“幼儿园大班主题活动——认识自身”,供大家借鉴和使用,希望大家分享!

幼儿园大班主题活动——认识自身

活动一:耳朵的作用活动目标1、使幼儿了解耳朵的作用和主要构成部分的名称。2、重点认识鼓膜,知道如何保护它。3、懂得保护耳朵的重要性,培养幼儿正确、文明的听、说习惯。活动准备耳朵模型一组(外耳廓、外耳道、鼓膜、半规管),气球,白色透明塑料瓶和各色彩纸人手一份。活动过程(一)开始部分1、放录音听优美的音乐和幼儿吵闹时的录音:“感觉怎么样?是谁把这种感觉告诉你的?”→引出耳朵。2、“耳朵是干什么用的呢?”(听声音的)出示耳朵的外轮廓。 (二)基本部分1、“小朋友好,我就是耳朵,严格的说应该是耳朵的外轮廓,是耳朵中唯一露在外面的东西。现在请小朋友用手捏一捏自己的耳朵,感觉它是什么样的?请告诉我。” 2、帮助幼儿认识外耳廓是由软骨支撑着的,不软也不硬。 3、实验游戏:帮助幼儿体验外轮廓聚拢着声音的作用。请幼儿分别用手挡在耳朵的前后,感觉听到的声音有什么不同(挡在前面的听不清,挡在后面的听得清)。 4、“声音是怎样传到里面去的呢?”出示外耳道与耳郭对接,“声音就是从这里传进去的,它向一条直直的道路,叫外耳道。”(耳道里有细微的茸毛,阻挡灰尘侵入,形成耳屎) 5、“声音走进去后会碰到谁呢?”出示鼓膜放入耳道,帮助幼儿认识鼓膜。 6、实验游戏:利用气球,让幼儿用嘴巴凑近气球说话,感知气球的震动(说话时气流通过空气的传播撞在气球上,产生了气球的震动)。鼓膜是耳朵里一块像气球皮一样有弹性的膜,当声音传到鼓膜上的时候,就会带动鼓膜的震动(就像小朋友对着气球说话时气球会震动一样),在大脑的帮助下就听到传来的声音了。声音小,鼓膜的震动就大小,反之就大。7、“鼓膜是像气球皮一样的东西,如果我们用尖尖的东西刺它会怎么样?”实验:刺破气球。教育幼儿要爱护鼓膜,不要随便用东西掏耳朵眼儿,不能把小东西塞进耳朵里。8、“如果我们突然用很大的声音把耳道塞的满满的又会怎么样?”实验:气球吹得太满会爆炸。“那么,我 们应该怎样保护鼓膜呢?”教育幼儿平时不要大喊大叫,不要对着别人的耳朵大声说话,遇到猛烈的声音时要捂住耳朵,张开嘴巴,减少鼓膜的压力。9、“现在小朋友知道了耳朵是怎样听声音的,但是你们知道耳朵另外一个很重要的作用吧? (平衡的作用)”尝试半规管(三根弯曲的小管) 与模型相接。“它是怎样帮助我们保 持平衡的呢?”实验:通过透明瓶子里水的流动帮助幼儿理解。“三根小管里装着水一样的液体,当我们的身体位置发生改变时,这些小管里的液体就会流动,我们的大脑根据这些液体的流动 来判断我们位置的改变并保持平衡的。”10、实验游戏:幼儿原地旋转3—5圈停下。“为什么我们已经停下了还会有晕的感觉?”11、实验游戏:指导幼儿往瓶子中放入各色纸片,然后旋转瓶子,看里面的纸片会怎样?停下后,纸片还会怎样? (瓶子停下后,纸片还在旋转。)每个人的平衡能力都不一样,但平衡能力是可以通过锻炼来提高的,例如:飞行员、舞蹈演员等。小朋友平常玩儿的走独木桥、过小河的游戏就是在锻炼和提高我们的平衡能力。(三)结束部分1、教师进行总结:(1)耳朵的作用。(2)爱护耳朵,保护鼓膜。平时不大喊大叫,耳朵喜欢听轻声美妙的声音。(3)多参加户外运动,在体育活动中提高平衡的能力。2、游戏活动:《传话》活动二:认识和保护牙齿活动目标1、认识牙齿的基本结构、名称和不同部位的牙齿不同的作用;2、了解换牙的过程和换牙的卫生知识;3、教育幼儿要保护牙齿。活动准备一个木偶;切牙、尖牙、磨牙的挂图;换牙的过程图;牙齿排列图(插入部分是两个拟人小细菌);人手一面小镜子;一把大牙刷;录音磁带《我叫恒牙》。活动过程(一)开始部分1、出示木偶:“我是熊猫‘棒棒’,我听说咱们班的小朋友个个都非常聪明。又爱学习,今天,我就给你们带来了一个谜语,看哪个小朋友猜得有快又对。小朋友要仔细听、认真想。”2、说出谜面:“一屋兄弟多又多,先有弟弟后有哥;弟弟哥哥两排坐,一起劳动不会饿。”提醒幼儿把谜语中的几句话连起来想一想是什么。(二)基本部分1、认识牙齿:教师:“很多小朋友都猜出来了,刚才那个谜语说的就是牙齿。牙齿家里有那么多的兄弟,它们都是谁呀?”(1)出示切牙图:“小朋友,看!我叫切牙,长在一排牙齿兄弟的最中间,只要你们一张开嘴,最先看到的就是我,所以,也有人管我叫门牙。我的头长得像一把刀,能把送进嘴里的食物切开。我的身体长有头、脖子、和腿,它们分别叫做牙冠、牙颈、牙根。牙根埋在下面,平时是看不见的。你们可要记住我的名字叫‘切牙’噢。”(2)出示尖牙图:“我叫尖尖,在切牙弟弟的两边。切牙把食物切开后就送到我这里。你们看,我的脑袋长得尖尖的,就像一把大钳子,能把食物夹住撕碎,再送到磨牙大哥那里。