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高中教案 > 导航 > 森林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教案(选修2)

怎样保护周围的环境教案

发表时间:2021-10-31

森林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教案(选修2)。

经验告诉我们,成功是留给有准备的人。教师要准备好教案,这是教师工作中的一部分。教案可以让学生们能够在上课时充分理解所教内容,帮助教师掌握上课时的教学节奏。教案的内容要写些什么更好呢?为此,小编从网络上为大家精心整理了《森林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教案(选修2)》,大家不妨来参考。希望您能喜欢!

8.3森林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教案

教学目的:

1.了解东北林业开发的现状和林业开发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理解东北林区加强森林资源培育与保护的必要性。

2.了解东北林区森林合理开发与保护的具体措施,理解该区林业发展的重点是加强森林资源综合开发和充分利用森林资源的综合效益。

教学重点:

森林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及森林资源的综合开发。

教学难点:

东北森林资源的综合开发,充分发挥森林资源的综合效益。

教学准备:

1.东北林区分布图,东北平原西部的防护林分布图

2.东北林区森林、东北三宝等景观图片,两幅漫画

3.东北森林工业分布图

下载地址:http://files.eduu.com/down.php?id=165916

扩展阅读

8.3森林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教案


8.3森林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教案
教学目的:
1.了解东北林业开发的现状和林业开发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理解东北林区加强森林资源培育与保护的必要性。
2.了解东北林区森林合理开发与保护的具体措施,理解该区林业发展的重点是加强森林资源综合开发和充分利用森林资源的综合效益。
教学重点:
森林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及森林资源的综合开发。
教学难点:
东北森林资源的综合开发,充分发挥森林资源的综合效益。
教学准备:
1.东北林区分布图,东北平原西部的防护林分布图
2.东北林区森林、东北三宝等景观图片,两幅漫画
3.东北森林工业分布图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林业开发现状与问题
我国有林地面积和蓄积量均居于世界的第七位,但仍属于少林国家。我国的森林覆盖率只有14%左右,相当于世界平均数的50%左右,而且分布不均,特别是森林资源的各项人均拥有量,都在世界各国的后列。因此我国森林资源的形势是相当严峻的。
1.我国最大的天然林区与最大的木材供应基地、最大的木材调出省──东北林区。
东北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地,西南横断山区、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处和喜马拉雅山南坡,东南台湾、福建、江西等省山区。其中东北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地林区是我国最大的天然林区。
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林区通称东北林区。东北林区是我国主要的森林分布地带和重点林区,蕴藏着丰富的森林资源,位居、全国三大林区之首。森林树种从南到北依次是温带落叶阔叶林、温带针阔叶混交林和寒温带针叶林,其中大兴安岭林区的优势树种为兴安落叶松,小兴安岭和长白山林区优势树种是红松等,它们都是优质用材林区。
林区自然条件及森林类型优势树种
大兴安岭林区纬度高、气温低。只适宜耐寒树种生长,
属寒温带针叶林区兴安落叶松等
小兴安岭林区气候温和,林土肥沃,适于针阔叶混交
林生长,属温带针阔叶混交林区红松、水曲柳等
长白山林区红松、紫椴等
2、东北林区森林资源的分布
除了以上山区分布的天然林以外,东北地区还有人工防护林分布。东北地区的西北部,即东北平原西部地区。因为那里为风沙干旱区,林木稀少,风沙危害较重,其能起到防风固沙、保护农田的作用。这也是我国三北防护林的一部分。
据统计,东北林区:
有林面积3408万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54%,占全国有林地面积的28.5%;
人均林地超过o.5公顷,是全国人均林地的8倍;
森林覆盖率36%,是全国平均数的3倍;
活立木总蓄积量31.32亿立方米,占全国活立木总蓄积量的32.9%;
新中国成立以来共为国家生产木材7.“亿立方米,上调量占全国木材上调量的90%左右。
由此可见,东北林区在我国首屈一指的重要地位。
3、.我国最大的林区和最大的木材基地
东北林区的森林采伐和制材工业发达,黑龙江省成为我国最大的木材基地,产量占全国的18.6%,同时也是我国最大的木材调出省份,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但是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长期以来,东北区林业开发中也存在着很多问题,东北的森林资源和森林生态正受到严重的破坏。
4、主要问题表现
A.采育失调→采伐大于更新,森林资源锐减,林质下降。
B.森林覆盖率下降,生态环境恶化。
过去100年森林覆盖率由70%下降到36%。
用材林、成熟林从解放初的1200万公顷,减少到1989年底的590万公顷。
产生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
①风沙、旱涝等自然灾害频繁发生。
1998年嫩江、松花江流域发生的特大洪水灾害
②珍稀动植物濒临灭绝、物种减少。
东北虎、梅花鹿、黑熊、野猪、野山参
C.采伐方式不合理──“皆伐”(不分树龄全部伐掉)
好处少:便于机械化作业,省工。
坏处多:对森林资源造成严重浪费及森林的更新。
由于东北林区林木超采严重,林木的更新跟不上采伐,有林地面积逐年减少,森林质量也在下降,尚未开发的原始林仅呈零星分布,如小兴安岭几乎都是经过几次采伐或严重破坏后生长起来的次生林,径能小,材质差。
整个东北国有用材林、成熟林已比新中国成立初减少了51%,由于毁林大于造林,森林覆盖率大大减小,导致了生态环境恶化,风沙、旱涝等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如1998年嫩江、松花江流域发生了百年未遇的特大洪水灾害。野生的东北虎、梅花鹿、黑熊、野猪等已不多见,东北三宝之一的野山参也已罕见。
为了能机械化作业,降低生产成本,东北采伐的林地不分树龄全部伐掉,对森林资源造成严重的浪费,也不利于森林的天然更新。;
二、森林的合理利用与保护
1.目的:培育和恢复森林资源,使之成为木材生产基地、绿色屏障、实现东北林业可持续发展。实行保护、恢复、发展并重的方针,既充分发挥本区森林系统对全区生态环境的保护作用,又不断提高林地的经济产值,持久地发挥全国林业基地的作用。
2.林业产业转移:从以原木生产为中心转移到以营林为基础,综合利用为重点,既充分发挥本区森林系统对全区生态环境的保护作用,又不断提高林地的经济产值及附加值。
3.主要措施
A.针对“采育失调”,提出要“合理采伐”,严格控制采伐量,对过伐林区坚持只育不采,使其休养生息。
B.针对森林覆盖率下降,森林生态环境恶化的问题,提出要积极营造人工林和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
积极营造人工林—发展以落叶松和杨树为主的速生丰产林(生长速度是其它木材5倍)。
C.东北西北部营造人工林(三北防护林一部分)的生态意义:防风固沙,涵养水源、保护农牧业生产。
D.促进珍贵树种的更新。
E.提高木材的综合利用率。(提高木材加工水平)
剩余物(木屑):纤维板、刨花板、纸浆、建筑材料和家具。
F.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保护生态环境和防止生态恶化。
生态环境保护重点:大兴安岭自然生态环境,长白山与小兴安岭的原生与次生相结合的自然生态环境,保护野生动植物资源。
“三北”防护林带:“三北”(西北、华北、东北)防护林体系工程,始于1979年,1985年完成第一期工程,造林保存面积605万公顷,从而使三北地区森林覆盖率由4%提高到5.9%。该地区的风沙危害,沙化速度和水土流失已得到不同程度的控制,约有800万公顷农田得到林网保护,第二期工程到1990年基本完成区域性防护体系,使森林覆盖率提高到7.2%,使周围环境得到明显改善。作为“三北”防护林的组成部分,东北人民在平原西部营造了长达800千米的防护林,防护着几百万公顷的农田免受风沙威胁,对提高农业产量起了重要作用。生态环境的保护重点是大兴安岭自然生态环境、长白山地与小兴安岭的原生与次生相结合的生态环境,保护野生动植物资源。
在对森林资源合理利用与保护的同时,目前来看,对森林资源的综合开发,充分发挥森林资源的综合效益,将是东北林业基地发展的重点。
三、森林资源的综合开发
1.森林工业:木材采运业(低层次、比重大,)和木材加工业(低层次的锯木加工)。导致森林资源利用率较低。
2.森林工业发展潜力的关键:森林资源的综合开发和深加工(纸浆、纸制品、人造板、林产化学品的生产。)
3.东北林业基地发展的重点:通过多层次的林产品深加工,最大限度地增加林产品的附加值。
4.森林工业中心:佳木斯,牡丹江、哈尔滨、伊春、吉林等地。
工业类型:资源密集型工业
工业指向类型:原料指向型
工业部门:锯材、胶合板、纤维板、碎木刨花板、林木化学
5.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利于发展林副业:东北三宝──人参、鹿茸、貂皮
从事采集(野生植物:山参、木耳、蘑菇、山葡萄、橡子、榛子、蕨菜、药材)
养殖、栽培(梅花鹿、貂、熊、人参)
6.辽东半岛和辽西丘陵的果园业发展迅速,是温带水果的重要产地。
辽宁东部和吉林东南部的丘陵柞林地区:柞蚕占全国2/3──绢纺织工业
(课堂讨论)我国是一个森林资源匮乏的国家,保护森林就是保护我们的家园。我们有理由谴责那些砍树的刀斧,但更有理由反省自己。保护森林,从我做起。请谈谈你可以用哪些实际行动保护森林?
(如:做保护森林方面的宣传、教育工作;参加义务植树活动;为植树造林捐款或募集资金;不使用和制止身边人使用一次性筷子;少寄或不寄贺卡;节约纸张;……)

