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高中教案 > 导航 > 3.1.3 区域发展阶段与人类活动 教案

人类的老师教案

发表时间:2021-12-19

3.1.3 区域发展阶段与人类活动 教案。

一名优秀的教师就要对每一课堂负责,教师要准备好教案,这是教师工作中的一部分。教案可以让学生们能够更好的找到学习的乐趣,帮助授课经验少的教师教学。你知道怎么写具体的教案内容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3.1.3 区域发展阶段与人类活动 教案”,希望能为您提供更多的参考。

第一单元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第三节 区域发展阶段与人类活动

[课标导航]

以某区域为例,比较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影响。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初步了解区域发展的四个基本阶段

过程与方法:初步学会以某区域为例,比较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影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热爱大自然,保护地理环境的热情

2、提高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养成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

区域发展4个阶段的识记和理解,尤其是再生阶段

教学难点:

再生阶段的理解和运用

课时安排:1课时

[导入新课]

区域在发展过程中,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相互作用。区域的发展往往以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为基础,随着资源开发的规模不断扩大,区域经济得 到发展,人地关系也由简单到复杂,从协调走向紧张。资源枯竭、用地紧张、环境污染等问题接踵而来,影响到区域的进一步发展。

问题:在区域资源、环境利用上有哪些 阶段?在区域发展的不同阶段,环境与人类活动面临怎样的问题?区域发展有规律可循吗?

……

附件下载

精选阅读

《区域发展阶段与人类活动》导学设计


《区域发展阶段与人类活动》导学设计

通过实例,说明区域发展受资源、环境、产业结构、社会经济文化等要素的影响。
通过实例分析,认识区域发展的自身规律,并能说出区域发展的各个阶段。
通过对“匹兹堡的发展过程”案例分析,比较在不同发展阶段中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影响。
能独立查阅材料,分析一个区域的发展阶段,并说明各个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学习过程记载
课前预习
文本框:区域发展阶段与人类活动
 [纲要预览]
课堂生成
 [学习资源]课本、网络资源。
[探究活动1]
(1)了解区域开发实例。读课本“美国五大湖区矿产资源与钢铁工业分布”图。回答:
①五大湖周围的矿产资源主要有哪些?它们在空间分布上有何特点?②读出图中主要的钢铁工业城市,了解其分布。③五大湖地区的交通运输条件尤其是便利的水运条件对钢铁工业的发展有何影响?
(2)匹兹堡是五大湖地区的重要钢铁工业城市之一。阅读“知识窗——‘钢都’匹兹堡的开发”,完成下列要求:①以时间为线索,梳理匹兹堡的历史。②分析匹兹堡兴起的条件,画出简要联系图表。③思考在匹兹堡的开发初期人地关系如何?
(3)归纳区域发展初期阶段的要点,填写表格:
特点
人地关系
(4)跨出理解误区。区域发展都是以资源的开发利用为基础吗?请举例说明。
[探究活动2]
(1)读课本“美国五大湖区工业分布”图。①读出图中的主要工业中心,与初期相比,其数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②读出图例所示的工业部门,与初期相比发生了什么变化?
(2)阅读“知识窗——芝加哥—匹兹堡城市群的形成”。①读出图中城市群的范围(包括的城市)。②理解在区域发展成长阶段所面临的问题。
(3)归纳区域发展成长阶段的要点,填写表格:
特点
人地关系
主要问题
 
