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小学教案 > 导航 > 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梅兰芳学艺》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二年级小学语文教案

发表时间:2022-02-17

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梅兰芳学艺》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相信很多老师都希望自己的课堂上同学们能够积极的与自己互动。老师需要做好课前准备,编写一份教案。上课自己轻松的同时,学生也更好的消化课堂内容。那么老师怎样写才会喜欢听课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梅兰芳学艺》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一”,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勤学苦练可以弥补先天不足,从小要苦练基本功。只要下功夫,就能取得成功。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认读词语。

注视紧盯学艺或者灵活飞翔勤学苦练京剧大师

2、填空。

梅兰芳小时候______,经过______,终于成为________。

【传统的课堂教学非常重视复习。认真设计复习,既能让学生在心理和思想上作好学习新内容的准备,又能发挥知识的迁移作用。】

二、讲读课文。

过渡: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梅兰芳学艺》(生读课题)。大家进一步来阅读课文,想一想,梅兰芳是怎么学艺的?

【设计的过渡语,提示了这一节课的学习目标。】

1、学习第一段。

(1)自由轻声读,边读边想:梅兰芳小时候学艺,遇到了什么困难?【这个问题提得很好,学生必须经过思考才能回答,而且有很强的针对性。】

(2)出示句子。讨论:“眼睛没有神”是什么意思?“不是唱戏的料子”是什么意思?

(3)齐读。

(4)为什么师傅说他不是唱戏的料子呢?

学生讨论后,出示填空:

①因为梅兰芳_________,所以师傅说_________。

②师傅说梅兰芳不是__________,是因为__________。

【引导学生阅读理解这一段话,非常到位。不仅理解了重要的词语和句子的意思,而且进行了表达的训练。】

2、学习第二段。

过渡:听了师傅的话,梅兰芳是不是就灰心、失望了呢?我们来学习第二段。

【这个过渡性的问题,设计得也很好。提问的角度,很有创意。】

(1)出示第二段话,指名读。

(2)讨论第一句话。

梅兰芳灰心、失望了吗?学生回答后,追问:从哪句话看出来的?

【第一句话,一带而过。问与答相呼应。】

(3)讨论第二句话。

梅兰芳下定了决心后,又是怎么做的?

请小朋友先到课文第二段中把句子找出来,读一读。指名读,女生齐读。

读了这句话,你知道了什么?(板书:勤学苦练)是从哪儿看出梅兰芳在勤学苦练的?

“紧盯”、“注视”是什么意思呢?

哪个词儿体现了“勤”?(常常、日子一长)能把“常常”这个词换一换吗?

把句子中“飞翔”和“活动”去掉,再来读一读句子,觉得这样好吗?为什么?梅兰芳为什么一定要紧盯飞翔着的鸽子,注视游动着的鱼儿呢?

【这两句话的教学,层次清楚,先了解大意,知道梅兰芳是怎么做的。然后,再分别从三个方面,一部分一部分地引导学生推敲词语的意思,这一部分的教学很有特点,语言理解的训练非常到位。】

(4)引读第三、四句话。(师引)梅兰芳下决心苦练眼神,练习的时间长了,双眼——(生读),(师引)所以人们都说——(生读)。

讨论:眼睛真的会说话吗?

(5)根据板书小结,齐读第二段。

【这一段的教学,思路十分清楚,由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读的形式是多样的,理解的要求也是不断提高的。】

3、学习第三段。

过渡:梅兰芳的眼睛变得有神了,他是不是就满足了呢?从“勤学苦练”中你还可以知道些什么?(梅兰芳不但苦练眼神,还苦练了其他的唱戏基本功。)

(1)引读。(师引)是啊!梅兰芳下定了决心,不但苦练眼神,还苦练唱戏的各种基本功,终于成了——(生读)。(板书:京剧大师)

(2)讨论。

一个被师傅认为不唱戏料子的人,经过自己的不断努力,最后成了一位京剧大师,容易吗?

学到这儿,你想对梅兰芳爷爷说些什么呢?(祝贺您,爷爷,……)

(3)齐读课文最后一段。

【梅兰芳还苦练了其他的唱戏基本功,这是对课文内容的补充,有利于学生对梅兰芳的认识。后面设计的两项练习,有力地激发了学生对梅兰芳的敬佩之情。】

三、总结延伸。

梅兰芳经过勤学苦练,终于成为世界著名的京剧大师。

老师课间的观察,发现有的同学现在仍然没有学会跳绳,你们想对这些同学说些什么?(用“只要……就……”这样的句式练习)(板书:下定决心,不断努力,就能取得成功。)

那么,不会跳绳的同学,想对自己说些什么?

四、齐读课文。

五、作业。

1、背诵课文。

2、用“终于”和“只要┅┅就┅┅”分别写一句话。

编辑推荐

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梅兰芳学艺》教学设计之一


老师要承担起对每一位同学的教学责任,在开展教学工作之前。每位老师都会提前准备一份教案,以便于提高讲课效率。这样可以让同学们很容易的听懂所讲的内容,你们知道那些比较有创意的教学方案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梅兰芳学艺》教学设计之一”,欢迎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助益。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准确、熟练认读本课生字。

教学难点:正确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揭题。介绍梅兰芳生平。

指名拼读兰,提醒学生读准边音。告诉学生,梅兰芳是我国著名的京剧艺术大师,是闻名世界的艺术家。

学习词语:学艺,说说它的意思。

2、指名把课文题目意思连起来说一遍。

二、初读课文。

1、自由练读课文。

要求画出生词,圈出生字,难读的字注上记号,多读几遍,长句子用波浪线画出,多练读几遍。

2、检查字音掌握情况。

出示生字,指名拼读。

抽读生字卡片。

3、试读课文。

指名说说本课有几个自然段。

请三个学生分段试读课文。提醒学生读准儿化音。引导读同长句子:

出示:他常常紧盯空中飞翔的鸽子,或者注视水底游动的鱼儿。

要求学生先读准生字词,再读通句子,注意句中的停顿。

4、范读课文。

读后引导填空。

这篇课文讲的是梅兰芳小时侯拜师(),苦练()。终于成为世界文明的()的故事。

三、作业。

1、练读生字词。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细读课文。

教学目标: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懂得勤学苦练可以弥补先天不足,教育天天们他们从小要苦练基本功。

教学重点:理解梅兰芳如何成为京剧大师。

教学准备: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抽读词语卡片。

2、说出下面字的读音。

兰神紧者注练翔

二、细读课文。

学习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说说这一自然段主要告诉我们什么?

2、"不是唱戏的料子"是什么意思?

3、师傅为什么说梅兰芳不是唱戏的料子?

相机板书:不是料子

学习第三自然段

1、指名读,思考:这一自然段主要告诉我们什么?

2、理解"世界闻名"、"大师"的意思。

3、学过第一自然段和第三自然段,你有什么想法?

细读第二自然段。

1、自由轻声读,初步理解句意:

这一段共有几句话?每句话告诉我们什么?

2、进一步理解句意:

在什么情况下,梅兰芳学艺的决心没有动摇?这说明什么?

梅兰芳是怎么做的?

用"--"画出梅兰芳刻苦练功的结果的句子。

再读第三自然段

1、齐读课文,说说课文中的哪个词概括了第三自然段的意思。(勤学苦练)

2、哪个词语说明梅兰芳成为京剧大师是付出艰苦努力的?