本单元结构:

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学案


3.3可再生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第1课时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学案(人教版选修6)
 1.了解世界淡水资源紧缺的原因和解决对策。2.了解中国水资源现状,列举生产生活中的一些节水措施。

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
(一)世界淡水紧缺解决对策
1.世界淡水紧缺原因:①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水需求量不断增加。
2.解决对策
(1)开源:a.修筑水库、③____________。b.合理开发与提取④________。c.废水⑤________再利用。d.海水⑥______。e.人工降雨等。
(2)节流
a.农业——改进⑦____________,采取喷灌、滴灌的方式降低灌水⑧________。
b.工业——提高用水效率,提高水的⑨________利用率,实行污水⑩__________等。
(二)中国水资源供需平衡对策
(1)开发水源:科学地修坝蓄水,____________,在保持地下水位不下降的前提下,合理开发与利用__________。
(2)进行生态环境建设:为恢复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_,提高环境对水的__________能力,要因地制宜地退田还湖、退耕还林、退牧还草,全面改变江河__________、湖泊________、湿地干涸的现象。
(3)采取全面节水措施:推行____________,提高灌溉效率;推行________生产,调整产业________,提高用水效率;倡导公民遵守《水法》,保护水资源;提高全社会的__________意识,在社区、学校、家庭中倡导改变日常○21________方式,节约生活用水。
 