我和切牙一样,也长有牙冠、牙颈、牙根,牙根也是看不见的。”(3)示磨牙图:“我就是磨牙大哥,长在尖牙的后边。你们看!我的头是方方圆圆的,力气最大,我就像一个大麻盘,把尖牙送来的食物磨得细细的、碎碎的,这样,就好消化了。我也有牙冠、牙颈和牙根,我除了脑袋长得和它们不一样外,我的腿和它们也不一样,它们只有一条腿,我可是有两条腿的噢。”(4)出示牙齿的排列图,教幼儿认识乳牙的排列情况(乳牙和恒牙的数量和排列都不一样)。(5)教师总结:切牙、尖牙、磨牙排成一排就像传送带一样把食物先切、后撕、再磨以利于消化,教育幼儿吃饭时要细嚼慢咽,身体才会更健康。2、讲解换牙的卫生知识(1)给每个幼儿发一面小镜子,请幼儿看一看自己的切牙;尖牙、磨牙都在哪里,有几颗。最后提问一个掉了乳牙而尚未长出的幼儿:“呀,你的牙齿哪里去了?”(2)出示换牙的过程图,向幼儿讲述换牙的过程,乳牙有20颗,恒牙有32颗,并通过放录音《我叫恒牙》使幼儿了解换牙的卫生知识。(3)教师:“恒牙告诉我们,要怎样保护它?除了恒牙讲的,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还要注意那些?”引导幼儿展开讨论,教师结合牙齿排列图中的细菌部分教育幼儿要注意保护牙齿。(三)结束部分1、教师:“小朋友都知道了应该怎样保护牙齿,现在我们一起做个《刷牙》的游戏吧。”2、请几个幼儿分别扮演不同的牙齿,—个幼儿手拿大牙刷做刷牙状,全体幼儿拍手说儿歌:“小牙刷,手中拿,认认真真把牙刷,刷、刷刷,刷、刷刷。”3、教师注意纠正幼儿不正确的刷牙方法。告诉幼儿保护牙齿要做到三个:“3”(每天刷牙三次,每次三分钟,三个月换一把牙刷。)附:1、录音《我叫恒牙》小朋友,你们好,我叫恒牙,我马上就要替换乳牙从你们的嘴巴里长出来了。在我出来的时候,你们知道该怎样爱护我吗?第—,和平时一样,要记住早晚刷牙、饭后漱口,不吃过冷或过硬的食物,睡前不吃糖果,第二,不要用舌头舔刚刚长出来的新牙;第三,不要吮吸手指、咬指甲和铅笔等等;第四,我出来的时候,如果乳牙还没有掉,就请去医院拔掉,使我能够在正常的位置长出来,第五,适当的补充一些维生素D和钙质,这是我成长所必需的营养。对了,还要告诉你一件事,那就是:人的恒牙一生只有一副恒牙,如果恒牙坏掉了,或者是被磕掉了,可就再也长不出来新的牙齿了,所以你们一定要好好的爱护我呀。小朋友们,你们能记住我的话吗?活动三:明亮的眼睛活动目标 1、使幼儿认识、了解眼睛的基本结构,知道眼球、睫毛、眉毛的作用。2、掌握用眼卫生的基本常识,学会保护眼睛。3、进行情感教育,使幼儿具有同情心,愿意关心、帮助有眼疾的人。活动准备自制眼睛挂图(眼球部分为插入式设计,可插入各种图片,模拟眼睛看到的景象)提线木偶、插入式挂图、纱巾、幻灯机及幻灯片、只露出眼睛的面具(同幼儿人数)、小镜子(同幼儿人数)。活动过程(一)开始部分1、组织幼儿玩“捉迷藏”游戏:请上一名幼儿,用纱巾蒙住该幼儿眼睛,让他捉小朋友。讨论:为什么她(他)捉不到小朋友?引出主题:眼睛是用来干什么的?2、讨论:眼睛都看到些什么?教师出示眼睛挂图,演示眼睛“看到”小白兔、牡丹花等,并进行小结:眼睛可以帮助我们认识我们生活的美丽的世界,看到我们的好朋友、小动物、花……(二)基本部分1、关于眼睛(1)请小朋友拿起小镜子看一看自己的眼睛:“眼睛里有什么呢?”引出眼珠,讨论眼珠是什么样的(黑黑的,圆圆的),会怎么样(会转动),并观察眼球和转动。(2)教师:“大风吹来的时候,沙土满天飞,也会飞进眼睛里,那样,我们就没有办法看东西了,谁会帮忙呢?”引出眼睫毛,请幼儿照镜子观察眼睫毛的形状,教师讲解睫毛帮助过滤灰尘的作用,并请幼儿学一学迅速眯起眼睛。(3)教师进一步提出问题:“下雨或洗头的时候,水会顺着额头流下来,为了不让水流进眼睛里,大家猜一猜,又是谁来保护眼睛呢?”幼儿讨论后,引出眉毛,请幼儿照镜子观察眉毛的形状,教师讲解眉毛的作用:能帮助阻挡从额头上流下来的水,不让水流入眼中。(4)请小朋友戴上只露出眼睛的面具,玩游戏“会说话的眼睛”:做出高兴、生气等表情,幼儿互相观察眼睛的变化,猜一猜对方是什么表情。2、用眼卫生(1)出示提线木偶“眼镜先生”,向小朋友哭诉戴眼镜的不便之处,提醒小朋友要注意保护自己的眼睛。引导幼儿看幻灯片,了解用眼卫生:在光线过强的地方看书,不躺着看书:坐着看书、写字时姿势要端正,不拿锋利尖锐的棍棒玩等。 (2)出示楼房插入式挂图,幼儿跟随“眼镜先生”看一看每层楼房小朋友都在干什么?讨论:谁做的对,谁做的不对,并帮助改正。(三)结束部分教师:“有些人因为各种原因眼睛看不见东西了,我们应该怎样帮他们?”组织幼儿讨论帮助盲人的法。教育小朋友要同情、关心、帮盲人朋友。

