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小学教案 > 导航 > 小学数学四下《轴对称图形》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教学教案

发表时间:2020-07-09

小学数学四下《轴对称图形》教学设计。

每一位任课老师,为了能够给学生给一个最简单易懂的教学思路。在上课前要仔细认真的编写一份全面的教案。上课自己轻松的同时,学生也更好的消化课堂内容。你们有没有写过一份完整的教学计划?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小学数学四下《轴对称图形》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收藏。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会画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掌握画图的方法和步骤:先画出几个关键的对称点,再连线。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能在方格纸上补全一个轴对称图形。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让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进一步增强动手操作能力,发展空间观念,培养审美观念和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画图的方法和步骤。

教学难点:能在方格纸上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

三、教学准备

方格纸、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教师:同学们,我们昨天认识了轴对称图形,谁能说说它有什么特点?

预设:对应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

(二)探索新知

1.画出轴对称图形。

教师:根据对称轴,补全下面的轴对称图形。

教师:要想顺利的画出另外一半的图形,你有什么办法呢?根据是什么?

(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预设: 我们刚刚学习了轴对称图形的对称点的特点,可以利用这个方法来画。

教师:很好,怎样来找点呢,所有的点都找吗?

预设:不用,只要数出关键点到对称轴的距离;在对称轴的另一侧点出关键点的对称点;顺次连接描出的各个点即可。

教师:谁能来展示一下你画出的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

2.探究结果汇报。

教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

预设:在方格纸上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时,先确定对称轴,找出关键点,数出关键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然后点出关键点的对应点,最后依次连接各个对应点,就可以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

教师:你能简要概述一下上面画轴对称图形另一半时的步骤吗?

学生:确定对称轴后,一找关键点;二数出距离;三点对应点;四连线。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思考:补全轴对称图形的方法是这节课的难点,在学生充分的讨论后,通过学生的实践来总结出方法,进行提炼,学生记忆的会更深刻。

(三)知识运用

教师:看来同学们已经找到了画对称图形的方法,那我们来练一练吧。

1.动手操作:剪下教材附页上的脸谱,补全到教材第84页第2题的空白处。

2.教材第83页做一做。

3.教材第84页第4题。

4.教材第85页第6题。

注:这题关键点是哪几个点呢?特别是第二题,同学们要注意了。

(四)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对轴对称图形有了哪些新的认识?又有什么收获呢?

编辑推荐

小学数学四下《图形的运动(二)》教材分析


老师讲课学生爱听,还愿意自学的情况下,往往少不了一份教案。通常大家都会准备一份教案来辅助教学。让同学们很好的吸收课堂上所讲的知识点,那么优秀的教案是怎么样的呢?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数学四下《图形的运动(二)》教材分析”,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第四小学李莉

小学阶段图形的运动共安排了三次,图形的运动(二)是第二次学习这一内容,主要是对平移和轴对称图形的再认识,是在第一学段整体感受平移、旋转、轴对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一、主要内容

本单元分为两个小节:第一小节是对于轴对称图形的再认识,第二小节对于平移的再认识。每个小节都安排了两个例题:第一小节由轴对称和轴对称图形的性质和补全轴对称图形组成;第二个小节是由画平移后的图形和运用平移知识解决问题组成。编排如下图:

二、教学目标

1.在观察、操作等活动中,使学生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及其对称轴,体会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和性质,并能在方格纸上补全一个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

2.会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感受平移运动的特点,发展空间观念。

三、编排特点及教学建议

1.关注知识形成过程,把握核心内容。

教材结合学生熟悉的生活、学习情境,在他们已有的对称、平移和旋转的基础上编排,4个例题承载着不同的任务,既有数学知识的认识深化,更有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与应用,为学生主动地从事观察、实验、猜测、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提供适宜的学习素材。教学时要全面分析,重视教材的变化,确定教学目标,把握核心问题,落实课标的核心理念。例如,教材第78页的例4中,小男孩这个图形有两条边都是曲线,怎么计算面积呀?引发学生思考,是该例题的核心问题;小精灵用学过的图形运动知识试一试。点明了要解决的问题和单元学习的联系,指明了解决问题的思考方向。

2.借助方格图学习轴对称和平移,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方格图是学生学习轴对称、平移两种图形变换的重要工具,方格图上一条条水平和竖直的线,为学生建立方位感、感受距离提供有力的参照,是发展学生空间观念的重要途径和组成部分。本单元的四个例题全部使用了方格图。例1是利用方格图发现对应点到对称轴的距离都是3小格;例2是借助方格图,根据对称轴补全轴对称图形;例3是在方格图中画出平移后的图形;例4是借助方格图求出简单的不规则图形的面积。这里的方格图不仅仅可以提供给学生简单的数据提示,以便成功地发现规律,还能够帮助学生在计算的基础上建立形的表象,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方格图发挥了测量标准的重要作用,除了帮助学生发现和总结计算方法,更为学生理解和感受图形之间的联系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同时,方格图为学生提供实践的空间,使学生有了做数学、体验数学、经历数学的机会,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知识,掌握数学学习方法。学生在这样的活动中,不仅仅收获了知识,也积累了测量的意识和方法,发展了空间观念。

3.设计活动,重视数学思考。

教材不仅设计了看一看、画一画、找一找、数一数、填一填等操作活动,而且注意设计需要学生进行分析、猜测和推理的探究活动,不断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思维能力。教学中,要认真研究学生是如何思考的、怎样研究的,就必须给学生充分的时间。例如,让学生思考怎样画得又快又好?这个图形有两条边都是曲线,怎样计算面积呀?等等,要求学生根据操作过程或已有知识经验不断思考,合作研讨,动手尝试。因此,教师要切实组织好课堂活动,为学生提供时间和空间。不要让教师的演示或少数学生的活动和回答代替每一位学生的亲自动手、亲自体验和独立思考。这样学生思维才能得以锻炼,解决问题的意识、策略方法才能得到发展。

人教版四下:七单元图形的运动(轴对称)教案一


身为一位人名教师,我们要给学生一个优质的课堂。为此老师就需要在上课前准备好教案,以此来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上课才能够为同学讲更多的,更全面的知识。你们见过哪些优秀教师的小学教案吗?为了让您在使用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人教版四下:七单元图形的运动(轴对称)教案一”,仅供参考,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

一、教学内容:

教材P82图形运动(二) 轴对称(例1、例2)

二、教学目标:

①知识与技能:

进一步认识图形的对称轴,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②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确定对称点的位置,探索图形成轴对称的特征和性质,

③情感、态度、价值观:

让学生感受生活中轴对称的美感,知道大自然中,处处有数学。

三、教学重点:

认识图形的对称轴,并能画出轴对称图形。

四、教学难点:

确定对称点的位置

五、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方法:

观察法、讲解法,合作交流法、探究法。

七、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出示轴对称图片

师:这些图片好看吗?为什么好看?在我们生活中有许多因为对称而让人觉得美的物体,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这些美丽的对称图形。(板书:轴对称图形)

(二)复习旧知

1、你还见过哪些轴对称图形?

2、什么样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

3、看书中图片,画出对称轴。

(三)探究新知

1、出示例1 看一看,数一数,你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观察)

(1)合作探究

①这幅图对称吗?

②中间这一条直线表示什么?

③点A和点A在这幅图中是两个对应点,它们到对称轴的距离都是( )个小格。

④点B和点( )是对应点,它们到对称轴的距离都是( )个小格。

⑤点C和点( )是对应点,它们到对称轴的距离都是( )个小格。

⑥我发现:在轴对称图形中,对称轴两侧相对的点到对称轴的距离( )。

(2)汇报交流:

①在轴对称图形中,对称轴两侧相对的点到对称轴两侧的距离相等。

②我们可以用这个性质来判断一个图形是否是对称图形。或者画对称图形。

2、出示例2

(1)引导学生思考:

A、怎样画?先画什么?再画什么?