基础达标练

考查点 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
为了解决自然资源紧张问题,一要“开源”,二要“节流”。据此回答1~2题。
1.海水淡化可以扩大淡水来源,目前世界上做得最好的国家是()
A.中国B.美国
C.埃及D.沙特阿拉伯
2.下列做法属于“节流”的是()
A.在丘陵地区修筑梯田
B.植树造林,退耕还草
C.矿产开采中采大弃小,采富弃贫
D.农业生产中应用滴灌、喷灌技术
某面积较小的岛国为改变淡水供给不足的状况,规划在填海地段建地下水库,将收集的雨水和地表径流,通过灌注井储存于地下含水层,需要时回抽补充地面供水。据此回答3~4题。
3.提出此项规划,是因为该国()
①用水量大②降水丰富③干旱少雨④污染严重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4.为解决淡水供给不足问题,现阶段该国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①节约用水 ②国内跨流域调水 ③人工降水④循环用水
A.①③B.②③C.③④D.①④
方法技巧练
框图分析世界淡水紧缺的解决对策
我国的淡水资源严重不足,人均淡水占有量仅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四分之一,工农业生产受到较为严重的影响,人们不得不大量开采地下水,有些地区甚至出现了地下水枯竭的现象。据此回答(1)~(3)题。
(1)我国工农业生产受缺水威胁最严重的地区是()
A.东北地区B.西北地区
C.南方地区D.华北地区
(2)针对上题的选项,该地区解决缺水问题的措施有()
①跨流域调水 ②实施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提高水价,强化节水意识 ③缩小工农业生产规模,减少耗水量 ④科学种田,实施节水灌溉新技术 ⑤改造自然,实施人工降雨
A.①②④B.②③⑤C.①③⑤D.③④⑤
(3)下列不属于过量开采地下水引起的环境问题是()
A.潜水位下降,形成地下水漏斗区
B.引起地面下沉,建筑物塌陷
C.干旱、半干旱地区灌溉造成土壤盐渍化
D.沿海地区海水入侵,地下水质变坏
方法技巧
教材P50 活动
该活动是一个实践活动,关键是通过调查学校用水的现状,了解日常用水有无浪费水的现象,并针对这些现象提出合理用水、节约用水的建议和方案。通过讨论来树立在日常生活中节约用水的意识。

参考答案
知识清单
①世界人口增长 ②经济发展 ③开渠引水 ④地下水⑤处理 ⑥淡化 ⑦灌溉技术 ⑧定额 ⑨重复 ⑩资源化 修渠调水 地下水 良性循环 涵蓄 断流 萎缩 生态农业 清洁 结构 水忧患 ○21消费
基础达标练
1.D 2.D [沙特阿拉伯既有海水淡化的迫切性又有海水淡化的资金、技术。农业生产中采用喷灌、滴灌能有效节约水资源。]
3.A 4.D [第3题,首先这是一个海洋中的小岛,其次能够提出这样的规划,表明大气降水是丰富的。第4题,该区域是一个小岛,人工降水太难实现。国内跨流域调水,也是一项浩大的工程。而节约用水和循环用水符合该小岛实际的措施。]
方法技巧练
(1)D [华北地区降水少,径流量小,水资源贫乏;人口稠密,经济发达,需水量大,水资源污染和浪费严重,因而缺水最严重。西北地区尽管水资源也不足,但耗水量少,故不是受缺水威胁最严重的地区。]
(2)A [跨流域调水、节约用水、合理用水等都是解决华北地区缺水的有效措施。]
(3)C [土壤盐渍化是干旱、半干旱地区由于不合理灌溉导致土壤下层盐分向表层集聚形成的。]

2012届高考地理考点整合复习资源问题与资源的利用、保护教案


第60讲资源问题与资源的利用、保护

探究点一非可再生资源的开发利用及对策

1.利用:非可再生资源(如化石燃料、金属矿产、非金属矿产等)是在一定条件下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形成的,受地质规律的制约,其分布具有不均衡性,短时间内无法更新性、总量基本固定的(即用一点,少一点)等特点。

2.利用对策:

⑴把实行节约资源放在首位,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依靠科技进步和制度创新,由“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的粗放型增长方式向集约型转变,发展生态农业和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建立以产品清洁生产、资源循环利用和废弃物高效回收为主要特征的生态经济(循环经济)体系。尽可能延长其耗竭时间,实现资源最优耗竭。

⑵应从深度和广度上开源,加强地质勘探,强化从地壳深处与海洋远处寻找新的资源,增加资源储量。

⑶研究开发新型替代资源以供利用,要做到经济的发展不以资源的耗竭为代价,要把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作为最终目的。

⑷资源的跨区域调配:由于资源的生产和消费在地区分布上的不平衡,不同区域资源的差异(结构、数量方面)和经济的差异,可以采取资源的跨区域调配,即实现资源的区域优化配置,从而达到更加合理的开发利用。

例1阅读下列资料,回答问题。

①专家预测,2020年我国主要矿产品需求将是目前的两倍,除煤以外,绝大部分大宗矿产品均需国外资源补充。

②水利部《21世纪中国水供应分析》,2010年,我国总用水量在中等干旱年为6988亿立方米,供水量6670亿立方米,缺318亿立方米。

③“过去11年中,我国耕地的总面积已经减少了1.25亿亩,因为分散在各地,又用了11年的过程,所以并没有引起很多人的警觉。”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陈锡文在首届“城乡土地论坛”上表示。

④在德国1996年通过的《循环经济和废物管理法》的框架下,德国冶金行业产生的矿渣95%都得到重新利用;废旧钢铁的回收率也很高,2002年有2000万吨废铁被重新利用;废旧汽车再利用率达75%,到2006年已达到85%。

(1)资料①反映了我国哪种资源问题?