幼儿园大班主题系列活动——认识自身

小班主题教案:《小宝宝学洗脸》


活动设计思路:

在主题活动:好朋友中,小班孩子们对自己的好朋友手非常感兴趣,他们会说出有关手的一系列问题及功能,在孩子们的话题中,我们又增设了一些有关于手的主题探索活动。在这些活动中,我们引导孩子了解自己的手,让幼儿能自觉地、有意识地运用自己的手,让幼儿发现自己的手是多么灵巧、多么独特、多么能干,使幼儿对自己的小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孩子们也清楚地了解自己的手,将对自己的手充满自信,愿意学习做任何有趣的事,生活活动:洗脸,目的就是提高小班幼儿自我服务意识和能力,让幼儿能通过自己的小手愿意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活动目标:

1、通过儿歌学习把毛巾打开,把脸上的部位都洗到的正确方法,把耳朵、脖子两个部位也洗到。

2、提高幼儿自我服务意识和能力,愿意做力所能及的事。

活动准备:小兔、小象玩具、儿歌、自编故事

活动过程:

一、出示手偶,引起幼儿兴趣看,谁来啦?向小兔、小象问好

二、通过故事进行活动

1、讲故事(一)

(1)提问:a怎样把脸洗干净?大家讨论

b我们要做好什么准备工作?

(2)老师用儿歌中的语言边讲边示范洗脸

(3)老师帮小象洗脸,小朋友学

2、讲故事(二):

(1)提问:怎样把耳朵、脖子擦干净呢?

(2)老师示范,幼儿学习

三、学念儿歌

现在小象的脸洗干净了,耳朵、脖子也擦干净了,小兔又和它一起玩了,它很高兴,送给小朋友一首儿歌。

老师念儿歌,边念边做动作

四、幼儿实践,一组一组去练习

附儿歌:

小毛巾,四方方,

打开放在手心上。

左擦擦,右擦擦,

上擦擦,下擦擦,

耳朵脖子别忘记,

脸儿洗的真干净。

附故事(一):

小象和小兔是好朋友,他们每天在一起玩。有一天,小象又高高兴兴来找小兔玩,可小兔不愿意和它玩,说:你的脸太脏了,我不和你玩。小象听了小兔的话急的都哭了,谁来帮帮小象啊?

附故事(二):

洗好了,小象又来找小兔玩,小兔看了看还是不和它玩,说:你的脸洗干净了,可耳朵、脖子都是泥,我不和你玩。小象又哭了,谁来帮助它呢?

活动反思:

手在人的个体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生活活动:洗脸的一系列活动中,我创设了一些具体、生动的故事情景,引导幼儿了解自己的手,并能自觉地、有意地运用自己的小手来学做任何事。让幼儿更清晰地了解自己的手,更自觉的运用手,并对自己的手充满自信,我们的小手可以学做任何的事,并且再通过儿歌的学习让幼儿正确掌握洗脸的方法,从而提高孩子自我服务意识和能力,愿意学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在整个活动中,孩子们的积极性较高,都很乐意用自己的小手来学做一些事,孩子们通过边念儿歌,边动手操作,洗脸的方法基本上都能掌握了。

优质范文:搬家大班语言活动教案写作范例


教学目标:

1.理解远\近方便的含义,并能在生活中学会运用.

2.乐意与人交流,大方的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愿望.结交新朋友.

3.认读重点字词:搬家\办公室\近\上班\方便\超市\买菜\幼儿园\上学\远。

教学准备:

挂图\音带\录音机\大字卡\小字卡\诗歌读本人手一册

教学过程:

一,预备活动

1.师幼互相问候

2.幼儿有序取书或教师发书

二,感知活动

1.教师提问导入:谁家里搬过家?你们喜欢新家,还是旧家,为什么?家里是谁决定要搬家的?为什么要搬家?

2.过渡语,有个小朋友也要搬家了,我们来听听,他说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3.教师出示挂图,播放诗歌音带,让幼儿感知诗歌内容。

三,理解活动个

1,幼儿自主阅读

2.师幼共同讲述

3.故事朗读

四,游戏活动

游戏:找朋友

每位幼儿手上拿一张小字卡,教师随意举起一张大字卡,并大声询问“一二三四五六七,我的朋友在哪里?手里相同小字卡的幼儿赶快跑到教师身边,并回答:在这里,在这里,你的朋友在这里。

五,结束活动

交流小结,播放音乐,幼儿有序收书整理自己的物品。

幼儿园小班主题:鸡宝宝


幼儿园小班主题:鸡宝宝

活动名称:鸡宝宝

设计思路:

本次活动教师有着三方面的考虑:

1、孩子们对饲养角里的小乌龟特别感兴趣,每天自由活动时,总能看见一群孩子围着小乌龟说得说,笑得笑,有的孩子还猜测想象着小乌龟的动作,小乌龟的想法。可当教师问起小乌龟的常识时,孩子们知之甚少。