B、每条线段都应该画多长?

(2) 在思考的基础上,用铅笔试画。

(3)小结:

①找出所给图形的关键点。

②数出或量出图形关键点到对称轴的距离。

③在对称轴的另一侧找出关键点的对称点。

④按照所给图形,顺次连结各点,就画出所给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四)课堂练习

P84做一做第2题

(五)课堂小结

1、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①在轴对称图形中,对称轴两侧相对的点到对称轴两侧的距离相等。

②我们可以用这个性质来判断一个图形是否是对称图形。或者画对称图形。

2、方格纸上画已知图形的轴对称图形的方法:

①找出所给图形的关键点。

②数出或量出图形关键点到对称轴的距离。

③在对称轴的另一侧找出关键点的对称点。

④按照所给图形,顺次连结各点,就画出所给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八、教学反思:

本节课先从具有轴对称特征的图形入手,认识轴对称图形,引导学生总结出轴对称图形的定义,然后通过作松树图形来找出轴对称图形的特点和性质,让学生自己亲身经历其过程,加深对轴对称图形的理解。

人教版四下:七单元图形的运动(轴对称)教案三


老师在上课时经常会遇到难解决的问题而耗费半节课的时间吧,每位老师都会提前准备一份教案,以便于提高讲课效率。才能有计划、有步骤、有质量的完成教学任务,那有什么样的教案适合新手教师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人教版四下:七单元图形的运动(轴对称)教案三》,欢迎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收藏。

一、教学内容:

教材P83图形运动(二) 轴对称(例1、例2)

二、教学目标:

①知识与技能:

进一步认识图形的对称轴,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②过程与方法:

探索图形成轴对称的特征和性质,能正确地补充完整轴对称图形。

③情感、态度、价值观:

让学生在补充完整轴对称图形,欣赏图形变换所创造出的美,进一步感受对称、在生活中的应用,体会数学的价值。

三、教学重点:

通过画、观察、想象、分类、找对称轴等系列活动,使学生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的意义、特征及性质。

四、教学难点:

掌握轴对称的特征和性质,并能画出轴对称图形。

五、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画出下面图形的对称轴,看看能画几条。

,1条 1条 5条 无数条

2、你能根据对称轴,在方格 轴对称图形有哪些特点? 纸上补全轴对称图形吗?

3、对称轴两侧的图形完全重合;对称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

(二)探索新知

1、动手操作:剪下教材附页上的脸谱,补全到教材第84页 第2题的空白处。

应该怎样想呢?

先找到对称轴,再根据轴对 称图形的特点来补全脸谱。

2、试一试,画出下面这个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

A5格5格A

第一步:标出点A和点B;

第二步:通过数格找到 对称点A 和B;

第三步:顺次连线。

B 3格3格 B

怎样画得又快又好?

3、你能画出下面图形的另一半吗?试一试。

(1) 先找到对称轴左边 图形的几个关键点 的对称点,再连线。

怎样画得又快又好?你能画出下面图形的另一半吗?试一试。

(2)应该怎样想呢?

(三)布置作业

1、第84页,练习二十第4题。

2、在方格纸上设计美丽的轴对称图形。

板书设计图形运动(二) 轴对称(3)

3、轴对称的特点

①对称轴两侧的图形完全重合;对称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

②先找到对称轴,再根据轴对称图形的特点来补全脸谱。

4、画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的方法:

①先找到对称轴左边图形的几个关键点。

②通过数格找到关键点的对称点。

③顺次连线。

七、教学反思:

通过画、观察、想象、分类、找对称轴等系列活动,使学生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的意义、特征及性质。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小学数学四下《图形的运动(二)》课标解读


身为一位人名教师,我们要给学生一个优质的课堂。老师需要提前做好准备,让学生能够快速的明白这个知识点。为学生带来更好的听课体验,从而提高听课效率。你们知道那些比较有创意的教学方案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数学四下《图形的运动(二)》课标解读”,仅供参考,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

一、课标要求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学段目标的第二学段中提出了 体验简单图形的运动过程,能在方格纸上做简单图形运动后的图形。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课程内容的第二学段中提出了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及其对称轴,能在方格纸上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能在方格纸上补全一个简单的轴对称图形通过观察、操作等,在方格纸上认识图形的平移与旋转,能在方格纸上按水平或垂直方向将简单图形平移,会在方格纸上将简单图形旋转90。

二、课标解读

运动是世间万物的基本特征,是物质存在的基本形式,在现实生活中可以看到大量的运动现象,如平移、旋转、对称等。在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内容中,图形的运动有两种最基本的形式:一种是形状和大小不变,仅仅发生位置变化的图形运动;另一种是形状不变而大小变化的图形运动。第二学段中,图形的运动的课程内容及要求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按要求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经过平移后的图形,会补全一个轴对称图形

在第一、二学段,方格纸是学生认识图形运动很好的平台,利用它可以准确地描述图形的位置,定量刻画图形的运动,这样的描述和刻画又能加深学生对图形运动的认识和理解。《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了通过观察、操作等,在方格纸上认识图形的平移与旋转,能在方格纸上按水平或垂直方向将简单图形平移,会在方格纸上将简单图形旋转90,只要求图形沿水平或竖直方向平移,以及图形绕着一点旋转90度,不要求图形沿其他方向平移或绕着一点旋转任意角度。

(二)结合日常生活中的对称现象,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直观认识轴对称图形,能辨认轴对称图形

通过折一折、画一画、剪一剪等数学活动,让学生经历轴对称图形的形成过程,直观认识轴对称图形对折后完全重合的特征,直观认识对称轴。在课程实施中,要注意通过合适的问题让学生体会数学活动的目的,保证活动的有效性。如以为什么要对折纸?使学生体会到是为了使剪出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以为什么只在一边画图?使学生体会到因为对折了,剪出来的两部分是同样的;以观察展开的剪纸上的折痕,你能发现什么?使学生理解对称轴的含义。

(三)让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初步渗透变换、转化的数学思想

通过观察想象、操作验证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几何直观,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几何直观是本次课标修订中新提出的一个核心概念,也是图形与几何部分的一个核心概念。那么,怎样理解几何直观这个核心概念呢?顾名思义,几何直观所指有两点:一是几何,二是直观,综合起来,就是依托、利用图形进行数学思考和想象,它在本质上是一种通过图形所展开的想象能力。《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是这样定义的:主要是指利用图形描述和分析问题。借助几何直观可以把复杂的数学问题变得简明、形象,有助于探索解决问题的思路,预测结果。几何直观可以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数学,在整个数学学习过程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说到空间观念,我们总是觉得熟悉又陌生。空间观念到底指什么?《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是这样描述的:空间观念主要是指根据物体特征抽象出几何图形,根据几何图形想象出所描述的实际物体;想象出物体的方位和相互之间的位置关系;描述图形的运动和变化;依据语言的描述画出图形等。由此可见,空间观念的培养贯穿于图形与几何的整个教学过程中。

人教版四下数学第七单元《图形的运动之轴对称2》教案


老师讲课学生爱听,还愿意自学的情况下,往往少不了一份教案。即使每天晚上一两点都要坚持制定出一份最详细的教学计划。对教学过程进行预测和推演,从而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那么一份优秀的教案应该怎样写呢?请您阅读小编辑为您编辑整理的《人教版四下数学第七单元《图形的运动之轴对称2》教案》,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七单元

图形的运动(二)

第2课时

轴对称

教学内容:

教材P82图形运动(二) 轴对称(例1、例2练习课)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画、观察、想象、分类、找对称轴等系列活动,使学生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的意义、特征及性质。

2、过程与方法:掌握已学过的平面图形的轴对称情况,能正确地找出其对称轴。

3、情感、态度、价值观:利用轴对称的知识,欣赏图形变换所创造出的美,进一步感受轴对称在生活中的应用,体会数学的价值。

教学重点:

探索图形成轴对称的性质和特征。

教学难点:

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

观察法、讲解法,合作交流法、探究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引语:上节课我们已经初步认识了生活中的轴对称现象,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轴对称图形。

2、问题

(1)你见过哪些轴对称图形?画出课件上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2)仔细观察屏幕上的这些轴对称图形,你发现了什么?、

3、合作讨论

4、汇报:对称轴 我发现对称轴两边的 图形完全重合了。

二、探索新知

1、研究学习例题

(1)观察课件例题

(2)你看到了些什么?