(2)哪些措施可以缓解资料②反映出来的资源问题?(答4条即可)

(3)下列漫画描述的行为会导致资料③反映的资源问题的是(双选)()

(4)资料④中德国的做法是为应对哪种资源问题?

解析:第(1)题,资料①中的“需国外资源补充”是关键词,说明我国多数矿产资源的储量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求。第(2)题,资料②中的数据说明我国存在严重的水资源短缺问题,它主要是由于人口的迅速增加和经济的加速发展、夏季风的强弱导致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不均、不合理利用导致水资源的污染和浪费、流域植被破坏和湿地毁坏破坏了水资源及其再生功能等原因造成的,因此,分析缓解措施时可采取“对症下药”的思路归纳。第(3)题,结合我国的人口现状,根据资料③中我国耕地面积的变化可以知道我国存在严重的耕地短缺问题;四幅漫画依次反映了石油短缺、违规用地、破坏植被和污水排放,违规用地直接导致耕地面积减少,植被破坏将引起水土流失和荒漠化,也会导致耕地退化。第(4)题,资料④反映的是德国循环经济的发展和废弃物利用水平,是为了应对资源短缺而采取的有效措施。

答案: (1)矿产资源短缺。

(2)节约用水,提高水资源利用率;治理水污染;修建水利设施,实行跨流域调水;植树造林,提高涵蓄水源能力;发展海水淡化技术;加强宣传,提高人们的节水意识;加强法律、法规建设。

(3)BC

(4)资源短缺。

探究点二人类对土地资源不合理利用造成的问题、保护和利用经验

1.土地资源不合理利用造成的问题

⑴土地资源相对减少

原因:人口的增长使人均占有量减少;工矿、交通、城市的发展使土地资源总量减少。

⑵土地资源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荒漠化问题、草场超载等)

2.保护、合理利用的成功经验

⑴植树造林,防治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

植树造林是防治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的最佳措施。防护林带包括水源涵养带、水土保持林带、防风固沙林带等,它以防御风沙、洪涝等自然灾害为目的,为工农业生产和人们生活创造良好的条件。

⑵科学开发和整理土地,保证耕地持续供应

土地开发要与区域的生态环境相协调,既要严格保护耕地,加大开发耕地的力度,又要防止盲目扩大耕地面积,忽视生态条件限制的不科学行为。

(1)从图中可看出,中国耕地减少最快的年份是___________年。

(2)近年来,洞庭湖周围地区因退耕还湖,使耕地减少。退耕还湖的主要目的有哪些?

(3)针对我国耕地面积不断减少的现状,你认为可采取哪些措施保护耕地资源?

解析:随着人口增长,人类正面临越来越严峻的耕地资源不足的问题。(1)根据图中全国耕地面积的变化数据,即可作出判断。(2)湖泊是湿地的一部分,具有多项生态功能。(3)根据耕地减少的原因,积极采取措施保护耕地资源。

答案:(1)2003(2)防洪、调节气候、保护生物多样性、净化水质等。

(3)加强土地管理,切实保护耕地;节约用地,少占农田;提高耕地质量,防治土地退化;积极稳妥开发宜农荒地。

探究点三资源的不合理利用造成的环境问题

自然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水资源矿产资源

不合理的开发利用滥垦草地,非农业用地的不断扩大等滥伐森林,毁林开荒,对野生动物滥捕滥猎过度抽取地下水,不合理的灌溉等滥采滥用矿产资源,废弃物处理不当

产生的环境问题土地遭到水蚀,风蚀和沙漠侵吞而丧失良田,耕地面积不断缩小等森林面积不断减少,许多野生动物已灭绝或濒临灭绝,不同程度地破坏了陆地生态系统的平衡地下水位下降,地面沉降,土壤次生盐碱化矿产资源浪费以至枯竭,污染环境

例3(2009年高考福建卷)图12为某流域示意图。该流域是我国实施环境综合整治的重点区域,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分别说出甲、乙地区环境保护的侧重点,并说明理由。

(2)针对甲地区近年来水资源供需紧张的形势,提出水资源合理利用与保护措施。

答案:(1)甲地区以防治污染、保护湿地为主。位于下游三角洲,人口、城镇与工业密集,乙地区以保护森林、水土流失等生态保护为主。位于上游山区,地形起伏大。

(2)加强水污染防治和污水的处理与利用;依法保护水资源,开展生态环境建设;提高节水意识,全面推广节水措施,提高水的利用率;在上游修建水库,开渠引水;在三角洲地区合理开发利用地下水,防止海水的倒灌。

解析:该题通过珠江流域考查环境问题的表现及其分布特点以及水资源合理利用的具体措施。(1)根据图中信息该区域为珠江流域,甲地区位于珠江三角洲,则环境保护以防治污染、保护湿地为主,乙地区位于珠江上游的山区,则环境保护以保护森林、水土流失等生态保护为主。

(2)甲珠江三角洲地区近年来水资源供需紧张,主要由于珠江流域生态环境恶化、上下游用水不协调,珠江三角洲地区对水资源需求量增加、水污染和水资源浪费严重等原因引起的,结合原因就容易找到水资源合理利用与保护的具体措施。

1.(2011徐州调研)2010年3月22日是第十八届“世界水日”,3月22~28日是第二十三届“中国水周”。经研究确定,今年我国纪念“世界水日”和开展“中国水周”活动的宣传主题为“严格水资源管理,保障可持续发展”。结合下图回答问题。

(1)我国各省区单位面积水资源分布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水资源拥有量10万m3/km2的省级行政区中位于沿海的省区简称是________。