2、《鸡蛋变娃娃》是我班开展的《娃娃家》主题中的一个线索点,在欣赏故事时,孩子们对小鸡是从蛋里孵出来的感到好奇。因此,教师将“你还知道哪些动物宝宝是从蛋里孵出来的”这个问题交给了孩子们的家长,让他们帮助解答,满足幼儿的求知欲与好奇心。

3、教师在活动中准备采用学看步骤图的方法让幼儿自己学着看,学着做,这是考虑到了从小培养孩子的自学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正是有了以上三点的考虑,因此教师设计了本次活动《鸡宝宝。》

活动目标:

1、学看制作步骤图,按步骤来制作小鸡。

2、在看看、撕撕、贴贴、画画中体验自制玩具的带来的挑战与快乐。

材料与环境创设:

幼儿用材料:1、每位幼儿一只操作盒(内放:幼儿自带的熟鸡蛋一只、自制小鸡材料一套、记号笔一支)

2、每位幼儿一张自制小鸡玩具操作步骤图

教师用材料:kT板蛋壳内藏小动物、自制的鸡蛋小鸡一只

活动过程:

一、 歌曲导入,激起兴趣

1、(出示kT板做得蛋壳)这象什么?

2、里面会藏着哪个动物宝宝,听我唱首歌,答案就在歌里。

3、你从哪句歌词里听出来的?

二、 猜一猜

1、除了小鸡,你还知道哪些动物宝宝是从蛋里孵出来的?

2、(出示有裂缝的蛋)根据幼儿的回答,揭晓秘密。

三、 变一变

1、请一位幼儿配合教师变魔术。

2、这只小鸡是用什么材料变出来的?

四、看一看

1、怎么变呢?学看操作步骤图。

2、引导幼儿观察认识圆点、数字、箭头三种标记。

五、 做一做

1、引导幼儿先看步骤图,看好再做。

2、辅导能力较弱的孩子,帮助其观察、制作。

六、 延伸

1、(出示小鸡的家),天冷了,小鸡的家没有门,小鸡会冻得生病的,我们明天在区角活动里帮助他们做门好吗?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是我第一次让我们班级的幼儿尝试看步骤图来制作小玩具,教师希望孩子们能从小学着看步骤图是出于对孩子终生发展的一个考虑,因为教师感到日常生活中的吃穿住行有很多地方需要看示意图或是步骤图,如行——地铁内的自动购票机;自动饮料机;吃——方便面的泡面方法;住——平板家具的安装等等,如果能从小培养幼儿看步骤图,不但对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有帮助,更能培养幼儿的独立性及观察能力。

在材料的提供上,教师采用了实物鸡蛋,从孩子们的操作过程中的表现来看,幼儿对于一手拿捏鸡蛋,一手制作有一定难度,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小班幼儿的手部精细动作发展还不成熟,教师在今后设计的活动中,可以从平面开始逐步过渡到立体,随着孩子手部动作的不断协调发展来增加操作材料的难度。

小班主题教案:蛋宝宝为什么哭


活动背景

一到户外活动的时间,孩子们就雀跃着、拥挤着奔向室外。于是,在出门这一环节,总有孩子摔倒、跌破:“老师,是后面人推我的……”“老师,他们挤我……”更有一些孩子被压倒了,却依然兴奋,有的还满脸笑容,甚至有意再往人身上压。他们意识不到这是危险的、是不安全的。

正值圣诞节的平安夜,孩子们都沉浸在节日的快乐氛围中。于是,我想到如果这时圣诞老人出现并对他们的不安全行为做出判断,有可能会引起孩子们多多少少的反应。于是我设计了这个活动。

活动目标

1、学习一个一个有序地进出门。

2、体验有序进出门带来的安全感。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圣诞礼物若干,圣诞老人的装扮,糖果罐6个,熟鸡蛋和鸡蛋网(与幼儿人数相同),圣诞节音乐CD。

2、经验准备:幼儿在进出门时遇到或者亲身经历过拥挤、摔倒的情况;认识并喜爱圣诞老人。

活动过程

1、创设节日气氛,引发幼儿想得到圣诞礼物的愿望。

教师:今天圣诞老人要给我们小二班的小朋友送圣诞礼物,我们到门外去找他吧。

幼儿去门外找圣诞老人领取礼物。

圣诞老人:你们这样出门太挤啦,我真害怕你们会挤受伤。我不能发给你们礼物了。

2、提出问题,师生共同讨论。

教师:圣诞老人生气了,他说我们太挤了,拥挤是会受伤的。你还在什么时候看到过拥挤的现象,有没有人受伤呢?

幼儿讨论。

3、师生共同游戏,探索并交流有序拉蛋的方法和好处。

教师:我们今天就拿这个罐子做比方。有这么多的蛋宝宝都在罐子里,都要从这个小小的罐口里取出来,我们该用什么方法,才能又快又不挤破蛋宝宝呢?

幼儿提出方法:方法一,同时将蛋拉出来;方法二,同时用力将蛋拉出来;方法三,一个一个将蛋拉出来。师生共同探索,共同游戏。

教师:哪种方法成功了呢?

幼儿分享游戏经验,并尝试正确的拉蛋方法。

4、迁移“拉蛋”游戏的经验,学习有序地进出门。

教师:蛋宝宝要一个一个拉出来才不会被挤破,那我们小朋友该怎样进出门才安全呢?

幼儿讨论。

教师小结:当进出门的人多时,我们要一个一个地走才能保证大家的安全,这就叫做有序出门。

5、接受礼物,尝试有序地进出门。

教师:既然我们已经知道该如何安全出门了,圣诞老人一定会在门外等我们,让我们去找找他吧!

