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初中教案 > 导航 > 中考物理备考知识点:二力平衡条件

高中物理力教案

发表时间:2020-07-03

中考物理备考知识点:二力平衡条件。

学生们有一个生动有趣的课堂,离不开老师辛苦准备的教案,大家在认真写教案课件了。将教案课件的工作计划制定好,就可以在接下来的工作有一个明确目标!适合教案课件的范文有多少呢?请您阅读小编辑为您编辑整理的《中考物理备考知识点:二力平衡条件》,欢迎阅读,希望您能够喜欢并分享!

中考物理备考知识点:二力平衡条件

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二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且在同一条直线上;作用效果:物体保持静止状态或向任一方向运动做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即: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条直线上,这两个力就彼此平衡。

二力平衡的条件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作用在一个物体上.注意:二力平衡的条件简单来说就是同物、等大、反向、共线。特别是“同物”和“共线”这个条件往往被初学者遗漏,而造成对二力平衡做出错误判断。(注意区分好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之间的异同)。

一个物体在受到两个力作用时,如果能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我们就说物体处于平衡状态.使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的两个力叫做平衡力.两个力作用在物体上,如果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则这两个力的作用效果相互抵消,我们就说这两个力平衡.二力平衡的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效果:在同一直线上,在同一物体上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条直线上,着两个力就彼此平衡一个物体可以受多个力,如:竖直向上的支持力和竖直向下的重力等.此时物体是静止或是做匀速直线运动.

相关知识

中考物理备考知识点:机械能守恒条件


每个老师需要在上课前弄好自己的教案课件,是认真规划好自己教案课件的时候了。必须要写好了教案课件计划,未来的工作就会做得更好!究竟有没有好的适合教案课件的范文?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中考物理备考知识点:机械能守恒条件”,供您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中考物理备考知识点:机械能守恒条件

机械能守恒条件是:只有系统内的弹力或重力所做的功。【即忽略摩擦力造成的能量损失,所以机械能守恒也是一种理想化的物理模型】,而且是系统内机械能守恒。一般做题的时候好多是机械能不守恒的,但是可以用能量守恒,比如说把丢失的能量给补回来,从功能关系式中的WF外=△E机可知:更广义的机械能守恒条件应是系统外的力所做的功为零。当系统不受外力或所受外力做功之和为零,这个系统的总动量保持不变,叫动量守恒定律。当只有动能和势能(包括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相互转换时,机械能才守恒。[3]

区别联系1、动能和动量的区别和联系(1)联系:动能和动量都是描述物体运动状态的物理量,都由物体的质量和瞬时速度V决定,物体的动能和动量的关系为

。(2)区别:①动能是标量,动量是矢量。动能变化只是大小变化,而动量变化却有三种情况:大小变化,方向变化,大小和方向均变化。一个物体动能变化时动量一定变化,而动量变化时动能不一定变化。②跟速度的关系不同:Ek=1/2mv2,p=mv。③变化的量度不同,动能变化的量度是合外力的功,动量变化的量度是合外力的冲量。

变力做功2、用动能定理求变力做功在某些问题中由于力F大小的变化或方向变化,所以不能直接由W=Fs·cosα求出变力F做功的值,此时可由其做功的结果——动能的变化来求变力F所做的功。

全程考虑3、用动能定理对全程考虑在用动能定理解题时,如果物体在某个运动过程中包含有几个运动性质不同的分过程(如加速、减速的过程),此时,可以分段考虑,也可对全程考虑。如能对整个过程列式则可能使问题简化。在把各个力的功代入公式:W1+W2+…+Wn=1/2mv末2-1/2mv初2时,要把它们的数值连同符号代入,解题时要分清各过程中各个力做功的情况。[4]

定理推论4、机械能守恒定律的推论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当重力以外的力不做功,物体(或系统)的机械能守恒。显然,当重力以外的力做功不为零时,物体(或系统)的机械能要发生改变。重力以外的力做正功,物体(或系统)的机械能增加,重力以外的力做负功,物体(或系统)的机械能减少,且重力以外的力做多少功,物体(或系统)的机械能就改变多少。即重力以外的力做功的过程,就是机械能和其他形式的能相互转化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重力以外的力做的功是机械能改变的量度,即WG外=E2-E1。