(3)图中所示三条河流中,流域内水资源拥有量最少的是________,该河流流域内水资源时间分配的特点是____________。目前该流域面临严峻的水危机,其最主要的人为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区域开发的原理,你认为上题所述该流域水资源开发机构可进行的主要工作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答案: (1)南多北少,东多西少 (2)冀

(3)黄河 夏秋多,冬春少 需求量大,供不应求 水资源利用率低 水资源污染严重

(4)维护流域生态环境 加强水资源管理 统筹安排供水抗旱防洪工作

2.下图为我国北方某地区大规模开发矿产资源前后比较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1)列举在矿产资源开发过程中,该地区会出现的主要环境问题。

(2)简述解决该地区上述问题的主要措施。

答案: (1)大气污染、水土流失等生态破坏;过度挖煤,地面塌陷;破坏地下的含水层结构,污染地下水。

(2)存放表土,随时分片回填;土地复垦,植树种草;加强对污染物排放的治理。(答对两点即可

3.(2011届南通市高三第一次调研测试)图26为“2006年我国水资源、人口、耕地区域占比例图”,图27为“1998年-2005年全国耕地面积变化图”,读图回答问题。

(1)我国人均耕地最少的区域是__________,水资源和耕地匹配最差的区域是_________。

(2)我国南方水资源较北方丰富的自然原因是南方地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国各地普遍缺水的人为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了遏制耕地面积急剧下降的趋势,应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⑴南方北方

⑵降水丰富(1分)水资源利用不合理;水污染加剧;植被破坏严重;湿地大量减少;人口增长;经济快速发展。

⑶防治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减少工矿生产占用耕地数量;科学开发、恢复土地生产功能

4.读下图,回答问题。

(1)图中表示世界可耕地面积的曲线与现有生产水平所需耕地面积的曲线相交的时间大约在2000年稍后一点,这表明,在那个时候世界耕地__________。

(2)从1950年以后,世界可耕地总面积持续减少、耕地质量下降,其主要原因有哪些?

(3)我国耕地约为15亿亩,人均耕地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3,在这种情况下,为什么中央还要求西部地区将坡度在25°以上的耕地退耕还草、退耕还林?

解析:本题考查世界耕地面积的变化特点及起原因,并由此考查保护耕地措施。

答案:(1)十分缺乏(2)①人口增加,城市用地、工业用地大量占用耕地;②人类过度开垦造成水土流失,土壤肥力下降;③人类滥垦滥伐造成沙漠化,土地面积减少。

(3)植树种草能保持水土,尤其是西部地区气候干燥,更需要植树种草。

5.阅读下列材料,分析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海河、黄河、淮河、长江流域水资源状况图。

材料二海河流域重点断面2004年第11周水质情况表。

水质点位名称断面情况主要监测项目(单位:mg/L)水质类别主要污染指标

pHDODODMnNH3一N

河北京密云古北口潮河(密云水库入口)8.128.342.80.26I

北京门头沟沿河域永定河(官厅水库出口)8.1310.39.62.23劣V氨氮

天津三岔口海河(入海口)8.0213.25.10.16Ⅲ

天津果河桥黎河(于桥水库入口)9.1315.12.30.17劣VpH

河北沧州东宋门岔河(鲁一冀省界)7.920.0055.420.0劣V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氨氮

材料三我国工业万元产值用水量是91立方米,是发达国家的十倍以上,水的重复利用率仅为40%,农业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只有0.4。

(1)历史上沟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四大水系的水利工程是,该工程为我国正在投资建设的工程提供了便利。

(2)右图是材料一四条河流中河河口流量过程线图,该河4、5、6月份径流量小的原因有哪些?

(3)分析上述材料,简述海河流域水资源现状。

(4)要解决海河流域水资源问题,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你认为应采取哪些有效措施?

解析:本题考查我国水资源的分布特点、短缺的原因及应采取的措施。(1)根据水系分布即可回答。(2)根据图中流量过程曲线图可以看出该地4月份流量达最小值,而7、8月份最大,说明该河流位于华北地区,四条河流中,海河最相符;4、5、6月份径流量小的原因既有自然原因,也与社会经济状况有关。(3)材料中主要对比了人均水资源拥有量、地均水资源量、水资源污染情况以及水资源利用率等方面,从这几个角度进行叙述即可。(4)本题考查水资源紧缺的解决对策。

答案:(1)京杭大运河南水北调东线(2)海降水少,气温回升快,蒸发旺盛,生产用水量多。(3)①人均水资源拥有量、地均水资源量都少于其他流域,②水资源利用量大于拥有量,③水资源污染严重,④水资源利用率低,浪费严重,⑤水资源严重短缺。(答出三条即可)(4)跨流域调水;修水库;发展节水农业;限制发展耗水量大的工业;生活节约用水;控制人口增长;提高水价、增强节水意识;中水利用;防治水污染;雨季回灌地下水。(答出三条即可)

6.(2008年高考山东卷)能源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图13是我国2006年一次能源消费结构图(一次能源指在自然界现成存在,不改变其形态就可直接取用的能源)。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图示能源消费结构下,能源利用过程中产生的主要大气环境问题有哪些?