[探究活动3]
(1)读课本“20世纪70-80年代美国本土人口分布的变化”图,①总结美国20世纪70-80年代人口迁移的主要特征。②分析五大湖区人口外迁的原因。
(2)归纳区域发展转型阶段的要点,填写表格:
特点
人地关系
主要问题
发展要求
 [探究活动4]
(1)阅读课本,概括区域发展再生阶段的要点,填写表格:
特点
区域发展
整治措施
人地关系
(2)思维拓展。山西是我国的煤炭大省,但尚未成为经济大省,你认为山西处于区域经济发展的哪个阶段?今后应怎样发展?
课后反思
我的疑问
问题解答
学习效果测评
双基巩固
一、选择题(第1-7题为单项选择题,第8-10题为双项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的字母代号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1、区域发展先后经历了()
A.初期、中期、后期三个阶段
B.初期、成长、转型、再生四个阶段
C.初期、转型、成长、再生四个阶段
D.初期、转型、再生、成长四个阶段
2、有关区域发展初期阶段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制约因素多B.人类对环境的影响较大
C.区域内城镇很少,空间结构比较复杂D.区域内人地关系基本协调
3、关于区域发展成长阶段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产业结构日趋复杂,产业由扩散走向集聚
B.区域内部人地关系仍然基本协调
C.城市和工业区迅速向外扩展D.人类对环境的影响比较微弱
4、为促进区域经济复苏,匹兹堡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应该是()
A.从重工业向高科技产业方向发展
B.由钢铁工业向汽车工业方向发展
C.由资源密集型工业向劳动密集型工业方向发展
D.进一步突出钢铁工业的主导地位
5、面对传统工业区的衰退,可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A.加大原有主导工业的投资力度
B.对传统工业实行政策保护
C.积极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
D.调整区域产业结构
6、属于知识密集、环境优美的新型工业区是()
A.美国东北部地区B.意大利塔兰托
C.美国“硅谷”D.中国山西能源基地
7、人地关系不协调出现的区域发展阶段是()
A.初期阶段B.再生阶段
C.成长阶段D.转型阶段
8、“钢都”匹兹堡兴起的优势区位条件有()
A.丰富的煤炭资源
B.便利的水陆交通运输
C.丰富的水能资源
D.优美的环境条件
9、20世纪70-80年代,美国人口大量从“冷冻地带”移向“阳光地带”的主要原因是()
A.“冷冻地带”纬度高,气温低
B.“阳光地带”建立了许多新兴的工业部门
C.“阳光地带”阳光充足,环境污染少
D.“阳光地带”离海岸近,水资源丰富
10、有关区域发展再生阶段的叙述,正确的是()
A.积极发展劳动密集型工业,解决大量工人失业问题
B.集中力量发展原有传统工业,突出主导产业的龙头地位
C.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区域经济复苏
D.人地关系逐渐由紧张走向协调

第三节区域发展阶段与人类活动


第三节区域发展阶段与人类活动

教学目标:通过实例,说明区域发展受资源、环境、产业结构、社会经济文化等要素的影响。通过实例,分析认识区域发展具有自身规律,并能说出区域发展的各个阶段。通过案例,比较在不同发展阶段中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影响。能独立查阅材料,分析一个区域的发展阶段,并说明各个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影响。教学重点:区域发展4个阶段的识记和理解,尤其是再生阶段教学难点:再生阶段的理解和运用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导入)复习上节课内容,提问学生到过哪些地方,并让学生描述区域特征,引入新课。(新授)一、区域发展阶段与人类活动的含义:一是区域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二是人类活动对区域环境的影响。二、区域发展的过程:从时间上,呈阶段式递进;从空间上,有一个由点到线再到面的过程。1、初期阶段特点:经济的发展主要依赖对资源的开发;区域空间结构比较简单,城镇很少人地关系: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比较微弱,人地关系基本协调2、成长阶段特点:人类开发资源的能力大大提高,并伴有盲目性、掠夺性、破坏性的开采;工业和城市迅速扩张;区域内部产业结构与空间结构变得越来越复杂;环境污染日益严重。人地关系:人地关系趋于紧张主要问题:资源面临枯竭;发展空间受到制约;环境污染加重,环境受到明显破坏3、转型阶段特点:资源枯竭,环境污染加重,地价上涨,劳动力价格提高等表现:区域原有优势逐渐丧失,经济增长缓慢甚至停滞,产品市场竞争力下降,效益降低,导致区域经济整体萎缩,并带来高失业率、人口减少等问题。4、再生阶段:特点:通过采取措施,区域产生了新的增长活力。区域发展措施:寻找新的发展空间,改变区域的产业结构,大力治理污染,改善地区的投资环境。人地关系:逐渐由紧张走向协调活动:大庆市的发展问题:(1)大庆市的区域发展可以分为哪几个阶段?各阶段有什么特点?(2)对大庆的“二次创业”,你有什么设想和建议?(3)大庆区域发展的历程对我国其他资源城市的发展有什么启示?