关系总结5、功与能关系的总结[5]做功的过程就是能量转化的过程,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功和能的关系有以下几种具体体现:(1)动能定理反映了合外力做的功和动能改变的关系,即合外力做功的过程,是物体的动能和其他形式的能量相互转化的过程,合外力所做的功是物体动能变化的量度,即W总=Ek2-Ek1。(2)重力做功的过程是重力势能和其他形式的能量相互转化的过程,重力做的功量度了重力势能的变化,即WG=Ep1-Ep2。(3)重力以外的力做功的过程是机械能和其他形式的能转化的过程,重力以外的力做的功量度了机械能的变化,即WF外=E2-E1(4)作用于系统的滑动摩擦力和系统内物体间相对滑动的位移的乘积,在数值上等于系统内能的增量。即“摩擦生热”:Q=F滑·s相对,所以,F滑·s相对量度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多少。可见,静摩擦力即使对物体做功,由于相对位移为零而没有内能产生。

杠杆的平衡条件


课题

第九章机械与人

第一节科学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课时总1课时课型:科学探究

整改意见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观察生活、生产中的一些常用的杠杆,能从中提取出共同的特征,并能在杠杆上确认动力、阻力、支点、动力臂和阻力臂。2、能根据一定的标准对杠杆的使用特点以及作用效果等进行分类。3、通过参与探究活动,能对杠杆的平衡条件进行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方案,得出杠杆的平衡条件。4、理解杠杆平衡条件,尝试用杠杆的有关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培养探索杠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兴趣。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

重点

1、杠杆及杠杆的五要素2、杠杆的平衡条件3、杠杆的分类

难点

1、正确画出力臂和利用杠杆条件解决简单问题2、正确利用杠杆的平衡条件进行简单计算

教具

开瓶器,扳手,剪刀,天平,镊子,起钉锤等杠杆,铁架台,钩码(一盒)学法

教法提前预习法,读书指导法,讨论法,实验探究法,举例法

板书设计

第九章机械与人一、杠杆1、定义2、五要素二、科学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1、探究实验:2、杠杆的平衡条件:省力杠杆:,如:

3、杠杆的分类:费力杠杆:,如:

等臂杠杆:,如:

初二物理教案

教学过程

环节

知识点

教学活动

估时

整改意见

引入新课进行新课师生互动探究新知认识杠杆杠杆的五要素实验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一、交代第九章机械与人明确第九章我们将要学习的主要内容交代第一节科学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二、进行新课1.请同学们观察图9-1中所示的各种杠杆,通过讨论说出他们有什么共同的特征。教师展示部分杠杆。经过讨论,让生说出他们的共同特征,总结得出杠杆的定义:在力的作用下,能绕某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物理学中叫做杠杆。教师引导分析:杠杆可能是独立的,也可能是某个组合机械的一部分,杠杆的外形多种多样,可直可弯、可粗可细。作为杠杆的条件:一根硬棒、有力的作用、必须能绕某固定点转动。例如:汽水瓶起子在没有使用时,就不能称为杠杆。让部分同学举例生活和生产中的杠杆。2.明确杠杆的五要素,让学生明确它们的概念,结合图9-2找出杠杆的五要素。力臂的画法是一个难点,应采取图示说明的方法,使学生明确力臂是支点到动力作用线或阻力作用线的距离。练习课后作业1题。练习探究P631题,P647题。3.学生自己阅读课本P153页实验探究。教师展示一简单杠杆的平衡实验现象由此引出问题:杠杆的平衡条件是什么?及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之间存在什么样的关系。鼓励学生大胆提出猜想与假设,以及制定验证猜想与假设的计划。(教师应注意:实验如采用课本实验装置,杠杆自重不会对实验结果产生任何影响,但若用上面图示实验,杠杆自重将影响实验结果,故应尽可能选择质量较轻的代用器材。)实验中教师强调要采取科学的态度和实事求是的精神,对通过实验得不出平衡条件的学生,要引导他们分析实验过程,找出错误所在或误差过大的原因。应组织学生充分讨论与交流探究的结果。最后教师演示实验过程,和同学们共同分析,得出杠杆平衡条件的结论。及:F1×l1=F2×l21分钟5min6min10min

教学过程

环节

知识点

教学活动

估时

整改意见

师生互动探究新知杠杆的分类练习题杠杆练习对实验结论和所学知识的应用。练习课后作业2、3、探究P644、6题。4.请同学们对图9-1和图9-4中的杠杆进行分类,并说出你分类的方法。让学生对杠杆进行分类,没有固定的分类原则,没有固定的答案,学生可以从使用、特点、效果等不同的角度进行分类,无论学生怎么分类,都及时给予肯定。通过讨论让学生明确有的杠杆可以省力,有的杠杆可以方便工作。(让学生知道“分类”是人们认识事物的一种科学方法,也是研究问题的需要)三、开放作业形成能力1.家中常用的剪刀、理发用的剪刀、医生用的剪刀、裁缝用的剪刀、花匠剪枝用的剪刀、建筑工地上剪钢筋的剪刀,进行分类。2.课后练习题3.探究开放性作业部分教师据反馈讲解。四、小结本节形成知识网络师生据板书内容小结注意所学主要内容,重难点五、作业及预习1.完成探究剩余题目2.预习第二节滑轮的应用6min10min5min2min教后小结