(2)水能是目前广泛使用的可再生能源,说明在其开发利用过程中应注重的环境问题。

解析:本题考查大气环境问题及水能开发应注意的环境问题。(1)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以煤炭为主,为煤炭的燃烧过程中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气体,并产生大量的粉尘等,由此带来温室效应、酸雨及总悬浮颗粒物增多带来大气质量下降等环境问题。(2)修水库会造成水文条件的改变,因此可能造成生物多样性减少;水质变化;也可能诱发地震,并使库岸发生滑坡等地质灾害。

答案:(1)总是浮颗粒物增多导致空气质量下降;CO2增加增强温室效应;SO2等酸性气体增多导致酸雨蔓延。(只答大气污染的得分)(2)生态系统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水质变化(水污染);对质环境的不良影响(泥沙、淤积、地震、滑坡等)。

7.(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3)题。

材料一:绿色GDP=GDP-产品资本折旧-自然资源的损耗-污染损耗

自然资源损耗=森林面积减少+煤气消费+天然气消费+石油气消费

污染损耗=三废治理费用+污染直接经济损失

材料二:2000年部分省市环境损失(自然资源损耗+环境污染损耗)表(单位亿元)

材料三:2000年各地区GDP损失与其经济实力的比较(图23)

图23

(1)自然资源损耗与环境污染损耗关联度最高的省区是_________,原因是______。

(2)根据材料二、三,下列推断正确的是(填正确项字母)。

A.六省中广东石油资源丰富B.GDP越高的省区,自然资源损耗越大

C.环境损失越小省区绿色GDP越高D.贵州经济实力弱,但环境损失大

(3)材料三中,反映区域环境状态改善程度最大的省区___________________。环境状态改善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山西煤炭开采利用量大,“废气”和“废渣”污染大

(2)D(3)内蒙古自治区退耕还林还草、退牧还草还荒

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07年6月25日是我国第十七个“土地日”,主题是“节约集约用地,坚守耕地红线”。根据“十一五”规划纲要,到2010年末全国耕地面积必须确保不低于18亿亩。

材料一我国耕地面积变化表(单位:千公顷)

年份全国耕地面积年内减少面积

AB农业结构调整灾毁

1999129,205.5394.6205.3134.7107.1

2001127,615.8590.7163.730.6108.3

2003123,392.22,237.3229.150.4364.1

2005122,082.7390.4138.753.512.3

材料二2005年,我国东、中、西部耕地面积分别净减少364.3万亩、50.6万亩、127.5万亩,分别占全国耕地面积净减少的67%、9%和24%。

材料三我国每年因灾害毁损的耕地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北和西南各省。灾损耕地严重的省份也是开荒面积最多的地区,两者的相关系数为0.75。

(1)分析判断:表中字母A和B分别所代表的导致耕地面积减少的原因。

(2)针对东部地区耕地资源面临的突出问题,应采取怎样的对策?

(3)材料三主要说明了什么问题?

答案:(1)A是生态退耕,B是建设用地

(2)节约用地,严格保护耕地,科学开发土地,加强土地资源的整理

(3)在生态脆弱地区,人类的不合理活动会加剧灾害的发生

可再生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导学案


一名优秀的教师在教学时都会提前最好准备,教师要准备好教案,这是教师的任务之一。教案可以让学生更好的吸收课堂上所讲的知识点,帮助教师能够井然有序的进行教学。我们要如何写好一份值得称赞的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可再生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导学案”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3.3可再生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导学案

1.了解世界淡水资源紧缺的原因和解决对策。

2.了解中国水资源现状,列举生产生活中的一些节水措施。

3.了解我国耕地资源现状。

4.了解土地退化的表现,掌握土地退化的防治措施。

1.世界、中国淡水紧缺的解决对策。

2.耕地的利用和保护措施。

3.土地退化的防治措施。

一、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

(一)世界淡水紧缺解决对策

1.世界淡水紧缺原因:①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水需求量不断增加。

2.解决对策

(1)开源:a.修筑水库、③____________。b.合理开发与提取④________。c.废水⑤________再利用。d.海水⑥______。e.人工降雨等。

(2)节流

a.农业——改进⑦____________,采取喷灌、滴灌的方式降低灌水⑧________。

b.工业——提高用水效率,提高水的⑨________利用率,实行污水⑩__________等。

(二)中国水资源供需平衡对策

(1)开发水源:科学地修坝蓄水,____________,在保持地下水位不下降的前提下,合理开发与利用__________。

(2)进行生态环境建设:为恢复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_,提高环境对水的__________能力,要因地制宜地退田还湖、退耕还林、退牧还草,全面改变江河__________、湖泊________、湿地干涸的现象。

(3)采取全面节水措施:推行____________,提高灌溉效率;推行________生产,调整产业________,提高用水效率;倡导公民遵守《水法》,保护水资源;提高全社会的__________意识,在社区、学校、家庭中倡导改变日常○21________方式,节约生活用水。

二、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

(一)耕地的利用与保护

1.我国耕地资源面临的严峻形势

我国依靠占世界①______的耕地养活了世界②_______的人口。随着人口绝对数量的增加,人均耕地还将③________。

2.具体措施

(1)实行耕地总量不减少措施;(2)提高土地④__________;(3)提高耕地⑤________。

(二)土地退化的防治

1.概念:土地退化指土地资源⑥________的降低,在农耕地上通常表现为农作物⑦________的下降或农产品⑧________的降低。

2.表现

(1)土壤⑨__________、过度放牧导致草场⑩__________、土地荒漠化(分布较广、危害最严重);(2)不合理灌溉引起土壤__________和涝渍;(3)污染造成土地________下降。

3.土壤侵蚀的防治

(1)原则:建立“防、治、用”相结合的体系。土壤侵蚀严重的地区,应强调将防治工作与消除________、土地的合理开发利用相结合,贯彻________为主,使生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2)具体措施:生物措施、工程措施、____________。