(3)看一看,数一数,你发现了什么?

2、合作探究:点A与点A到对称轴的距离都是3小格。

3、在方格纸上画轴对称图形

(1)找出所给图形的关键点。

(2)数出或量出图形关键点到对称轴的距离。

(3)在对称轴的另一侧找出关键点的对称点。

(4)按照所给图形,顺次连结各点,就画出所给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三、知识运用

1、 动手操作

剪下教材附页上的图形,先折一折,再画出 下面图形的对称轴,看看能画几条。

2条 4条 3条 6条 1条

2、课本P85第5题

下面的图形各是从哪张纸上剪下来的?连一连。

3、课本P84第3题

像下面这样把一张纸连续对折3次, 剪出的是什么图案? 对折4次呢?

剪出的是4只蝴蝶的图案。

4、生活中的轴对称:(课件播放)

(1)动物、植物、昆虫身体,花纹等都是轴对称

(2)人们生活的用品许多都是轴对称

(3)古今中外,许多著名的建筑都是对称的。

例如:英国塔桥 中国赵州桥 印度泰姬陵 你还知道哪些有名的建筑也是 对称的?和同学们说一说。 法国埃菲尔铁塔。

四、课堂小结

1、在轴对称图形中,对称轴两侧相对的点到对称轴两侧的距离相等。

2、我们可以用这个性质来判断一个图形是否是对称图形。或者画对称图形。

五、布置作业

1、第83页做一做第1题

2、剪出美丽的轴对称图形。

板书设计:

轴对称(2)

方格纸上画轴对称图形的方法

(1)找出所给图形的关键点。

(2)数出或量出图形关键点到对称轴的距离。

(3)在对称轴的另一侧找出关键点的对称点。

(4)按照所给图形,顺次连结各点,就画出所给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教学反思:

本节课主要是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用方格纸画出完整的轴对称图形,从自己作图过程中领会作图方法,并总结出画轴对称图形的步骤和方法。

小学数学四下《平均数》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初步学会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学生经历用平均数知识解决简单生活问题的过程,积累分析和处理数据方法,发展统计观念。初步感知移多补少对应等数学思想。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感受平均数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体验学习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乐趣。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平均数的含义,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借助移多补少的方法理解平均数的意义。

三、教学准备

课件、实物投影。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谈话引入。

以幻灯片形式出示教师家的书橱。

现在,我的书架上层有12本书,下层有10本书,我想请同学们帮忙,重新整理一下,使每层书架上的书一样多。

2.感知课题。

(1)学生思考,想象移动的过程。

(2)教师操作并提问:现在每层都有11本书了,这个11是它们的什么数?

(3)教师:像这样把几个不同的数,通过移多补少的方法,得到相同的数,就是这几个数的平均数。

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下平均数这个新朋友,好吗?

(板书:平均数)

(二)探究新知

1.引发质疑,探索新知。

教师:看到这个课题,你想通过这节课学习到哪些知识?

预设:

(1)平均数是一个什么数?

(2)怎样计算平均数?

(3)平均数在生活中有什么用?

2.理解含义,探求方法。

出示例1,为了保护环境,学校四年级1班的一组同学利用业余时间收集矿泉水瓶,做环保小卫士。

仔细观察统计图,从图中知道了什么?你能根据统计图提出什么问题?

预设:

(1)小红比小兰多收集多少个瓶子?

(2)小明再给小亮几瓶,他俩的瓶子就一样多?

(3)他们平均每人收集了多少个瓶子?

你怎样理解平均每人收集了多少个瓶子?你怎样才能让他们的瓶子数量一样多呢?

学生汇报交流。

小结1:求平均数实际就是把多的补给少的,在数学上叫做移多补少。

小结2:求平均数也可以采用计算的方法,用他们一共收集的矿泉水瓶个数总和除以人数,得到平均每人收集多少个。

(14+12+11+15)4=13(个)。

【设计意图】注重让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通过解决平均每人收集多少个矿泉水瓶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并理解求平均数的方法,掌握移多补少以及先求和再平均分的数学方法。

3.理解平均数的含义。

教师:刚才我们通过移多补少和计算,求出平均每人收集了13个矿泉水瓶,看这个平均数13,它是不是每个人真正收集的矿泉水瓶数量?

引导学生体会13不是每个人真正收集的矿泉水瓶数量,而是4个人的总体水平。

小结:平均收集13个矿泉水瓶,不是每个人真正收集的数量,是一个虚拟的数,反映了这组收集矿泉水瓶数的情况。

教师:生活中你还在哪些地方或什么事情中遇到或用到过平均数吗?举例说一说。

预设:

(1)本周平均最高气温6摄氏度。

(2)三年级学生的平均身高是140厘米。

(3)四年级2班五位同学平均每人捐10本图书。

(4)李莉同学平均每天上学路上花费15分钟。

【设计意图】初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并在现实生活中寻找实例,感受数学源于生活。

(三)知识应用

1.判断。

(1)某小学全体同学向希望工程捐款,平均每人捐款3元。那么,全校每个同学一定都捐了3元。

( )

(2)学校排球队队员的平均身高是160厘米,有的队员身高会超过160厘米,有的队员身高不到160厘米。

( )

(3)小明所在的1班学生平均身高1.4米,小强所在的2班平均身高1.5米。小明一定比小强矮。

( )

【设计意图】让学生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初步感受平均数的特点:一组数据的平均数比数据中最大数小,比最小数大。

2.选择。

小明家平均每月用水( )吨。

A.(16+24+36+27)365

B.(16+24+36+27)12

C.(16+24+36+27)4

【设计意图】通过解决平均用水量的问题,巩固所学知识,根据所求问题找准与总数相对应的份数。

(四)全课小结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再看看开始想解决的问题:(1)平均数是一个什么数?(2)怎样计算平均数?(3)平均数在生活中有什么用?现在能解决了吗?

人教版四下数学第七单元《图形的运动之轴对称1》教案


第七单元

图形的运动(二)

第1课时

轴对称

教学内容:

教材P82图形运动(二) 轴对称(例1、例2)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进一步认识图形的对称轴,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确定对称点的位置,探索图形成轴对称的特征和性质,

3、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感受生活中轴对称的美感,知道大自然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点:

认识图形的对称轴,并能画出轴对称图形。

教学难点:

确定对称点的位置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

观察法、讲解法,合作交流法、探究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出示轴对称图片

师:这些图片好看吗?为什么好看?在我们生活中有许多因为对称而让人觉得美的物体,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这些美丽的对称图形。(板书:轴对称图形)

二、复习旧知

1、你还见过哪些轴对称图形?

2、什么样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

3、看书中图片,画出对称轴。

三、探究新知

1、出示例1 看一看,数一数,你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观察)

(1)合作探究

①这幅图对称吗?

②中间这一条直线表示什么?