理杠杆的平衡条件-


课题

第九章机械与人

第一节科学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课时总1课时课型:科学探究

整改意见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观察生活、生产中的一些常用的杠杆,能从中提取出共同的特征,并能在杠杆上确认动力、阻力、支点、动力臂和阻力臂。2、能根据一定的标准对杠杆的使用特点以及作用效果等进行分类。3、通过参与探究活动,能对杠杆的平衡条件进行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方案,得出杠杆的平衡条件。4、理解杠杆平衡条件,尝试用杠杆的有关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培养探索杠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兴趣。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

重点

1、杠杆及杠杆的五要素2、杠杆的平衡条件3、杠杆的分类

难点

1、正确画出力臂和利用杠杆条件解决简单问题2、正确利用杠杆的平衡条件进行简单计算

教具

开瓶器,扳手,剪刀,天平,镊子,起钉锤等杠杆,铁架台,钩码(一盒)学法

教法提前预习法,读书指导法,讨论法,实验探究法,举例法

板书设计

第九章机械与人一、杠杆1、定义2、五要素二、科学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1、探究实验:2、杠杆的平衡条件:省力杠杆:,如:

3、杠杆的分类:费力杠杆:,如:

等臂杠杆:,如:引入新课进行新课师生互动探究新知认识杠杆杠杆的五要素实验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一、交代第九章机械与人明确第九章我们将要学习的主要内容交代第一节科学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二、进行新课1.请同学们观察图9-1中所示的各种杠杆,通过讨论说出他们有什么共同的特征。教师展示部分杠杆。经过讨论,让生说出他们的共同特征,总结得出杠杆的定义:在力的作用下,能绕某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物理学中叫做杠杆。教师引导分析:杠杆可能是独立的,也可能是某个组合机械的一部分,杠杆的外形多种多样,可直可弯、可粗可细。作为杠杆的条件:一根硬棒、有力的作用、必须能绕某固定点转动。例如:汽水瓶起子在没有使用时,就不能称为杠杆。让部分同学举例生活和生产中的杠杆。2.明确杠杆的五要素,让学生明确它们的概念,结合图9-2找出杠杆的五要素。力臂的画法是一个难点,应采取图示说明的方法,使学生明确力臂是支点到动力作用线或阻力作用线的距离。练习课后作业1题。练习探究P631题,P647题。3.学生自己阅读课本P153页实验探究。教师展示一简单杠杆的平衡实验现象由此引出问题:杠杆的平衡条件是什么?及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之间存在什么样的关系。鼓励学生大胆提出猜想与假设,以及制定验证猜想与假设的计划。(教师应注意:实验如采用课本实验装置,杠杆自重不会对实验结果产生任何影响,但若用上面图示实验,杠杆自重将影响实验结果,故应尽可能选择质量较轻的代用器材。)实验中教师强调要采取科学的态度和实事求是的精神,对通过实验得不出平衡条件的学生,要引导他们分析实验过程,找出错误所在或误差过大的原因。应组织学生充分讨论与交流探究的结果。最后教师演示实验过程,和同学们共同分析,得出杠杆平衡条件的结论。及:F1×l1=F2×l21分钟5min6min10min

教学过程

环节

知识点

教学活动

估时

整改意见

师生互动探究新知杠杆的分类练习题杠杆练习对实验结论和所学知识的应用。练习课后作业2、3、探究P644、6题。4.请同学们对图9-1和图9-4中的杠杆进行分类,并说出你分类的方法。让学生对杠杆进行分类,没有固定的分类原则,没有固定的答案,学生可以从使用、特点、效果等不同的角度进行分类,无论学生怎么分类,都及时给予肯定。通过讨论让学生明确有的杠杆可以省力,有的杠杆可以方便工作。(让学生知道“分类”是人们认识事物的一种科学方法,也是研究问题的需要)三、开放作业形成能力1.家中常用的剪刀、理发用的剪刀、医生用的剪刀、裁缝用的剪刀、花匠剪枝用的剪刀、建筑工地上剪钢筋的剪刀,进行分类。2.课后练习题3.探究开放性作业部分教师据反馈讲解。四、小结本节形成知识网络师生据板书内容小结注意所学主要内容,重难点五、作业及预习1.完成探究剩余题目2.预习第二节滑轮的应用6min10min5min2min教后小结