一、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

1.世界淡水紧缺解决对策

措施目的

开源修筑水库调节水资源的季节分配

开渠引水解决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

合理开发与提取地下水防止过度开采地下水造成地表下陷

废水处理再利用提高水资源的重复利用率

海水淡化解决沿海城市淡水不足

人工降雨增加降水量

节流农业改进灌溉技术

降低灌水定额

工业提高用水效率

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

实行污水资源化

2.中国水资源供需平衡对策

主要措施具体措施

开发水源修坝蓄水

修渠调水

合理开发和利用地下水

进行生态环境建设退田还湖恢复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提高环境对水的涵蓄能力,全面改变江河断流、湖泊萎缩、湿地干涸的现象

退耕还林

退牧还草

采取全面节水措施倡导公民遵守《水法》,保护水资源(依法)

推行生态农业,提高灌溉效率(农业节水)

推行清洁生产,调整产业结构,提高用水效率(工业节水)

加强宣传,节约生活用水(生活节水)

近几十年来,水资源不足已成为许多国家经济发展的严重障碍,甚至危及国家的安全和民族的生存。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世界上最缺水国家中,绝大部分地区的气候特点是________,

其原因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全世界有许多地区因水而引发冲突,其中最典型的是________地区。

(2)上海所处的地理纬度虽然与许多最缺水国家相近,但以水资源数量而言,上海并不缺水,这主要是由于上海地区受________环流的影响。然而现在上海________已成问题,目前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

A.海水淡化B.大力开采地下水C.将取水口从黄浦江移至长江

D.防治水体污染,改善长江、太湖水的水质E.节约用水,减少浪费

 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最缺水国家大多位于干旱的热带沙漠气候区。本区由于常年受副热带高压或东北信风带控制,降水较少。当前中东地区冲突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水资源问题。第(2)题,上海地处季风区,降水丰富且临长江,水资源数量较多,但因水污染严重,形成水质型缺水城市。

 (1)干旱 绝大部分国家位于副热带高气压带(或受下沉气流控制)和东北信风带(东北信风来自内陆) 中东(或西亚、北非)

(2)季风 水质 CDE

二、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

1.我国耕地资源的现状及解决措施

现状耕地不足,中国依靠8.6%的耕地养活了世界22%的人口

人口增加,加剧耕地资源的短缺

非农业用地增加,导致耕地面积减少

耕地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导致耕地面积减少或耕地质量下降

耕地质量低,中、低产田比重大

措施实行耕地总量不减少措施依《土地管理法》确保耕地总量不减少

提高土地利用率非农业建设必须节约用地可以利用荒地的,不得占用耕地

可以利用劣地的,不得占用好地

禁止闲置荒芜耕地

鼓励合理开发尚未开发利用的土地

提高耕

地质量进行土地利用规划,改善农业生态条件和生态环境

改良土壤,提高地力,防治土地污染,防治土地退化

2.土地退化的防治

防治的原则建立“防、治、用”相结合的体系,强调将防治工作与消除贫困、土地的合理开发利用相结合,贯彻预防为主,使生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防治措施生物措施因地制宜,退耕还林,退耕还草,恢复生态林,营造经济林,加强对植树种草的科学管理

工程措施水利工程有修建水库、灌渠等;水土保持工程有修梯田、淤地坝等

农牧业措施在突出农田基本建设的基础上,采用各种保护耕地、提高肥力的措施

下图为“中国、印度、日本、英国四国的土地资源构成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相应国家。

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

(2)图中耕地比重最大的国家是________,该国人均耕地变化趋势为________。

(3)A国草地面积广大的气候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因此该国的主要农业地域类型为________。

(4)C国大面积的森林主要属于________和________,与D国森林树种差异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中国土地资源构成中比例最大的是________土地资源,这主要是因为我国土地资源有_____的特点,因此我们把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为基本国策。

 解题的关键是读图,得出图中各国土地资源构成的主要特点,再根据题目中提示的四个国家进行对照分析,一一判断其归属。区域地理为本题提供了完整的知识背景:印度的耕地比重大约在40%,是亚洲耕地面积最大的国家;日本的森林覆盖率在68%左右,是世界上森林覆盖率较高的少数几个国家之一;英国属于典型的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温和多雨,光照不足,适合多汁牧草的生长;中国则由于土地资源中“山地多、平地少,尤其是平原少”,耕地比重较小。

 (1)英国 中国 日本 印度

(2)印度 日趋减少 

(3)终年温和多雨,光照不足,适于多汁牧草生长 乳畜业

(4)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温带落叶阔叶林 所处的纬度位置不同

(5)其他 山地多、平地少 十分珍惜和合理使用土地,切实保护耕地

由于世界人口继续增长,经济持续发展,对水的需求量不断增加,世界水资源形势将更加严峻。有必要通过开源和节流措施逐步解决缺水问题。据此回答1~2题。

1.下列不属于开源措施的是()

A.海水淡化B.修筑水库C.改进灌溉技术D.人工降雨

2.下列措施中不属于我国解决水资源供需不平衡的主要措施的是()

A.海水淡化B.开发水源

C.进行生态环境建设D.采取全面节水措施

3.下列关于土地退化的防治措施中,属于农牧业措施的是()

A.因地制宜,退耕还林,退耕还草B.施用有机肥料,适时耕作

C.修梯田、淤地坝D.修建水库、灌渠等

4.我国一些地区要“退耕还牧”或“退耕还林”的原因是()

A.种粮食价格太低,效益不如种草和种树

B.生活提高了,人们需要更多的林产品和畜产品

C.生活提高了,要为人们提供更多的休闲、旅游场所

D.这些地方生态失衡,水土流失和荒漠化严重,须用种草、种树的方法加以改善

5.能改变水资源空间分布且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的是()

A.改造不稳定径流B.跨流域调水

C.大量抽取地下水D.排干湖泊和沼泽

6.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全球水告急!各国传媒整天谈论缺水问题。的确,在人类面临的资源问题中,除能源问题外,最让人担忧的就是淡水问题,向海洋夺取淡水成为刻不容缓的任务。

(1)某中学一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一个太阳能蒸发海水淡化的方案(见上图),请你说明其设计原理。

(2)海水淡化的最重要的意义是什么?