幼儿有序进出门。

圣诞老人夸奖幼儿学会了正确进出门的方法,分发礼物并与幼儿共同舞蹈。

活动反思

在《蛋宝宝为什么哭》这个生命保护活动中,教师通过“拉蛋”游戏迁移幼儿的经验,让他们在游戏探索中学习一个一个有序出门,体验有序进出门带来的安全感。

情境创设。科学、健康的行为信息传递,应该符合学前儿童的认知水平和情感接受程度,有时必须将科学的身体知识以拟人化的形式生动形象地加以说明。活动中的“圣诞老人”深得幼儿喜爱,教师运用这种生动的形象引领着幼儿思考本次活动所要讨论的生命保护问题——有序进出门,从而唤起幼儿的一种情绪体验,唤起幼儿去主动回忆生活中拥挤的体验,自然过渡到下一个环节。

科学归纳。“拉蛋”游戏的科学运用是本节活动的关键性细节。在活动中,首先是教师布置“拉蛋”任务,在行动前给予幼儿充分的讨论和猜想的机会;然后与幼儿共同实践操作并验证自己的猜想;最后师生共同分析并交流“取蛋”的经验,共同尝试将蛋一个一个拉出来的正确方法。此时的分析和讨论调动了幼儿主动解决问题的积极性,为幼儿提供了自主学习、自主探索的空间,充分体现了教育的双主体性,对下一环节幼儿讨论如何安全进出门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游戏解读。“拉蛋”游戏选取的游戏材料是幼儿生活中经常食用的鸡蛋,并通过游戏的形式,让幼儿在游戏过程中学习探索合适的、安全的拉蛋方法。教师采用游戏形式,把幼儿在游戏中的认知转换为幼儿对生活规则的认知,并伴随语言和动作,幼儿在“玩一玩,拉一拉”中,情不自禁地学习正确安全进出门的方法。

大班主题教案:捡豆豆


活动背景

这是一首带有京味的儿童歌曲,可以在中国传统节日的时候或了解中国民俗民风的时候演唱,或在元宵节或玩脸谱的时候,可以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这首歌只有在京胡的配奏下,才会有京曲的韵味。

为了让孩子更感性地体会歌曲的韵味,可以配合一些京剧的表演身段,来表现这首歌曲,帮助孩子理解和更喜欢这样的音乐。

内容与要求

学唱歌曲,接触京剧旋律,对京剧感兴趣。

活动准备

1.京剧录影VCD。

2.小竹篮若干。

过程与指导

一、欣赏老师表演“捡豆豆”(动作提示附后)

议论:你听了这首歌,有什么感觉?

——提示孩子感受京剧。为了让孩子比较鲜明地感受京剧,老师在表演的时候,应该穿上相应的服装。

幼儿:这像唱戏一样的……就像穿上那种红红绿绿的衣服

……脸上还弄得花花绿绿的,大花脸的样子……

二、欣赏京剧片段

议论:京戏和我们平时的唱歌、跳舞有什么不同?

幼儿:京戏的脸要画过的……京戏边唱边做动作……京戏衣

服都是古代的(也有穿现在的衣服,只是很少)……京戏唱起来和

歌不一样的,音要拖得很长的……京戏不是用钢琴伴奏的,而是用

这种琴伴奏的(这叫京胡)……京戏里的人还会武功的……

三、学唱歌曲

1、提着小竹篮,跟着老师边唱边舞。

——如果孩子对京歌的歌词旋律,不太清晰,可以听钢琴伴奏的歌曲。但是表现时,还得用京胡来伴奏。

钢琴伴奏时,孩子如同唱一般歌曲一样,但是,京胡伴奏,孩子们自然而然地把嗓子提起,这时,京歌的味道就很浓了,孩子们也为自己的变化而兴奋,于是兴致大增。

2、孩子表演,老师配上京剧的锣鼓节奏。

——这个活动,可以让孩子在角落学习中继续把玩,直到可以为i大家演奏或伴奏。

活动中,许多孩子对京胡非常感兴趣,所以,也可以在老师的指导下,玩一玩京胡。

大班主题教案:变变变


活动背景

每次出游,孩子在“消灭”了满背包的食品之后,留在场地上的食品包装盒,总是一片狼藉的景象。尽管在离开的时候,我们不会忘记收拾,却也手忙脚乱,不够有序从容。

一次,在收拾快餐盒的时候,突然发现盒子可以做游戏,于是就收集好带回幼儿园。一路上在想:可不可以让孩子不随意丢弃这些废包装,来一个化废为宝,同时间接地保护环境呢?

于是,就有了本活动。

活动前可以带孩子感受污染环境所带来的不方便,如参观脏乱的市场等等。

内容与要求

1、了解乱扔垃圾的危害,知道保护自己生活的环境。

2、尝试用不同的粘连方法制作玩具。

活动准备

1、小动物“春游"的情景表演。

2、河水被污染的录像或蚊蝇乱飞的图片。

3、各种包装纸盒以及粘连材料。

过程与指导

1、看表演:斑马老师带小动物们去游玩。中午,大家在小河边的草地上,边说边吃。小猴把牛奶盒扔在草地上,小兔把橘子皮扔到了小河里。

——用童话表演来表现孩子生活中的问题,比较容易引起孩子的关注,激发孩子的兴趣。

2、讨论:

(1)过几天,这里会发生什么事?用河水被污染的录像或蚊蝇乱飞的图片引导讨论。

——在讨论的过程中,可以用表演中的角色,进行引发,如斑马老师“这里怎么变成这样啦”等等。

(2)你还看见哪里有污染?