3、指导朗读。

"勤学苦练"、"终于"、"世界闻名"要重读。

三、指导背诵。

1、齐读课文。

2、指名说说每个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

3、看板书逐段引导背诵。

四、课堂练习。

1、口头扩词。

神()()()决()()()

底()()()艺()()()

2、口头填空。

梅兰芳常常()空中飞翔的鸽子,或者()水底游动的鱼儿。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指导书写。

教学目标: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上面的只识不写,认识新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教学重点:生字书写。

教学难点: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指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指名三人逐段背诵课文。

二、教学生字字形,指导书写。

1、出示生字:

兰神紧或者注底练京

引导学生自学字形,自由书空。

教师讲述书写笔顺。

2、指导书写。

或、者、兰:要居中写,结构要匀称。

练、注、神:左窄右宽。

紧:上中下三部分要写紧凑。

3、学生练习描红。

三、课堂练习。

1、组词。

三()决()者()注()

兰()块()都()住()

2、数笔画填空。

或:共()画,第二画是()。

底:共()画,第五画是()。

练:共()画,第六画是()。

3、抄写词语。

四、作业。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梅兰芳学艺》教学设计之二


在每学期开学之前,老师们都要为自己之后的教学做准备。有的老师会在很久之前就精心制作一份教学计划。上课自己轻松的同时,学生也更好的消化课堂内容。那么老师怎样写才会喜欢听课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梅兰芳学艺》教学设计之二》,仅供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教材分析:

课文通过梅兰芳小时候拜师学艺,苦练眼神,终于成为举世闻名的京剧大师的故事,说明勤学苦练可以弥补先天的不足。课文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抓住梅兰芳苦练前后的眼神的变化,充分展现了他苦练基本功的过程。

学情分析:

课文篇幅比较短,但句句是精华,其中蕴涵了“勤学能补拙,苦练可通神”的道理。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围绕课题质疑——“梅兰芳是谁?”“他学什么本领?”“怎样学艺的?”。然后指导学生认真读书,从课文中寻找答案,再反复朗读具体描写梅兰芳学艺的句子,体会梅兰芳练功的刻苦而受到启示、教育。

有条件可以组织学生欣赏一些梅兰芳的京剧表演片段,让学生初步感知京剧艺术的魅力。

教学要求:

1、使学生懂得勤学苦练可以弥补先天的不足,教育他们从小苦练基本功。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学会本课生字,认识1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教学重点、难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明白勤学苦练可以弥补先天的不足。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自主识字,指导书写生字。

一、揭示课题

1、京剧是我们中国的艺术国粹,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去认识一位世界闻名的京剧大师——板书课题:梅兰芳。

2、出示梅兰芳的头像,简介梅兰芳。

(著名京剧大师,江苏泰州人。他在五十余年的舞台生涯中,刻苦钻研,勇于创新,创造了许多优美的艺术形象,积累了大量优秀剧目,发展和提高了旦角的演唱和表演艺术,形成了一个具有独特风格的艺术流派——“梅派”)

二、初读课文。

1、自由练读课文。

要求标出自然段,画出生字词,找出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体会应该停顿的地方,做上记号。。

2、检查读书情况。

(1)出示小黑板,检查词语朗读情况。

拜师学艺唱戏的料子没有动摇飞翔的鸽子

勤学苦练世界闻名游动的鱼儿紧盯注视

(2)检查课文朗读情况

A 指名分节朗读,评议,正音。

B 男女生分节朗读。

C 齐读课文。

3、填空,出示小黑板。

这篇课文讲的时梅兰芳小时候拜师( ),苦练( ),终于成为世界闻名的( )的故事。

三、自主识字,指导书写

1、出示生字

“兰、芳、艺、紧、或、者、注、视、灵、活”

指名认读,注音。

2、找出独体字和上下结构的字。

“兰、芳、艺、紧、或、者、灵”

(1)交流识记的方法

(2)交流书写时的注意点

3、师范写,生书空

兰:三横间的关系要注意,中间一横最短,最后一横长而稳当。

紧:上宽下窄。下面是“系”少一撇。

或:注意笔顺,斜钩是关键笔画,要舒展。

者:“都”的一半,“日”要写得正。

4、学生描红,完成作业。

四、作业:

1、练读生字词。

2、练习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围绕课题质疑,带着问题读书释疑。

指导朗读课文,读正确,读出味。

指导书写“注、视、灵”

一、揭示课题,质疑

1、昨天,老师和大家一起读了一篇新的课文《梅兰芳学艺》——指名读题——齐读课题。

2、读了课题,你知道了什么?还想知道些什么?

(课文主要写梅兰芳学艺这件事)。

(梅兰芳是谁?他为什么要学艺?他是怎样学艺的?他学什么本领?)

二、指导读书,释疑。

(一)“梅兰芳是何许人?”

1、通过预习,你能向大家介绍一下吗?

(是世界闻名的京剧大师。他创立了“梅派”。他演过……)

2、请看一段录象,学生交流观看后的感受。

(唱得很动听;双眼会说话……)

3、可梅兰芳小时侯去拜师学艺时,师傅是怎么说他的呢?请大家自由读读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交流(师傅说他眼睛没有神,不是唱戏的料子。)

(板书:没有神不是唱戏的料子)

(2)谁能完成这个填空?

“师傅说梅兰芳不是________,是因为_________。”

“因为梅兰芳__________,所以师傅说他___________。”

先说给同桌听听——指名说

(二)“梅兰芳是怎样学艺的?”

听了师傅的话,梅兰芳是不是就打消了学戏的念头呢?

1、示“梅兰芳学艺的决心没有动摇。”

谁能读好这句话?先在下面练一练——指名读,评议(“决心”、“没有动摇”要加重语气读,以突出梅兰芳学艺的决心很大。)——一起读好这句话。

2、那么“他是怎样学艺的呢?”请同学们将第二自然段好好地读三遍,找出具体描写梅兰芳学艺的句子。找到句子后,把它有感情地读三遍,我们等会儿来个比赛,看谁找的准,读的棒!

3、交流“他常常紧盯空中飞翔的鸽子,或者注视水底游动的鱼儿。”

(1)找队了,怎么把这句话读好呢?谁有信心?指名读。

(2)评议(老师听出来了,你把“常常、紧盯、注视”这几个词加重了语气读,为什么?)

谁能到上面来表演一下“紧盯、注视”

(梅兰芳选择空中之鸽,水底之鱼来训练自己的眼神,鸽在飞翔,鱼在游动,观察这些运动变化着的事物才有利于训练自己的眼力。可看的时间长了,梅兰芳的脖子酸痛,他没有停下;看的眼睛流出了泪水,他没有去休息,这需要多大的毅力和决心呀!)

再好好把这两句话读两遍,品位其中的含义。可以摇头晃脑,可以手舞足蹈。

(3)指名读(有意请两个朗读能力较差的学生,指导他们读好。)

4、日子一长,梅兰芳的双眼变得怎样了呀?

“灵活起来”“会说话了”板书:会说话

5、真是“功夫不负有心人”,引读第三自然段。

板书:世界闻名的京剧大师

(1)谁能给世界闻名换个词?

(“举世文明”“闻名中外”“世界有名”“驰名中外”)

(2)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有一个词说明梅兰芳成为世界闻名的京剧大师是不容易的,你能迅速找出是哪个词吗?“终于”

(3)理解了这段话,再来读,老师相信一定能更入味了。

三、回归总结,明理。

1、梅兰芳从“眼睛没有神”到“眼睛会说话”,从“不是唱戏的料子”成为“世界闻名的京剧大师”证实了“勤能补拙”。

示:勤能补拙把这个成语端端正正写在书上

2、填空:学了《梅兰芳学艺》这篇课文,我知道了________。

3、让我们完整地来回味这篇课文。齐读课文。

四、学习生字,指导书写

出示“注、视、灵”

1、指名认读

2、找找它们有什么共同点

3、书写时有什么注意点,你要提醒大家的。

4、给它们组词

5、师范写,生书空。

6、生描红,完成作业。

小学二年级语文《梅兰芳学艺》知识点苏教版


老师在上课时经常会遇到难解决的问题而耗费半节课的时间吧,所以大多数老师都会选择制定一份教学计划。这样可以让同学们很容易的听懂所讲的内容,那么优秀的教案是怎么样的呢?小编特地为您收集整理“小学二年级语文《梅兰芳学艺》知识点苏教版”,仅供您在工作和学习中参考。

小学二年级语文《梅兰芳学艺》知识点苏教版

【原文】

梅兰芳是著名的京剧大师。他出生在京剧世家,在长辈们的影响下,从小就喜欢看戏。

八岁的时候,梅兰芳开始拜师学艺。他学的是旦角。男孩子学旦角,唱、念、做、打都要模仿女性。刚学的时候,一出戏师傅教了很长时间,他还没有学会。师傅说他不行,不适合唱戏。

梅兰芳心里很不是滋味。他下决心一定要学会唱戏。他用心思考,反复练习。一段唱,别人唱几遍就不练了,他总要坚持练二三十遍。经过刻苦练习,他终于练出了圆润甜美的嗓子。

梅兰芳小时候眼睛有点近视,没有神。而旦角的眼神特别重要。怎么办呢?他养了几只鸽子,每当鸽子飞起的时候,他的眼睛就紧紧盯着飞翔的鸽子。他还经常注视水中游动的鱼儿。渐渐地,他的双眼有神日了。子一长,人们都说,梅兰芳的眼睛会说话了。