③点A和点A在这幅图中是两个对应点,它们到对称轴的距离都是( )个小格。

④点B和点( )是对应点,它们到对称轴的距离都是( )个小格。

⑤点C和点( )是对应点,它们到对称轴的距离都是( )个小格。

⑥我发现:在轴对称图形中,对称轴两侧相对的点到对称轴的距离( )。

(2)汇报交流

①在轴对称图形中,对称轴两侧相对的点到对称轴两侧的距离相等。

②我们可以用这个性质来判断一个图形是否是对称图形。或者画对称图形。

2、出示例2

(1)引导学生思考

A、怎样画?先画什么?再画什么?

B、每条线段都应该画多长?

(2) 在思考的基础上,用铅笔试画。

(3)小结

①找出所给图形的关键点。

②数出或量出图形关键点到对称轴的距离。

③在对称轴的另一侧找出关键点的对称点。

④按照所给图形,顺次连结各点,就画出所给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四、课堂练习

P84做一做第2题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1、在轴对称图形中,对称轴两侧相对的点到对称轴两侧的距离相等。

2、我们可以用这个性质来判断一个图形是否是对称图形。或者画对称图形。

板书设计:

图形运动 (二) 轴对称(1)

方格纸上画已知图形的轴对称图形的方法

1.找出所给图形的关键点。

2.数出或量出图形关键点到对称轴的距离。

3.在对称轴的另一侧找出关键点的对称点。

4.按照所给图形,顺次连结各点,就画出所给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教学反思:

本节课先从具有轴对称特征的图形入手,认识轴对称图形,引导学生总结出轴对称图形的定义,然后通过作松树图形来找出轴对称图形的特点和性质,让学生自己亲身经历其过程,加深对轴对称图形的理解。

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轴对称》教学设计


一个优质课堂,就是老师在讲学生在答,讲的知识都能被学生吸收。因此,老师会想尽一切方法编写一份学生易接受的教案。这样可以有效的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你们有没有写过一份完整的教学计划?下面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轴对称》教学设计》,仅供您在工作和学习中参考。

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轴对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图形,体会轴对称图形的特征,通过数一数对应点到对称轴的距离,概括出轴对称的性质。

2.会画出一个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掌握画图的方法和步骤:先画出几个关键点的对应点,再连线。

3.让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进一步增强动手实践能力,发展空间观念,培养审美观念和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体会轴对称图形的特征,能在方格纸上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学具准备:

学习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复习轴对称图形的特点、引入新课

师:这节课我们先来欣赏一些漂亮的图形,边欣赏边思考:这些图形有什么共同点?

生:它们都是轴对称图形。

师:老师手中的这棵树是轴对称图形吗?你是怎样判断的呢?

指名回答:

师:那你认为怎样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呢?

学生回答,师板书(对折完全重合)

师:对折后折痕所在的位置就是它的对称轴,师边演示画对称轴边说对称轴要用虚线表示,而且要画出头。对称轴你会画吗?

生拿出准备好的图形纸张练习。

展示反馈。(谁愿意把你的想法和大家分享一下)

师:完成得真不错,看来同学们对于轴对称图形已经掌握了不少知识,今天我们就继续来研究轴对称图形的特性。(板书课题:轴对称)

二、探究新知,轴对称图形对应点的特征。

1、出示书上例1图。

师:同学们,你们看,现在老师把这棵松树请到了大屏幕上,我们还能用对折的方法来判断它是轴对称图形吗?怎么办?(请出方格图)为了研究方便,我们把它请到方格纸上,或许有它的帮助你能找到好方法。请大家拿出练习纸先独立思考。(找一找,数一数,连一连你能有什么发现?)

2.生先独立思考,完成后可以和同桌之间交流。

3.集体反馈:

(1)指名回答。

(2)师根据学生回答出示一组对应点,并说出对应点的特征。

4.生独立找对应点

5.指名回答找出的对应点。师提问:你能找出O点的对应点吗?

6.师:同学们,刚才我们找出了那么多的对应点,你有什么发现?

小结:轴对称图形有无数组对应点,每组对应点连线和对称轴是垂直的,每组对应点到对称轴的距离都相等。(板书)

7.练习

下面你能用所学的知识解决这题吗?请你在练习纸上填一填。

强调:在找对应点时应该注意什么呀?

三、动手操作,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

1.出示课件例2。

师:同学们这是一个轴对称图形,猜一猜,这是一个什么图形?你能补全下面这个轴对称图形吗?画之前请先思考一下怎样才能画得又快又好?

2.生独立操作

3.反馈:

师:谁愿意来说说你们是怎样画的?

汇报,引导讲解:第一步:找关键点。第二步:数出距离。第三步:标对应点。第四步:顺次连线。

师:同学们,你们能说一说我们在画轴对称图形的时候应该怎样做呢?

小结:我们在补全对称图形时要先找出所给图形的关键点,然后数出或量出图形关键点到对称轴的距离,再在对称轴的另一侧找出关键点的对称点,最后按照所给图形,顺次连结各点,这样就能画出所给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4、练习

师:船下面游来了一条小鱼,如果又游来了一条,下面的哪条小鱼和它对称呢?

5.斜对称轴图形的对应点及作图。

四、图片欣赏

师:对称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它的美给我们带来了丰富多彩的视觉享受,同学们请看……对称的运用真广啊,下面让我们一起去感受一下一些美丽的轴对称图形它的对称变换过程吧。

五、全课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学到了什么,都有哪些收获?

只要我们在生活中去留心观察,我们就能发现更多的轴对称图形。只要我们用心去学习,我相信你们就是未来的设计师,设计出更加美丽的对称图片。

六、板书设计:

轴对称图形

对折完全重合

每组对应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

1、找关键点

2、数出距离

3、标对应点

4、顺次连线

小学数学四下《图形的运动(二)》重难点突破


在上课时老师为了能够精准的讲出一道题的解决步骤。老师需要提前做好准备,让学生能够快速的明白这个知识点。这样我们可以在上课时根据不同的情况做出一定的调整,那怎样写才能有一份高质量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数学四下《图形的运动(二)》重难点突破”,欢迎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助益。

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第四小学李莉

一、轴对称和轴对称图形的性质

突破建议:

1.用好生活中的对称现象。

在学生再次学习轴对称现象时,教材中给出了许多生活例子。在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对称现象时,要注意引导他们忽略一些无关紧要的细节,着重从图形运动的角度去观察、去思考。如:观察对称现象时,常常使用蝴蝶、天安门等照片。就实物而言,他们除了关于直线对称,还有其他对称,因此,有必要把它们简化、抽象成图案,再来对折、研究。

2.在操作中理解轴对称图形的对称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

一看,明白松树图是一个轴对称图形。

二找,找到对称点A和A,并将这两个对称点连接起来,发现对称点的连线与对称轴垂直。

三数,数一数点A和点A到对称轴的距离,知道点A和点A到对称轴的距离都是3小格。

经过几次的操作活动,使学生明白轴对称图形上两个对称点到对称轴的方格数(距离)相等,加深学生对轴对称图形特征的认识。

二、根据对称轴补全轴对称图形

突破建议:

1.经历做数学的过程,感受知识间的联系。

在方格纸上根据对称轴补全轴对称图形,可以先让学生观察方格纸上给出的图形,想象补全的对称图形的样子,找出图上每条线段的端点,然后引导学生利用对称点到对称轴距离相等这个规律找到每一个端点的对称点后,再尝试补全图形。

课堂上可以通过同学间的交流,让他们自己总结画轴对称图形的经验,得出较为合理的步骤:先定点,再画出对称点,最后连点成形。

2.梳理补全轴对称图形的方法。

一找,找出图形上每条线段的端点。

二定,根据对称轴确定每一个端点的对称点。

三连,依次连接这些对称点,得到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

三、画出平移后的图形

突破建议:

1.动态呈现平移过程,明白移动几格的意思。

在平移的过程中,学生很容易对移动几格产生错觉,会错误地把移动7格理解成两个图形中间的空格是7格。教学中可以通过课件动态的展示平移过程,使学生通过观察,了解平移的方向和平移的距离分表示什么意思;也可以利用实物模型,按平移的要求实际操作,让学生体会平移的过程是整个图形按照要求进行平移,平移的距离是对应点之间的方格数,而不是平移前后两个图形之间的方格数。