——把视线引向孩子的周围生活,使讨论的话题变得有现实意义。

(3)怎么样才不让污染出现?(可以用小猴等来引导讨论)

小动物表演:

老师(小结)环境污染的害处,并按大家讨论的结果,处理和收 拾这些包装盒等垃圾。

二、利用废物,尝试制作

斑马老师出示用纸盒制作的玩具(猫头鹰),引发兴趣:这是用 什么做的?

讨论制作方法:这么多盒子是怎么变成玩具的?

介绍:这里有许多我们游玩时收集来的包装盒,你们也试试做 个玩具,这里还有许多胶水、玻璃胶、双面胶、图钉……你试试哪些 是你用得着的。

幼儿制作,老师引导。

——引导孩子无意识的制作,变成有目的的制作,因为,有的中班孩子,还会目的不明确地做到哪里算哪里,如受到“这两个盒子蛮像小猪的耳朵”的暗示,就制作小猪了。

另外,提示孩子粘连得尽量牢一些。

三、玩具展览

1、将做成的玩具放在一起展览。

2、介绍自己的玩具名称、材料。

3、介绍并讨论:怎样粘连才会更牢一些。

——这个活动后,几乎每天都有孩子将家里的废包装带到幼儿园来,于是,教室里多了一个大筐,供孩子收集、储存使用。

大班主题活动教案:竹


大班主题活动教案:竹

产生背景:

竹是自然界的一种植物,但它却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各种各样的竹竿、竹担、竹筐、竹席子等为人们生活带来了方便。竹笛、竹制品、竹玩具等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乐趣。就连诗人画家也把竹做为他们常常赞颂的对象。可见竹的情节无所不在。当孩子们从观察竹子到寻找生活中竹的用途的时候,他们睁大了双眼,他们的眼神充满了好奇的热情。因此,我们决定与幼儿一起探访我们身边既熟悉又陌生的朋友——竹。

开展准备:

1.家长资源,请家长协助收集各种竹制品,关于竹的资料和图片。

2.利用社区资源,联系幼儿社会实践的场所:公园、竹器店等。

3.墙面布置一些与竹有关的画、图片及幼儿绘制的画和制作的手工艺品。

4.区角布置一些关于制作竹玩具的工具,布置竹制品展示角。

教学目标:

1.引导幼儿认识各种竹,了解竹的生长过程和用途。

2.引导幼儿探索竹对我们生活所起的贡献。

3.培养幼儿热爱自然、热爱生命的情感,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

活动内容记录:

1.社会:《参观竹林》、《参观竹器店》

2.语言:《谈话:节节高》《谈话:竹子的生长过程》《故事:小猫钓鱼》《表演:熊猫一家》

3.科学:《妙用竹竿》《竹篾制品》《竹——浑身都是宝》《有用的筷子》《笛声悠悠》

4.计算:《数竹筏》《测量》《高矮长短比较》《5以内的加减》

5.美工:《绘画:竹子》《吹画:翠竹》《竹叶贴画》《制作:风筝》《制作:扇子》《欣赏:竹篾制品》

6.音乐:《熊猫咪咪》《牧童短笛》《扇子舞》《欣赏:筷子舞》

7.体育:《竹高跷比赛》《跳竹竿》《骑竹马》《放风筝》

8.家园开放日:《调查:有用的竹竿》《班会:竹子发布会》《亲子游戏:跳竹竿舞》《品尝:竹筒饭和竹笋菜》

活动具体开展过程:

活动一:《社会实践:参观竹林》

设计思路:方案活动的第一天,教师带幼儿参观了附近公园的竹林,一片青翠的竹林呈现在幼儿的眼前。孩子们一下子涌入了竹林,有的在捡竹叶,有的在爬竹竿,有的在捉迷藏,有的在看竹笋。孩子们兴奋的玩耍着,时不时的有很多孩子跑来问了很多问题。于是我就把这些问题记了下来,请来了护林员叔叔为大家作答,孩子听的可仔细了。

活动进展:教师联系附近公园的竹林,带领幼儿玩一玩。在玩的过程中提出相应的问题,发现认识竹的外形、构造(笋、竿、叶、竹节、竹膜等)听护林员叔叔介绍竹子的生长过程和种类。

幼儿表现:孩子们边玩边提出了许多关于竹的问题:洋:为什么竹子是一节一节的啊?飞:这棵竹子好高啊,它有多大呀?丽:我有一个问题,为什么竹子小时候叫竹笋,长大了又叫竹子呢?超:叔叔,我也有一个问题,种了这么多竹子有什么用啊?陵:我知道竹笋可以吃的,我最喜欢吃竹笋烧肉了。

教师回应:听了孩子们提出的各种关于竹的问题,发现孩子们对于我们大人平时很常见的竹观察很细致,充满了好奇。在护林员给小朋友做介绍的时候,孩子们对于竹子更是有很强的探讨兴趣。因此,我决定从幼儿的观察与兴趣入手,开展此方案活动。

活动二:《绘画综合活动:竹子》

活动进展:孩子们已经参观过竹林,对竹子也有了一个初步的印象。他们对竹子的直观感受如何呢?大家决定把它们画下来。首先是写生活动,在小朋友画好初稿后,再进一步体验竹,近观的欣赏一些竹子的结构布局等,最后用水墨画表现竹子的乐趣。

子活动一:《竹林写生》在校园里观察竹林,对竹子进行铅笔写生活动,要求仔细看一看竹子的叶子和竹竿的样子。教师引导语:小朋友,上回我们一起去了竹林,还听了叔叔给我们介绍关于竹子的生长过程,今天我们来回忆一下竹子是什么样子的?还记得吗?如果有些忘了,没关系,我们大家看看幼儿园里的竹子是什么样的?请你仔细看看竹叶的形状和竹节和竹竿有什么地方不同?幼儿表现:明:我发现竹叶是长长的,象带子一样,一端是圆圆的,一端是尖尖的。华:我发现有的竹叶两边是卷起来的。利:我看到竹叶上面有条纹,正面和反面的颜色也不同,正面的颜色比较绿,反面的颜色比较浅。飞:我看到竹节是凸出来的,摸上去毛的,有点扎手。