梅兰芳小时候去拜师学艺,师傅说他的眼睛没有神,不是唱戏的料子。

但梅兰芳学艺的决心没有动摇。他常常紧盯空中飞翔的鸽子,或注视水中游动的鱼儿。日子一长,他的双眼渐渐灵活起来。人们都说,梅兰芳的眼睛会说话了。

经过勤学苦练,梅兰芳终于成了世界闻名的京剧大师。

【字词学习】

字:教、盯

词:模仿、唱戏、滋味、思考、反复、刻苦、眼神、飞翔、游动、料子、动摇、灵活

四字词:拜师学艺、圆润甜美、勤学苦练、世界闻名

【重点句子】

1.梅兰芳是著名的京剧大师。他出生在京剧世家,在长辈们的影响下,从小就喜欢看戏。

2.梅兰芳心里很不是滋味。他下决心一定要学会唱戏。他用心思考,反复练习。一段唱,别人唱几遍就不练了,他总要坚持练二三十遍。经过刻苦练习,他终于练出了圆润甜美的嗓子。

3.梅兰芳小时候去拜师学艺,师傅说他的眼睛没有神,不是唱戏的料子。

4.但梅兰芳学艺的决心没有动摇。他常常紧盯空中飞翔的鸽子,或注视水中游动的鱼儿。日子一长,他的双眼渐渐灵活起来。人们都说,梅兰芳的眼睛会说话了。

5.经过勤学苦练,梅兰芳终于成了世界闻名的京剧大师。

【中心思想】

《梅兰芳学艺》讲述了梅兰芳小时候拜师学艺,可是师傅说他不是唱戏的料子,他下决心一定要学好唱戏,苦练眼神,终于成为了世界上著名的京剧大师。文章通过梅兰芳的事迹告诉我们:勤学苦练可以弥补先天的不足,所以我们应该在做每件事上勤于练习,坚韧不拔,有敢于面对失败的精神,最终才会取得成功。

【动动脑筋想一想】

为什么师傅说梅兰芳不是唱戏的料子

因为小时候的梅兰芳眼睛是没有神儿的。

日子一长,他的双眼渐渐灵活起来。人们都说,梅兰芳的眼睛会说话了。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梅兰芳学艺的决心没有动摇,他常常紧盯空中飞翔的鸽子,或注视水中游动的鱼儿,慢慢的练的眼睛越来越有神儿。

梅兰芳学艺


老师在上课时经常会遇到难解决的问题而耗费半节课的时间吧,有的老师会在很久之前就精心制作一份教学计划。这样我们可以在上课时根据不同的情况做出一定的调整,那你们知道有哪些优秀的小学教案吗?为了让您在使用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梅兰芳学艺”,仅供参考,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

在教学《梅兰芳学艺》这一课时,我先让学生读课题,然后让他们提问题。学生的问题有《梅兰芳学艺》?梅兰芳是什么人呢?是男的,还是女的?学什么艺呢?初读课文后,我让学生说一说你读明白了什么。生:梅兰芳是个京剧艺术家,是个男的。他小时候学艺时师傅说他不是学戏的料。但他还是对自己严格要求,自己想办法练习眼神。他练习的办法真有意思,常常紧盯着空中飞翔的鸽子,或者注视水底流动的鱼儿。后来,别人居然认为他的眼睛会说话。读到这时,我也向天空看一看,想象如果有一只鸽子飞过来,盯着它看,会是什么样子呢?我也想回到家看看鱼缸里的鱼,我的眼睛会怎么转呢?经过这样的练习,他竟然成了世界闻名的京剧大师。好厉害呀!

接着我让学生说一说自己不明白的问题。生:书上94页图上的右上角的头像一定是梅兰芳了,这是个很英俊的男子汉。可是95页上的京剧演员怎么是个女的,难道他是男扮女装了?他最后成了那么有名的京剧大师,除了书上说地训练方法,他还怎样勤学苦练的呢?他的师傅是谁呢?他成名后,师傅夸过他吗?

在学习第一段时,根据学生的问题,我适时地介绍了梅兰芳。帮助学生理解这一段的内容。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先生,出生于北京。4岁丧父,15岁丧母,幼年家境贫寒,生活很苦,靠作琴师的伯父微薄的资助而生活。因为没有机会上学,他从8岁起就进入戏班子拜师学艺,开始步入京剧界。在戏班时,梅兰芳从师吴菱仙老师。吴对学生要求十分严格,每段唱词都要求梅兰芳背诵二、三十遍。有时虽然已经十分困倦了,嘴里唱着唱词,眼睛的上眼皮与下眼皮都分不开了,当他被老师推醒后,他又重新打起精神来,继续演练。就这样,日复一日,月复一月,梅兰芳的京剧启蒙学习开始了。幼年时的梅兰芳,圆圆的小脸,水汪汪的一对眼睛炯炯有神,但稍微有点近视,迎风有点流泪,眼皮有些下垂,眼珠转动不太灵活。梅兰芳自幼性格腼腆,见生人不会说话。当时吴老师对他的评语是这样说的:言不出众,貌不惊人。祖师爷没给你这碗饭吃!

在学习第二段时,我让学生找出表现梅兰芳勤学苦练的句子。在理解句子时我设计了这几个步骤:1.从那些词可以看出梅兰芳勤学苦练?2.你有什么问题想提?3.让学生看移动的纸鹤。4.说说自己的感受。5.介绍:梅兰芳为了锻炼眼神,他养了几对鸽子,鸽子放飞后,他的眼睛就随着鸽子凌空飞翔的身影转动。他天天坚持锻炼,用了10多年的时间,眼睛渐渐变得灵活了。就是到了60岁时,观众仍然惊奇的发现,他的眼神还是那样好,那样顾盼有神。

95页上的京剧演员怎么是个女的,难道他是男扮女装了?针对这个问题,我让学生看了一些梅兰芳的剧照,边看边介绍:京剧大师梅兰芳在京剧舞台上表演了50多年,他刻苦钻研,勇于改革,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艺术形象(课件)这就是梅兰芳在表演《杨贵妃》、《霸王别姬》时的照片,他独特的男扮女装演唱风格和表演艺术,深深打动了观众的心,不光我们中国人民喜欢他的表演,连外国朋友也喜欢他呢!

另外还补充介绍了一些京剧的常识,观看了京剧片段。

最后交流了自己学习的收获。使学生懂得勤学苦练可以弥补先天的不足,教育他们从小苦练基本功。

小学语文二年级教案——梅兰芳简介


在每学期开学之前,老师们都要为自己之后的教学做准备。为了不消耗上课时间,就需要有一份完整的教学计划。上课自己轻松的同时,学生也更好的消化课堂内容。你们见过哪些优秀教师的小学教案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语文二年级教案——梅兰芳简介”,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一)生平

梅兰芳(1894-1961),本名澜,又名鹤鸣,小名裙子、群子,字畹华,一字浣华,别署缀玉轩主人,艺名兰芳,祖籍江苏泰州。清光绪二十年九月二十日(1894年10月22日)出生于北京李铁拐斜街的梨园世家。1961年8月8日病逝于北京,终年68岁。他是我国现代杰出的京剧表演艺术家,也是一位受人尊敬的社会活动家。他把毕生的精力都献给了祖国的艺术事业,为祖国戏曲艺术的发展和国际文化交流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成为享誉中外的文化名人。

(二)苦读的幼年时代

梨园世家:梅兰芳的祖父梅巧玲,是十九世纪著名的京剧演员,兼擅青衣花旦,被列为“同光十三绝”之一。父亲梅竹芬,也是一位多才多艺的京剧演员,可惜英年早逝。伯父梅雨田是一位出色的京剧器乐家,号称“六场通透”(即所有场面上的乐器都能拿起来伴奏),长期给谭鑫培伴奏。自幼受到的艺术熏陶,为梅兰芳在京剧艺术方面的开拓发展奠定了基础。

梅兰芳幼年的生活相当艰苦。他父母早逝,依靠伯父伴奏的收入来维持生活。8岁开始学艺,11岁登台演出。这期间他除了学青衣戏外,还学花旦戏、武功、昆曲等。同时还看戏,用心比较、琢磨前辈艺术家们的艺术精华。

除了演戏练功外,他的业余爱好十分广泛,特别喜欢养鸽子、养花和书法绘画,而这些爱好对他提高表演艺术起了很大作用。幼年的梅兰芳眼睛微微近视,有时还迎风流泪,眼珠余转也不灵活,因此每当黄昏时分,他让鸽子翱翔空中,让自己的眼睛随着鸽子转动,认真锻炼眼力。久而久之,双眼灵活自如,透亮传神。