2.探索图形平移的画法,发展学生在方格纸上画平移图形的能力。

第一,选点。也就是在原图形上选择几个能决定图形形状和大小的点。

第二,移点。也就是按要求把选择的点向规定的方向平移规定的格数。

第三,连点成形。

四、运用平移知识解决问题

突破建议:

1.和学生一起思考。

启发学生思考的最好办法是教师和学生一起思考。教学中,教师要能暴露自己的思考路径。比如,为什么提出这些问题让学生思考,遇到情境可以从哪些方面提出问题,遇到这些问题可以从哪些角度进行分析,解决了这个问题又可以提出哪些新的问题等,帮助学生形成从头到尾思考问题的习惯和意识。

2.给足时间让学生充分思考。

教学中,要认真研究学生是如何思考的、怎样研究的,就必须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让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和同伴交流,最后在全班分享。在这样的过程中,使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3.注重转化思想的渗透。

教学中,应结合题目特点,注意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不规则图形转化为规则图形,如何将新知识转化为已学知识来解决问题。转化思想的有效渗透,也可以为以后探索多边形的面积计算做好铺垫。

小学数学四下:《因数与倍数》教学规划


老师在上课时经常会遇到难解决的问题而耗费半节课的时间吧,这时就需要自己去精心研究如何做一份学生爱听老师爱讲的教案。从而以举一反三的方式学会其他的知识点,那怎样写才能有一份高质量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数学四下:《因数与倍数》教学规划”,仅供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一、教学内容 :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九单元《因数和倍数》

本单元教材安排在学生已经掌握了许多自然数的知识之后,系统地教学分数的意义和性质之前,这样可以使学生进一步丰富自然数的知识、了解自然数之间存在的倍数与因数关系,体会自然数都有因数,而且不同自然数的因数个数是不同的。这些内容还能为学习公倍数和公因数,以及分数的约分、通分和四则运算奠定基础。为以后教学分数知识作必要的准备。研究倍数与因数一般在非零自然数范围内进行,可以减少不必要的麻烦。

二、教材简析:

1.重建知识体系,通过操作并依据乘法算式认识倍数和因数

以前的教材把这些内容归结为数的整除,因此根据大纲要求,要先建立整除的概念,由整除引出约数和倍数,再用能否被2整除定义奇数和偶数,以一个数的约数的个数定义素数和合数,概念较多并且集中,学生学习困难较大。数学课程标准没有提出认识整除的要求,但要求能找10以内某个数的倍数、100以内某个数的所有因数,并降低要求,只要知道奇数、偶数、素数、合数,不要求分解质因数和用求质因数的方法求最大公约数、最小公倍数等。因此,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对这部分内容重建知识体系,依据学生熟悉的乘法算式中积与因数的关系认识倍数和因数。在学生有了倍数、因数的初步感受后,再要求学生根据其他式子说说哪个数是哪个数的倍数,哪个数是哪个数的因数,进一步感受在乘法算式里,积是各个因数的倍数,每一个因数都是积的因数,并在叙述中体会倍数与因数的依存关系,及相应的倍数、因数的叙述方法。教学时要使学生认识两者之间的依存关系,掌握正确的叙述方法。

对于学生来说,由乘法算式引入倍数和因数,那么找一个数的倍数或因数可以借助乘法算式进行。启发学生用乘法算式逐个找出它的倍数,并讨论获得找一个数倍数的方法:可以用这个数依次乘1、2、3找出它所有的倍数。同样观察讨论,获得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哪两个数相乘的积是这个数,这两个数就都是它的因数,这样可以一对一对地找出一个数的因数。并通过解决问题加深体验倍数与因数关系和理解找倍数和因数的方法 。

2.充分利用百数表引导学生通过自己操作、观察、比较、分析和思考,发现2、5和3的倍数的特征。

课程标准提出的具体目标中,提出让学生知道2、3、5的倍数的特征,而不是掌握特征。教材主要让学生观察、发现它们的特征,教师在教学设计中,让学生先分别在百数表中找出100以内2、5的倍数,再分别观察、分析它们的特点,组织交流,获得结论。并依据2的倍数的特征认识偶数和奇数,教材以此定义偶数和奇数,让学生知道。教材还注意让学生通过一些有趣的练习,进一步认识2、5的倍数的特征,发展分析、简单的推理等思维能力。

3.采用合适的方法帮助学生发现 3 的倍数的特征

3的倍数的特征,学生开始可能会产生看个位的想法。通过观察3的倍数产生认知冲突。首先让学生找出 100以内3的倍数,观察它们的个位,思考是否具有2、5的倍数的类似特征,使学生产生认知的冲突,激发探究结论的愿望。接着要求学生在计数器上分别表示出几个3的倍数,看看每个数所用算珠的颗数是多少;再找几个比较大的3的倍数在计数器上表示出来,看每个数用了多少颗算珠,分析每个数所用算珠颗数有什么共同点并进行交流,获得3的倍数,各数位上的数相加的和一定是3的倍数的认识。这样在计数器上表示和观察3的倍数,获得初步结论。再通过验证确认结论的正确性:3的倍数各数上的和一定是3的倍数,但有没有一个数不是3的倍数,但各数位上数的和也是3的倍数呢?要求学生找几个不是3的倍数的数算一算,验证不是3的倍数的数,各数位上数的和不可能是3的倍数,确认前面获得结论的正确性。这样做实际上说明了例题里结论的条件是充分的而且是必要的,学生可以从中感受获得结论的过程是严密的。

4.通过学生的活动和思考,认识素数和合数

让学生自己找出一个数的因数并引导分类素数(质数)和合数,是以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定义的。教材为了让学生感知、体验各自的本质属性,理解和获得素数与合数的概念,在例题中让学生自己先找一些数的因数,按照因数的个数把这些数分成两类。要形成概念,还得获得同类事物的本质属性的认识。因此教材引导学生自己分析、研究两类数各自因数的特点,认识每类数的因数个数方面的特征,充分感知一类数里每个数都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另一类数里每个数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因数。在此基础上,教材抽象概括出素数和合数的概念使学生认识。同时还通过学生思考、分析,认识1既不是素数也不是合数。这样通过研究数的因数的特征,概括素数和合数的意义。并通过练习可以进一步加深对素数和合数内涵的认识,掌握概念。但对素数、合数的判断仅限制在50以内的数,这就有效地降低了学生学习的难度,并能吸引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在对素数、合数基本概念的理解上。

5.通过综合性练习加深学生的认识和激发学生兴趣

精心选题,发挥习题的探索性和趣味性。习题的设计力争在突出重点,突破难点,遵循学生认知规律的基础上,体现基础性、层次性、灵活性、生活性、趣味性。有利于进一步认识所学知识,发展学生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

三、学情分析:

本单元的学生的难点在于能熟练地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理解并掌握奇数和偶数的概念,特别是在运用这些特征进行判断时,容易混淆奇数、偶数与质数、合数的概念教学。预计学生还在学了因数和倍数的基础上能发现了2、5、3的倍数的特征,根据特征能判断一个数是否是2、5、3的倍数。计划让学生学习完这些概念后,很有必要对这部分知识做个梳理与练习,使学生对这些概念有进一步的理解和掌握,进一步帮助学生清晰理解各个概念,区别容易混淆的几个概念,提高学生的数学水平。【在练习之前,引导学生对学习的旧知进行回顾,唤起学生对知识的主动回忆,使他们能正确质数和合数这两个概念与奇数、偶数的区别。大部分学生学习习惯较好,学习积极性高,希望能做到有的放矢,定必因材施教。】