单项选择题1、衡量区域发展水平,常用的指标不包括()a、人均国内生产总值b、人均国民收入c、三次产业的产值比重d、人文发展的指标2、人文发展指数(hdi)通过哪几个指数反映一个区域的总体发展水平()①预期寿命②人均国内生产总值③教育程度④国内生产总值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3、区域空间结构的演化,总体发展趋势为()a、不平衡-平衡-不平衡b、平衡-不平衡-平衡c、不平衡-平衡d、不平衡-平衡4、下列特点属于工业化发展阶段的是()a、区域内部的经济差异比较小,处于低水平的平衡状态b、区域内部的发展差异逐渐缩小,趋于高水平分的平衡c、区域开放程度逐步提高d、区域开放程度大幅度增强5、产业比重与区域发展的不同阶段搭配正确的是()a、第二产业比重上升,第三产业加速发展,仍以第二产业为主——高效益综合发展阶段b、第三产业增长速度和产值比重明显超过第二产业——工业化阶段c、高技术产业成为推动区域发展的主导力量——高效益综合发展阶段d、第一产业占有较大比重,第二产业比重迅速上升——传统农业为主的阶段6、下列属于资金密集型工业的是()a、钢铁工业b、纺织工业c、水产品加工业d、采矿业2003年9月10日,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问题。据此回答7-11题。7、东北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失业人员众多。因此,今后要注意发展()a、特色农业b、森林工业c、第三产业d、重工业8、东北原有工业体系的特点是()a、综合性的完整的工业体系b、以重化学工业为基础的工业体系c、以劳动密集型工业为主的工业体系d、以知识密集型工业为主的工业体系9、东北原有工业体系形成的主要因素是()a、有悠久的农垦历史,有良好的农业基础b、历史上是人口稠密的地区,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c、自然资源种类多、数量大,地区组合好,工业接近原料、燃料地d、河网密布,有十分便利的水运条件10、东北平原不能大规模发展水稻种植业的制约因素主要是()a、光照不足b、热量不足c、水分不足d、劳力不足11、高技术工业部门比东北传统的工业()a、增长速度慢b、更新换代周期长c、生产规模大d、研究开发费用高参考答案1.d2.c3.b4.c5.c6.a7.c8.d9.c10.b11.d

一、单项选择题1、区域发展的阶段与主要工业部门搭配正确的是()a、工业化起步阶段——以资源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加工制造业为主体b、高效益综合发展阶段——加工制造业和服务业大大增加c、工业化阶段——资金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为主d、传统农业为主的阶段——没有任何工业部门2、下列分别属于资源密集型、劳动密集型、资金密集型、技术密集型工业的是()a、普通服装制造业、水产品加工业、有色冶金工业、电子工业b、木材加工业、高分子合成工业、电力工业、印染工业c、化学工业、机械工业、造船工业、冶金工业d、采矿业、纺织工业、化学工业、飞机制造工业下表表示影响四个区域经济发展的区位因素(●的多少表示优势的大小),读后判断3-4题。

自然条件及自然资源社会经济因素人口和劳动力资源位置、交通及信息①●●●●●●●●●●②●●●●●●●●●●③●●●●●●●●●●④●●●●●●●●●●●

3、如果四个区域分别是我国的黑龙江、上海、四川和香港,下列排序与表中数码相符的是()a、①黑龙江②上海③香港④四川b、①四川②香港③上海④黑龙江c、①上海②香港③四川④黑龙江d、①香港②四川③黑龙江④上海4、如果四个区域表示四个不同的国家,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①可能是埃及b、②与③肯定是发达国家c、④既可能是中国,也可能是加拿大d、①可能是新加坡参考答案1.a2.d3.d4.d

高二地理教案:《区域发展阶段与人类活动》教学设计


作为优秀的教学工作者,在教学时能够胸有成竹,准备好一份优秀的教案往往是必不可少的。教案可以让学生们有一个良好的课堂环境,帮助高中教师在教学期间更好的掌握节奏。怎么才能让高中教案写的更加全面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高二地理教案:《区域发展阶段与人类活动》教学设计”,欢迎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助益!