他认为京剧的服装色彩、化装、脸谱、舞台装置都和美术的密切关系,最好自己能画。1913年至1914年两次赴沪演出,他与老画家吴昌硕结下了忘年之交,于是开始了绘画生活。先请王梦白教画。后向陈师曾、姚茫父学习画佛像,向齐白石、汤定之学习画草虫、松梅等。

梅兰芳对电影艺术的贡献也为人称道。早在1920年,就拍摄了无声舞台纪录片《春香闹学》和《天女散花》。

(三)博采众家,自建梅派

梅兰芳20岁时,已经是一位驰名京沪的京剧演员了。

1913年11月,梅兰芳第一次和王凤卿应邀去上海演出。上演了一二本《虹霓关》,开创了在同一剧目中一人演两个不同行当、不同扮相、不同演法的先例。“枪挑穆天王”轰动了大上海。

1914年秋冬,梅兰芳再次应邀赴上海演出,增加了《贵妃醉酒》等剧目,历时45天,场场爆满,盛况空前。曾以22万多张票,当选为“伶界大王”。

两次赴沪演出,是梅兰芳一生在戏剧方面发展的一个重要关键。他在艺坛上的地位明显得到巩固。

梅兰芳回到北京后,开始创作《一缕麻》等反对封建包办婚姻、揭露官场黑暗的时装新戏,对推动京剧艺术的革新和发展起了不小的作用。

不久,他又尝试排演了古装新戏,如《黛玉葬花》等,刻画了那些追求自由和幸福的妇女形象,创造出新的妇女装束和扮相,丰富了京剧舞台服装。这些取材于文学的古装新戏,为观众喜闻乐见。

1915年4月到1916年9月,梅兰芳编演了11出新戏,同时还整理和上演了许多传统戏,比如《宇宙锋》、《花木兰》、《考红》等。1921年,编写的《霸王别姬》,刻画了一个善良、有见识、富有感情而又坚贞不屈的的虞姬形象。此剧后来成为梅派保留剧目中比较优秀的一个。

他集京剧旦角艺术的大成,综合青衣、花旦、刀马旦的表演特点,创造出自己特有的表演形式和唱腔——梅派。后来被誉为京剧“四大名旦”之一。

(四)艺术使节

梅兰芳一生曾应邀出访10余次,他先后访问过日本、美国、苏联、英国、德国、意大利、埃及、印度、朝鲜等国。与许多艺术大师交流经验,并结下深厚的友谊。他是把京剧艺术介绍到国外的先驱者,为促进国际文化交流立下了不朽的功勋。

1919年4、5月间,梅兰芳应邀赴日演出,这是中国京剧演员第一次出现在外国舞台上,受到热烈欢迎,日本剧评家高度评价了他的艺术造诣。

1924年10月,他第二次率国赴日本演出,获得了更大的成功。还将《廉锦枫》和《虹霓关》中的“对枪”折成电影。从此声名远播世界许多国家。

同年,结识了印度大诗人泰戈尔,在北京开明戏院为其专演一场《洛神》。现在沿用下来的“川上之会”一场的布景,就是根据泰翁的意见设计的。

1926年10月,瑞典王储夫妇(后来的古斯塔六世)访华,要求观赏梅剧,梅兰芳在家中为他们演出了《琴挑》和《霸王别姬》中“舞剑”一场,从此双方结下深厚友谊。1957年夏,国际舞蹈协会授予梅兰芳一枚荣誉章,表彰他在艺术上的精深造诣。

1929年12月,梅兰芳率团24人,赴美国演出,历时半年之久。所到之处,均受到当地政府、各界人士,特别的文艺界的热烈欢迎和盛情接待。美国学术界也极为重视这次访问演出,南加利福尼亚大学和波摩拿学院授予他文学博士荣誉学位。一时间京剧艺术风靡了美国。美国电影界认为他的表演艺术对电影具有宝贵的参考价值,将他演的《刺虎》一拍摄成有声电影新闻片,这是第一部中国戏曲的有声电影。

1935年2月,苏联政府特派“北方号”专轮到上海迎接梅剧团访苏。在莫斯科和列宁格勒共演出8场,历时一个半月。在此期间,梅兰芳有幸结识了一批世界闻名的作家和戏剧家,如高尔基、小托尔斯泰、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等,还有正在苏联的英国作家肖伯纳、德国戏剧家布莱希特及皮斯卡特尔。

建国后,梅兰芳继续致力于保卫世界和平、促进文化交流的工作。

1952年12月,他出席了在维也纳如开的世界人民和平大会,回国途中,又经苏联莫斯科作短暂的访问和演出。

1952年春和1953年11月,两次率团赴朝鲜战场作慰问演出。

1956年,率中国京剧团到日本访问演出。

1957年,参加了中国劳动人民代表团赴苏联庆祝十月革命40周年。

(五)爱国志士

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日本军国主义在我国东北阴谋筹建傀儡满洲国,曾多次派人请梅兰芳前去演戏,以示“庆祝”,他每次都严辞拒绝了。

1932年,梅兰芳全家迁居上海。为鼓舞人民抵抗日本侵略的斗志,梅兰芳与叶恭绰等一起编演了《抗金兵》。他又把《易鞋记》改编为《生死恨》演出。

抗日战争爆发后,梅兰芳身居沦陷区,不为敌伪的威胁利诱所屈服,毅然蓄须明志,8年不曾登台演出。由于长期停演,梅家经济陷入困境,他只好把北京的住宅卖掉。后来又靠卖画甚至典质度日。这段时间,他曾作“达摩面壁图”,上面题了双关的跋语:“穴居面壁,不畏魍魉;壁破飞去,一苇横江。”

1938年,梅兰芳蜇居香港。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香港很快沦陷了。当时梅兰芳未及撤离。一天,日军侵港司令酒井派人强行将梅接去,当时梅兰芳蓄须已久,酒井惊讶地问他为何留须,他回答说:“我是唱旦角的,年岁大了,扮相、嗓子都不如以前,应该退出舞台了。”酒井无奈,终于没有提出什么要求。又有一次,在酒井举行的茶会上,许多新闻记者想把梅兰芳和酒井握手的镜头抢拍下来,用作宣传。梅都机智地避开了。以后,日军几次请梅兰芳唱一出京剧,他又以牙痛为由回绝了。

1942年秋,大汉奸褚民谊突然来访,提出请梅兰芳轮回演出,以庆祝所谓“大东亚圣战”一周年纪念。梅立芳立刻拒绝了。日伪见软的不行,就出面胁迫,勒令梅兰芳必须参加演出,否则军法从事。后来在朋友献计下,请医生打了一针预防伤寒病针,顿时使体温升高到40度以上,经日军军医检查确是“病重”,才算作罢。

1945年8月8日,抗占胜利的消息一传出,梅兰芳高兴得当天就剃掉了唇髭。没出两个月,他就在上海美琪大戏院重登舞台了。那时,他已经52岁了。

小学语文二年级教案——梅兰芳蓄胡明志


我国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梅兰芳,在抗日战争期间,留居港沪,为了坚持民族气节,不顾敌伪威胁,蓄须明志,坚拒演出。

他的胡子是怎么留起来的呢?

那是1941年冬的事。那时梅兰芳住在香港。12月8日清晨,他忽然听见猛烈的高射炮声,后来知道是日军向香港展开全面进攻了。他对一个朋友说:“糟啦!早走一步好了。香港是个孤岛,我瞧是守不住,早晚要被日本人占领。我一向离着他们远远的,这回可难免要碰上了。”

日军围攻香港十八天,每天炮声隆隆,飞机“光顾”。梅兰芳躲在一栋楼房的地下室里,算是临时的防空洞。

在这种紧张的气氛中,梅兰芳总是默不作声。但是,胡子是照样要天天刮的,因为他是旦角演员,养成了这个习惯。

有一天,他突然不剃胡须了,而且好几天都没去刮它。他的朋友奇怪地问:“莫非你有留须之意?”