四、总体目标:

1、让学生经历探索数(本单元指非0自然数)的有关特征的活动,认识倍数和因数;能在1100的自然数中找出10以内某个数的所有倍数,以及100以内某个数的所有因数;知道2、5和3的倍数的特征,能判断一个数是不是2、5和3的倍数;知道奇数和偶数、素数和合数 。

2、让学生在探索数的特征的活动中,进一步培养观察、比较、分析和归纳等能力,学会从不同角度验证猜想,或对结论的合理性作出必要的说明;进一步发展数感。

3、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感受数学思考的严谨性和数学结论的确定性,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五、教学重点、难点:

1、能熟练掌握求一个数和的倍数和因数的有效方法。

2、通过百数表探索2和5的倍数的特征

3、利用计算器让学生通过操作实验自主发现3的倍数的特征,能判断一个数是不是3的倍数。

六、设计思路:

教学倍数和因数的认识,学习找一个自然数的倍数和因数。首先从学生的操作入手,由浅入深,利用学生对乘法运算以及长方形的长、宽和面积关系的已有认识,在操作中引出倍数和因数的概念。直观感知倍数和因数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再依据算式具体说明倍数和因数的含义,利用已有的乘除法知识,自主探索并总结找一个数的倍数和因数的方法。

再让学生在小组内自主探究2、3、5的倍数的特征,让每一位学生参与到探究的过程中,给学生充分的探索空间,并引领学生汇报合作探究的成果,并提炼、归纳、验证它们特征。数学教学不仅要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还要教给学生科学严谨的研究态度,而探索研究的方法学生一般想不到,对学生进行探索方法的引领和指导十分必要。培养分析、判断能力及合作精神和探索意识,增强了学生数学自信心。

七、课时安排:

在整数乘除法的基础上内容分三段安排:

例1~例3认识倍数和因数 ( 1课时)

例4、例52、5、3的倍数的特征 ( 2课时)

倍数和因数 例6素数和合数 (1课时)

练习六 ( 1课时)

八、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因数和倍数

读数导入,巧设铺垫 学习新知,明确概念

巩固新知,适时拓展 全课总结,有效延伸

第二课时:2和5的倍数

活动一:2的倍数特征的探索

活动二:5的倍数特征的探索

激趣导入 探究新知 活动三: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的共同特征的探索

活动四:看书,回顾知识

自主练习 总结

第三课时:寻找3的倍数

视频导入,激趣新知 自主探索,总结特征 巩固练习,

强化概念 全课小结,分享收获

第四课时:寻找素数和合数的足迹

开心智力判断

智力找朋友

复习导入 明确概念 生活拓展 开心辞典

开心游戏

全课总结

《轴对称图形》教学设计


作为一小学位老师,我们要让同学们听得懂我们所讲的内容。老师需要做好课前准备,编写一份教案。这样可以让同学们很容易的听懂所讲的内容,那么老师怎样写才会喜欢听课呢?小编特地为您收集整理“《轴对称图形》教学设计”,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第二课《轴对称图形》教学设计

第二课《轴对称图形》教材分析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初步认识轴对称现象。

2.使学生通过观察,初步认识镜面对称现象。

3.通过以上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学会欣赏数学美。

二教材说明

对称是一种最基本的图形变换,包括轴对称(也叫反转对称)、中心对称、平移对称、旋转对称和镜面对称等多种形式。在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具有对称性质的事物很多,学生对于对称现象并不很陌生,例如,许多艺术作品、建筑设计中都体现了对称的风格。对称的物体给人一种匀称、均衡的感觉,一种美感。

本册教材中的对称,仅限于轴对称和镜面对称。第68页的内容是认识轴对称图形。教材借助于生活中的实例和学生的操作活动,判断哪些物体是对称的,找出对称轴,并初步地、感性地了解轴对称图形的性质,而对于“轴对称图形”的名称以及“在轴对称图形中,对称轴两侧相对的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的性质,教材中并没有明确给出,也不要求学生掌握。

在编排上,教材是按照知识引入—概念教学—知识应用的顺序逐步展开的,体现了知识的形成过程。教材先通过蜻蜓、树叶、蝴蝶、京剧脸谱的实物图让学生观察、分析它们共同的特点,引出“对称”的概念。接下来,教材提供了一个剪衣服的活动(例2),再让学生先仿照书上的步骤随便剪一剪,使学生看到,在剪的过程中,只要把一张纸对折,两边完全重合,剪出来的就是轴对称图形,从而通过折痕引出“对称轴”的概念。最后,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哪些东西是对称的,使学生了解对称在生活中的应用性。

例3通过两个生活中常见的现象让学生认识镜面对称,初步感受镜面对称的特点,知道生活中很多常见的现象中包含着重要的数学思想。湖面的倒影,人在镜子里可以成像,这些现象都是学生生活中经常看到的,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理解起来也比较方便。

课题

轴对称图形

认知性学习目标

通过观察、操作活动,让学生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

技能性学习目标

1、学生理解对称轴的含义,能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情感、态度、价值观

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得到培养,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同时感受对称图形的美。

教学重点

认识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能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教学难点

能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教学方法

观察法操作法探究法

教学用具

图片、纸和答题卡等。

教学过程

一、欣赏图片,建立表象

1、师生谈话:在我们的生活中有着许多美丽的图案,让我们一起去欣赏这些美丽的图案吧。

2、出示一些美丽的对称图形

学生欣赏各种对称图形。

二、小组合作,探究对称

1、引导观察图形

刚才小朋友看到的这些图形在日常生活中还有很多很多,那么这些图形中你发现都有什么特征呢?把你的发现在小组内说一说。

学生交流。

2、组织学生进行交流汇报。

谁愿意来把你们组的发现说给大家听听。

3、教学“对称”

小朋友刚才观察得非常仔细,发现了这些各式各样的图形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他们的左右两边都是完全一样的。这种现象在数学上称为——对称,这些图形就是对称图形。教师揭示课题。

4、引导学生认识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教师出示一只蝴蝶(课件同时展示)通过对折,让学生发现折痕,折痕所在的直线就是对称轴。

教师出示几张对称图形粘贴在黑板上,请学生上台动手画出对称轴。(其他学生评价)

5、练习巩固:出示课件(课本68页“做一做”)让学生独自完成,教师讲解。

6、找一找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

学生找、说生活中的对称现象。(自由讨论)

教师出示一些轴对称图形,让学生欣赏大自然的美。

7、猜字游戏:

出示八个字的一半,学生猜猜它是什么字?(分别是:日,由,木,里,M,Y,T,U)

三、拓展延伸

1、教师出示课件(镜面对称图形),引导学生认识镜面现象

2、课后探究:让学生自己拿一面镜子照照自己和其他一些事物,把所发现的跟老师和同学说说。

四、课堂小结:同学们,你们今天收获了什么?学生举手发言

五、板书设计:

轴对称图形

一个图形对折后两边能够完全重合的图形就是对称图形。

折痕所在的直线就是对称轴

数学四下:《运算律》教学规划


一、教学内容和编排结构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是初步理解加法和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能应用交换律验算加法和乘法的计算,能应用这些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乘法分配律涉及到三步计算,并且学生理解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放在四年级(下册)结合三步计算的教学加以安排。

教材分两段编排:第一段教学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应用加法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第二段教学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应用乘法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

二、教材编写特点和教学建议

1.结合学生熟悉的问题情境,帮助学生体会运算律的现实背景。(教材第56页)

在加法运算律的教学中,教材安排了计算操场上跳绳、踢毽子人数的场景,乘法运算律的教学安排了计算踢毽子的人数,计算参加跳绳比赛的人数等熟悉的问题,便于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分析比较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引出运算律。并且学生可以以解决问题的结果为依托,经历探索运算律的过程。同时,教材在想想做做和练习中还注意安排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借助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和认识运算律。