【考试内容与要求】

考点:不同发展阶段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影响

【重点与难点】比较区域不同发展阶段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考点梳理与拓展】

1、区域发展阶段与人类活动

发展阶段

特点

人地

关系

主要问题

初期阶段

区域内城镇______;空间结构比较_______

协调

________

成长阶段

资源开发规模__________;城市和工业迅

速向外______;区域内部的____________

___和空间结构渐趋复杂;呈现由____到

____的发展;产业由____走向_______。

呈现

明显

的不

协调

资源面临_____;发展空间受到________;环境污染_______。

转型阶段

区域原有的_________________,经济增长_______甚至_______,产品竞争力下降,效益降低,区域经济整体呈现_________状态。

人地

矛盾

尖锐

出现________、__

______等严重的社会问题。

再生阶段

“对症下药”,促使区域经济复苏。

由紧

张走

向协

调。

措施:寻求新的发展空间,改变区域____;治理_____;改善地区投资环境

2、案例分析:以美国匹兹堡为例

【经典例题1】

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社

会、经济、技术等因素的改变而改变。图1为某地不同发展阶段的示意图,读图结合所学地理知识回答问题。

(1)阶段一、二期间该地区工业发展的主要优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地区城市化发展的主要动力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简述阶段二时期该地区工业与城市的发展对当地的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________

(3)从阶段二到阶段三,该地区进行了大规模整治,主要表现是:工业结构的调整:____

_______________;工业布局的调整:___________________;生态建设:_______________。

【经典例题2】

(2007年江苏地理卷)东北地区是我国以机械等部门为主的老工业基地。表1 为“东北产业结构变化表”,图2为“东北某城市以煤炭为主导产业的产业结构调整模式图”。

(1)请简述东北地区发展机械工业的有利区位条件。

(2)产业结构调整是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主要措施之一。与1978年相比,2005年产业结构的变化特点是

(3)图2中,字母A表示? ? 工业,B表示? ? 工业。

(4)工业旅游是指以工业生产场所、工业产品、工业生产工艺过程等为主要吸引物开发的旅游项目。开发工业旅游最主要的条件是(填代号)? 。

A.资源的游览价值?? B.地区接待能力?? C.市场距离?? D.旅游环境承载量

(5)试分析图2所示产业结构调整模式的优点。______________

【课后巩固】

一、选择题

1.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发展速度最快的是

A.初期阶段 B.成长阶段 C.转型阶段 D.再生阶段

2.某一地区在经济发展的转型期所具有的特征是

①经济持续快速增长 ②企业效益降低 ③工作岗位突然增多,劳动力短缺 ④经济发展速度趋缓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北朝民歌《敕勒川》中对内蒙古草原的描述是“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据此回答3—4题。

3.说明当时内蒙古草原处于发展的

A.初期阶段 B.成长阶段 C.转型阶段 D.再生阶段

4.当时该地的人地关系是

A.基本协调 B.开始明显不协调 C.污染严重 D.生态破坏严重

伊春市位于黑龙江省东北部的小兴安岭,是我国重要的家具生产基地,几年前已成为全国资源枯竭城市转型试点。结合所学知识,回答5—6题。

5.伊春市被列为资源枯竭城市的原因是

A.煤炭资源枯竭 B.水资源枯竭

C.石油资源枯竭 D.可采林木资源枯竭

6.最适宜该市转型发展的产业是

A.IT等高科技产业 B.森林观光等生态旅游业

C.服装加工等劳动密集型产业 D.以风力发电为主的能源工业

2009年5月底,来自亚洲、欧洲、美洲和大洋洲的30余位特邀外宾,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407位代表齐聚安徽省淮北市,召开“2009(中国·淮北)国际生态城市建设论坛”,共同商讨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转型与生态发展之路。据此回答7—8题。

7.淮北是全国13个重点煤炭基地之一,是一个典型的资源型城市。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淮北城市转型的原因

A.土地大面积沉陷 B.生态环境破坏严重 C.交通日趋拥堵 D.资源日趋枯竭

8.下列适宜淮北向生态城市转型的做法是

A.填平沉陷区,并建设城市绿地公园

B.大力勘探其他的资源,弥补煤炭的不足

C.利用沉陷区开发城市湿地,建设水乡生态城市

D.改变产业结构,以第三产业为主

二、综合题

9.读图3,回答下列问题。

(1)大庆从1959年第一口井喷油至1967年,石油产量增长______,属于区域发展_______阶段,1967~1976年,石油产量_______增长,此后石油产量稳定在5 000万吨,累计27个年头,成为我国最大的“_________”。

(2)大庆市经济结构中,A为__________,B为__________,C为__________。

(3)从图中可以看出,大庆市经济结构有哪些突出问题?

(4)为改变结构性矛盾,大庆市采取了哪些措施?