这时,梅兰芳严肃地指着上唇回答说:“别瞧这一小撮胡子,不久的将来,可能会有用处。日本人假定蛮不讲理,硬要我出来唱戏,那坐牢,杀头,也只好由他。他们还懂得一点礼貌,这块挡箭牌,就多少能起点作用。”

自此,梅兰芳就留起胡子来了。

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狐狸和乌鸦》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一个优质课堂,就是老师在讲学生在答,讲的知识都能被学生吸收。为了不消耗上课时间,就需要有一份完整的教学计划。这样我们可以在上课时根据不同的情况做出一定的调整,那么教案怎样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狐狸和乌鸦》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一”,欢迎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助益。

一、复习词语。

二、听录音,学习第二自然段。

1、出示乌鸦站在树上的插图,听课文录音。

2、听了故事以后,你觉得图中还缺什么?(缺一片肉)

3、乌鸦得到肉后,心里怎样?(高兴)

4、用高兴的语气读读第二小节。(朗读指导)

三、学习第三自然段。

1、正当乌鸦高兴的时候,狐狸也出来了,同学们读读第三小节,圈出表示狐狸动作的词。

2、根据狐狸的动作给狐狸摆位置。

3、教师在狐狸嘴边画一两滴“口水”,问:这样是直流口水吗?(学生:应把口水画得多一些)

4、把狐狸馋的样子读出来。

四、学习4—7小节。

1、这时狐狸想出了什么办法?

2、读课文,想想狐狸对乌鸦说了几句话?读狐狸的话。

3、学习第一次对话。

(1)出示狐狸和乌鸦的话。

(2)假如你是狐狸,你是怎样说的?

(3)狐狸说这句话时表情是怎样的?(朗读指导)

(4)这么亲切,乌鸦为什么不作声?

狐狸又想出了一句话,我们来看看狐狸怎么说。乌鸦怎么做?

4、学习第二次对话。

(1)出示狐狸的话和乌鸦表现的句子。

(2)读狐狸的话。(朗读指导,读出亲切)

(3)师:前一次,狐狸是问候乌鸦,这一次是问候乌鸦的孩子,前一次乌鸦不作声,这次为什么是看了一眼?

(4)狐狸两次问候行不通,这时狐狸心里是怎样想?

5、学习第三次对话。

(1)出示狐狸的话。

(2)哪个地方,你觉得乌鸦听了很舒服?

(3)这句话该怎样读呢,同学们先练一练。

(4)指名朗读,指导。

6、学生分别当狐狸和乌鸦分角色朗读。

7、谁来当大法官,说说狐狸的话是不是真的?

五、想象说话。

1、这时乌鸦心里是怎么想的?

2、听录音(乌鸦心里说的话)。

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美丽的丹顶鹤》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老师讲课学生爱听,还愿意自学的情况下,往往少不了一份教案。即使每天晚上一两点都要坚持制定出一份最详细的教学计划。这样可以让同学们很容易的听懂所讲的内容,你们知道那些比较有创意的教学方案吗?为了让您在使用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美丽的丹顶鹤》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一”,供您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教学目标:

1、通过对课文的朗读和分析,使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丹顶鹤美在哪里,并初步树立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

2、拓展学生的发散形思维,引导学生练习说话。

3、有感情朗读课文,进而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教会学生通过感情朗读而体会课文内容的方法。

教学难点:

课文第3小节丹顶鹤体形美、姿态美的理解。

教学准备:

1、挂图,2、投影片,3、彩笔。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20课,齐读,谁再来读一遍?

你为什么要这么读?

我们照样子再齐读一遍。

2、真好,引被第1小节。

二、新授,精讲第2小节。

1、同学们,课前老师发给你们的丹顶鹤,你觉得它美丽吗?为什么?(板书:颜色)

2、课文第2小结向我们介绍了它的颜色,自己读一读。

哪位小朋友能告诉老师,丹顶鹤有哪些颜色?

你们能将手中的丹顶鹤变得漂亮吗?动手涂一涂。

3、哪位同学将你的作品向大家展示一下?哦,你为什么要涂这些颜色?能用书中的句子说一说吗?

4、现在,看看手中的丹顶鹤,你觉得它怎么样?(板书:美)

是啊,你能将这一小节美美的读给大家听吗?自己练一练。

指名读,齐读。

5、现在,老师这儿有两个句子,请小朋友们来比一比:

丹顶鹤头顶是红的。

丹顶鹤的头顶就像嵌着一颗红宝石,鲜红鲜红的。

指名读

这句话有什么不同?哪一句话?为什么?

6、哦,老师明白了,你会读好它吗?

指名读,照样子读。

7、怪不得人们都叫它丹顶鹤。

8、现在,你一定对丹顶鹤漂亮的样子记得牢牢的了,谁能看着图背给大家听。

我们一起来背一背,不会的小朋友可以偷偷地看书。

三、精讲第3小节

1、丹顶鹤不光颜色漂亮,引人注目,还有许多逗人喜爱的地方呢?书上的第3小节为我们做了介绍,自己读一读,找一找,再在你的学习小组里说一说,还有哪些美丽的地方?

2、学生分四人小组边读边想边体会。

3、交流。

(1)长(板书:形体美)

你能把它的美读出来吗?指名读,男生读。

(2)第3句话

(幻灯出示)你觉得它美在哪儿呢?(板书:姿态美)

谁能把这么美的一句话读给大家听听,小组读。

(3)传说

你真聪明,还知道“仙鹤”这个名字的由来,把这句话再读给大家听一听。

4、质疑

5、多么美丽的丹顶鹤,你能在脑子里记住它吗?老师提示一下,可以借助动作。

6、学生练习,指名背。

7、齐背。

四、精讲第4小节

1、这些丹顶鹤真漂亮,有美丽的颜色,美丽的体形,还有美丽的姿态,难怪大家都喜欢它们,它们从遥远的北方来到了黄河之滨,开始了新的生活,瞧,它们多快乐。(幻灯)

练说:用上“有的……有的……有的……还有的……”句式

大家看着图,用上,自己练一练,指名说。

2、书上有一个词语写出了丹顶鹤幸福安宁的生活,自己读一读第4小节,找一找。

(板书:无忧无虑)

3、它们生活得很幸福,书上也写得很美,老师相信你们能读得更美,谁来试一试,女生读。

4、下面我们来比一比,看谁已经记住这一小节了呢?练一练。

5、指名背。

五、背诵课文。

小朋友们能把这篇课文连起来背一背吗?不会背的小朋友可以看书。

六、课外延伸

同学们,你们知道丹顶鹤为什么能无忧无虑的生活吗?是啊,你们还知道有关丹顶鹤的什么知识吗?

如今,世界上像丹顶鹤一样的野生珍稀动物越来越少了,我们从小就应该保护它们,和它们做朋友。老师想给大家布置一项作业,小朋友们回去后将丹顶鹤的美丽和它的知识讲给你的爸爸妈妈和周围的朋友听,让我们一齐来做动物们的朋友,好吗?

七、练习写字

1、大家的课文学得真不错,老师还想检查一下你们的字写得怎么样,我带来了两个字,它们都是什么结构?有什么不同吗?

2、教师示范。

3、学生描红,练习。

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大禹治水》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老师讲课学生爱听,还愿意自学的情况下,往往少不了一份教案。即使每天晚上一两点都要坚持制定出一份最详细的教学计划。才能有计划、有步骤、有质量的完成教学任务,你们有没有写过一份完整的教学计划?小编收集整理了一些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大禹治水》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一,仅供参考,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

一、课文分析:

本课共有4个自然段。第一段写明了故事发生的背景,教学时要求学生抓住“经常、凶猛”两个词来理解当时洪水的危害。教师可通过录像让学生理解。

第二段写大禹带领老百姓治水,教学时以“一心治水”这段的重点词进行教学。从“凿山开渠”中了解大禹治水的方法,从“日夜不停、常常、顾不上吃饭和睡觉、一年又一年、每天”认识到大禹的“一心治水”。

第三段是写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一心治水。体会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原因。教学方法:找出时间、家里发生什么事,大禹怎么做为什么大禹要这样做

第四段写洪水被制服,人们过上了安定的生活。重点词“辛勤、终于、制服、安定”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学习第二至四自然段,找出句子中的重点词语,并以此来理解句子意思。

2、能找出课文中按时间顺序写的,并能把表示时间先后的词语找出来。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能说出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的经过。

教学重点:能找出句子中的重点词语,并以此来理解句子意思。

教学难点:复述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

教具:录像机一台、《大禹治水》录像片、幻灯片、幻灯机一台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小朋友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大禹治水》第一自然段,请大家看录像,这就课文第一段所描写的情景,老师相信大家一定有很多感受,那就请大家用读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感情。(指名领读,齐读)

说说看读完了这个你知道了什么?你还想知道什么?