2.引导学生自主探索,经历运算律的发现过程。

学生在第一学段的学习中,对加法和乘法的一些性质和规律已经有所了解,本单元的教学要着重帮助学生把这些零散的感性认识上升为规律性的理性经验。教材引导学生探索加法运算律的过程十分细腻,探索乘法运算律则逐步放手,为学生留下较多的探索空间。要切实引导学生经历探索加法运算律的过程:(1)引出一个实例。教材以跳绳、踢毽为情境,在提出问题后,引导学生列出不同的算式,由于28+17和17+28的得数相同,可以用等式表示,初步感知28和17相加,交换位置,和不变。(2)写出一些类似的等式。要组织学生切实计算结果,是否相等。(3)进行观察和比较。在充分感知大量具体等式的基础上,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概括自己的发现。(4)用个性化的符号表示。体会多样的表示方法的共同点,加深对交换律的认识,发展符号感。(5)用字母表示,提升对运算律的认识和理解,体会字母表示的简洁性和概括性。对乘法运算律的教学,要帮助学生把探索加法运算律的经验运用到乘法运算律中来,给学生创设更多自主探索的空间。

3.在具体情境中逐步学会合理灵活地使用运算律,理解和掌握简便算法。

教材的安排注意前有孕伏,中有突破,后有发展。前有孕伏指在教学使用运算律简便计算之前,教材以不同的形式帮助学生感悟算式中数的特点。比如教学应用加法运算律简算之前,在第58页想想做做第1题的后两题三个数中有两个是可以凑成整十和整百的,第2题也安排了这样的例子。想想做做第4题让学生比较哪道算式的计算简便,第5题找出两片树叶上数的和是100,都为学生学习加法运算律做了有效的孕伏。

中有突破,指的是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经历尝试计算和比较的过程,经历交流和反思的过程,形成计算前观察数据特征的意识,加深体会运算律可以改变运算顺序,从而使计算简便。教学中还要注意让学生说说运用了什么运算律,体会简便运算的合理性。

后有发展,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简便运算的题型及时扩展,提高学生灵活运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的能力。学习加法运算律后,第60页想想做做第3题,安排了一个数加接近整百数的简算;在学习乘法运算律后,在第63页想想做做第8、9题,安排了一个数乘两位数可以改写成连续乘两个一位数的简算和一个数连续乘两个一位数可以改写成乘这两个一位数的积的简算,允许学生自主选择比较简便的计算方法。二是引导学生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在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形成观察算式的特征合理灵活地进行计算的意识,感受简便运算的实际价值。

三、学情分析

本单元教学加法交换律、结合律,乘法交换律、结合律,以及应用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经过三年多时间的四则运算学习,并对这些运算定律已经有一些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进一步通过一些实例来引导学生进行概括的。本单元先教学加法的运算律,再教学乘法的运算律;先教学交换律,再教学结合律;先教学运算律的含义,再教学运算律的应用。这样安排有三个用意:首先是由易到难,便于教学。交换律的内容比结合律简单,学生对交换律的感性认识比结合律丰富,先教学比较容易的交换律,有利于引起学生探索的兴趣。其次是能提高教学效率。交换律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活动可以迁移到结合律,加法运算律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活动可以迁移到乘法运算律,迁移能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再次是符合认识规律。先理解运算律的含义,再应用运算律使一些计算简便,体现了发现规律是为了掌握和利用规律。

四、育人价值:

数学教学不仅要使学生获得数学知识,还要发挥教学内容的育人功能,使学生在多方面有所发展。教材希望学生在本单元的教学中认识运算律并发展初步的推理能力。为此,教材设计了一条鲜明的教学线索,在发现运算律、总结运算律的时候,都给学生留出自主探索的空间,为学生安排了丰富、多样、有效的学习活动。教材选择编排的这些点状的数运算规律固然需要学生去理解、记忆、掌握和运用,但我们不能仅仅停留在为使学生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而教学,其更重要的教育价值是要承载起培养学生研究意识和能力的任务,承载起促进学生主动成长和发展的任务。从这个意义上说,加减乘除四种运算中所有结构状的规律都可以成为育人的载体和丰富的资源。通过数运算规律探究的教学,抽象出一般的数学结论的过程。帮助学生了解知识创生和发展的过程,了解从偶然现象中去发现必然规律的一般方法,学生一旦掌握了发现的一般方法,也就有了不断发现乃至创新的需要和可能;帮助学生形成研究的科学态度,使学生了解和掌握研究的方法,体验探索的艰辛和发现的欢乐,感受前人的智慧以及渗透其中的数学思想和方法。更深层次的意义在于:作为培养学生研究意识的载体,它不但提供了学生更多实践和反思的机会,而且有利于学生整体地认识和结构化地把握这些数运算的规律;不但为学生的类比猜想和结构思考提供可能,而且有利于学生的主动探究和形成主动学习的心态;不但能使学生形成认知的结构化,而且有利于学生建立起结构化的思维方式。

五、单元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探索加法和乘法运算律的过程,理解并掌握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会应用运算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2、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数的运算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能根据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合理灵活地使用运算律,体验运算律的价值,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3、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进一步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初步形成独立思考和探究问题的意识和习惯。

六、单元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并掌握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会应用运算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难点:能根据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合理灵活地使用运算律,体验运算律的价值。

七、教学策略:

1、让学生在观察、实验、归纳、类比等学习活动中主动认识运算律。

教材希望学生在本单元的教学中认识运算律并发展初步的推理能力。为此,教材设计了一条鲜明的教学线索,在发现运算律、总结运算律的时候,都给学生留出自主探索的空间,为学生安排了丰富、多样、有效的学习活动。教材安排了引出一个实例进行类似的实验在众多案例中概括用符号表达的教学过程,引导学生充分地观察、实验、归纳、类比,获得正确的结论。

(1) 引出一个实例。

第56页例题求跳绳的人数,学生分别列出算式28+17=45和17+28=45。由于得数相同,这两道算式可以组成等式28+17=17+28,这是教学加法交换律引出的第一个实例。如果求参加活动的一共有多少人,学生会列式(28+17)+23或 28+(17+23),这两道算式的得数相同,也可以组成等式(28+17)+23=28+(17+23),这是教学加法结合律引出的第一个实例。同样,在教学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时,教材也都先引出一个实例。

各个实例的要点是等式中的数学内容,在28+17=17+28这个等式中,等号左右两边的加数调换了位置。在(28+17)+23=28+(17+23)这个等式中,等号左右两边的运算顺序不同,分别是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加第三个数和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与第一个数相加。要组织学生仔细观察第一个实例,了解其中的数学内容,明白当前的学习任务,产生进一步探索的积极性。

教学第一个实例要注意两点: 一是教师参与列算式活动。第57页求参加活动的一共有多少人,学生可以列出许多算式,但不一定列出研究加法结合律需要的算式。这时,需要教师与学生平等地一起列算式,避免在列算式这个环节上的不必要纠缠。二是挖掘等式里的数学内容很重要,要把学生的学习心向引导到对运算律的研究上去。但挖掘要紧密联系算式,不要抽象概括,更不能由此就得出运算律。

(2) 进行类似的实验。

在第一个实例中看到的数学现象是不是普遍性的规律,这需要在类似的情况中验证。在教学加法结合律时,教材安排分别算一算(45+25)+13和45+(25+13)、(36+18)+22和36+(18+22),看看每组的两道算式中间能填上等号吗?让学生通过实验发现第一个实例中的数学现象在类似的情况中同样存在。教学的时候,不能让学生未经计算就在每组的两道算式之间写上等号。教学时还可以鼓励学生自己写出几组类似的算式,进行更多的验证,体验现象的普遍性。