[1][2][3][4]下一页

大班主题教案:各种鸟


幼儿园的孩子是最具有好奇心和求知欲的,他们对于生活中的各种现象都感到非常新奇,总想一探究竟。为了让这种好奇心和求知欲真正地成为孩子发展的动力,我就尝试着在我们的探索型主题活动中来培养孩子的问题意识。下面我就主题活动鸟来介绍一下。

一、主题来源

阳春三月,春意浓浓,世界万物在温暖的阳光照耀下慢慢苏醒过来。饭后,我带着孩子们来到后操场的草坪上找春天,当孩子们欢呼雀跃地讨论着自己的发现时,徐季超小朋友拿着一片小小的羽毛来到我身边,用他稚嫩的声音问道:赵老师,这是什么鸟身上的羽毛呀?旁边围观的孩子都抢着说:我知道,是燕子身上的。不对,是麻雀身上的这时候,徐季超又抬起头来问:赵老师。是不是有人用枪打了小鸟后,小鸟的羽毛才会掉下来的?看到孩子们这么关注这片轻轻的羽毛,而且还想到了这么多有价值的问题,我们就产生了这样一种构想,就是让孩子们去了解鸟、发现鸟的秘密,从而去关注鸟、爱护鸟。于是,我们就开始了鸟的主题活动。

(分析:孩子对于自己感兴趣的事物就会特别关注,从而会产生丰富的联想,提出质疑。那么碰到这种问题时,成人应给予相应的关注,让孩子的联想得以实践,让孩子的疑惑得以解决,这样孩子的这种瞬间产生的好奇心的火花才不会熄灭,并且会生生不熄地燃烧下去。)

二、调查已有经验

为了了解孩子对鸟的已有认识,我们首先进行了一个调查活动,让孩子们说说我知道的鸟的名称,孩子们说了很多很多鸟的名字,当苏开明小朋友说到雕时,胡陈超马上说出他自己的意见:我知道,雕就是老鹰。这个观点引起了其他孩子的争论,有的说:雕和老鹰的名字不一样,所以雕不是老鹰。有的说:雕和老鹰长得一样,所以雕就是老鹰争论不休中,有的孩子为了证实他的观点是正确的,就走上来问我:赵老师,雕到底是不是老鹰?我故意摇摇头:我也不知道。今天小朋友问了这个问题非常好,回家以后你们就去找这方面的资料,看看到底谁说得对。于是,我们首先就展开了对这个问题的探究。在查找资料的过程中,孩子们终于获得了答案,原来雕不是老鹰,但是它们是同一科的,都是猛禽类。

1234

(分析:由于孩子的知识经验不丰富,容易混淆事物,所以对事情就有很多自己的看法从而引发争论。但是我觉得这些争论正是培养问题意识的导火索,有了争论就有质疑,有了质疑就会产生问题,重要的是老师如何点拨这根导火索,如何让孩子的争论变成真正有意义、有价值的问题。)

三、收集资料、交流介绍

在爸爸妈妈的帮助下,孩子们收集了很多鸟的资料,有图书、图片、识字卡、鸟的羽毛以及实物鸟等等。

一天,张心仪小朋友带来了一张蝴蝶图片,她向大家介绍说:我带的鸟的名字叫蝴蝶。这时,翁少航听到了马上站起来说:不对不对,蝴蝶不是鸟。其他孩子也争论起来,我引导他们提出问题:刚才我们分成了两派,一派认为蝴蝶是鸟,一派认为蝴蝶不是鸟。我们就出现了一个问题,什么问题呢?聪明的王若愚小朋友把手举的高高的:我知道,是蝴蝶是不是鸟的问题。经过我的提点后,孩子们的问题产生了,而且学会了概括和提炼。以后,他们就针对这个问题去深入探究。徐季超带来了他观察后的发现:我发现蝴蝶有触角,小鸟没有的。赵君磊带来了他姐姐的一本生物书介绍说:蝴蝶是毛毛虫变成的,小鸟是从鸟妈妈生的蛋里出来的。由此,我们得出了结论:蝴蝶不是鸟。

又一天早晨,贡弈桢小朋友带来了一本图书,他向大家介绍说:有的鸟是不会飞的,企鹅就不会飞。汪凯迪觉得很奇怪,马上问:为什么企鹅不会飞呀?这个问题引起了孩子们的兴趣。后来,贡弈桢把他带来的图书和同伴一起分享后才发现,原来企鹅的翅膀已经退化了,所以不会飞了。发现了鸟的这个秘密后,季雨又产生了新的问题:老师,我看到动物园里的孔雀也不会飞,是不是有很多鸟不会飞呀?根据这些问题,孩子们乐次不疲地去寻找着、探究着。

(分析:孩子们在接受同伴信息的同时自己也在反馈、思考,在和他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碰撞。在这种碰撞中就会产生疑惑、发现问题,只要成人稍加点拨,孩子就会很自然地提出问题。另外,孩子在提出问题后一定要去关注它、想办法解决它,那么,孩子才会保持长久的提问习惯,也会更深入、更有目的地提出自己的问题。)

1234

四、参观、采访

孩子对一些图片资料上的鸟是不满足的。因此,我们就带孩子去实地参观了我们镇上唯一的一个鸟店。一来到鸟店,我们就被淹没在一片叽叽喳喳、百鸟争鸣的鸟的海洋里。孩子们满怀兴奋,但更多的是一种新奇,恨不得伸手去摸一摸、抱一抱。他们拉着鸟店里的老爷爷,争相提着自己感兴趣的问题:

王若愚:老爷爷,那只绿色羽毛的鸟是鹦鹉吗?它会说什么话呀?