(我知道了大禹在怎样一种情况下决定去治理洪水,那么大禹是怎样治理洪水的呢?)

二、新授

(一)、学习第二自然段

1、自由大声读第二自然段。说说大禹是怎样治理洪水的?你从哪些地方看出来?

2、随机板书:“一心治水:日夜不停、常常、顾不上吃饭和睡觉、一年又一年、每天”

3、比较句子:大禹带领老百姓凿山开渠,忙的顾不上吃饭和睡觉。

大禹带领老百姓日夜不停地凿山开渠,常常忙得顾不上吃饭和睡觉。

总结学法:学习句子时要抓住重点词语进行学习。

(二)、学习第三自然段

通过第二自然段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大禹在一心治水,我们还能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大禹是一心治水的?接下来请看第三自然段。

1、自由大声读第三段,边读边用笔划出表示时间先后的词语。

2、填表

时间 家里什么事 大禹是怎样做的

有一天妻子刚生下孩子怕耽误治水,没有进去探望,匆匆走了

几年后儿子挥着小手要爸爸深情地望了他们母子一眼,又赶紧赶路

又过了几年儿子已十多岁了让儿子告诉妈妈,等治好洪水一定回家。脚不停步地向前奔去

3、说说大禹为什么会三过家门而不入?

4、根据表格复述大禹三过家门不入经过

(三)学习第四自然段

我们通过课文的三段学习,你来说说看你知道了大禹是怎样的一个人。

我们来看看大禹治水的结果。请大家齐读最后一段。

比较:经过辛勤劳动,洪水被制服了。

经过13年的辛勤劳动,洪水终于被制服了。

三、拓展

在我们国家的历史上,像大禹这样的故事有很多很多,像愚公移山,精卫填海,这些都是我们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这里老师向大家推荐去学习“愚公移山”。下节语文课进行交流。

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小动物过冬》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每一位任课老师,为了能够给学生给一个最简单易懂的教学思路。所以老师在写教案时要不断修改才能产出一份最优质的教案。这样可以让同学们很容易的听懂所讲的内容,那你们知道有哪些优秀的小学教案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小动物过冬》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一”,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教学目的: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分角色朗读课文。

2、能用“商量”说一句话。

3、通过学习能知道小动物过冬的有关知识,体会小动物之间的相互关心。

教学重点:

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分角色表演。

教学难点:

知道小动物的过冬方式不一样,并能加上动作把小动物过冬的方式表演出来。

教学准备:

头饰、小黑板、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小动物过冬》这篇课文,认识了哪三个小动物?(指名答并在黑板上贴图片)

师引读:青蛙、小燕子和小蜜蜂是好朋友。他们常常在一起唱歌跳舞,日子过得很快乐。想和他们做好朋友吗?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在唱什么歌吧!

2 (点击出示背景图加生字卡。)

齐读生字,开火车读并组词。

二、精读

(一)教学第二自然段

1、师过渡:你们真是小动物们的好朋友,可是转眼间,秋天到了(点击出示第二自然段文字加背景图)秋风刮起来了,天气渐渐凉了。一天,三个好朋友又聚在了一起,看看他们在干什么呀?

2、指名读第二自然段。

3、出示“商量”,读。小动物在商量什么?

4、师:前两天我们几个老师还在一起商量校运动会的仪仗队该用什么形式呢!

还有,过两天我女儿就要生日了,我和她爸爸也在商量今年该给她买什么生日礼物。

5、小朋友,你有没有和谁商量过什么事?指名说。

(二)教学第3-7自然段

1、师过渡:你们作为小动物的好朋友,想不想和他们一块商量商量?自己读读3-7自然段,等会儿说说你们知道了什么?

2、指名交流,他们过冬的方式一样吗?

3、师:那他们到底是怎样过冬的呢?先来看看小燕子的过冬方式吧!

1)(点击出示第三自然段和背景图)谁来读一读这一自然段?

指名读。燕子的话你听懂了吗?

自己再读读,找一找文中哪些词句告诉我们小燕子是怎样过冬的。

2) 谁来说一说燕子是怎样过冬的?指名答。

3) 指导。小燕子为什么要(点击)“飞到南方去“?(点击“暖和”“很多虫子”)

4)出示:“暖和”,一起把这个词读一读。你是怎样理解这个词的?

5)是啊!冬天南方比较温暖,虫子也比较多,所以小燕子就飞到南方去了,谁愿意来当当小燕子向大家介绍一下的?(飞上来)指名读。

还有谁也想当小燕子的,就让我们一起读读吧。

6)师总结:小朋友,刚才我们读了读课文,找了找文中的词语,最后又有感情朗读了课文,学懂了小燕子是怎样过冬的?

想不想看看青蛙和小蜜蜂是怎样过冬的?

4、先来找一找课文哪一个自然段讲了小青蛙是怎样过冬的,写小燕子的在哪一自然段?

1)下面,就请四人小组在这两个自然段中任选一种小动物的过冬方式,读一读句子,找一找有关词语,最后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教师巡视,并发放头饰。)

2)小青蛙是怎么过冬的呢?哪一小组来交流一下?

谁先读一读句子?(点击出示第5自然段)你们组找到了哪些词?(根据学生回答点击重点词:“吃得饱饱的”,“睡上一大觉”)青蛙吃得饱饱的会是什么样的,谁能学学它的样子读一读句子?

是啊,青蛙吃饱了就钻进泥土里舒舒服服地睡上一大觉,这一觉呀一直睡到了什么时候?(理解“来年春天”)还有哪一组也是学习小青蛙的,那就一起来读读句子,让你们的好朋友们一下子就知道你的过冬方式?

(师走到戴小燕子头饰的学生身边)问:小燕子,你想不想知道你的好朋友青蛙是怎样过冬的?那就请你来问问青蛙吧?(点击出示第四自然段)

你是怎么称呼小青蛙的?(你真有礼貌!)哪只青蛙愿意回答它的?指名分角色读。

还有谁想当燕子的,谁当青蛙?请到台上来表演。(学燕子和青蛙的样子)

男女生合作读。

师:知道青蛙是用什么方式过冬了吗?老师也想当当小燕子(戴头饰),你们一起当当青蛙回答我好吗?(师生合作读)

3 )师过渡:冬天到了,我还有一个朋友小蜜蜂在哪里呀?(边说边找,:噢,在这儿呢!还有的在哪儿呀?学习蜜蜂的小组让他们戴上头饰。)

师问:(点击出示第五自然段)“蜜蜂妹妹,冬天地上都是冰雪,没有鲜花,你怎么生活呢?”

(点击出示第六自然段,指名读2-3 )。我懂了,你们听出来了吗,蜜蜂是怎样过冬的?(根据学生回答,点击重点词:“采了很多蜜”,“藏在蜂巢里”,“一个冬天”)我们一起把句子读读。

师小结:蜜蜂真勤劳,它早早地把蜂蜜采好,藏到蜂巢里,这样就能过个安稳的冬天了。

哪只小燕子也想问问蜜蜂的?说话可要有礼貌呀!谁来回答?分角色朗读。

4)三个好朋友过一段时间就要分开了,多么舍不得呀,于是他们商量好之后,有了一个约定,这是什么约定呢?(点击出示第七自然段)我们一起读一读。

三、分角色朗读全文。

1、师:这三个小动物多要好啊,有朋友的日子真不错!下面让我们找一个自己喜欢的动物好好读读,等会儿我们一起来表演一下。

2、指名分角色表演。用“我是(),冬天快要到了,我()”来说一段话。

五、总结

1、今天,我们学习了三种小动物的过冬方式。小燕子是(贴板书:飞到南方去)过冬,到第二年春天再飞回来,这种过冬方式叫(贴板书“迁徙”读)

你还知道哪些动物也用这种方式过冬的?小青蛙的过冬是吃得饱饱的,(贴板书钻到泥土里),美美地睡上一觉,这种过冬方式叫“冬眠”(贴板书),看看下面的图片,你知道谁要冬眠吗?(点击出示图片)那小松鼠和小蚂蚁又是怎样过冬的?对了,它们和小蜜蜂一样,非常勤劳,早早地把粮食准备好,(贴板书:备粮、藏在自己的家里),这样就能过一个舒舒服服的冬天了。

2、你们还知道其他小动物是怎样过冬的吗?指名交流。

3、是啊!动物过冬的方法还有很多,小朋友只要多去收集,多做有心人,一定会掌握更多的知识。

小学语文二年级教学实录——《月光启蒙》第二课时教学实录之一


教材简析:

本文是一篇内蕴丰富的散文。作者回忆了自己童年时,在夏夜月光的伴随下,母亲唱民谣童谣和讲神话故事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母亲启蒙教育的感激、怀念之情。

教学目标:

1、精读课文,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作者童年夏夜的美妙,感悟作者从母亲那里受到的启蒙教育,体会作者对母亲深深怀念之情。

2、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实录:

师:先请大家来欣赏一首曲子,名字叫《母亲我为你骄傲》,播放曲子。

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诗人孙友田的--《月光启蒙》。

师:先来看这样一个画面。给你的感觉怎样?想说点什么?