(3)你认为人类还可以通过哪些途径解决缺水问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当前分布较广,危害严重的土地退化是()

A.过度放牧 B.土壤盐渍化C.土壤侵蚀D.土地荒漠化

2.当前,我国土地利用中的核心问题是()

A.提高单位面积产量B.增加作物复种指数

C.保护有限的土地资源D.积极开荒,多施化肥

3.我国南方低山丘陵地区,应该()

A.发展种植业,增加农民收入B.发展畜牧业

C.大力发展林业,保障农业的稳产高产D.积极开发建筑材料

4.从“因地制宜,合理布局”考虑,在我国下列几组地区中,前者应整治土地,提高单产,后者应该退耕还牧,维护生态平衡的是()

A.塔里木盆地和云贵高原B.黄淮海平原和鄂尔多斯高原

C.长江三角洲和黄淮海平原D.江南丘陵和太湖平原

读漫画,回答5~6题。

5.关于漫画中反映出的问题的叙述,不正确的有()

①少数热带国家缺水,其他地区不缺水 ②人口增长速度快、淡水资源有限的中东和非洲缺水问题最突出

③人口增长的速度快,而淡水的消耗量逐渐减少

④人口的持续增加,使世界淡水消耗量高速增长,人均淡水资源占有量不断下降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③D.②③

6.关于漫画背景资源的利用,正确说法是()

A.虽然在不断循环更新,但其数量在一定地区、一定时间内是有限的

B.水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C.是可替代的资源

D.人类生活和生产所需主要来自其主体

7.我国水资源最紧缺的地区主要位于()

A.干旱地区B.半干旱地区C.半湿润地区D.湿润地区

8.水资源问题不包括()

A.水资源分布和使用不均的问题B.淡水资源日益紧张问题

C.洪水泛滥问题D.水资源质量下降问题

二、综合题

9.阅读青海省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上海世博会青海馆以“中华水塔三江源”为主题,展现中华水塔的山水风情与三江源的生态意境,引导人们寻找中华民族母亲河的出生地,揭示三江源是生命之源、文明之源和城市之源。

(1)青海馆外墙的色调由明快的绿、白两种颜色构成,绿色代表着江河源头的生命气息和净土特色,白色象征着高耸的昆仑雪峰,“青海省地理简图”上甲、乙、丙三条山脉中表示“昆仑山脉”的是________;图中A、B、C三大江河分别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2)分析青海省成为“中华水塔”的自然地理条件。

(3)面对我国城市发展中的水资源问题,青海省深感作为“中华水塔”所肩负的责任,确立了“环保立省”的发展之道。简述我国城市发展中面临的水资源方面的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并提出青海省作为“中华水塔”应该采取的有效举措。

10.甲图表示我国某省区的一个县,乙、丙两图表示该县从20世纪50年代以来,迫于人口压力以及管理失误所造成的土地荒漠化日趋严重的情况,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该县位于________________(省区)的东部。

(2)20世纪90年代末与40年代末相比,该县人口大约增加了________倍,耕地增加了________倍。荒漠化土地则增加了3.05万hm2。导致土地荒漠化面积增加的自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图示材料,该县应采取哪些有效措施控制和治理土地荒漠化?

[课前预习]

一、①世界人口增长 ②经济发展 ③开渠引水 ④地下水⑤处理 ⑥淡化 ⑦灌溉技术 ⑧定额 ⑨重复 ⑩资源化 修渠调水 地下水 良性循环 涵蓄 断流 萎缩 生态农业 清洁 结构 水忧患 ○21消费

二、①8.6% ②22% ③减少 ④利用率 ⑤质量 ⑥质量 ⑦产量 ⑧品质 ⑨侵蚀 ⑩退化 盐渍化 质量 贫困 预防 农牧业措施

[基础达标]

1.C 2.A3.B4.D5.B

6.(1)玻璃对太阳辐射来说是透明的,但它对海面具有保温(温室)作用;海水受热蒸发(淡化)上升,遇玻璃冷却凝结,凝结的水滴增大后,在重力的作用下降落到水槽内。

(2)水是生命之源,没有水就没有生命,水是人类生产、生活中重要且不可替代的自然资源,海水淡化可以保证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3)开源:除了海水淡化外,还可以通过修建水库、跨流域调水、合理开发和利用地下水、开发海底淡水、利用两极的冰山等措施来增加淡水来源。节流:发展节水农业,提高水的循环利用率。治污:治理水污染,实行污水资源化。保护环境:植树造林,增加植被覆盖率,建设生态蓄水库。

[拓展提升]

1.C2.C3.C4.B5.C 6.A7.C8.C

9.(1)乙 黄河 长江 澜沧江

(2)地处我国第一级阶梯,地势高;有冰川积雪融水、降水和地下水作为三大江河主要补给来源。

(3)问题:水资源短缺和水质变差。 原因: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用水需求量激增;水资源利用率低;浪费严重;水资源受污染等。 举措:保护植被,涵养水源;防止污染,提高水质;节约用水,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10.(1)内蒙古自治区 (2)1 1.2 深居内陆,距海较远,水汽难以到达;全球气候变暖,降水减少,蒸发增强

(3)控制人口增长数量,提高人口素质;退耕还牧,加强草场资源的建设和管理;严格控制滥垦、滥牧、滥伐,加强植被保护;合理利用水资源;工程建设应与环境保护相结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