10.图4中铁路Ⅰ沿线地区的经济比较发达,铁路Ⅱ沿线地区经济欠发达。当地人民在河流中游两岸开展传统粮棉生产,下游有许多未充分开发的风景区。A城市解放前以煤炭开采为主要经济支柱,1995年铁路Ⅱ延长铺设到B城后,A城市经济结构开始转变,生活水平逐渐提高,随着时代的发展,该城市却出现了原料和能源消耗大、运输量大、污染严重等问题……据此材料并结合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简要概括图示区域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

(2)简要描述A城市的经济发展过程。

(3)A城市正在制定发展规划,请你为其城市经济发展和改造献计献策。

参考答案

【经典例题1】

(1)矿产资源丰富 工业化 (2)环境污染加剧、资源面临枯竭、湿地遭到破坏。 (3)煤炭、钢铁、机械、化学工业数量减少,出现新兴电子工业 钢铁、机械、化学工业等传统工业向城市东北方向或河流下游移动,并趋于集中 建立自然保护区、绿化防护带等

【经典例题2】

(1)原料丰富;能源充足;市场条件好;交通便利;技术基础好;国家政策支持 (2)第一产业比重下降;第二产业比重下降,但依然保持优势;第三产业比重大幅上升 (3)钢铁森林 (4)A (5)避免煤炭资源枯竭带来的经济衰退;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经济效益;增加就业机会;保护生态环境

【课后巩固】

1.B 2.C 3.A 4.A 5.D 6.D 7.C 8.C

9.(1)缓慢 初期 快速 石油城 (2)第三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一产业 (3)存在结构性矛盾,第二产业占绝对优势,第三产业严重滞后,产业结构很不合理。 (4)做大石化产业,以化补油;发展多种经营,以多补主;培育“百姓经济”,以小补大;强化畜牧产业,以牧补农;完善城市功能,以城养城等。

10.(1)①煤、铁等矿产资源,水资源以及旅游资源丰富;②粮棉种植历史悠久,农业基础较好;③海洋、铁路等交通运输便利。 (2)由原来的以煤炭开采为主的资源型城市发展到钢铁工业成为城市经济的主要支柱。 (3)①调整产业结构,从以资源型为主向以科技、市场型为主转变,并促进其第三产业的发展;②加大污染治