生:这个画面让我想到了自己的母亲和我在一起的时候,感觉很温馨。

生:母亲十分亲切。

生:我感觉十分美妙。

师:是呀,这是一个温馨的画面:月色下,作者依偎在母亲怀里听着动听的歌谣。那是甜蜜的时刻。无论是母亲还是孩子。所以,在作者的印象里——“童年的夏夜永远是美妙的。”

生读“童年的夏夜是美妙的。”

师:童年的夏夜是怎样的?

生:童年的夏夜是美妙的。

师:为什么?看书1-3节,请你从书上找找句子来回答。

学生看书

生:这是孩子眼里最美的时辰。

师:这是孩子眼里最美的时辰,最美的时辰啊。是什么时候?

生:暑热散去了,星星出齐了,月亮升起来了,柔和的月色立即洒满了我们的篱笆小院。

指名学生读。

师:你想告诉大家什么很美?

生:星星全都出来了,皎洁的月亮也出来了。

师:把你的话也说得美些。

学生再说。

再指名读“暑热散去了……最美的时辰。”

师:你想告诉大家什么很美?

生:我想告诉大家月色洒满我们的篱笆小院很美。

师:我们一起来告诉大家这是孩子眼里最美的时候,读——“暑热散去了……”

师:除了这个,还有什么也让作者感到童年的夏夜永远是美妙的?

生:母亲忙完了一天的活计,洗完澡,换了一件白布褂子,在院中的干草堆旁搂着我,唱起动听的歌谣。

师:你感受到了什么?

生:母亲忙了一天了,这时终于可以歇一歇了。

生:母亲搂着我给我唱歌谣,她很爱我。

师:是呀,一个“搂”字传达了母亲对孩子的爱意。作为孩子的我,一天在太阳下晒,在泥地里滚,这时候也可以静下心来,享受月光,享受月光下母亲深情地吟唱。谁来读读第四小节?

指名一个学生读。

师:老师这里有两个短语,一起来读一读。

示:三月的和风小溪的流水

师:三月的和风吹来时感觉怎么样?

生:很舒服。

生:柔柔的。

师:是什么像三月的和风。

生:母亲甜甜的嗓音。

师:小溪的流水又是怎样的?

生:小溪的水流动很缓慢。

师:是什么像小溪的流水?

生:母亲的嗓音。

示:轻轻的,像三月的和风,像小溪的流水。齐读。

师:用个词语来说说这种感觉?

生:轻柔。

生:轻缓。

师:那就让我们轻轻的,柔柔的,缓缓的读读母亲唱的歌谣。

齐读两首歌谣。

师:这两首歌谣都与月亮有关,它还与什么有关?再请一位同学来读读第一首。

指名一个学生读。提醒读得轻柔一些。

生:还与洗衣裳有关。

师:什么时候洗衣裳。

生:月亮出来了。

师:可见——

生:母亲很勤劳。

师:还有一首。

指名读另一首。

生:与美好的生活有关。

师:是啊,这是母亲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母亲用甜甜的嗓音为我深情的吟唱,这时候,引读——

示:小院立即飘满了她那芳香的音韵。

师:你是怎么理解这句话的?

生:老师,我能问个问题吗?母亲的声音怎么会是芳香的?

生:母亲的甜甜的嗓音仿佛是香的。

生:可能他们的篱笆小院里种了桂花树什么的,散发出来的香味。

师:你可真是会幻想。

生:母亲的声音很动听,感觉是芳香的。

师:母亲的嗓音甜润、深情,仿佛芳香四溢,让作者的内心也充满了芳香,有了一种美好的情感。如果你就是篱笆小院那个被妈妈搂在怀里的孩子,听着母亲用甜甜的嗓音为深情吟唱的歌谣,你会想些什么?

生:我会觉得幸福极了。

生:真希望能一直停留在这一刻啊!

师:所以作者觉得这样的日子虽然清苦,但精神生活是丰富的。

示:“黄河留给家乡的故道不长五谷,却长歌谣。”读

师:这句话里有两个相同的字,是什么?

生:“长”

师:第一个“长”指什么?

生:生长。

师:第二个呢?

生:流传。

师:故乡流传下来的歌谣是故乡给予生长在这块土地上人们的恩赐,在这个美好的月夜,通过母亲的口又传给了我。

引读—“母亲用歌谣把故乡的爱,伴着月光给了我,让一颗混沌的童心豁然开朗”。

师:原本糊涂的心明朗起来了。母亲唱累了,就给我讲起了故事。请你们自己读读课文的6-9节。找出描写母亲形象的一句话。

根据回答示:此时明月以至中天,母亲沉浸在如水的月色里,像一尊玉石雕像。师:这句话讲母亲怎么样?

生:母亲很美,像玉石雕像。

生:母亲身穿白褂子像玉石雕像。

师:母亲沉浸在月色里,陶醉了,而我也陶醉在母亲美丽的形象中,陶醉在母亲讲的故事里。母亲又为我唱起了幽默风趣的童谣,把我的思绪从天上那个童话世界引到人间。

学生读——童谣。

师:下面请大家自己读读10—13小节,再看看母亲是怎样启蒙我的?根据回答,板书:猜谜语。

师:看第一句。"民谣童谣唱过了,我还不想睡,就缠着她给我说谜语。"可以看出什么?

生:母亲唱的童谣很好听。

生:我想让母亲再给我猜谜语。

生:我想和母亲多待一会。

师:麻屋子,红帐子,里边睡个白胖子。是什么呀?

生:花生。

师:可我那时硬是解不开,是母亲,再一次使我那颗混沌的心豁然开朗。

师:母亲的歌谣、故事、童谣、谜语使我童年的夏夜变得分外"美妙",使我的心明朗起来。所以,"母亲不识字,却是我的启蒙老师。"

引读——示:"是母亲用……飞向诗歌的王国。"

师:三句话中,你能看出我想对母亲说什么?

生:母亲,我要感谢您。

生;母亲给了我很多,我十分感激母亲。

生:母亲,我爱您。

师:下面我想给大家介绍一篇文章。题目叫《月光母亲》,是这篇文章的原文。读完后我还想听听大家的感觉。但因为幻灯片上打不下,所以老师只带来了最经典的两个段落。自由读一读。

示:

月光母亲

母亲患了老年痴呆症,失去了记忆。我赶回老家去看她时,她安详地坐在藤椅里,依然那么和蔼、慈祥,但却不知我从哪里来,不知我来干什么,甚至不知我是谁。不再谈她的往事,不再谈我的童年,只是对着我笑,笑得我泪流满面。

微风吹乱了母亲的满头白发,如同故乡的天空飘满愁絮……

师:现在的母亲怎么样了?

生:母亲患了老年痴呆症。

……

师:作者面对现在这样的母亲,心里会是怎样的呀,请你再读读最后一段,看看你还能发现什么?

生:我十分感激母亲。

生:母亲是您让我展开了想象的翅膀,飞向诗歌的王国。

生:母亲是您用智慧启迪了我的想象,感谢您。

师:带着这份感激再来读最后一段。

学生读。

师:现在让我们回到课题,想想为什么用"月光启蒙"作为课题?