胥冰清:老爷爷,这只长长尾巴的鸟叫什么名字呀?

翁少航:老爷爷,那种红色羽毛、一点点大的鸟叫什么名字呀?

徐嘉浩:老爷爷,这些鸟喜不喜欢吃饭?

赵君磊:老爷爷,这些小鸟关在一起要不要打架的呀?

汪凯迪:这些小鸟的嘴巴很尖,会不会咬我们的手指呀?

季雨:这些小鸟要不要经常洗澡的?

徐燕:老爷爷,这些鸟食都是些什么东西呀?

一次次的提问,在老爷爷一次次耐心地解答中获得满足。于是,孩子们知道了很多鸟的名字:娇凤、鹦鹉、八哥、芙蓉;他们也知道了要经常清洗鸟笼,经常给小鸟清理羽毛;他们还知道了那些小鸟喜欢热闹,喜欢和同伴住在一起

(分析:环境是培养孩子问题意识的源泉。孩子们在环境中感受、体验、发现和思考。因此,我们应多带孩子进行实地观察和采访,在自己的发现中产生问题、提出问题。)

五、喂养鸽子和娇凤鸟

参观过鸟店后的一天,王若愚小朋友带来了一只鸽子,徐季超小朋友带来了一只漂亮的娇凤鸟。教室里多了两只活生生的小鸟后,孩子们可喜欢了,一有时间就去看小鸟,和小鸟说话、聊天,还把自己的饼干和饭菜省给小鸟吃。在喂养小鸟的过程中,我经常听到孩子们在兴高采烈的描述他们的发现,同时也不断地提出自己的疑问:

季雨:鸽子怎么经常在叫,是不是肚子饿了?

赵卿如:鸽子最喜欢吃我带来的米,它要吃很多米的。

赵铮:鸽子好象很不开心,经常走来走去,是不是口渴了?

汪致远:我发现鸽子要吃很多东西,娇凤鸟吃得少,是不是鸽子肚子大呀?

1234

汪凯迪:为什么娇凤鸟不喜欢吃米、喝水?

翁少航:为什么小鸟不要吃我的饼干呀?

大约喂养了两周后,周一的早晨,我刚进教室,几个孩子就来告诉我,娇凤鸟死了,很多孩子都陷入悲痛中,他们都来问我:赵老师,小鸟怎么会死的呀?它为什么会死呀?我把这个问题留给了孩子,很多孩子说出了他们的猜想:

汪凯迪:我们礼拜天在家没有给它喂食,是不是饿死的?

胡陈超:是不是我们两天没有给它喝水,渴死的?

季雨:是不是我们小朋友太吵,把小鸟吵死了?

苏开明:是我们没有问养鸟的爷爷怎么养小鸟,我们不会养,所以小鸟才会死的。

徐志程:是不是我们两天没来,小鸟很孤单,寂寞死的呀?

孩子们伤怀的话语深深地震动着我,他们对这只相处了两个星期的小鸟充满着感情。后来,他们都建议把小鸟埋在地下,种点花陪伴小鸟,让小鸟不再孤单。

(分析:孩子们特别喜欢小动物,而且特别喜欢亲手去喂养小动物。在喂养的过程中,由于他们的生活经验不够,往往就会把自己的一些生活习惯和动物联系起来,于是,就会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问题,这些问题往往就成为他们日后探索的东西。老师应多让孩子观察实践,多倾听孩子的问题,寻找有价值的教育契机,让孩子的问题真正成为其开启智慧之门的钥匙。)

六、宣传爱鸟、保护鸟

在一系列的探索活动中,孩子们深深地感受到了鸟对大自然和人们的好处,鸟是人类的好朋友。他们自发地组成了爱鸟小分队:有的做起了鸟窝,准备放到大树上让小鸟住进来;有的画起了宣传画,准备向大家介绍怎样爱护小鸟;有的在设计保护鸟类的标语,准备贴到树上、大街上,让大家一起行动;有的做起了宣传小旗在这些行动中,孩子们也出现了很多问题。

动手做鸟窝前,季雨就产生了一个问题:鸟窝用什么材料做?孩子们想到了很多,有的说用铁皮做,有的说用铅丝做,有的说用纸盒做,根据孩子的能力,我们就选择用纸盒做。孩子们从家里带来了各种包装盒。在做的过程中,汪凯迪、赵铮又发现了新问题:小鸟从哪里进去?小鸟怎么透气?于是,他们又想到了为鸟窝开门和窗,而且开出了各种形状的门窗。做好了鸟窝,孩子们正想挂到树上去,却发现正下着雨,徐志程着急地说:赵老师,这些鸟窝要被雨淋湿的,要烂掉的,怎么办呀?又一个新问题产生了:怎样才能让小鸟的家不淋湿?孩子们又开始动起了小脑筋。徐季超说:在鸟窝上撑一把小伞。汪凯迪说:把鸟窝放在密密的树叶下就不淋湿了。汪致远说:在鸟窝上套塑料袋,雨就进不去了。

(分析:一个个问题在孩子的探索中产生,又在孩子的探索中得以解决。同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又产生出了新的问题,又有了新的探究行为。其实,孩子一直在重复这样的过程,这种重复将激励孩子更主动地去提出问题,更深入地去发现、探究)

1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