区域发展阶段


第二节中国的区域差异
1.1我国的三大自然区
★教学目标:
了解我国三大自然区划分的依据,以及三大自然区的空间位置、基本特征,各个自然区的人类活动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
学会运用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原理,分析三大的自然区;
通过对三大自然区的不同特点的学习,明确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是相对的,差异性是绝对的,是普遍存在的
★教学重难点:重点:三大自然区的划分;三大自然区的特点
难点:中国的地势走向与三大自然区的差别与联系;
★课时安排:
1.5课时
★教具学具准备:
挂图,电脑,投影仪等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
★教学步骤:
[导入新课]同学们!新的学年开始了。我们也开始了高三地理选修课的学习,从初中地理学习和高中的地理学习,我们已经拥有了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现在我们建造地理知识大厦的材料已经有了,现在我们要构建大厦了。以前我们多是去单独的去看问题,现在我们要综合的看问题了(自然地理各要素的结合,人文地理各要素的结合,自然和人文的结合,地理和其他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结合)。我们从本册书的目录就可以看出来,知识更加综合,问题更加接近实际。下面我们开始我们的第一单元的学习。
[板书]第一单元中国的区域差异
播放一组中国的自然,人文图片。
[讲解]由这组图我们可以看出,中国国土辽阔,各地的景观各有特点,人们的生活,经济活动也是各有千秋。这就是我们该单元所讲的区域差异。那么就让我们从自然方面开始吧。
[板书]1.1我国的三大自然区
[提问]初中时我们讲了我国的地形,那个同学能谈一下呢?
[归纳]中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第一阶梯:青藏高原,第二阶梯:在青藏高原边缘以东和以北,是一系列宽广的高原和巨大的盆地(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四川盆地,塔里木盆地)第三阶梯:我国东部主要是丘陵和平原分布区;他们的划分主要是从海拔的高低来考虑的,以山脉为界限。
[承转]现在让我们来看看三大自然区的划分,同时同学们考虑它的划分与三大阶梯的划分有什么不同。
[板书]一、三大自然区的划分
[讲解]我们生活的环境是丰富多彩的,不是单一的。同样,自然地理环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各个自然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其中一个发生变化,其他的也要变化,如气候的变化,会使土壤,动植物等都发生变化。
看幻灯片(我国不同地区的植物,土壤)
[讲解]看到雪松,黑土地想到东北;看到骆驼刺,沙漠想到西北;看到椰林,红土想到南方。不同的植被土壤反映不同的自然环境,正如课本上所说“土壤和植被则是反映自然地理环境的两面‘镜子’”。那么什么要素起决定作用呢?在我国,主要是气候和地貌。它们是决定自然地理环境差异的两个基本因素。同学们看图1.1,然后看P3第二段,总结一下,回答我让你们思考的问题。(此时,同学们可以进行讨论)。
[总结][板书]划分标准不同
[叙述]现在我们来看一看各区的特点,咱们来看一组图片(东部地区,西部地区,青藏地区的自然景观)
[总结填表]
自然区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半干旱区青藏高寒区
范围黄土高原、四川盆地、云贵高原、横断山区、沿海平原和丘陵地区占全国面积的45%,人口的95%内蒙古高原、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等地貌单元,面积占全国的30%人口的4%我国地势的第一阶梯面积占全国的25%,人口的1%.
地形海拔较低,大部分在1000米以下,东部的大部分在500米以下,并有众多平原。海拔较高,但差别显著。3000米以上山脉,
250—500米的内陆盆地海拔4000米以上,有7000—8000米的山峰。
气候夏季海洋季风影响,冬季受北方冷气流影响,风向降水有季节变化,年降水量〉400mm.气候干燥,年降水量东部400mm左右,西部100mm以下;气温年较差,日较差大,多大风。气温低,冻土广泛。风力大,水汽少
水文外流河;雨水补给为主内流区,河流短小,雨水和冰雪融水补给为主。湖泊多,多咸水湖。西北部属内流区,东南部使许多江河的发源地;多冰川,湖泊。
植被森林为主;部分森林草原荒漠,草原。荒漠,草原,高山草甸灌丛。谷内有森林。
土壤在森林植被下发育的土壤有机质含量低,可溶性盐分含量较高。发育程度差,土层浅薄
人类活动人类影响广泛而深刻。人类影响不如东部季风区广泛、深刻。但该区较脆弱,易受破坏人类影响微弱,原始自然状态保存得比较完整。土地利用以畜牧业为主。
[叙述总结]通过本节学习让我们学到了怎样对三大自然区的划分和各大自然区的特点。在掌握这些知识的基础上,让我们学到了一些地理学的方法。深刻体会地理学的综合性和区域性的特点。
[布置作业]思考题:通过本节的学习来考虑一些现实问题(如你对西部大开发在自然方面的看法,对南水北调在自然方面的看法等)
★板书设计:
一、三大自然区的划分:
二、三大自然区的特点:
自然区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半干旱区青藏高寒区
范围黄土高原、四川盆地、云贵高原、横断山区、沿海平原和丘陵地区占全国面积的45%,人口的95%内蒙古高原、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等地貌单元,面积占全国的30%人口的4%我国地势的第一阶梯面积占全国的25%,人口的1%.
地形海拔较低,大部分在1000米以下,东部的大部分在500米以下,并有众多平原。海拔较高,但差别显著。3000米以上山脉,
250—500米的内陆盆地海拔4000米以上,有7000—8000米的山峰。
气候夏季海洋季风影响,冬季受北方冷气流影响,风向降水有季节变化,年降水量〉400mm.气候干燥,年降水量东部400mm左右,西部100mm以下;气温年较差,日较差大,多大风。气温低,冻土广泛。风力大,水汽少
水文外流河;雨水补给为主内流区,河流短小,雨水和冰雪融水补给为主。湖泊多,多咸水湖。西北部属内流区,东南部使许多江河的发源地;多冰川,湖泊。
植被森林为主;部分森林草原荒漠,草原。荒漠,草原,高山草甸灌丛。谷内有森林。
土壤在森林植被下发育的土壤有机质含量低,可溶性盐分含量较高。发育程度差,土层浅薄
人类活动人类影响广泛而深刻。人类影响不如东部季风区广泛、深刻。但该区较脆弱,易受破坏人类影响微弱,原始自然状态保存得比较完整。土地利用以畜牧业为主。

★教学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