(3) 在众多案例中概括。

教学加法的两条运算定律时,教材都让学生从这些等式中说说有什么发现,在教学乘法运算律时,教材要求学生在小组里说说,有什么发现,这些问题都引导学生对众多案例进行概括,把同类型案例的共同特征提取出来。

与过去教材不同的是新教材没有用文字语言讲述各条运算律的内容,这并不是不需要概括性的表述,而是把概括运算律的活动留给学生进行,以避免机械接受、死记硬背。学生经过自己的观察、验证,再用自己的语言讲述运算律的内容,才是他们对运算律的实实在在的理解。教学时要十分重视这个环节,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思考、交流的时间,这是锻炼思维的极好时机。对学生的口头表述不要提过高的要求,基本正确、能讲清楚就可以了。

概括交换律比较容易,概括结合律比较难,特别是加法结合律。要引导学生应用运算顺序的知识和混合运算的经验,以分别讲述等号两边算式的计算步骤为载体进行概括。如(28+17)+23、(45+25)+13、(36+18)+22都是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与第三个数相加;28+(17+23)、45+(25+13)、36+(18+22)都是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与第一个数相加。概括要联系等式,在教学的各个环节经常进行,逐步提高要求。

(4) 用符号表示运算律。

教材让学生用图形和字母组成的等式表示运算律,这是过去数学教材里没有的。图形和字母能直观、简洁地显现运算律的本质内容。学生用图形、字母表示运算律时,能充分体会这种表达方式的优越性,从而既加强对运算律的理解,又培养符号意识,发展符号感。

还要指出的是,教学四条运算律的线索基本相同,在具体落实时仍各有不同。首先是学生对交换律的已有感性认识的积累比结合律多,因此教学加法交换律时,教材在引出第一个实例后紧接着问学生你能再写出几个这样的等式吗?教学加法结合律时,教材在引出第一个实例后还继续提供感知材料,安排两组算式,让学生经过计算得出同组的两道算式可以组成等式的结论。其次是把加法运算律的学习方式和学习活动向乘法运算律的教学迁移,在教学乘法运算律时给学生更大的主动学习空间。如乘法交换律的第一个实例的等式的出现比加法交换律快,而且让学生填写完整。又如乘法结合律教学中的类似验证比加法结合律放得开。再次,用符号表示运算律的过程也不相同。加法运算律先用图形表示,再用字母表示。因为图形比字母生动、有趣,学生容易接受,也喜欢使用。乘法运算律则直接用字母表示,跳过了图形表示这个活动,这是考虑到学生已经具有用字母表示运算律的能力和体验。

2、让学生在体验中主动应用运算律。

应用运算律能使有些计算简便,简便运算应该是学生的主动追求和自觉行为。教材只编排一道例题作为引导,在试一试和想想做做里为学生创设了多次体验的机会,让他们主动进行简便运算。

(1) 体验简便,选择简便。

第58页第4题和第62页第2题都可以先算一算,再比较每组中的两道算式。通过算和比,学生一要看到同组的两道算式的得数相同;二要感到两道算式的运算顺序不同;三要感到同组的两道算式中,一道计算比较简便,另一道比较麻烦;四要知道同组的两道算式可以利用运算律相互改写。如果学生有了上面四点收获,那么就为教学简便运算作了有益的铺垫。

第59页的例题求三个年级参加跳绳比赛的总人数,通过哪种方法简便?为什么这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再次体验三个数连加时,如果应用加法结合律把能凑成整百的两个数先加,运算比较简便。另外,在第59页想想做做第1题、第62页想想做做 第3题,创设了简便算法的氛围,引导学生把例题里获得的体验转化成进行简便运算的内在动力,使简便运算成为学生的自我需要和自觉要求。

(2) 体验灵活,适应变化。

第60页第2题和第62页第4题中,应用加法结合律,有些题先进行后两个数的计算比较简便,有些题先进行前两个数的计算比较简便,有些题要同时应用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才能使计算简便。教材设计这些题的目的是让学生体会应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运算时,要从实际出发,灵活处理各种具体情况,不要生搬硬套。

第60页第3题是两个三位数相加,其中一个加数接近整百数。如果把这个接近整百数的三位数分解成 几百加几,原题就从两个数相加变成三个数相加,而且可以利用加法结合律简便运算。类似的还有两个两位数相乘,如果把其中某一个乘数分解成两个一位数相乘,就可以应用乘法结合律使原来不容易口算的题变成容易口算的题。这些技巧都是灵活应用运算律的表现,也是学生充分体验的结果。

教材里还安排了一些实际问题,如第60页第4、5两题、第63页第10题等,这些题都可以应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运算。设计这些题的目的是让学生体验简便运算不只是数学技能,也能简便地解决实际问题。

体验是学习者的心理行为,外界只能为学习者提供体验的条件,不能代替学习者进行体验。体验既能对数学内容有更深刻的理解,还能产生情感表现。让学生在体验中主动应用运算律是教材的编写理念,教材为学生预留了许多体验的机会,教学时要充分利用这些机会,把学生的体验落到实处,让体验产生效果。

八、课时安排:

本单元内容教学可以用5课时进行教学:

第一课时: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第二课时:应用加法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

第三课时: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第四课时:运用乘法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

第五课时:练习七

小学数学四下《利用平移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作为一小学位老师,我们要让同学们听得懂我们所讲的内容。即使每天晚上一两点都要坚持制定出一份最详细的教学计划。上课自己轻松的同时,学生也更好的消化课堂内容。你知道怎样才制作一份学生爱听的教案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学数学四下《利用平移解决问题》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学生掌握运用平移的方法解决简单不规则图形的面积问题的策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生经历自主探究的过程,运用平移的方法解决简单不规则图形的面积问题,加深对平移这种图形变换方式的理解。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美。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运用平移的方法解决简单不规则图形的面积问题。

教学难点: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加深对平移的理解。

三、教学准备

方格纸、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教师:同学们,前几天的课上 我们一直在借助方格图研究数学问题。

2.出示:

教师:你能知道这两个平面图形的面积是多少吗?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同学们通过观察图形特点,从方格图中获取信息,求出这两个图形的面积。

【设计意图】回顾旧知识,唤醒学生的记忆,帮助后面更好地学习。

(二)探索新知

1.提出问题。

教师:现在在方格纸上又出现了一个新的图形,你能够知道他的面积是多少吗?

2.提出要求,独立解决。

教师:请你自己求一求这个图形的面积,可以在图上标一标,写一写,画一画。

学生自己活动,教师巡视,了解学生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和方法,选取典型案例。

3.讨论交流。

教师:这里有几位同学解决问题的方法,我们一起来看看。

预设1:数方格的方法。数一数这个图形有占多少个方格,当数到不是整个格时,要拼一拼。

预设2:算一算的方法。在前面拼一拼的基础上算一算:11=1(cm2),46=24(cm2)。

预设3:利用平移的方法。把不规则的图形转化成规则的图形,直接求长方形的面积。

46=24(cm2)

4.对比辨析,加深理解。

教师:在解决这个问题的时候,你最喜欢哪种方法?你是怎样想的?

说明:利用图形在平移的过程中,大小不会改变的特性,运用割补的方法,将不规则的图形先分割,再平移,最后补成一个规则的图形,求出面积。

【设计意图】通过学会生的自主探究、讨论帮助学生运用平移的知识解决问题,引导学生关注转化前、后的图形特征,感悟知识间的联系,渗透等积变形的策略,既加深了平移这种图形变换方式的理解,又为后续的学习平面图形面积奠定了基础。

(三)知识运用

教材第88页练习二十一第1、3、4题。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用平移的知识解决了一些问题,你对平移有了哪些新的认识?又有什么收获呢?

《小学数学四下《轴对称图形》教学设计》一文就此结束,希望能帮助您在小学教学中起到作用,如还需更多,请关注我们的“小学数学教学教案”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