生:是母亲在月光下对“我”的启蒙教育

师:这种启蒙教育影响了“我”的一生,所以,我对母亲有着深深的感激、怀念之情。

师:现在让我们再次随同作者走入记忆的长河,再在母亲的爱中回味一番,陶醉一番。怀着对母亲的感激读课题。

生读。

师:怀着对母亲的感激深情的读课题。

生读。

师:其实世界上的母亲都是一样的,我们每个人的成长都浸透着母亲无数的心血与汗水,蕴涵着母亲无尽的牵挂和关爱,你的母亲在你成长的历程中给过你什么帮助?你想对她说些什么?请你写一写,母亲,我想对你说:

生:母亲,我想对您说。

师:对呀,再加上一颗心,表示对母亲的尊敬。(教师在“你“的下面加上“心”)

学生写。

交流

师:母亲的恩情是我们所无法忘却的,在原文的结尾作者这样说:"母亲失去了记忆,而我心中却永远珍藏着那一轮明月……,"让我们感谢母亲的养育之恩,感谢她为我们所做的一切!

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黄山奇石》第二课时


为了使每堂课能够顺利的进展,为了不消耗上课时间,就需要有一份完整的教学计划。这样可以让同学们很容易的听懂所讲的内容,那你有没有为了一个问题而去做过一份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黄山奇石》第二课时”,欢迎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收藏。

一、 回忆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黄山奇石》,并且学习了生字新词和课文的第一自然段.你们还记得吗?闻名中外的黄山风景区在什么地方呀?那里景色如何?

(引导联系第一段回答,板书:神奇、有趣)

二、激趣导入

这节课,老师来当导游,带大家去欣赏黄山那有趣的奇石,感受大自然的神奇,领略祖国山河的壮丽。好吗?

三、学习课文

(一) 整体感知

首先,请听老师范读课文的第二、三、四、五自然段,同学们边听边看课文的相关画面,同时留心观察:课文中介绍了哪几处奇石?

(学生回答,相机板书:)

(二) 分层学习

1、学习第二段

(1)课文中哪个自然段介绍了仙桃石?翻开书找一找。(出示图片)

(2)谁来读一读第二自然段?其他同学思考:仙桃石是什么样子?你从哪儿看出来?(看着图说一说)

(3)仙桃石这么大,又在这么高的地方,它是怎么来的呢?加上想像说一说。

(4)指导朗读

说的真神奇、真有趣,更有趣的是仙桃正好稳稳当当的放在了石盘里,像招待客人一样。其实这是谁的功劳呀?对,是大自然创造出来的,让我们读出仙桃石的有趣,和对大自然的赞美吧!

2、学习第三段

(1)同学们,刚才老师引导大家抓住仙桃石的样子,加上丰富的想想体会了它的神奇、有趣,那么,课文中是怎么介绍“猴子观海”的呢?(出示图片,指名朗读。)

(2)你从哪儿体会出“猴子观海”的神奇、有趣?请你们小组四人先一块儿读一读,然后互相说一说。(指名回答,从样子、位置来引导。)

①、哪句话写出了猴子的样子?看看图,再从课文中找一找。(出示句子)

②、哪几个词写出了猴子的动作?(变红)请你坐在凳子上学一学。有趣吗?

③、更有趣的是,猴子竟然在干什么?(看云海)

(欣赏云海:云上下翻滚,十分壮观,能看到这么美的云海,是因为黄山太高了。)

④、课文中哪个词也讲了黄山高呢?(陡峭)(出示图片)

(3)指导朗读

同学们,多么有趣的位置,多么有趣的猴子,你能读出“猴子观海”的神奇、有趣吗?

3、学习第四段、第五段

刚才,同学们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从猴子的样子和它所在的位置感受了“猴子观海”的神奇、有趣。接下来,老师请你们从“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这两处奇石中选一出你喜欢的,自己读一读,然后看看图从它的位置、样子加上想象说一说它的神奇、有趣。(出示自学指导。指名回答,抓住一出体会到位,多请人补充。)

(1)“仙人指路”

①、仙人在什么地方?(学一学动作)

②、仙人是什么样子?

③、仙人好像在告诉人们什么?

④、指导朗读

(2)“金鸡叫天都”

①、金鸡在什么地方?

②、它是什么样子?

③、金鸡在叫什么呢?

④、指导朗读。

(3)齐读第四、五自然段。

4、指导背诵

同学们,神奇的大自然创造了人间奇迹,创造了黄山那一处处奇石,请选一处你喜欢的,看看图,读读课文,试着背一背,练好了像小导游一样介绍给你的同桌,好吗?

谁来背一背?

谁愿意来当小导游介绍黄山的奇石?(放音乐和画面)

5、学习第六段

同学们,黄山的奇石何止这四种啊,还有很多很多。课文中只提到名字的奇石有哪些?(出示第六段)

(1)自由朗读,找一找。

(2)请你选一处,模仿着课文的写法,想一想:他在什么地方?是什么样子?加上丰富的想象说一说。(练习,指名说)

(3)黄山还有许多没有名字的奇石呢,请你们仔细观察,展开想象起个名字,好吗?

(依次出示:仙人下棋、天鹅孵蛋、骆驼峰)

(4)指导朗读。

你们大胆、丰富而又合理的想象使黄山奇石有趣极了,下面,咱们来共同体会它的多、奇、趣吧!(齐读)

四、总结谈话

五、板书设计

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黄山奇石》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二


老师讲课学生爱听,还愿意自学的情况下,往往少不了一份教案。因此,老师会想尽一切方法编写一份学生易接受的教案。上课自己轻松的同时,学生也更好的消化课堂内容。你们有没有写过一份完整的教学计划?小编收集整理了一些“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黄山奇石》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二”,仅供参考,欢迎大家来阅读。

一、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初读了《黄山奇石》这篇课文,学习了课文的第一自然段,知道了黄山是……

[影]

旁白:同学们,这里就是黄山风景区,被称为天下第一山而闻名中外,自古就有“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的美誉,可见黄山之神奇魅力,那里风光秀丽,山峰险峻,怪石林山。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一起欣赏黄山怪石的奇趣。

板题:黄山奇石

二、默读课文2—5段

1.人有名字,黄山的石头也有名字,请大家默读课文P131,2—5段,看看课文介绍几块石头?叫什么名字?

板书:仙桃石 猴子观望 仙人指路 金鸡叫天都

2.多有趣的名字(出示图),你们看这是什么石?

3.你喜欢哪块石头?请读一读(自由读—指名读)

三、讲读课文

1.边看图边读课文,说说你喜欢哪块石头?为什么喜欢?你觉得它有什么神奇的地方?(同位交换意见)

2.指导学习“猴子观海”一段。过渡:很多同学都喜欢“猴……”这块石头,现在让我们先欣赏这块神奇有趣的石头吧。

①示图,指名读。边听边思考:你认为这块石头奇在哪?课文中哪些词语用得好?哪些句子写得好?

②理解:陡峭翻滚 板书:抱蹲望

③演示:朗读背诵小结:在陡峭的山峰上有一块外形像猴子的石头,活灵活现,栩栩如生。这是多么神奇而有趣。

3.下面我们继续欣赏其它三块石头,汇报。

仙桃石:把一块大石头比作大桃子、很形象逼实,一个“飞”一个“落”就把仙桃写活了,说不定还是孙悟空偷吃仙桃时掉下来的一个桃子呢!板书:飞落

仙人指路:

①(动作演示)怎样指?

②板书词语:站伸指

③用形象的比喻描写了“仙人指路”的动作,神态非常生动、有情趣。

金鸡叫天都:

①你觉得哪些词、句写得好。

②这只雄鸡是怎样叫的?(动作演示)板书:伸着 对着 啼叫

③这几个词形象地写出雄鸡啼叫的情景,使人如临其境、如闻其声,真是奇妙极了。

4.小结:刚才我们欣赏了四块奇石,你觉得它们奇在什么地方?(形状奇怪有趣,能引起别人的想像)

过渡:在黄山像这样有趣的石头多得数不清,课文还向我们介绍了哪些呢?

5.齐读最后一段

四、拓展思路,练习说话

1.出示:天狗望月 狮子抢球 仙女弹琴

你能根据这些名字展开想象,用几句话说说这些怪石的样子吗?(自选自说,指名说)

2.在黄山,奇形怪状的石头还有很多,你能给它们起个名字吗?(出示图片)

五、总结:在大自然中,像黄山这样风景秀丽的地方还有很多,有机会,我们去游览吧。

六、作业:

必做题:朗读课文,再从课文中选两段背下来。

选做题

1.抄写课文中的好词好句。

2.向别人介绍黄山的奇石。

3.根据黄山奇石的形状,给它起个名字,再用几句话写下来。

4.找有关黄山的图片资料。

《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梅兰芳学艺》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一》一文就此结束,希望能帮助您在小学教学中起到作用,如还需更多,请关注我们的“二年级小学语文教案”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